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667572U - 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 - Google Patents

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67572U
TWM667572U TW113203618U TW113203618U TWM667572U TW M667572 U TWM667572 U TW M667572U TW 113203618 U TW113203618 U TW 113203618U TW 113203618 U TW113203618 U TW 113203618U TW M667572 U TWM667572 U TW M66757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ntal floss
gripping
pressing
adjustable
sti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3203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許書欽
Original Assignee
許書欽
盧孟函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許書欽, 盧孟函 filed Critical 許書欽
Publication of TWM667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67572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其特徵在於,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之握持按壓部的中間設置一個具有彎折功能的可彎折部,使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以該可彎折部為中心進行左右彎折,進而彎折牙線。由於目前線型牙線棒的牙線都是緊繃的狀態,而緊繃的牙線於使用上會傷害牙齦。因此,本創作的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能透過將牙線棒彎折的方式來使牙線呈現C或U字型之狀態,讓牙線的應力下降,就可降低於清潔牙齒時對牙齒或牙齦之損傷,且牙線的彎折調整更能適於去有效包覆牙齒、牙齒與牙齦間之縫隙,來達到有效清潔牙齒的目的。

Description

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其特徵在於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之握持按壓部的中間設置一個具有彎折功能的可彎折部,使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以該可彎折部為中心進行左右彎折,進而彎折牙線,使牙線可呈現緊繃或鬆弛狀態。
牙菌斑是在牙齒表面周圍逐漸沉積的生物薄膜,且會引起許多牙周疾病,例如牙齦炎或牙周炎等。牙菌斑形成的主因是日常口腔衛生工作沒做好,即未能遵循有效的口腔清潔方法,進而導致細菌黏附在牙齒和牙齦表面。
因此,現代人會使用牙刷、牙籤、牙線、牙線棒或漱口水等口腔清潔工具來進行口腔清潔動作。特別是,為了清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一般都會使用牙線或是牙線棒來進行清潔。
市面之牙線棒,大致分為F型牙線棒及Y型牙線棒。使用上,F型牙線棒較適用於清潔前排牙齒;Y型牙線棒較適用於清潔後排牙齒。然而,牙線棒上的牙線都是線形設計,也就是牙線處於緊繃狀態的設計。故使用上,會因使用者的使用不當或施力不對,牙線棒上就容易發生牙線斷裂以及傷及牙齒並且無法有效清潔齒縫、牙齒表面等情況。因此, 目前線型牙線棒的設計於牙齒清潔上有其缺陷。另外,目前市面上緊繃型的牙線棒,其牙線於使用時會刺激甚至傷害牙齦,長久使用導致牙齦萎縮,反而造成另一種口腔疾病。而牙線為牙醫師等專業人員於口腔清潔所推薦之標準器具;然而,大眾於使用前必須經過教育訓練學習,使用上需要一定技術而且較為麻煩,使其推廣與應用不易。
基於上述的不便,發展出新型態的牙線棒,藉以幫助不太會使用牙線或牙線棒的使用者,以及需要快速有效並正確清潔牙齒的人;讓他們可以較為容易地清潔齒縫,以達口腔衛生與保健之目的,是有其必要性。
本創作提供一種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其包含:一牙線架,其具有兩個側臂及一連接部,該兩個側臂分別具有一遠離該連接部的第一端和一連接該連接部的第二端,該等第一端之間連接一牙線,該等第二端分別連接至該連接部的前半部;以及一握持按壓部,其具有一連接該連接部的前端和一遠離該連接部的後端,該前端與該連接部的後半部連接,且該握持按壓部的中間具有一可彎折部,其中該可彎折部用以使該握持按壓部向左右兩側彎折,並帶動該兩個側臂一起將該牙線彎折。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兩個側臂與該連接部形成一U字型或V字型的結構。
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中的該連接部、該兩個側臂以及該握持按壓部為一體成形。另外,該握持按壓部與該兩個側臂分別位於該連接部的不同方位,例如該兩個側臂位於該連接部的前半 部,而該握持按壓部位於連接部的後半部。
在本創作中,該牙線的材質可以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常用牙線材質。牙線材質一般為柔軟高分子材料,例如尼龍、聚酯纖維、壓克力纖維、聚乙烯、鐵氟龍、植物纖維材料或蠶絲。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牙線的材質包含尼龍、鐵氟龍、植物纖維材料或蠶絲。另外,該牙線可以是人造纖維或編織型牙線,含蠟與無蠟,圓形牙線與扁平牙線,或是另外添加薄荷、木醣醇等風味或預防齲齒之物質的牙線。在一些方面,該牙線的兩端分別與該兩個側臂的該第一端進行連接。
在本創作中,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之材質(例如該連接部、該兩個側臂以及該握持按壓部)為具有彈性的柔軟材質。因此,從該可彎折部的左右兩側施力對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整體進行左右彎折的動作時,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於正常使用時並不會斷裂。但經由其材質選擇與製程設計,使該牙線棒於使用後,使用者可以將其經該可彎折部進行折斷破壞,避免二次使用或是其他感染汙染。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牙線棒的材質包含塑膠材質。於一具體具體實施例中,該塑膠材質包含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樹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醯胺(PA)、聚乙烯(PE)、聚氨酯(PU)、聚碳酸酯(PC)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該牙線棒的材質都具有一定的彈性,且不含有危害人體健康之有害物質。由於該牙線棒的材質具有彈性,故可讓該牙線棒進行適度的彎折。
在一些方面,該握持按壓部為讓使用者進行握持的部位。一 般設計上,該握持按壓部的形狀為棒狀。但是考量到本創作要於該握持按壓部的中間設計一長條狀的該可彎折部(如凹槽),故本創作的該握持按壓部為具有一定寬度的長形構件,以容置該可彎折部(如凹槽)。
在本創作中,該可彎折部的功能是用於提供施力彎折的地方。故該可彎折部為具有彎折功能的構件。該可彎折部的型態之一為一可彎折的凹槽,並將該凹槽設計在該握持按壓部的中間,可讓該握持按壓部的左右兩側(即該握持按壓部上鄰近該凹槽的左右兩側之部分)以該凹槽為中心進行彎折。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凹槽可設計為一V字型或ㄩ字型。透過凹槽的彎折來達到牙線棒的兩側臂彎折狀態下,牙線會變成類似C甚至是U字型。當然,該凹槽的底部與其左右兩邊的斜角亦可視需求設計為不對稱狀態,即該凹槽內的左右兩邊的夾角呈現不對稱之角度或夾角。凹槽以及其中所存在的斜角角度設計,會影響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可以彎折的最大角度,進而影響牙線的鬆緊程度,即牙線的型態會有所不同。而不同的牙線的型態,可以應用於不同牙齒的情況。故本創作透過不同的凹槽與彎折角度讓牙線有不同的鬆緊程度和形狀,以用於不同的潔牙需求。
在本創作中,該凹槽可以設置在該握持按壓部的頂面或底面之中間位置,或者是兩面的中間都設置。因此,該可彎折部可設置在該握持按壓部的單面或是雙面的中間。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可彎折部設置在該握持按壓部的頂面及/或底面。故本創作之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中的該握持按壓部可設計成單面具有凹槽或是雙面都具有凹槽。由於該凹槽具有可彎折的功能,故雙面都具有凹槽的設計可讓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往不同的兩面或方向都可以進行彎折。
在本創作中,該握持按壓部可以視為左右兩半的獨立構件,即左半部的握持按壓部和右半部的握持按壓部。當握持按壓部分成左右兩半個各自形成獨立構件時,則處於該握持按壓部中間的該可彎折部則形成該左右兩半的握持按壓部的連接構件。因此,該可彎折部可作為連接構件來連接左右兩半的握持按壓部,同時仍具有可彎折的功能。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握持按壓部分成左右兩半,且該可彎折部形成一連接構件來連接左右兩半的握持按壓部。
本創作的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上的該握持按壓部可以有不同的設計,例如該握持按壓部的中央部分可以設計成中空,而該可彎折部則分別設置在該中空處的前端和後端。這樣的設計一樣可促進使用者對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進行彎折。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握持按壓部的中央部分呈中空,且該可彎折部分別設置在該握持按壓部的前端和後端。
此外,考量到使用者有時會將牙線棒置放於桌面或是其他平面上,此時牙線會有接觸到該桌面的風險,進而有衛生上的問題。因此,本創作提出該牙線架的水平高度要高於該握持按壓部的水平高度之設計。此設計是將該連接部變成一弧形結構,其係從握持按壓部往該兩個側臂的延伸方向向上彎曲,使該牙線架處於比該握持按壓部更高的水平面。一具體實施例中,該連接部為一弧形結構,其係從握持按壓部往該兩個側臂的延伸方向向上彎曲,使該牙線架高於該握持按壓部。透過這樣的設計,當將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置於桌面時,則該握持按壓部會接觸於桌面,但該牙線架的水平高度會高於該握持按壓部。因此,該牙線架上的牙線完全不會接觸到桌面,就能確保牙線的衛生。
更進一步,本創作可於該握持按壓部的底面(會接觸到平面(例如桌面)的那一面)增設一突起部,例如在該握持按壓部的前端和後端的底面設置一突起部。該突起部的功能在於墊高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且能保持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於置放平面時的平穩狀態。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握持按壓部的前端和後端的底面各具有一突起部,其使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置於一平面時,該牙線架不接觸該平面。因此,當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置於一平面時,只有該突起部會接觸到該平面,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整體不接觸該平面,來保持該牙線的衛生。
在一些方面,該握持按壓部的兩邊側面是設計成具有相同或不同厚度的長條形。另外,可以增加該握持按壓部兩邊側面一部分的接觸面積,例如設計成橢圓狀。接觸面積增加的好處在於讓使用者的手指握持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有更大的施力面積。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握持按壓部的兩邊側面呈一橢圓形狀,用以按壓施力。
在本創作中,該握持按壓部上可設置一止滑部,其可設置在該握持按壓部的頂面、側面或底面。該止滑部的功能是在於提供利於使用者握穩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在一些方面,該止滑部為一具有凹凸結構的構件。藉由凹凸形狀的設計來增加與手指接觸之間的摩擦力。因此當使用者的手指按壓在該握持按壓部上的該止滑部時,能更加方便握穩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握持按壓部進一步包含一止滑部,其設置於該握持按壓部的頂面、側面或底面,以利於握持。
在一些方面,該握持按壓部可依力學及/或人體工學設計其形狀或結構,或是再加上額外按壓構件之設計,方便使用者操作折彎並使 用該可調式彎折牙線棒。本創作於該握持按壓部的左右兩側可再分別設計一按壓構件,用於提供使用者從該握持按壓部的左右兩側施力進行彎折時,提供一個比較好的施力部位。換句話說,使用者透過按壓該握持按壓部的左右兩側的按壓構件來使該牙線棒左右彎折。因此,該按壓構件可設計成具有較大面積的元件,以讓使用者的手指方便按壓。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握持按壓部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一第一按壓構件,其用於按壓施力。該按壓構件的形狀不受限制,可以為半圓形、半橢圓形、正方形或是長方形。另外,不論按壓構件之構型為何,皆不影響本創作的牙線棒的彎折功能。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按壓構件與該握持按壓部為一體成型的結構。
在本創作中,該按壓構件也可以設計在各該兩個側臂的個別單邊外側上的任一位置。例如,右側臂的外側可以連接一個按壓構件,而左側臂的外側可以連接一個按壓構件。因此,該兩個側臂的外側都具有一個按壓構件,而使用者一樣可以透過施力按壓這兩個按壓構件來使該牙線棒左右彎折。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各該兩個側臂分別於單一外側連接一第二按壓構件,其用於按壓施力。
此外,若牙線是直接固定連接於該牙線棒的該兩個側臂上,當使用者使用完該牙線棒後,就會將該牙線棒整個丟棄。因此,本創作另外提出可讓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重複使用的設計。在此設計中,本創作可以於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上的該兩個側臂的該第一端設計一個穿孔,該穿孔的目的在於讓牙線穿過並進行纏繞和固定。因此,牙線的兩端纏繞並固定在兩個穿孔上。更進一步,牙線穿過並纏繞兩個穿孔後,牙線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個穿孔上,另一端於單一個按壓構件進行纏繞和固定。由 於牙線是透過穿過和纏繞該穿孔或是該按壓構件的方式進行固定,而非是直接固定連接在該牙線棒的該兩個側臂上。該牙線可以從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拆除下來,並讓新的牙線重新纏繞和固定在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上。故使用者使用完牙線後,可以將牙線從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拆除下來,保留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本身;然後重新裝上新的牙線於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這樣的設計可讓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本身重複使用,只要進行牙線的替換。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兩個側臂的該第一端分別具有一穿孔,其中該牙線的一端穿過並纏繞該兩個側臂的該第一端上的該穿孔,且其另一端於該第一按壓構件或該第二按壓構件上進行纏繞和固定。
此外,本創作還可以提供其他用於牙線纏繞的構件,其用於固定穿過該穿孔的牙線。該牙線纏繞的構件可設計在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上的任意位置,且該牙線纏繞的構件的功能僅用於提供纏繞和固定牙線的位置,並不提供按壓作用。例如在握持按壓部結構上打洞,利於牙線纏繞固定。
本創作將該可彎折部設置於該握持按壓部中間的設計,是讓使用者施力該握持按壓部的左右兩側時,可讓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整體以該可彎折部為中心左右彎折,即除了該握持按壓部的左右兩側彎折外,該連接部上的該兩個側臂也會左右彎折。由於該兩個側臂也會左右彎折,故連接在該兩個側臂之間的該牙線也會隨之彎折。因此,當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處於未彎折的情況下,該牙線處於緊繃的狀態,例如該牙線呈現一條直線。當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彎折後,該牙線會變成C型或是U型,即該牙線的張力/應力變低。當使用者彎折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時,使牙
線可以呈現C字型甚至U字型,此時牙線的應力變降,也就可降低於清潔牙齒時對牙齒或牙齦之損傷。因此,讓牙線呈現C或U字型,才是最適合包覆牙齒、牙齒與牙齦間之縫隙,達到有效的潔牙目的。是以,本創作透過讓牙線棒可以左右彎折的設計,使牙線棒上的牙線可調整為C或U字型之型態。此設計-不僅使用操作方便,且兼顧牙線棒使用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最終達到牙齒有效清潔的目的。
是以,本創作的核心概念在於可鏡像或非鏡像彎折的牙線棒,且鏡像/非鏡像彎折之方向與牙線方向可依使用者需求設計各種角度,尤其以平行角度能達到最佳功效。這樣鏡像/非鏡像彎折可使牙線棒上的牙線從緊繃狀態變為鬆弛狀態。
一般來說,緊繃狀態之牙線可用於穿越牙齒與牙齒間之縫隙;而鬆弛狀態之牙線依牙線棒之彎折角度設計,自然形成C甚至U字型,達到潔牙且不傷害牙齒、牙齦之安全與有效目的。因此,當牙線呈現C甚至U字型狀態時,才是最適合包覆牙齒、牙齒與牙齦間之縫隙。現行牙線之使用,需要許多的練習甚至訓練,使用者才能學會如何與手指上纏繞牙線,使牙線呈現C或U字型以清潔牙齒、口腔。本創作可幫助使用者,利用牙線棒之固有設計,在幾乎不需訓練的要求下,透過將牙線棒彎折的方式來達成使牙線呈現C或U字型之狀態。由於可以將牙線調整成C或U字型,故並不會像現行一般牙線棒,因為緊繃之牙線應力而傷害牙齒或牙齦。
此牙線棒中央設計一個可彎折部,其可利用一般模具設計、塑膠射出製程來製作。牙線棒本體上可搭配合適人體工學(人因工學)/手指使力之把手或固定點,方便彎折或展開。但是不論是否進一步搭配其他 人體工學(人因工學)之把手或固定點,皆不影響或限制本創作。本創作之構想與其實踐,是將牙線棒之固有本體進行彎折來使牙線形成可調整為緊繃及C或U字型之型態,自然達成正確使用方便操作,兼顧牙線/牙線棒使用之安全性及有效性。此設計亦可滿足牙科醫師治療某些病患之口腔、牙齒時需要依病患口腔、牙齒結構,而需要客製化角度的牙線棒及牙線。
100;200;300;400;500;600;700: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
110;210;510;610:牙線架
111;211;310;511;611:側臂
112;212;512;612:連接部
113;213;320;513;613:牙線
120;220;330;410;520;620;710:握持按壓部
121;221;411;521;621;712:可彎折部
122;222;331:按壓構件
311:穿孔
522:突起部
622;711:止滑部
圖1為一具有V字型凹槽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圖1A為一具有V字型凹槽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的未彎折狀態。圖1B為一具有V字型凹槽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的彎折狀態。
圖2為一具有ㄩ字型凹槽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圖2A為一具有ㄩ字型凹槽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的未彎折狀態。圖2B為一具有ㄩ字型凹槽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的彎折狀態。
圖3為一具有牙線替換功能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
圖4為一具有雙面凹槽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
圖5為一具有第一款握持按壓部設計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
圖6為一具有第二款握持按壓部設計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
圖7為一具有第三款握持按壓部設計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
以下實施例是非限制性的並且僅代表本創作的各個方面和 特徵。
本創作的設計為一種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且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之彎折方式是左右彎折。透過將牙線棒彎折的方式,可使牙線棒上的牙線變形,即牙線會有緊繃以及鬆弛的狀態。而牙線的變形就可應用於多種不同的牙齒清潔的情況。
如圖1A所示,本創作提供一具有V字型的可彎折部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100,其具有一牙線架110,其具有兩個側臂111及一連接部112,該兩個側臂111分別具有一遠離該連接部112的第一端和一連接該連接部112的第二端,該等第一端之間連接一牙線113,該等第二端分別連接至該連接部112的前半部;以及一握持按壓部120,其具有一連接該連接部112的前端和一遠離該連接部112的後端,該前端與該連接部112的後半部連接,且該握持按壓部120的中間具有一可彎折部121,該可彎折部121為一個V字型凹槽,其中該可彎折部121用以使該握持按壓部120向左右兩側彎折,並帶動該兩個側臂111一起將該牙線113彎折。
另外,於該握持按壓部120的左右兩側分別設計一第一按壓構件122,供使用者從第一按壓構件122施力按壓,使與該第一按壓構件122連接的該握持按壓部120的左右兩側向左右彎折,即讓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100整體彎折。因此,該第一按壓構件122的設計目的是提供使用者一個有利的施力部位來彎折牙線棒,以使牙線彎折。
此外,該第一按壓構件122的設計位置除了在該握持按壓部120的左右兩側上任一位置外,也可以設計在該兩個側臂111的外側上。因此,可以在各該兩個側臂111的單邊外側上分別連接一第二按壓構件來提 供施力按壓的部位。由於該按壓構件的設計是方便使用者進行施力,故該按壓構件可以設置在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本身的左右兩側上的任一位置。
圖1B為圖1A之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100的彎折狀態。當使用者按壓該第一按壓構件122來彎折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100時,該握持按壓部120的左右兩側就會折向該可彎折部121,連帶該兩個側臂111也會一起彎折。因此,連接在該兩個側臂111的該牙線113因彎折的關係會從緊繃狀態變成鬆弛狀態。依據彎折角度的不同,該牙線113會變成C字型或是U字型。
另外,本創作也提供一種具有ㄩ字型的可彎折部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200的設計,其中該ㄩ字型的可彎折部為一ㄩ字型凹槽,該凹槽的底部與其左右兩邊個別存在一斜角角度。如圖2A所示,具有ㄩ字型凹槽的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200,具有一牙線架210,其具有兩個側臂211及一連接部212,該兩個側臂211分別具有一遠離該連接部212的第一端和一連接該連接部212的第二端,該等第一端之間連接一牙線213,該等第二端分別連接至該連接部212的前半部;以及一握持按壓部220,其具有一連接該連接部212的前端和一遠離該連接部212的後端,該前端與該連接部212的後半部連接,且該握持按壓部220的中間具有一可彎折部221,該可彎折部221為一個ㄩ字型凹槽,其中該可彎折部221用以使該握持按壓部220向左右兩側彎折,並帶動該兩個側臂211一起將該牙線213彎折。另外,於該握持按壓部220的左右兩側分別設計一第一按壓構件222,用於提供使用者從第一按壓構件222施力按壓。
如圖2A所示,該ㄩ字型凹槽的底部與其左右兩邊個別存在一斜角角度。該ㄩ字型凹槽的底部與其左右兩邊所存在的斜角角度可設計為10度,故使左右兩邊夾合角度可達20度,在此彎折狀態下牙線可呈現最大彎曲類似U字型狀態,適合牙齒體積較小、曲面弧度較大之使用需求。另外,該ㄩ字型凹槽的底部與其左右兩邊所存在的斜角角度可設計為80度,故使左右兩邊夾合角度可達160度,此狀態下牙線略為呈現彎曲狀,可適用於牙齒體積較大、弧面曲度較小之情況。
圖3和4為本創作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的改良設計。圖3為一種具有牙線替換功能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300。該具有牙線替換功能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300上的呈ㄩ字型結構之牙線架上的兩個側臂310各別具有一個穿孔311。該穿孔311的功能是用於讓牙線320穿過並纏繞該穿孔311。而牙線320穿過兩個穿孔311後,讓牙線320的其中一端纏繞該可彎折牙線棒的握持按壓部330的第一按壓構件331進行固定。透過該可彎折牙線棒的穿孔和按壓構件的設計,讓牙線可以纏繞該些構件進行固定。同時,也可將牙線從該牙線棒上拆除下來,並重新更換一條新的牙線。因此,該牙線變成可活動式的設計,而非與牙線棒本身變成一體成型的設計。這樣設計的好處在於該牙線可以從該牙線棒上拆除下來並裝上新的牙線;故該牙線棒本身可以重複使用,只要進行牙線的更換。
圖4為一種具有雙面凹槽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400。與圖2A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之設計相比,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400的握持按壓部410的兩面各別具有一個可彎折部411,其為一ㄩ字型凹槽。由於該ㄩ字型凹槽為一可彎折的構件,因此該握持按壓部410的兩面的ㄩ字型凹 槽之設計,可讓使用者藉由該ㄩ字型凹槽讓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400於不同的兩面都可以進行彎折。故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的兩面都可以進行彎折的設計會利於使用者更方便使用。
此外,本創作也對牙線棒上的握持按壓部有不一樣的改良設計,如圖5至圖7所示。圖5為一具有第一款握持按壓部設計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如圖5所示,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500,其具有一牙線架510,其具有兩個側臂511、一連接部512和一牙線513;以及一握持按壓部520。該連接部512為一弧形結構,其係從握持按壓部520往該兩個側臂511的延伸方向向上彎曲,使該牙線架510高於該握持按壓部520。讓該牙線架510的水平高度高於該握持按壓部520之設計是為了讓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500置於一平面時,該握持按壓部520會貼近或靠近該平面,但該牙線架510不會與該平面有任何的接觸;也就是該牙線架510上的該牙線513也不會接觸到該平面,以保持該牙線513的乾淨和衛生。
另外,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500的握持按壓部520之中央部分呈中空,可彎折部521則設置在該握持按壓部520的前端和後端。該可彎折部521用於提供彎折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500的功能。同時,該握持按壓部520的前端和後端之底面具有一突起部522,用以撐高整個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500;其目的也是讓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500放置平面時,該突起部522來接觸該平面,而位於該突起部522之上的該牙線架510不會碰觸到該平面,即該牙線513不會碰觸該平面。
圖6為一具有第二款握持按壓部設計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如圖6所示,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600具有一牙線架610,其具有兩 個側臂611、一連接部612和一牙線613;以及一握持按壓部620。該連接部612為一弧形結構,其係從握持按壓部620往該兩個側臂611的延伸方向向上彎曲,使該牙線架610的水平高度高於該握持按壓部620。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600的整體設計也是為了讓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600置於一平面時,該牙線613不會接觸到該平面。另外,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600的握持按壓部620之中央部分呈中空,可彎折部621則設置在該握持按壓部620的前端和後端。
此外,該握持按壓部620上設置一止滑部622,該止滑部622的功能是在於增加與手指之間的摩擦面積,讓使用者方便握穩和施力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600。因此,該止滑部622的設計為一具有凹凸結構的構件,故可讓使用者使用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600時,不易讓牙線棒滑落。
圖7為一具有第三款握持按壓部設計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如圖7所示,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700的握持按壓部710的中央部分為中空,且此中空部分的兩個外側邊呈橢圓形狀,以增加與使用者的手指的接觸面積。此外,該外側邊上也設計止滑部711,讓使用者方便握穩和施力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700。另外,可彎折部712則設置在該握持按壓部710的前端和後端。
另外,本創作的握持按壓部之設計可視為左右兩半的獨立構件。因此,該可彎折部可以做為左右兩半的握持按壓部之間的連接構件,並提供彎折的功能。故在上述的各種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的設計中,可彎折部的設計為一可彎折的構件,其型態可以是一個凹槽,或是一用於連接左右兩半的握持按壓部的連接構件。
本創作的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也進行三項測試,以證明其對於清潔牙齒表面及牙縫之有效性、同時兼具保護牙齦之安全性,並且具有人因工程上之便利使用性。
第一項測試為依據ISO 28158:2018最新版本國際標準關於牙線棒之牙線拉力測試。依據該國際標準,牙線應能承受10N(約等於1kgf)之拉力並且不可於任一端斷裂。本創作使用15支處於牙線緊繃狀態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樣品、以及15支處於牙線彎曲狀態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樣品進行測試。經過已校驗之拉力機進行測試,結果皆能滿足國際標準要求之10N持續10秒之拉力。並以另外10支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樣品進行破壞性測試,結果顯示,皆大於300N(約為3.0kgf)以上之拉力,才會導致牙線從牙線棒脫落,此為超過國際標準要求之三倍。
第二項測試為潔牙測試,以牙膏塗抹牙齒模型模擬髒污。各以15位測試者,進行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於牙線緊繃、以及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於牙線彎曲狀態穿入牙齒模型之牙縫,刮除已塗佈之牙膏,進行模擬性潔牙測試。選擇市售Oral-B以及3M牙線棒作為對照組。結果顯示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於牙線呈現彎曲狀態之潔牙效率為46.47%,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於緊繃狀態下之潔牙效率為31.27%,相較於對照組Oral-B牙線棒之27.53%以及3M牙線棒之21.13%明顯較高。結果顯示,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於彎曲狀態時之潔牙效率高於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之牙線處於緊繃狀態,進一步證明牙線棒應設計為使牙線可呈現彎曲狀態,才能得到較好之潔牙效率。
第三項試驗援引醫療器材國際標準IEC 62366-1:2015,進 行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之使用者人因工程測試。此試驗以該國際標準之方法設計問卷,由使用者根據真實感受自行填寫評分,取得真實世界數據做為產品反饋。評分時特別注重使用的便利性、潔牙效果以及對牙齦的保護性。結果顯示,使用者可以接受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分數平均高於對照組。這項類似臨床之人因工程試驗,證明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比一般牙線棒產品,更具有易於使用性、潔牙功效性及保護牙齦安全性之優勢。
是以,本創作的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主要特色在於握持按壓部的中間的可彎折部之設計。該可彎折部的功能在於使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可以左右彎折,進而彎折牙線,讓牙線可以有不同鬆緊狀態,供使用者方便潔牙使用。
本創作適當地描述可以在本文未具體公開的要件或限制下實施。已被用作描述的術語並不是限制。在使用這些術語和除此之外的任何同等物的表達和描述是沒有差別的,但應當認識到本創作內的權利是可能修改的。因此,雖然本創作已說明實施例和其他情況,本文中所公開的內容可以被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行修飾和變化,並且這樣的修改和變化被認為是在本創作的權利範圍之內。
600: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
610:牙線架
611:側臂
612:連接部
613:牙線
620:握持按壓部
621:可彎折部
622:止滑部

Claims (9)

  1. 一種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其包含:
    一牙線架,其具有兩個側臂及一連接部,該兩個側臂分別具有一遠離該連接部的第一端和一連接該連接部的第二端,該等第一端之間連接一牙線,該等第二端分別連接至該連接部的前半部;以及
    一握持按壓部,其具有一連接該連接部的前端和一遠離該連接部的後端,該前端與該連接部的後半部連接,且該握持按壓部的中間具有一可彎折部,其中該可彎折部用以使該握持按壓部向左右兩側彎折,並帶動該兩個側臂一起將該牙線彎折。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其中該握持按壓部的中央部分呈中空,且該可彎折部分別設置在該握持按壓部的前端和後端。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其中該連接部為一弧形結構,其係從握持按壓部往該兩個側臂的延伸方向向上彎曲,使該牙線架高於該握持按壓部。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其中該握持按壓部的前端和後端的底面各具有一突起部,其使該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置於一平面時,該牙線架不接觸該平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其中該握持按壓部的兩邊側面呈一橢圓形狀,用以按壓施力。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其中該握持按壓部進一步包含一止滑部,其設置於該握持按壓部的頂面、側面或底面,以利於握持。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其中該握持按壓部的左右兩側分別連接一第一按壓構件,用以提供按壓施力。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其中各該兩個側臂分別於單一外側連接一第二按壓構件,用於提供按壓施力。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其中該兩個側臂的該第一端分別具有一穿孔,且該牙線的一端穿過並纏繞該兩個側臂的該第一端上的該穿孔,其另一端於該第一按壓構件或該第二按壓構件上進行纏繞和固定。
TW113203618U 2023-05-30 2024-04-12 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 TWM66757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505,061 2023-05-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67572U true TWM667572U (zh) 2025-03-1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16892A (en) Dental floss holder
US3775848A (en) Periodontal and dental cleanser and periodontal stimulator
US9044853B2 (en) Handgrip for a dental device
US10517703B2 (en) Dental flossing device
CN106470638B (zh) 牙线保持器
US4975051A (en) Instrument for attaching and removing orthodontic elastic bands
US20190388201A1 (en) Three-in-one tooth-cleaning device structured as toothpick, interdental brush, and floss pick
US20210068526A1 (en) Toothbrush
US2009002013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olding and manipulating dental floss
TWM667572U (zh) 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
TW202446342A (zh) 可調式彎折的牙線棒
US20040168703A1 (en) Floss-pick
JP3247559U (ja) 調整可能かつ屈曲可能なデンタルフロスピック
US7698772B1 (en) Orthodontic toothbrush
JP3049028U (ja) 歯間ブラシ
TWM567080U (zh) 3-in-1 tooth stick with toothpick, interdental brush and floss stick structure
WO2021020476A1 (ja) ブラッシング方法
JP2005531379A (ja) 歯根管器具
US7886751B2 (en) Cleaning apparatus for dental flossing
CN110623764B (zh) 兼具牙签、牙间刷及牙线棒结构的三合一洁牙棒
KR101953537B1 (ko) 스토퍼가 형성된 치실 홀더
KR101008695B1 (ko) 치간칫솔
JP2001104345A (ja) 弾性可動式デンタルフロス
KR200305682Y1 (ko) 치간 칫솔
US747569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leaning te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