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Academia.eduAcademia.edu
《开罗宣言》对二战后 国际秩序的重要意义 [美]金大建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美国、中国和英国)起草、讨论 并同意发表了一系列公报,勾勒出战后国际秩序的蓝图,《开罗宣言》 就是其中的一份。准确地理解历史,对于所有国家都很重要。每个国 家都寻求对自身最为有利的秩序。《开罗宣言》及以后相对稳定的国际 秩序,对当年和今天同样重要。宣言对中国的未来有积极意义。《开罗 宣言》所包含的一些永恒的原则,可以应用到建立任何新型的大国关 系之中。 1943 年 11 月 22 日,三大盟国领导人罗斯福、蒋介石和丘吉尔齐聚 埃及开罗。前面的发言已经对这个决定命运的日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进行了阐述。这一天正值中国传统节气“小雪”。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 蓝图就此规划出来,直到现在它依然在发挥作用。 为了把观念变成一纸公文,即《开罗宣言》,再把构想转化成实际 的世界秩序,同盟国的每个国家都付出了生命和财富的代价。确切数 字已经无法统计,但至少 1000 万以上的中国公民牺牲了生命,才使得 * 金大建(Roger Cavazos)是美国鹦鹉螺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开罗宣言》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意义 69 中国在谈判桌上获得了席位。扫一眼中国任何一个现代城市的空中轮 廓线,人们都会心生敬意: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 《开罗宣言》的初衷,是建立一个更加稳定、更加可预测、更少血 腥的战后世界秩序,避免全球规模的间歇性暴力冲突再次发生。最近 (就在写作本文的当下)在德国波茨坦,中国总理李克强表示要捍卫这 一初衷。a 尽管他没有直接提及《开罗宣言》,但他强调需要恪守《波 茨坦公告》第八条。当然,《波茨坦公告》的基础正是《开罗宣言》所 表述的准则。b 对于国际秩序而言,历经沧桑后仍然长久屹立,就必须包含刻板 与灵活两种相互矛盾的品质。二战结束以来,尽管世界发生了许多变 迁,这份文件中固有的一些原则和规诫却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人类通常学习历史总结规律,为未来成功创造最好的条件。历史 上从未出现过两个完全相同的时期,而且以后也不会出现,但有些原 则在改善当前世界秩序时可以予以考虑并应用,使向任何“新型大国 关系”的过渡变得更加顺畅。历史上中国多次成为世界大国,二战中 再次以战胜国的地位上升为世界领袖之一。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并 不是什么新闻。它可能重新崛起,但过去中国就曾发挥过世界领导者 的作用。 总结教训并展开广泛讨论的方式多种多样。本文的方法是相对直 接地观察变与不变。之后本文总结了一些历经 70 年风云变幻的原则和 教训。 a 中国网络电视台, “李克强参观波茨坦旧址:正视历史才能开创未来”,2013 年 5 月 26 日。 Available at http://news.cntv.cn/2013/05/26/ARTI1369572906406464.shtml b For the full text of the Cairo Declaration see“Cairo Communique, December 1, 1943”开罗 宣言内容,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December 1, 1943. Available at http://www.ndl.go.jp/constitution/e/ shiryo/01/002_46shoshi.html。 70 启迪现实 昭示未来——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 变化何在? 二战结束以来,技术变迁的速度、广度和规模都令人惊叹。不但 破坏性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交流以及启发式方法和决策的数量和质量 也飞速增长。战争目前基本上还是人类的事务。技术使人类发动战争 成为可能,也给战争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技术也改变了我们引发战 争的思维过程——或者说我们巩固和平的方式。本文将特别关注核 时代来临之际发生变化的两个概念: “确保相互摧毁(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和“确保相互依赖(Mutual Assured Dependence)”。使 这两个概念成为可能的,是同一个价值中立的因素:技术。a 世界不是一次,而是曾经两次进入“确保相互摧毁”的状态。尽 管如此,各国都幸存下来甚至变得兴旺。第一次“确保相互摧毁”主 要是指美国和前苏联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那种紧张但平衡的 关系今天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仍然存在。两国都有可信而充足的手段 用核武器毁灭对方。两国都有首先发动核打击的能力,而且即便首先 遭到核打击,仍都有能力进行反击。两国都确信,无论主动攻击还是 进行报复,它们都将被对方摧毁。强烈的求生欲望使它们根本不会发 动攻击。两个国家都可能疯狂,但没有一个国家想自取灭亡。结果是 局势虽然紧张但关系依然稳定,由于担心小规模战斗可能升级,双方 都会克制军事冒险主义。然而,两国都储备了大量异常昂贵的核武器, 并建造了耗资不菲的基础设施以保障核项目的运行。 a For more on the concept see: Sharon Squassoni, “Nuclear Energy and Security in NE Asia: Security Challenges in Northeast Asia”, March 30, 2010. Available at http://csis.org/files/media/ ppp/100330_nukesecu_neasia.pdf ; Tatsujiro Suzuki, “A Proposal for Multinational Nuclear Fuel Cycle”, April 15, 2010. Available at http://www.aec.go.jp/jicst/NC/about/kettei/100415.pdf. 《开罗宣言》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意义 71 作为“最低限度核威慑”力量的一部分,中国的核武库规模较小。 坦率地说,中国没什么兴趣和动机参与到“确保相互摧毁”中。但是, 奥巴马总统发布了新的“核武器运用战略”,并使用了专门针对中国的 “战略稳定”一词。a 他在柏林发表了演讲。柏林这座城市曾以其丑陋的分裂成为冷战 最糟糕之地的典型。然而,当德国再次统一并定都柏林时,这座熊城 (熊是柏林市的象征)又成为团聚和重生的标志。但象征主义并不是事 情的本质。确保相互摧毁成为中美关系的一部分。两个前盟友和前敌 人开始了新的关系。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掌握了从设计到投送核武器各个环节的技 术。这一点非常重要。中国和所有可能遭受中国核打击国家的人民都 相信,如果中国决定发射核导弹,那一定是接到了高层的指令,而且 导弹会命中目标,弹头爆炸将造成灾难。目前,没有迹象表明中国有 意发起这样一场进攻,但中国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技术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但技术的使用方式却是受价值支配的。 伴随着全球化和货物与服务的一体化趋势,确保相互依赖在很多领域 代替了确保相互摧毁。与美苏关系相比,美中两国在经济、文化及人 员往来等领域通常有更加频繁的互动。美俄关系持续受制于互动的相 对缺乏,而这一现象在美苏时代就已经存在。 几乎可以肯定,当时的领导人不知道未来新技术将如何发展。但 他们很可能预见到,技术发展将大幅度提升信息传递的速度(一个具 有速度和体量的载体)。当然,他们也不可能预见到技术变化的广度。 新技术使信息向领导人和人民流动的速度和数量都有提升。新技术和 新观念使领导人及其助手们可以较快地获取大量信息。由于信息源的 a The White House, O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FACT SHEET: Nuclear Weapons Employment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June 19, 2013. Available at 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ice/2013/06/19/fact-sheet-nuclear-weapons-employment-strategy-united-states. 72 启迪现实 昭示未来——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 数量和种类众多,信息或多或少地具有了自我修正的功能。a 这意味着 即使有更多信息流入,新流入信息所面临的存量信息要庞大得多。信 息数量的增长,理论上使得领导人能更快地获取更多政策选项,从而 作出更好的决策。信息速度的提升,使建立各方同意的决策程序更为 关键,因为确定的决策程序能使政策具有可预测性,从而避免危机的 爆发。 同盟国领袖们在埃及发表了《开罗宣言》,这片土地是历史长河中 最为璀璨的星辰之一。战时领袖和他们的助手们虽然不认识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及 3D 打印机等现代同行们所使用的工具,但仍然会认识到变 化极其缓慢的地理环境及其与安全关切的根本性联系。 哪些没变? 从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到现在,同盟国、轴心国和未结盟国 家的地理环境基本上没变。从司马迁用竹简记录历史的时代到即时电 子通讯时代,国家之间还是被同样的河流和山脉所连接着。虽然技术 使得距离的影响有所下降,但冷战开始前、期间和结束以后,曾经被 海洋阻隔的国家依然被海洋阻隔。各国依然根据利己原则,作出维护 和平或发动战争的决定。目前,最终决定维持和平、发动战争、增进 合作还是引发争论,都是人类的专属领域。维持联盟一向需要投入时 间、金钱和人力等资源。 a Xu Xiaowen, “Internet Facilitated Civic Engagement in China’s Context: A Case Study of the Internet Event of Wenzhou High-speed Train Accident,”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Columbia University, Master of Arts, Thesis, December 2011, unpaginated. Available at http://academiccommons. columbia.edu/catalog/ac:143148. 《开罗宣言》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意义 73 哪些教训可资借鉴? 我们看到有些东西已经变了,还有一些没有变。四国同意建立的 国际秩序,历经超过一甲子的轮回仍保持基本完整。尽管技术发生了 急剧变化,四个伙伴中的三个从盟友变成了敌人,又进入非敌非友的 中间状态,这个秩序还是幸存下来。换句话说,尽管外部环境发生了 变化甚至大规模变化,但所有国家仍遵循这个基本框架。目前还没有 更好的替代架构被提出或创立,但无论未来秩序如何,都应该遵循类 似下列的基本原则:  立并清晰表达政策框架或战略。第一个原则听起来容易,但  确 它绝对重要。现实和历史都表明,即便是一些非常大的国家也 会忘记或跳过这个步骤。保持灵活性并留有余地是可取的,但 这并不能替代大战略。而且,“灵活性”经常被视为犹豫不决 或缺乏自信。当发出一个微弱或者模糊的信号时,预期的信号 接收者很可能错误领会这一信号,从而作出错误判断。考虑到 外部刺激信号和反应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时间差,犹豫不决或 者优柔寡断就更不可取了。只需发生两三个犹豫不决的事件, 任何一方都无法在主动行动与被动反应之间作出区分。  决心是关键。行动比言辞更有力量。同盟国领袖会见并一起露 面,他们主要的下属也见面并一起露面。最为重要的是,同盟 国的海上、陆上及空中武装力量出现在日本的家门口并且持续 出现。《开罗宣言》展示了决心。然而,近来携带核武器的轰炸 机飞临朝鲜表明,和平时期展示决心有时显得在威胁或欺凌小 国,从而产生不希望出现的、意想不到的效果。与战时相比, 和平时期的决心非常难以衡量。一方面是维护秩序的决心,另 74 启迪现实 昭示未来——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 一方面是坚决捍卫国家行使主权的权利,任何未来的世界秩序 都应该在两者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会经常变化,但 对于稳固的秩序来说,变化将是最小的,而非颠覆性的。  与每个盟友和友邦进行商讨。1943 年 11 月 23 日至 27 日期间, 富兰克林  德拉诺  罗斯福总统的日程表上堆满了会议。a 三大 同盟国领导人与罗斯福总统的会面时间达数小时,而大多数小 的盟友则只有 15 分钟。b 15 分钟对讨论战争形势而言显然是不 够用的,但罗斯福总统认为,可以通过会见承认盟友们的努 力,让它们保持参与并专注于一个共同目标,这非常重要。大 部分主要的磋商都是由最高领导层发出指示后在工作层展开 的,讨论的结果再向最高领导层汇报。 理性行为体理论假定,国家行动出于利己的目的。但是如 何界定自身利益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过程,在一国内部它也很难 被完全理解。国家内部有许多选民,即使最彻底的基于施动者 的模型也很难解释国家的所作所为,更不用说预测国家的未来 行动了。如果对国内的人来说界定自身利益都这么困难,那么 对于外国人来说,这个过程通常像一团迷雾或者镜中影像。这 也是各层级之间的磋商对于建立和保持信任十分关键的原因。  同盟管理很难,但值得做。国家因自身利益而行动,这个原则 的推论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历史上许多亚洲国家都和日本发 生过战争,但现在每个国家都和它有着强劲的贸易关系。《开 罗宣言》发表之际,美国、中国、俄国和英国是一个战壕里的 a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The Conferences at Cairo and Tehran, 1943. 293-299. Available at http://digicoll.library.wisc.edu/ cgi-bin/FRUS/FRUS-idx?type=turn&entity=FRUS.FRUS1943CairoTehran.p0401&id=FRUS. FRUS1943CairoTehran&isize=M. b To cite one example here, Franklin D. Roosevelt Day by Day, “November 24th, 1943: Transcript”. Available at http://www.fdrlibrary.marist.edu/daybyday/daylog/november-24th-1943/. 《开罗宣言》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意义 75 盟友。然而,打败轴心国之后不出几年,同盟国的联盟就几近 土崩瓦解了。四个同盟国中的三个相互为敌,或者接近敌对状 态。美国和中国在朝鲜开战。1969 年中国和苏联发生了小规模 武装冲突。奇怪的是,自从战败之后,轴心国之间从未交过火。 研 究 国 际 关 系 的 人 都 听 说 过 这 个 原 则: “没有永远的敌 人”。不幸的是,这个原则也意味着没有永远的盟友。要保持 和管理同盟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需要消耗大量资源,付出艰苦 努力,这样才能使联盟保持紧密并充满活力。当联盟发生疏远 或走向终结,要想重新恢复是极其困难的。  准备付出代价。要建立和维持国际秩序,就必须愿意付出代 价。《开罗宣言》的最后一行包含这样一句话: “……获得日本 之投降”。但是,并不是每次“获得”都是用美元或者人民币 计价的。联盟耗费大量金钱,过去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责 任共担的想法就是从这一观念中产生的。如果你觉得联盟的代 价过于高昂,那么请考虑一下拥有敌人的代价吧!  关注共性。《开罗宣言》的全部文本强调了三大同盟国领导人 之间的共识。他们不容许在声明中暴露分歧。同盟国在每个问 题上都达成共识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是,它们没有在意见分歧 的问题上纠缠不清。分歧将在各方认可的框架内通过协商予以 解决。关注共识需要在表达意愿时使用积极的表述,如使用 “应归还”而不是“不再分开”,使用“驱逐”而不是“不再占 领”,这样的原则很微妙,但却非常重要。在声明中只有两处 消极保证,都和盟国自己有关。它们“决不为自己图利”,“亦 无拓展领土之意思”。它们的动机是大公无私的。邓小平提出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就是这个原则在实践中最好的应用 之一。  简明而宽泛。《开罗宣言》用三个段落就建立起框架,如今, 70 年过去了,这一框架继续指导着大约 70 亿人之间的关系。这 76 启迪现实 昭示未来——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 就是永恒概念的力量。宣言有关各方决心不拘泥于过多细节。 但是,我们有后见之明的优势和责任,发表《开罗宣言》的人 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现在来看,很明显他们的声明过于简 单了。 世界上一些最好的法律专家填补了宣言中的许多漏洞。在 其他时候,某些最差的历史学家则利用了这些漏洞。有时候人 们似乎发现,这些漏洞是有意留下的,它反映了全体同盟国家 之间最低限度的共识。同盟国不想表现出分歧或者矛盾,但它 们在某些语言的使用上存在不同观点,所以最终文本就过于宽 泛。在其他时候,人们似乎发现,一些内容意外地被排除出 去,或者作为凡人,起草者没能预见到未来将发生的变化。很 多律师靠解释宣言获得了职业上的成功。有些律师希望把解释 宣言当作自己的事业,他们寻找细微之处或者程序上的问题, 以此来证实这种意图或者否定那种含义。我们应该对这些律师 表示赞许。但是这些法律上的阐述是在一定的框架之内进行 的。与士兵们挥洒热血相比,律师们挥洒墨汁要好得多。  任何成功的世界秩序都需要中国的参与。《开罗宣言》发表之 前,中国已经数次成为世界大国。但是,二战之前几十年,外 界并不把中国视为世界大国。中国在二战中再次步入世界大国 行列,开罗会议的照片显示,中国领导人与美英两大盟国领导 人并排而坐,传递出彼此平等和全体一致的信号。然而二战后 不久,中国因为自身原因选择了孤立,将自身置于世界秩序之 外。中国的战略家们决定重新加入中国参与创建的国际秩序, 世界因此明显受益。当中国以积极和建设性的姿态重新融入世 界秩序时,这个秩序得到了巩固。中国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 让数亿人脱离贫困,这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几乎无法想 象,一个把中国排除在外的国际秩序能够获得成功。 《开罗宣言》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意义 77 认真思考《开罗宣言》以来 70 年的历史,是一次重要的演练。如 同发表时一样,宣言及其准则今天依然有效。对于所有国家来说,准 确记住宣言发表之前及以后的历史极其重要;不能选择性地解释历 史。全面的审视可以避免陷入历史的困境。那 203 个单词对于维持从 30 亿人到 70 亿人的、相对和平和可预测的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提 醒我们,“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将是一个漫长过程,这种关系并不是 全新的,也不需要对其进行争论,它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彼此疏远 的盟国之间应该保持耐心和沟通。 (郭金月 译) 参考文献 : 1.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Library. (n.d.). November 24th, 1943: Transcript. Retrieved on October 19, 2013, from Franklin D. Roosevelt Day by Day: http:// www.fdrlibrary.marist.edu/daybyday/daylog/november-24th-1943/. 2. Squassoni, S. (2010, March 30). Nuclear Energy and Security in NE Asia: Security Challenges in Northeast Asia. Retrieved on October 19, 2013, from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http://csis.org/files/media/ppp/100330_ nukesecu_neasia.pdf. 3. Suzuki, T. (2010, April 15). A Proposal for Multinational Nuclear Fuel Cycle. Retrieved on October 19, 2013, from Japan 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http:// www.aec.go.jp/jicst/NC/about/kettei/100415.pdf. 4. The Allied Powers. (1943, December 1). Cairo Communique, December 1, 1943. Retrieved on October 17, 2013, from National Diet Library of Japan: http:// www.ndl.go.jp/constitution/e/shiryo/01/002_46shoshi.html. 5. The White House. (2013, June 19). FACT SHEET: Nuclear Weapons Employment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Retrieved on October 19, 2013, from The White House, O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 78 启迪现实 昭示未来——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 ofice/2013/06/19/fact-sheet-nuclear-weapons-employment-strategy-united-states. 6.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n.d.).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The Conferences at Cairo and Tehran, 1949. Retrieved on October 19, 2013, from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http://digicoll.library.wisc.edu/cgi-bin/FRUS/FRUS-idx?type=turn&entity=FRUS. FRUS1943CairoTehran.p0401&id=FRUS.FRUS1943CairoTehran&isize=M. 7. Xu Xiaowen. (2011, December). Internet facilitated civic engagement in China’s Context: A case study of the internet event of Wenzhou High-speed train accident. Retrieved on October 19, 2013,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Graduate Thesis: http://academiccommons.columbia.edu/catalog/ac:143148. 8. 中国网络电视台 . (2013, May 26). 李克强参观波茨坦旧址:正视历史 才能开创未来,Retrieved on October 19, 2013, from 中国网络电视台:http:// news.cntv.cn/2013/05/26/ARTI13695729064064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