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WO2018059041A1 -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18059041A1
WO2018059041A1 PCT/CN2017/091188 CN2017091188W WO2018059041A1 WO 2018059041 A1 WO2018059041 A1 WO 2018059041A1 CN 2017091188 W CN2017091188 W CN 2017091188W WO 2018059041 A1 WO2018059041 A1 WO 2018059041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less fan
air
air duct
handpiec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17/09118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罗伟锦
邵琛
潘新运
叶似锦
Original Assignee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61087827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6168232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61087827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6246602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621108132.7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06190605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621108202.9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06190619U/zh
Application filed by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18059041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18059041A1/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14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 F04F5/16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elastic fluid displacing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04F5/46Arrangements of nozzles

Definitions

  • the head of the bladeless fan is more prone to uneven wind generation when the wind speed and the air volume are increased, and the wind noise is large due to the large airflow resistance, which affects the user experience.
  • the head for a bladeless fan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first air duct member and a second air duct member, the first air duct member connecting the second air duct member to form a air duct, the first The air duct me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outlet that communicates with the air duct, and the air outlet is provided with a spacer rib to partition the air outlet into a plurality of air outlets, and the spacer rib is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first air duct member. structure.
  • the spacer rib and the first air duct member are integrally formed, which makes it easier to make the plurality of air outlets uniform, thereby reducing the resistance of the airflow and reducing the bladeless fan.
  • the noise boosts the user experience.
  • the nose for the bladeless fan is inverted U-shaped, and the first air duct member is an inner member.
  • the second air duct member is an outer member.
  • the wiring space includes a routing channel that connects the installation space, and the routing channel is used to receive a connection line of the electrical component.
  • the inner side surface of the air inlet is formed with a positioning groove, and the position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member.
  • FIG. 2 is a perspective view of a handpiece for a bladeless fan according to an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the "outer member” and “inside member” are the positional states of the two air passage members when the head 10 of the bladeless fan is in a normal use state, for example, the bladeless fan shown in FIG. The positional state of the handpiece 10.
  • the air outlet 121 is open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air duct member 12.
  • the airflow can be directly injected directly from one side of the air outlet 121, the airflow is concentrated, and the influence of other parts of the first air duct member 12 on the airflow is avoided.
  • the wiring space 161 is used to accommodate the connecting line of the electrical component, and the wiring space 161 and the air duct 16 are both formed by the first air duct member 12 connecting the second air duct member 14.
  • the electrical component and the connecting line are directly integrated in the wiring space 161, which can increase the use function of the head 10 for the bladeless fan, and facilitate the intelligent design of the head 10 for the bladeless fan.
  • the partition 124 is integrally formed with the first duct member 12.
  •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processing is easy, and the manufacturing cost is low.
  • the positioning member is an elastic positioning member.
  • the elast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ir inlet portion 13 and other external functional components can be realized by the positioning member, the connection is stable and the flexibility is high, and the configurable space of the head 10 of the bladeless fan is improved.
  • the outer side surface of the air inlet portion 13 is formed with a fitting groove 134, and the engaging groove 134 is provided with a card member 1341.
  • the head 10 for the bladeless fan can realize the stable connection with the base of the bladeless fan by the cooperation of the engaging groove 134 and the card 1341, so as to achieve the fixing of the head position, thereby facilitating the use and improving the user experience.
  • the inner surface 12c of the first air duct member 12 is provided with a flow guiding device 15.
  • the flow guiding device 15 has a stepped structure, and the flow guiding device 15 is used to guide the airflow to the air outlet 123.
  • the automatic opening and the automatic closing of the bladeless fan 100 can be realized, thereby improving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bladeless fan 100, thereby improving the user experi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无叶风扇(100)的机头(10)及无叶风扇(100),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包括第一风道件(12)及第二风道件(14),第一风道件(12)连接第二风道件(14)以形成风道(16),第一风道件(12)开设有连通风道(16)的出风口(121),出风口(121)内设有间隔筋(122)以将出风口(121)间隔成多个风口(123),间隔筋(122)与第一风道件(12)为一体成型结构。该用于无叶风扇(100)的机头(10)及无叶风扇(100) 出风均匀,进而减少了气流的阻力,降低了噪声,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优先权信息
本申请请求2016年09月30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2016108782788、2016年09月30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2016211081327、2016年09月30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2016108782792及2016年09月30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号为2016211082029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并且通过参照将其全文并入此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无叶风扇的机头在增大风速和风量时,较易于出现出风不均匀的现象,而且由于出风气流阻力较大,使得出风噪音较大,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包括第一风道件及第二风道件,所述第一风道件连接所述第二风道件以形成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件开设有连通所述风道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设有间隔筋以将所述出风口间隔成多个风口,所述间隔筋与所述第一风道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中,间隔筋与第一风道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可更容易使多个风口均匀,进而减少了气流的阻力,降低了无叶风扇的噪声,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道件包括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并与所述间隔筋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风道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焊接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道件包括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风道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焊接相连。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呈倒U型,所述第一风道件为内侧件, 所述第二风道件为外侧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呈倒U型,所述第一风道件为外侧件,所述第二风道件为内侧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风道内设置有走线空间,所述走线空间与所述风道气密地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走线空间包括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用于容置电气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走线空间包括走线通道,所述走线通道连接所述安装空间,所述走线通道用于容置所述电气件的连接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空间位于所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的顶部位置,所述走线通道从所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的底部延伸到所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的顶部并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气件为距离检测装置,所述距离检测装置通过所述通孔暴露以检测所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前是否存在障碍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道件的内表面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围成线槽,所述第二风道件与所述隔板密封连接以与所述线槽形成所述走线空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风道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风道件与所述隔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道件连接所述第二风道件以形成出风部及进风部,所述风道开设在所述出风部及所述进风部内,所述出风部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部连接在所述出风部的一端,所述进风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口的内侧面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部的端面形成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放置密封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道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呈台阶状结构,所述导流装置用于将气流导向所述出风口。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风道内的弧形导流件,所述弧形导 流件连接在所述风道的进风侧。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无叶风扇包括动力系统及如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所述动力系统用于产生高压气流,所述机头与所述动力系统连接,并用于接收所述高压气流并通过所述风道及所述出风口喷射所述高压气流。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叶风扇中,间隔筋与第一风道件为一体成型结构,可更容易使多个风口均匀,进而减少了气流的阻力,降低了无叶风扇的噪声,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叶风扇还包括基座及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机头的通风管,所述基座收容有所述动力系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叶风扇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连接电气件,所述电气件用于检测所述无叶风扇前是否存在障碍物,当所述动力系统运行时,若所述无叶风扇前存在所述障碍物,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系统关闭,若所述无叶风扇前不存在所述障碍物,所述控制单元用于维持所述动力系统运行,当所述动力系统关闭时,若所述无叶风扇前存在所述障碍物,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系统运行,若所述无叶风扇前不存在所述障碍物,所述控制单元用于维持所述动力系统关闭。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的部分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Ⅰ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Ⅱ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7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Ⅲ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7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Ⅳ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的部分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的另一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Ⅴ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图12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Ⅵ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叶风扇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叶风扇的动力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叶风扇的部分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图9,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包括第一风道件12及第二风道件14。第一风道件12连接第二风道件14以形成风道16。第一风道件12开设有连通风道16的出风口121。出风口121内设有间隔筋122以将出风口121间隔成多个风口123。间隔筋122与第一风道件12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中,间隔筋122与第一风道件12为一体成型结构,可更容易使多个风口123均匀,进而减少了气流的阻力,降低了无叶风扇的噪声,提升了用户体验。
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第一风道件12可采用塑料制成。在制造第一风道件12时,可在模腔中与风口123对应的位置放置入子,相邻两个入子间形成入子间隔。当成型材料注入模腔中时,成型材料填充入子间隔,待成型材料冷却脱模后,原来放置入子的位置形成风口123,入子间隔形成间隔筋122。因此,通过设计入子间隔的参数,便能使所形成的多个风口123尺寸相同,进而使得多个风口123均匀,降低了无叶风扇的噪声,避免了在第一风道件12上焊接间隔筋122而造成风口123不均匀的现象。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出风口121为贯穿第一风道件12的壁的喷嘴。喷嘴呈缝隙状,以保证出风效果。间隔筋122将缝隙状的喷嘴间隔成多个呈长条状的风口123。间隔筋122呈一字型排布,间隔筋122使得气流可顺着多个长条状的风口123喷射出来,即间隔筋122还具有导流的作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道件12包括位于出风口121的一侧并与间隔筋12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a,第二风道件14与第一连接部12a焊接相连。
如此,保证了两个风道件的连接可靠性及密封性,并使得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具体地,第二风道件14与第一连接部12a相对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槽14a。第一连接部12a焊接在第一卡槽14a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道件12包括远离出风口121的一侧的第二连接部12b。第二风道件14与第二连接部12b焊接相连。
如此,保证了两个风道件的连接可靠性及密封性,并使得远离出风口121的一侧的结构封闭性较好,且稳定。
具体地,第二风道件14与第二连接部12b相对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槽14b。第二连接部12b焊接在第二卡槽14b内。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道件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a及第二连接部12b,第一连接部12a及第二连接部12b分别沿着第一风道件12的两个外边侧(如图6所示的位于前侧的U形边侧和位于后侧的U形边侧)延伸,第一连接部12a和第二连接部12b都凸出于第一风道件12的内表面12c以形成焊接筋条,这些焊接筋条的末端分别焊接在第二风道件14上的对应卡槽内。如此,机头结构稳定,且外形美观。
在一个示例中,两个连接部可通过超声波焊接分别在对应的卡槽内。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呈倒U型。第一风道件12为内侧件,第二风道件14为外侧件。
如此,出风口121位于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内侧件上,可避免外侧件对出风口121喷射出的气流产生干扰,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灰层由出风口121进入连通风 道16内,同时倒U型的机头结构较为简单,美观,并使得由出风口121喷射出的气流覆盖面积较大,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道件可以为外侧件,而第二风道件可以为内侧件。即并不仅限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设置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外侧件”、“内侧件”是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时两个风道件的位置状态,例如图1所示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位置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出风口121开设在第一风道件12的一侧。
如此,气流可直接由出风口121的一侧直接喷射出来,出风较为集中,且避免了第一风道件12的其他部分对气流的影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风道16内设置有走线空间161(见图6)。走线空间161与风道16气密地间隔设置。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走线空间161用于容置电气件的连接线,走线空间161与风道16均由第一风道件12连接第二风道件14而形成。
如此,增加了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其他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走线空间161与风道16气密地间隔,保证了出风口121的出风不受影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无叶风扇的机头10包括设置在走线空间161内的电气件(图未示出),电气件与连接线连接。
如此,直接将电气件与连接线集成设置在走线空间161内,既可以增加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使用功能,又利于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智能化设计。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走线空间161包括走线通道161a及安装空间161b。走线通道161a连接安装空间161b,安装空间161b位于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顶部位置,走线通道161a从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底部延伸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顶部并与安装空间161b连通。较佳地,走线通道161a设置成与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外侧边缘匹配的形状以使走线更便利。安装空间161b可用于放置电气件(图未示出),电气件可包括电路板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电子装置。
在一些例子中,电气件可为距离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和其它参数检测装置中的其中一种或几种以实现相应的功能。距离检测装置可实现无叶风扇前的障碍物检测以实现无叶风扇的自动开启或关闭,温度检测装置可用于检测无叶风扇的环境温度以实现无叶风扇的自动开启或关闭,同样地,其它参数的检测(如其它环境参数的检测)也可触发无叶风扇相应动作,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一些例子中,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包括形成在第一风道件16的顶部的安装部102。安装部102开设有安装空间161b。安装部102为位于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顶部位 置且向下凸起的凸起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开设有通孔120。电气件为距离检测装置,距离检测装置通过通孔120暴露以检测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前是否存在障碍物。
如此,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可以根据距离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自动调节,以提高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智能化,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例如,请参阅图10,在一个示例中,电气件可为距离检测装置162,可以在安装空间161b内设置距离检测装置162,距离检测装置162可通过连接线与设置在走线空间161内或者设置在走线空间161外的控制单元163电性连接,距离检测装置162用于检测使用用户与安装有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无叶风扇之间的距离,当距离检测装置162检测到使用用户与无叶风扇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距离时,表明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前存在障碍物,反之,则表明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前不存在障碍物,控制单元163根据距离检测装置162的检测结果控制无叶风扇的状态,例如,在无叶风扇处于待机状态时,且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前存在障碍物时,控制单元163控制无叶风扇开启,以实现无叶风扇的自动送风,在无叶风扇处于开启状态时,且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前存在障碍物时,控制单元163控制无叶风扇关闭,以实现无叶风扇的自动关闭。设定距离可以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进行设置。距离检测装置162例如为红外光距离检测装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道件12的内表面12c设置有隔板124。隔板124围成线槽。第二风道件14与隔板124密封连接以与线槽形成走线空间161。
如此,隔板124与第二风道件14连接以形成密封的走线空间161的设置方式易于实现,且结构较为简单。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隔板124与第一风道件12为一体成型结构。
如此,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风道件14与隔板124通过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
如此,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且适用性强。
具体地,在制作第一风道件12的隔板124时,可将隔板124的高度制作得大于与第二风道件14连接时的隔板124的高度。因此,可利用上述两者高度差所形成的隔板部分作为焊接的部分,并与第二风道件14达到密封连接。如此,有利于提高焊接效率,进而降低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成本。
在一个例子中,第二风道件14与隔板124可通过超声波焊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道件12连接第二风道件14以形成出风部11及进风部13。风道16开设在出风部11及进风部13内。出风部11开设有出风口121。进风部13 连接在出风部11的一端,进风部13开设有进风口131。风道16连通进风口131及出风口121。
如此,风道16贯通出风部11及进风部13,使得气流可充分由进风口131进入风道16内,而进风部13设置在出风部11一端,既可以用于进风,又可通过进风部13直接连接其他功能部件,以增加机头的其它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进风部13位于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下端,无叶风扇的机头10包括相对的两个进风口131,两个进风口131对称设置在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内侧,气流由进风口131进入,并沿风道16由下而上流动,然后再由出风口121喷射出。
需要指出的是,“下端”、“内侧”是无叶风扇的机头10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位置状态,例如图1所示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位置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风口131的内侧面形成有定位槽133,定位槽133内设置有定位件(图未示出)。
如此,进风部13可通过定位件与定位槽133的配合以实现与外部其他功能部件的连接,以增加机头的可转动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并且定位件与定位槽133的配合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定位件为弹性定位件。如此,可通过定位件实现进风部13与外部其他功能部件的弹性连接,连接稳定且灵活性高,提高了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可设置空间。
例如,进风部13通过定位件与安装有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无叶风扇的基座连接,无叶风扇的机头10可通过定位件的位置切换以实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角度切换,从而达到实现出风口121在不同位置进行送风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风部13的外侧面形成有配合槽134,配合槽134内设置有卡件1341。
如此,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可通过配合槽134与卡件1341的配合实现与无叶风扇的基座的稳定连接,以实现机头位置的固定,从而便于使用,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风部的端面形成有环形的安装槽135,安装槽135用于放置密封圈(图未示出)。如此,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可通过安装槽135与密封圈的配合实现与无叶风扇的基座的气密连接,以避免机头漏风而造成的风量损失及噪声。
具体地,对应于与进风部13连接的基座部分开设有通风孔,该基座部分的外边缘设置有密封圈,当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安装到基座上时,该基座部分从进风口131伸入进风部13中,进风口131连通通风孔,密封圈收容在安装槽135中以密封进风部 13与基座的连接处,进而达成了机头10与基座的气密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11~图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道件12的内表面12c设置有导流装置15。导流装置15呈台阶状结构,导流装置15用于将气流导向出风口123。
如此,由于导流装置15朝出风口121倾斜设置,从而可使得气流在导流装置15的作用下顺畅地向出风口121方向流动,从而可减少气体在流动中的损失,保证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出风效果及出风方向的一致性,并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导流装置15包括三个台阶151,三个台阶151依次连接以形成台阶状结构。三个台阶151均设置在风道16内。在本发明示例中,靠近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的顶部位置的台阶151相对于靠近进风口131位置的台阶151与出风口121的距离更近。
如此,气流可顺着三个台阶151朝出风口121方向汇集,从而可有效保证出风效果及出风方向的一致性,并且导流装置15的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制造。
以中间的台阶151为例,台阶151包括三个导流面,分别为第一导流面151a、第二导流面151b及第三导流面151c。第三导流面151c连接第一导流面151a与第二导流面151b。三个导流面均为台阶状结构的外表面,第一导流面151a与第二导流面151b朝向出风口121方向,三个导流面均用于将气流导向出风口121。如此,每个台阶能够充分利用三个导流面将风道16内的气流导向出风口121。
其它两个台阶的结构与中间台阶的结构相类似,在此不再详细展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出风部11包括设置在风道16内的弧形导流件152,弧形导流件152连接在风道16的进风侧。
如此,弧形导流件152能够使高速气流较顺畅地进入风道121内,以减少机头10的噪声,同时也使得气流能够较为集中地进入风道121内,从而保证风道121内的气流流动方向的一致性,从而保证出风效果。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弧形导流件152连接在风道16的进风侧并朝出风口121一侧凸出并靠近进风口131设置,弧形导流件152形成有弧形导流面152a,弧形导流面152a朝向出风口121。高速气流在弧形导流面152a的作用下受力缓冲并沿着弧形导流面152a较为集中地进入风道121内。
在本发明的示例中,当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包括导流装置15时,弧形导流件152连接在导流装置15的上风侧,弧形导流件152用于将气流顺畅地导向导流装置15,以使气流能够顺畅地导向导流装置15。
请一并参阅图15~图17,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无叶风扇100包括动力系统20及上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10。动力系统20用于产生高压气流。机头10与动力系统20 连接,并用于接收高压气流并通过风道16及出风口121喷射高压气流。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无叶风扇100中,间隔筋122与第一风道件12为一体成型结构,可更容易使多个风口123均匀,进而减少了气流的阻力,降低了无叶风扇100的噪声,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无叶风扇100还包括基座30及连接基座30与机头10的通风管40。基座30收容有动力系统20。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动力系统20包括扩压器21、电机22、风轮23、电机外壳24以及风轮外壳25。电机22收容在电机外壳24内,风轮23收容在风轮外壳25内。电机外壳24与风轮外壳25连接。基座30的外周面开设有通气口(图未),外界空气通过通气口进入基座30内。通风管40连通进风口131。
如此,电机22驱动风轮23旋转,以将外界空气吸入基座30内,并在风轮23的高速旋转下,产生高速的气流。然后,产生的高速气流由扩压器21减速增压后通过通风管40进入风道16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无叶风扇100包括控制单元163,控制单元163用于连接电气件,电气件用于检测无叶风扇100前是否存在障碍物,当动力系统20运行时,若无叶风扇100前存在障碍物,控制单元163用于控制动力系统20关闭,若无叶风扇100前不存在障碍物,控制单元163用于维持动力系统20运行;当动力系统20关闭时,若无叶风扇100前存在障碍物,控制单元163用于控制动力系统20运行,若无叶风扇100前不存在障碍物,控制单元163用于维持动力系统20关闭。
如此,可实现无叶风扇100的自动开启及自动关闭,从而提高了无叶风扇100的智能化,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7,在一个示例中,电气件为距离检测装置162。距离检测装置162用于检测用户与无叶风扇100之间的距离,当距离检测装置162检测到用户与无叶风扇100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设定距离时,表明无叶风扇100前存在障碍物,反之,则表明无叶风扇100前不存在障碍物,控制单元163根据距离检测装置162的检测结果控制动力系统20的运行状态,以控制无叶风扇100的工作状态。
例如,在无叶风扇100处于开启状态,即动力系统20运行时,如电机22处于开启状态时,若无叶风扇100前存在障碍物,控制单元163控制动力系统20关闭,如控制电机22关闭,以实现无叶风扇100的自动关闭,若无叶风扇100前不存在障碍物,控制单元163维持动力系统20运行,以保持无叶风扇100的持续送风的工作状态。
在无叶风扇100处于关闭状态,即动力系统20关闭时,如电机22处于关闭状态时,若无叶风扇100前存在障碍物,控制单元163控制动力系统20运行,如控制电机22开 启,以实现无叶风扇100的自动开启,若无叶风扇100前不存在障碍物,控制单元163维持动力系统20关闭,以保证无叶风扇100处于关闭状态。设定距离可以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进行设置。距离检测装置162例如为红外光距离检测装置。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2)

  1. 一种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道件及第二风道件,所述第一风道件连接所述第二风道件以形成风道;
    所述第一风道件开设有连通所述风道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设有间隔筋以将所述出风口间隔成多个风口,所述间隔筋与所述第一风道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件包括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并与所述间隔筋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风道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焊接相连。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件包括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侧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风道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焊接相连。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呈倒U型,所述第一风道件为内侧件,所述第二风道件为外侧件。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呈倒U型,所述第一风道件为外侧件,所述第二风道件为内侧件。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开设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一侧。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内设置有走线空间,所述走线空间与所述风道气密地间隔设置。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空间包括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用于容置电气件。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空间包括走线通道,所述走线通道连接所述安装空间,所述走线通道用于容置所述电气件的连接线。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位于所 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的顶部位置,所述走线通道从所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的底部延伸到所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的顶部并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
  11. 如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气件为距离检测装置,所述距离检测装置通过所述通孔暴露以检测所述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前是否存在障碍物。
  12.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内表面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围成线槽,所述第二风道件与所述隔板密封连接以与所述线槽形成所述走线空间。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风道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件与所述隔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密封连接。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件连接所述第二风道件以形成出风部及进风部,所述风道开设在所述出风部及所述进风部内,所述出风部开设有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部连接在所述出风部的一端,所述进风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内侧面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件。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的端面形成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放置密封圈。
  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呈台阶状结构,所述导流装置用于将气流导向所述出风口。
  19.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部包括设置 在所述风道内的弧形导流件,所述弧形导流件连接在所述风道的进风侧。
  20. 一种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系统,用于产生高压气流;及
    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
    所述机头与所述动力系统连接,并用于接收所述高压气流并通过所述风道及所述出风口喷射所述高压气流。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叶风扇还包括基座及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机头的通风管,所述基座收容有所述动力系统。
  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叶风扇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连接电气件,所述电气件用于检测所述无叶风扇前是否存在障碍物,当所述动力系统运行时,若所述无叶风扇前存在所述障碍物,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系统关闭,若所述无叶风扇前不存在所述障碍物,所述控制单元用于维持所述动力系统运行;
    当所述动力系统关闭时,若所述无叶风扇前存在所述障碍物,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动力系统运行,若所述无叶风扇前不存在所述障碍物,所述控制单元用于维持所述动力系统关闭。
PCT/CN2017/091188 2016-09-30 2017-06-30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WO2018059041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8279.2A CN106168232B (zh) 2016-09-30 2016-09-30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1610878278.8A CN106246602B (zh) 2016-09-30 2016-09-30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1621108132.7U CN206190605U (zh) 2016-09-30 2016-09-30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1621108202.9U CN206190619U (zh) 2016-09-30 2016-09-30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1610878278.8 2016-09-30
CN201621108202.9 2016-09-30
CN201610878279.2 2016-09-30
CN201621108132.7 2016-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59041A1 true WO2018059041A1 (zh) 2018-04-05

Family

ID=61763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17/091188 WO2018059041A1 (zh) 2016-09-30 2017-06-30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WO (1) WO2018059041A1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9289A (zh) * 2008-12-11 2010-06-23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
CN101825098A (zh) * 2009-03-04 2010-09-08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CN101825099A (zh) * 2009-03-04 2010-09-08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CN102817815A (zh) * 2009-03-04 2012-12-12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CN103375440A (zh) * 2012-04-26 2013-10-30 杨丁平 一种无叶风扇
US20130330215A1 (en) * 2010-05-27 2013-12-12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Device for blowing air by means of narrow slit nozzle assembly
CN203670247U (zh) * 2014-01-22 2014-06-25 应辉 一种可调整气流方向的枢转式无叶风扇
CN104500430A (zh) * 2014-10-27 2015-04-08 上海理工大学 多功能无叶风扇
CN204921320U (zh) * 2015-07-24 2015-12-30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无叶风扇
CN106168232A (zh) * 2016-09-30 2016-11-30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106246601A (zh) * 2016-09-30 2016-12-2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106246602A (zh) * 2016-09-30 2016-12-2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6190615U (zh) * 2016-09-30 2017-05-2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6190619U (zh) * 2016-09-30 2017-05-2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6190603U (zh) * 2016-09-30 2017-05-2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6190605U (zh) * 2016-09-30 2017-05-2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9289A (zh) * 2008-12-11 2010-06-23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
CN101825098A (zh) * 2009-03-04 2010-09-08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CN101825099A (zh) * 2009-03-04 2010-09-08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CN102817815A (zh) * 2009-03-04 2012-12-12 戴森技术有限公司 风扇组件
US20130330215A1 (en) * 2010-05-27 2013-12-12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Device for blowing air by means of narrow slit nozzle assembly
CN103375440A (zh) * 2012-04-26 2013-10-30 杨丁平 一种无叶风扇
CN203670247U (zh) * 2014-01-22 2014-06-25 应辉 一种可调整气流方向的枢转式无叶风扇
CN104500430A (zh) * 2014-10-27 2015-04-08 上海理工大学 多功能无叶风扇
CN204921320U (zh) * 2015-07-24 2015-12-30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无叶风扇
CN106168232A (zh) * 2016-09-30 2016-11-30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106246601A (zh) * 2016-09-30 2016-12-2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106246602A (zh) * 2016-09-30 2016-12-2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6190615U (zh) * 2016-09-30 2017-05-2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6190619U (zh) * 2016-09-30 2017-05-2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6190603U (zh) * 2016-09-30 2017-05-2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6190605U (zh) * 2016-09-30 2017-05-2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6602B (zh)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106246601B (zh)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3348042U (zh) 无叶风扇构件
JP2020521936A (ja) 風路組立品及び温風機
CN206190615U (zh)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106287987A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9681947A (zh) 360°全方位取暖器
CN204460470U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6168232B (zh)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104422056A (zh) 换气装置
CN104024759A (zh) 空气调节机
EP3726066A1 (en) Fan head assembly for bladeless air-blowing apparatus, bladeless air-blowing apparatus, head for bladeless fan, and bladeless fan
CN206190619U (zh)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6183067U (zh) 烤箱
CN106194856A (zh) 无叶风扇的机头和具有其的无叶风扇
WO2018059041A1 (zh)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6190603U (zh)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9331291U (zh) 吹风机
CN20513768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6190605U (zh)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04026846U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WO2024227412A1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06071964U (zh) 用于无叶风扇的机头及无叶风扇
CN210197614U (zh) 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CN208010617U (zh) 无叶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1785449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

NENP Non-entry into the national phase

Ref country code: DE

122 Ep: pct application non-entry in european phase

Ref document number: 1785449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