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4935C - 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14935C CN100414935C CNB2005100720501A CN200510072050A CN100414935C CN 100414935 C CN100414935 C CN 100414935C CN B2005100720501 A CNB2005100720501 A CN B2005100720501A CN 200510072050 A CN200510072050 A CN 200510072050A CN 100414935 C CN100414935 C CN 10041493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short message
- rece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用户发送邮件时,填写与电信网络连接、用于进行注册用户管理、提醒接收短信的发送、信息存储以及提醒接收业务量统计的邮件短信网关的地址;根据接收用户预先设置的允许短信提醒参数的状态值及转换生成提醒接收短信的步骤向接收用户发出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信息。本发明通过将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与其移动终端号码进行绑定,能够方便的为接收邮件的用户提供短信提醒接收服务,不需要企业投入较大的资金进行设备购置和软件开发,使个人用户能够获得放心的短信提醒服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尤其是一种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以短信的方式实现提醒移动用户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各种通信方式中,电子邮件和短信已经成为人们之间以及企业与客户、员工之间重要的信息联系工具。
电子邮件的优点在于传输信息量大(可以传输图片、声音、文字、程序、文件等,其信息大小可以达到几十兆字节),并且通过电脑的键盘输入文字信息,通过其他外设输入图像、声音文件都非常方便。电子邮件的缺点在于邮件接收人必须通过电脑上网才能够阅读电子邮件内容,但是由于生活、工作等多种原因,收件人往往不能及时获知其电子邮箱中有他人发来的电子邮件,从而经常会错过接收电子邮件的时机。这一点对于企业来说尤其重要。利用短信进行信息传递的优点在于任何移动用户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将短信送达任何具有移动终端中,使收信人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短信的缺点则在于短信的存储数量受移动终端的存储容量限制,不能保存很多信息,而且受到无线传输限制,每次只能发送字节很少的文本信息(约一百多个字节),再加上手机的键盘输入相对电脑的键盘输入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如果能够将电子邮件和短信这两种通信方式结合起来,当用户发出邮件时,可自动以短信的方式通知邮件接收方,提醒其注意接收电子邮件,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电子邮件、短信各自的缺点,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方便的通信方式。
目前,通过短信进行邮件提醒的实施方案通常应用在大型企业。企业使用短信邮件提醒,首先需要企业具有一定的资质和规模,还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购置邮件短信协议转换服务器,开通到移动通信公司的特殊通信线路,且需要专人维护管理,而且在软件的实现方式上也较为复杂,需要使用与移动通信短信网关连接的专用API进行开发,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几乎使无法实现的。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由于他们的个人邮箱通常开设在一些互联网服务提供商SP的电子邮件系统中,因此,他们需要的短信服务会因SP的电子邮件系统不支持该功能而无法实现,即使有些SP的电子邮件系统能够提供上述短信提醒服务,由于有些SP会利用用户的移动终端号码开展短信广播等业务,甚至可能乱收费,而造成对用户的欺诈,因此,用户出于对SP的不信任而不愿意将他们的移动终端号码提供给SP,这就造成了个人用户的短信电子邮件提醒业务无法普及开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只有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才能够克服企业用户、个人用户在短信电子邮件提醒服务的需求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满足现代信息传递中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这也是通信技术领域内人们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企业、个人用户在短信电子邮件提醒服务的需求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而提供一种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移动用户的终端号码与其电子邮件地址进行绑定,使电子邮件接收用户能够获得由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提供的短信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服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户在发送邮件时,填写接收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以及邮件短信网关地址后,通过网络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给邮件短信网关和接收用户的电子邮箱;所述邮件短信网关为移动通信网络中设置的与电信网络连接的网关,该邮件短信网关用于进行注册用户管理、提醒接收短信的发送、信息存储以及提醒接收业务量统计;
步骤2、所述邮件短信网关中建立有注册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与所述用户的移动终端号码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存储在所述邮件短信网关的数据库中;所述邮件短信网关获得所述用户发送的所述邮件后,根据所述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以及所述映射关系,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注册用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6;
步骤3、所述邮件短信网关根据所述接收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以及所述映射关系,判断所述接收用户是否为注册用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6;
步骤4、所述邮件短信网关根据所述接收用户预先设置的允许短信提醒参数的状态值,判断是否发送所述提醒接收短信,如果所述状态值为允许发送,则通过邮件短信转换协议将所述用户发送的电子邮件转换为提醒接收短信后执行步骤5;如果所述状态值为不允许,则执行步骤6。
步骤5、所述邮件短信网关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中所述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号码,通过短信网关或短信中心向所述接收用户发送所述提醒接收短信;
步骤6、结束。
上述技术方案中,邮件短信网关的设置,使移动通信网络与电信网络(包括PSTN网)之间建立了用于开展提醒接收邮件的短信服务的桥梁,使希望通过短信进行邮件接收提醒的用户能够方便的获得这一服务;步骤2和步骤3则是对邮件发送和接收双方的权利进行鉴定的过程,因为只有成为注册的用户,在邮件短信网关的数据库中才能保存有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与用户的移动终端号码的映射关系数据,同时,作为一种有偿的信息服务,也便于对用户使用这项服务进行合理的计费。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设置邮件短信网关、将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与其移动终端号码进行绑定,能够方便的为接收邮件的用户提供短信提醒接收服务,从而克服了企业、个人用户在短信电子邮件提醒服务的需求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不需要企业投入较大的资金进行设备购置和软件开发,也使个人用户能够获得放心的短信提醒服务。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需要首先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设置与电信网络连接的邮件短信网关,然后进行用户注册,在用户注册中,邮件短信网关建立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与用户的移动终端号码的映射关系,并将该映射关系存储在邮件短信网关的数据库中。邮件短信网关能够完成以下各项功能。
1、用户注册管理功能
该功能使用户可以通过Web网页、语音交互(12530)、短信、USSD、WAP、移动秘书12580、营业厅等方式申请开通、注销、暂停和取消暂停邮件短信相关业务。
2、短信收发功能
邮件短信网关能够通过CMPP与短信网关相连或者通过SMPP与短信中心连接,收发短信。
3、邮件收发功能
通过标准的电子邮件协议收发电子邮件。
4、邮件短信转换功能
按照默认的规则或者用户自定义的规则将邮件和短信进行转换。
5、短消息过滤鉴权功能
只有注册用户有权发送短消息到短信邮件网关。
6、邮件过滤鉴权功能
使用邮件地址、认证码进行邮件用户的鉴权。
7、短消息存储转发功能
能够在发送成功前保存用户短消息,多次发送提高可靠性。
8、邮件存档功能
可以根据用户需要保存一定容量的邮件。
9、黑白名单功能
黑名单防止用户收到来源不明的信息骚扰;白名单防止不良企图的用户骚扰其他合法用户。
10、压缩功能
压缩存储信息,提高系统使用效率。
11、计费功能
按照不同业务能够支持灵活的资费政策,记录发送短信或邮件数量等,能够提供标准的业务话单。可以和运营商的经营分析系统连接。
12、报表功能
可以自动生成统计分析报表,包括业务量、系统负荷、系统故障、业务高峰统计等。
13、流量控制功能
限制信息通量,确保不会给其他网络设备带来过度压力。
14、网络管理功能
便于系统维护管理,故障警报和自动排除功能。
在完成上述邮件短信网关设置以及用户注册等操作后,用户可以在发送邮件时享受移动通信网络提供的提醒接收短信的服务。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当用户发送邮件时,通过以下步骤向接收用户发出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信息:
步骤101、用户在发送邮件时,填写接收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以及邮件短信网关地址(例如接收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为abcd@efg.com,邮件短信网关的服务器地址为higk@lmn.com),然后通过网络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
步骤102、邮件短信网关获得用户发送的邮件后,根据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以及所述映射关系,判断该用户是否为注册用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3;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108。
步骤103、邮件短信网关根据所述接收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以及所述映射关系,判断所述接收用户是否为注册用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4;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111。
步骤104、邮件短信网关根据接收用户预先设置的允许短信提醒参数的状态值,判断是否发送所述提醒接收短信,如果所述状态值为允许发送,则执行步骤105;;如果所述状态值为不允许,则执行步骤117。由于用户在进行注册时,可以选择需要提醒接收短信或着选择不需要提醒接收短信,因此,在邮件短信网关的数据库中所保存的注册信息数据中,存在是否允许短信提醒参数的状态值。
步骤105、邮件短信网关根据预先设定的转换规则通过邮件短信转换协议将所述用户发送的电子邮件转换为提醒接收短信。预先设定的转换规则能够对邮件全部内容进行解析,并转化为适合短信发送的数据格式;或者对邮件部分内容进行解析,生成邮件内容摘要,并将该邮件内容摘要转化为适合短信发送的数据格式。
步骤106、邮件短信网关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中所述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号码,通过短信网关或短信中心向所述接收用户发送所述提醒接收短信。由于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号与接收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是接收用户在注册中填写输入的,因此,将两者绑定后,就形成映射关系而被保存在邮件短信网关的数据库中,邮件短信网关可以根据这个映射关系(或绑定)获得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号,进行短信发送。
步骤107、邮件短信网关向所述用户发送所述提醒接收短信的发送成功提示信息后,执行步骤118。
步骤108、邮件短信网关向用户发送邀请注册信息。
步骤109、用户接收到邀请注册信息后,向邮件短信网关返回信息,邮件短信网关通过判断用户返回的信息类型,确定下一步操作;如果是申请注册信息,则执行步骤110,如果不是申请注册信息,则执行步骤116后执行步骤118。
步骤110、邮件短信网关向所述用户发送电子申请表格,转入用户注册操作,当所述用户注册完成后,继续执行步骤103。
步骤111、邮件短信网关向用户发送接收用户为非注册用户的信息,并发送询问信息,是否邀请接收用户进行注册。
步骤112、邮件短信网关判断用户返回的信息,如果是邀请接收用户进行注册的信息,则执行步骤113;如果不是邀请接收用户进行注册的信息,则执行步骤115。
步骤113、邮件短信网关向接收用户发送邀请其成为注册用户的邮件。
步骤114、邮件短信网关向用户发出邀请注册邮件发送成功的信息后执行步骤118。
步骤115、邮件短信网关向用户发出接收用户无权享有提醒接收邮件的短信服务的信息。
步骤116、邮件短信网关向用户发出其无权享有提醒接收邮件的短信服务的信息。
步骤117、向用户发送不能进行提醒接收短信的原因。
步骤118、结束。
本发明的投入使用,可以使企业无需购买十万元的专用设备,使众多的中小企业都能构享受到这种提醒接收邮件的服务,节约了企业使用短信所需的成本。发送短信将变得像发送邮件一样简单,短信能力可以很方便的集成到用户业务流程中。
对于个人用户而言,由于本发明的短信生成发送都是在移动网络运营商的邮件短信网关完成,因此,使众多的移动通信用户能够避免SP的短信欺诈行为,也不再受SP或邮件服务商提供该项功能的限制,从而可以大大增加短信提醒业务的使用量。本发明将移动通信的优势向互联网领域渗透,并与其结合,产生了移动业务的新的应用。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 一种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户在发送邮件时,填写接收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以及邮件短信网关地址后,通过网络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给邮件短信网关和接收用户的电子邮箱;所述邮件短信网关为移动通信网络中设置的与电信网络连接的网关,该邮件短信网关用于进行注册用户管理、提醒接收短信的发送、信息存储以及提醒接收业务量统计;
步骤2、所述邮件短信网关中建立有注册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与所述用户的移动终端号码的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存储在所述邮件短信网关的数据库中;所述邮件短信网关获得所述用户发送的所述邮件后,根据所述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以及所述映射关系,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注册用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6;
步骤3、所述邮件短信网关根据所述接收用户的电子邮箱地址以及所述映射关系,判断所述接收用户是否为注册用户,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6;
步骤4、所述邮件短信网关根据所述接收用户预先设置的允许短信提醒参数的状态值,判断是否发送所述提醒接收短信,如果所述状态值为允许发送,则通过邮件短信转换协议将所述用户发送的电子邮件转换为提醒接收短信后执行步骤5;如果所述状态值为不允许,则执行步骤6。
步骤5、所述邮件短信网关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中所述接收用户的移动终端号码,通过短信网关或短信中心向所述接收用户发送所述提醒接收短信;
步骤6、结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的当所述用户不是注册用户时,还设有以下步骤:
步骤21、所述邮件短信网关向所述用户发送邀请注册信息;
步骤22、所述邮件短信网关判断所述用户返回的信息类型,如果是申请注册信息,则向所述用户发送电子申请表格,转入用户注册操作,当所述用户注册完成后,继续执行步骤3;如果不是申请注册信息,则向所述用户发送无权享有提醒接收短信服务的信息后,执行步骤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的当所述接收用户不是注册用户时,还设有以下步骤:
步骤31、所述邮件短信网关向所述用户发送所述接收用户为非注册用户的信息,并发送是否邀请所述接收用户进行注册的询问信息;
步骤32、当所述用户向所述邮件短信网关返回邀请所述接收用户进行注册的信息时,则执行步骤33;当所述用户向所述邮件短信网关返回不邀请所述接收用户进行注册的信息时,则向所述用户发送所述接收用户无权享有提醒接收短信服务的信息后,执行步骤6;
步骤33、所述邮件短信网关向所述接收用户发送邀请注册邮件,然后向所述用户发出所述邀请注册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信息,再执行步骤6。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中的邮件短信转换协议为所述邮件短信网关中预先设定的转换规则,其能够对邮件全部内容进行解析,并转化为适合短信发送的数据格式;或者对邮件部分内容进行解析,生成邮件内容摘要,并将该邮件内容摘要转化为适合短信发送的数据格式。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5与步骤6之间还设有向所述用户发送所述提醒接收短信发送成功的提示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720501A CN100414935C (zh) | 2005-05-27 | 2005-05-27 | 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720501A CN100414935C (zh) | 2005-05-27 | 2005-05-27 | 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70602A CN1870602A (zh) | 2006-11-29 |
CN100414935C true CN100414935C (zh) | 2008-08-27 |
Family
ID=37444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7205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4935C (zh) | 2005-05-27 | 2005-05-27 | 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14935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47843B (zh) * | 2008-06-16 | 2010-10-27 | 北京大学 | 多设备间事件信息实时共享方法 |
CN101883127A (zh) | 2009-09-01 | 2010-11-1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接收、查看、转发网络发布信息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CN101848431A (zh) * | 2010-03-31 | 2010-09-29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提醒短信生成、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938584A (zh) * | 2010-09-08 | 2011-01-05 | 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网间网络设备及网间通讯方法 |
CN103428720B (zh) | 2012-05-23 | 2017-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确定不必要切换的方法和基站 |
CN103313215A (zh) * | 2013-05-29 | 2013-09-18 | 苏州市米想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电话邮件提醒软件 |
CN104486199A (zh) * | 2014-11-28 | 2015-04-01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网关设备的邮件收发方法及装置 |
CN106941667A (zh) * | 2016-01-05 | 2017-07-11 | 广州宏途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间接表达用户想法的心里话方法 |
CN107835119A (zh) * | 2017-10-31 | 2018-03-23 |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通过通达oa系统收集并处理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CN112134925A (zh) * | 2020-08-21 | 2020-12-25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校企合作教育协同通讯系统 |
CN115334031B (zh) * | 2022-08-12 | 2024-05-24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邮件提醒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08985A1 (en) * | 2000-07-24 | 2002-01-3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A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reception of e-mail with attached files |
CN1457181A (zh) * | 2003-03-13 | 2003-11-19 | 北京无限立通通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利用手机短信及移动ip网络完成实时移动电子邮件传递的方法 |
CN1457212A (zh) * | 2003-03-13 | 2003-11-19 | 北京无限立通通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利用手机短信完成实时移动电子邮件传送方法 |
CN1482829A (zh) * | 2003-07-10 | 2004-03-17 | 蔡学军 | 移动数字邮件系统 |
CN1482787A (zh) * | 2002-09-10 | 2004-03-1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在即时通信工具和手机间实现多媒体短信互通的方法 |
-
2005
- 2005-05-27 CN CNB2005100720501A patent/CN10041493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2008985A1 (en) * | 2000-07-24 | 2002-01-3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A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reception of e-mail with attached files |
CN1482787A (zh) * | 2002-09-10 | 2004-03-1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在即时通信工具和手机间实现多媒体短信互通的方法 |
CN1457181A (zh) * | 2003-03-13 | 2003-11-19 | 北京无限立通通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利用手机短信及移动ip网络完成实时移动电子邮件传递的方法 |
CN1457212A (zh) * | 2003-03-13 | 2003-11-19 | 北京无限立通通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利用手机短信完成实时移动电子邮件传送方法 |
CN1482829A (zh) * | 2003-07-10 | 2004-03-17 | 蔡学军 | 移动数字邮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70602A (zh) | 2006-1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70832B2 (en) | Electronic message delivery with estimation approaches and complaint, bond, and statistics panels | |
US7293065B2 (en) | Method of electronic message delivery with penalties for unsolicited messages | |
US8923900B2 (en) | Short message service protocol gateway | |
CN102132550B (zh) | 短消息递送的计费 | |
CN101754184B (zh) | 一种内容推送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0414935C (zh) | 提醒接收电子邮件的方法 | |
CN104702644B (zh) | 信息传递方法、装置及物流信息服务器 | |
CN105023137A (zh) | 电子邮件证据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WO2004045140A1 (fr) | Procede lie a un service de messagerie multimedia a prepaiement | |
GB2431820A (en) | Provision of data services over a mobile network | |
CN100474949C (zh) | 多媒体消息的电子标志 | |
CN100493119C (zh) | 利用电子邮件接收短信的方法 | |
AU2013223990B2 (en) | Method for the certification of data messages transmission to moblie terminals | |
US890343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based conversations | |
CN101771984A (zh) | 数据业务实时计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 |
KR100996709B1 (ko) | 아이피 응용 스팸 차단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0391275C (zh) | 一种处理垃圾短信的方法及系统 | |
FI115816B (fi)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tiedotteiden ja palvelujen jakamiseksi tietoverkossa | |
CN100366106C (zh) | 一种处理垃圾短信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1656923A (zh) | 判断垃圾消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217687B (zh) | Mms消息状态信息处理方法 | |
CN108540949A (zh) | 一种免流量接收彩信产品的方法 | |
CN117135580A (zh) | 5g消息通用接入系统及方法 | |
CN1512416A (zh) | 具有附件文件的电子邮件 | |
CN101674547A (zh) | 一种彩信跟踪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