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9406C - 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49406C CN100349406C CNB031467385A CN03146738A CN100349406C CN 100349406 C CN100349406 C CN 100349406C CN B031467385 A CNB031467385 A CN B031467385A CN 03146738 A CN03146738 A CN 03146738A CN 100349406 C CN100349406 C CN 10034940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tries
- path
- ingress node
- message
- n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包括:为需要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入口节点设置预定时间;在所述预定时间内未收到预留消息的入口节点,利用资源预留协议删除该入口节点以及下游中所有与标签交换路径相关的状态;利用本发明,当网络出现无法及时恢复的故障时,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可根据预定时间自动由资源预留协议删除所有与标签交换路径相关的状态,避免了因出现网络故障使网络节点持续要求建立标签交换路径而造成的网络资源的浪费,又能在最大程度上容忍网络出现的暂时故障,从而实现了节约网络资源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
背景技术
RSVP(资源预留协议)最初设计为支持IP QoS(网际协议服务质量)的集成服务模型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通过扩展可以支持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并通过协议操作建立LSP(标签交换路径)。
RSVP扩展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发送方即入口节点向接收方即出口节点发送PATH(路径消息),PATH中包含资源请求和标签分配请求等信息,出口节点接收到PATH后,向上游发送RESV(预留消息),RESV中包含资源的预留以及标签的分配等信息。当RESV到达入口节点后,则LSP建立成功。
RSVP使用软状态刷新的方法来进行PATH状态的维护,PATH状态保存在PSB(路径状态块)中。RSVP在入口节点和出口节点之间的每一个节点为PATH状态维护了一个刷新定时器和一个清除定时器。由于入口节点不会接收到PATH刷新消息,所以RSVP只在入口节点维护PATH状态刷新定时器,不设置清除定时器,这样可以避免因清除定时器超时引起LSP的删除。
入口节点的PATH状态刷新定时器超时,向下一跳节点发送PATH刷新消息,下一跳节点接收到PATH刷新消息后,复位PATH状态清除定时器并在其PATH状态刷新定时器超时时继续向下游节点进行PATH刷新消息的传送,直至PATH刷新消息到达出口节点。
如果某一跳节点的PATH状态清除定时器超时时,该节点仍未接收到PATH刷新消息,那么该节点向其下游节点发送PATHTEAR(路径拆除消息),删除该节点及其下游节点的所有PSB。但是由于入口节点没有PATH状态清除定时器,所以不会因入口节点的PATH状态清除定时器超时而删除其下游的所有与LSP相关的PSB和RSB(预留状态块),又因为PATHTEAR是向下游发送的,所以入口节点无法获得PATHTEAR。入口节点的PATH状态刷新定时器始终存在,入口节点的刷新定时器始终向下游节点发送PATH刷新消息,驱动下游节点建立LSP,在网络故障恢复时,由于入口节点的持续刷新仍可以成功建立所述LSP;当网络故障无法及时恢复时,因入口节点始终向下游节点发送PATH刷新消息,驱动下游节点建立LSP而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这时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删除入口节点及其下游节点所有与LSP相关的PSB。
下面以附图1为例说明上述PATH刷新消息传送的过程。
R1是入口节点,RSVP为R2、R3、R4直至出口节点分别维护了一个PATH状态刷新定时器和一个PATH状态清除定时器,在R1处只维护了PATH状态刷新定时器,未设置PATH状态清除定时器。这样避免了因R1的PATH状态清除定时器超时引起LSP的删除。
如果R3和R4之间出现网络故障,R4的PATH状态清除定时器超时,R4仍然没有接收到R3发送的PATH刷新消息,那么R4向下游节点发送PATHTEAR,删除R4及其下游节点所有与LSP相关的PSB。
R1因没有PATH状态清除定时器,所以不会因PATH状态清除定时器超时而向R2发送PATHTEAR。又因为PATHTEAR是向下游发送的,所以R4发送的PATHTEAR无法到达R1。R1的PATH状态刷新定时器始终存在,R1的PATH状态刷新定时器超时时,向R2发送PATH刷新消息,R2接收到PATH刷新消息后,复位其PATH状态清除定时器,使R2的PATH状态清除定时器不会因超时而向
R3发送PATHTEAR。R2的PATH状态刷新定时器超时,向R3发送PATH刷新消息,R3的PATH状态刷新定时器超时,向R4发送PATH刷新消息。
当R3与R4之间的网络故障及时恢复时,由于R1、R2、R3保留了PSB,R1、R2、R3中的PATH状态刷新定时器会持续刷新要求建立LSP直至LSP的成功建立。
当R3与R4之间的网络故障无法恢复时,由于R1、R2、R3保留了PSB,R1、R2、R3中的PATH状态刷新定时器会持续刷新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删除R1、R2、R3中所有与LSP相关的PSB。
RSVP为建立成功的LSP使用软状态刷新的方法来进行RESV状态的维护,RESV状态保存在RSB中。RSVP在入口节点和出口节点之间的每一个节点为RESV状态维护了一个刷新定时器和一个清除定时器。
出口节点的RESV状态刷新定时器超时时向其前一跳节点发送RESV刷新消息,前一跳节点接收到RESV刷新消息后复位该节点的RESV状态清除定时器并在该节点的RESV状态刷新定时器超时,继续向其上游节点进行RESV刷新消息的传送,直至RESV刷新消息到达入口节点。
如果在某一跳节点的RESV状态清除定时器超时时某一跳节点仍然没有接收到RESV刷新消息,那么该节点向其上游节点发送RESVTEAR(预留拆除消息),删除该节点及其上游所有与LSP相关的RSB。
若出口节点和入口节点之间的网络出现故障,由于故障的下游节点保留有RSB,所有保留了RSB的节点会持续刷新,驱动故障的上游建立LSP。同时由于故障及故障的上游节点保留了PSB,所有保留了PSB的节点也会持续进行PATH消息的刷新,驱动故障的下游节点建立LSP。
当故障及时恢复时,故障的上游节点保留的PATH状态刷新定时器超时,故障的上游节点向它的下游节点发送PATH刷新消息,驱动它的下游节点建立LSP直至成功建立LSP。故障的下游节点保留的RESV状态刷新定时器超时,故障的下游节点向它的上游节点发送RESV刷新消息,驱动其上游节点建立LSP直至RESV刷新消息到达入口节点。
当故障不能及时恢复时,故障的上游节点保留的PATH状态刷新定时器超时,故障的上游节点向它的下游节点发送PATH刷新消息,驱动它的下游节点建立LSP。故障的下游节点保留的RESV状态刷新定时器超时,故障的下游节点向它的上游节点发送RESV刷新消息,驱动故障的上游节点建立LSP。从而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
上述方法可以避免入口节点和出口节点之间的可以及时恢复的网络故障,但是当这种网络故障无法及时恢复时,会因为故障上游所有保留了PSB的节点和故障的下游所有保留了RSB的节点的持续刷新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删除入口节点及其下游所有与LSP相关的PSB和RSB。
下面以附图2为例说明上述RESV刷新消息传送的过程。
在图2中,R1是入口节点。RSVP为R1、R2、R3、R4直至出口节点之间的每一个节点的RESV状态设置了一个刷新定时器和一个清除定时器。
R4的RESV状态刷新定时器超时,向R3发送RESV状态刷新消息,R3接收到RESV刷新消息后,复位R3的RESV状态清除定时器,R3的RESV状态刷新定时器超时,继续向R2进行RESV刷新消息的传送。RESV刷新消息依此方法由出口节点传送至R1,则LSP成功建立。
如果R3和R4之间出现网络故障,R3的RESV状态清除定时器超时,R3仍然没有接收到RESV刷新消息,那么R3向R2发送RESVTEAR,删除R3及R2、R1的RSB。R4的PATH状态清除定时器超时,R4仍然没有接收到PATH刷新信息,那么R4向下游发送PATHTEAR,删除R4及其所有下游节点的PSB。由于R4直至出口节点保留有RSB,所有保留了RSB的节点会持续进行RESV消息的刷新,驱动R4的上游建立LSP。同时由于R3、R2、R1保留了PSB,所有保留了PSB的节点也会持续进行PATH消息的刷新,驱动节点R3的下游节点建立LSP。
当故障及时恢复时,R3、R2、R1保留了PSB,持续向下游节点发送PATH刷新消息,驱动R3的下游节点建立LSP直至成功建立LSP。R4直至出口节点保留了RSB,持续向上游节点发送RESV刷新消息,驱动R4的上游节点建立LSP直至入口节点收到RESV。
上述方法可以避免入口节点和出口节点之间的可以及时恢复的网络故障,但是当这种网络故障无法及时恢复时,会因为R3、R2、R1中保留了PSB和R4直至出口节点保留了RSB而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删除R1及其下游节点所有与LSP相关的PSB和RSB。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在网络出现故障时自动删除所有与标签交换路径相关的状态,以实现节约网络资源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包括:
a、为需要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入口节点设置预定时间;
b、在所述预定时间内未收到预留消息的入口节点,利用资源预留协议删除该入口节点以及下游中所有与标签交换路径相关的状态。
所述的步骤a包括:
当资源预留协议为入口节点设置路径状态块时为入口节点的路径状态块设定预定时间;或
当入口节点收到预留拆除消息时为入口节点的路径状态块设定预定时间。
当所述的预定时间通过定时器实现时,所述的步骤b包括:
判断在定时器时间范围内,所述入口节点是否收到预留消息;
如果所述入口节点收到预留消息,关闭定时器;
如果所述入口节点未收到预留消息,利用资源预留协议删除所述入口节点的路径状态块,并向所述入口节点的下游发送路径拆除消息,删除所有与标签交换路径相关的路径状态块和预留状态块。
所述的预定时间同样可以通过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实现;
所述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的乘积为所述预定时间。
当所述的预定时间由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实现时,所述的步骤a包括:
a1、设置遍历定时器;
a2、定时遍历所有需要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转发等价类并分别为其设置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
当所述的步骤a包括a1和a2时,所述的步骤b包括:
判断重试次数的计次值是否达到所述重试次数;
如果未达到所述重试次数,开始对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
判断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值是否达到所述重试间隔;
如果未达到所述重试间隔,判断所述入口节点是否收到预留消息;
如果收到预留消息,停止对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和对所述重试次数的计次;否则继续对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
如果达到所述重试间隔,所述重试次数的计次值递增,返回所述判断所述重试次数的计次值是否达到所述重试次数的步骤;
如果达到所述重试次数,所述入口节点还未收到预留消息,删除该入口节点对应的转发等价类,利用资源预留协议删除该入口节点的路径状态块,并向所述入口节点的下游发送路径拆除消息,删除所有与标签交换路径相关的路径状态块和预留状态块。
当所述的步骤a包括a1和a2时,所述的步骤b同样可以包括:
判断重试次数的计次值是否达到所述重试次数;
如果未达到所述重试次数,开始对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
判断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值是否达到所述重试间隔;
如果未达到所述重试间隔,判断所述入口节点是否收到预留消息;
如果收到预留消息,停止对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和对所述重试次数的计次;否则继续对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
如果达到所述重试间隔,所述重试次数的计次值递增,返回所述判断所述重试次数的计次值是否达到所述重试次数的步骤;
如果达到所述重试次数,所述入口节点还未收到预留消息,将该转发等价类置为无效状态并为其打时间戳,利用资源预留协议删除该转发等价类对应的入口节点的路径状态块,并向所述入口节点的下游发送路径拆除消息,删除所有与标签交换路径相关的路径状态块和预留状态块。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2可以还包括:
当遍历到所述无用状态的转发等价类时,为当前时间减去所述时间戳不小于预定更新时间的转发等价类,设置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
本发明所述的预定时间不小于报文的环回时间;
所述报文的环回时间为报文从所述入口节点到达出口节点与报文从所述出口节点返回所述入口节点的时间之和。
本发明所述的资源预留协议包括资源预留协议和资源预留扩展协议。
利用本发明,通过设置预定时间,当网络出现无法及时恢复的故障时,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可根据预定时间自动由资源预留协议删除所有与标签交换路径相关的状态,避免了因出现网络故障使网络节点持续要求建立标签交换路径而造成的网络资源的浪费,又能在预定时间的范围内容忍网络出现的暂时故障;在设定了更新时间后可在避免节点持续要求建立标签交换路径而造成的网络资源浪费的同时保证无限次的重试建立标签交换路径,在最大程度上容忍网络出现的故障,从而实现了节约网络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PATH刷新消息流向示意图;
图2是RESV刷新消息流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创建定时器实现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本发明的使用重试间隔、重试次数、遍历定时器实现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使用重试间隔、重试次数、遍历定时器、更新时间实现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中(a)是现有技术中基于资源预留协议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网络出现故障时占用网络资源的示意图;(b)是本发明使用创建定时器实现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网络出现故障时占用网络资源的示意图;(c)是本发明使用重试间隔、重试次数、遍历定时器、更新时间实现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网络出现故障时占用网络资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清楚的了解本发明,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使用创建定时器实现基于RSVP控制建立LSP方法的流程图参照附图3所示,下面结合附图1、图2对该流程进行详细描述。
创建定时器的定时时间为预定时间。
设定入口节点R1和出口节点之间需要建立LSP。
在步骤300,RSVP为R1设置PSB时,为该PSB设置创建定时器或在R1接收到RESVTEAR时为R1的PSB设置创建定时器。创建定时器的定时时间为预定时间。创建定时器开始计时。
在步骤310,判断创建定时器是否超时,如果创建定时器未超时,到步骤320,判断RESV是否达到入口节点R1,如果RESV达到入口节点R1,到步骤330,RSVP成功建立LSP,关闭创建定时器,到步骤340,建立LSP的过程结束。
在步骤310,如果创建定时器超时,由于R3与R4之间的故障,RESV未到达入口节点R1,到步骤311,RESV删除入口节点R1的PSB,并向R1的下游节点发送PATHTEAR,删除R2、R3中的与LSP相关的PSB和RSB,关闭创建定时器。到步骤340,方法结束。从而结束了故障的上游节点持续刷新的状态,节约了网络资源。
使用创建定时器实现基于RSVP控制建立LSP时出现故障,网络资源的占用情况如图6中的(b)所示。图6中的(a)是现有技术中基于RSVP建立LSP时网络出现故障,网络资源的占用示意图;比较图6的(a)和(b),可明显知道,本发明方案由于设定创建定时器,当网络出现无法及时恢复的故障时,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RSVP可自动删除入口结点R1及其下游节点与LSP相关的所有PSB和RSB,不会因为节点保留了PSB和RSB而造成网络资源浪费,又能在创建定时器的定时时间范围内容忍网络出现的暂时故障。
创建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应合理选择,创建定时器的定时时间设置的过小会人为的破坏LSP的建立;创建定时器的定时时间设置的过大,入口节点会持续路径刷新,不能达到真正节约网络资源的目的。定时时间应当不小于报文的还回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创建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应当是可以配置的,可根据实际经验选择合适的定时时间。
设置创建定时器可利用RSVP进行设置,也可利用其他方法如软件,进行设置。
使用重试限制和遍历定时器实现基于RSVP控制建立LSP方法的流程图参照附图4所示,下面结合附图1、图2对该流程进行详细描述。
重试限制包括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
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的乘积为预定时间。
在步骤400,设置遍历定时器,根据遍历定时器,定时遍历需要建立LSP的FEC并为其分别设置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的乘积为预定时间。开始为重试次数计次。
在步骤410,判断计次值是否达到重试次数,如果计次值未达到重试次数,到步骤420,开始为重试间隔计时;到步骤430,判断计时值是否达到重试间隔,如果未达到重试间隔,到步骤440,判断RESV是否达到入口节点R1,如果RESV达到入口节点R1,到步骤450,RSVP成功建立LSP,结束为重试间隔计时、结束为重试次数计次。到步骤460,为FEC建立LSP的过程结束。
在步骤430,如果计时值达到重试间隔,由于R3与R4之间出现网络故障,RESV未到达入口节点R1,到步骤431,计次值加1,到步骤410,判断计次值是否达到重试次数;如果达到重试次数,到步骤411,删除与该LSP对应的FEC,RESV删除该FEC对应的入口节点R1的PSB,并向R1的下游节点发送PATHTEAR,删除R2、R3中的与该LSP相关的PSB和RSB,结束为重试间隔计时、结束为重试次数计次,到步骤460,为FEC建立LSP的过程结束。从而结束了故障的上游节点路径持续刷新的状态,节约了网络资源。
使用重试限制、遍历定时器和更新时间实现基于RSVP控制建立LSP方法的流程图参照附图5所示,下面结合附图1、图2对该流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此实施例中FEC的状态有两种,一种为无用状态,另一种为非无用状态。我们将重试限制时间内未成功建立LSP的FEC置为无用状态,其他FEC为非无用状态。
在步骤500,设置遍历定时器,根据遍历定时器,定时遍历需要建立LSP的FEC。到步骤510,分别判断需要建立LSP的FEC是否为无用状态,如果FEC不为无用状态,到步骤530;如果FEC为无用状态,到步骤520,判断当前时间和该无用状态的FEC的时间戳之差是否小于预定更新时间,如果小于预定更新时间,到步骤521,根据遍历定时器等待下一次的遍历,到步骤590,为该FEC建立LSP的过程结束。在步骤520,如果当前时间和该无用状态的FEC的时间戳之差不小于预定更新时间,到步骤530。
在步骤530,为不是无用状态的FEC和是无用状态且当前时间与时间戳之差不小于预定更新时间的FEC分别建立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开始为重试次数计次。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的乘积为预定时间。到步骤540,判断计次值是否达到重试次数,如果计次值未达到重试次数,到步骤550,开始为重试间隔计时。到步骤560,判断计时值是否达到重试间隔,如果未达到重试间隔,到步骤570,判断RESV是否达到入口节点R1,如果RESV达到入口节点R1,到步骤580,RSVP成功建立LSP,结束为重试间隔计时、结束为重试次数计次。到步骤590,为该FEC建立LSP的过程结束。
在步骤560,如果计时值达到重试间隔,由于R3与R4之间出现网络故障,在步骤570,RESV未到达入口节点R1,到步骤561,计次值加1,到步骤540,判断计次值是否达到重试次数。
在步骤540,如果计次值达到重试次数,到步骤541,RESV删除入口节点R1的PSB,并向R1的下游节点发送PATHTEAR,删除R2、R3中的与该FEC对应的LSP相关的PSB、RSB,但不删除该FEC,将该FEC设置为无效状态,并为FEC打时间戳,结束为重试间隔计时、结束为重试次数计次,到步骤590,本次为该FEC建立LSP的过程结束。从而结束了故障的上游节点持续刷新的状态,节约了网络资源。
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应合理选择,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设置的过小会人为的破坏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设置的过大,入口节点会持续路径刷新,不能达到真正节约网络资源的目的。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的时间乘积值应当不小于报文的还回时间。在实际操作中,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应当是可以配置的,可根据实际经验选择合适的数值。更新时间的设置应尽量选取的大一些,这样可以真正起到节约网络资源的目的。
使用重试间隔、重试次数、遍历定时器和更新时间实现基于RSVP控制建立LSP,网络出现故障,网络资源的占用情况如图6中的(c)所示。比较图6的(a)和(c),可明显得知,本实施方案中,由于设定重试间隔、重试次数、遍历定时器,当网络出现无法及时恢复的故障时,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RSVP可自动删除入口结点R1及其下游节点所有的PSB和RSB,不会因为节点保留了PSB和RSB而造成网络资源浪费,由于设定更新时间可保证在充分节约网络资源的情况下,无限次的重试建立LSP,在最大程度上容忍了网络中出现的故障。
本发明可以利用RSVP分别设置创建定时器、重试次数、重试间隔、更新时间等方法,在建立LSP的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删除所有与LSP相关的状态,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软件等方法设置创建定时器、重试次数、重试间隔、更新时间在建立LSP的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删除所有与LSP相关的状态。对于所有需要建立LSP的FEC来说,用软件管理更为合适。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将设置创建定时器和设置重试限制、更新时间的方法结合使用可以更有效的节约网络资源。
上述方法中所述RSVP包括所述资源预留协议和所述资源预留协议的扩展协议。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为需要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入口节点设置预定时间;
b、在所述预定时间内未收到预留消息的入口节点,利用资源预留协议删除该入口节点的路径状态块,并向下游发送路径拆除消息,删除下游中的所有与标签交换路径相关的路径状态块和预留状态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包括:
当资源预留协议为入口节点设置路径状态块时为入口节点的路径状态块设定预定时间;或
当入口节点收到预留拆除消息时为入口节点的路径状态块设定预定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的预定时间通过定时器实现时,所述的步骤b包括:
判断在定时器时间范围内,所述入口节点是否收到预留消息;
如果所述入口节点收到预留消息,关闭定时器;
如果所述入口节点未收到预留消息,利用资源预留协议删除所述入口节点的路径状态块,并向所述入口节点的下游发送路径拆除消息,删除所有与标签交换路径相关的路径状态块和预留状态块。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定时间通过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实现;
所述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的乘积为所述预定时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包括:
a1、设置遍历定时器;
a2、定时遍历所有需要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转发等价类并分别为其设置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包括:
判断重试次数的计次值是否达到所述重试次数;
如果未达到所述重试次数,开始对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
判断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值是否达到所述重试间隔;
如果未达到所述重试间隔,判断所述入口节点是否收到预留消息;
如果收到预留消息,停止对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和对所述重试次数的计次;
否则继续对所述重试间隔计时;
如果达到所述重试间隔,所述重试次数的计次值递增,返回所述判断所述重试次数的计次值是否达到所述重试次数的步骤;
如果达到所述重试次数,所述入口节点还未收到预留消息,删除该入口节点对应的转发等价类,利用资源预留协议删除该入口节点的路径状态块,并向所述入口节点的下游发送路径拆除消息,删除所有与标签交换路径相关的路径状态块和预留状态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包括:
判断重试次数的计次值是否达到所述重试次数;
如果未达到所述重试次数,开始对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
判断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值是否达到所述重试间隔;
如果未达到所述重试间隔,判断所述入口节点是否收到预留消息;
如果收到预留消息,停止对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和对所述重试次数的计次;
否则继续对所述重试间隔的计时;
如果达到所述重试间隔,所述重试次数的计次值递增,返回所述判断所述重试次数的计次值是否达到所述重试次数的步骤;
如果达到所述重试次数,所述入口节点还未收到预留消息,将该转发等价类置为无效状态并为其打时间戳,利用资源预留协议删除该转发等价类对应的入口节点的路径状态块,并向所述入口节点的下游发送路径拆除消息,删除所有与标签交换路径相关的路径状态块和预留状态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2还包括:
当遍历到所述无用状态的转发等价类时,为当前时间减去所述时间戳不小于预定更新时间的转发等价类设置重试间隔和重试次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定时间不小于报文的环回时间;
所述报文的环回时间为报文从所述入口节点到达出口节点与报文从所述出口节点返回所述入口节点的时间之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资源预留协议包括资源预留协议和资源预留扩展协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31467385A CN100349406C (zh) | 2003-06-22 | 2003-06-22 | 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031467385A CN100349406C (zh) | 2003-06-22 | 2003-06-22 | 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67844A CN1567844A (zh) | 2005-01-19 |
CN100349406C true CN100349406C (zh) | 2007-11-14 |
Family
ID=34471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4673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9406C (zh) | 2003-06-22 | 2003-06-22 | 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49406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43845B2 (en) * | 2005-11-28 | 2010-11-30 | Alcatel Lucent | Diagnostic tool and method for troubleshooting multicast connectivity flow problem(s) in a layer 2 aggregation network |
CN101079729B (zh) * | 2006-05-23 | 2011-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对网络资源进行预留的方法 |
CN101087207B (zh) | 2006-06-09 | 2010-05-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节点通信故障的处理方法 |
CN101136788A (zh) * | 2006-08-30 | 2008-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mpls组播的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
ATE479250T1 (de) * | 2007-04-17 | 2010-09-15 | Alcatel Lucen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reservierung von netzwerkressourcen für eine punkt-zu-punkt- pseudoverbindung |
US9001672B2 (en) * | 2012-07-27 | 2015-04-07 | Alcatel Lucent |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conforming path cost criteria across multiple ABRs |
CN106470159B (zh) * | 2015-08-18 | 2020-09-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隧道收敛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9219203A1 (en) | 2018-05-17 | 2019-11-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earing down a label switched path through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57702A (ja) * | 2000-08-08 | 2002-02-2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ラベルスイッチングパスの優先制御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
CN1360806A (zh) * | 1999-05-10 | 2002-07-24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处理采用预寻呼的无线通信系统内的错误的方法和系统 |
CN1412989A (zh) * | 2002-10-15 | 2003-04-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标签转发路径建立和删除的方法 |
US20030099194A1 (en) * | 2001-11-28 | 2003-05-29 | Youngseok Lee | Constrained multipath routing method |
US20030112749A1 (en) * | 2001-12-18 | 2003-06-19 | Brian Hassink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etecting and/or correcting faults in a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by using redundant paths between nodes |
-
2003
- 2003-06-22 CN CNB031467385A patent/CN10034940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0806A (zh) * | 1999-05-10 | 2002-07-24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处理采用预寻呼的无线通信系统内的错误的方法和系统 |
JP2002057702A (ja) * | 2000-08-08 | 2002-02-22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ラベルスイッチングパスの優先制御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通信システム |
US20030099194A1 (en) * | 2001-11-28 | 2003-05-29 | Youngseok Lee | Constrained multipath routing method |
US20030112749A1 (en) * | 2001-12-18 | 2003-06-19 | Brian Hassink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detecting and/or correcting faults in a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by using redundant paths between nodes |
CN1412989A (zh) * | 2002-10-15 | 2003-04-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标签转发路径建立和删除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67844A (zh) | 2005-0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58055C (zh) | 减少错误平滑重启状态持续时长的方法及路由器 | |
CN100583827C (zh) | 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网络流量切换的方法及设备 | |
WO2007140689A1 (fr) | Procédé de traitement d'échecs et système et dispositif correspondants | |
CN100349406C (zh) | 一种基于资源预留协议控制建立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 | |
CN102165740A (zh) | 拥塞控制方法和设备 | |
CN101558609A (zh) | 一种环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1682518A (zh) | 分布式连接建立和恢复 | |
CN101640637A (zh) | 一种基于流量工程的资源预留协议隧道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801802B (zh) | 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路径上节点重启恢复的方法 | |
CN101296239B (zh) | 刷新标签交换路径的方法及标签交换路由器 | |
EP1921797A1 (en) | Re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network lsp occuring abnormal delete | |
CN100591051C (zh) | 多链路失效的处理方法及标签交换路由器 | |
CN101505277B (zh) | 一种退出优雅重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1510851A (zh) | 一种释放网络带宽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420378B (zh) | 资源预留协议流量工程下优雅重启的实现装置及方法 | |
US7499436B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 |
CN101123473B (zh) | 自动交换光网络中节点重启后控制平面的恢复方法 | |
US7542413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aying start of restoration of low priority services | |
CN1553663B (zh) | 减少软状态刷新的资源预留协议实现方法 | |
JP4099772B2 (ja) | Ipマルチキャスト切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ipマルチキャスト切替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
CN100352215C (zh) | 一种标签交换路径状态的自动检测及处理方法 | |
CN106161243A (zh) | 一种状态上报控制方法和装置 | |
WO2017162172A1 (zh) | 重启恢复时间的调整方法和装置 | |
CN101594288B (zh) | 查询器选举方法、路由器和网络系统 | |
JP2005236701A (ja) | Ipマルチキャスト配信元切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ための方法、切替制御サーバ、ならびに切替制御用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22 Address after: 075000 No. 2, building 2, building 1, building 202, Qiaodong District, Qiaodong District, Hebei, Zhangjiakou Patentee after: Liu Xinwei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