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9636C - 一种高速串行数据通讯自适应时钟配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串行数据通讯自适应时钟配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09636C CN100409636C CNB011059893A CN01105989A CN100409636C CN 100409636 C CN100409636 C CN 100409636C CN B011059893 A CNB011059893 A CN B011059893A CN 01105989 A CN01105989 A CN 01105989A CN 100409636 C CN100409636 C CN 10040963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ock
- sign
- serial data
- counter
- presynchroniz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发明公开一种高速串行数据通讯自适应时钟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数据通讯领域分组交换网络,针对高速串行通讯,预先设定预值,搜索定界标志,根据预同步状态采用自适应的串行采样时钟配置方法,可以使串行时钟产生180度的相移,增加串行时钟采样的建立、操持时间,而且在两种时钟相位都不能够预同步成功时,上报状态信息。利用本发明能有效地解决高速串行通讯中由于各种线路延时的离散性,造成串行数据采样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讯系统,具体地说涉及移动通讯系统中分组数据交换网的一种高速串行数据通讯的自适应时钟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移动通讯系统中的机站控制系统中或者其它的分组交换网络中,经常需要一种多路高速串行通讯控制器,用以实现分组交换网络中子网络数据的汇聚节点。就目前的此类产品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通过专用IC器件实现,此类产品都存在配置复杂、成本较高的缺点。另一类可以通过FPGA自行开发设计,其优点是配置灵活,成本较低,在开发CDMA系统的BSC(基站控制器)的开发过程中,就是通过FPGA自行开发设计高速串行通讯控制器。
就目前应用而言,无论是哪种产品都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驱动器件、电缆的线路都存在时延,而且由于驱动器件种类的不同、线路长度的不同,使得这种时延的离散性很大,造成串行通讯过程中时钟和数据比特相位的不确定,经常发生串行通讯的建立、保持时间不足,使系统不稳定。因此提供一种自适应的时钟配置方法,增加数据的建立、保持时间显得十分关键。目前尚未检索到有关解决上述问题的国内外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高速串行数据通讯提出一种自适应的时钟配置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速串行数据通讯的时钟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搜索用来界定一帧数据的定界标志,若收到事先约定好的定界标志,则进入步骤2,否则继续搜索定界标志;
(2)进入连续采样定界标志的预同步,接收时钟同步接收串行数据根据一定性能要求,事先约定一个定值σ,如果连续采样到σ个定界标志,认为预同步成功,保持原来时钟相位,继续用接收时钟采样接收串行数据;如果连续未采样到σ个定界标志,则预同步失败,进行时钟相位反转。
所述的步骤1中的定界标志即空闲标志是根据不同的串行数据传送协议事先约定的;搜索定界标志是接收时钟按比特采样接收数据。
上述的步骤中,其中σ值越大,同步可靠性越好,但需要的时间越长;σ值越小,同步可靠性越差,所需时间越短。
所述的步骤2中继续用接收时钟采样接收串行数据过程中,如果发现错误的定界标志,返回执行搜索定界标志。
所述的步骤2中,如果连续未采样到σ个定界标志,则预同步失败,进行时钟相位反转进一步包括:
计数器加1,同时上报状态信息;执行时钟相位反转,即相位变化180度;
如果接收时钟相差180度的两种配置都不能使预同步成功时,设置一个计数器,初值设为0,时钟相位每反转一次,计数器加1;如果计数器值为2时,代表时钟相位差180度的两种配置都不能使预同步成功,此时将计数器清零,上报状态信息;如果计数器的值不等于2,返回执行重新搜索定界标志。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自适应的时钟配置方法,可增加数据的建立、保持时间,从而确保系统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接收时钟采样接收串行数据同步时序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接收时钟采样接收串行数据同步时序图。RX_CLK代表本地接收时钟,本地产生;TX_CLK_R是远端设备的发送时钟,此时钟可以由远端自行产生,也可以是RX_CLK经过线路时延t1所得;TX_DATA_R代表远端设备的发送数据,以TX_CLK_R为准;RX_DATA代表本地的接收数据,是TX_DATA_R经过线路时延所得。其中t1、t2和t3分别代表各段的时延,Tsp代表本地接收段的建立时间。设串行时钟的周期为T,则有如下关系式:
Tsp=n×T-(t1+t2+t3) n=1,2,3,……
由此可知,当各种时延之和t1+t2+t3与时钟周期的整数倍接近时,本地接收的建立时间不足,造成系统不稳定。实际系统中希望将所有时延限制在一个时钟周期T内,即n=1。
一方面,当选定时钟周期T后,希望尽可能减小各种时延之和(t1+t2+t3),但是由于驱动器件时延的离散性的存在,而且电缆的长短对线路时延的影响也很明显,因而要保证建立时间Tsp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当各种时延之和(t1+t2+t3)确定后,为了保证充足的建立时间Tsp,要求串行时钟周期足够大,这就限制了系统串行通讯的速度。
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采用自适应的时钟配置,以解决由于各种时延造成的采样串行数据时建立、保持时间不够的问题。
图2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定界标志搜索部分210,也即空闲标志搜索,即按照相应的串行数据传送协议,是以接收时钟按比特采样接收数据,在每一个有效的数据包之间搜索定界标志。如果收到事先约定好的定界标志,判决进入预同步定界标志阶段;否则判决继续搜索定界标志。
预同步阶段220,即用接收时钟去同步接收到串行数据。根据一定的性能要求,事先约定一个定值σ,系统连续采样到σ个定界标志,认为预同步成功;否则,认为预同步失败。这里的约定值σ,要综合考虑数据同步的可靠性和系统的容错时间的要求。σ值越大,同步可靠性越好,但需要的时间越长;σ值越小,同步可靠性越差,但需要的时间越短。如果预同步定界标志成功,判决执行同步阶段;如果预同步失败,判决执行时钟相位反转,计数器加1,同时上报状态信息。
根据判决条件执行时钟配置部分230,包括两部分:预同步成功,执行同步部分231;预同步失败,执行时钟相位反转、计数器加1和状态信息上报部分232。
如果预同步成功,执行同步部分231,保持原来的时钟配置,继续用接收时钟采样接收串行数据,一旦发现错误的定界标志,返回执行搜索定界标志;否则停在同步阶段,循环搜索定界标志。
如果预同步失败,执行时钟相位反转、计数器加1和状态信息上报部分232。一方面执行时钟相位反转,增加接收时钟采样接收串行数据的建立、保持时间,使系统在接收时钟沿处能够采样到稳定的数据;另一方面当计数器值为2时,代表时钟相位差180度的两种配置都不能使预同步成功,此时清0计数器,上报状态信息,重新进入定界标志搜索状态;如果计数器不等于2,返回执行搜索定界标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串行数据通讯自适应时钟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数据通讯领域分组交换网络,针对高速串行通讯,预先设定预值,搜索定界标志,根据预同步状态采用自适应的串行采样时钟配置方法,可以使串行时钟产生180度的相移,增加串行时钟采样的建立、操持时间,而且在两种时钟相位都不能够预同步成功时,上报状态信息。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移动通讯机站控制系统分组交换网络所需的高速串行数据通讯中,由于各种延时造成的采样时钟的建立、保持时间不够,从而使得系统通讯稳定性下降的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点对多点的串行数据通讯速率。
Claims (5)
1. 一种高速串行数据通讯自适应时钟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搜索用来界定一帧数据的定界标志,若收到事先约定好的定界标志,则进入步骤2,否则继续搜索定界标志;
步骤2:进入连续采样定界标志的预同步,接收时钟同步接收串行数据根据一定性能要求,事先约定一个定值σ,如果连续采样到σ个定界标志,认为预同步成功,保持原来时钟相位,继续用接收时钟采样接收串行数据;如果连续未采样到σ个定界标志,则预同步失败,进行时钟相位反转。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串行数据通讯的自适应时钟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定界标志即空闲标志是根据不同的串行数据传送协议事先约定的;搜索定界标志是接收时钟按比特采样接收数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串行数据通讯的自适应时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σ值越大,同步可靠性越好,但需要的时间越长;σ值越小,同步可靠性越差,所需时间越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串行数据通讯的自适应时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继续用接收时钟采样接收串行数据过程中,如果发现错误的定界标志,返回执行搜索定界标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串行数据通讯的自适应时钟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如果连续未采样到σ个定界标志,则预同步失败,进行时钟相位反转进一步包括:
计数器加1,同时上报状态信息;执行时钟相位反转,即相位变化180度;如果接收时钟相差180度的两种配置都不能使预同步成功时,设置一个计数器,初值设为0,时钟相位每反转一次,计数器加1;如果计数器值为2时,代表时钟相位差180度的两种配置都不能使预同步成功,此时将计数器清零,上报状态信息;如果计数器的值不等于2,返回执行重新搜索定界标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11059893A CN100409636C (zh) | 2001-04-12 | 2001-04-12 | 一种高速串行数据通讯自适应时钟配置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11059893A CN100409636C (zh) | 2001-04-12 | 2001-04-12 | 一种高速串行数据通讯自适应时钟配置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80775A CN1380775A (zh) | 2002-11-20 |
CN100409636C true CN100409636C (zh) | 2008-08-06 |
Family
ID=4655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10598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9636C (zh) | 2001-04-12 | 2001-04-12 | 一种高速串行数据通讯自适应时钟配置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09636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72834B (zh) * | 2008-04-28 | 2012-08-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源光网络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和无源光网络系统 |
CN101808019B (zh) * | 2010-04-02 | 2012-07-25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检测sdh设备线路接口盘时钟失锁的方法 |
US11023176B2 (en) | 2017-04-14 | 2021-06-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torage interface, timing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system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472A (zh) * | 1993-04-28 | 1995-04-12 |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 自适应时钟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
CN1210641A (zh) * | 1996-02-02 | 1999-03-10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虚拟时间环路 |
-
2001
- 2001-04-12 CN CNB011059893A patent/CN10040963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472A (zh) * | 1993-04-28 | 1995-04-12 |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 自适应时钟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
CN1210641A (zh) * | 1996-02-02 | 1999-03-10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虚拟时间环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80775A (zh) | 2002-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975145B1 (en) | Glitchless dynamic multiplexer with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controls | |
US20110305165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hysical-layer handshaking for timing role transition | |
CN102801517B (zh) | Cdr电路及终端 | |
US20070127612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iming data using phase-interpolated clock signal | |
CN103414547A (zh) | 一种主站控制多从站的方法、主站以及系统 | |
US20050110524A1 (en) | Synchronizing signals between clock domains | |
CN102036361A (zh) | 时钟源选择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7254201B2 (en) | Clock and data recovery circuit and method | |
CN101621372B (zh) | 一种传送网络异步背板主备倒换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0409636C (zh) | 一种高速串行数据通讯自适应时钟配置的方法 | |
CN108183762B (zh) | RapidIO网络系统和RapidIO网络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法 | |
CN110768664B (zh) | 数据采样方法和装置 | |
US20040109520A1 (en) | Multi-port network interface circuit and related method for triggering transmission signals of multiple ports with clocks of different phases | |
US20080212564A1 (en) | Cloc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Wireless 1394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
JP2001352318A (ja) | 送信回路とその方法、受信回路とその方法およびデータ通信装置 | |
US6611538B1 (en) | Data transmission synchronization system | |
EP3618317A1 (en) |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message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20240419624A1 (en) | Communication link 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communication link and server | |
CN101753241B (zh) | 网络同步方法与系统 | |
CN101330375B (zh) | 传输网元时钟选择方法及倒换方法 | |
Swartz | Ultra-high speed multiplexer/demultiplexer architectures | |
CN102754407B (zh) | 串行接收机及其方法与通信系统 | |
CN101594189A (zh) | 一种帧同步信号的传输方法及接收装置 | |
CN212723685U (zh) | 一种多关节时间同步装置 | |
CN101453315B (zh) | 一种时钟跟随数据的数据传送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06 Termination date: 2019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