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3598C - 带有减压装置的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带有减压装置的内燃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63598C CN100363598C CNB031020771A CN03102077A CN100363598C CN 100363598 C CN100363598 C CN 100363598C CN B031020771 A CNB031020771 A CN B031020771A CN 03102077 A CN03102077 A CN 03102077A CN 100363598 C CN100363598 C CN 10036359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shaft
- arm
- fly weight
- cam
-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1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f cylinders, e.g. single-cylinder engines
- F02B75/18—Multi-cylinder engines
- F02B75/20—Multi-cylinder engines with cylinders all in one lin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8—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decompression, e.g. during starting; for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 F01L13/08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decompression, e.g. during starting; for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the valve-gear having an auxiliary cam protruding from the main cam profi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61/00—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 F02B61/04—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propellers
- F02B61/045—Adaptations of engines for driving vehicles or for driving propellers; Combinations of engines with gearing for driving propellers for marine engin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24—Belt driv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01L1/047—Camshafts
- F01L1/053—Camshafts overhead type
- F01L2001/0535—Single overhead camshafts [SOHC]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301/00—Using particular materia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0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 F02B2075/022—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 F02B2075/027—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ycles, e.g. six-stroke having less than six strokes per cycle fou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75/00—Other engines
- F02B75/16—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f cylinders, e.g. single-cylinder engines
- F02B75/18—Multi-cylinder engines
- F02B2075/1804—Number of cylinders
- F02B2075/1808—Number of cylinders tw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其包括曲轴、凸轮轴、阀操作凸轮、各发动机阀及减压装置;该减压装置包括:一飞重和一与该飞重相关联减压凸轮,使沿着销延伸的摆动轴线包含在一垂直于该凸轮轴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该飞重和减压凸轮由一臂连接,该飞重具有一配重体,各凸伸体从该配重体凸伸出来并与该销接合,以支承该飞重进行摆动;该配重体是沿着销延伸的单一块体,并具有沿着该销的宽度和在该凸轮轴的径向方向上的厚度,所述的宽度和所述厚度大于该臂沿摆动轴线方向的厚度,并且当从垂直于一个包含该凸轮轴的旋转轴线并平行于摆动轴线的参考平面的方向看时,该配重体与该凸轮轴重叠;所述飞重、各凸伸体、臂和减压凸轮一体地形成为一个单一结构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一个离心式减压装置的内燃机,该减压装置,借助于在该内燃机的启动过程中在压缩冲程期间打开一个包含在该内燃机中的阀,用于降低压缩压力从而促进该内燃机的启动。
背景技术
带有一个包含一飞重(flyweight)的离心式减压装置的内燃机公开在日本专利文献JP2000-227064A和JP11-294130A中。这些公知技术的减压装置(将称之为“现有技术A”)包括一个带有一配重(weight)和一减压凸轮的杆,并具有基本上均匀厚度的平板形。借助于一个销,该杆在凸轮直径方向相对的两部分,可旋转地支承在该凸轮上。该减压凸轮由两个臂连接到该配重上,该两个臂从由该销支承的杆的两部分开始延伸。
JP63-246406A和US3,395,689中公开的离心减压装置技术称之为“现有技术B”,该离心减压装置包括:一个设置有一配重和减压凸轮的杆,并且该杆的形状是厚度基本上均匀的平板。该杆的一部分由一凸轮轴上的销支承以便旋转。因此该减压凸轮由一个从由该销支承的该杆的一部分处开始延伸的单一臂连接到该配重上。当从垂直于包含该凸轮轴的旋转轴线并平行于该摆动轴线的平面,或包含该凸轮轴的旋转轴线的平面和包含该摆动轴线的平面的一方向看时,在该销上可以相对该凸轮轴摆动的该飞重与该凸轮轴重叠。
根据现有技术A,相应于减压件的该杆具有两个臂,因此该配重与该杆的质量比较低。因此,不增加该杆的重量,希望将该杆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该配重上,从而在一设定的发动机转速处产生停止该减压工作所需要的高离心力,是很困难的。为了产生所需要的离心力,该杆的大小需要增加,并且完全展开的杆(fully expanded lever)在其中绕该凸轮轴旋转的圆柱形空间的直径也需要增加,凸轮轴设置在一阀动装置室(valve gear chamber)中,各零部件在一阀动装置室中的布置受到了诸多限制,并且该杆的重量增加了。
根据现有技术B,对应于减压件的该杆设置有单一的臂。因此,该配重与现有技术B的减压装置的杆的质量比大于该配重与现有技术A的减压装置的杆的质量比。然而,由于配重的厚度等于该臂的厚度,即,形成该杆的一板的厚度,将重量集中到该配重上同时降低该减压装置的尺寸,是很困难的。
该杆需要弯曲或额外件需要连接到该杆上,从而将质量集中到该配重上,该配重整体上包括由厚度均匀的一板形成的该杆。因此,该配重的质量的集中增加了各工作步骤,由于该杆的形状复杂,因此需要进行艰难的工作。因此,这种复杂的杆,即减压件的各工作特性在一很宽的范围分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这种情况下作出的,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提供一种内燃机,该内燃机具有小而轻的减压装置,该减压装置包括飞重,该减压装置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该飞重上。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防止一销脱落,从而取消一飞重的凸伸体和一臂的连接,并优化一减压装置的各零部件的设计的简单方法。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为了促进分别具有在一较窄的范围内分布的工作特性的减压装置的制造。
根据本发明,一内燃机包括一个曲轴,一个被驱动成与该曲轴同步旋转的凸轮轴,一个形成在该凸轮轴上的阀操作凸轮,由该阀操作凸轮操作以便开启并关闭的各发动机阀,及一个在启动过程中在压缩冲程中用于开启该发动机阀的减压装置,其中,该减压装置包括一个在该凸轮轴上被支承为绕着一销摆动的飞重,和一个与该飞重相关联从而施加一开阀力给该发动机阀的减压凸轮,该销设置成,使沿着该销延伸的摆动轴线包含在一个垂直于该凸轮轴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中,其中,该飞重和减压凸轮由一臂连接,该飞重具有一配重体,各凸伸体从该配重体凸伸出来并与该销接合,以支承该飞重绕着所述销进行摆动;以及该配重体是一个沿着所述销延伸的单一块体,并具有沿着该销的宽度和在该凸轮轴的径向方向上的厚度,所述的宽度和所述厚度大于该臂沿该摆动轴线方向的厚度,当从垂直于一个包含该凸轮轴的旋转轴线的参考平面并平行于摆动轴线的方向看时,该配重体与该凸轮轴重叠;其特征在于,所述飞重、各凸伸体、臂和减压凸轮一体地形成为一个单一结构件。
在包括具有配重体和与该销啮合的各凸伸体的各飞重和臂的减压装置中,其中该配重体与该减压装置的质量比率较大。该配重体沿摆动轴线的宽度大于该臂的厚度,径向方向的厚度大于该臂的厚度,从而使各零部件的减压装置具有不同的厚度。因此,该配重体具有需要的刚性,该臂的质量可以尽可能地降低,该减压装置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该配重体上,而该配重体设置在该凸轮轴内的一径向内部空间中,以致于当从垂直于该参考平面的方向看时该配重体与该凸轮轴重叠。
因此形成的减压装置具有下列效果。由于该减压装置包括具有配重体和凸伸体的飞重以及臂,并且该配重体的宽度和厚度大于该臂的厚度,因此该减压装置重量轻,并且该减压装置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该配重体上。当从垂直于参考平面的方向看时,该配重体与该凸轮轴的重叠抑制了该减压装置的扩大,因此完全展开的减压装置可以绕该凸轮轴在该凸轮轴周围的小圆柱形空间中旋转,或该圆柱形空间的膨胀得到了抑制。
该臂可以是板形的,并且该臂的厚度等于形成该臂的所述板的厚度。该臂在垂直于摆动轴线的一平面中从该飞重开始延伸。
较好的是,凸轮轴具有一保持件,该保持件包括分别设置有第一孔的凸伸体,该飞重的凸伸体设置有第二孔,该销插装在该第一孔中,以致于可以在其中旋转,并插装在该第二孔中,从而支承该飞重以便进行旋转,从该第一或第二孔凸伸出来的端部受到压迫,形成一个用于防止该销从该第一孔和第二孔中脱落的膨胀部。
因此,产生下列效果。借助于压迫该端部可以防止该销从该第一孔和第二孔中脱落。
该臂可以从该配重体开始延伸。由于各凸伸体(该销插入其中),和连接该飞重和减压凸轮的臂能分别从该配重体开始在不同的方向延伸,因此各凸伸体和臂的形状和厚度可以分别确定,并且可以优化设计该飞重和臂与凸轮轴、各凸伸体、该配重体和该臂之间的位置关系。
该飞重、减压凸轮、各凸伸体和该臂可以由金属喷铸整体形成在一单一结构中。
尽管该减压装置可以借助于分别将不同厚度的各零部件结合在一起而形成,但该飞重、减压凸轮和臂的尺寸形成为高的精度。由于分别具有不同的厚度的该飞重、减压凸轮和臂整体形成高的尺寸精度,因此该减压装置的工作特性处于在一参考工作特性附近一较窄的范围内,且表现出稳定工作特性的该减压装置能容易制造。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内容,该曲轴具有一个垂直旋转轴线,一个其中装纳该飞重的切除部形成在该该凸轮轴的外表面中,并且该减压装置包括一个将弹性力施加到装纳在该切除部中的飞重上从而使该飞重保持在初始位置的恢复弹簧。
一个用于装纳连接该飞重和减压凸轮的臂以及该减压凸轮的第二切除部,可以形成在该凸轮轴的外表面中,并且该臂可设置有一个抵靠在该凸轮轴上从而使该飞重处于完全展开位置(full-expension position)的接触凸伸体。
该第二切除部可以设置有一个台阶,该臂与该台阶接触。理想的是,该第二切除部具有一底表面,当该飞重摆动时,该臂沿该底表面滑动。
在该说明书中,表达式“基本上垂直”用于表示准确垂直相交的情况和近似垂直相交的情况。术语“直径方向”和“圆周方向”分别表示平行于该凸轮轴的直径的方向和沿该凸轮轴的外表面的方向,除另行说明的之外。
附图说明
在各附图中:
图1是一个从右手边看的外装(outboard)发动机的侧视图,在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该发动机设置有一个减压装置;
图2是图1所示内燃机的汽缸盖周围的部分的一纵剖视图;
图3是一个沿图2中III-III线剖取的剖视图,该剖视图相应于一个包括带有汽缸盖的进气阀和排气阀的轴线的平面的剖视图,并对应于一个类似于图4与一凸轮轴的剖视图;
图4是一个沿图7A中IV-IV线剖取的剖视图;
图5是一个沿图7A中V-V线剖取的剖视图;
图6A是一个包含图1所示的减压机构的减压件的侧视图;
图6B是一个沿图6A的箭头B方向剖取的剖视图;
图6C是一个沿图6A的箭头C方向剖取的剖视图;
图6D是一个沿图6A的箭头D方向剖取的剖视图;
图7A是一个处于初始位置处的减压机构的视图;
图7B是一个处于完完全展开位置处减压机构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带有减压装置的内燃机。
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优化实施例中,带有减压机构D的内燃机E是一种水冷、直列、两缸、四冲程循环的、立式内燃机,该内燃机安装在一外装发动机中,其曲轴8的旋转轴线垂直延伸。该内燃机E包括设置有两个汽缸孔2a的汽缸体2,该两个汽缸孔在垂直方向平行布置,其轴沿纵向水平地延伸,一曲轴箱3连接到该汽缸体2的前端;一汽缸盖4连接到该汽缸体2的后端;并且一汽缸罩盖(cylinder head cover)5连接到该汽缸盖4的后端。汽缸体2、曲轴箱3、汽缸盖4和汽缸罩盖5构成一台发动机机体。
活塞6配装在每个汽缸孔2a中,用于往复运动,并由一连杆7连接到一曲轴8上。该曲轴8安装在一曲柄室9中,并可旋转地支承在该汽缸体2和曲轴箱3的上下滑动轴承中。曲轴8由活塞6驱动进行旋转,而活塞6由空燃混合气(air-fuelmixture)燃烧产生的燃烧压力驱动,空燃混合气由火花塞点燃。
配装在两汽缸孔2a中的活塞6之间的相位差为360°曲柄转角。因此,在该内燃机E中,燃烧在该汽缸孔2a中以相等的角度间隔交替地发生。一曲轴皮带轮11和反绕启动器13按这种顺序安装在该曲轴8的上端部处,该曲轴8从该曲柄室9朝上延伸。
参照附图1和2,凸轮轴15安装在由汽缸盖4和汽缸罩盖5构成的阀动装置室14中,并可以旋转地支承在汽缸盖4上,其旋转轴线L1与曲轴8平行延伸。凸轮轴皮带轮16安装在该凸轮轴15的上端部,该凸轮轴从该阀动装置室14朝上延伸。该凸轮轴15由曲轴8驱动,通过一个包括曲轴皮带轮11、凸轮轴皮带轮16和该皮带轮11和16之间延伸的定时皮带17的传递机构,以等于曲轴8的旋转速度一半的速度,与该曲轴8同步旋转。该凸轮轴15的下端部15b由一连轴器19,与一泵驱动轴18a连接,该驱动轴18a连接到一齿轮油泵18的内转子18b上,而该油泵18又连接到该汽缸盖4的下端壁上。
如图1所示,发动机机体连接到一支承块20的上端。一延伸壳体21具有一个连接到该支承块20的下端上的上端和一个连接到一齿轮箱22上的下端。一个连接到该延伸壳体21的上端上的下盖23盖住该发动机机体和较下半部和该支承块20。一个连接到该下盖23的上端上的发动机盖24盖住该发动机机体的上半部。
一个连接到该曲轴8的下端部上的驱动轴25朝下延伸,通过该支承块20和延伸壳体21,并由一个包括一锥齿轮机构和一离合机构的推进方向切换装置26连接到一传动轴27上。内燃机e的动力通过曲轴8、驱动轴25、推进方向切换装置26和传动轴27,传递给一固定安装在该传动轴27的后端部上的推进器28,从而驱动该推进器28旋转。
该外装发动机1由一横梁夹具31可拆卸地连接到一机身(hull)30上。一摆动臂33由该横梁夹具31上的斜轴32支承在一垂直平面中作摆动运动。一管形旋转箱(swivel case)34连接到该摆动臂33的后端。一个安装在该旋转箱34中进行旋转的旋转轴35具有一个带有一支承架36的上端部,和一个带有一中心壳体37的下端部。该支承架36通过橡胶座38a连接到该支承块20上。该中心壳体37通过一橡胶座38b弹性连接到该延伸壳体21上。一个未示出的转向臂连接到该支承架36的前端。该转向臂在水平平面内旋转,以便控制该外装发动机1的方向。
下面参照图2和3进一步描述该内燃机E。在汽缸盖4中形成有用于每个发动机气缸孔2a的一个进气口40和一个排气口41,由未示出的化油器准备好的空燃混合气通过一进气口40流入一燃烧室10中,从燃烧室10排出的废气通过该排气口41排出。一个打开并关闭该进气口40的进气阀42和一个打开并关闭该排气口41的排气阀43由阀簧(valve spring)44的弹性力作用,总是朝关闭方向受力。该进气阀42和排气阀43由安装在该阀动装置室14中的一气阀机构操作,进行开启和关闭工作。该气阀机构(valve train)包括:凸轮轴15;形成在该凸轮轴15上从而对应于各气缸孔2a的阀操作凸轮45;安装在固定支承在该汽缸盖4上的摇臂轴46上以便由该阀操作凸轮45驱动并用于作摇摆运动的各进气摇臂(凸轮随动件)47;以及安装在该摇臂轴46上并由该阀操作凸轮45驱动的各排气摇臂(凸轮随动件)48。
每个阀操作凸轮45具有一个进气凸轮部分45i、一个排气凸轮部分45e以及一个该进气凸轮部分45i和排气凸轮部分45e共用的凸轮表面45s。该进气摇臂47的一端具有与该进气阀42接触的调节螺丝47a,其另一端具有与该阀操作凸轮45的进气凸轮部分45i的凸轮表面接触的滑块47b。该排气摇臂48的一端具有与该排气阀43接触的调节螺丝48a,其另一端具有与该阀操作凸轮45的排气凸轮部分45e的凸轮表面接触的滑块48b。该阀操作凸轮45的凸轮表面45s具有:一个基根部45a和一个趾部45b,该基根部45a的形状与基圆一致,以便使进气阀42和排气阀43保持关闭,该趾部45b确定该进气阀42和排气阀43的工作时间,并确定该进气阀42和排气阀43的升程。该阀操作凸轮45与该凸轮轴15一起旋转,从而使该进气摇臂47和排气摇臂48摆动,以便操作该进气阀42和排气阀43。
如2所示,凸轮轴15具有一对阀操作凸轮45、一个上轴颈50a、一个下轴颈50b、一个与该上轴颈50a相连的上推力轴承部分51a、一个与该下轴颈50b相连的下推力轴承51b、在各阀操作凸轮45之间和该阀操作凸轮45和下推力轴承部分51b之间延伸的各轴部52,以及一个用于驱动一油泵(未示出)的泵驱动凸轮53。该凸轮轴15具有一个中心孔54,该中心孔54具有一个朝该下端部分15b的端表面敞开的下端,和一个在该上轴颈50a中闭合的上端,该下轴颈50b形成在该下端部分15b中。孔54沿箭头A的方向垂直延伸,并与该凸轮轴15的旋转轴平行。
上轴颈50a可旋转地支承在上轴承55a中,该上轴承55a固定在该汽缸盖4的上壁中。一下轴颈50b可旋转地支承在一下轴承55b中,该下轴承55b固定在该汽缸盖4的下壁中。每个轴部52具有一个圆柱形表面52a,该表面的形状为半径为R的圆柱形,该半径R小于与基圆一致的基根部45a的半径。泵驱动凸轮53形成在该轴部52上。该泵驱动凸轮53驱动一个支承在摆动运动用的该摇臂轴46上进行摆动的驱动臂56,从而使包含在该燃油泵中的驱动杆与该驱动臂56接触地进行往复运动。
下面将描述一润滑系统。参见图1,一个润滑油油盘57形成在该支承块20中。一个带有润滑油过滤器58的吸入管59下端浸没在包含在润滑油圆盘57中的润滑油中。该吸入管59具有一个由一连接件连接到形成在该气缸体2中的润滑油通道60a上的上端。该润滑油通道60a由形成在该汽缸盖4中的润滑油通道60b与该润滑油泵18的吸入口18e(图2)连通。
该润滑油泵18的排出通道(未示出)通过形成在该汽缸盖4和气缸体2中的润滑油通道(未示出)和润滑油过滤器(未示出)连接到一个形成在该气缸体2中的主润滑油通道上。一组分润滑油支通道从该主润滑油通道中分支出来。各润滑油分支通道连接到各轴承和滑动部件上,包括支承该内燃机E的曲轴8的滑动轴承上。在该组润滑油分支通道中的一润滑油分支通道61形成在该汽缸盖4中,用于给如图2所示的气阀机构的各滑动部件和阀动装置室14中的减压机构D提供润滑油。
该润滑油泵18将润滑油通过该润滑油过滤器58、吸入管59和润滑油通道60a和60b从该润滑油圆盘57中吸入一个形成在一内转子18b和一外转子18c之间的泵腔18d中。从该泵腔18d中排出的高压润滑油流过排出口、润滑油过滤器、润滑油主通道和包括到各滑动部件的分支的润滑油通道61的若干分支通道。
流过朝该上轴承55a的轴承表面敞开的润滑油通道61的部分润滑油,流过形成在该上轴颈50a中并朝孔54敞开的润滑油通道62。该润滑油通道62在凸轮轴15每旋转一圈时与该润滑油通道61间歇地连通,从而将润滑油供入孔54中。孔54用作润滑油通道63。供入润滑油通道63中的润滑油,流过在各阀操作凸轮45的凸轮表面45s中敞开的润滑油通道64,从而润滑该进气摇臂凸轮47的滑动件47a的各滑动表面和阀操作凸轮45,并润滑该排气摇臂凸轮48的各滑动件48b的各滑动表面和该阀操作凸轮45。流过润滑油通道63的其余润滑油通过孔54a从润滑油通道63中流出,从而润滑下轴承55b和下轴颈50b的各滑动部件,和该下推力轴承部件51b和下轴承55b的各滑动部件,并流入阀动装置室14。润滑油通道64不需要在图2所示的零部件中形成;润滑油通道64例如可以形成在相对旋转轴线L1与各阀操作凸轮45的趾部45b相对的各部件中。
流过润滑油通道61的其余润滑油,再流过该上轴颈50a和上轴承55a之间的小间隙,从而润滑该推力轴承部件51a和上轴承55a的各滑动部件,然后流入阀动装置室14中。流过润滑油通道61和64进入阀动装置室14中的润滑油,润滑进气摇臂凸轮47、排气摇臂凸轮48、驱动臂和摇臂轴46的各滑动部件。最终,流过润滑油通道61的润滑油滴到或流到该阀动装置室14的底部,并通过形成在该汽缸盖4和气缸体2的返回通道(未示出)流入该润滑油圆盘57中。
如图2和3所示,减压机构D进行减压工作,从而降低启动内燃机E时操作反绕启动器13所需要的力,该减压机构D与凸轮轴15结合。该减压机构D分别对应于气缸孔2a。该减压机构D进行减压操作,从而降低启动内燃机E时操作反绕启动器13所需要的力。每个减压机构D使相应的气缸孔2a在压缩冲程期间,通过排气口41排出其中包含的气体,从而降低气缸孔2a内的压力。各减压机构D是完全相同的,并且各减压机构D之间的相位差等于180°的凸轮转角,相应于360°曲柄转角。
参见图4、5和7A所示,每个减压机构D形成在与该排气凸轮部分45e邻近的轴部52上,与该阀操作凸轮45的排气摇臂48的滑块48b接触。如图7A所示,一切除部66形成在与该排气凸轮部分45e的轴部52邻近的下端部45e1和位于该下端部45e1下方的轴部52之间。该切除部66具有一个包含在垂直于摆动运动轴线L2的平面P1(图4)中的底表面66a。一切除部67形成在该轴部52中,从而从与该切除部66重叠的位置,相对箭头A的方向,平行于旋转轴线,朝下延伸。该切除部67具有一个包含在垂直于平面P1的平面P2中并平行于旋转轴线L1的中间底面67a,和一对朝该中间底面67a倾斜并平行于旋转轴线L1的底端表面67b(附图5)。
更具体地,该切除部66借助于切除该排气凸轮部分45e的下端部45e1的一部分和该轴部52的排气凸轮部45e附近的一部分而形成,因此底表面66a和旋转轴线L1之间的距离d1(图5)小于圆柱形表面52a的半径R,并且底表面66a比轴部52的表面更接近旋转轴线L1。切除部67借助于将轴部52切除而形成,从而底表面67a和包括旋转轴线L1并平行于摆动运动的轴线L2的参考平面P3之间的距离d2(图5),小于该圆柱形表面52a的半径,并且该底表面67a比该轴部52的表面更接近该旋转轴线L1。
如图4所示,一保持部件69形成在该轴部52中的切除部67上方。该保持部件69具有一对从轴部52沿径向向外凸伸并平行于平面P1的凸伸体68a和68b。各凸伸体68a和68b设置有孔70,一个圆柱形销71配装在该凸伸体68a和68b的孔70中,飞重81由该销71支承,可以相对凸轮轴15摆动。凸伸体68a和68b在销71的轴线方向隔开一定距离,并与该凸轮轴15整体形成。
参见图6A-6C,每个减压机构D包括一个诸如包含15%镍的铁合金的金属减压件80和一个恢复弹簧90。该恢复弹性90是一个扭力弹簧(torsion coilspring)。该减压件80具有:由销71支承在保持部件69上可以旋转的飞重81;一个与该飞重81一起摆动,并在该内燃机E启动时,与该排气摇臂48的滑块48b接触,从而给该排气阀43施加一个开启力的减压凸轮82;和一个将该飞重81和该减压凸轮82连接起来的平面臂83。该减压件80是整体模压而成的,包括该飞重81、该减压凸轮82和臂83,由金属喷铸而成。该金属喷铸是一种形成方法,该方法包括由喷模形成金属粉末模制件,并烧结该模制件的各步骤。
在一对凸伸体68a和68b之间延伸的恢复弹簧90具有一个与该飞重81啮合的端部90a,和另一端部90b(图7A)与凸伸体68a啮合。调节该恢复弹簧90的弹性力,以致于在发动机速度低于一预定速度时,一扭矩可以使该飞重81保持在图7A所示的初始位置处。
该飞重81具有一配重体81c和一对从该配重体81c中沿平行于摆动运动的轴线L2的方向(下面称之为箭头B的方向)凸伸的平面凸伸体81a和81b,该对凸伸体81a和81b分别处于凸伸体68a和68b的外侧。凸伸体81a和81b从该配重体81c朝该销71延伸。凸伸体81a和81b的厚度t3,即沿从图6B中箭头B方向看的厚度稍稍大于臂83的厚度t1,并如示例那样小于图6B中所示飞重81的配重体81c的厚度t2。各凸伸体81a和81b设置有直径等于孔70的直径的各孔84。该销71配装在孔70和84中,以致于可以在其中旋转。
各孔沿箭头B方向的长度g2(或各凸伸体81a和81b的厚度)大于各孔70沿箭头B方向的长度g1(或凸伸体68a和68b的厚度)。因此孔84的长度的总和(或各凸伸体81a和81b的厚度的总和)大于各孔70的长度的总和(或各凸伸体68a和68b的厚度的总和)。因此,与销71的凸伸体81a和81b接触的表面的部分面积大于与该保持部分69接触的表面71的部分面积。如图4所示,凸伸体68a和68b和凸伸体81a和81b相对箭头B的方向都处于比凸轮轴15的轴部52的外直径更窄的范围内。
因此,当将该飞重81支承在凸轮轴15上时,各凸伸体81a和81b的各孔84、各凸伸体68a和68b的各孔70,以及恢复弹簧90是对齐的,然后,设置有一头部71a的销71从该凸伸体81b的侧面通过恢复弹簧90插入孔84和70中。从另一凸伸体81a伸出的销71的端部71b,即,延伸到凸伸体81a的孔84的外侧的端部71b被压紧,形成一个膨胀件73,所以该销71保持在孔84和70中。因此,包括飞重81的减压件80支承在该凸轮轴15上,进行摆动。当该减压件80摆动时,销71与该减压件80一起在该保持件69的各孔70中旋转。
与销71的轴线对齐的摆动轴线L2包含在大致垂直于凸轮轴15的旋转轴线L1的平面P4(图7A和7B)中,并与旋转轴线L1和孔54不相交。在该实施例中,相对该旋转轴线L1或图4所示的参考平面P3,摆动轴线L2处于一个比该轴部52的半径R更大的距离处。因此,具有凸伸体68a和68b的保持件69,能将摆动轴线L2设置在相对该参考平面P3的距离比该轴部52的半径R更大处。因此,销71不会与旋转轴线L1和孔54相交,并且与该旋转轴线L1和孔54沿直径方向隔开。
如图4和6所示,飞重81的配重体81c沿直径方向的厚度t2大于臂83沿直径方向的厚度t1。飞重81的配重体81c沿直径方向的厚度t2大于凸伸体81a和81b的厚度t3和臂83的厚度t1。配重体81c沿箭头B方向的宽度(附图4)大于凸伸体81a和81b的厚度t3和臂83的厚度t1。配重体81c的最大宽度大约等于包含该阀操作凸轮45的基根部45a的直径。
配重体81c从该配重体81和臂83的连接部81c1处,在旋转轴线L1的侧面,相对该臂83沿摆动轴线L2,延伸到该臂83相对该旋转轴线L1的相对侧的一位置处,并相对该摆动轴线L2具有相对的各端部81c2和81c3,该摆动轴线L2延伸得比该切除部67的底表面67a更接近该参考平面P3。当该减压件80处于初始位置时,该配重体81c的外表面81c6沿径向向内朝箭头A的方向延伸,与销71相距一定距离。在该实施例中,该外表面81c6如此延伸,以致于从径向接近该轴部52,带有朝下的距离。
从配重体81c中沿与各凸伸体81a和81b凸伸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凸伸出的臂83,如从(附图7A)箭头B的方向看那样,延伸超过旋转轴线L1,并且在该减压件80处于初始位置时,装纳在该切除部66中,并且沿底表面66a在该配重体81c的一端部81c2的侧面上延伸。在箭头B方向具有厚度t1的该臂83形成这样的长度,以致于该减压凸轮82,如从箭头B的方向看那样,在垂直于参考平面P3的方向,不会从该凸轮轴15的轴部52中凸伸处。
参见图7A和7B,一接触凸伸体81c5形成在该配重体81c对着凸轮轴15的内表面81c4(图6D)的平面部分81c4a中。当该飞重81(或减压件80)处于初始位置时,该接触凸伸体81c5抵靠在切除部67的中间底表面67a上。当减压件80处于初始位置时,在减压凸轮82和阀操作凸轮45之间相对该箭头A的方向形成一个间隙C。一接触凸伸体83b(图6A)形成在臂83的平面下端表面,即沿箭头A方向的侧表面上。该接触凸伸体83b抵靠在一个邻近该底表面66a的台阶52b(附图7A)的上表面52b1上,构成该切除部66的下侧臂,从而确定该飞重81(或减压件80)沿径向朝外摆动的完全展开位置。
在减压凸轮82与滑动件48b分开并且凸轮轴15停止的初始状态中,接触凸伸体81c5与中间底表面67a(附图5)接触,而飞重81(或减压件80)处于初始位置,其一部分处于该切除部67中,直到该内燃机E启动为止。凸轮轴15旋转,一个绕摆动轴线L2作用并由作用在减压件80上的离心力产生的扭矩增加,超过由恢复弹簧90的弹性力产生的反扭矩。当滑动件48b与该减压凸轮82接触时,该飞重81的摆动由摩擦力抑制,即使在该离心力产生的扭矩超过该恢复弹簧90的弹性力产生的扭矩时,该阀弹簧44压紧该减压凸轮82产生的该摩擦力作用在该减压凸轮82和滑动件48b之间。
当减压件80处于初始位置时,到内表面81c4的参考平面P3最远的平面部分81c4a(附图6B)与该参考平面P3之间的距离,小于如图4所示的圆柱形表面52a的半径R。减压件80的重心G(附图7A)总是处于摆动轴线L2下方,即,处于参考平面P3附近的位置,当减压件80在初始位置和完全展开的位置之间进行最大范围的摆动运动时,该重心G在减压件80处于初始位置时相对于穿过摆动轴线L2的垂直线稍稍处于该参考平面P3的侧面。因此,在飞重81旋转到完全展开位置时,该飞重81接近该参考平面P3或旋转轴线L1。此外,销71和配重体81c如此布置,以致于当从箭头A的方向看时销71和配重体81c总是在最大摆动范围内相互重叠。
形成在臂83的端部处的减压凸轮82具有一个在摆动轴线L2的方向凸伸的凸缘82s(附图4),和一个在凸缘82s的相对侧的接触面82a。该接触面82a与该底表面66a接触,并在臂83与该飞重81一起摆动时,沿该底表面66a滑动。当减压件80处于初始位置时,即,该减压件80进行减压工作时,该减压凸轮82处于摆动轴线L2的相对侧,而该飞重81相对该参考平面P3装纳在一上部66b(附图7A)中,邻近切除部66的排气凸轮部分,并且当从箭头B方向看时,在一个垂直于该参考平面P3的方向不会从该凸轮轴15的轴部52中凸伸出来,并且从包含该阀操作凸轮45的基圆的基根部45a沿径向凸起一预定的最大高度H。该预定的高度H构成了一减压升程LD(附图3),利用该升程,排气阀43升起进行减压。
当减压凸轮82与排气摇臂48的滑动件48b接触从而打开排气阀43时,由阀簧44的弹性力通过排气摇臂48施加到减压凸轮82上的负载由底表面66a承受。因此,在减压工作期间,由排气摇臂48施加到臂83上的负荷降低,从而臂83的厚度t1可以较小。
下面将描述该实施例的工作和效果。
在内燃机E停止并且凸轮轴15不旋转时,减压件80的重心G相对摆动轴线L2处于该参考平面P3的侧面,并且该减压件80处于初始状态,此时,如图7A所示,因该减压件80的重量相对摆动轴线L2产生的顺时针扭矩和由恢复弹簧90的弹性力产生的反时针扭矩作用在该减压件80上。由于恢复弹性90的弹性力是如此确定的,即,使反时针扭矩大于顺时针扭矩,飞重81(或减压件80)如图7A所示保持在初始位置,并且减压凸轮82装纳在邻近切除部66的排气凸轮部分的较上部分66b中。
借助于按压一个连接到缠绕在一缠绕轴上的绳子上的启动按钮13a(附图1),使该曲轴8旋转,该缠绕轴包含在启动该内燃机E的反绕启动器13中。然后,凸轮轴15以等于曲轴8的转速一半的转速旋转。曲轴8的转速,即,在这一状态下,发动机转速不高于预定的发动机转速,由于作用在减压件80上的离心力产生的扭矩小于恢复弹簧90的弹性力产生的扭矩,因此减压件80保持在初始位置。当每个气缸孔2a处于压缩冲程时,从阀操作凸轮45的基根部45a沿径向凸起的减压凸轮82与滑动件48b接触,从而使该排气摇臂48旋转,以致于该排气阀43升起一预定的减压升程LD。因此,在气缸孔2a中压缩的空燃混合气通过排气口41排出,故气缸孔2a中的压力降低,活塞6易于通过上死点,因此使用较小的力就可使该反绕驱动器13工作。
当发动机转速超过预定转速后,作用在减压件80上的离心力产生的扭矩超过恢复弹簧90的弹性力产生的扭矩。如果减压凸轮82与排气摇臂48的滑动件48b分开,则如图7A所示,因离心力产生的扭矩的作用,减压件80开始顺时针旋转,臂83沿底表面66a滑动,减压件80旋转,直到它到达完全展开的位置为止,此时,臂83的接触凸伸体83b如图7B所示,与台阶52b的较上表面52b1接触。由于减压件80处于完全展开的位置,该减压凸轮82与在箭头A方向邻近切除部66的排气凸轮部分的较上部分66b分开,并与滑动件48b分开,所以减压工作停止。因此,滑动件48b与排气凸轮部分45e的基根部45a接触,同时气缸孔2a处于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压缩冲程中,从而以正常的压缩压力压缩空燃混合气。此后,发动机转速增加到怠速转速。由于减压件80处于完全展开的位置,该减压件80的重心G离参考平面P3的距离大约等于摆动轴线L2和参考平面P3之间的距离d2(附图5)。由于飞重81的配重体81c的外表面81c6从销71朝下沿径向向内延伸一距离,其中飞重81的一圆柱形空间的径向膨胀得到了抑制,该圆柱形空间的圆周方向与该圆柱形表面52a实质上重合,其中该表面52a的形状为轴部52的圆柱形。
因此,飞重81与减压机构D的质量比率,因飞重81是一块体,而减压机构D设置有单一臂83,是较大的。该减压机构D包括分别具有不同厚度的各部分。沿箭头B方向的飞重81的宽度,大于沿箭头B方向的沿平面P1延伸的臂83的厚度t1,沿径向方向的飞重81的厚度t2大于沿箭头B的方向的臂83的厚度t1。因此,大部分质量可以集中在该飞重81上,而该减压机构D形成在一轻重量的结构中。由于飞重81设置在一个沿径向延伸到凸轮轴15中的空间中,以致于当从垂直于参考平面P3的方向看时,飞重81与凸轮轴15重叠,减压机构D的大小的增加得到了抑制,因此凸轮轴15周围的空间可以变得更窄,或该空间的增加得到了抑制,其中处于完全展开的位置的减压机构D在该空间中旋转。
配重体81c沿箭头B方向的宽度大于凸伸体81a和81b的厚度t3和臂83的厚度t1,并且配重体81c沿径向方向的厚度大于凸伸体81a和81b的厚度t3和臂83的厚度t1。因此凸伸体81a和81b和臂83的质量尽可能降低到保持必要的刚性的程度,从而将该减压机构D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该配重体81c上。
沿箭头B的方向,凸伸体81a和81b的各孔84的各长度的总和大于沿箭头B方向该凸轮轴的各凸伸体68a和68b的各孔70的各长度的总和。因此销71与凸伸体81a和81b接触的部分的面积较大,因此作用在各接触表面上的压力降低,所以凸伸体81a和81b与销71的接触部分的因内燃机E的振动产生的磨损将降低。
在保持部件69的外侧,相对箭头B的方向,从该凸伸体81a的孔84中凸伸出来的销71的端部71b受压,从而形成一个膨胀部分73,所以销71保持在孔84和70中。因此,仅仅利用压紧工作就可使销71保持就位。
臂83和凸伸体81a和81b分别从该配重体81c延伸。因此,臂83和凸伸体81a和81b的形状和厚度可分别确定,并且飞重81和臂83与凸轮轴15,凸伸体81a和81b,及配重体81c和臂83的位置关系可以进行优化设计。例如,由于凸伸体81a和81b和臂83可以单独设计,只支承该配重体81c的各凸伸体81a和81b的大小的增加,与现有技术A中对应于减压件的杆相比,可以得到抑制,其中在该现有技术A中,支承在销上的部分支承该飞重和臂。这也归功于大部分质量集中在配重体81c上,并抑制该飞重81及减压件80的尺寸增加。不管臂83的厚度t1如何,该凸伸体81a和81b的厚度t3都很容易形成得比该臂83的厚度t1更大,从而增加该凸伸体81a和81b和销71之间的接触面积,这对降低该飞重81和销71的各接触部分的磨损是有利的。
该减压机构D的飞重81的摆动轴线L2包含在基本上垂直于凸轮轴15的旋转轴线L1的平面P4中,并与该旋转轴线L1沿径向分开,最好与润滑油通道63,即孔54,不相交。因此,孔54可以形成在设置有减压机构D的凸轮轴15中,以便降低该凸轮轴15的重量。孔54的直径几乎不受固定在该凸轮轴15上的销71限制,并且孔54可以形成为相当大的直径。因此,孔54能用作润滑油通道63,该通道可以流过足以润滑安装在该阀动装置室14中的阀机构和减压机构D的润滑油。如果具有相对大直径的孔54的凸轮轴15由铸造形成,则形成相对大直径的孔54的型芯,比形成相对小直径的润滑油通道的小直径型芯更容易形成。
由于摆动轴线L2与旋转轴线L1和孔54径向隔开,所以当从箭头B方向看时,臂83延伸超出该旋转轴线L1,即,销71和减压凸轮82处于参考平面P3的相对侧,摆动轴线L2和减压凸轮82之间的距离,与当摆动轴线L2与旋转轴线L1基本上垂直相交时的距离相比更长。因此,飞重81只需要旋转一个小角度,以便停止该减压工作。由于飞重81的最大摆动角较小,因此绕旋转轴线L1的圆柱形空间可以径向收缩,其中在该圆柱形空气中该完全展开的减压机构D径向旋转。因此没有必要为了该减压机构D绕凸轮轴15周围确保具有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因此内燃机E可以形成相对小的尺寸。由于销71和配重体81c从箭头A的方向看时总是在最大摆动范围内相互重叠,因此凸轮轴15周围用于完全展开的减压机构D旋转所需要的圆柱形空间可以收缩。
由于摆动轴线L2与旋转轴线L1沿径向隔开,飞重81的重心位置,并因此减压件80的重心G的位置,很容易远离该参考平面P3。由于减压件80的重心G的位置和旋转轴线L1之间的距离增加,因此用于产生所需要的离心力的飞重81的重量可以降低,因此内燃机E可以形成为重量轻的结构,该完全展开的减压件80和减压机构D进行旋转所需要的圆柱形空间的径向膨胀能得到抑制。由于臂83的长度如此形成,以致于在摆动运动的最大范围中当从箭头B所示方向看时,在垂直于参考平面P3的方向,该臂83不会从该凸轮轴15的轴部52中凸伸出来,该减压机构D可以形成为小的尺寸。
由于可旋转地支承飞重81的单个销71,由具有沿径向从该凸轮轴15凸伸出的凸伸体68a和68b的保持件69固定,因此摆动轴线L2和减压凸轮82之间的距离,大于当该摆动轴线L2处于该凸轮轴15的轴部52上时的距离,这可以使摆动的最大角度减小,从而有利于使该完全展开的减压件80进行旋转所需要的该圆柱形空间沿径向减小。
摆动轴线L2与旋转轴线L1和孔54进行隔开,该减压件80与该飞重81、减压凸轮82和臂83一体地形成,该飞重81的配重体81c和臂83分别具有不同的厚度,该配重体81c是一个厚度大于臂83的厚度的块体。因此该飞重81的配重体81c的质量更加集中,减压件80的尺寸的增加可以得到抑制,该飞重81的质量足够使该减压工作停止,因此该飞重81的重心很容易设置在远离参考平面P3的位置,并且可以抑制完全展开的减压件80所需要的圆柱形空间的径向膨胀。
由阀簧44产生并通过排气摇臂48施加到减压凸轮82上的负荷由底表面66a承受。因此,在减压工作期间,由排气摇臂48施加到臂83上的负荷降低。因此,臂83的厚度t1可以小,并且可以形成得重量较轻。由于摆动轴线L2与旋转轴线L1和孔54不相交,并且飞重81装纳在切除部67中,因此配重体81c在径向方向的加大可以得到抑制,该配重体81c相对该旋转轴线L1可以沿摆动轴线L2延伸到臂83的相对侧的位置,并且相对的端部81c2和81c3比该切除部67的中间底表面67a可以延伸得更靠近参考平面P3,这进一步促进该减压件80的质量集中在该飞重81上。
尽管飞重81、减压凸轮82和臂83的厚度分别不同,但该飞重81、减压凸轮82和臂83可由金属喷铸整体形成精确的尺寸。因此,各减压机构D之间的工作特性差别较小,并且可以容易地制造出能稳定地实现该工作性能的减压机构D。
由于其中可装纳飞重81的切除部67在该凸轮15中形成在该旋转轴线L1的附近,因此完全展开的减压机构D旋转用的圆柱形空间,绕凸轮15的旋转轴线L1延伸,不需要确保该凸轮轴15周围具有相对更大的空间来为该减压机构D使用,并且内燃机E可以形成为较小的尺寸。此外,由于该减压机构D具有与凸轮轴15接触从而形成装纳在该切除部67中的飞重81的初始位置的接触凸伸体81c5,和用于给该飞重81施加一弹性力从而将该飞重81压紧处于初始位置的恢复弹簧90,因此飞重81装纳在旋转轴线L1附近的切除部67中。因此,借助于恢复弹簧90的弹性力作用可以使该飞重81保持在初始位置,同时该接触凸伸体81c5与该凸轮轴15接触,并且使该飞重81保持稳定,而不受该初始位置处的重力的影响,因此在凸轮轴15停止时,并且在减压工作的发动机转速范围内该发动机E以发动机速度工作时,不管飞重81的初始位置与摆动轴线L2的位置关系如何,因振动产生的凸轮轴15与该飞重81之间的撞击而产生的噪音都可以得到抑制。
下面说明减压机构,该减压机构是上述实施例的减压机构D的变型。该变型减压机构中,只有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的减压机构D不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销71滑动地插装在保持部件69的各孔70中。销71可滑动地插装在孔84中,并可固定地压紧在各孔70中,该飞重81(或减压件80)可以摆动地支承在该销71上。飞重81由该销71可摆动地支承在设置有孔54的凸轮轴15上,借助于支承飞重81的将该销71压入包含从该凸轮轴15开始沿径向朝外凸伸的凸伸体68a和68b的该保持件69中,由紧配合将销71和凸轮轴15结合而在该凸轮轴15中形成的大部分应变,可以由包含从该凸轮轴开始沿径向朝外凸伸的凸伸体68a和68b的保持件69吸收。因此,凸轮轴15的变形和阀操作凸轮的凸轮表面45s的变形可以被抑制,因这种变形形成的凸轮轴15和阀操作凸轮的各滑动件的磨损可以得到抑制,并且凸轮轴15和阀操作凸轮45的寿命可以得到改善。
尽管上述实施例的减压机构D的减压件80是一个包括各功能部件的单一部件,但该减压机构D可包括各单独的部件,这些部件包括:一飞重、一减压凸轮和一凸轮,这些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不同的部件,并且飞重、减压凸轮和臂可以由固定装置连接在一起。该保持件69可以包括一单一的凸伸体,而不是一对凸伸体68a和68b。整体上包括各组成部件的减压件80可以由除金属喷铸之外任何合适的形成方法形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进气阀42和排气阀43由单一的共用阀操作凸轮45控制进行开启和关闭,但该进气阀42和排气阀43,可以分别由一个专门控制该进气阀42的阀操作凸轮和一个专门控制该排气阀43的阀操作凸轮控制。该进气阀42可以由减压机构D,而不是排气阀43操作。
尽管减压件80的重心G比摆动轴线L2更接近该参考平面P3,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该减压件80由恢复弹簧90作用保持在初始位置,但减压件80的重心G比摆动轴线L2更远离参考平面P3,减压件80可以由其重量产生的扭矩保持在初始位置,且该恢复弹簧90可省略。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飞重81的凸伸体81a和81b相对箭头B的方向处于凸轮轴1 5的保持件69的外侧,但飞重81的凸伸体81a和81b相对箭头B的方向也可以处于该凸轮轴15的保持件69的内侧。如果飞重81的凸伸体81a和81b相对箭头B的方向处于该凸轮轴15的保持件69的内侧,则借助于压迫该销71从该保持件69的孔70凸伸出来的端部71b而形成膨胀件73,并且飞重81可以设置有单一凸伸体,而不是两个凸伸体81a和81b。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凸轮轴15设置有润滑油通道63,但也可以使用一个具有不用作润滑油通道的孔54的空心凸轮轴。本发明也可以用于具有水平旋转轴线的曲轴的水平式内燃机。本发明不但可以用于外装发动机的内燃机,也可以用作驱动发电机、压缩机、泵等及车辆的通常用途的内燃机。本发明可以用作单缸内燃机和设置有三缸或更多缸的多缸内燃机。
尽管上述实施例所述内燃机是一种火化点火的内燃机,但该内燃机也可以是一压缩点火的内燃机。除反绕驱动器之外,该启动装置也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启动装置,例如脚踏启动器(kick starter)、手动启动器或启动器马达。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摆动轴线L2到参考平面P3的距离大于轴部52的半径R,但该距离也可以小于半径R。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凸轮轴15设置有孔54,但凸轮轴15不必一定要设置有孔54。不管该凸轮轴15是否设置有孔54,销71都可以如此固定在该凸轮轴15上,以致于该摆动轴线L2垂直于旋转轴线L1。在这种情况下,该参考平面P3包括该摆动轴线L2和旋转轴线L1两者。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臂83连接到该飞重81的配重体81c上,但臂83也可以连接到凸伸体81a或凸伸体81b上。
Claims (9)
1.一种内燃机,其包括:一个曲轴(8);一个被驱动成与该曲轴同步旋转的凸轮轴(15);一个形成在该凸轮轴上的阀操作凸轮(45);由该阀操作凸轮操作以便开启并关闭的各发动机阀(42,43),及一个在启动过程中在压缩冲程中用于开启该发动机阀的减压装置(D);其中:
该减压装置(D)包括:一个在该凸轮轴(15)上被支承为绕着一销(71)摆动的飞重(81)和一个与该飞重(81)相关联从而施加一开阀力给该发动机阀(42,43)的减压凸轮(82),该销(71)设置成,使沿着该销延伸的摆动轴线(L2)包含在一个垂直于该凸轮轴(15)的旋转轴线(L1)的平面(P4)中,
其中,该飞重(81)和减压凸轮(82)由一臂(83)连接,该飞重(81)具有一配重体(81c),各凸伸体(81a,81b)从该配重体(81c)凸伸出来并与该销(71)接合,以支承该飞重(81)绕着所述销(71)进行摆动;以及
其中,该配重体(81c)是一个沿着所述销(71)延伸的单一块体,并具有沿着该销(71)的宽度和在该凸轮轴(15)的径向方向上的厚度(t2),所述的宽度和所述厚度大于该臂(83)沿摆动轴线(L2)方向的厚度(t1),并且当从垂直于一个包含该凸轮轴(15)的旋转轴线(L1)并平行于摆动轴线(L2)的参考平面(P3)的方向看时,该配重体(81c)与该凸轮轴(15)重叠;
其特征在于,所述飞重(81)、各凸伸体(81a,81b)、臂(83)和减压凸轮(82)一体地形成为一个单一结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该臂的形状是板形的,并且该臂的厚度(t1)等于所述板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该臂(83)在一个垂直于摆动轴线(L2)的平面(P1)中从该飞重(81)开始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凸轮轴(15)具有一设置有第一孔(70)的保持件(69),该飞重(81)的凸伸体(81a,81b)分别设置有第二孔(84),该销(71)插装在该第一孔(70)中,以致于可以在其中旋转,并插装在该第二孔(84)中,从而支承该飞重(81)以便进行旋转,从该第一孔(70)或第二孔(84)凸伸出来的端部受到压迫,形成一个用于防止该销(71)从该第一孔(70)和第二孔(84)中脱落的膨胀部(7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该飞重(81)、各凸伸体(81a,81b)、臂(83)和减压凸轮(82)通过金属喷铸形成为一个单一结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该曲轴(8)具有一个垂直旋转轴线,一个其中装纳该飞重(81)的切除部(67)形成在该凸轮轴(15)的外表面中,并且该减压装置(D)包括一个将弹性力施加到装纳在该切除部(67)中的飞重(81)上从而使该飞重(81)保持在初始位置的恢复弹簧(9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内燃机,其特征在于:一个用于装纳连接该飞重(81)和减压凸轮(82)的臂(83)和该减压凸轮(82)的第二切除部(66),形成在该凸轮轴(15)的外表面中,并且该臂设置有一个抵靠在该凸轮轴(15)上从而使该飞重(81)位于完全展开的位置的接触凸伸体(83b)。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切除部(66)设置有一个台阶(52b),该接触凸伸体(83b)与该台阶接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切除部(66)具有一底表面(66a),当该飞重(81)摆动时,该臂(83)沿该底表面(66a)滑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29878/2002 | 2002-02-06 | ||
JP2002029878A JP4042955B2 (ja) | 2002-02-06 | 2002-02-06 | デコンプ手段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
JP2002105702A JP4059697B2 (ja) | 2002-04-08 | 2002-04-08 | デコンプ手段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
JP105702/2002 | 2002-04-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36922A CN1436922A (zh) | 2003-08-20 |
CN100363598C true CN100363598C (zh) | 2008-01-23 |
Family
ID=27615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0207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3598C (zh) | 2002-02-06 | 2003-01-29 | 带有减压装置的内燃机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857408B2 (zh) |
EP (1) | EP1335115B1 (zh) |
CN (1) | CN100363598C (zh) |
AU (1) | AU2003200190B2 (zh) |
CA (1) | CA2418342C (zh) |
DE (1) | DE60300722T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01704A (ja) * | 2002-04-08 | 2003-10-24 | Honda Motor Co Ltd | デコンプ手段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
US6988478B2 (en) * | 2003-04-09 | 2006-01-24 | Aisa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Resin intake manifold |
DE10352003A1 (de) * | 2003-11-07 | 2005-06-09 | Robert Bosch Gmbh | Ventil zum Steuern von Fluiden mit multifunktionalem Bauteil |
CN101131111B (zh) * | 2007-09-21 | 2010-06-02 | 隆鑫工业有限公司 | 水冷发动机的减压装置 |
DE102011006288A1 (de) * | 2011-03-29 | 2012-10-04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lasserlosen Starten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insbesondere in einem Hybridfahrzeug |
JP5888200B2 (ja) * | 2012-10-01 | 2016-03-1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
CN104564213A (zh) * | 2014-12-24 | 2015-04-29 | 重庆宏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汽油机用减压阀 |
CN114248908B (zh) * | 2021-12-30 | 2023-06-16 |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螺旋桨及飞行设备 |
CN117450415B (zh) * | 2023-12-25 | 2024-03-05 | 山东康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柴油机喷油泵中的调速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314408A (en) * | 1965-05-17 | 1967-04-18 | Kohler Co | Centrifugally operated compression release mechanism |
JPH09170413A (ja) * | 1995-11-22 | 1997-06-30 | Dr Ing H C F Porsche Ag | 弁制御される内燃機関に用いられる自動的な減圧装置 |
CN1188184A (zh) * | 1996-11-29 | 1998-07-2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发动机减压装置 |
US5957101A (en) * | 1997-07-09 | 1999-09-28 | Kohler Co. | Automatic compression release mechanis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395689A (en) * | 1966-09-15 | 1968-08-06 | Studebaker Corp | Engine decompression apparatus |
US4453507A (en) * | 1981-11-25 | 1984-06-12 |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 Centrifugally responsive compression release mechanism |
JPS63246404A (ja) | 1987-04-01 | 1988-10-13 | Yamaha Motor Co Ltd | 内燃機関の減圧装置 |
US5150674A (en) * | 1991-05-21 | 1992-09-29 | Briggs & Stratton Corporation | Centrifugally responsive compressing release mechanism |
JPH11294130A (ja) | 1998-04-07 | 1999-10-26 | Suzuki Motor Corp |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デコンプレッサ装置 |
JP2000227064A (ja) | 1999-02-04 | 2000-08-15 | Sanshin Ind Co Ltd | 船外機用エンジンのデコンプ装置 |
JP4269032B2 (ja) * | 2000-01-12 | 2009-05-27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のデコンプ装置 |
-
2003
- 2003-01-22 AU AU2003200190A patent/AU2003200190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3-01-29 CN CNB031020771A patent/CN10036359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1-31 DE DE60300722T patent/DE60300722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1-31 EP EP03250607A patent/EP133511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2-04 US US10/357,830 patent/US685740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2-04 CA CA002418342A patent/CA2418342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314408A (en) * | 1965-05-17 | 1967-04-18 | Kohler Co | Centrifugally operated compression release mechanism |
JPH09170413A (ja) * | 1995-11-22 | 1997-06-30 | Dr Ing H C F Porsche Ag | 弁制御される内燃機関に用いられる自動的な減圧装置 |
CN1188184A (zh) * | 1996-11-29 | 1998-07-22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发动机减压装置 |
US5957101A (en) * | 1997-07-09 | 1999-09-28 | Kohler Co. | Automatic compression release mechanis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335115A3 (en) | 2003-10-22 |
US6857408B2 (en) | 2005-02-22 |
DE60300722D1 (de) | 2005-07-07 |
US20030145819A1 (en) | 2003-08-07 |
DE60300722T2 (de) | 2005-10-27 |
EP1335115A2 (en) | 2003-08-13 |
AU2003200190A1 (en) | 2003-08-21 |
CA2418342C (en) | 2008-07-08 |
AU2003200190B2 (en) | 2008-06-26 |
EP1335115B1 (en) | 2005-06-01 |
CN1436922A (zh) | 2003-08-20 |
CA2418342A1 (en) | 2003-08-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72765C (zh) | 设有减压机构的内燃机 | |
CN100363598C (zh) | 带有减压装置的内燃机 | |
US6796294B2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US6532927B2 (en) | Valve cam mechanism for four-cycle engine | |
JPH0932884A (ja) |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ー | |
US6868835B2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329636C (zh) | 具有减压机构的内燃机 | |
US6386168B2 (en) | Valve cam mechanism for four-cycle engine | |
JP4059697B2 (ja) | デコンプ手段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 |
JP4042955B2 (ja) | デコンプ手段を備える内燃機関 | |
JP3998483B2 (ja) | デコンプ手段を備える内燃機関のデコンプリフト量調整方法 | |
JP4336563B2 (ja) | バランサ軸 | |
JP2001182550A (ja) | エンジン構造 | |
JP3972496B2 (ja) | 船外機 | |
JPH05306603A (ja) |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用動弁機構の潤滑装置 | |
JP2001107800A (ja) |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 |
JP3994710B2 (ja) | 縦型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 |
JP2000179321A (ja) | 縦形エンジンの潤滑構造 | |
JP2000130137A (ja) | 縦形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ポンプ | |
JP2002155821A (ja) | 船外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