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跳转到内容

古鱷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鳄属
化石时期:早三叠世
弗氏古鱷,生存於早三叠世的南非
无效状况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綱 Reptilia
科: 古鳄科 Proterosuchidae
属: 古鳄属 Proterosuchus
Broom, 1903
模式種
弗氏古鱷
Proterosuchus fergusi

Broom, 1903
  • 弗氏古鱷 P. fergusi
    Broom, 1903
  • 袁氏古鱷 P. yuani
    (Young, 1936) Cruickshank, 1970
  • 最後古鱷 P. ultimus
    (Young, 1964) Cruickshank, 1970
異名

古鱷屬(屬名:Proterosuchus),是種已滅絕主龍形類爬行動物,是古鱷科的一屬,生存於三疊紀早期的中國南非。古鱷是著名的早期主龍形類之一,外形類似現代鱷魚,可能是現代鱷魚的遠祖。古鱷可能以伏擊方式攻擊水邊獵物。牠們的上頜前端往下彎曲,齶骨有牙齒,這是種原始的特徵,較晚的主龍類失去這個原始特徵。

敘述

[编辑]
弗氏古鱷的想像圖
古鱷的上頜前端呈鉤狀

三疊紀早期,古鱷是最大型的陸地爬行動物之一,體型接近於現代的科莫多龍。古鱷的外表類似原始鱷魚,並與現代鱷魚擁有許多共同特徵,例如:長口鼻部、健壯的頸部肌肉、短四肢、長尾部。但古鱷仍保有自己的原始特徵,例如口鼻部前端呈鉤狀。這種鉤狀嘴部使得遭到獵食的獵物,例如二齒獸類水龍獸,幾乎不可能從嘴裡逃脫。如同大部分現代鱷魚,古鱷是種伏擊掠食動物,在水中等待獵物接近、進入水裡,然後在水面下展開攻擊。古鱷的尾巴長而健壯,適合在水中高速移動。古鱷的四肢短而粗壯,也可以在陸地上行走、移動。古鱷能夠在水中、陸地上移動,這意味者牠們可以在兩種不同環境調節體溫,在陸地曝曬陽光、在水中冷卻身體。身為伏擊掠食動物,意味者古鱷的大部分時間中,大部分身體都處於同種環境。這種方式是節省能量消耗的好方法,甚至可讓掠食動物長時間沒有進食。

雖然古鱷可以在水中生存、游泳,古鱷應較常獵食陸地動物,而較少捕食魚類。牠們的眼睛位在頭部上方,使牠們可躲在水面之下,等待獵物至水邊飲水,再將水邊的獵物拖入水中,再將獵物溺死、咬食。

在2011年,科學家比較古鱷、現代鳥類與爬行動物的鞏膜環大小,提出古鱷可能屬於無定時活躍性的動物,覓食、移動行為跟白天黑夜沒有正相關,只休息短暫時間。這個分析結果,支持了早期主龍類的視力已經適應微弱光線的理論。但是,古鱷可能生存於極區環境。如果屬實,牠們生存環境的光線條件,可能不同於其他主龍類的環境,而古鱷可能獨自演化適應不同的光線環境[1]

[编辑]
袁氏古鱷,原是加斯馬吐龍的一種

化石最早被發現於南非東開普省卡魯盆地,屬於波弗特群(Beaufort Group)的水龍獸集合帶。在1903年,古生物學家羅伯特·布魯姆(Robert Broom)將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弗氏古鱷Proterosuchus fergusi),屬名意為「較早的鱷魚」[2]

之後在卡魯盆地發現許多古鱷科的化石,先後被建立為其他物種,例如:在1924年命名的加斯馬吐龍Chasmatosaurus vanhoepeni[3]、在1946年命名的Elaphrosuchus rubidgei[4]、以及在1965年命名的加斯馬吐龍的第二種(C. alexandri[5]。這些物種的差異,主要在體型大小的特徵差別。近年,這些物種被發現是相同物種,而特徵差異導因於生長時期的不同變化[6]。由於古鱷屬的命名時間較早,以上物種都是弗氏古鱷的次異名

在1936年,中國新疆吉木薩爾縣倉房溝群(Cangfanggou Group)發現一個早期主龍形類化石,被楊鍾健命名為袁氏加斯馬吐龍C. yuani[7]。在1970年,袁氏加斯馬吐龍被改歸類於古鱷屬,成為袁氏古鱷P. yuani)。

分類

[编辑]

古鱷是種早期主龍形類動物,主龍形類包含了鱷魚、翼龍類恐龍、以及鳥類。過去有理論認為古鱷是鱷目的祖先,鱷目包含了長吻鱷短吻鱷、以及鱷魚,目前普遍認為古鱷是現代鱷魚的遠親。

大眾文化

[编辑]

古鱷出現在英國廣播公司的電視節目《與巨獸共舞》。在節目裡,當水龍獸因季節遷徙而橫越一個小深谷時,遭到古鱷的伏擊,類似現在非洲鱷魚伏擊斑馬。古鱷還出現在《動物末日》(Animal Armageddon)第五集。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Schmitz, L.; Motani, R. Nocturnality in Dinosaurs Inferred from Scleral Ring and Orbit Morphology. Science. 2011, 332. PMID 21493820. doi:10.1126/science.1200043. 
  2. ^ Broom, R. On a new reptile (Proterosuchus fergusi) from the Karroo beds of Tarkastad, South Africa. Annals of the South African Museum. 1903, 4: 159–164. 
  3. ^ Haughton, S.H. On a new type of thecodont from the Middle Beaufort Beds. Annals of the Transvaal Museum. 1924, 11: 93–97. 
  4. ^ Broom, R. A new primitive proterosuchid reptile. Annals of the Transvaal Museum. 1946, 20: 343–346. 
  5. ^ Hoffmann, A.C. On the discovery of a new thecodont from the Middle Beaufort Beds. Researches of the National Museum, Bloemfontein. 1965, 2: 33–40. 
  6. ^ Welman, J. The taxonomy of the South African proterosuchids (Reptilia, Archosauromorpha).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1998, 18 (2): 340–347. 
  7. ^ Lucas, S.G. Vertebrate biochronology of the Triassic of China (PDF). Lucas, S.G. and Morales, M. (eds.) (编). The Nonmarine Triassic. 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 Science Bulletin. 1993: 301–306. [永久失效連結]

来源

[编辑]
  • Haines, Tim, and Paul Chambers. The Complete Guide to Prehistoric Life. Pg. 58. Canada: Firefly Books Ltd.,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