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8682U - 高耐蝕層狀結構 - Google Patents
高耐蝕層狀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28682U TWM628682U TW111201498U TW111201498U TWM628682U TW M628682 U TWM628682 U TW M628682U TW 111201498 U TW111201498 U TW 111201498U TW 111201498 U TW111201498 U TW 111201498U TW M628682 U TWM628682 U TW M628682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rosion
- resistant
- layered structure
- protective layer
- molecules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venting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Of Met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一種高耐蝕層狀結構,其包含一基材以及一耐蝕保護層,耐蝕保護層鋪設於基材之一表面。其中,基材係由一金屬材質所製成,耐蝕保護層之材質包含鎳及磷。藉此,透過設置含有鎳及磷的耐蝕保護層,可以有效保護金屬材質之基材不被腐蝕,進而提升高耐蝕層狀結構於中高溫的強酸性環境下的耐蝕性。
Description
本新型是有關一種耐蝕層狀結構,特別是有關一種具有優異耐蝕性的高耐蝕層狀結構。
現有針對金屬表面處理的技術主要分為電鍍及化學鍍。電鍍是利用電解原理,在金屬元件表面鍍上一層其他金屬或合金的薄層,進而達到提高金屬元件表面的耐磨度、導電度、耐蝕性及增進美觀等效果。然而,電鍍容易因為導電性質不一或元件形狀複雜等因素,導致鍍層厚薄不均且出現瑕疵,且電鍍過程需要消耗大量電能,也會產生大量廢水,反而形成大量的環保成本。
化學鍍則是利用自催化原理,使鍍液中的待鍍成分經化學反應沉積在元件表面,而形成一鍍層,化學鍍所形成的鍍層較為緻密,厚度也較均勻,且化學鍍製程對環境較為友善,因此也逐漸成為重要的表面處理技術之一。但習知化學鍍成品的耐蝕能力仍較不足,若長時間處於中高溫的強酸性環境中,仍有可能出現明顯鏽蝕。
有鑑於此,製備一種具有優異耐蝕性的化學鍍成品仍為相關業者努力的目標。
為達成上述目標,本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耐蝕層狀結構,其耐蝕保護層具有特定成分,可以大幅提升高耐蝕層狀結構的耐蝕性。
本新型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高耐蝕層狀結構,其包含一基材以及一耐蝕保護層,耐蝕保護層鋪設於基材之一表面。其中,基材係由一金屬材質所製成,耐蝕保護層之材質包含鎳及磷。
據此,本新型的高耐蝕層狀結構透過設置含有鎳及磷的耐蝕保護層,可以有效保護金屬材質之基材不被腐蝕,進而提升高耐蝕層狀結構於中高溫的強酸性環境下的耐蝕性。
依據前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金屬材質可為一不鏽鋼材質。
依據前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金屬材質可為一鋁合金材質。
依據前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耐蝕保護層的厚度可為15 μm~50 μm。
依據前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耐蝕保護層的鎳含量可為85 wt%~90 wt%。
依據前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耐蝕保護層的磷含量可為9 wt%~13 wt%。
依據前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耐蝕保護層之材質更可包含氟離子,且氟離子的含量可為1×10
12molecules/cm
2至4×10
13molecules/cm
2。
依據前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耐蝕保護層之材質更可包含硝酸根離子,且硝酸根離子的含量可為5×10
12molecules/cm
2至2×10
14molecules/cm
2。
依據前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耐蝕保護層之材質更可包含磷酸根離子,且磷酸根離子的含量可為5×10
11molecules/cm
2至1.5×10
14molecules/cm
2。
依據前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耐蝕保護層之材質更可包含鈉離子,且鈉離子的含量可為1×10
12molecules/cm
2至1.5×10
14molecules/cm
2。
依據前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耐蝕保護層之材質更可包含鉀離子,且鉀離子的含量可為1×10
12molecules/cm
2至1×10
14molecules/cm
2。
依據前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耐蝕保護層之材質更可包含鎂離子,且鎂離子的含量可為1×10
12molecules/cm
2至1×10
14molecules/cm
2。
依據前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耐蝕保護層之微硬度可為400 HK~600 HK。
依據前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耐蝕保護層可由一無電鍍方法所製備。
下述將更詳細討論本新型各實施方式。然而,此實施方式可為各種新型概念的應用,可被具體實行在各種不同的特定範圍內。特定的實施方式是僅以說明為目的,且不受限於揭露的範圍。
請參照第1圖,第1圖為本新型之一實施方式的高耐蝕層狀結構100的結構示意圖。高耐蝕層狀結構100包含一基材110以及一耐蝕保護層120,且耐蝕保護層120鋪設於基材110之一表面。
詳言之,基材110係由一金屬材質所製成,所述金屬材質可為任意金屬或合金,且所述金屬材質可為本身已具有耐蝕性的金屬或合金,例如,可為一不鏽鋼材質或一鋁合金材質,以提升高耐蝕層狀結構100整體的耐蝕性,惟本新型並不以此為限。
耐蝕保護層120之材質包含鎳及磷,具有鎳及磷的耐蝕保護層120可以均勻形成在基材110的表面,以提供優秀的保護效果。耐蝕保護層120的厚度可為15 μm~50 μm,而耐蝕保護層120之微硬度可為400 HK~600 HK,當耐蝕保護層120具有足夠的厚度時,除了可以提升高耐蝕層狀結構100的耐蝕性之外,還能提供良好的耐磨性,並減少耐蝕保護層120因磨損而導致基材110裸露之現象發生。
耐蝕保護層120中的鎳及磷的比例與耐蝕保護層120的性質相關,在本新型中,耐蝕保護層120的鎳含量可為85 wt%~90 wt%,而耐蝕保護層120的磷含量可為9 wt%~13 wt%,以提供優異的耐蝕性。除此之外,當耐蝕保護層120中的鎳含量較高時,耐蝕保護層120會具有較佳的導電性及硬度,當耐蝕保護層120中的磷含量較高時,耐蝕保護層120會具有較佳的光澤性及延展性,故可以視高耐蝕層狀結構100的應用領域來調整耐蝕保護層120的鎳含量及磷含量。
耐蝕保護層120之材質更可包含氟離子、硝酸根離子、磷酸根離子、鈉離子、鉀離子和/或鎂離子,且氟離子的含量可為1×10
12molecules/cm
2至4×10
13molecules/cm
2,硝酸根離子的含量可為5×10
12molecules/cm
2至2×10
14molecules/cm
2,磷酸根離子的含量可為5×10
11molecules/cm
2至1.5×10
14molecules/cm
2,鈉離子的含量可為1×10
12molecules/cm
2至1.5×10
14molecules/cm
2,鉀離子的含量可為1×10
12molecules/cm
2至1×10
14molecules/cm
2,鎂離子的含量可為1×10
12molecules/cm
2至1×10
14molecules/cm
2。藉著控制耐蝕保護層120中其他離子的含量,可以增加耐蝕保護層120的耐蝕性,也可以避免其他離子過多而影響耐蝕保護層120的結構強度。
值得注意的是,耐蝕保護層120可由一無電鍍方法所製備,舉例而言,可以藉由將基材110浸泡於含有鎳化合物及磷化合物的一反應溶液中,使反應溶液中的鎳化合物及磷化合物與基材110表面進行化學反應,進而形成耐蝕保護層120。其中,基材110的表面可先進行預處理,如表面清潔、蝕刻或預鍍等處理,來增加基材110與反應溶液的反應性,且反應過程中可以透過改變溫度或酸鹼值等方式控制反應狀況,進而改變耐蝕保護層120的厚度或性質,惟本新型並不加以限制。
以下將針對本新型之一實施例的高耐蝕層狀結構進行酸蝕測試,以理解本新型之高耐蝕層狀結構是否具有足夠之耐蝕性。
<酸蝕測試>
本測試係將本新型之一實施例的高耐蝕層狀結構放置於強酸環境中(例如:鹽酸、硫酸或硝酸等強酸溶液),且所述強酸環境的pH值為-0.7且環境溫度為50°C,待高耐蝕層狀結構於上述強酸環境中經24小時後,再將高耐蝕層狀結構取出並觀察其正、反面之銹蝕狀況。
請參照第2A圖及第2B圖,第2A圖為本新型之實施例的高耐蝕層狀結構經酸蝕測試後的正面圖,第2B圖為第2A圖的高耐蝕層狀結構經酸蝕測試後的背面圖。由第2A圖及第2B圖可以看出,本新型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即便長時間處於中高溫的強酸性環境中,其表面仍然完好無缺,且未出現針孔、起泡或色差等情形,表示高耐蝕層狀結構中的耐蝕保護層可以提供良好保護,且高耐蝕層狀結構的整體耐蝕性相當優異,適合應用於強酸且溫度較高的環境中。
綜上所述,本新型的高耐蝕層狀結構透過設置含有鎳及磷的耐蝕保護層,可以有效保護金屬材質之基材不被腐蝕,進而提升高耐蝕層狀結構於中高溫的強酸性環境下的耐蝕性。
雖然本新型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高耐蝕層狀結構
110:基材
120:耐蝕保護層
為讓本新型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為本新型之一實施方式的高耐蝕層狀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第2A圖為本新型之一實施例的高耐蝕層狀結構經酸蝕測試後的正面圖;以及
第2B圖為第2A圖的高耐蝕層狀結構經酸蝕測試後的背面圖。
100:高耐蝕層狀結構
110:基材
120:耐蝕保護層
Claims (14)
- 一種高耐蝕層狀結構,包含: 一基材;以及 一耐蝕保護層,鋪設於該基材之一表面; 其中,該基材係由一金屬材質所製成,該耐蝕保護層之材質包含鎳及磷。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該金屬材質為一不鏽鋼材質。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該金屬材質為一鋁合金材質。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該耐蝕保護層的厚度為15 μm~50 μm。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該耐蝕保護層的鎳含量為85 wt%~90 wt%。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該耐蝕保護層的磷含量為9 wt%~13 wt%。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該耐蝕保護層之材質更包含氟離子,且該氟離子的含量為1×10 12molecules/cm 2至4×10 13molecules/cm 2。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該耐蝕保護層之材質更包含硝酸根離子,且該硝酸根離子的含量為5×10 12molecules/cm 2至2×10 14molecules/cm 2。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該耐蝕保護層之材質更包含磷酸根離子,且該磷酸根離子的含量為5×10 11molecules/cm 2至1.5×10 14molecules/cm 2。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該耐蝕保護層之材質更包含鈉離子,且該鈉離子的含量為1×10 12molecules/cm 2至1.5×10 14molecules/cm 2。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該耐蝕保護層之材質更包含鉀離子,且該鉀離子的含量為1×10 12molecules/cm 2至1×10 14molecules/cm 2。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該耐蝕保護層之材質更包含鎂離子,且該鎂離子的含量為1×10 12molecules/cm 2至1×10 14molecules/cm 2。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該耐蝕保護層之微硬度為400 HK~600 HK。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高耐蝕層狀結構,其中該耐蝕保護層係由一無電鍍方法所製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201498U TWM628682U (zh) | 2022-02-14 | 2022-02-14 | 高耐蝕層狀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201498U TWM628682U (zh) | 2022-02-14 | 2022-02-14 | 高耐蝕層狀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28682U true TWM628682U (zh) | 2022-06-21 |
Family
ID=83063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201498U TWM628682U (zh) | 2022-02-14 | 2022-02-14 | 高耐蝕層狀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28682U (zh) |
-
2022
- 2022-02-14 TW TW111201498U patent/TWM628682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Bonin et al. | Electroless deposition of nickel-boron coatings using low frequency ultrasonic agitation: Effect of ultrasonic frequency on the coatings | |
Hu et al. | High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electroless Ni/Ni-B coating from fluoride-free baths on AZ31 magnesium alloy | |
CN104790004A (zh) | 镀镍和\或铬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8396315B (zh) | 一种耐候钢表面稳定化锈层快速生成处理剂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4674200A (zh) | 一种金属防腐层的制备方法 | |
Liu et al. | Corrosion behavior of electroless deposited Ni–Cu–P coating in flue gas condensate | |
CN102199767A (zh) | 电镀Zn-Ni合金镀层的无铬无氟彩色钝化溶液及其钝化方法 | |
CN103882492A (zh) | 金属基体化学镀前处理方法 | |
Jiang et al. | Erosion-corrosion behavior of electroless Ni-P coating on copper-nickel alloy in 3.5 wt.%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 |
Wharton et al. | Non-chromate conversion coating treatments for electrodeposited zinc-nickel alloys | |
CN101348909B (zh) | 机械镀锌基钛合金镀层工艺 | |
CN102817019A (zh) | 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金属层镀液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 |
CN104611745B (zh) | 不锈钢表面高耐蚀耐磨性Pd–Co梯度合金电镀工艺 | |
Lee | Susceptibility to stress corrosion cracking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electroless Ni-P/nano-TiO2 composite coatings on 70-30 brass in fluoride solutions | |
TWM628682U (zh) | 高耐蝕層狀結構 | |
LIN et al. | Growth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olybdate modified zinc phosphate conversion coatings on hot-dip galvanized steel | |
Rahmani et al. | Impact of barium in improv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properties of electroless Ni–Ba–B alloy deposits | |
CN219861576U (zh) | 耐腐蚀结构 | |
Hu et al. | The effect of adding corrosion inhibitors into an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bath for magnesium alloys | |
CN204589341U (zh) | 镀镍和\或铬部件 | |
TWI806422B (zh) | 高耐蝕層狀結構及其製備方法 | |
CN102021618A (zh) | 在冷轧钢板上脉冲电镀钴镍合金镀层并热处理的方法 | |
Lee et al. | Electroless Ni-P/diamond/graphene composite coating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ir wear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 |
CN108677182A (zh) | 一种机械沉积镉及镉合金镀层用活化剂 | |
CN108677181B (zh) | 一种机械沉积镉用添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