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4407U - 支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24407U TWM624407U TW110212591U TW110212591U TWM624407U TW M624407 U TWM624407 U TW M624407U TW 110212591 U TW110212591 U TW 110212591U TW 110212591 U TW110212591 U TW 110212591U TW M624407 U TWM624407 U TW M624407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circlip
- assembled
- supporting device
- retaining spr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2 packag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41—Allowing quick release of the apparatu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F16M11/105—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the horizontal axis being the roll axis, e.g. for creating a landscape-portrait rot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007—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 F16M11/2021—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4—Balancing means
- F16M2200/044—Balancing means for balancing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undercarriag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8—Foot or support b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 Display Racks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支撐裝置,用以承載一顯示器,該支撐裝置包括:一支撐基座;一凸頸,設置於該支撐基座;一承載件,用以承載該顯示器;一連接座體,固設於該承載件;一第一卡簧,設置於該凸頸及該連接座體其中之一;以及一第一扣合桿,設置於該凸頸及該連接座體其中另一,並與該第一卡簧件能快拆組裝地組配;其中,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該第一卡簧扣緊該第一扣合桿,且該第一扣合桿在一重力方向上止擋該第一卡簧,防止沿該重力方向相互脫離,藉此該承載件能相對設置於該凸頸。
Description
本創作提供一種支撐裝置,特別是具有快拆功能以有效減少包材成本的支撐裝置。
中國專利號CN212617111U揭示了一種內沉式雙轉機構及包含該機構的屏幕,將旋轉和前傾後仰功能融為一體,且裝設於一支架本體(圖未繪示),並包括一屏幕、一固定組件、一樞轉組件及一塑膠蓋,固定組件一側設有圓型腔,並與屏幕連接,樞轉組件包括活動盤和樞轉塊,樞轉塊與活動盤樞接,活動盤沉浸圓型腔內,樞轉塊向外凸出外露於圓型腔外,塑膠蓋用於遮蓋該圓型腔,並具有一本體、一彈性卡勾與一彈性件,彈性卡勾設置於本體,且彈性件穿設於該彈性卡勾,支架本體則包含一立柱及供立柱設置的一底盤。
這樣的設計雖然達到了有效縮小了樞轉組件的體積,然而由於在出貨時,僅有底盤與立柱分離(由使用者自行組裝),固定組件及樞轉組件是已經組裝在支架本體的立柱上,需要的包材體積還是很大,使得包材成本無法有效降低。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供另一種具有快拆功能的支撐裝置,藉由卡扣單元及卡合單元的組配以及快鎖件,承載件能與凸頸快速拆裝,同時也能有效降低包材成本。
本創作提供一種支撐裝置,用以承載一顯示器於一工作面,該支撐裝置包括:一支撐基座,設置於該工作面,並包含一立柱及一開口,該立柱實質沿一重力方向延伸,該開口形成於該立柱;一凸頸,設置於該立柱且部分由該開口朝一第一軸線延伸;一承載件,用以承載該顯示器;一連接座體,固設於該承載件;一第一卡簧,設置於該凸頸及該連接座體其中之一;以及一第一扣合桿,設置於該凸頸及該連接座體其中另一,並與該第一卡簧件能快拆組裝地組配;其中,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該第一卡簧扣緊該第一扣合桿,且該第一扣合桿在該重力方向上止擋該第一卡簧,防止沿該重力方向相互脫離,藉此該承載件能相對設置於該凸頸。
如前述之支撐裝置中,該第一卡簧包含一第一缺口,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該第一缺口實質不朝向該重力方向的反方向。
如前述之支撐裝置中,該第一扣合桿包含一第一桿直徑,該第一缺口具有一第一寬度,當該第一卡簧在一常態下,該第一寬度小於該第一桿直徑,當該第一卡簧在一臨界狀態下,該第一寬度大於該第一桿直徑。
如前述之支撐裝置中,該連接座體包含一第一容置槽,該第一卡簧卡設於該第一容置槽中。
如前述之支撐裝置中,該連接座體更包含一第一槽壁及一第一開口,該第一槽壁圍繞界定該第一容置槽,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一容置槽連通,該第一卡簧容置於該第一容置槽並固接該第一槽壁,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該第一扣合桿穿設該第一開口,且部分容置於該第一容置槽中。
如前述之支撐裝置中,該第一開口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一大徑段及一第一小徑段,該第一扣合桿具有相連的一第一桿頭及一第一桿身,該第一桿身固設於該凸頸及該連接座體其中另一,該第一桿頭具有一第一頭直徑,該第一桿身具有該第一桿直徑,該第一頭直徑大於該第一小徑段的一第一小直徑並小於該第一大徑段的一第一大直徑,該第一桿直徑小於該第一小直徑。
如前述之支撐裝置中,該第一卡簧概略呈C形並更包含一第一圓弧段及二第一轉折段,所述第一轉折段分別連接該第一圓弧段的二端,並共同定義該第一缺口,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該第一圓弧段抵靠該第一桿身。
如前述之支撐裝置中,該連接座體更包含二第一固定孔,分別形成於該第一槽壁且與該第一容置槽連通,該第一卡簧更包含二第一固接段,分別連接所述轉折段,並插設於所述第一固定孔中。
如前述之支撐裝置中,該連接座體更具有一抵接面,該凸頸更包含一抵貼面,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時,該抵接面及該抵貼面貼合。
如前述之支撐裝置中,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時,該第一小徑段及該第一大徑段於該重力方向上下排列。
如前述之支撐裝置中,更包括一第二卡簧及一第二扣合桿,該第二卡簧與該第一卡簧間隔地設置於該凸頸及該連接座體其中之一,該第二扣合桿與該第一扣合桿間隔地設置於該凸頸及該連接座體其中另一,並與該第二卡簧件能快拆組裝地組配,當該第二扣合桿與該第二卡簧相互組配,該第二卡簧扣緊該第二扣合桿,且該第二扣合桿在該重力方向上止擋該第二卡簧,防止沿該重力方向相互脫離。
如前述之支撐裝置中,該凸頸包含一第一鎖孔及一第二鎖孔,該第一扣合桿螺鎖於該第一鎖孔,該第二扣合桿螺鎖於該第二鎖孔。
如前述之支撐裝置中,其中,該承載件更包含沿一第二軸線設置的一桿件,該連接座體更包含一貫孔,供該桿件穿設,該貫孔的一截面與該桿件的一截面皆為非圓形並互相匹配。
如前述之支撐裝置中,該承載件更包含一承載板及一傾轉組,該承載板用以與該顯示器連接,並具有一容置空間,該桿件及該傾轉組設置於該容置空間,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且該第二扣合桿與該第二卡簧相互組配時,該承載板能以一第三軸線相對該立柱旋轉並使該顯示器於一直擺位置及一橫擺位置轉換,該承載板也能以該第二軸線相對該立柱傾轉並改變該顯示器的一傾角。
1000:支撐裝置
2000:顯示器
3000:工作面
4000:包材
1:支撐基座
11:底盤
12:立柱
13:開口
2:凸頸
21:第一鎖孔
22:第二鎖孔
23:抵貼面
3:第一扣合桿
31:第一桿頭
311:第一頭直徑
32:第一桿身
321:第一桿直徑
4:第二扣合桿
41:第二桿頭
411:第二頭直徑
42:第二桿身
421:第二桿直徑
5:第一卡簧
51:第一圓弧段
52:第一轉折段
53:第一固接段
54:第一缺口
541,541’,541”:第一寬度
6:第二卡簧
61:第二圓弧段
62:第二轉折段
63:第二固接段
64:第二缺口
641:第二寬度
7:連接座體
70:第一槽壁
71:第一容置槽
72:第一開口
721:第一大徑段
7211:第一大直徑
722:第一小徑段
7221:第一小直徑
73:第一固定孔
74:第二槽壁
75:第二容置槽
76:第二開口
761:第二大徑段
7611:第二大直徑
762:第二小徑段
7621:第二小直徑
77:第二固定孔
78:抵接面
79:貫孔
8:承載件
81:承載板
811:容置空間
82:傾轉組
83:桿件
9:虛線
G:重力方向
X1:第一軸線
X2:第二軸線
X3:第三軸線
圖1為本創作支撐裝置之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支撐裝置之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支撐裝置中部分元件之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支撐裝置中部分元件之分解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支撐裝置中連接座體內設置有第一卡簧及第二卡簧之示意圖。
圖6A至圖6C為本創作支撐裝置中第一扣合桿與第一卡簧之不同組配狀態之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支撐裝置中第一扣合桿及第二扣合桿與連接座體之組配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支撐裝置之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9A至圖9C為本創作支撐裝置中連接座體之不同實施例之前視圖。
圖10為本創作支撐裝置中各元件相互拆離地放在包材下層之俯視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支撐裝置中各元件相互拆離地放在包材下層之側視示意圖。
請參閱圖1及圖2,本創作支撐裝置1000用以承載一顯示器2000於一工作面3000(如一桌面),支撐裝置1000包括一支撐基座1、一凸頸2、一第一扣合桿3、一第二扣合桿4、一第一卡簧5、一第二卡簧6、一連接座體7及一承載件8,其中,支撐基座1設置於工作面3000,凸頸2設置於支撐基座1,第一扣合桿3及第二扣合桿4設置於凸頸2,第一卡簧5及第二卡簧6設置於連接座體7,第一扣合桿3及第二扣合桿4分別對應與第一卡簧5及第二卡簧6能快拆組裝地組配,連接座體7與承載件8連接,而承載件8用以承載顯示器2000。以下將詳述各元件的結構以及彼此之間的連接關係,其中,部分圖式繪示有一重力方向G。
支撐基座1包含一底盤11、一立柱12及一開口13,底盤11概略為一梯形板體,並設置於工作面3000,但並不以此為限,也可以是夾持桌板或鎖固
在一牆面的形式。立柱12以略微傾斜工作面3000的方式延伸,即實質沿一重力方向G延伸,並設置於底盤11上。開口13形成於立柱12並沿重力方向G延伸。
凸頸2設置於立柱12且部分由開口13沿一第一軸線X1延伸,第一軸線X1相對重力方向G非平行。凸頸2包含一第一鎖孔21、一第二鎖孔22及一抵貼面23,其中,第一鎖孔21及第二鎖孔22形成於抵貼面23。另外,本案之凸頸2是以固定式為例,但亦可為滑動式(例如具有實質能平行該重力方向G往復滑動的一滑車)。
請配合參閱圖3及圖4,第一扣合桿3具有相連的一第一桿頭31及一第一桿身32,第一桿身32能螺鎖於第一鎖孔21。第一桿頭31為圓盤體且具有一第一頭直徑311,第一桿身32為圓柱體且具有一第一桿直徑321,其中,第一頭直徑311大於第一桿直徑321。
同樣地,第二扣合桿4具有相連的一第二桿頭41及一第二桿身42,第二桿身42能螺鎖於第二鎖孔22。第二桿頭41為圓盤體且具有一第二頭直徑411,第二桿身42為圓柱體且具有一第二桿直徑421,其中,第二頭直徑411大於第二桿直徑421。
第一卡簧5概略呈C形且包含一第一圓弧段51、二第一轉折段52、二第一固接段53及一第一缺口54。第一圓弧段51為C形且其內徑弧度用以匹配於第一桿身32的弧度。所述第一轉折段52分別連接第一圓弧段51的二端,並分別轉折朝外延伸,且所述第一轉折段52共同定義出第一缺口54,第一缺口54具有一第一寬度541。所述第一固接段53分別對應連接所述第一轉折段52,且亦自所述第一轉折段52朝外延伸。
同樣地,第二卡簧6概略呈C形且包含一第二圓弧段61、二第二轉折段62、二第二固接段63及一第二缺口64。第二圓弧段61為C形且其內徑弧度用以匹配於第二桿身42的弧度。所述第二轉折段62分別連接第二圓弧段61的二端,並分別轉折朝外延伸,且所述第二轉折段62共同定義出第二缺口64,第二缺口64具有一第二寬度641。所述第二固接段63分別對應連接所述第二轉折段62,且亦自所述第二轉折段62朝外延伸。
請一併參閱圖5,連接座體7包含一第一槽壁70、一第一容置槽71、一第一開口72、二第一固定孔73、一第二槽壁74、一第二容置槽75、一第二開口76、二第二固定孔77、一抵接面78及一貫孔79。第一槽壁70圍繞界定第一容置槽71,且第一容置槽71供第一卡簧5容置於其中。第一開口72與第一容置槽71連通,且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一大徑段721及一第一小徑段722,第一大徑段721具有一第一大直徑7211,第一小徑段722具有一第一小直徑7221,第一桿頭31之第一頭直徑311大於第一小直徑7221並小於第一大直徑7211,第一桿身32之第一桿直徑321小於第一小直徑7221。所述第一固定孔73分別形成於第一槽壁70(例如凹陷於第一槽壁70)之相對兩側且與第一容置槽71連通,第一卡簧5之所述第一固接段53分別插設於所述第一固定孔73中。同樣地,第二槽壁74圍繞界定第二容置槽75,且第二容置槽75供第二卡簧6容置於其中。第二開口76與第二容置槽75連通,且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二大徑段761及一第二小徑段762,第二大徑段761具有一第二大直徑7611,第二小徑段762具有一第二小直徑7621,第二桿頭41之第二頭直徑411大於第二小直徑7621並小於第二大直徑7611,第二桿身42之第二桿直徑421小於第二小直徑7621。所述第二固定孔77分別形成於第二槽壁74(例如凹陷於第二槽壁74)之相對兩側且與第二容置槽75連通,第二卡簧6
之所述第二固接段63分別插設於所述第二固定孔77中。另外,貫孔79的一截面為非圓形。
請再次參閱圖3,承載件8包含一承載板81、一傾轉組82及一桿件83。承載板81用以與顯示器2000連接並具有一容置空間811。傾轉組82設置於容置空間811。桿件83沿垂直於第一軸線X1及重力方向G的一第二軸線X2設置於容置空間811,並穿設貫孔79及傾轉組82,其中,桿件83的一截面為非圓形且與貫孔79的截面相互匹配,因此連接座體7固設於承載件8。
請參閱圖6A至圖6C,以下以第一扣合桿3與第一卡簧5為例來說明組配過程中各元件的不同狀態,由於第二扣合桿4與第二卡簧6不同的組配過程亦相同,於此不再贅述。如圖所示,第一扣合桿3與第一卡簧5可使用加壓形式來進行組配。當第一卡簧5尚未組配至第一扣合桿3時,如圖6A所示,第一卡簧5處於一常態下,此時第一寬度541小於第一桿直徑321。當施加一外力使第一卡簧5與第一扣桿3相互組配時,如圖6B所示,第一桿身32以相反於重力方向G的方向朝第一卡簧5的第一缺口54進入,且向外推擠所述第一轉折段52,使第一圓弧段51變形且所述第一轉折段52被撐開,此時第一卡簧5處於一臨界狀態下,第一寬度541’大於(或概略等於)第一桿直徑321。為當第一卡簧5與第一扣桿3完成組配時,如圖6C所示,第一卡簧5扣緊第一扣合桿3的第一桿身32,且第一卡簧5與第一扣合桿3為過盈配合,雖然第一圓弧段51仍有些微變形,且所述第一轉折段52仍被撐開,但第一寬度541’已轉換成第一寬度541”(第一寬度541”大於第一寬度541並小於第一寬度541’),此時第一圓弧段51抵靠於第一桿身32,且第一桿身32在重力方向G上止擋第一卡簧5,同時所述第一轉折段52可將第一桿身32扣緊在第一圓弧段51內,以防止第一扣合桿3與第一卡簧5沿重力方向G
相互脫離。於其他實施例中,也可設計當第一卡簧5與第一扣桿3完成組配時,第一卡簧5恢復為常態,即所述第一轉折段52已從被撐開恢復成原狀(從第一寬度541’恢復成第一寬度541),只要第一圓弧段51抵靠於第一桿身32,且第一桿身32在重力方向G上止擋第一卡簧5即可。
接下來更具體地說明組配過程,請配合參閱圖7及圖8,在組配時是先將第一桿頭31及第二桿頭41先分別穿設第一開口72及第二開口76,以經由第一大徑段721及第二大徑段761進入至第一容置槽71及第二容置槽75中,且第一桿身32及第二桿身42僅有一部分容置於第一容置槽71及第二容置槽75中,其他部分外露於第一容置槽71及第二容置槽75。接著,施加外力,使第一桿身32及第二桿身42分別進入第一小徑段722及第二小徑段762,並分別與第一卡簧5及第二卡簧6組配,以完成第一扣合桿3與第一卡簧5的相互匹配及第二扣合桿4與第二卡簧6的相互組配。此時,連接座體7之抵接面78與凸頸2之抵貼面23貼合,藉此承載件8能相對設置於凸頸2。換句話說,由於第一圓弧段51是掛在第一桿身32,而第二圓弧段61是掛在第二桿身42,因此承載件8可以重力地承靠於凸頸2。另外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小徑段722沿重力方向G排列在第一大徑段721上方,第二小徑段762沿重力方向G排列在第二大徑段761上方,且第一開口72沿重力方向G排列在第二開口76上方,同時由於第一開口72及第二開口76沿重力方向G上下排列,且具有分別對應第一開口72及第二開口76的第一卡扣桿3、第一卡簧5與第二卡扣桿4、第二卡簧6等兩組組配,故連接座體7相對於凸頸2不會自體旋轉,有利控制承載件8不會偏斜。
由於支撐裝置1000及顯示器2000是搭配一起出貨,所以是放在同一個包材4000(例如一包裝盒)中,一般顯示器放在包材4000上層,而其他元件
則相互拆離地放在包材4000下層,舉例來說,請參閱圖10及圖11所繪示的不同角度中各元件相互拆離地放在包材4000下層的示意圖,本創作的承載件8因為可以與凸頸2拆離,承載件8便可以置放於底盤11旁邊,也就是充分利用了底盤11與立柱12間的包材4000剩餘空間,有效降低包材4000體積。然而習知的支撐裝置,因為承載件無法由凸頸拆卸(如圖11中的虛線9所示承載件固定於凸頸所佔用包材之空間範圍),在高度方向上明顯無法有效縮減,且使包材產生很多的剩餘空間,佔去的包材體積可能是兩倍以上,使得包材內部空間利用率不佳,而造成包材成本變高。
請參閱圖8,在第一扣合桿3與第一卡簧5相互組配且第二扣合桿4與第二卡簧6相互組配,使得承載件8相對設置於凸頸2之後,承載板81能以一第三軸線X3相對於立柱12旋轉,並使顯示器2000於一直擺位置及一橫擺位置之間轉換,且承載板81也能藉由傾轉組82以第二軸線X2相對立柱12傾轉,以改變顯示器2000的一傾角。於本實施例中,當承載板81與重力方向G平行時(如圖8),第一軸線X1與第三軸線X3重合。
上述實施例是以第一扣合桿3、第二扣合桿4、第一卡簧5、第二卡簧6且以第一開口72沿重力方向G排列在第二開口76上方的方式進行說明,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於其他實施例中,亦可僅使用第一扣合桿3、第一卡簧5及第一開口72來進行組配(即省略第二扣合桿4、第二卡簧6及第二開口76),此時可在凸頸2及連接座體7上再設計相互配合的公母結構,來防止僅有第一扣合桿3與第一卡簧5相互組配後,連接座體7可能會相對凸頸2發生自體旋轉的問題。
承上,第一開口72及第二開口76的排列方向亦可不沿重力方向G排列。於其它實施例中,如圖9A所示,第一開口72及第二開口76為垂直於重力
方向G地橫向排列,且第一小徑段722及第二小徑段762位在第一大徑段721及第二大徑段761的右側,此時第一卡簧5及第二卡簧6的第一缺口54及第二缺口64朝左。或者如圖9B所示,第一開口72及第二開口76為垂直於重力方向G地橫向排列,且第一小徑段722及第二小徑段762位在第一大徑段721及第二大徑段761的左側,此時第一卡簧5及第二卡簧6的第一缺口54及第二缺口64朝右。亦或如圖9C所示,第一開口72及第二開口76為垂直於重力方向G地橫向排列,且第一小徑段722及第二小徑段762分別位在第一大徑段721及第二大徑段761的上方,此時,第一卡簧5及第二卡簧6的第一缺口54及第二缺口64朝下。不論是圖5或是圖9A至圖9C之任一實施態樣,本創作只要第一卡簧5及第二卡簧6的第一缺口54及第二缺口64實質不朝向重力方向G的反方向即可。
綜上所述,藉由本創作支撐裝置中各扣合桿、各卡簧與連接座體之間的相互組配,承載件能相對與凸頸快速拆裝,在出貨時可以是相互分離的狀態,且能有效降低包材體積與成本。另外,本創作支撐裝置中各扣合桿、各卡簧與連接座體相互組配的結構設計,除了具備防呆效果,更有利於使用者進行安裝。
1000:支撐裝置
3000:工作面
1:支撐基座
11:底盤
12:立柱
13:開口
2:凸頸
21:第一鎖孔
22:第二鎖孔
23:抵貼面
3:第一扣合桿
4:第二扣合桿
5:第一卡簧
6:第二卡簧
7:連接座體
79:貫孔
8:承載件
G:重力方向
X1:第一軸線
Claims (14)
- 一種支撐裝置,用以承載一顯示器於一工作面,該支撐裝置包括:一支撐基座,設置於該工作面,並包含一立柱及一開口,該立柱實質沿一重力方向延伸,該開口形成於該立柱;一凸頸,設置於該立柱且部分由該開口朝一第一軸線延伸;一承載件,用以承載該顯示器;一連接座體,固設於該承載件;一第一卡簧,設置於該凸頸及該連接座體其中之一;以及一第一扣合桿,設置於該凸頸及該連接座體其中另一,並與該第一卡簧件能快拆組裝地組配;其中,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該第一卡簧扣緊該第一扣合桿,且該第一扣合桿在該重力方向上止擋該第一卡簧,防止沿該重力方向相互脫離,藉此該承載件能相對設置於該凸頸。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支撐裝置,其中,該第一卡簧包含一第一缺口,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該第一缺口實質不朝向該重力方向的反方向。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支撐裝置,其中,該第一扣合桿包含一第一桿直徑,該第一缺口具有一第一寬度,當該第一卡簧在一常態下,該第一寬度小於該第一桿直徑,當該第一卡簧在一臨界狀態下,該第一寬度大於該第一桿直徑。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支撐裝置,其中,該連接座體包含一第一容置槽,該第一卡簧卡設於該第一容置槽中。
- 如請求項4所述之支撐裝置,其中,該連接座體更包含一第一槽壁及一第一開口,該第一槽壁圍繞界定該第一容置槽,該第一開口與該第一容置槽連通,該第一卡簧容置於該第一容置槽並固接該第一槽壁,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該第一扣合桿穿設該第一開口,且部分容置於該第一容置槽中。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支撐裝置,其中,該第一開口具有相連通的一第一大徑段及一第一小徑段,該第一扣合桿具有相連的一第一桿頭及一第一桿身,該第一桿身固設於該凸頸及該連接座體其中另一,該第一桿頭具有一第一頭直徑,該第一桿身具有該第一桿直徑,該第一頭直徑大於該第一小徑段的一第一小直徑並小於該第一大徑段的一第一大直徑,該第一桿直徑小於該第一小直徑。
- 如請求項6所述之支撐裝置,其中,該第一卡簧概略呈C形並更包含一第一圓弧段及二第一轉折段,所述第一轉折段分別連接該第一圓弧段的二端,並共同定義該第一缺口,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該第一圓弧段抵靠該第一桿身。
- 如請求項7所述之支撐裝置,其中,該連接座體更包含二第一固定孔,分別形成於該第一槽壁且與該第一容置槽連通,該第一卡簧更包含二第一固接段,分別連接所述轉折段,並插設於所述第一固定孔中。
- 如請求項8所述之支撐裝置,其中,該連接座體更具有一抵接面,該凸頸更包含一抵貼面,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時,該抵接面及該抵貼面貼合。
- 如請求項9所述之支撐裝置,其中,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時,該第一小徑段及該第一大徑段於該重力方向上下排列。
-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之支撐裝置,更包括一第二卡簧及一第二扣合桿,該第二卡簧與該第一卡簧間隔地設置於該凸頸及該連接座體其中之一,該第二扣合桿與該第一扣合桿間隔地設置於該凸頸及該連接座體其中另一,並與該第二卡簧件能快拆組裝地組配,當該第二扣合桿與該第二卡簧相互組配,該第二卡簧扣緊該第二扣合桿,且該第二扣合桿在該重力方向上止擋該第二卡簧,防止沿該重力方向相互脫離。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支撐裝置,其中,該凸頸包含一第一鎖孔及一第二鎖孔,該第一扣合桿螺鎖於該第一鎖孔,該第二扣合桿螺鎖於該第二鎖孔。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支撐裝置,其中,該承載件更包含沿一第二軸線設置的一桿件,該連接座體更包含一貫孔,供該桿件穿設,該貫孔的一截面與該桿件的一截面皆為非圓形並互相匹配。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支撐裝置,其中,該承載件更包含一承載板及一傾轉組,該承載板用以與該顯示器連接,並具有一容置空間,該桿件及該傾轉組設置於該容置空間,當該第一扣合桿與該第一卡簧相互組配,且該第二扣合桿與該第二卡簧相互組配時,該承載板能以一第三軸線相對該立柱旋轉並使該顯示器於一直擺位置及一橫擺位置轉換,該承載板也能以該第二軸線相對該立柱傾轉並改變該顯示器的一傾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163146832P | 2021-02-08 | 2021-02-08 | |
US63/146,832 | 2021-02-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24407U true TWM624407U (zh) | 2022-03-11 |
Family
ID=80643686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212591U TWM624407U (zh) | 2021-02-08 | 2021-10-26 | 支撐裝置 |
TW110212646U TWM627587U (zh) | 2021-02-08 | 2021-10-27 | 支撐裝置 |
TW110214619U TWM626450U (zh) | 2021-02-08 | 2021-12-08 | 支撐裝置 |
TW110214620U TWM625230U (zh) | 2021-02-08 | 2021-12-08 | 顯示器支撐裝置 |
TW110214657U TWM626453U (zh) | 2021-02-08 | 2021-12-09 | 顯示裝置 |
TW110215079U TWM625658U (zh) | 2021-02-08 | 2021-12-17 | 無人搬運車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5)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212646U TWM627587U (zh) | 2021-02-08 | 2021-10-27 | 支撐裝置 |
TW110214619U TWM626450U (zh) | 2021-02-08 | 2021-12-08 | 支撐裝置 |
TW110214620U TWM625230U (zh) | 2021-02-08 | 2021-12-08 | 顯示器支撐裝置 |
TW110214657U TWM626453U (zh) | 2021-02-08 | 2021-12-09 | 顯示裝置 |
TW110215079U TWM625658U (zh) | 2021-02-08 | 2021-12-17 | 無人搬運車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629811B2 (zh) |
CN (6) | CN216113003U (zh) |
TW (6) | TWM624407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852279B2 (en) * | 2020-09-03 | 2023-12-26 | Peloton Interactive, Inc | Display moun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CN112747218B (zh) * | 2020-12-01 | 2022-06-2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结构、电子设备 |
TWM621032U (zh) * | 2021-01-19 | 2021-12-11 |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支撐架 |
TWI774447B (zh) * | 2021-06-28 | 2022-08-11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滑軌結構的顯示器支架及其顯示裝置 |
USD1042378S1 (en) * | 2021-12-16 | 2024-09-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elevision receiver |
CN116255527A (zh) * | 2022-12-29 | 2023-06-13 | 深圳市倍思奇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带偏心齿轮的显示器支架垂直倾斜机构 |
CN116255548A (zh) * | 2022-12-29 | 2023-06-13 | 深圳市倍思奇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显示器支架的弹簧平衡垂直倾斜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30969B1 (ko) * | 2002-08-24 | 2006-10-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장치 |
KR20060016664A (ko) * | 2004-08-18 | 2006-02-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모니터장치 |
CN100589209C (zh) * | 2005-09-06 | 2010-02-10 | 全向装配系统公司 | 用于安装平板视频显示器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725797B (zh) * | 2008-10-24 | 2013-07-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支撑机构及采用该支撑机构的显示装置 |
US8087624B2 (en) * | 2008-10-27 | 2012-01-03 | Cosco Management, Inc. | Flat screen television lock |
TW201111659A (en) * | 2009-09-16 | 2011-04-01 | Wistron Corp | Display positioning mechanism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hinges and related display device |
TWM511577U (zh) * | 2015-08-21 | 2015-11-01 | Syncmold Entpr Corp | 用以支撐顯示裝置的支撐座 |
TWM539214U (zh) * | 2016-12-30 | 2017-04-01 |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快拆樞紐模組及支撐裝置 |
KR101729484B1 (ko) * | 2017-01-24 | 2017-04-24 | 주식회사 탑시스템 | 링크구조를 채용한 천장형 디스플레이 위치 조절장치 |
US10794530B2 (en) * | 2017-11-23 | 2020-10-06 | Syncmold Enterprise Corp. | Rotating module |
TWI685826B (zh) * | 2018-05-16 | 2020-02-21 |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 顯示裝置 |
TWM584074U (zh) * | 2018-12-17 | 2019-09-21 |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支撐裝置 |
TWM589419U (zh) * | 2019-03-12 | 2020-01-11 |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承載座 |
TWM592631U (zh) * | 2019-03-22 | 2020-03-21 |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支撐裝置 |
TW202108926A (zh) * | 2019-08-15 | 2021-03-01 |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支撐座的支架的製備方法 |
CN212617111U (zh) | 2019-12-23 | 2021-02-26 | 东莞市中科冠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内沉式双转动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屏幕 |
US11320088B1 (en) * | 2020-12-07 | 2022-05-03 | Ubtech North Americ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Corp | Display stand with height adjustment and tilt adjustment |
TWM621032U (zh) * | 2021-01-19 | 2021-12-11 |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支撐架 |
-
2021
- 2021-10-26 TW TW110212591U patent/TWM624407U/zh unknown
- 2021-10-27 TW TW110212646U patent/TWM627587U/zh unknown
- 2021-11-01 CN CN202122650559.7U patent/CN216113003U/zh active Active
- 2021-11-01 CN CN202122650341.1U patent/CN21607902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21-12-08 TW TW110214619U patent/TWM626450U/zh unknown
- 2021-12-08 TW TW110214620U patent/TWM625230U/zh unknown
- 2021-12-09 TW TW110214657U patent/TWM626453U/zh unknown
- 2021-12-17 TW TW110215079U patent/TWM625658U/zh unknown
- 2021-12-20 CN CN202123211136.1U patent/CN216692792U/zh active Active
- 2021-12-20 CN CN202123212019.7U patent/CN217208476U/zh active Active
- 2021-12-22 CN CN202123241201.5U patent/CN2166670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21-12-28 CN CN202123336511.5U patent/CN21688699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22
- 2022-01-25 US US17/648,818 patent/US11629811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25658U (zh) | 2022-04-11 |
US20220252208A1 (en) | 2022-08-11 |
TWM625230U (zh) | 2022-04-01 |
CN217208476U (zh) | 2022-08-16 |
CN216113003U (zh) | 2022-03-22 |
CN216667026U (zh) | 2022-06-03 |
US11629811B2 (en) | 2023-04-18 |
CN216886993U (zh) | 2022-07-05 |
TWM626453U (zh) | 2022-05-01 |
CN216079024U (zh) | 2022-03-18 |
TWM627587U (zh) | 2022-06-01 |
TWM626450U (zh) | 2022-05-01 |
CN216692792U (zh) | 2022-06-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624407U (zh) | 支撐裝置 | |
US10309578B2 (en) | Quick release pivot module and supporting device | |
JP6208896B2 (ja) | レンズ位置制限組立体、カメラのボディ及びカメラ | |
US7107716B1 (en) | Apparatus for quick assembling and disassembling of accessories to firearm | |
US20090231796A1 (en) | Portable computer with a rotary positioning structure | |
US7150440B2 (en) | Adjustable support frame for a display screen | |
US5933996A (en) | Photograph frame assembly with a slidable and rotatable supporting member | |
CN101589201A (zh) | 用于电子装置的快速释放组件 | |
TWM624717U (zh) | 支撐裝置 | |
US7156351B2 (en) | Display auto-locking structure | |
CN215488761U (zh) | 支撑架 | |
US20040159754A1 (en) | Universal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tripods | |
TWI564696B (zh) | 電子裝置 | |
GB2578503A (en) | Foldable armrest Structure | |
CN113915463A (zh) | 快拆组件及支撑架 | |
CN218064149U (zh) | 摄影装置及其翻转云台 | |
TWI729466B (zh) | 結合裝置 | |
TW202219421A (zh) | 能調整角度的承載機構及其旋鈕式鎖扣機構 | |
TWI783697B (zh) | 輔助安裝裝置 | |
CN216202045U (zh) | 可调整式支架 | |
US20220238362A1 (en) | Reticle pod with quick-release support mechanism | |
TWM624729U (zh) | 可調整式支架 | |
US20060250462A1 (en) | Printer and ink cartridge carrier thereof | |
CN114673893B (zh) | 定位模块及支架装置 | |
TWM632331U (zh) | 支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