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4671C - 连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连接端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54671C CN100454671C CNB2005100780786A CN200510078078A CN100454671C CN 100454671 C CN100454671 C CN 100454671C CN B2005100780786 A CNB2005100780786 A CN B2005100780786A CN 200510078078 A CN200510078078 A CN 200510078078A CN 100454671 C CN100454671 C CN 10045467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forefoot area
- sheet spring
- rear region
- linkage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10000004744 fore-foo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2100023170 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1 group D member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in the socket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端子,包括一个端子连接单元和一个片簧。一个凸形端子插入在端子连接单元内。片簧设置在端子连接单元内,以及借助它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反作用力与凸形端子压紧接触。片簧的前区域的弹簧强度小于片簧的后区域的弹簧强度,其中前区域位于片簧的一个侧面处,凸形端子从此侧面插入端子连接单元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端子,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接端子,借助一个片簧的弯曲变形与一个凸形端子压紧接触。
背景技术
一种普通的连接端子公开于日本的专利申请公开No.S 59-3877。如图1和2所示,一个连接端子100包括一个导线连接单元101和一个端子连接单元102。导线连接单元101连接至端子连接单元102。
导线连接单元101具有一个底板部分103和一对紧固片104,104。紧固片104,104以竖直连接的方式设在底板部分103上。一条导线(未示出)的末端设置在由底板部分103和紧固片104,104形成的空间内。通过紧固片104,104紧固导线的末端,把导线连接至导线连接单元101。
端子连接单元102具有一个底板部分105,一对侧壁部分106,106,一对上壁部分107,107以及一个片簧108。侧壁部分106,106以一种竖直连接的方式设在底板部分105上。一对支承板106a,106a分别地安装至侧壁部分106的一个前端和一个后端。上壁部分107,107由侧壁部分106,106的上端朝端子连接单元102的一个中部分延伸。片簧108设置在由侧壁部分106,106和上壁部分107,107形成的空间内,并被支承板106a,106a支承。片簧108具有一个前部分108a,一个中部分108b和一个后部分108c,并且当安装至端子连接单元102时,中部分108b凸起向下。
在以上的形状中,当一个凸形端子110沿着一个插入方向F插入端子连接单元102时,凸形端子110的末端与位于片簧108的一个插入侧面的前部分108a对接。如果凸形端子110在端子连接单元102内继续插入,片簧108的前部分108a接收凸形端子110的接触载荷而弹性地变形。变形的片簧108允许凸形端子110继续插入越过前部分108a。当凸形端子110对着由片簧108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反作用力逐渐地插入端子连接单元102内,凸形端子110在前部分108a上滑动以及随后在中部分108b和底板部分105上滑动直到达到后部分108c。端子连接单元102借助反作用力与插入在一个给定位置的凸形端子110压紧接触。
在片簧108内,前部分108a的弹簧强度设成大致等于后部分108c的弹簧强度,因此,在凸形端子110的一个插入过程中,由于对着前部分108a压入凸形端子110片簧108整体地弹性变形。如图3A所示,如果我们假设字母A和B分别地代表由片簧108在前部分108a和后部分108c接收的接触载荷,凸形端子110接收的反作用力C大致等于凸形端子110开始插入端子连接单元102时片簧108的载荷A+B,如图3B所示。
因此,凸形端子110必须强烈地压紧顶住前部分108a,以便插入端子连接单元102内。这样导致凸形端子110的一个不良的插入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改进凸形端子的插入操作的连接端子。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端子,包括:一个端子连接单元,其中插入一个凸形端子;和一个片簧,设置在端子连接元件内,借助该片簧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反作用力与凸形端子压紧接触,其中片簧在其可变形部分凸起向下,并且可变形部分包括前区域和后区域,前区域位于片簧的一个侧面处,凸形端子从此侧面插入端子连接单元,其中,前区域的弹簧强度小于后区域的弹簧强度。
按照本发明,在凸形端子的插入过程开始时由片簧在其后区域接收的每单位面积接触载荷较小,因为后区域的弹簧强度大于前区域的弹簧强度。因此,在插入过程的开始凸形端子的插入操作可以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普通的连接端子的一个透视图;
图2是此普通的连接端子的一个横剖面图;
图3A是一个示意图,示出在片簧的一个前部分和一个后部分片簧接收的接触载荷;
图3B是一个示意图,示出片簧的反作用力;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连接端子的一个透视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连接端子的一个横剖面图;
图6A是按照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一个片簧的一个透视图;
图6B是按照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片簧的一个底视图;
图6C是按照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片簧的一个横剖面图;
图7A是一个示意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片簧的前部分和后部分处由片簧接收的接触载荷;
图7B是一个示意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片簧的反作用力;
图8A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第一改型的片簧的一个透视图;
图8B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改型的一个底视图;
图8C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改型的一个横剖面图;
图9A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改型的一个透视图;
图9B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改型的一个底视图;
图9C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改型的一个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图4至9C,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4和5所示,一个连接端子1包括一个导线连接单元2和一个端子连接单元3。导线连接单元2与端子连接单元3连接。
导线连接单元2具有一个底板部分4和一对紧固片5,5。紧固片5,5以一种竖直连接的方式设在底板部分4的两个末端。一条导线(未示出)的末端设置在底板部分4和紧固片5,5形成的空间内。借助用紧固片5,5紧固导线的末端导线被连接至导线连接单元2。
端子连接单元3具有一个底板部分6,一对侧壁部分7,7,一个上壁部分8和一个片簧10A。侧壁部分7,7以一种竖直连接的方式设在底板部分6的两个末端。上壁部分8从一个侧壁部分7,7的一个上端朝另一个侧壁7,7延伸。上壁部分8设置为平行于底板部分6。一对夹层板8a,8a从上壁部分8a的两个前端朝端子连接单元3的中部分延伸。更具体地,夹层板8a,8a延伸进入侧壁部分7,7和上壁部分8形成的一个空间内。
片簧10A设置在空间9内,并夹置在上壁部分8和夹层板8a,8a之间。片簧10A具有一个中部分(可变形部分)10a,一个前部分10b和一个后部分10c,当片簧10安装至端子连接单元3时在可变形部分10a凸起向下。
如图6A至6C所示,可变形部分10a具有一个前区域11和一个后区域12。当片簧10A安装至端子连接单元3时,前区域11位于片簧10A的一个侧面,一个凸形端子20从此侧面插入端子连接单元3内。前区域11的弹簧强度小于后区域12的弹簧强度,因为前区域11的宽W1小于后区域12的宽度W2。
前部分10b和后部分10c分别地整体连接至可变形部分10a的前区域11和后区域12。一对夹层部分10d,10d整体地连接至前部分10b的两个末端。夹层部分10d,10d分别地沿着可变形部分10a的两个侧表面延伸。夹层部分10d,10d的中部分分别具有凹槽10e,10e。每个凹槽10e在夹层部分10d的一个外侧表面处开口。
如果夹层板8a,8a在夹层部分10d,10d下面被引导通过凹槽10e,10e,则夹层部分10d,10d夹置在上壁部分8和夹层板8a,8a之间。在此种情况下,片簧10A在夹层部分10d,10d处被固定地夹置在上壁部分8和夹层板8a,8a之间。相反地,片簧10A在后部分10c处可自由活动。
在以上的形状中,当凸形端子20沿着一个插入方向F插入端子连接单元3时,凸形端子20的前端与位于片簧10A的一个插入侧面的可变形部分10a的前区域11紧贴。如果凸形端子20继续插入端子连接单元3内,可变形部分10a接收来自凸形端子20的一个接触载荷而弹性地变形。变形的片簧10A允许凸形端子20继续插入越过前区域11。当凸形端子20对着由片簧10A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反作用力逐渐地插入端子连接单元3内,凸形端子20在前区域11和底板部分6上滑动,并达到后区域12。端子连接单元3借助反作用力与插入至一个给定的位置的凸形端子20压紧接触。
在片簧10A内,前区域11的弹簧强度设成小于后区域12的弹簧强度。因此,在凸形端子20的一个插入过程中,由于对着前区域11压紧凸形端子20在片簧10A的前区域弹性地变形。如图7A所示,如果我们假设字母A’和B’分别地代表片簧10A在前区域11和后区域12接收的接触载荷,凸形端子20接收反作用力C’该反作用力大致等于凸形端子20插入端子连接单元3的开始时片簧10A的载荷A’+B’,如图7B内所示。
应该指出,因为片簧10A能够在后区域12自由地移动,接触载荷A’、B’分别地小于普通的片簧108每单位面积的接触载荷A、B。还应该指出,在插入过程开始时每单位面积产生的接触载荷B’较小,这是因为后区域12的弹簧强度大于前区域的弹簧强度。
连接端子1具有的优点列举如下。
在插入过程的开始时一个凸形端子的一个插入操作得到改进,因为每单位面积产生的接触载荷B’较小。
在总的插入过程中凸形端子的插入操作也改善,因为接触载荷A’,B’分别地小于普通的片簧108每单位面积的接触载荷A,B。
在前区域和后区域的弹簧强度之间具有差异的一个片簧容易制出,因为前区域和后区域的弹簧强度能够仅借助改变前区域和后区域的宽度而改变。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一个第一改型予以说明。
如图8A至8C所示,前区域11的宽度等于后区域12的宽度,而前区域11的厚度D1小于后区域12的厚度D2。在此种情况下,前区域11的弹簧强度小于后区域12的弹簧强度。
应该指出,在插入过程的开始时每单位面积产生的接触载荷B’较小,因为后区域12的弹簧强度大于前区域11的弹簧强度。
第一改型的连接端子具有的优点列举如下。
在插入过程的开始时一个凸形端子的插入操作获得改进,因为每单位面积产生的接触载荷B’较小。
在前区域和后区域的弹簧强度之间具有差异的一个片簧容易制出,因为前区域和后区域的弹簧强度能够仅借助改变前区域和后区域的厚度而改变。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一个第二改型予以说明。
如图9A至9C所示,前区域11的宽度和厚度分别等于后区域12的宽度和厚度,而前区域11的长度L1大于后区域12的长度L2。在此种情况下,前区域11的弹簧强度小于后区域12的弹簧强度。
应该指出,在插入过程的开始时,每单位面积产生的接触载荷B’较小,因为后区域12的弹簧强度大于前区域11的弹簧强度。
第二改型的连接端子具有的优点列举如下。
在插入过程的开始时一个凸形端子的插入操作获得改进,因为每单位面积产生的接触载荷B’较小。
在前区域和后区域的弹簧强度之间具有差异的一个片簧容易制出,因为前区域和后区域的弹簧强度能够仅借助改变前区域和后区域的长度而改变。
Claims (7)
1.一种连接端子,包括:
一个端子连接单元,其中插入一个凸形端子;和
一个片簧,设置在端子连接元件内,借助该片簧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反作用力与凸形端子压紧接触,其中片簧在其可变形部分凸起向下,并且可变形部分包括前区域和后区域,前区域位于片簧的一个侧面处,凸形端子从此侧面插入端子连接单元,
其中,前区域的弹簧强度小于后区域的弹簧强度。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前区域的宽度小于后区域的宽度。
3.按照权利要求1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前区域的厚度小于后区域的厚度。
4.按照权利要求1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前区域的长度大于后区域的长度。
5.按照权利要求1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连接单元包括:
一个底板部分;
一对侧壁部分,所述的侧壁部分以竖直连接的方式设在底板部分的两个末端;
一个上壁部分,该上壁部分从一个侧壁部分的一个上端延伸至另一个侧壁部分;和
一对夹层板,所述的夹层板从上壁部分的两个前端延伸至端子连接单元的一个中部分,所述的前端位于上壁部分的一个侧面,凸形端子从此侧面插入端子连接单元内。
6.按照权利要求5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片簧的前区域处夹置在上壁部分和夹层板之间。
7.按照权利要求6的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片簧的后区域处可自由地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75275/2004 | 2004-06-14 | ||
JP2004175275A JP2005353524A (ja) | 2004-06-14 | 2004-06-14 | 接続端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16705A CN1716705A (zh) | 2006-01-04 |
CN100454671C true CN100454671C (zh) | 2009-01-21 |
Family
ID=35506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780786A Active CN100454671C (zh) | 2004-06-14 | 2005-06-14 | 连接端子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66002B2 (zh) |
JP (1) | JP2005353524A (zh) |
CN (1) | CN100454671C (zh) |
DE (1) | DE102005027469B4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14498A (zh) * | 2015-02-24 | 2016-08-31 | 第精工株式会社 | 导电端子 |
CN107017524A (zh) * | 2016-01-26 | 2017-08-04 | 利萨·德雷克塞迈尔有限责任公司 | 接触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8218158A (ja) * | 2007-03-02 | 2008-09-18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端子金具 |
SG149733A1 (en) * | 2007-07-31 | 2009-02-27 | J S T U K Ltd | Receptacle terminal |
JP5506022B2 (ja) * | 2009-04-17 | 2014-05-2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雌型端子 |
JP5252231B2 (ja) * | 2009-12-02 | 2013-07-3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雌端子 |
JP5763984B2 (ja) * | 2011-06-21 | 2015-08-1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端子接点構造及びこの端子接点構造を備えた端子 |
ES2418779B1 (es) * | 2012-02-09 | 2014-09-15 | Orkli, S.Coop. | Conector de un termopar adaptado a una válvula electromagnética de gas y termopar que comprende el conector |
JP6044513B2 (ja) * | 2013-03-21 | 2016-12-14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端子金具 |
WO2014195749A1 (en) | 2013-06-07 | 2014-12-11 | FCI Asia Pte. Ltd. | Cable connector |
US9972932B2 (en) * | 2013-08-19 | 2018-05-15 |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high retention force |
JP6119524B2 (ja) * | 2013-09-20 | 2017-04-26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端子金具 |
JP2015076199A (ja) * | 2013-10-07 | 2015-04-2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雌端子金具 |
CN110994242B (zh) | 2013-12-03 | 2022-03-11 | 安费诺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 连接器和用于这种连接器的插针接收接触件 |
US10027037B2 (en) * | 2016-07-06 | 2018-07-17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Terminal with reduced normal force |
US10256561B2 (en) * | 2017-04-05 | 2019-04-09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Terminal with ribbed contact spring |
US10103469B1 (en) | 2017-04-05 | 2018-10-16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Receptacle terminal with stable contact geometry |
EP3766140A4 (en) | 2018-03-16 | 2021-12-08 | Fci Usa Llc |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S |
JP2021089834A (ja) * | 2019-12-04 | 2021-06-1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端子金具 |
JP7435362B2 (ja) * | 2020-08-25 | 2024-02-2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端子金具および連鎖端子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96530A (en) * | 1985-11-05 | 1987-09-29 | Precision Mechanique Labinal | Female electrical contact element |
CN2446674Y (zh) * | 2000-09-14 | 2001-09-05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公司 | 电气插接件 |
US6293833B1 (en) * | 2001-01-05 | 2001-09-25 | Yazaki North America | Low insertion force, high contact force terminal spr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57313C3 (de) | 1970-11-21 | 1978-11-30 | Bach & Co, 7100 Heilbronn | Mehrpoliger Steckverbinder |
JPS608589B2 (ja) | 1982-06-29 | 1985-03-04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雌型電気接続子 |
JP2865247B2 (ja) | 1994-06-17 | 1999-03-0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雌型電気接続子における弾性接触片の係止構造 |
US5630738A (en) * | 1994-07-21 | 1997-05-20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Female terminal, metal fixture |
US5883561A (en) | 1995-11-24 | 1999-03-16 | Yazaki Corporation | Secondary short preventing mechanism of fuse |
JP3529026B2 (ja) | 1998-04-15 | 2004-05-2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雌端子 |
JP3544133B2 (ja) * | 1999-01-20 | 2004-07-2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雌側端子金具 |
-
2004
- 2004-06-14 JP JP2004175275A patent/JP2005353524A/ja active Pending
-
2005
- 2005-06-13 US US11/150,261 patent/US7166002B2/en active Active
- 2005-06-14 DE DE102005027469.2A patent/DE102005027469B4/de active Active
- 2005-06-14 CN CNB2005100780786A patent/CN100454671C/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96530A (en) * | 1985-11-05 | 1987-09-29 | Precision Mechanique Labinal | Female electrical contact element |
CN2446674Y (zh) * | 2000-09-14 | 2001-09-05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公司 | 电气插接件 |
US6293833B1 (en) * | 2001-01-05 | 2001-09-25 | Yazaki North America | Low insertion force, high contact force terminal spring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14498A (zh) * | 2015-02-24 | 2016-08-31 | 第精工株式会社 | 导电端子 |
CN105914498B (zh) * | 2015-02-24 | 2018-04-20 |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 导电端子 |
CN107017524A (zh) * | 2016-01-26 | 2017-08-04 | 利萨·德雷克塞迈尔有限责任公司 | 接触件 |
CN107017524B (zh) * | 2016-01-26 | 2020-10-23 | 利萨·德雷克塞迈尔有限责任公司 | 接触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05027469A1 (de) | 2006-02-09 |
JP2005353524A (ja) | 2005-12-22 |
CN1716705A (zh) | 2006-01-04 |
US20050287877A1 (en) | 2005-12-29 |
US7166002B2 (en) | 2007-01-23 |
DE102005027469B4 (de) | 2022-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54671C (zh) | 连接端子 | |
US8998656B2 (en) | Terminal fitting having auxiliary spring with support | |
JP5251819B2 (ja) | 雌端子金具 | |
US4838816A (en) | Electrical terminal having a receptacle contact section of low insertion force | |
CN101894696B (zh) | 按键开关单元 | |
CN100565742C (zh) | 按压开关 | |
CN103155295B (zh) | 阴型金属端子配件 | |
JP4505424B2 (ja) | ジャック | |
EP3208888B1 (en) | Female terminal and female terminal production method | |
CN101562291A (zh) | 连接器 | |
US6851989B2 (en) | Terminal fitting with plural resilient contact pieces and pressing portion for holding base ends of resilient contact pieces together | |
JP5366630B2 (ja) | コンタクト及びコネクタ | |
JP6909414B2 (ja) | 端子 | |
JP2011249169A (ja) | 端子金具 | |
US7081025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 |
JP6296358B2 (ja) | 雌端子金具 | |
CN104218354B (zh) | 阴端子配件 | |
KR100522518B1 (ko) | 플럭형 커넥터 | |
US20030224668A1 (en) | Terminal fitting | |
JP4819590B2 (ja) | コネクタ用の雌端子 | |
JP2004253166A (ja) | 雌端子 | |
JP2018022567A (ja) |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1651267B (zh) | 一种电连接器用可端接线缆的片式接触件 | |
JP5822145B2 (ja) | 端子金具の接続構造 | |
CN100384031C (zh) | 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