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661570U - 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 Google Patents

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61570U
TWM661570U TW113205550U TW113205550U TWM661570U TW M661570 U TWM661570 U TW M661570U TW 113205550 U TW113205550 U TW 113205550U TW 113205550 U TW113205550 U TW 113205550U TW M661570 U TWM661570 U TW M66157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y
plug
solid state
hard disk
h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3205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歐明威
Original Assignee
大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3205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61570U/zh
Publication of TWM661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6157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公開一種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及其組裝結構,該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主要具有托盤外殼、托盤、抽取件及托盤蓋等構件。托盤外殼利用其插接腳插設在電路板(主機板)上,使托盤外殼與電路板之間形成散熱空間。托盤後端組裝抽取件,托盤一面覆蓋托盤蓋,將一M.2固態硬碟及散熱片安裝在托盤的硬碟容置空間中。藉此提供使用者手持抽取件以將托盤插入托盤外殼中,使M.2固態硬碟能插接於電路板上的M.2連接器,反之也拔出托盤使M.2固態硬碟與M.2連接器分離,進而達到方便且快速地插拔M.2固態硬碟及增進散熱等目的。

Description

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本創作係關於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的技術領域,尤指一種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以及其安裝在POS機或工業電腦(BOX PC)的組裝結構。
現今的電腦主機板及相關的電路板已採用M.2全新的物理布局和技術規範,取代習知的PCI Express(PCIE)及mSATA介面標準。M.2具有靈活的技術規範,更高的傳輸速度,允許固態硬碟更多規格的模組長度與寬度,並與更進階的連接器介面相配,使M.2比mSATA更適合在各種電腦設備中應用。
習知的技術中雖然有若干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的設計(例如專利公告I766716B、I709960B號所示),但是多半應用在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中,其構造並不適用在POS機或工業電腦(BOX PC)上。而且,現有的POS機或工業電腦供應商出貨前,必須依照客戶訂單將POS機或工業電腦的機殼拆開,再裝入照客戶選用容量的M.2固態硬碟。而其將POS機或工業電腦的機殼封閉後,客戶端就很難再以簡便的方式更換M.2固態硬碟,即使是供應商也不能在客戶端直接進行更換,造成後續服務的困難。
為此,如何提出一種能使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的裝置及其安裝在POS機或工業電腦上的組裝結構,以解決上述習知技術的問題,即為本創作所要克服的課題。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缺憾,創作人有感其未臻於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憑其從事該項產業多年之累積經驗,進而研發出一種M.2固態 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及其組裝結構,達到方便且快速地插拔M.2固態硬碟及增進散熱等目的。
本創作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其主要通過托盤外殼、托盤、抽取件及托盤蓋等構件組成快速拔插裝置,進而達到方便且快速地插拔M.2固態硬碟以及增進散熱等功效。
本創作次一目的在提供一種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之組裝結構,其通過POS機或工業電腦的機殼背板結構,以及上述快速拔插裝置安裝在主機板的結構,達到POS機或工業電腦的M.2固態硬碟能方便快速插拔等功效。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創作提出一種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用於設置在一電路板(主機板)的一M.2連接器的插接口一端,使M.2固態硬碟能方便進行插拔更換,其較佳的技術方案包括:一托盤外殼,該托盤外殼為一矩形殼體,該托盤外殼具有直通其前後兩端的一插槽空間,以及突出在其兩側下端的多個插接腳;各該插接腳具有用於插入該電路板的一插接片,以及形成在該插接片上端的一支撐部,該支撐部用於抵靠在該電路板的表面。一托盤,該托盤用於插入或反向抽離該托盤外殼的插槽空間,該托盤一面凹設有一硬碟容置空間,用於置入一M.2固態硬碟;該硬碟容置空間沿著該托盤的長度方向延伸到該托盤的前後兩端,該托盤形成有位於該硬碟容置空間兩側的兩側牆;該硬碟容置空間的前端設有一第一防呆凸部,及位於該硬碟容置空間兩側的扣合部。一抽取件,該抽取件結合在該托盤的後端,該抽取件的一側突出一第一鎖定部,該第一鎖定部供穿設一螺絲,利用該螺絲將該第一鎖定部鎖在該托盤外殼或其他物體上。以及一托盤蓋,該托盤蓋可分離地覆蓋在該硬碟容置空間上;該托盤蓋對應該托盤前端的一端形成一彈性按壓片,該彈性按壓片的兩側分別彎折一扣鉤片,該扣鉤片扣合在該托盤的扣合部;該托盤蓋對應該托盤後端的另一端設有一結合部,該 結合部固定在該抽取件或該托盤上。
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上述該托盤外殼包括一底板及一上蓋;該底板的兩側邊向下突出多個該插接腳,該插接腳的兩邊分別設有延伸到其底端的一直角缺口以形成該插接片,該直角缺口上端壁構成該支撐部;該上蓋覆蓋在該底板上,該上蓋與該底板之間形成該插槽空間;及該上蓋或底板的前端設有一擋止部,該擋止部突出到該插槽空間的前端。
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上述該托盤外殼的後端一側突出一第二鎖定部,該抽取件的螺絲穿過該第一鎖定部之後用於螺鎖於該第二鎖定部。
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上述該托盤的兩側牆分別具有一嵌槽;及該托盤蓋的兩邊分別彎折一嵌片,該嵌片及該扣鉤片分別嵌入該側牆的嵌槽。
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上述該托盤的兩側牆其中之一的外牆面凹設有一防呆槽,該防呆槽延伸到該托盤的前後兩端,該防呆槽對應到正確的方向始能使該托盤插入該插槽空間。
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更包括一端蓋,該端蓋通過螺絲鎖合在該托盤的前端;該端蓋具有對應該硬碟容置空間的缺口,該缺口的底邊形成有該第一防呆凸部;該端蓋的兩側分別形成該扣合部,該扣合部嵌入該托盤的嵌槽,使該扣鉤片在嵌槽中扣合在該扣合部;及該端蓋的形成有位於其兩側的兩限位片,該兩限位片抵靠在該硬碟容置空間的兩內側壁。
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上述該托盤設有連通該硬碟容置空間與另一面的多個定位孔,各該定位孔能穿設一定位螺絲,各該定位螺絲能鎖合一定位柱,該定位柱用於卡掣在該M.2固態硬碟端部的一凹槽。
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更包括一導熱片,該導熱片用於貼合在該M.2固態硬碟的一面,該導熱片具有對應該定位柱的通孔。
優選的技術方案之一,上述該托盤的後端設有一卡掣孔,位於該卡掣孔兩旁的螺絲穿孔,及穿過該螺絲穿孔的固定螺絲;以及該抽取件設有嵌入該卡掣孔的一卡掣凸部,及對應該螺絲穿孔的鎖合部,使該固定螺絲鎖合在該鎖合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創作並提出一種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之組裝結構,其較佳的技術方案包括:一機殼,該機殼具有一背板,該背板設有一硬碟插接孔,該硬碟插接孔的一孔邊設有一第二防呆凸部,該背板並設有對應該抽取件的第一鎖定部的一第三鎖定部。一電路板,其固定在該機殼內的一托板上,該電路板具有對應該硬碟插接孔的一M.2連接器。該托盤外殼的插接腳的插接片分別插入該電路板上的插腳孔,使該插接片上的支撐部抵靠在該電路板的表面,在該托盤外殼的底面與該電路板的表面之間形成一散熱空間;該托盤外殼的插槽空間的前端對齊該M.2連接器,該插槽空間的後端對齊該背板的硬碟插接孔。該托盤的硬碟容置空間設置一M.2固態硬碟,該M.2固態硬碟的金手指部具有對應該第一防呆凸部的一凹部,該金手指部突出在該托盤的前端,該第一防呆凸部卡掣在該金手指部的凹部。以及該托盤的前端能穿過該背板的硬碟插接孔插入到該托盤外殼的插槽空間,直到該M.2固態硬碟的金手指部插接在該M.2連接器,再使該抽取件的第一鎖定部的螺絲鎖在該背板的第三鎖定部。
100:電路板
200:M.2連接器
300:M.2固態硬碟
301:金手指部
302:凹部
303:凹槽
400:機殼
401:托板
10:托盤外殼
11:插槽空間
12:插接腳
121:插接片
13:支撐部
14:底板
15:上蓋
16:擋止部
17:第二鎖定部
20:托盤
21:硬碟容置空間
22:側牆
23:卡掣孔
24:螺絲穿孔
25:固定螺絲
26:防呆槽
27:嵌槽
28:定位孔
29:定位螺絲
30:抽取件
31:第一鎖定部
32:螺絲
33:卡掣凸部
34:鎖合部
40:托盤蓋
41:彈性按壓片
42:扣鉤片
43:結合部
44:螺絲
45:L形切槽
46:嵌片
50:端蓋
51:第一防呆凸部
52:扣合部
53:缺口
54:螺絲
55:限位片
60:導熱片
61:通孔
70:定位柱
80:背板
81:硬碟插接孔
82:第二防呆凸部
83:第三鎖定部
A1:散熱空間
圖1為本創作托盤外殼與托盤的後端俯視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托盤外殼與托盤的前端仰視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托盤與抽取件及托盤蓋等構件的後端俯視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托盤與抽取件及托盤蓋等構件的前端俯視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托盤及托盤蓋的扣鉤片作動的斷面示意圖。
圖6為本創作托盤外殼安裝在電路板及背板的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托盤外殼安裝在電路板上形成散熱空間的斷面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安裝在POS機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創作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安裝在工業電腦(BOX PC)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參閱圖1及圖6所示,本創作一種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用於設置在一電路板100(例如電腦的主機板)的一M.2連接器200的插接口一端,使M.2固態硬碟能方便進行插拔更換,例如帶電插拔(熱插拔)或不帶電插拔均可。並參閱圖2至圖4所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主要包括:一托盤外殼10、一托盤20、一抽取件30及一托盤蓋40,並可設有一端蓋50、一導熱片60及若干定位柱70等構件,其中:參閱圖6及圖7所示,該托盤外殼10為用於預先安裝在電路板100(主機板)上的一矩形殼體。並參閱圖1及圖2所示,該托盤外殼10具有直通其前後兩端的一插槽空間11,以及突出在其兩側下端的多個插接腳12。各該插接腳12具有用於插入該電路板100的一插接片121,以及形成在該插接片121上端的一支撐部13,該支撐部13用於抵靠在該電路板100的表面。如圖2所示,該托盤外殼10較佳的為散熱鋁合金板片沖壓組成,其包括一底板14及一上蓋15。該底板14的兩側邊向下突出多個該插接腳12,該插接腳12的兩邊分別設有延伸到其底端的一直角缺口以形成該插接片121,該直角缺口上端壁構成該支撐部13。該上蓋15為ㄇ形蓋體,其覆蓋及扣接在該底板14上,在該上蓋15與該底板14之間形成該插槽空間11。並且該上蓋15或底板14的前端彎折有一擋止部16,使該擋止部16突出到該插槽空間11的前端,用於擋止插入到該插槽空間11中的托盤20前端。
該托盤20可為一鋁擠形件,該托盤20能讓使用者便於插入托盤外殼10的插槽空間11,或反向抽離該托盤外殼10的插槽空間11,以便於安裝在該托盤20中的一M.2固態硬碟300(M.2 SSD)與該電路板100上的M.2連接器200插接或分離。參閱圖2至圖4所示,該托盤20的一面凹設有一硬碟容置空間21,硬碟容置空間21用於置入一M.2固態硬碟300。該硬碟容置空間21沿著該托盤20的長度方向延伸到該托盤20的前後兩端,使托盤20形成有位於硬碟容置空間21兩側的兩側牆22。並且該硬碟容置空間21的前端具有一第一防呆凸部51,該第一防呆凸部51用於該M.2固態硬碟300以正確的方向裝入該硬碟容置空間21,使第一防呆凸部51卡掣在M.2固態硬碟300的一金手指部301的一凹部302。又該硬碟容置空間21兩側分別具有一扣合部52,用於提供該托盤蓋40組裝時扣合在扣合部52。其中,該托盤20的兩側牆22其中之一的外牆面還凹設有一防呆槽26,該防呆槽26延伸到托盤20的前後兩端,當該防呆槽26對應到正確的方向始能使托盤20插入該托盤外殼10的插槽空間11。
該抽取件30係提供使用者手部持取的部件,讓使用者能對上述該托盤20進行插拔動作。該抽取件30較佳的實施成組裝在該托盤20後端的一塊體,其可為鋁合金板片沖壓彎折而成,或一體射出成型的塑膠件所構成。該抽取件30的任一側突出一第一鎖定部31(可為片體等),該第一鎖定部31形成一螺絲穿孔,使該第一鎖定部31能穿設一螺絲32,能利用該螺絲32將該第一鎖定部31鎖在該托盤外殼10後端一側突出的一第二鎖定部17(如圖1及圖6所示)或電腦的背板80上(如圖8及圖9所示)。其中較佳的組裝實施例之一,如圖3所示,上述該托盤20的後端設有一卡掣孔23,及位於卡掣孔23兩旁的螺絲穿孔24,及能穿過螺絲穿孔24的固定螺絲25;而上述該抽取件30相對應的前端設有能嵌入該卡掣孔23的一卡掣凸部33,及對應該螺絲穿孔24的鎖合部34(鎖孔),使該固定螺絲25能鎖合在該鎖合部34,藉此將該抽取件30組裝在托盤20的後端。
參閱圖3及圖4所示,該托盤蓋40較佳的為鋁合金板片沖壓彎折而成,使其用於可分離地覆蓋在該托盤20的硬碟容置空間21上,將M.2固態硬碟300包覆在硬碟容置空間21中。該托盤蓋40實施成對應該托盤20的矩形片體,其對應該托盤20前端的一端形成一彈性按壓片41,該彈性按壓片41的兩側分別彎折一扣鉤片42,該扣鉤片42用於扣合在該托盤20兩側的扣合部52(如圖1所示)。該托盤蓋40對應該托盤20後端的另一端設有一結合部43,該結合部43具有一螺絲穿孔,通過一螺絲44將結合部43固定在上述該抽取件30或托盤20的底面。其中,該彈性按壓片41可為在托盤蓋40兩側邊分別沖壓一L形切槽45或其他形狀的切槽所構成。為了使托盤蓋40便於正確安裝在托盤20,上述該托盤20的兩側牆22的底面分別設有一嵌槽27,該嵌槽27延伸到側牆22的兩端;而該托盤蓋40的兩邊分別彎折一嵌片46,於組裝時使兩側的嵌片46及扣鉤片42分別嵌入該側牆22的嵌槽27中,並使扣鉤片42扣合在位於嵌槽27中的扣合部52(如圖1所示)。反之如圖5所示,只要下壓該彈性按壓片41,可使扣鉤片42脫離扣合部52,達到方便拆卸托盤蓋40的功能。
再參閱圖2至圖5所示,本創作可實施一端蓋50,該端蓋50通過螺絲54鎖合在上述托盤20的前端。該端蓋50為鋁合金板片沖壓而成,其一邊具有對應該硬碟容置空間21的一缺口53,該缺口53的底邊形成有該第一防呆凸部51,當端蓋50鎖合在托盤20的前端時,就形成上述該硬碟容置空間21前端的第一防呆凸部51。該端蓋50的兩側分別形成上述該扣合部52,當端蓋50鎖合在托盤20的前端時,該扣合部52能嵌入托盤20的嵌槽27中,使上述托盤蓋40的扣鉤片42在嵌槽27中扣合在該扣合部52。再者,該端蓋50形成有位於其兩側的兩限位片55,當端蓋50鎖合在托盤20的前端時,該兩限位片55抵靠在該硬碟容置空間21的兩內側壁(如圖2所示)。
再參閱圖2至圖5所示,上述該托盤20設有連通該硬碟容置空間21與 其另一面的多個定位孔28,各該定位孔28能穿設一定位螺絲29,各定位螺絲29能鎖合一定位柱70,使該定位柱70位於硬碟容置空間21中,能用於卡掣在該M.2固態硬碟300端部的一凹槽303(如圖3、4所示),而且可隨著M.2固態硬碟300的長度任意設置該定位柱70。另外為助於M.2固態硬碟300散熱,本創作更可在托盤20中實施一導熱片60,該導熱片60為導熱特性較佳的金屬製成的片體,其用於貼合在該M.2固態硬碟300的一面,且該導熱片60具有對應該定位柱70的通孔61,使本創作能對M.2固態硬碟具有較佳的散熱功能。
參閱圖6至圖9所示,本創作基於上述技術特徵,更提出一種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之組裝結構,其較佳的實施例包括:將上述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組裝在一機殼400中的電路板100上,達到不用拆開機殼400就能對M.2固態硬碟300進行插拔更換的功能,其中: 該機殼400可為POS機的機殼(如圖8所示),或是工業電腦(例如BOX PC)等(如圖9所示)的機殼,或是其他電腦的機殼。該機殼400的後面或下面設有上述的一背板80,該背板80開設有一硬碟插接孔81,該硬碟插接孔81的一側孔邊設有一第二防呆凸部82,該第二防呆凸部82對應上述托盤20一側的防呆槽26,使該托盤20以正確方向通過硬碟插接孔81插入托盤外殼10。該背板80並設有對應該抽取件30第一鎖定部31的一第三鎖定部83,該第三鎖定部83可為一鎖孔。該電路板100通常即為主機板,其固定在該機殼400內的一托板401上(如圖6所示),並且該電路板100上封裝有習知的一M.2連接器200,當電路板100及背板80安裝完成時,使背板80的硬碟插接孔81對齊於M.2連接器200。
參閱圖7所示,本創作該托盤外殼10插接腳12的插接片121分別插入該電路板100上的插腳孔時,使插接片121上的支撐部13能抵靠在該電路板100的表面,使該托盤外殼10的插槽空間11的前端對齊該M.2連接器200,該插槽空間11的後端對齊該背板80的硬碟插接孔81。藉此組裝結構,該托盤外殼10的底 面與該電路板100的表面之間形成一散熱空間A1,使這空間尚可增設電子元件,並避免電路板100上的電子元件散熱不良,也能使M.2固態硬碟300有效散熱。
上述該托盤20的硬碟容置空間21設置一M.2固態硬碟300之後,使該M.2固態硬碟300的金手指部301穿過該端蓋50並突出在該托盤20的前端,該端蓋50的第一防呆凸部51卡掣在該金手指部301的凹部302。當使用者手持該抽取件30時,可將該托盤20的前端穿過該背板80的硬碟插接孔81插入到托盤外殼10的插槽空間11中,直到M.2固態硬碟300的金手指部301插接在該M.2連接器200,然後再使該抽取件30的第一鎖定部31的螺絲32直接鎖在該托盤外殼10的第二鎖定部17(如圖1及圖6所示),或使第一鎖定部31的螺絲32鎖在該背板80的第三鎖定部83(如圖8及圖9所示),即完成M.2固態硬碟300的插接組裝結構。反之,卸下抽取件30的螺絲32後,可抓取該抽取件30反向拔出,使M.2固態硬碟300脫離M.2連接器200,達到快速拔插更換的功能。
本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托盤外殼
11:插槽空間
12:插接腳
121:插接片
14:底板
15:上蓋
17:第二鎖定部
20:托盤
22:側牆
23:卡掣孔
25:固定螺絲
26:防呆槽
27:嵌槽
29:定位螺絲
30:抽取件
31:第一鎖定部
32:螺絲
33:卡掣凸部
42:扣鉤片
50:端蓋
52:扣合部
54:螺絲

Claims (10)

  1. 一種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用於設置在一電路板的一M.2連接器的插接口一端,其包括: 一托盤外殼,該托盤外殼為一矩形殼體,該托盤外殼具有直通其前後兩端的一插槽空間,以及突出在其兩側下端的多個插接腳;各該插接腳具有用於插入該電路板的一插接片,以及形成在該插接片上端的一支撐部,該支撐部用於抵靠在該電路板的表面; 一托盤,該托盤用於插入或反向抽離該托盤外殼的插槽空間,該托盤一面凹設有一硬碟容置空間,用於置入一M.2固態硬碟;該硬碟容置空間沿著該托盤的長度方向延伸到該托盤的前後兩端,該托盤形成有位於該碟容置空間兩側的兩側牆;該硬碟容置空間的前端設有一第一防呆凸部,及位於該硬碟容置空間兩側的扣合部; 一抽取件,該抽取件結合在該托盤的後端,該抽取件的一側突出一第一鎖定部,該第一鎖定部供穿設一螺絲,利用該螺絲將該第一鎖定部鎖在該托盤外殼或其他物體上;以及 一托盤蓋,該托盤蓋可分離地覆蓋在該硬碟容置空間上;該托盤蓋對應該托盤前端的一端形成一彈性按壓片,該彈性按壓片的兩側分別彎折一扣鉤片,該扣鉤片扣合在該托盤的扣合部;該托盤蓋對應該托盤後端的另一端設有一結合部,該結合部固定在該抽取件或該托盤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其中該托盤外殼包括一底板及一上蓋;該底板的兩側邊向下突出多個該插接腳,該插接腳的兩邊分別設有延伸到其底端的一直角缺口以形成該插接片,該直角缺口上端壁構成該支撐部;該上蓋覆蓋在該底板上,該上蓋與該底板之間形成該插槽空間;及該上蓋或底板的前端設有一擋止部,該擋止部突出到該插槽空間的前端。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其中該托盤外殼的後端一側突出一第二鎖定部,該抽取件的螺絲穿過該第一鎖定部之後用於螺鎖於該第二鎖定部。
  4. 如請求項1所述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其中該托盤的兩側牆分別具有一嵌槽;及該托盤蓋的兩邊分別彎折一嵌片,該嵌片及該扣鉤片分別嵌入該側牆的嵌槽。
  5. 如請求項1或4所述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其中該托盤的兩側牆其中之一的外牆面凹設有一防呆槽,該防呆槽延伸到該托盤的前後兩端,該防呆槽對應到正確的方向始能使該托盤插入該插槽空間。
  6. 如請求項4所述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更包括一端蓋,該端蓋通過螺絲鎖合在該托盤的前端;該端蓋具有對應該硬碟容置空間的缺口,該缺口的底邊形成有該第一防呆凸部;該端蓋的兩側分別形成該扣合部,該扣合部嵌入該托盤的嵌槽,使該扣鉤片在嵌槽中扣合在該扣合部;及該端蓋的形成有位於其兩側的兩限位片,該兩限位片抵靠在該硬碟容置空間的兩內側壁。
  7. 如請求項1所述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其中該托盤設有連通該硬碟容置空間與另一面的多個定位孔,各該定位孔能穿設一定位螺絲,各該定位螺絲能鎖合一定位柱,該定位柱用於卡掣在該M.2固態硬碟端部的一凹槽。
  8. 如請求項7所述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更包括一導熱片,該導熱片用於貼合在該M.2固態硬碟的一面,該導熱片具有對應該定位柱的通孔。
  9. 如請求項1所述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其中該托盤的後端設有一卡掣孔,位於該卡掣孔兩旁的螺絲穿孔,及穿過該螺絲穿孔的固定螺絲;以及該抽取件設有嵌入該卡掣孔的一卡掣凸部,及對應該螺絲穿孔的鎖合部,使該固定螺絲鎖合在該鎖合部。
  10. 一種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所述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之組裝結構,其包括: 一機殼,該機殼具有一背板,該背板設有一硬碟插接孔,該硬碟插接孔的一孔邊設有一第二防呆凸部,該背板並設有對應該抽取件的第一鎖定部的一第三鎖定部; 一電路板,其固定在該機殼內的一托板上,該電路板具有對應該硬碟插接孔的一M.2連接器; 該托盤外殼的插接腳的插接片分別插入該電路板上的插腳孔,使該插接片上的支撐部抵靠在該電路板的表面,在該托盤外殼的底面與該電路板的表面之間形成一散熱空間;該托盤外殼的插槽空間的前端對齊該M.2連接器,該插槽空間的後端對齊該背板的硬碟插接孔; 該托盤的硬碟容置空間設置一M.2固態硬碟,該M.2固態硬碟的金手指部具有對應該第一防呆凸部的一凹部,該金手指部突出在該托盤的前端,該第一防呆凸部卡掣在該金手指部的凹部;以及 該托盤的前端能穿過該背板的硬碟插接孔插入到該托盤外殼的插槽空間,直到該M.2固態硬碟的金手指部插接在該M.2連接器,再使該抽取件的第一鎖定部的螺絲鎖在該背板的第三鎖定部。
TW113205550U 2024-05-29 2024-05-29 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TWM661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3205550U TWM661570U (zh) 2024-05-29 2024-05-29 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3205550U TWM661570U (zh) 2024-05-29 2024-05-29 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61570U true TWM661570U (zh) 2024-10-11

Family

ID=94037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3205550U TWM661570U (zh) 2024-05-29 2024-05-29 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61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57864U (zh) 接口卡固定模块
US7595994B1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for expansion card and bracket thereof
US8550836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memory card
CN103365373B (zh) 机壳结构及数据存取系统
US20120275112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
TWI475370B (zh) 電源供應模組及具有其之伺服器
TW201306711A (zh) 擴充卡固定裝置
CN105573440A (zh) 伺服器主机及其界面卡固定装置
US8411461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s
US10826212B2 (en) Tool-less fastening device for edge card
US8480328B2 (en) Fixing device for expansion cards
CN101354602B (zh) 固定装置
CN201107709Y (zh) 定位装置
CN201115122Y (zh) 止挡组件
TWM661570U (zh) M.2固態硬碟快速拔插裝置及其組裝結構
TWM619197U (zh) 介面裝置固定機構與電子裝置
US20130322006A1 (en) Computer enclosure and mounting assembly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of the same
TWI385865B (zh) 電子裝置及其連接器
CN101377701B (zh) 定位装置
TW201338682A (zh) 電子裝置
CN222636574U (zh) M.2固态硬盘快速拔插装置及其组装结构
CN204155188U (zh) 固定机构
CN101464704A (zh) 电子装置
CN101938052B (zh) 电子装置及其连接器
TWI578639B (zh) 電子裝置和其固定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