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35111C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35111C CN100335111C CNB2004100207662A CN200410020766A CN100335111C CN 100335111 C CN100335111 C CN 100335111C CN B2004100207662 A CNB2004100207662 A CN B2004100207662A CN 200410020766 A CN200410020766 A CN 200410020766A CN 100335111 C CN100335111 C CN 10033511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medicine
- radix
- rhizoma
- rheumat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主要原料药是由羌活、苍术、芦根、当归、红花和枸杞子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它可以被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内服剂型。本发明药物具有祛风湿、止痹痛、养血活血、通络滋阴、补肾强身的功能,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滞留的手足麻木、筋骨疼痛、腰膝无力等症状。治疗效果好,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风湿即中医称为痹证,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不论性别、年龄均可发病。潮湿寒冷,气候急剧变化等地区,更属多见。病情轻者可能只在某些肢体,关节等处,感到酸楚,疼痛,并当天气变化时加剧。严重者则疼痛酸楚显著,关节肿大,反复发作,而致影响肢体,关节的运动功能,甚至引起变形,因而不能行走和活动。根据历代医家的看法,本病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气侵袭人体,流注经络,致气血不和而成。三气感受大都并合而来,但常有所偏胜,故临床证候也有所区别,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的区分。此外还有一种热痹,即初因风寒湿邪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及人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在感受风寒湿邪时,呈现一系列热胜证状。
从上所述,风湿病均在人体正气先虚的条件下,外邪侵袭,邪气壅阻于血脉经络之间,络道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因而产生痹痛。病人往往有气虚或血虚的情况。本病治疗以祛邪通络为主,并根据临床证候运用,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及补气补血等法。目前用于风湿痛治疗的中药很多种,包括外用药和内服药,如伤湿止痛膏,疏风定痛丸,舒筋活络酒,祛风止痛片,大活络丸等上市药品,以及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上千种药物,如在CN97108093.3中公开了一种强身健体治疗风湿的药液,其特征在于用桑寄生、独活、羌活、红参为主要原料药以渗漉法制成的。尤其是加入杜仲、当归、熟地、木瓜、桂枝、甘草、白芍、枸杞子制成的药液,既祛风湿、止痹痛,又补肝肾、益气血的功效。尽管如此,治风湿病的中药因为功能单一或因药品原料多制备成本高或有副作用等原因,因而应用范围受到局限,或治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因此,人们对疗效更好,成本更低的治疗风湿病的中药制剂仍存在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基于经过大量临床实践的祖传密方以及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反复研究,科学配伍,充分发挥各药功效,使其药性互补.并根据季节发病特点用药,从而产生最佳的疗效。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药品种少,功效好,适于广泛应用病人及可长期使用的治疗风湿病的一种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了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药物选择羌活、苍术、芦根、当归、红花和枸杞子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风湿病,防止其复发。其中选用羌活、苍术为君药。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发汗止痛的功效,尤其是上半身的风寒湿邪,功效较为显著。苍术味苦,性温,归脾、胃经,它有健脾燥湿,祛风发汗的功效。还选用了当归、红花作为臣药,当归味辛、甘,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通经的作用。红花味辛,性温,归心、肝经,可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两种臣药为活血之药,取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助君药祛风止痛。又选择了枸杞子及芦根作为佐使药,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肾益精,滋阴养肝的功效。芦根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生津,解渴止呕之作用,协助君、臣药发挥补肝肾,滋阴养血之效。增加清热,止渴除烦之功效。
患风湿病人的身体有时很衰弱,或因得病日久未愈,常有气虚之表现,此时药物中加入人参或经炮制得到的红参可达更好的治疗效果,因为其味甘微苦性温,归脾、肺经,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之功效,或加入人参经炮制得到的红参,因为带有温热性,更适用于虚寒症状。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人经长期治疗观察发现,在秋冬季节配方中加入人参、陈皮功效更好,在春夏季节配方中增加经炮制得到的红参、独活、桑寄生疗效更佳。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胃,燥湿化痰之功效,它可防止补药滋腻伤胃,又可防止羌活引起的胃不适恶心。独活性味、功效与羌活相似,但其更适于下半身的腰腿酸痛的治疗。桑寄生味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独活、桑寄生与本发明中药其它组份共同发挥协同作用。适于在春夏风湿病更易发生的季节使用。
本发明的药物配方周密,祛风湿而不燥,养肝肾而不腻,标本兼顾,气血并治。适用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等一切痹症,长期应用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药物原料可以采用酒制法,最好是粮食酿造的白酒,其味甘、辛,性热,归肝、心经,能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可增加当归,红花活血的作用,并能引药上行而助药力。酒剂具有杀菌防腐的作用,可长期保存而不变质,且服用方便,剂量准确,容易制备。
本发明药物的原料还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
本发明药物具有祛风湿,止痹痛,养血活血,通络滋阴,补肾强身的功能,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风湿热痹滞留的手足麻木、筋骨疼痛、腰膝无力及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等病症。
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范围都具有疗效:
羌活2~5份、苍术4~7份、芦根4~7份、当归3~6份、红花2~5份和枸杞子6~9份。
优选为:羌活3份、苍术5份、芦根5份、当归4份、红花3份和枸杞子7份。
本发明药物各组分用量在秋冬季节多采用的是:羌活2~5份、苍术4~7份、芦根4~7份、当归3~6份、红花2~5份、枸杞子6~9份、人参16~19份和陈皮3~6份。
优选为:羌活3份、苍术5份、芦根5份、当归4份、红花3份、枸杞子7份、人参17份和陈皮4份。
在春夏季节多采用的是:羌活2~5份、苍术4~7份、芦根4~7份、当归3~6份、红花2~5份、枸杞子6~9份、人参经炮制得到的红参16~19份、桑寄生4~7份和独活3~6份。
优选为:羌活3份、苍术5份、芦根5份、当归4份、红花3份、枸杞子7份、人参经炮制得到的红参17份、桑寄生5份和独活4份。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外用制剂。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煎,然后浓缩水煎液制成;但是为了使该药物的各原料更好地发挥药效,优选对原料药中的陈皮、苍术等含挥发油的脂溶性组分进行乙醇提取,或对含挥发油组分进行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但是这些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优选的本发明药物组分的制备方法如下:
1、药酒的制备方法: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粉碎成粗粉,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酒罐内,将20%-50%白酒1000~3000份倒入酒罐内,盖好盖,浸泡20天,过滤,分装。
2、蜜丸的制备方法: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加炼蜜90~110克制成蜜丸。
3、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粉碎成粗粉,
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静置,滤过,滤液在80℃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的清膏,加入可溶性淀粉适量,作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
4、红糖药酒的制备方法: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粉碎成粗粉,另取红糖100份,溶解于35%白酒2000份,浸渍48小时后,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以每分钟1-3毫升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漉液,静置,滤过,分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临床观察试验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治疗患者共160例,其中男52例,女108例,年龄在20-30岁8例,31-40岁17例,41-50岁32例,51岁以上103例。
2、诊断标准
(1)行痹: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涉及多个肢体及关节,关节屈伸不便,或见寒热表证,舌苔薄白或腻,脉多浮。
(2)痛痹: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疼痛较剧,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舌苔白,脉弦紧。
(3)着痹:肢体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手足笨重,活动不便,疼痛也有定处,苔白腻,脉濡缓。
(4)热痹: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则舒,痛不可近,关节不能活动,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并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证状,舌苔黄燥,脉滑数。
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全部症状消失,且稳定两年以上,重症患者症状消失,恢复生活治理能力,且病情稳定两年以上。
显效:疼痛消除,其它症状明显减轻。
好转:疼痛程度减轻,其它症状有所减轻。
无效:症状无明显减轻。
4、治疗方法
秋冬季节服用实施例2制备的药酒,春夏季节服用实施例3制备的药酒。每日早晨口服药酒50克,7天为一疗程。
5、治疗结果(见表1,表2)
表1:经治疗后疗效观察
类型分类 | 治愈 | 显效 | 好转 | 无效 | 有效率(%) | ||||
例数 | 治愈率(%) | 例数 | 显效率(%) | 例数 | 好转率(%) | 例数 | 无效率(%) | ||
行痹 | 78 | 100 | 100 | ||||||
痛痹 | 55 | 86 | 9 | 14 | 100 | ||||
着痹 | 10 | 63 | 4 | 25 | 2 | 13 | 100 | ||
热痹 | 2 | 100 | 100 | ||||||
合计 | 143 | 89 | 13 | 8 | 4 | 3 | 100 |
表2:各类病人治疗的疗程观察
疗程 | 行痹(例) | 痛痹(例) | 着痹(例) | 热痹(例) | ||||||
治愈 | 显效 | 治愈 | 显效 | 治愈 | 显效 | 好转 | 治愈 | 显效 | 好转 | |
1 | 60 | 12 | ||||||||
2 | 18 | 37 | 5 | |||||||
3 | 6 | 3 | 6 | 3 | 1 | |||||
4 | 1 | 4 | 1 | 1 | 2 |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的酒剂制备
10.将羌活3克、苍术5克、芦根5克、当归4克、红花3克和枸杞子7克粉碎成粗粉,装入沙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酒罐内,将35%白酒2500克倒入酒罐内,盖好盖,浸泡20天,将此浸泡液过滤,并将此过滤液分装。
[实施例2]本发明药物的酒剂制备
11.将羌活3克、苍术5克、芦根5克、当归4克、红花3克、枸杞子7克、人参17克和陈皮4克粉碎成粗粉,装入沙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酒罐内,将35%白酒2500克倒入酒罐内,盖好盖,浸泡20天,将此浸泡液过滤,并将此过滤液分装。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的酒剂制备
12.将羌活3克、苍术5克、芦根5克、当归4克、红花3克、枸杞子7克、人参经炮制得到的红参17克、桑寄生5克和独活4克粉碎成粗粉,装入沙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酒罐内,将35%白酒2500克倒入酒罐内,盖好盖,浸泡20天,将此浸泡液过滤,并将此过滤液分装。
[实施例4]本发明药物的蜜丸制备
将羌活3克、苍术5克、芦根5克、当归4克、红花3克、枸杞子7克、人参经炮制得到的红参17克、桑寄生5克和独活4克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加炼蜜100克制成蜜丸。
[实施例5]本发明药物的颗粒剂制备
将羌活3克、苍术5克、芦根5克、当归4克、红花3克、枸杞子7克、人参17克和陈皮4克粉碎成粗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静置,滤过,滤液在80℃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的清膏,加入可溶性淀粉适量,作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
[实施例6]本发明药物的红糖酒剂制备
将羌活3克、苍术5克、芦根5克、当归4克、红花3克和枸杞子7克粉碎成粗粉,另取红糖100份,溶解于35%白酒2000份,浸渍48小时后,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以每分钟1-3毫升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漉液,静置,滤过,分装。
[实施例7]本发明药物的酒剂制备
13.将羌活3克、苍术5克、芦根5克、当归4克、红花3克和枸杞子7克粉碎成粗粉,装入沙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酒罐内,将35%白酒1500克倒入酒罐内,盖好盖,浸泡20天,将此浸泡液过滤,并将此过滤液分装。
Claims (10)
1.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羌活2~5份、苍术4~7份、芦根4~7份、当归3~6份、红花2~5份和枸杞子6~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羌活3份、苍术5份、芦根5份、当归4份、红花3份和枸杞子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药中还有人参16~19份和陈皮3~6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羌活3份、苍术5份、芦根5份、当归4份、红花3份、枸杞子7份、人参17份和陈皮4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药中还有人参经炮制得到的红参16~19份、桑寄生4~7份和独活3~6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组分的用量为:羌活3份、苍术5份、芦根5份、当归4份、红花3份、枸杞子7份、人参经炮制得到的红参17份、桑寄生5份和独活4份。
7.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治疗风湿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粉碎成粗粉,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酒罐内,将20%-50%白酒1000~3000份倒入酒罐内,盖好盖,浸泡20天,将此浸泡液过滤,并将此过滤液分装。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治疗风湿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克粉末加炼蜜90~110克制成蜜丸。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治疗风湿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粉碎成粗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静置,滤过,滤液在80℃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的清膏,加入可溶性淀粉适量,作填充剂,压制成颗粒剂。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治疗风湿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粉碎成粗粉,另取红糖100份,溶解于35%白酒2000份,浸渍48小时后,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以每分钟1-3毫升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漉液,静置,滤过,分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207662A CN100335111C (zh) | 2004-06-16 | 2004-06-16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4100207662A CN100335111C (zh) | 2004-06-16 | 2004-06-16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83017A CN1583017A (zh) | 2005-02-23 |
CN100335111C true CN100335111C (zh) | 2007-09-05 |
Family
ID=34600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2076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35111C (zh) | 2004-06-16 | 2004-06-16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335111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73584A (zh) * | 2014-08-29 | 2014-12-03 | 广西博士海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治疗风湿的中药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983A (zh) * | 1993-09-09 | 1995-03-15 | 袁双田 | 治疗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增生的药及制备方法 |
CN1238952A (zh) * | 1998-06-11 | 1999-12-22 | 周井林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和类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 |
CN1270811A (zh) * | 2000-06-08 | 2000-10-25 | 烟台康平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治疗痹证的中成药及其制法 |
-
2004
- 2004-06-16 CN CNB2004100207662A patent/CN10033511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983A (zh) * | 1993-09-09 | 1995-03-15 | 袁双田 | 治疗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增生的药及制备方法 |
CN1238952A (zh) * | 1998-06-11 | 1999-12-22 | 周井林 | 一种用于治疗风湿病和类风湿病的中药组合物 |
CN1270811A (zh) * | 2000-06-08 | 2000-10-25 | 烟台康平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治疗痹证的中成药及其制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83017A (zh) | 2005-0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62357A (zh) |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 |
CN101422579B (zh) |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 | |
CN102166278B (zh) | 一种治疗小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66579A (zh) | 一种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17027C (zh) |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中药 | |
CN100349597C (zh) | 一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 |
CN102178781B (zh) |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83695A (zh) | 一种治疗半身不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72027C (zh) | 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感染及胆囊结石、胆囊炎的金钱草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 |
CN1246031C (zh) | 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成药 | |
CN1814208A (zh) | 治疗并防止口腔溃疡复发的口服中药 | |
CN1440804A (zh) | 一种降血脂的中药 | |
CN100335111C (zh) |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50954B (zh) | 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45197C (zh) | 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制剂 | |
CN104971241A (zh) |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8093C (zh) | 含牦牛骨的治疗风湿病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08024C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02930A (zh) | 一种健脾补肾的十二红花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078157A (zh) | 一种抗肿瘤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14160A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口服丸剂 | |
CN111759940B (zh) | 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961662B (zh) | 一种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90069A (zh) | 预防和治疗痛风病的药物及其制备工艺 | |
CN1340350A (zh) | 面瘫咀嚼剂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00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