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0463C - 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40463C CN100440463C CNB2007100676419A CN200710067641A CN100440463C CN 100440463 C CN100440463 C CN 100440463C CN B2007100676419 A CNB2007100676419 A CN B2007100676419A CN 200710067641 A CN200710067641 A CN 200710067641A CN 100440463 C CN100440463 C CN 100440463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ad frame
- tape coiling
- lead
- edition
- edi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包括a.从同一工件上冲压出两条引线框架卷带;每条引线框架卷带包括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相互之间通过设于引线框架卷带边带(1)外沿的分切点或分切条并列相接;b.对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的多条焊点区域(W)同时进行电镀;c.切除分切点或分切条,再同时将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切断,获得多个引线框架片,每个引线框架片中包括多个引线框架(3)。该制造方法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且节省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蚀刻来制造引线框架;一种是通过冲压来制造引线框架。与蚀刻方法相比,通过冲压来制造引线框架的方法具有高速加工的能力(的优点)。现有技术通过冲压来制造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如SOT-23-4ROW(行业通用型号)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是首先冲压出单版的引线框架卷带,再通过电镀工序对单版的引线框架卷带的焊点区域进行电镀,然后进入分离工序,把引线框架卷带分离成多个引线框架片,其中,每个引线框架片中包括多个引线框架。由于该方法冲压出的引线框架卷带是单版的,所以,其生产效率较低,质量控制不够稳定,各工序人力及物料消耗成本较高,尤其在电镀工序上,浪费了能源,增加了电镀成本,所以,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且由于电镀分散,增加了电镀排放的有害物质,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且节省生产成本的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包括:
a、从同一工件上冲压出两条(即四版)引线框架卷带;每条引线框架卷带包括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相互之间通过设于引线框架卷带边带外沿的分切点或分切条并列相接;
b、对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的多条焊点区域同时进行电镀;
c、切除分切点或分切条,再同时将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切断,获得多个引线框架片,每个引线框架片中包括多个引线框架。
所述多条焊点区域一般指八条焊点区域。
本发明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冲压)制造方法与现有技术通过冲压来制造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如型号为SOT-23-4ROW单版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相比,由于采用了四版引线框架卷带同时进行冲压,两版引线框架卷带同时进行电镀,然后进行分离,所以,每道工序上的生产效率都大为提高。从生产成本上看,第一、大大减少了冲压和分离工序的模具及其维修费用,大幅度节省了的人力成本和物料消耗成本;第二、在电镀工序上,节省了能源,减少了电镀工序的人力成本和物料消耗成本,所以,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同时,由于多版引线框架卷带同时制造同时控制,使产品质量稳定。由于电镀工序集中生产,减少了电镀排放的有害物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作为改进,所述引线框架卷带边带外沿若采用分切点的话,则分切点在引线框架卷带的长度方向上可每间隔四个引线框架出现一次,这样,可较好地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制造方法冲压出的单版(SOT-23-4ROW)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卷带及电镀区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制造方法的两版(SOT-23-4ROW)引线框架卷带、连接部分及其电镀区域示意图。
图中所示1、边带,2、中筋,3、引线框架,4、间隔筋,5、6、单版引线框架卷带,7、分切点,W、焊点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现有技术通过冲压来制造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如型号为SOT-23-4ROW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冲压出的SOT-23-4ROW单版引线框架卷带,每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包括四排引线框架卷带,每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的上下为边带1,四排引线框架卷带相互之间的连接部分为中筋2,两个引线框架3之间有间隔筋4,其需要电镀的区域为引线框架卷带的焊点区域,即图中所示的四条W区域。引线框架卷带分离时,横向(行业内习惯称纵向,即沿图1或图2中上下垂直方向,下同)切断边带1和中筋2,即可以获得多个单版即四排引线框架片,每个引线框架片中包括多个引线框架3。
参见图2,本发明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从同一工件上冲压出两条即四版SOT-23-4ROW引线框架卷带(图中只示出两版);每条引线框架卷带包括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每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为四排引线框架卷带,每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的上下为边带1,四排引线框架卷带相互之间的连接部分为中筋2,两个引线框架3之间有间隔筋4,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相互之间通过设于引线框架卷带边带1外沿的分切点7对称并列相接,所述分切点7在引线框架卷带的长度方向上每间隔四个引线框架3出现一次。
b、对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的多条,本实施例为八条焊点区域W同时进行电镀。
c、切除分切点7,再同时将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切断,获得多个引线框架片,每个引线框架片中包括多个引线框架3。具体讲,是同时横向切断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的多条边带1和多条中筋2,其切线正好在两个引线框架之间的间隔筋4上,即可以获得多个单版即四排引线框架片。每个引线框架片中包括多个引线框架3,如实际操作中,一般是每个引线框架片中包括4排×40个共160个引线框架3(图2中以省略方式画出每排16个引线框架3)。
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非实质性地修改和改变,如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相互之间也可以通过设于引线框架卷带边带外沿的分切条并列相接,而分切条既可以是沿引线框架卷带不间断地延伸,也可以是分切条沿引线框架卷带间断地延伸,即两分切条端部之间留有间隙;又如每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可包括三排或五排等引线框架卷带,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的多条焊点区域W也可以为六条或一十条等;再如所述设于引线框架卷带边带1外沿的分切点7在引线框架卷带的长度方向上也可每间隔三个或五个引线框架3等出现一次等。以上变化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包括:
a、从同一工件上冲压出两条引线框架卷带;每条引线框架卷带包括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相互之间通过设于引线框架卷带边带(1)外沿的分切点或分切条并列相接;
b、对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的多条焊点区域(W)同时进行电镀;
c、切除分切点或分切条,再同时将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切断,获得多个引线框架片,每个引线框架片中包括多个引线框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焊点区域(W)指八条焊点区域(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于引线框架卷带边带(1)外沿的分切点(7)在引线框架卷带的长度方向上每间隔四个引线框架(3)出现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版单版引线框架卷带(5、6)相互之间通过设于引线框架卷带边带(1)外沿的分切点或分切条并列相接指对称并列相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676419A CN100440463C (zh) | 2007-03-21 | 2007-03-21 | 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0676419A CN100440463C (zh) | 2007-03-21 | 2007-03-21 | 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30543A CN101030543A (zh) | 2007-09-05 |
CN100440463C true CN100440463C (zh) | 2008-12-03 |
Family
ID=38715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676419A Active CN100440463C (zh) | 2007-03-21 | 2007-03-21 | 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40463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63037B (zh) * | 2011-07-09 | 2013-03-20 | 强茂电子(无锡)有限公司 | 表面贴装二极管框架成形及组装方法 |
JP6938326B2 (ja) * | 2017-10-17 | 2021-09-22 | 大口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リード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20113A (en) * | 1996-08-13 | 1999-07-06 | Motorola, Inc. | Leadframe structure having moveable sub-frame |
JP2003078097A (ja) * | 2001-06-19 | 2003-03-14 |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 リード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20030071344A1 (en) * | 2001-10-16 | 2003-04-17 | Shinko Electric Industries Co., Ltd. | Leadfr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ing the same |
CN1412841A (zh) * | 2001-10-10 | 2003-04-23 |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引线框架以及制造该引线框架的方法 |
JP2003124421A (ja) * | 2001-10-15 | 2003-04-25 |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 リード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リードフレームを用いた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CN1414629A (zh) * | 2001-10-26 | 2003-04-30 |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引线框架,其制造方法与使用其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
CN2618302Y (zh) * | 2003-03-24 | 2004-05-26 | 上海仪电科技有限公司 | 改进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引线框架 |
-
2007
- 2007-03-21 CN CNB2007100676419A patent/CN100440463C/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20113A (en) * | 1996-08-13 | 1999-07-06 | Motorola, Inc. | Leadframe structure having moveable sub-frame |
JP2003078097A (ja) * | 2001-06-19 | 2003-03-14 |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 リード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412841A (zh) * | 2001-10-10 | 2003-04-23 |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引线框架以及制造该引线框架的方法 |
JP2003124421A (ja) * | 2001-10-15 | 2003-04-25 |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 リードフレ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リードフレームを用いた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
US20030071344A1 (en) * | 2001-10-16 | 2003-04-17 | Shinko Electric Industries Co., Ltd. | Leadfr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using the same |
CN1414629A (zh) * | 2001-10-26 | 2003-04-30 | 新光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引线框架,其制造方法与使用其的半导体器件制造方法 |
CN2618302Y (zh) * | 2003-03-24 | 2004-05-26 | 上海仪电科技有限公司 | 改进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引线框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30543A (zh) | 2007-09-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62313A (zh) | 一种复合材料手机中框的制造方法 | |
CN102610978B (zh) | 一种电机碳刷架的加工方法及其加工设备 | |
CN100440463C (zh) | 表面贴装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 | |
CN100454503C (zh) | 三极管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 | |
CN102290661A (zh) | 卷圆端子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4858300A (zh) | 一种长条形led灯丝支架连续冲压模具 | |
CN100407384C (zh) | 三极管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 | |
CN105098422B (zh) | 一种整体式连接器端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033048A (zh) | 一种汽车连接板零件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 | |
CN116900170B (zh) | 一种侧面叠料工件冲压装置及其方法 | |
CN205183497U (zh) | 一种制造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连续冲压模具 | |
CN210676585U (zh) |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切筋成型装置 | |
CN101110368A (zh) | 集成电路用的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 | |
CN101630644B (zh) | 一种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的制造方法 | |
CN113733240B (zh) | 一种加工带孔双面胶产品的模切刀具组件 | |
CN102371307B (zh) | 多料带连续模 | |
CN102847786B (zh) | 系列化多孔复杂接插金属件的冲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 | |
CN204603050U (zh) | 用于加工后柱侧气帘导板的级进模 | |
CN217451734U (zh) | 一种导向板高效冲孔模 | |
CN112719068B (zh) | 一种小型机床用的高材料利率的长尺寸件的生产方法 | |
CN218748237U (zh) | 一种用于极片模切的刀模及极片模切装置 | |
CN111085831A (zh) | 一种汽车电动座椅电机固定座的加工方法 | |
CN212241381U (zh) | 一种防尘罩加工专用刀具 | |
CN105071073B (zh) | 一种一体式连接器端头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0614788U (zh) | 一种排气落料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