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653675U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3675U
TWM653675U TW112213542U TW112213542U TWM653675U TW M653675 U TWM653675 U TW M653675U TW 112213542 U TW112213542 U TW 112213542U TW 112213542 U TW112213542 U TW 112213542U TW M653675 U TWM653675 U TW M65367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ens
electronic device
lens module
degrees
straight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13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呂俊逸
蕭秀儀
Original Assignee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13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53675U/zh
Publication of TWM653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3675U/zh
Priority to CN202420801557.4U priority patent/CN222354642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N個光學鏡頭模組,設置於電子裝置的一側,其中N大於或等於3。當各光學鏡頭模組的最大視角符合特定條件時,可提升靜態與動態的攝影品質及穩定度。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一種搭載有光學鏡頭模組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近年來,可攜式電子裝置發展快速,例如智慧型電子裝置、平板電腦等,已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而裝載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的光學鏡頭也隨之蓬勃發展。但隨著科技愈來愈進步,使用者對於電子裝置提供的攝像品質要求也愈來愈高。因此,發展一種可提升攝像品質的電子裝置遂成為產業上重要且急欲解決的問題。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透過設置多個視角相近的光學鏡頭模組,可提升靜態與動態的攝影品質及穩定度,並使攝像所得影像視角更貼近使用者需求。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N個光學鏡頭模組,設置於電子裝置的一側,其中N大於或等於3,各光學鏡頭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n。光學鏡頭模組中任二者的最大視角差為FOVd,光學鏡頭模組中任二者之間的一最長直線距離為Lm,光學鏡頭模組中除最長直線距離對應的二光學鏡頭模組外的光學鏡頭模組至最長直線距離的一垂直直線距離為La,其滿足下列條件:0度 ≤ FOVd ≤ 10度;以及0.15 ≤ La/Lm ≤ 0.85。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其中光學鏡頭模組連線圍繞出的面積為Ac,光學鏡頭模組所設置在的電子裝置的所述側的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0.1 ≤ Ac/A ≤ 1.0。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其中各光學鏡頭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n,其滿足下列條件:40度 ≤ FOVn ≤ 110度。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其可更包含一顯示螢幕,其可設置於電子裝置的所述側;或者,顯示螢幕其可設置於電子裝置的另一側,其中所述另一側相對於所述側。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N個光學鏡頭模組,設置於電子裝置的一側,其中N大於或等於3,各光學鏡頭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n。光學鏡頭模組中任二者的最大視角差為FOVd,光學鏡頭模組連線圍繞出的面積為Ac,光學鏡頭模組所設置在的電子裝置的所述側的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0度 ≤ FOVd ≤ 10度;以及0.1 ≤ Ac/A ≤ 1.0。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其中光學鏡頭模組中任二者之間的一最長直線距離為Lm,光學鏡頭模組中除最長直線距離對應的二光學鏡頭模組外的光學鏡頭模組至最長直線距離的一垂直直線距離為La,其滿足下列條件:0.15 ≤ La/Lm ≤ 0.85。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其中各光學鏡頭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n,其滿足下列條件:40度 ≤ FOVn ≤ 110度。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其可更包含一顯示螢幕,其可設置於電子裝置的所述側;或者,顯示螢幕可設置於電子裝置的另一側,其中所述另一側相對於所述側。
本揭示內容一態樣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N個光學鏡頭模組,其設置於電子裝置的一側,其中N大於或等於3,各光學鏡頭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n。光學鏡頭模組中任二者的最大視角差為FOVd,光學鏡頭模組中任二者之間的一最長直線距離為Lm,光學鏡頭模組中除最長直線距離對應的二光學鏡頭模組外的光學鏡頭模組至最長直線距離的一垂直直線距離為La,其滿足下列條件:0度 ≤ FOVd ≤ 10度;以及0.15 ≤ La/Lm ≤ 0.85。透過N個光學鏡頭模組可以共同得到一等效光學鏡頭模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攝像可捕捉範圍縱向範圍為Lm,橫向範圍為La,可得一較N個光學鏡頭模組最大視角大的視角範圍,拍攝效果似廣角光學鏡頭模組,且可改善廣角光學鏡頭模組易產生的畸變的像差問題。再者,N個光學鏡頭模組可達成拍攝影像的遠中近景分別進行光學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以提升靜態和動態的攝影品質及穩定度。
所述光學鏡頭模組連線圍繞出的面積為Ac,所述光學鏡頭模組所設置在的電子裝置的所述側的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0.1 ≤ Ac/A ≤ 1.0。藉此,可在特定比例下,擴大最大視角範圍。
各光學鏡頭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n,其滿足下列條件:40度 ≤ FOVn ≤ 110度。藉此,可對應高畫素光學鏡頭拍攝需求。
電子裝置可更包含一顯示螢幕,設置於電子裝置的所述側或另一側,其中所述另一側是相對於所述側。藉此,可提升光學鏡頭模組的配置自由度。
本揭示內容一態樣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N個光學鏡頭模組,其設置於電子裝置的一側,其中N大於或等於3,各光學鏡頭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n。光學鏡頭模組中任二者的最大視角差為FOVd,光學鏡頭模組連線圍繞出的面積為Ac,光學鏡頭模組所設置在的電子裝置的所述側的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0度 ≤ FOVd ≤ 10度;以及0.1 ≤ Ac/A ≤ 1.0。透過N個光學鏡頭模組可以共同得到一等效光學鏡頭模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可位在N個光學鏡頭模組連線圍繞出的面積內任何一處,藉此得到一較N個光學鏡頭模組最大視角大的視角範圍。再者,N個光學鏡頭模組可達成拍攝影像的遠中近景分別進行光學防手震,以提升靜態和動態的攝影品質及穩定度。
光學鏡頭模組中任二者之間的一最長直線距離為Lm,光學鏡頭模組中除最長直線距離對應的二光學鏡頭模組外的光學鏡頭模組至最長直線距離的一垂直直線距離為La,其滿足下列條件:0.15 ≤ La/Lm ≤ 0.85。透過N個光學鏡頭模組可以共同得到一等效光學鏡頭模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攝像可捕捉範圍縱向範圍為Lm,橫向範圍為La,可得一較N個光學鏡頭模組最大視角大的視角範圍,拍攝效果似廣角光學鏡頭模組,且可改善廣角光學鏡頭模組易產生的畸變的像差問題。
各光學鏡頭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n,其滿足下列條件:40度 ≤ FOVn ≤ 110度。藉此,可對應高畫素光學鏡頭拍攝需求。
電子裝置可更包含一顯示螢幕,設置於電子裝置的所述側或另一側,其中所述另一側是相對於所述側。藉此,可提升光學鏡頭模組的配置自由度。
<第一實施方式>
請參照第1A圖以及第1B圖,其中第1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100的一側的示意圖,第1B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100的另一側的示意圖。由第1A圖以及第1B圖可知,電子裝置100可為智慧型手機,其包含N個光學鏡頭模組110,可另包含一顯示螢幕101、一前置光學鏡頭模組102、一發光元件103、一對焦元件104、一取像模組切換鍵105以及一快門鍵106。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中,光學鏡頭模組110的數量為4(即N = 4),分別設置於電子裝置100的一側的四個角落,發光元件103與對焦元件104則鄰設於其中一光學鏡頭模組110。顯示螢幕101與前置光學鏡頭模組102設置於電子裝置100的另一側,其中所述另一側相對於光學鏡頭模組110位於的所述側。再者,電子裝置100具有一環周面,其連接前述二側,而取像模組切換鍵105以及快門鍵106設置於環周面上。取像模組切換鍵105以及快門鍵106與光學鏡頭模組110、發光元件103、對焦元件104以及前置光學鏡頭模組102訊號連接,用以供使用者切換或驅動光學鏡頭模組110、發光元件103、對焦元件104以及前置光學鏡頭模組102,依需求進行攝像。
請配合參照第1C圖,其中第1C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由第1C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110中任二者之間的一最長直線距離為Lm,光學鏡頭模組110中除最長直線距離Lm對應的二光學鏡頭模組110外的光學鏡頭模組110至最長直線距離Lm的一垂直直線距離為La,其滿足下列條件:Lm = 131.73 mm;La = 43.94 mm;以及La/Lm = 0.334。
再配合參照第1D圖,其中第1D圖繪示依照第1C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及等效光學鏡頭模組EO的示意圖。由第1D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110連線圍繞出的面積為Ac(即為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圈出的面積),光學鏡頭模組110所設置在的電子裝置100的所述側的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c = 5787.80 mm 2;A = 10382.06 mm 2;以及Ac/A = 0.557。必須說明的是,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EO可如第1D圖所繪示,但其設置位置可於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內的任何一處,並不以此為限。
另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各光學鏡頭模組110的最大視角為FOVn,光學鏡頭模組110中任二者的最大視角差為FOVd,其中四光學鏡頭模組110的最大視角FOVn分別為76度、84度、79度、83度;FOVd = 8度。
請配合參照第1E圖,其中第1E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由第1E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110中任二者之間的一最長直線距離為Lm,光學鏡頭模組110中除最長直線距離Lm對應的二光學鏡頭模組110外的光學鏡頭模組110至最長直線距離Lm的一垂直直線距離為La,其滿足下列條件:Lm = 148.68 mm;La = 44.63 mm;以及La/Lm = 0.300。
再配合參照第1F圖,其中第1F圖繪示依照第1E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的示意圖。由第1F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110連線圍繞出的面積為Ac(即為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圈出的面積),光學鏡頭模組110所設置在的電子裝置100的所述側的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c = 6635.37 mm 2;A = 11715.00 mm 2;以及Ac/A = 0.566。必須說明的是,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圖未繪示)的設置位置可於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內的任何一處。
另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各光學鏡頭模組110的最大視角為FOVn,光學鏡頭模組110中任二者的最大視角差為FOVd,其中四光學鏡頭模組110的最大視角FOVn分別為104度、99度、100度、103度;FOVd = 5度。
請配合參照第1G圖,其中第1G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三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由第1G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110中任二者之間的一最長直線距離為Lm,光學鏡頭模組110中除最長直線距離Lm對應的二光學鏡頭模組110外的光學鏡頭模組110至最長直線距離Lm的一垂直直線距離為La,其滿足下列條件:Lm = 105.68 mm;La = 32.73 mm;以及La/Lm = 0.310。
再配合參照第1H圖,其中第1H圖繪示依照第1G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三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的示意圖。由第1H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110連線圍繞出的面積為Ac(即為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圈出的面積),光學鏡頭模組110所設置在的電子裝置100的所述側的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c = 3459.06 mm 2;A = 7254.68 mm 2;以及Ac/A = 0.477。必須說明的是,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三實施例中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圖未繪示)的設置位置可於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內的任何一處。
另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三實施例中,各光學鏡頭模組110的最大視角為FOVn,光學鏡頭模組110中任二者的最大視角差為FOVd,其中四光學鏡頭模組110的最大視角FOVn分別為80度、80度、80度、80度;FOVd = 0度。
<第二實施方式>
請參照第2A圖以及第2B圖,其中第2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200的一側的示意圖,第2B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200的另一側的示意圖。由第2A圖以及第2B圖可知,電子裝置200可為智慧型手機,其包含N個光學鏡頭模組210,可另包含一顯示螢幕201、一前置光學鏡頭模組202、一發光元件203、一對焦元件204、一取像模組切換鍵205以及一快門鍵206。第2A圖第二實施方式中,光學鏡頭模組210的數量為4(即N = 4),分別設置於電子裝置200的一側的二個對角以及鄰近所述側二長邊的中點處,發光元件203與對焦元件204則鄰設於其中一光學鏡頭模組210。顯示螢幕201與前置光學鏡頭模組202設置於電子裝置200的另一側,其中所述另一側相對於光學鏡頭模組210位於的所述側。再者,電子裝置200具有一環周面,其連接前述二側,而取像模組切換鍵205以及快門鍵206設置於環周面上。取像模組切換鍵205以及快門鍵206與光學鏡頭模組210、發光元件203、對焦元件204以及前置光學鏡頭模組202訊號連接,用以供使用者切換或驅動光學鏡頭模組210、發光元件203、對焦元件204以及前置光學鏡頭模組202,依需求進行攝像。
請配合參照第2C圖,其中第2C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由第2C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210中任二者之間的一最長直線距離為Lm,光學鏡頭模組210中除最長直線距離Lm對應的二光學鏡頭模組210外的光學鏡頭模組210至最長直線距離Lm的一垂直直線距離為La,其滿足下列條件:Lm = 131.73 mm;La = 21.97 mm;以及La/Lm = 0.167。
再配合參照第2D圖,其中第2D圖繪示依照第2C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及等效光學鏡頭模組EO的示意圖。由第2D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210連線圍繞出的面積為Ac(即為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圈出的面積),光學鏡頭模組210所設置在的電子裝置200的所述側的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c = 2893.90 mm 2;A = 10382.06 mm 2;以及Ac/A = 0.279。必須說明的是,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EO可如第2D圖所繪示,但其設置位置可於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內的任何一處,並不以此為限。
另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各光學鏡頭模組210的最大視角為FOVn,光學鏡頭模組210中任二者的最大視角差為FOVd,其中四光學鏡頭模組210的最大視角FOVn分別為55度、64度、64度、58度;FOVd = 9度。
請配合參照第2E圖,其中第2E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由第2E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210中任二者之間的一最長直線距離為Lm,光學鏡頭模組210中除最長直線距離Lm對應的二光學鏡頭模組210外的光學鏡頭模組210至最長直線距離Lm的一垂直直線距離為La,其滿足下列條件:Lm = 148.68 mm;La = 22.31 mm;以及La/Lm = 0.150。
再配合參照第2F圖,其中第2F圖繪示依照第2E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的示意圖。由第2F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210連線圍繞出的面積為Ac(即為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圈出的面積),光學鏡頭模組210所設置在的電子裝置200的所述側的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c = 3317.69 mm 2;A = 11715.00 mm 2;以及Ac/A = 0.283。必須說明的是,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圖未繪示)的設置位置可於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內的任何一處。
另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各光學鏡頭模組210的最大視角為FOVn,光學鏡頭模組210中任二者的最大視角差為FOVd,其中四光學鏡頭模組210的最大視角FOVn分別為85度、84度、79度、82度;FOVd = 6度。
請配合參照第2G圖,其中第2G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三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由第2G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210中任二者之間的一最長直線距離為Lm,光學鏡頭模組210中除最長直線距離Lm對應的二光學鏡頭模組210外的光學鏡頭模組210至最長直線距離Lm的一垂直直線距離為La,其滿足下列條件:Lm = 105.68 mm;La = 16.37 mm;以及La/Lm = 0.155。
再配合參照第2H圖,其中第2H圖繪示依照第2G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三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的示意圖。由第2H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210連線圍繞出的面積為Ac(即為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圈出的面積),光學鏡頭模組210所設置在的電子裝置200的所述側的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c = 1729.53 mm 2;A = 7254.68 mm 2;以及Ac/A = 0.238。必須說明的是,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三實施例中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圖未繪示)的設置位置可於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內的任何一處。
另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三實施例中,各光學鏡頭模組210的最大視角為FOVn,光學鏡頭模組210中任二者的最大視角差為FOVd,其中光學鏡頭模組210的最大視角FOVn分別為75度、74度、71度、72度;FOVd = 4度。
<第三實施方式>
請參照第3A圖,其中第3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300的一側的示意圖。由第3A圖可知,電子裝置300可為筆記型電腦,其具有一側為螢幕側,且其包含N個光學鏡頭模組310、一顯示螢幕301、二紅外線發射器302、一環境光感測器303以及一光學鏡頭模組狀態提示燈304,其中光學鏡頭模組310、顯示螢幕301、紅外線發射器302、環境光感測器303以及光學鏡頭模組狀態提示燈304皆位於所述側。詳細來說,第3A圖第三實施方式中,光學鏡頭模組310的數量為3(即N = 3),分別對應設置於顯示螢幕301的一長邊的中點外緣以及顯示螢幕301的另一長邊的二端點外緣,環境光感測器303以及光學鏡頭模組狀態提示燈304分別設置於其中一光學鏡頭模組310的二側,而二紅外線發射器302則分別設置於環境光感測器303以及光學鏡頭模組狀態提示燈304側邊,藉此有助於提升光學鏡頭模組310的攝像品質,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配置為限。
請配合參照第3B圖,其中第3B圖繪示依照第3A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由第3B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310中任二者之間的一最長直線距離為Lm,光學鏡頭模組310中除最長直線距離Lm對應的二光學鏡頭模組310外的光學鏡頭模組310至最長直線距離Lm的一垂直直線距離為La,其滿足下列條件:Lm = 337.14 mm;La = 208.24 mm;以及La/Lm = 0.618。
再配合參照第3C圖,其中第3C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及等效光學鏡頭模組EO的示意圖。由第3C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310連線圍繞出的面積為Ac(即為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圈出的面積),光學鏡頭模組310所設置在的電子裝置300的所述側的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c = 35102.97 mm 2;A = 76579.27 mm 2;以及Ac/A = 0.458。必須說明的是,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EO可如第3C圖所繪示,但其設置位置可於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內的任何一處,並不以此為限。
另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各光學鏡頭模組310的最大視角為FOVn,光學鏡頭模組310中任二者的最大視角差為FOVd,其中三光學鏡頭模組310的最大視角FOVn分別為66度、58度、56度;FOVd = 10度。
請配合參照第3D圖,其中第3D圖繪示依照第3A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由第3D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310的數量為4(即N = 4),分別對應設置於顯示螢幕301的四角落的外緣。光學鏡頭模組310中任二者之間的一最長直線距離為Lm,光學鏡頭模組310中除最長直線距離Lm對應的二光學鏡頭模組310外的光學鏡頭模組310至最長直線距離Lm的一垂直直線距離為La,其滿足下列條件:Lm = 396.27 mm;La = 175.66 mm;以及La/Lm = 0.443。
再配合參照第3E圖,其中第3E圖繪示依照第3D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的示意圖。由第3E圖可知,光學鏡頭模組310連線圍繞出的面積為Ac(即為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圈出的面積),光學鏡頭模組310所設置在的電子裝置300的所述側的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Ac = 70205.94 mm 2;A = 76579.27 mm 2;以及Ac/A = 0.917。必須說明的是,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圖未繪示)的設置位置可於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EA內的任何一處,並不以此為限。
另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各光學鏡頭模組310的最大視角為FOVn,光學鏡頭模組310中任二者的最大視角差為FOVd,其中四光學鏡頭模組310的最大視角FOVn分別為92度、86度、85度、88度;FOVd = 7度。
雖然本揭示內容已以實施方式與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於限定本揭示內容,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示內容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揭示內容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電子裝置 101,201,301:顯示螢幕 102,202:前置光學鏡頭模組 103,203:發光元件 104,204:對焦元件 105,205:取像模組切換鍵 106,206:快門鍵 110,210,310:光學鏡頭模組 302:紅外線發射器 303:環境光感測器 304:光學鏡頭模組狀態提示燈 EA: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 EO:等效光學鏡頭模組 La:垂直直線距離 Lm:最長直線距離
第1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1B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的另一側的示意圖; 第1C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 第1D圖繪示依照第1C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及等效光學鏡頭模組的示意圖; 第1E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 第1F圖繪示依照第1E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的示意圖; 第1G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三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 第1H圖繪示依照第1G圖第一實施方式的第三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的示意圖; 第2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2B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的另一側的示意圖; 第2C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 第2D圖繪示依照第2C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及等效光學鏡頭模組的示意圖; 第2E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 第2F圖繪示依照第2E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的示意圖; 第2G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三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 第2H圖繪示依照第2G圖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三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的示意圖; 第3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方式的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3B圖繪示依照第3A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 第3C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及等效光學鏡頭模組的示意圖; 第3D圖繪示依照第3A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參數的示意圖;以及 第3E圖繪示依照第3D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的等效光學鏡頭模組設置範圍的示意圖。
100:電子裝置
103:發光元件
104:對焦元件
105:取像模組切換鍵
106:快門鍵
110:光學鏡頭模組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N個光學鏡頭模組,設置於該電子裝置的一側,其中N大於或等於3,各該光學鏡頭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n; 其中,該些光學鏡頭模組中任二者的最大視角差為FOVd,該些光學鏡頭模組中任二者之間的一最長直線距離為Lm,該些光學鏡頭模組中除該最長直線距離對應的該二光學鏡頭模組外的該些光學鏡頭模組至該最長直線距離的一垂直直線距離為La,其滿足下列條件: 0度 ≤ FOVd ≤ 10度;以及 0.15 ≤ La/Lm ≤ 0.85。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些光學鏡頭模組連線圍繞出的面積為Ac,該些光學鏡頭模組所設置在的該電子裝置的該側的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 0.1 ≤ Ac/A ≤ 1.0。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各該光學鏡頭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n,其滿足下列條件: 40度 ≤ FOVn ≤ 110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含: 一顯示螢幕,設置於該電子裝置的該側。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含: 一顯示螢幕,設置於該電子裝置的另一側,其中該另一側相對於該側。
  6.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N個光學鏡頭模組,設置於該電子裝置的一側,其中N大於或等於3,各該光學鏡頭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n; 其中,該些光學鏡頭模組中任二者的最大視角差為FOVd,該些光學鏡頭模組連線圍繞出的面積為Ac,該些光學鏡頭模組所設置在的該電子裝置的該側的面積為A,其滿足下列條件: 0度 ≤ FOVd ≤ 10度;以及 0.1 ≤ Ac/A ≤ 1.0。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些光學鏡頭模組中任二者之間的一最長直線距離為Lm,該些光學鏡頭模組中除該最長直線距離對應的該二光學鏡頭模組外的該些光學鏡頭模組至該最長直線距離的一垂直直線距離為La,其滿足下列條件: 0.15 ≤ La/Lm ≤ 0.85。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各該光學鏡頭模組的最大視角為FOVn,其滿足下列條件: 40度 ≤ FOVn ≤ 110度。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含: 一顯示螢幕,設置於該電子裝置的該側。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含: 一顯示螢幕,設置於該電子裝置的另一側,其中該另一側相對於該側。
TW112213542U 2023-12-12 2023-12-12 電子裝置 TWM653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13542U TWM653675U (zh) 2023-12-12 2023-12-12 電子裝置
CN202420801557.4U CN222354642U (zh) 2023-12-12 2024-04-17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13542U TWM653675U (zh) 2023-12-12 2023-12-12 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3675U true TWM653675U (zh) 2024-04-01

Family

ID=91619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13542U TWM653675U (zh) 2023-12-12 2023-12-12 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22354642U (zh)
TW (1) TWM65367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2354642U (zh) 2025-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8551B (zh) 含有塑胶透镜的成像透镜组、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6698308U (zh) 摄像模块和摄像装置
CN113296335B (zh) 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TW201901213A (zh)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KR20110084817A (ko) 촬영 및 투영 모듈 그리고 촬영 및 투영 장치
TWI682611B (zh) 使用彈簧片的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3504692A (zh) 摄像投影集成模组及其控制方法
TWI814457B (zh) 通光孔模組、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TWM653675U (zh) 電子裝置
CN115145094B (zh) 成像光学元件组、成像镜头及电子装置
WO2020042272A1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208026956U (zh) 镜头模组
WO2021056929A1 (zh) 全面屏显示装置
TWI813249B (zh) 透鏡組、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98008B (zh) 透鏡元件、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69815B (zh) 塑膠光轉折元件、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52796B (zh)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M622477U (zh) 光學廣角成像系統
CN217467433U (zh) 电子装置
WO2021098065A1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221572982U (zh) 有可变通光孔模块的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TWI775706B (zh) 相機模組、影像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21263901U (zh) 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CN217238428U (zh) 相机模块、影像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19392350U (zh)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