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高脂血症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组方不复杂、价格适中的中成药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申请人广西灵峰药业有限公司,从祖国传统医学理论出发,经过多年研究,筛选了几十种中药方剂,反复比较,从中精选出一些药物并组方,进行了药效学、药理学、以及临床等研究实验,最终发明了一种疗效好、药源广泛、价格适中、生产工艺先进可行、又无毒副作用、使用更方便的中成药,其原料的主要活性成分和重量含量如下:
黄精2~30份 制何首乌2~30份 泽泻2~30份 绞股蓝1~25份
山楂2~30份 决 明 子2~30份 荷叶1~25份 菊 花1~25份
上述中药可以从《中国药典》和其它中药手册中查到其别名、拉丁名以及产地、用法,为了了解本发明治疗疾病的机理,现对处方中各味中药的功效及其在处方中的作用阐述如下:黄精养阴,益肾,健脾,补肺;绞股蓝清热解毒,养心健脾、益气化瘀,二药合用养阴清热以治其本,共为君药。决明子清肝明目,滋补肝肾;菊花清热明目;荷叶、泽泻清热利湿;山楂消食化积,活血化瘀,补中有通,五药合用助君药养阴清热,益气化瘀;制何首乌为佐药,性温,补益精血。诸药合用,养阴清热、滋补肝肾、益气活血、降血脂。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最佳质量份数含量为:
黄精6~20份 制何首乌6~20份 泽泻6~20份 绞股蓝4~15份
山楂6~20份 决 明 子6~20份 荷叶4~15份 菊 花4~15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成分和质量最佳含量也可以采用以下配比(重量份):
黄精12 制何首乌12 泽泻12 绞股蓝8
山楂12 决 明 子12 荷叶8 菊 花8
上述组合物可以作为中医院治疗高脂血症的处方,供病人煎汤服用;更适合现代制药企业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缓释胶囊、软胶囊或者滴丸,或者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剂型,具体生产方法如下:
1、胶囊剂的生产方法:
(1)取泽泻总量的5/24,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其粉碎成细粉,用100~120℃高压蒸汽灭菌30~60分钟,得中间产品A;
(2)取剩余的泽泻与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3~8倍量体积比浓度50%~8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3)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3~8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4)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5)取中间产品A和D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装胶囊,铝箔包装,分装,得成品胶囊剂。
2、片剂的生产方法:
(1)取泽泻总量的5/24,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其粉碎成细粉,用100~120℃高压蒸汽灭菌30~60分钟,得中间产品A;
(2)取剩余的泽泻与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3~8倍量体积比浓度50%~8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3)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3~8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4)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5)取中间产品A和D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包装,得成品片剂。
3、颗粒剂的生产方法: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3~8倍量体积比浓度50%~8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3~8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3)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4)取中间产品D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分装,得成品颗粒剂。
4、口服液的生产方法: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3~8倍量体积比浓度50%~8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A。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3~8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3)取中间产品A和B与适量糖浆或蜂蜜混匀,灭菌,灌装,得成品口服液。
5、缓释胶囊的生产方法:
(1)取泽泻总量的5/24,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其粉碎成细粉,用100~120℃高压蒸汽灭菌30~60分钟,得中间产品A;
(2)取剩余的泽泻与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3~8倍量体积比浓度50%~8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3)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3~8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干燥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4)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5)按照中间产品A和D的总量,加入0.5-5%的鲸蜡或其它阻滞剂包衣,分别制成2、4、6、8小时缓释小丸,每种小丸用不同色泽区分,混合均匀后装入空胶囊中,包装成盒或热压成铝塑板,得到成品缓释胶囊。
6、软胶囊剂的生产方法: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3~8倍量体积比浓度50%~8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3~8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3)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4)取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植物油、蜂蜡按1∶1∶0.02制成混悬物H,以明胶∶甘油∶水为1∶0.35∶0.9的比例制备胶皮,然后将混悬物H灌装压制成软胶囊,25℃以下定型,用乙醇洗去软胶囊外表油层,于25℃以下干燥,取出即得成品软胶囊剂。
7、滴丸剂的生产方法:
(1)取泽泻总量的5/24,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其粉碎成细粉,用100~120℃高压蒸汽灭菌30~60分钟,得中间产品A。
(2)取剩余的泽泻与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3~8倍量体积比浓度50%~8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3)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3~8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4)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2。
(5)将聚乙二醇6000加热熔融,再取中间产品干浸膏粉A和D加入,搅匀,转移至滴丸装置上,86℃密闭保温,用10℃-15℃液体石蜡或其它液体作冷却剂,用50滴/分速度进行滴制,即得成品滴丸剂。
其它剂型如丸剂、膏剂等,可以参考药典或中药制备方法进行。
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提取方法给出了醇提+水提,除了用醇提+水提以外,还可以采用微波、超声波提取、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或者其它中药制剂的提取方法,这些提取方法在科技文献中已经有报道,制药企业可以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采用提取方法,其目的是将该药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做成医药上的任意剂型,就可以提供给病人服用。
服用方法:
胶囊剂,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每粒0.36克。
片剂,一日3次,一次6片,每片0.45克
颗粒剂,一日2次,每次1袋,每袋8克
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10ml
缓释胶囊,口服,一次5粒,一日1-2次,每粒0.5克。
软胶囊剂,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滴丸剂,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是:
1、本发明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优选了上述中药,加以科学配伍、制作,使各药物相互配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该产品合理组方的整体效应和药物作用的发挥,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热、滋补肝肾、益气活血、降血脂之功效。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有降血脂和益寿的作用。
2、经中国药科大学药理研究表明:该药物对小鼠常规急、慢性高血脂模型分别降低:胆固醇43.6%及59.4%;β-脂蛋白72.8%及92.1%以及体重6.7%,对豚鼠球后注射d-半乳糖40天所致亚急性衰老模型的一些常规指征如:脑内单胺氧化酶活性增高;脑、心、肝脂褐质增集;血脂、血糖以及脾脏重量指数升高均有非常显著降低的抗衰老效果;对皮肤老化羟脯氨酸含量,胸腺重量指数以及红细胞、血小板的降低也都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保护作用,对家蝇的延寿作用试验表明该药物强身益寿的功效明显优于花粉。
3、原料易得,组方科学,产品价格适中,适合工业化生产。
4、生产中根据各味中药的有效成分性质及制剂要求,采用部分药材醇提、部分药材水提、部分药材粉碎及相应的灭菌方法的生产工艺,因而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高,生物利用度高,且不易变质,保存期长。
5、生产工艺先进,可操作性强,生产中根据各味中药的有效成分性质及制剂要求,先后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多效减压技术、喷雾干燥技术、三维混合技术、一步制粒技术等国际先进的制药技术和设备。
6、本发明的产品急性毒性研究及长期毒性研究的结果表明,按拟用日剂量和疗程使用本发明产品是安全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2.4 制何首乌2.4 泽泻2.4 绞股蓝1.6
山楂2.4 决 明 子2.4 荷叶1.6 菊 花1.6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总量的5/24,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其粉碎成细粉,用100℃高压蒸汽灭菌60分钟,得中间产品A;
(2)取剩余的泽泻与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8倍量体积比浓度5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3)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两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4)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5)取中间产品A和D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装胶囊,铝塑包装,分装,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胶囊”。
实施例2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5 制何首乌5 泽泻5 绞股蓝3.2
山楂5 决 明 子5 荷叶3.2 菊 花3.2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总量的5/24,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其粉碎成细粉,用110℃高压蒸汽灭菌50分钟,得中间产品A;
(2)取剩余的泽泻与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5倍量体积比浓度6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3)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8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4)将B和C、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5)取中间产品A和D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装胶囊,铝塑包装,分装,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胶囊”。
实施例3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6 制何首乌6 泽泻6 绞股蓝3
山楂6 决 明 子6 荷叶3 菊 花3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总量的5/24,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其粉碎成细粉,用120℃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得中间产品A;
(2)取剩余的泽泻与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倍量体积比浓度8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3)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5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两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4)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5)取中间产品A和D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装胶囊,铝塑包装,分装,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胶囊”。
实施例4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2.4 制何首乌2.4 泽泻2.4 绞股蓝1.5
山楂2.4 决 明 子2.4 荷叶1.5 菊 花1.5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总量的5/24,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其粉碎成细粉,用115℃高压蒸汽灭菌40分钟,得中间产品A;
(2)取剩余的泽泻与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4倍量体积比浓度75%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3)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7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4)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5)取中间产品A和D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包装,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片”。
实施例5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7.3 制何首乌7.3 泽泻7.3 绞股蓝4.8
山楂7.3 决 明 子7.3 荷叶4.8 菊 花4.8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总量的5/24,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其粉碎成细粉,用118℃高压蒸汽灭菌45分钟,得中间产品A;
(2)取剩余的泽泻与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6.5倍量体积比浓度7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3)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8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4)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5)取中间产品A和D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包装,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片”。
实施例6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9 制何首乌8.6 泽泻8.8 绞股蓝5
山楂9.2 决 明 子9.4 荷叶4.3 菊 花4.4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总量的5/24,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其粉碎成细粉,用105℃高压蒸汽灭菌55分钟,得中间产品A;
(2)取剩余的泽泻与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6倍量体积比浓度55%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3)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8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4)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5)取中间产品A和D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包装,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片”。
实施例7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2.8 制何首乌2.8 泽泻2.8 绞股蓝1.8
山楂2.8 决 明 子2.8 荷叶1.8 菊 花1.8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5.5倍量体积比浓度65%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3)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4)取中间产品D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分装,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颗粒”。
实施例8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6.2 制何首乌6.6 泽泻6.24 绞股蓝3
山楂6.4 决 明 子7 荷叶2.8 菊花3.2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倍量体积比浓度7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5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3)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4)取中间产品D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分装,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颗粒”。
实施例9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7.2 制何首乌7.2 泽泻7.5 绞股蓝3.4
山楂7.5 决 明 子8 荷叶3.8 菊 花4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6倍量体积比浓度6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8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3)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4)取中间产品D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分装,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颗粒”。
实施例10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4.4 制何首乌4.4 泽泻4.4 绞股蓝2.6
山楂4.4 决 明 子4.4 荷叶2.6 菊 花2.6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倍量体积比浓度5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5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两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3)取中间产品B和C与适量糖浆或蜂蜜混匀,灭菌,灌装,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口服液”。
实施例11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6.6 制何首乌5.9 泽泻7.3 绞股蓝3
山楂7.1 决 明 子6.9 荷叶2.9 菊 花4.1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6倍量体积比浓度55%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7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3)取中间产品B和C与适量糖浆或蜂蜜混匀,灭菌,灌装,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口服液”。
实施例12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2.8 制何首乌2.6 泽泻2.1 绞股蓝2.8
山楂3.1 决 明 子3.8 荷叶1.9 菊 花1.5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4倍量体积比浓度8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7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3)取中间产品B和C与适量糖浆或蜂蜜混匀,灭菌,灌装,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口服液”。
实施例13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2.4 制何首乌2.4 泽泻2.4 绞股蓝1.6
山楂2.4 决 明 子2.4 荷叶1.6 菊花1.6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总量的5/24,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其粉碎成细粉,用120℃高压蒸汽灭菌35分钟,得中间产品A;
(2)取剩余的泽泻与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4倍量体积比浓度55%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3)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干燥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4)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5)按照中间产品A和D的总量,加入0.5-5%的鲸蜡或其它阻滞剂包衣,分别制成2、4、6、8小时缓释小丸,每种小丸用不同色泽区分,混合均匀后装入空胶囊中,包装成盒或热压成铝塑板,得到成品,产品名称为“缓释明泽胶囊”或“明泽缓释胶囊”。
实施例14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6.5 制何首乌7.1 泽泻6.3 绞股蓝3.3
山楂5.4 决 明 子5.8 荷叶2.1 菊花1.2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4.5倍量体积比浓度55%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7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3)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膏粉D。
(4)按照中间产品D的总量,加入0.5-5%的鲸蜡或其它阻滞剂包衣,分别制成2、4、6、8小时缓释小丸,每种小丸用不同色泽区分,混合均匀后装入空胶囊中,包装成盒或热压成铝塑板,得到成品,产品名称为“缓释明泽胶囊”或“明泽缓释胶囊”。
实施例15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8.1 制何首乌8.6 泽泻7.1 绞股蓝5
山楂6.6 决 明 子7.7 荷叶4.1 菊 花3.9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总量的5/24,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其粉碎成细粉,用110℃高压蒸汽灭菌45分钟,得中间产品A;
(2)取剩余的泽泻与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倍量体积比浓度6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3)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5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干燥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4)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5)按照中间产品A和D的总量,加入0.5-5%的鲸蜡或其它阻滞剂包衣,分别制成2、4、6、8小时缓释小丸,每种小丸用不同色泽区分,混合均匀后装入空胶囊中,包装成盒或热压成铝塑板,得到成品,产品名称为“缓释明泽胶囊”或“明泽缓释胶囊”。
实施例16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2.4 制何首乌2.4 泽泻2.4 绞股蓝1.6
山楂2.4 决 明 子2.4 荷叶1.6 菊花1.6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总量的5/24,用超微粉碎技术将其粉碎成细粉,用116℃高压蒸汽灭菌50分钟,得中间产品A;
(2)取剩余的泽泻与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6倍量体积比浓度7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3)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7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4)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
(5)取中间产品干浸膏粉A和D、植物油、蜂蜡按1∶1∶0.02制成混悬物H1,以明胶∶甘油∶水为1∶0.35∶0.9的比例制备胶皮,然后将混悬物H1灌装压制成软胶囊,25℃以下定型,用乙醇洗去软胶囊外表油层,于25℃以下干燥,取出即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软胶囊”。
实施例17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5.4 制何首乌5.9 泽泻6.4 绞股蓝2.3
山楂7 决 明 子6.1 荷叶2 菊花2.5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5倍量体积比浓度65%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2。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6.5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2。
(3)将B2和C2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膏粉D2。
(4)取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2、植物油、蜂蜡按1∶1∶0.02制成混悬物H1,以明胶∶甘油∶水为1∶0.35∶0.9的比例制备胶皮,然后将混悬物H1灌装压制成1000粒软胶囊,25℃以下定型,用乙醇洗去软胶囊外表油层,于25℃以下干燥,取出即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软胶囊”。
实施例18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6 制何首乌7 泽泻6.5 绞股蓝3
山楂6.6 决 明 子7.1 荷叶2.5 菊 花2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6.5倍量体积比浓度6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7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3)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膏粉D。
(4)取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植物油、蜂蜡按1∶1∶0.02制成混悬物H1,以明胶∶甘油∶水为1∶0.35∶0.9的比例制备胶皮,然后将混悬物H1灌装压制成软胶囊,25℃以下定型,用乙醇洗去软胶囊外表油层,于25℃以下干燥,取出即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软胶囊”。
实施例19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2.4 制何首乌2.4 泽泻2.4 绞股蓝1.6
山楂2.4 决 明 子2.4 荷叶1.6 菊花1.6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倍量体积比浓度55%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5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3)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膏粉D。
(4)将聚乙二醇6000加热熔融,再取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加入,搅匀,转移至滴丸装置上,86℃密闭保温,用10℃-15℃液体石蜡或其它液体作冷却剂,用50滴/分速度进行滴制,即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滴丸”。
实施例20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5.2 制何首乌4.9 泽泻3.7 绞股蓝2.5
山楂8 决 明 子6.1 荷叶3.2 菊花2.4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8倍量体积比浓度5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3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3)将B2和C2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膏粉D。
(4)将聚乙二醇6000加热熔融,再取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加入,搅匀,转移至滴丸装置上,86℃密闭保温,用10℃-15℃液体石蜡或其它液体作冷却剂,用50滴/分速度进行滴制,即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滴丸”。
实施例21
称取以下中药成分(单位:g)
黄精4 制何首乌4.1 泽泻3.7 绞股蓝3
山楂7 决 明 子6.1 荷叶2 菊 花2.4
其生产工艺流程为:
(1)取泽泻、黄精、制何首乌、绞股蓝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5倍量体积比浓度80%的乙醇作溶剂,浸漬24小时后,缓慢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B。
(2)取菊花、荷叶、山楂和决明子一起加6倍量水煎煮两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得中间产品流浸膏C。
(3)将B和C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得中间产品干膏粉D。
(4)将聚乙二醇6000加热熔融,再取中间产品干浸膏粉D加入,搅匀,转移至滴丸装置上,86℃密闭保温,用10℃-15℃液体石蜡或其它液体作冷却剂,用50滴/分速度进行滴制,即得成品,产品名称为“明泽滴丸”。
以下是本发明的临床研究报告:
本发明药物委托省市级三家医院进行临床验证,工作步骤及实验结果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临床验证病例共246例,其中治疗组166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中男性105例,女性61例,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33岁,平均年龄57.91±9.26岁;对照组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40岁,平均年龄55.53±8.48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验证证型的病例分配见表1。
表1 A:治疗组 B:对照组
肝肾阴虚 |
阴虚内热 |
气滞血瘀 |
高血脂 |
A |
65 |
A |
21 |
A |
40 |
A |
40 |
B |
30 |
B |
10 |
B |
20 |
B |
20 |
二、诊断标准
1、血清总胆固醇(TC)6.0mMol/L;
2、血清甘油三脂(TG)1.24mMol/L;
3、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1.17mMol/L.
三、病例选择
1、年龄在30岁以上,具有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之1项者;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不纳入观察对象:
(1)半年内曾患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严重创伤或重大手术者;
(2)甲状腺机能减退、急慢性肝胆疾病、糖尿病、胰腺病以及痛风等患者;
(3)正在使用肝素、甲状腺治疗药物和其他影响血脂代谢药物患者。
四、观察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对照观察。
1、治疗前受试者常规做体格检查和各项血清脂质检验,按要求选择病例。共观察246例,其中治疗组166例,对照组80例。查随机数字排列表,治疗组与对照组按2∶1、3∶2或5∶3进行区组随机分组;
2、治疗组用《明泽胶囊》,对照组用《多烯康胶囊》,每次各4粒,每日3次,连续服用4周,结束后复查各项血清脂质;
3、服药开始后,每周随诊1次,询问用药后的情况,有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4、按疗效评定标准,用积分法评定治疗效果,由观察医生直接作出;
5、要求受试者按时用药,用药期间普通饮食,禁用一切降脂药物。
五、疗效评定标准
1、血脂增高分级
(1)轻度:<正常值±(TC1.3mMol/L;TG0.55mMol/L;HDL-C1.3mMol/L)
(2)中度:>正常值±(TC2.6mMol/L;TG1.1mMol/L;HDL-C2.6mMol/L)
(3)重度:>正常值±(TC3.9mMol/L;TG1.6mMol/L;HDL-C3.9mMol/L)
2、血脂疗效分级
(1)轻度血脂升高(或降低)
显效:血脂增(减)达到正常水平;
无效:血脂增(减)未达到正常水平;
加重:血脂增(减)到中度水平;
(2)中度血脂升高(或降低)
显效:血脂增(减)达到正常水平;
有效:血脂增(减)到轻度标准;
无效:血脂增(减)未达到轻度标准;
加重:血脂增(减)到重度标准;
(3)重度血脂升高(或降低)
显效:血脂增(减)达到轻度标准或正常水平;
有效:血脂增(减)到中度标准、血脂增(减)水平未达中度标准,但绝对值下降——TC和HDL-C2.6mMol/L:TG达1.1mMol/L以上;
无效:血脂增(减)未达到中度标准;
加重:绝对值增加(TC和HDL-C2.6mMol/L:TG达1.1mMol/L以上);
六、治疗结果:
1、两种药物对高脂血症肝肾阴虚型治疗前后积分的比较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见症积分下降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两种药物对高脂血症阴虚内热型治疗前后积分的比较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见症积分下降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3、两种药物对高脂血症气滞血瘀型治疗前后积分的比较
表4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见症积分下降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4、疗效情况
4.1两种药物对高脂血症肝肾阴虚型的疗效比较
表5
|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R | t | p |
肝肾阴虚 |
A |
65 |
1 |
31 |
29 |
4 |
93.85 |
0.4672 |
16.2983 |
<0.01 |
B |
30 |
0 |
10 |
15 |
5 |
83.33 |
0.5710 |
疗效等级由高向低顺序排列,R值大疗效差,故治疗组药物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
4.2两种药物对高血脂症阴虚内热型的疗效比较
表6
|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R |
t |
p |
阴虚内热 |
A |
21 |
0 |
14 |
6 |
1 |
95.24 |
0.4351 |
9.6537 |
<0.01 |
B |
10 |
0 |
3 |
5 |
2 |
80 |
0.6355 |
疗效等级由高向低顺序排列,R值大疗效差,故治疗组药物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
4.3两种药物对高脂血症气滞血瘀型的疗效比较
表7
|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R |
t |
p |
气滞血瘀 |
A |
40 |
2 |
12 |
18 |
8 |
80 |
0.4738 | 12.6935 | <0.01 |
B |
20 |
0 |
5 |
9 |
6 |
70 |
0.5525 |
疗效等级由高向低顺序排列,R值大疗效差,故治疗组药物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
七、毒副作用:
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典型病例
例1、陈××,男性,72岁,住南京路40号,因腰腿酸软、眩晕耳鸣、口咽干燥、五心烦热、舌质偏红、苔少无津、脉细沉,中医诊断:眩晕(肝肾阴虚症),予以《明泽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服药后第二周时,诉腰腿酸软、眩晕耳鸣、口干咽燥明显减轻,服药后第三周后,诉诸症基本消失,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例2、王××,男性,40岁,住中转联运公司。因胸胀、肋闷、精神抑郁一年多,于1993年11月2日就诊,查体:患者面色晦暗,胸肋胀闷、舌边紫暗、脉沉迟,中医诊断:肋痛(气滞血瘀型),即予以《明泽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4粒,服药第三周后,患者诉精神抑郁消失,面色有光泽,胸肋胀闷明显减轻。服药第四周后,复查:诸症消失,患者精神好转,收到了满意疗效。
例3、陈××,女性,40岁,住民印厂,因头晕反复发作两年多,于1993年11月15日就诊,入院时查血脂:血清总胆固醇6.7mMol/L,血清甘油三脂1.72mMol/L,高密度脂蛋白25mg/L。诊断:高脂血症,嘱服《明泽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连服四周,复查:头晕消失,血清总胆固醇4.68mMol/L,血清甘油三脂1.10mMol/L,高密度脂蛋白25mg/L,达到了满意疗效,患者要求继续服药。
小结
以上临床资料揭示:
1、本发明药物明泽胶囊具有养阴清热、滋补肝肾、益气活血、降血脂之功效,对肝肾阴虚型、阴虚内热型、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的症状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2、本发明药物明泽胶囊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共246例,其中治疗组166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166例中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65例,有效率为93.85%,阴虚内热型高脂血症21例,有效率为95.24%,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40例,有效率为80%;多烯康胶囊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脂血症30例,有效率为83.33%,阴虚内热型高脂血症10例,有效率为80%,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20例,有效率为70%。故本发明药物疗效优于多烯康胶囊,从而达到本发明的最终目的。
3、本品安全可靠,166例在观察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