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35344C - 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单元安装构造 - Google Patents
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单元安装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35344C CN100335344C CNB2004100282466A CN200410028246A CN100335344C CN 100335344 C CN100335344 C CN 100335344C CN B2004100282466 A CNB2004100282466 A CN B2004100282466A CN 200410028246 A CN200410028246 A CN 200410028246A CN 100335344 C CN100335344 C CN 10033534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installation portion
- posterior bumper
- aforementioned
- whee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在车身后方设置用于覆盖设于后缓冲器单元(68)的上端安装部(345)侧方的后罩板(66),在该后罩板(66)上开设开口部(354),用于在将上端安装部(345)安装于车身侧时从车身侧方插入工具,以侧罩(65)覆盖该开口部(354)的侧方。可防止同乘者的腿部接触后缓冲器单元的上端安装部。另外,由于仅取下侧罩、即使不取下后罩板也可从开口部插入工具松开将上端安装部安装于车身侧的螺母,进行后缓冲器单元的装拆,故可提高其维护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单元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单元安装构造,已知有以罩覆盖着缓冲器部件的上端部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5-85443号公报(第2页图1、图2)。
现以下边的附图6说明专利文献1的图1;以以下的附图7说明其图2。而且更换了符号。
图6是表示现有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单元安装构造的侧视图,图6中所记述的机动二轮车为:在构架441的下部可上下自由摇动地安装着后叉442,在该后叉442的后端部安装着后轮443,在后叉442与构架441的后部上方架设着缓冲器部件444,在缓冲器部件向构架441的安装部上以罩445覆盖着。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它表示由罩445覆盖着从车座446的左右端向车身侧方突出的左右缓冲器部件444、444的各上端部。
罩445是为柔和同驾驶员腿部的接触而仅覆盖于缓冲器部件444的上端部的专用零件。为此却增加了成本。因此,只要能利用装于机动二轮车的零件覆盖于缓冲器部件444的上端部,即可防止零件数增加,抑制成本的提高。
另外,在为了维修缓冲器部件444而必须拆装缓冲器部件444的情况下,需要拆下左右的罩445,还要拆下车座446,操作工时增多,在维修这点上也成了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通过改进机动二轮车后缓冲器单元的安装构造缓和同驾驶员腿部的接触,并通过防止零件数增加来抑制成本升高且可提高其维护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项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将起后轮缓冲作用的后缓冲器单元的上端安装于车身后部侧面的机动二轮车上,在车身后部设置覆盖设于后缓冲器单元的上端安装部的侧方的第一罩,在该第一罩上设在将上端安装部安装于车身侧时从车身侧方插入工具的工具插入用开口部,以第二罩覆盖着该开口部的侧方。
借以第一罩与第二罩覆盖后缓冲器单元的上端安装部,可防止同乘者的腿部接触后缓冲器单元的上端安装部。
另外,只取下第二罩、即使不取下第一罩,也可从开口部插入工具松开在车身侧安装上端安装部的紧固构件,进行后缓冲器单元的拆装,因此可提高其维护性能。
第二项发明的特征在于,将第一罩作为覆盖车身后部侧方的后罩板;而将第二罩作为覆盖车身中央部侧方的侧罩。
由于以后罩板与侧罩覆盖了后缓冲器单元的上端安装部,不需特别设置覆盖于后缓冲器单元的上端安装部的罩,可防止增加零件数,可抑制成本升高。
第三项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罩的开口部近旁的下端部,安装固定第二罩的下端部。
第一罩与第二罩的安装部不显眼,可提高其外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后缓冲器单元安装构造的机动二轮车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的主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去掉本发明的侧罩的车身后部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后罩板与侧罩的组装要领的作用图。
图6是表示现有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单元安装构造的侧视图。
图7是图6的A-A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边借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且,图面按符号指向。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后缓冲器单元安装构造的机动二轮车的侧视图,机动二轮车10中,由设于前端的头管12、从该头管12大致向后方而后向后方的斜下方延伸的主管13、安装于该主管下部的枢支板14、从主管13后部左右分别向后方延伸的一对车座轨16、16(仅表示了近前的符号16)、分别连结该车座轨16、16的后部与枢支板14的副管17、17(仅表示出了近前的符号17)、从前述头管12向后方的斜下方直线状延伸的下管18所构成。在头管12上可自由操纵地安装着前叉21,在该前叉21的下端安装着前轮22,在前叉21的上端部安装着车把23;另由设在头管12的前部的前部支撑24支承着前灯26与仪表板27;在前灯26上通过号码板(车牌子)支撑28安装着前号码板31,在连结前叉21的左右上部的顶桥41上,安装着具有点火开关与驾驶盘闭锁器装置的组合开关,以开关罩43围于该组合开关42的上部周围。
机动二轮车10是这样的车辆:在主管13上安装着燃料箱51,从该燃料箱51的给油口上设置的盖52到底壁53延伸着排放管54,在该排放管54的下端连接着泄放管56的上端,使该泄放管56大致沿主管13的下部与枢支板14向下方垂下,以作为上下分开的第二罩的侧罩65、65(仅表示出了近前侧的符号65)覆盖主管13、在座轨16、16的前部与副管17、17的两侧方;以作为第一罩的后罩板66、66(仅表示出了近前侧的符号66)覆盖副管65、65后方的车座轨16、16的后部的两侧方;分别在可自由摇动地安装于枢支板14上的摇臂67的后部和车座轨16、16侧连结上后缓冲器单元68、68(仅表示出了近前侧的符号68)的端部。
这里,77是覆盖于前轮22上方的前挡泥板,78、78(只示出近前侧的符号78)是包括燃料箱51的前部、覆盖车身前部的侧方的左右前盖,81、83分别是安装于主管13、枢支板14和下管18上的发动机与一体设于该发动机后部的变速机,85是通过吸气管86安装于发动机81上的气化器,87是通过连接管88连接于气化器85上的空气滤清器,91是从发动机81的前部上部向车身后方延伸的排气管,92是连接于排气管91后端的消音器,93是侧支,94是安装于摇臂67后端的后轮,96是覆盖于后轮94上方的后挡泥板,97是安装于后挡泥板96上的后号码板,98是安装于车座轨16、16上部的车座,101是行李用夹子,102是后灯。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的立体图。图中示出,以侧罩65、65(图中仅示出了一侧的侧罩65)与配置于该侧罩65、65后方的后罩板66、66(图中仅示出了一侧方的后罩66)覆盖着在车座98下方的车身后部两侧方;同时还以侧罩65、65与后罩板66、66覆盖了将后缓冲器单元68、68(仅示出了一侧的符号68)安装于车身构架11上的上端安装部(图中未示出)。而且,148是将后缓冲器单元68安装于摇臂67上的下端安装部,151是侧罩65与后罩板66的结合部。
侧罩65由下罩153和一体安装于该下罩153上部的上罩154构成,在将该下罩153与上罩154组装起来的状态下,安装在后罩板66与车身构架11上。而且,156是下罩153与上罩154的结合部。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的侧视图。后罩板66为:将设于后部的盖后部第一安装部321安装于车座98的底板,将设于后部的盖后部第二安装部322安装于覆盖后灯102上方的后罩323,将设于中央部下部的盖中间安装部324安装于设于车座轨16后部下部的后部支架326,将设于前部的盖前部第一安装部327插入加强车座轨16与副管17的连结部的加强板328(为构成车身构架11的构件)上开设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出)中。
侧罩65为:将设于后部上部的罩后部第一安装部331安装于后罩板66的盖前部第二安装部332,将设于后部下部的罩后部第二安装部333安装于后罩板66的盖前部第三安装部334,将设于前部上部的罩前部第一安装部336插入设在主管13上的孔部(图中未示出),将设于前部下部的罩前部第二安装部337安装于枢支板14的枢支上部安装部338。
图中的341~343是为了结合侧罩65的下罩153与上罩154而设的侧罩结合部。345是后缓冲器单元68的上端安装部,以螺钉与螺母将该上端安装部345安装于加强板328上。
图4是取下本发明的侧罩后车身后部的侧视图。后罩板66中,将覆盖后缓冲器单元68的上端安装部345的副盖部353设于前部,在该副盖部353上设有工具插入用的开口部354,以便在将上端安装部345安装于加强板328上时用于从车身侧方插入工具来拧螺母(图中未示出),以侧罩65(参照图3)覆盖该开口部354的侧方。
图中,356是为安装上端安装部345而一体设于加强板328(参照图3)上的螺钉,借将螺母拧于该螺钉356上来安装上端安装部345。357、357是借插入侧罩65的后方突出部(图中未示出)而在后罩板66与侧罩65的结合部不出台阶地连结起来的结合部结合孔。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后罩板与侧罩的组装要领的作用图。
首先,将设于下罩153上的下安装部361~363安装于设在上罩154上的上安装部365~367,对下罩153与上罩154进行组装、形成侧罩65(下安装部361与上安装部365构成侧罩结合部341,下安装部362与上安装部366构成侧罩结合部342,下安装部363与上安装部367构成侧罩结合部343)。
其次,将后罩板66的盖后部第一安装部321、盖后部第二安装部322、盖中间安装部324与盖前部第一安装部327安装于车身侧。
而后,将侧罩65的后方突出部371、371插入结合部结合孔357、357中,将侧罩65的罩后部第一安装部331安装于后罩板66的盖前部第二安装部332,将侧罩65的罩后部第二安装部333安装于后罩板66的盖前部第三安装部334。
再后,将侧罩65的罩前部第一安装部336插入主管的孔部,将罩前部第二安装部337安装于枢支板的枢支上部安装部。
至此,完成了侧罩65与后罩板66的组装。
像以上图1、图3与图4所说明的那样,第一项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这种将对后轮起缓冲作用的后缓冲器单元68的上端安装于车身后部侧面的机动二轮车10中,在车身后部,设置用于覆盖设于后缓冲器单元68的上端安装部345的侧方的后罩板66,在该后罩板66上设置开口部354,以便当将上端安装部345安装于车身侧时从车身侧方插入工具用,以侧罩65覆盖该开口部354的侧方。
由于以后罩板66与侧罩65覆盖了后缓冲器单元68的上端安装部345,可防止同乘者的腿部接触后缓冲器单元68的上端安装部345。
另外,由于仅取下侧罩65、即使不取下后罩板66,也可以从开口部354插入工具、松开将上端安装部安装于车身侧的螺母,可进行后缓冲器单元68的装拆,故可提高其维护性能。
第二项发明的特征在于,将第一罩定为覆盖车身后部侧方的后罩板66;将第二罩定为覆盖车身中央部侧方的侧罩65。
由于以后罩板66与侧罩65覆盖了后缓冲器单元68的上端安装部345,不需特别设置用于覆盖后缓冲器单元68的上端安装部345,故可防止增加零件数。
本发明的第三项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图5中,在作为后罩板66的开口部354的近旁的下端的盖前部第三安装部334上,安装固定着作为侧罩65的下端的罩后部第二安装部333。
由于后罩板66与侧罩65的安装部333、334不显眼,可提高外观性能。
而且,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是在后罩板上设开口部,以侧罩覆盖该开口部,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侧罩上设开口部,以后罩板覆盖该开口部。
本发明,由上述构成可取得如下效果。
第一项发明的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单元安装构造,由于在车身后部设置用于覆盖设于后缓冲器单元上的上端安装部的侧方的第一罩,在该第一罩上开设当向车身侧安装上端安装部时从车身侧方插入工具的工具插入用开口部,而以第二罩覆盖该开口部的侧方,可防止同乘者的腿部接触后缓冲器单元的上端安装部。另外,由于仅取下第二罩、即使不取下第一罩,也可从开口部插入工具、松开将上端安装部安装于车身侧的紧固构件,进行后缓冲器单元的装拆,故可提高其维护性能。
第二项发明的机动二轮车后缓冲器单元的安装构造,由于将第一罩作为覆盖车身后部侧方的后罩板,而将第二罩作为覆盖车身中央部侧方的侧罩,由于可以后罩板与侧罩覆盖后缓冲器单元的上端安装部,不需特别设置用于覆盖后缓冲器单元上端安装部的罩,可防止增加零件件数。从而,可抑制机动二轮车成本增加。
第三项发明的机动二轮车后缓冲器单元的安装构造,由于在第一罩的开口部近旁的下端部,安装固定第二罩的下端部,第一罩与第二罩的安装部不显眼,可提高其外观性能。
Claims (3)
1.一种机动二轮车后缓冲器单元的安装构造,在车身后部侧面安装用于对后轮起缓冲作用的后缓冲器单元的上端的机动二轮车中,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车身后部,设置用于覆盖设于前述后缓冲器单元上的上端安装部的侧方的第一罩,在该第一罩上设置开口部,用于在将前述上端安装部安装于车身侧时从车身侧方插入工具,以第二罩覆盖该开口部的侧方。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后缓冲器单元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罩是覆盖前述车身后部侧方的后罩板;前述第二罩是覆盖前述车身中央部侧方的侧罩。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后缓冲器单元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一罩的前述开口部近旁的下端部,安装固定前述第二罩的下端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74373/2003 | 2003-03-18 | ||
JP2003074373A JP4351459B2 (ja) | 2003-03-18 | 2003-03-18 | 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クッションユニット取付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32110A CN1532110A (zh) | 2004-09-29 |
CN100335344C true CN100335344C (zh) | 2007-09-05 |
Family
ID=33290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2824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5344C (zh) | 2003-03-18 | 2004-03-10 | 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单元安装构造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351459B2 (zh) |
CN (1) | CN100335344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1386A (zh) * | 2010-11-22 | 2011-04-06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车头罩与前减震安装结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20539B2 (ja) * | 2005-07-28 | 2011-01-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
JP4958218B2 (ja) * | 2007-02-16 | 2012-06-2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テップ装置 |
JP2009154842A (ja) * | 2007-12-28 | 2009-07-16 | Yamaha Motor Co Ltd | 鞍乗型車両 |
JP5486867B2 (ja) * | 2009-07-31 | 2014-05-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
WO2012074072A1 (ja) * | 2010-12-03 | 2012-06-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JP6231920B2 (ja) * | 2014-03-26 | 2017-11-1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 |
CN106976518B (zh) * | 2016-01-19 | 2019-06-28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后减震器构造 |
CN105599845B (zh) * | 2016-02-16 | 2019-02-12 | 朱红英 | 一种带减振装置的折叠车架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85443A (ja) * | 1991-09-30 | 1993-04-06 | Suzuki Motor Corp | 前後輪駆動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ークツシヨン装置 |
JPH11132278A (ja) * | 1997-10-31 | 1999-05-18 | Kayaba Ind Co Ltd |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
JPH11301654A (ja) * | 1998-04-17 | 1999-11-02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カード付きカートン |
JP2001287680A (ja) * | 2001-03-22 | 2001-10-16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2輪車用カウル |
-
2003
- 2003-03-18 JP JP2003074373A patent/JP435145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3-10 CN CNB2004100282466A patent/CN10033534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85443A (ja) * | 1991-09-30 | 1993-04-06 | Suzuki Motor Corp | 前後輪駆動自動二輪車のリヤークツシヨン装置 |
JPH11132278A (ja) * | 1997-10-31 | 1999-05-18 | Kayaba Ind Co Ltd | 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
JPH11301654A (ja) * | 1998-04-17 | 1999-11-02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カード付きカートン |
JP2001287680A (ja) * | 2001-03-22 | 2001-10-16 | Honda Motor Co Ltd | 自動2輪車用カウル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01386A (zh) * | 2010-11-22 | 2011-04-06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车头罩与前减震安装结构 |
CN102001386B (zh) * | 2010-11-22 | 2012-12-26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车头罩与前减震安装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4276863A (ja) | 2004-10-07 |
CN1532110A (zh) | 2004-09-29 |
JP4351459B2 (ja) | 2009-10-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96247C (zh) | 摩托车以及该摩托车的后车体结构 | |
CN101100205B (zh) | 自动二轮车 | |
CN102574556B (zh) | 机动二轮车 | |
CN100335344C (zh) | 机动二轮车的后缓冲器单元安装构造 | |
CN1891559A (zh) |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罩安装结构 | |
CN1827459A (zh) | 自动二轮车的车架 | |
CN1439562A (zh) | 摩托车的后组合灯安装结构 | |
CN1096980C (zh) | 机动二轮车的前灯安装构造 | |
CN1269682C (zh) | 机动二轮车中的前罩安装构造 | |
CN1738741A (zh) | 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 |
CN1754750A (zh) | 机动二轮车中的车体盖构造 | |
CN1042117C (zh) | 车辆的尾灯装置 | |
CN1275802C (zh) | 摩托车的牌照板安装结构 | |
CN1084691C (zh) | 摩托车的后翼子板装置 | |
JP5112092B2 (ja) | 自動2輪車のリアフレーム取付構造 | |
CN1122762A (zh) | 小型摩托车的车体结构 | |
CN1750965A (zh) | 前部车身罩结构 | |
CN100389043C (zh) | 机动二轮车的车身前部构造 | |
CN1376609A (zh) | 自动二轮车的后座踏板架结构 | |
EP1642811B1 (en) | Windscreen mounting structure in light vehicles | |
CN1520367A (zh) |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 |
CN1903647A (zh) | 低地板式车辆 | |
CN1090120C (zh) | 两轮摩托车的车架护罩结构 | |
CN1083368C (zh) | 机动二轮车的后挡泥板安装构造 | |
CN1298582C (zh) | 机动二轮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