CN100456731C - 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QoS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QoS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56731C CN100456731C CNB2006100988647A CN200610098864A CN100456731C CN 100456731 C CN100456731 C CN 100456731C CN B2006100988647 A CNB2006100988647 A CN B2006100988647A CN 200610098864 A CN200610098864 A CN 200610098864A CN 100456731 C CN100456731 C CN 10045673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service
- bgf
- bearer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geranyl diphosph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O[P@](O)(=O)OP(O)(O)=O GVVPGTZRZFNKDS-JXMROGBW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87 sel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27 signaling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QoS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主要包括:首先,在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保存第一承载层网络的边缘网关功能BGF的资源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的资源信息在所述的不同承载层网络中确定经由BGF的保证业务服务质量QoS的业务传送路径,并通过所述的路径传送相应的业务。本发明解决了在采用独立承载控制层实体的网络中在使用不同承载传输技术的承载层网络互通时不能完全保证业务端到端QoS的问题,因此,可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承载层网络均能够保证业务的端到端QoS,有效提高了网络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QoS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Internet(互联网)规模的不断增大,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争相涌现,先进的多媒体系统层出不穷。由于实时业务对网络传输时延、延时抖动等特性较为敏感,当网络上有突发性高的FTP(文件传输协议)或者含有图像文件的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等业务时,实时业务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多媒体业务占去了大量的带宽,这样,现有网络要保证的关键业务就难以得到可靠的传输。
基于上述现状,各种QoS(服务质量)技术应运而生。IETF已经建议了很多服务模型和机制,以满足QoS的需求。目前业界比较认可的是在网络的接入和边缘使用综合业务模型(Int-Serv),在网络的核心使用区分业务模型(Diff-serv)。
由于区分业务模型(Diff-serv)仅设定优先等级保障QoS措施虽然有线路利用率高的特点,但具体的效果难以预测。因此,业界开始为骨干网区分业务Diff-Serv引入一个独立的承载控制层,建立一套专门的Diff-Serv QoS信令机制,如为了推动Diff-Serv的应用,IETF和一些厂商以及研究机构共同推动的QBone试验网上,使用带宽代理器(Bandwidth Broker)模型来实现网络资源和拓扑管理,有其他一些厂商提出了类似的QoS服务器/资源管理器技术来管理拓扑资源和协调各个区分业务Diff-Serv区域的QoS能力。
上述方法均为区分服务Diff-Serv网络专门建立一个资源管理层,管理网络的拓扑资源,由于传统的Diff-Serv定义具有局限性,为了不引起混淆,将上述资源管理区分服务Diff-Serv模型改称为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或集中资源控制层)的网络模型。
如图1所示,在有独立的承载控制层的网络模型中,承载网控制服务器(包括带宽代理器(Bandwidth Broker)或者QoS服务器/资源管理器,如图1中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配置了管理规则和网络拓扑,为客户的业务带宽申请分配资源。每个管理域的承载网控制服务器相互之间通过信令传递客户的业务带宽申请请求和结果,以及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为业务申请分配的路径信息等。
当承载控制层处理用户的业务带宽申请时,将确定用户业务的路径。作为承载网控制服务器的承载网资源管理器会通知边缘路由器按照指定的路径转发业务流。
目前,承载网是根据承载控制层确定的路径实现用户业务流按指定路由转发。具体包括采用基于MPLS技术的承载方式和非MPLS技术的承载方式,其中,非MPLS技术的承载方式可以为IP、ATM(异步传输模式)/FR(帧中继)等;在承载网中,使用资源预留方式沿着承载控制层指定的业务流路径建立逻辑通路,如MPLS的LSP(标签交换路径),及采用非MPLS技术的承载方式下的路由及节点系列。
当承载网采用一种技术进行承载传输时,如MPLS,则根据网络拓扑得出端到端逻辑路径的方法能够很好为端到端建立可用的逻辑通路。但是,当采用不同承载技术的承载网需要互通时,如采用非MPLS技术的承载与采用MPLS技术的承载网的互通,则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方法以解决互通时存在的多路径问题,因此,当承载网进行业务传输时,很可能造成在互通点处业务流无法流经资源管理器事先预留的路径,导致QoS保证失败
也就是说,在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网络中,存在不同的承载层技术,如MPLS,IP,VLAN(虚拟局域网),ATM/FR等,采用不同的承载层技术实体所属的PDF(策略决策功能)/BCF(承载控制功能)处理的内容和交互的内容不完全一样,例如:在MPLS情形下,PDF/BCF处理的资源是LSP逻辑通路,互通的是标签栈等信息;而在非MPLS情形下,PDF/BCF处理的资源可能是物理链路、IP路由,当两种技术的网络通过PDF/BCF互通时,需要解决互通时信令的交互以及如何确定相互之间的寻址问题,否则互通时,如果存在多条路径的情况,业务流将很可能不会沿着后续网络预留资源的路径转发,导致业务的QoS不能得到保证。
然而,目前在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网络中,当采用不同承载技术的承载网间互通时,仍然无法使得业务可以沿着预留资源的路径转发,从而也就无法提供相应的QoS保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QoS的方法及装置,从而使得采用不同传输技术的承载网间互通时仍然可以保证业务传输的QoS。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QoS的方法,包括:
A、在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基于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保存的边缘网关功能BGF的资源信息,进行不同承载网间资源及其控制信息的互通和交互,从而确定不同承载层网络间的经由边缘网关功能的能保证业务服务质量的业务传送路径;
所述边缘网关功能的资源信息为BGF的链路资源、链路状态及该链路对应的承载控制功能BCF地址信息;
B、通过所述的业务传送路径传送相应的需要保证服务质量的业务。
所述的BGF包括:
不支持MPLS的网络中的第三代3G/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网络中的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和/或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
或者,
基于MPLS网络中的网关。
若所述的不同承载层网络包括第一承载网络和第二承载网络,则所述的步骤A包括:
A1、当第一承载网络中保存所述资源信息的实体接收资源申请消息时,则根据业务的目标网络身份,以及所述的资源信息,选择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相邻的BCF;
A2、向选择的BCF发起资源请求;
A3、所述选择的BCF接收到所述资源请求后,为所述业务分配端到端的QoS资源;
且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的端到端的QoS资源进行所述业务的转发处理。
所述的步骤A2还包括:
在第一承载层网络中选择确定的业务路径信息发送到所述相邻的BCF,
且当第一承载层网络中保存所述资源信息的实体为策略决策功能PDF时,所述的步骤A3具体包括:
由所述PDF和所述选择的BCF在所述的第一承载层网络和第二承载层网络中为业务分配端到端的QoS资源。
所述的出节点和入节点信息包括:出节点和入节点的节点端口地址和/或标识。
所述的业务路径信息还包括:链路标识信息。
所述的链路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基于IP传输的链路标识、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标签交换路径LSP标签栈、基于虚拟局域网VLAN的虚拟局域网标识VLAN ID和/或基于异步传输模式ATM/帧中继FR的永久虚通路PVC信息。
所述的步骤B具体包括:
B1、当网络中保存所述资源信息且具有处理功能的实体接收到所述选择的BCF返回的针对资源请求的资源分配成功响应消息后,将相应的业务转发策略下发给BGF;
B2、BGF根据所述的转发策略进行业务的转发处理。
所述的转发策略包括:基于策略或会话的路由信息。
所述的步骤B还包括:
所述选择的BCF向第二承载层网络的边缘设备下发其后续网络的逻辑路径信息,所述业务经过所述的第二承载层网络的边缘设备时,由其根据所述的逻辑路径信息进行转发处理。
若在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的BCF中配置的资源信息为作为边界网关功能的网关的资源信息,则所述的步骤A包括:
A1、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的BCF根据配置的作为BGF的网关的资源信息选择对应的网关;
A2、所述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的BCF还根据配置的网关的路径信息确定与该网关通信的位于第一承载层网络中的BGF,并向保存该第一承载层网络中的BGF的资源信息且具有处理功能的实体发送资源请求消息;
A3、所述的保存该第一承载层网络中的BGF的资源信息且具有处理功能的实体收到第二承载层网络发来的资源请求消息后,在第一承载层网络中确定经由BGF的路径信息。
所述的步骤A包括:
在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的PDF和/或BCF上保存BGF的资源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QoS的装置,设置于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所述的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包括第一承载网络和第二承载层网络,所述的装置包括:
边缘网关功能BGF资源信息保存单元,用于保存第一承载层网络和/或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的BGF的资源信息,所述BGF的资源信息为BGF的链路资源、链路状态及该链路对应的BCF地址信息;
业务传送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保存的BGF的资源信息,进行第一承载层网络与第二承载层网络间资源及其控制信息的互通和交互,在所述的第一承载层网络与第二承载层网络间为业务选择确定经由BGF的保证业务QoS的业务传送路径,并控制通过所述的业务传送路径传送相应的业务。
所述的装置设置于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的PDF和/或BCF中。
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资源请求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承载层网络或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的实体发来的资源请求消息,并触发所述的业务传送控制单元。
所述的业务传送控制单元包括:
策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保存的BGF的资源信息为业务选择确定经由BGF的保证业务QoS的业务传送路径;
策略下发单元,用于将确定的业务传送路径下发给相应的BGF,作为BGF进行业务转发操作的依据。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中在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配置了BGF的资源信息,从而使得不同的承载层网络互通时,仍然可以在互通点处选择正确的路径,进而可以为相应的路径提供对应的QoS保证。故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在采用独立承载控制层实体的网络中在使用不同承载传输技术的承载层网络互通时不能完全保证业务端到端QoS的问题,因此,可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承载层网络均能够保证业务的端到端QoS,有效提高了网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网络模型;
图2为承载网采用不同承载技术的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示意图;
图3为采用不同承载技术的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示意图一;
图4为采用不同承载技术的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具体实现处理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及装置的具体实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解决在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网络中采用不同承载技术的承载网互通时,有效保证端到端QoS的问题。具体是通过在网络中保存边缘网关功能的资源信息,如在PDF/BCF上保存相应的资源信息,从而可以基于所述的资源信息进行不同承载网互通过程的处理及交互,从而保证端到端业务可以按照预留资源的路径进行转发,进而保证业务的QoS。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的网络(简称BCF网络)中不同承载技术网络互通的实现方法,采用该方法保证了承载网承载传输的业务可以实现端到端的QoS保证。
本发明提供的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QoS的方法应用的网络中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的承载层网络,假设其为第一承载层网络(如非MPLS网络)和第二承载层网络(如MPLS网络)。
基于上述假设,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主要包括:
(一)首先,在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保存第一承载层网络的BGF的资源信息;其中,所述的BGF的资源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链路资源及状态信息、链路对应的BCF的地址信息等,所述的BGF的资源信息具体可以保存在PDF和/或BCF上,所述的BGF可以为3G(第三代)/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网络中的GGSN(GPRS网关支持节点)和/或PDSN(分组数据服务节点),或者也可以为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实体;
(二)根据所述的资源信息在所述的第一承载层网络中确定经由BGF的保证业务QoS的业务传送路径,并通过所述的路径传送相应的业务,从而可以针对相应的业务实现端到端的QoS保证;
相应的具体的业务传送处理过程可以为:
(1)当网络中保存所述资源信息的实体(如PDF)接收资源申请消息时,则根据资源申请消息中承载的业务的目标网络身份,以及(一)中保存的所述的资源信息选择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相邻的BCF;
(2)选择确定了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相邻的BCF后,便可以将在第一承载层网络中选择确定的业务路径信息发送到所述相邻的BCF,并向相应BCF发起资源请求,由所述PDF和BCF在所述的第一承载层网络和第二承载层网络中为业务分配端到端的QoS资源;
其中,所述的业务路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业务路径的出节点和入节点信息,同时还可选地包括相应的链路标识信息;
所述的出节点和入节点信息具体可以为:出节点和入节点的节点端口地址和/或标识;
所述的链路标识信息具体可以包括:基于I P传输的链路标识、基于MPLS的LSP标签栈、基于VLAN的VLAN ID和/或基于ATM/帧中继FR的永久虚通路PVC信息。
(3)完成端到端的QoS资源分配后,便可以基于所述的端到端的QoS资源进行所述业务的转发处理,这时,便可以为相应的业务提供端到端的QoS保证,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具体为:在BCF收到所述的资源请求并完成相应的资源分配操作后,将向网络中保存所述资源信息的实体(如PDF)返回响应消息,当相应实体接收到所述的BCF返回的针对资源请求的资源分配成功响应消息后,便可以将相应的业务转发策略下发给BGF,以便于BGF根据所述的转发策略进行业务的转发处理,所述的转发策略包括基于策略或会话的路由信息;
在BCF向相应实体发送资源分配成功响应消息的同时,还需要向第二承载层网络(如MPLS网络)的边缘设备下发其后续网络的逻辑路径信息,所述业务经过所述的第二承载层网络的边缘设备时,由所述边缘设备根据所述的逻辑路径信息进行转发处理。
在上述处理过程中,实现了由第一承载层网络到第二承载层网络的互通选路处理,从而可以实现由第一承载层网络发起的到第二承载层网络的资源分配处理,提供相应的保证QoS的业务路径。
另外,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由第二承载网络发起的到第一承载层网络的资源分配处理,进而提供相应的保证QoS的业务路径,具体可以在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的BCF中配置第一承载层网络中的BGF的信息,之后,便可以基于配置的信息实现相应的资源分配处理,具体包括:
首先,由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的BCF根据其中配置的第二承载层网络中作为BGF的网关的资源信息选择对应的BGF;
其次,所述的BCF还根据配置的网关的路径信息确定位于第一承载层网络中的与相应的网关通信的BGF,并向所述的位于第一承载层网络中的与相应的网关通信的BGF对应的保存其资源信息的实体发送资源请求消息;
最后,所述的与相应的网关通信的BGF对应的保存其资源信息的实体收到第二承载层网络发来的资源请求消息后,在第一承载层网络中确定经由位于第一承载层网络中的与相应的网关通信的BGF的路径信息,并为相应的路径提供需要的QoS保证。
为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给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应用的BCF网络的组网结构示意图进行举例描述。例如,如图2所示,本发明可以应用的网络中,PDF/BCF1控制的BGF(如3GPP中的GGSN)采用纯IP承载(可以称为第一承载层网络),PDF/BCF2控制的ER(边缘路由器)/TPF(传输平面功能)及后面的网络采用MPLS承载(可以称为第二承载层网络)。
在图2中,策略决定功能PDF和承载控制功能BCF可以设置在同一物理实体中,也可设置在不同的物理实体中,也可以在某段网络中只设置为一种逻辑形态存在;无论如何设置,均不影响本发明的实现。
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如果没有单独的BCF控制与PDF相连的网关设备(如图3中的GGSN),则PDF除了本身的策略决定等功能外,还需要管理网关设备的逻辑拓扑和资源,并为媒体流选择网关设备的出口路径。此时,相应的PDF完成的是图4中的PDF与BCF0的逻辑功能的合并,由于BCF0与PDF的控制点都是边界网关功能设备GGSN,因此,可以合并PDF与BCF0为同一个物理实体。在图3中,互通点为GGSN到外部GW的接口,如L1,L2;图3中的BCF控制的是外部网络,边缘设备是GW1和GW2,PDF控制的是非MPLS网络,如GGSN。
之后,将结合图2、图3、图4和图5对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主要工作过程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51:在具有独立承载层的网络中配置BGF(如GGSN等)的资源信息,例如,具体可以在PDF上配置保存所述的资源信息,且所述资源信息包括链路资源及状态信息,及对应的BCF的地址信息;
在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为了保证冗余及故障恢复能力,网络实体在互通时往往有多个接口连到不同的相邻实体,也就是说通常将具有多条路径到达对端用户的能力;如图3,GGSN分别可以通过链路L1和L2连接至网关GW1和GW2,所述的网关GW1和GW2分别由承载控制功能BCF1和BCF2控制。当媒体流需要通过GGSN到达对端时,则首先需要由配置了资源信息的PDF控制确定GGSN向相邻的哪一个BCF请求后续网络的资源,也就是需要正确地寻找到相邻的BCF;
因此,为保证能够正确寻找相邻的PDF/BCF,可以在PDF上配置GGSN的链路资源及状态以及对应的BCF地址,所述的链路资源包括:链路的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当状态变化时,由GGSN上报PDF,从而保证PDF上配置保存的是GGSN真实的链路状态信息,进而使得PDF的链路选择更为准确,可以为媒体流提供可靠的QoS。
步骤52:在具有独立承载层的网络中,当收到应用功能AF或GGSN的QoS授权请求,或其他PDF/BCF的资源申请时,则由配置有BGF的资源信息的PDF根据媒体流的目标网络身份(目标网络标识和/或地址),及其配置的BGF(如GGSN)的链路资源和状态以及运营商的策略选择合适的相邻BCF,并向该BCF发起资源请求;
若所述BGF的资源信息配置保存于其他实体中,则由相应的其他实体执行该步骤描述的处理;
以在PDF中配置相应的资源信息为例,当PDF向BCF发起资源请求时,PDF需要通过其与BCF间的接口Gu接口将根据GGSN的链路资源和状态选择的GGSN到相邻网关GW的路径信息传送到BCF,以便于BCF获知媒体流传递的路径信息;
所述的路径信息具体可以为路径两端的节点的身份,即出节点和入节点的节点端口地址或标识等信息,且根据需要所述的路径信息还可以包括该链路的标识,例如,IP情形下的链路标识ID,MPLS情形下的LSP(标签交换路径)标签栈,VLAN情形下的VLAN ID(虚拟局域网标识),ATM/FR情形下的PVC(永久虚通道),等等;
假设在图3中,PDF为会话选择的是链路L1,则PDF向BC F1传送的参数应当包括出节点GGSN的身份信息和入节点GW1的身份信息;这样,PDF和BCF便可以分别获取媒体流的正确路径,从而可以正确地为业务分配端到端的QoS资源,实现对相应业务的QoS的保证。
步骤53:BCF收到所述的资源请求后进行相应的资源分配操作,并在完成相应的资源分配操作后,向PDF返回资源分配成功响应消息,以确认资源分配操作成功;
步骤54:当PDF收到来自BCF的资源分配成功响应消息时,PDF向边界设备GGSN下发媒体流转发策略;
所述的转发策略中包含由PDF决定的基于策略/会话的路由信息,如当PDF为会话选择的是链路L1时,PDF将该会话对应媒体流的转发路由指定为通过L1,例如,在GGSN以ACL(接入控制列表)或TFT(Traffic flowTemplate,流量模板)的方式执行;GGSN根据PDF下发的转发策略执行相应的媒体流转发过程。
步骤55:在执行步骤54的同时,BCF还需要向MPLS网络中的边缘设备GW1下发后续网络的逻辑路径信息,包含MPLS标签栈等,媒体流在流经GW1时,根据制定的逻辑路径即标签栈进行转发处理。
在上述步骤51至步骤55的处理过程中,实现了由非MPLS实体(如GGSN)到MPLS实体(如GW)的保证业务QoS的实现过程。
本发明中,还可以实现由MPLS实体(如GW)到非MPLS实体(如GGSN)的业务QoS的保证,具体的处理过程为图5所示处理过程的反向的处理过程,即由MPLS实体所属的BCF选择MPLS实体到非MPLS实体的路径,并可以根据需要由MPLS实体所属的PDF/BCF向非MPLS实体所属的PDF/BCF进行后续的资源请求处理,从而实现端到端的QoS保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QoS的装置,其具体实现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的装置设置于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的PDF和/或BCF中,所述的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包括第一承载网络和第二承载层网络,且所述的装置包括以下处理单元:
(1)BGF资源信息保存单元
用于保存第一承载层网络和/或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的BGF的资源信息,所述资源信息包括链路资源及状态信息,及对应的BCF的地址信息等;
(2)业务传送控制单元
用于根据保存的BGF的资源信息,在所述的第一承载层网络与第二承载层网络间为业务选择确定经由BGF的保证业务QoS的业务传送路径,并控制通过所述的业务传送路径传送相应的业务;
所述的业务传送控制单元包括:
策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保存的BGF的资源信息为业务选择确定经由BGF的保证业务QoS的业务传送路径;
策略下发单元,用于将确定的业务传送路径下发给相应的BGF,作为BGF进行业务转发操作的依据。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以下处理单元:
(3)资源请求信息接收单元
用于接收第一承载层网络或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的实体发来的资源请求消息,并触发所述的业务传送控制单元。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现使得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实体的网络中,对于采用了不同承载技术的各个承载网,仍然可以在其互通时,有效保证业务端到端QoS。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服务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在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基于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保存的边缘网关功能BGF的资源信息,进行不同承载网间资源及其控制信息的互通和交互,从而确定不同承载层网络间的经由边缘网关功能的能保证业务服务质量的业务传送路径;
所述边缘网关功能的资源信息为边缘网关功能的链路资源、链路状态及该链路对应的承载控制功能BCF地址信息;
B、通过所述的业务传送路径传送相应的需要保证服务质量的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边缘网关功能包括:
不支持MPLS的网络中的第三代3G网络或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网络中的GPRS网关支持节点GGSN或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
或者,
基于MPLS网络中的网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的不同承载层网络包括第一承载网络和第二承载网络,则所述的步骤A包括:
A1、当第一承载网络中保存所述资源信息的实体接收资源申请消息时,则根据业务的目标网络身份,以及所述的资源信息,选择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相邻的BCF;
A2、向选择的BCF发起资源请求;
A3、所述选择的BCF接收到所述资源请求后,为所述业务分配端到端的QoS资源;
且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的端到端的QoS资源进行所述业务的转发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2还包括:
在第一承载层网络中选择确定的业务路径信息发送到所述相邻的BCF,
且当第一承载层网络中保存所述资源信息的实体为策略决策功能PDF时,所述的步骤A3具体包括:
由所述PDF和所述选择的BCF在所述的第一承载层网络和第二承载层网络中为业务分配端到端的QoS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业务路径信息包括:出节点和入节点的节点端口地址和/或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业务路径信息还包括:
基于IP传输的链路标识、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的标签交换路径LSP标签栈,以及基于虚拟局域网VLAN的虚拟局域网标识VLAN ID和/或基于异步传输模式ATM/帧中继FR的永久虚通路PVC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具体包括:
B1、当网络中保存所述资源信息且具有处理功能的实体接收到所述选择的BCF返回的针对资源请求的资源分配成功响应消息后,将相应的业务转发策略下发给BGF;
B2、BGF根据所述的转发策略进行业务的转发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发策略包括:基于策略或会话的路由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听述的步骤B还包括:
所述选择的BCF向第二承载层网络的边缘设备下发其后续网络的逻辑路径信息,所述业务经过所述的第二承载层网络的边缘设备时,由其根据所述的逻辑路径信息进行转发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的BCF中配置的资源信息为作为边界网关功能的网关的资源信息,则所述的步骤A包括:
A1、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的BCF根据配置的作为BGF的网关的资源信息选择对应的网关;
A2、所述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的BCF还根据配置的网关的路径信息确定与该网关通信的位于第一承载层网络中的BGF,并向保存该第一承载层网络中的BGF的资源信息且具有处理功能的实体发送资源请求消息;
A3、所述的保存该第一承载层网络中的BGF的资源信息且具有处理功能的实体收到第二承载层网络发来的资源请求消息后,在第一承载层网络中确定经由BGF的路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A中:
所述边缘网关功能的资源信息保存在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的策略决策功能PDF和/或BCF中。
12、一种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QoS的装置,设置于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所述的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中包括第一承载网络和第二承载层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
边缘网关功能BGF资源信息保存单元,用于保存第一承载层网络和/或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的BGF的资源信息,所述BGF的资源信息为BGF的链路资源、链路状态及该链路对应的BCF地址信息;
业务传送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保存的BGF的资源信息,进行第一承载层网络与第二承载层网络间资源及其控制信息的互通和交互,在所述的第一承载层网络与第二承载层网络间为业务选择确定经由BGF的保证业务QoS的业务传送路径,并控制通过所述的业务传送路径传送相应的业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设置于具有独立承载控制层网络的PDF和/或BCF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资源请求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承载层网络或第二承载层网络中的实体发来的资源请求消息,并触发所述的业务传送控制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业务传送控制单元包括:
策略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保存的BGF的资源信息为业务选择确定经由BGF的保证业务QoS的业务传送路径;
策略下发单元,用于将确定的业务传送路径下发给相应的BGF,作为BGF进行业务转发操作的依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988647A CN100456731C (zh) | 2006-07-17 | 2006-07-17 | 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QoS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988647A CN100456731C (zh) | 2006-07-17 | 2006-07-17 | 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QoS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56408A CN1956408A (zh) | 2007-05-02 |
CN100456731C true CN100456731C (zh) | 2009-01-28 |
Family
ID=38063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9886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6731C (zh) | 2006-07-17 | 2006-07-17 | 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QoS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56731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30396B (zh) * | 2007-06-18 | 2012-10-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组播路径的建立方法及实体设备 |
CN102238061B (zh) * | 2010-04-23 | 2013-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物理链路的方法、路由器以及网络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11461A2 (en) * | 2000-07-31 | 2002-02-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YNAMIC QoS MANAGEMENT IN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USING BANDWIDTH BROKERS, RSVP AGGREGATION AND LOAD CONTROL PROTOCOLS |
CN1518278A (zh) * | 2003-01-16 | 2004-08-04 | ��Ϊ��������˾ | 网络通信中实现资源分配的系统及其方法 |
CN1585374A (zh) * | 2003-08-19 | 2005-02-23 | 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 保证端到端ip电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和控制方法 |
CN1595887A (zh) * | 2003-09-08 | 2005-03-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一代网络系统及资源管理方法 |
-
2006
- 2006-07-17 CN CNB2006100988647A patent/CN10045673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11461A2 (en) * | 2000-07-31 | 2002-02-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YNAMIC QoS MANAGEMENT IN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USING BANDWIDTH BROKERS, RSVP AGGREGATION AND LOAD CONTROL PROTOCOLS |
CN1518278A (zh) * | 2003-01-16 | 2004-08-04 | ��Ϊ��������˾ | 网络通信中实现资源分配的系统及其方法 |
CN1585374A (zh) * | 2003-08-19 | 2005-02-23 | 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院 | 保证端到端ip电信服务质量的网络系统和控制方法 |
CN1595887A (zh) * | 2003-09-08 | 2005-03-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一代网络系统及资源管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56408A (zh) | 2007-05-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718006B1 (en) | A resource admission control subsystem in ngn and method thereof | |
KR100822707B1 (ko) | 통합망 시스템에서의 서비스 품질 관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US7184434B2 (en) | 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 supporting multiple classes of service in a multi 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network, methods and MPLS network using thereof | |
US7734796B2 (en)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reserving resources to obtain a predetermined quality of service in an IP network | |
US8630295B1 (en) | Constraint-based label switched path selection within a computer network | |
US20070147243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guaranteeing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 |
US20010019554A1 (en) | Label switch network system | |
US8514850B2 (en)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bidirectional point-to-point connection | |
CN100521622C (zh) | 在下一代网络中为媒体流选择转发路径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 |
WO2004064325A1 (fr) | Systeme et procede de distribution des ressources dans un reseau de communications | |
KR20060085504A (ko) | Mpls 기반의 vpn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 |
US20080016221A1 (en) |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resource applications of multiple service flows | |
US8730977B2 (en) | Method of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a sending station in a first network and a receiving station in a second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ending station in the first network and the receiving station in the second network | |
US7633958B2 (en) | Method of resource reservation across a plurality of domains | |
CN100477616C (zh) | 一种分层的网络服务质量保证方法及其系统 | |
Semeria | RSVP signaling extensions for MPLS traffic engineering | |
CN100456731C (zh) | 不同承载层网络互通中保证业务QoS的方法及装置 | |
Lin et al. | A QoS model of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based on MPLS | |
Bakiras et al. | A scalable architecture for end-to-end QoS provisioning | |
CN100370783C (zh) | 一种保证异种网络互通时服务质量的方法 | |
CN100391154C (zh) | 一种资源管理器中路由的选路方法 | |
CN100382540C (zh) | 一种实现业务连接资源管理的方法 | |
Gluskin et al. | A Hardware Signaling Paradigm for Fine-Grained Resource Reservation | |
JP2001285356A (ja) | ラベルスイッチパス接続装置、その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 |
EP1868335A1 (en) | Method of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a sending station in a first network and a receiving station in a second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ending station in the first network and the receiving station in the second network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