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0027U - 支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10027U TWM610027U TW109216480U TW109216480U TWM610027U TW M610027 U TWM610027 U TW M610027U TW 109216480 U TW109216480 U TW 109216480U TW 109216480 U TW109216480 U TW 109216480U TW M610027 U TWM610027 U TW M610027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ft
- pivot
- link
- connecting rod
- gasket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34—Feet; Stands; Pedestals, e.g. wheels for moving casing on flo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092—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depth adjustment, i.e. forward-backward translation of the head relatively to the undercarriag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4—Balancing means
- F16M2200/041—Balancing means for balancing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hea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4—Balancing means
- F16M2200/048—Balancing means for balancing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the undercarriag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6—Arms
- F16M2200/063—Parallelogram ar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6—Arms
- F16M2200/066—Arms being part of the hea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8—Foot or support b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Display Rack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支撐裝置,用以承載一顯示器,包括一基座、一中空殼件、一承載模組、一連桿模組、以及一彈性件,其中,當該中空殼件位於一水平位置時,該彈性力最大,當該中空殼件由該水平位置朝向一上抬位置變換時,使該彈性力逐漸變小,並使該中空殼件於該水平位置與該上抬位置之間任一位置隨停。
Description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支撐裝置,尤指一種用以承載顯示器的支撐裝置。
專利號M478966已揭露一種顯示器的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可用於承載顯示器及調整顯示器的高度與傾斜角度,並具有一底座、一第一桿、一第二桿及一第三桿,該底座、該第一桿、該第二桿及該第三桿共同形成一四連桿機構。當承載於支撐裝置上的顯示器高度被調整時,顯示器的傾斜角(其法線與重力方向的夾角)不變,然,於此過程中,該第一桿及該第二桿會上下作動,因此需要足夠的作動空間,同時在四連桿的造型拘束下,體積較難縮小。
而本創作提供了具有一五連桿機構的一種支撐裝置,當承載於該支撐裝置的一顯示器高度被調整時,透過五個連桿的連動關係,顯示器的傾斜角同樣不變,且此種機構在造型上沒有拘束,支撐裝置的體積可做的更小。
本創作提供了一種支撐裝置,用以承載一顯示器,主要包括:一基座,包含一第一軸桿;一中空殼件,包含一第一樞接端、一第二樞接端及一滑動槽,該滑動槽位於該第一樞接端及該第二樞接端之間,該第一樞接端樞接於該第一軸桿,且該中空殼件能於一水平位置與一上抬位置間變換;一承載模組,連接該顯示器,並包含一第二軸桿,該中空殼件連接於該第二軸桿,該第一軸桿的一中心與該第二軸桿的一中心共同界定一中心軸線; 一連桿模組,容設於該中空殼件中,並包含:一第一連桿,固設於該第一軸桿,並相對該基座不動;一第二連桿,與該第一連桿樞設於一第一樞軸;一第三連桿,可滑動地設置於該滑動槽中,並與該第二連桿樞設於一第二樞軸; 一第四連桿,與該第三連桿樞設於一第三樞軸;及一第五連桿,一端與該第四連桿樞設於一第四樞軸,另一端設於該第二軸桿;以及 一彈性件,設置於該中空殼件中,抵掣該第三連桿及該第二樞接端,並恆提供一彈性力;其中,當該中空殼件位於該水平位置時,該彈性力最大,當該中空殼件由該水平位置朝向該上抬位置變換時,該第三連桿於該滑動槽中滑動,使該彈性力逐漸變小,並使該中空殼件於該水平位置與該上抬位置之間任一位置隨停。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樞軸、第二樞軸及第四樞軸恆在該中心軸線同一側,該第三樞軸恆在該中心軸線另一側。
於一實施態樣中,當該連桿模組於該水平位置轉換至該上抬位置時,該承載模組帶動該中空殼件的該第二樞接端以該第一樞接端為旋轉中心而朝一第一旋轉方向旋轉,使得該第一連桿拉動該第二連桿,該第二連桿拉動該第三連桿使其滑動,使該彈性件的該彈性力逐漸變小,同時,該第三連桿連動該第四連桿,並使該第四樞軸相對繞該第二軸桿旋轉,進而使得該承載模組與該重力方向所相夾的角度不變。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二連桿為一直線型連桿,該第四連桿為一彎曲型連桿。
於一實施態樣中,當該連桿模組於該上抬位置時,該第四樞軸的軸心於該中心軸線上的正投影點位於該第二軸桿的該中心與該第三樞軸的軸心於該中心軸線的正投影點之間,而該第一軸桿的該中心位於該第一樞軸的軸心於該中心軸線上的正投影點與該第二樞軸的軸心於該中心軸線上的正投影點之間。
於一實施態樣中,當該連桿模組於該水平位置時,該第二軸桿的該中心鄰近該第四樞軸於該中心軸線上的正投影點。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中空殼件更包括靠近該第一樞接端的一第一止擋部以及一第二止擋部、以及靠近該第二樞接端的一第一停止部,藉由該第一止擋部抵掣所述第一連桿,該中空殼件朝該第一旋轉方向旋轉的角度被限制;而藉由該第二止擋部抵掣該第一連桿以及該第一停止部抵掣該第五連桿,該中空殼件朝一第二旋轉方向旋轉的角度被限制,該第二旋轉方向相反於該第一旋轉方向。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樞接端更包括至少一第一穿孔,並供該第一軸桿穿設,所述第一穿孔的截面為圓形,故該中空殼件與該第一軸桿不連動。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中空殼件更具有一芯軸,該芯軸穿設該第一樞接端以及該第二樞接端,該第三連桿包括一凹部以及一中空圓柱,該中空圓柱形成於該凹部,該彈性件套設於該芯軸,且一端抵掣於該凹部並套設於該中空圓柱上,而該第三連桿藉由該中空圓柱可滑動地套設於該芯軸上。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一軸桿沿徑向的截面包括對應的兩個圓弧段、以及位於兩個圓弧段之間的兩個平滑段,該基座具有一貫穿孔,所述第一連桿具有一固接孔,該貫穿孔以及該固接孔的截面形狀與該第一軸桿的徑向截面形狀相同,該第一連桿藉由該固接孔套設於該第一軸桿上,該第一連桿與該第一軸桿彼此不動。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承載模組可於一仰角位置與一俯角位置之間變換,並更包括一連接塊以及至少一墊片組,所述墊片組套設於該第二軸桿上,該連接塊套設於該第二軸桿上且彼此連動。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二軸桿沿徑向的截面包括對應的兩個圓弧部、以及位於兩個圓弧部之間的兩個平滑部,該連接塊具有一貫孔,該貫孔的截面形狀與該第二軸桿的徑向截面形狀相同,該連接塊藉由該貫孔套設於該第二軸桿上,故該連接塊與該第二軸桿連動;而所述第五連桿具有一穿孔,該穿孔的截面形狀為圓形,所述第五連桿藉由該穿孔套設於該第二軸桿上,故該第五連桿不與該第二軸桿連動。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承載模組更包括至少一扭簧,每一所述墊片組包括一掛鉤墊片、兩個碗型墊片、一第一平板墊片、以及一第二平板墊片,其中,該掛鉤墊片與該第二軸桿連動,該扭簧的一端固定於該掛鉤墊片上,另一端固設於所述第五連桿上,所述碗型墊片夾設於該第一平板墊片以及該第二平板墊片之間。
於一實施態樣中,所述碗型墊片、該第一平板墊片、該第二平板墊片皆各自具有截面為圓形的一第一通孔,所述碗型墊片、該第一平板墊片、該第二平板墊片各自藉由所述第一通孔套設於該第二軸桿上,故所述碗型墊片、該第一平板墊片、該第二平板墊片不與該第二軸桿連動;該掛鉤墊片具有的一第二通孔的截面形狀與該第二軸桿的徑向截面形狀相同,該掛鉤墊片藉由該第二通孔套設於該第二軸桿上,該掛鉤墊片與該第二軸桿連動。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承載模組更包括一螺絲,該第五連桿具有一容納空間、以及一逼緊部,所述碗型墊片、該第一平板墊片、該第二平板墊片、以及該螺絲容納於該容納空間中,其中,所述碗型墊片夾設於該第一平板墊片與該第二平板墊片之間,而該第二平板墊片與該螺絲接觸,該第一平板墊片與該逼緊部接觸,藉由調整該螺絲的位置可改變該第一平板墊片與該逼緊部的逼緊程度。
於一實施態樣中,當該承載模組於該仰角位置與該俯角位置之間變換時,該第五連桿與該承載模組的該第二軸桿不連動,該扭簧的一端隨著該掛鉤墊片轉動而另一端固設於該第五連桿而不動,進而改變該扭簧所提供的扭力,且該第一平板墊片與該第五連桿的該逼緊部之間產生動摩擦力。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第五連桿具有一限位槽、一第一限位面、一第二限位面,該限位槽連通該穿孔,並形成於該第一限位面及該第二限位面之間,該第二軸桿具有一限位凸塊,其中,該限位槽容納該第二軸桿的該限位凸塊,當該承載模組於仰角位置時,該限位凸塊抵靠該第一限位面;當該承載模組於俯角位置時,該限位凸塊抵靠該第二限位面。
於一實施態樣中,該承載模組於該仰角位置時,其與一水平方向所相夾的角度實質上為30度;該承載模組於該俯角位置時,其與該水平方向所相夾的角度實質上為5度。
首先,請參照圖1及圖2,其分別繪示了本創作的支撐裝置1000的立體圖以及立體爆炸圖。本創作的支撐裝置1000包括一基座1、一中空殼件2、一承載模組3、一連桿模組4、一彈性件5、以及兩個蓋體6,並用以承載一顯示器2000。
詳細而言,該基座1放置於一工作面(圖未示)上,並包含一底盤11、一直立柱12、一延伸板13、一貫穿孔14、以及一第一軸桿15。其中,該底盤11放置於該工作面上,該直立柱12的一端設置於該底盤11上,而該延伸板13設置於該直立柱12的另一端上,該貫穿孔14形成於該延伸板13上,並供該第一軸桿15穿設,該第一軸桿15沿其徑向的截面包括兩個圓弧段151,以及形成於兩個圓弧段151之間的兩個平滑段152,而該貫穿孔14的截面形狀與該第一軸桿15相同,故該第一軸桿15不會相對該延伸板13轉動。
請一併參照圖3,該中空殼件2為以一對稱面S為基準而左右對稱的殼件,該對稱面S通過該第一軸桿15中心並垂直該第一軸桿15的軸向,該中空殼件2包含一第一樞接端21、一第二樞接端22、一滑動槽23、兩個第一止擋部24、兩個第二止擋部25、兩個第一停止部26、以及一芯軸27。其中,該第一樞接端21具有兩個第一穿孔211及一第一抵掣面212,所述第一穿孔211對稱地形成於該對稱面S的兩側,並供該第一軸桿15穿設且其截面形狀為圓形,故該中空殼件2藉由該第一樞接端21與該第一軸桿15樞接。該第二樞接端22對應該第一樞接端21,並具有兩個第二穿孔221及一第二抵掣面222,所述第二穿孔221的截面形狀亦為圓形,並對稱地形成於該對稱面S的兩側,而該第二抵掣面222對應該第一抵掣面212。該滑動槽23位於該第一樞接端21與該第二樞接端22之間。所述第一止擋部24對稱地形成於該對稱面S的兩側,並靠近該第一樞接端21;所述第二止擋部25對稱地形成於該對稱面S的兩側,並靠近該第一樞接端21。所述第一停止部26對稱地形成於該對稱面S的兩側,並靠近該第二樞接端22。該芯軸27大致上沿該第一軸桿15的徑向延伸並穿設該第一樞接端21以及該第二樞接端22。
請參照圖4,該承載模組3連接該顯示器2000,可於一仰角位置(如圖11所示)與一俯角位置(如圖12所示)之間轉換,並包括一第二軸桿31、一連接塊32、兩個墊片組33、兩個扭簧34、兩個螺絲35、以及一連接板36。該第二軸桿31穿設於該中空殼件2的該第二樞接端22的所述第二穿孔221,因此,該承載模組3可相對該中空殼件2的該第二樞接端22樞轉,而該第一軸桿15的一中心與該第二軸桿31的一中心的連線為一中心軸線C(請參圖5);該第二軸桿31具有兩個限位凸塊311、一大徑段312、以及兩個小徑段313,所述小徑段313分別連接於該大徑段312的兩端,而所述限位凸塊311分別形成於所述小徑段313的端部。該連接塊32具有一安裝孔321,該安裝孔321供該第二軸桿31的該大徑段312穿設,且其截面形狀與該大徑段312的截面形狀相同,故該連接塊32與該第二軸桿31彼此連動。所述墊片組33分別套設於該第二軸桿31的所述小徑段313上而分別位於該連接塊32的兩側。
如圖4所示,每一所述墊片組33具有一掛鉤墊片331、兩個碗型墊片332、一第一平板墊片333、一第二平板墊片334,其中,所述碗狀墊片332、該第一平板墊片333、以及該第二平板墊片334各自具有截面為圓形的第一通孔3321、3331、3341,並藉由所述第一通孔3321、3331、3341套設於該第二軸桿31的所述小徑段313上,故所述碗狀墊片332、該第一平板墊片333、以及該第二平板墊片334與該第二軸桿31不連動;而該掛鉤墊片331具有截面與該第二軸桿31的所述小徑段313徑向截面形狀相同的一第二通孔3311,該掛鉤墊片331藉由該第二通孔3311套設於該第二軸桿31上,故該掛鉤墊片331與該第二軸桿31連動。
所述扭簧34套設於該第二軸桿31的該小徑段313上,其一端固定於該掛鉤墊片331上,另一端設於該連桿模組4上。所述螺絲35分別螺設於該第二樞軸31的所述小徑段313端部上。該連接板36連接該連接塊32,並供該顯示器2000設置於其上。
請參照圖2及圖5,該連桿模組4容設於該中空殼件2中,包含兩個第一連桿41、兩個第二連桿42、一第三連桿43、兩個第四連桿44、兩個第五連桿45、兩個第一樞軸46、兩個第二樞軸47、兩個第三樞軸48、以及兩個第四樞軸49,然圖5僅繪示於同一側可視的元件。於本實施態樣中,所述第一連桿41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連桿42中的一者、所述第四連桿44中的一者、所述第五連桿45中的一者、所述第一樞軸46中的一者、所述第二樞軸47中的一者、所述第三樞軸48中的一者、以及所述第四樞軸49中的一者為一組,兩組分別設置於該中空殼件2中的不同側,即以該對稱面S為基準而對稱設置,而該第三連桿43設置於該對稱面S上,因此不同側的兩組共用同一個第三連桿43。由於兩組中各元件的功能、形狀、及連接方式等皆相同,故下文僅詳細描述共用的該第三連桿43及一組中的該第一連桿41、該第二連桿42、該第四連桿44、該第五連桿45、該第一樞軸46、該第二樞軸47、該第三樞軸48、以及該第四樞軸49。
請同時參照圖2,該第一連桿41具有一固接孔411,該固接孔411的截面形狀與該第一軸桿15的徑向截面形狀相同,該第一連桿41藉由該固接孔411套設於該第一軸桿15上,該第一連桿41與該第一軸桿15彼此不動,故該第一連桿41相對該基座1不動,該第一連桿41的另一端與該第二連桿42樞接於該第一樞軸46。
該第二連桿42為直線型連桿,其一端與該第一連桿41樞接於該第一樞軸46,另一端與該第三連桿43樞接於該第二樞軸47。
該第三連桿43為可滑動地設置於該滑動槽23中並套設於該芯軸27上的滑塊,請參照圖6,該第三連桿43具有一凹部431以及一中空圓柱432,該中空圓柱432形成於該凹部431,而該第三連桿43係藉由該中空圓柱432可滑動地套設於該芯軸27上。
該第四連桿44為一彎曲型連桿,其一端與該第三連桿43樞接於該第三樞軸48,另一端與該第五連桿45樞接於該第四樞軸49。
請參照圖7,該第五連桿45具有一穿孔451、一容納空間452、一逼緊部453、一限位槽454、一第一限位面455、以及一第二限位面456。該第五連桿45的一端與該第四連桿44樞接於該第四樞軸49,另一端藉由截面為圓形的該穿孔451而套設於該第二軸桿31上;請一併參圖8所示的局部剖面圖,該容納空間452容納套設於該第二樞軸31上的該第一平板墊片333、所述碗型墊片332、以及該第二平板墊片334,該螺絲35穿過該穿孔451且螺設於該第二樞軸31,以抵掣該墊片組33,並使該第一平板墊片333抵貼於該逼緊部453;該限位槽454形成於該第一限位面455以及該第二限位面456之間,並容納該第二軸桿31的該限位凸塊311。當該第四連桿44相對該第二軸桿31轉動時,該第四連桿44帶動該第五連桿45轉動,而介於該第五連桿45的該逼緊部453與該第二軸桿31之間的該墊片組3提供的靜摩擦力可使得該第五連桿45與該第二軸桿31連動(此指兩者不相對彼此樞轉);然當一外力施加於該顯示器2000上並欲調整其傾角(即顯示器2000與重力方向G的夾角)時,該外力克服該逼緊部453與該第一平板墊片333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後,該第二軸桿31與該第五連桿45不連動而可相對該第五連桿45樞轉,以便調整該顯示器2000的傾斜角度。另外,該第一限位面455及該第二限位面456限制了該承載模組3的傾斜角度,如當該承載模組3傾斜至圖11所繪示的仰角位置時,該第二軸桿31上的該限位凸塊311抵掣該第一限位面455,而當該承載模組3傾斜至圖12所繪示的俯角位置時,該第二軸桿31上的該限位凸塊311抵掣該第二限位面456,因此,該承載模組3僅能於該仰角位置與該俯角位置之間轉換。
此外,請參照圖1及圖5,本實施態樣的支撐裝置1000中,具有一虛擬平面P,該虛擬平面P自該第一軸桿15及該第二軸桿31的軸向方向延伸並通過該中心軸線C。而該第一樞軸46、該第二樞軸47及該第四樞軸49恆在該虛擬平面P的同一側,該第三樞軸48恆在該虛擬平面P的另一側,換言之,該第一樞軸46、該第二樞軸47及該第四樞軸49恆在該中心軸線C同一側,該第三樞軸48恆在該中心軸線C的另一側。
該彈性件5設置於該中空殼件2的該滑動槽23中,並套設於該芯軸27,其一端抵掣該第三連桿43的凹部431並套設於該中空圓柱432上,其另一端抵掣該第二樞接端22的該第二抵掣面222,並恆提供一彈性力。當該第三連桿43於該芯軸27上滑動時,會改變該彈性件5的壓縮程度,並改變該彈性力。
兩個蓋體6分別設置於該中空殼件2的兩側,並覆蓋設置於該中空殼件2中的各個元件,避免元件外露而造成視覺上的不美觀。
詳細而言,該中空殼件2可於如圖5所示的一水平位置、如圖9所示的一上抬位置、以及如圖10所示的一下壓位置之間轉換。其中,當該中空殼件2於該水平位置時,該中心軸線C垂直一重力方向G,且此時,該彈性件5所提供的該彈性力最大,該彈性力可支撐該顯示器2000的重量,使得該顯示器2000穩定地停止於其位置。
由於本實施態樣中的支撐裝置1000大致上對稱,為簡潔說明的目的,下文有關於本創作支撐裝置1000作動的相關描述中,成雙且對稱設置的部分元件僅以設置於該對稱面S一側的元件進行說明,設置於該對稱面S另一側的元件的作動完全相同故不再贅述。
首先,當一外力施加於該承載模組3而使得該中空殼件2由該水平位置(圖5)朝該上抬位置(圖9)變換時,該承載模組3帶動該中空殼件2的該第二樞接端22以該第一樞接端21為旋轉中心而朝一第一旋轉方向R1旋轉,由於該第一連桿41不動,故隨著該中空外殼2移動的該第二連桿42被該第一連桿41拉動,而該第二連桿42進一步地拉動該第三連桿43使其於該滑動槽23內朝該第一樞接端21的方向滑動,並抵掣該第一抵掣面212,而一端抵掣該第三連桿43的該彈性件5由於逐漸被釋放,故其彈性力逐漸變小。同時,該第三連桿43連動該第四連桿44,並使得該第四樞軸49相對繞該第二軸桿42於相反於該第一旋轉方向R1的一第二旋轉方向R2旋轉並轉動該第五連桿45,朝該第二旋轉方向R2旋轉的該第五連桿45連動該第二軸桿31旋轉,進而使得該承載模組3與該重力方向G所相夾的角度不變,故於該中空殼件2自該水平位置轉換至該上抬位置的過程中,該顯示器2000與重力方向G皆呈現平行。然若該顯示器2000與重力方向G所呈的初始角度為仰角30度,當該中空殼件2自該水平位置轉換至該上抬位置時,該顯示器2000與重力方向G所呈的角度依舊為仰角30度,不會改變。
另外,請參圖9,當該中空殼件2於該上抬位置時,該第四樞軸49的軸心於該中心軸線C上的正投影點49’位於該第二軸桿31的該中心與該第三樞軸48的軸心於該中心軸線C的正投影點48’之間,而該第一軸桿15的該中心位於該第一樞軸46的軸心於該中心軸線C上的正投影點46’與該第二樞軸47的軸心於該中心軸線C上的正投影點47’之間。此外,該第一止擋部24抵掣該第一連桿41,使該第一連桿41無法繼續往該第一旋轉方向R1旋轉,該中空殼件2往第一旋轉方向R1的旋轉角度因而被限制。
而當一外力施加於該承載模組3而使得該中空殼件2自該上抬位置(圖9)轉換至該水平位置(圖5)時,該承載模組3帶動該中空殼件2的該第二樞接端22以該第一樞接端21為旋轉中心而朝該第二旋轉方向R2旋轉,同樣地,由於該第一連桿41不動,因此該第一連桿41推動該第二連桿42,該第二連桿42推動該第三連桿43使其朝該第二樞接端22的方向滑動,該第三連桿43壓縮該彈性件5使得該彈性力逐漸變大。同時,該第三連桿43連動該第四連桿44,使得該第四樞軸49朝該第一旋轉方向R1繞該第二軸桿42旋轉,並轉動該第五連桿45以及連動的該第二軸桿31,使兩者皆朝該第一旋轉方向R1旋轉,進而使得該承載模組3與該重力方向G所相夾的角度不變,故於該中空殼件2自該上抬位置轉換至該水平位置的過程中,該顯示器2000與重力方向G所呈的角度不變。另外,請參照圖5,當該中空殼件2於該水平位置時,該第二軸桿31的該中心鄰近該第四樞軸49於該中心軸線上的正投影點49’。
而當一外力施加於該承載模組3而使得該中空殼件2自該水平位置(圖5)轉換至該下壓位置(圖10)時,相似於自該上抬位置轉換置該水平位置,該承載模組3帶動該中空殼件2的第二樞接端22以該第一樞接端21為旋轉中心而朝該第二旋轉方向R2旋轉,該第一連桿41推動該第二連桿42,而該第二連桿42推動該第三連桿43使其朝該第二樞接端22的方向滑動,該第三連桿43進一步壓縮該彈性件5,並抵掣該第二抵掣面222,同時,該第三連桿43連動該第四連桿44,使得該第四樞軸49朝該第一旋轉方向R1繞該第二軸桿42旋轉,藉以轉動該第五連桿45以及連動的該第二軸桿31,使兩者皆朝該第一旋轉方向R1旋轉,進而使得該承載模組3與該重力方向G所相夾的角度不變,故於該中空殼件2自該水平位置轉換至該下壓位置的過程中,該顯示器2000與重力方向G所呈的角度不變。
當該中空殼件2於該下壓位置時,該第一停止部26抵靠該第五連桿45,該第二止擋部25抵靠該第一連桿41,該中空殼件2往第二旋轉方向R2的旋轉角度因而被限制。
再者,當一外力施加於該承載模組3而使得該中空殼件2自該下壓位置(圖10)轉換至該水平位置(圖5)時,相似於自該水平位置轉換至該上抬位置,該承載模組32帶動該中空殼件2的該第二樞接端22以該第一樞接端21為旋轉中心而朝該第一旋轉方向R1旋轉,該第一連桿41拉動該第二連桿42,該第二連桿42拉動該第三連桿43,且使其朝該第一樞接端21的方向滑動,該彈性件5被壓縮程度減少,同時,該第三連桿43連動該第四連桿44,使得該第四樞軸49朝該第二旋轉方向R2繞該第二軸桿42旋轉,藉以轉動該第五連桿45以及連動的該第二軸桿31,使兩者皆朝該第二旋轉方向R2旋轉,故於該中空殼件2自該水平位置轉換至該下壓位置的過程中,該顯示器2000與重力方向G所呈的角度不變。
接著,若欲調整該承載模組3的傾斜角度,可施加一外力於該顯示器2000或該連接板36上以使其朝該第一旋轉方向R1旋轉,當該外力克服了該第五連桿45的該逼緊部453與該第一平板墊片333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時,該第二軸桿31朝該第一旋轉方向R1旋轉,與該第二軸桿31連動的該掛鉤墊片331隨著該第二軸桿31轉動,而設置於該掛鉤墊片331及不與該第二軸桿31連動的該第五連桿45之間的該扭簧34被釋放而改變其所提供的扭力,當該第二軸桿31的該限位凸塊311抵掣該第一限位面455後移除外力,該顯示器2000可停止於圖11所示的傾斜角度,此時,該承載模組3於該仰角位置,且其與該水平方向所相夾的角度實質上為30度。相反地,也可施加一外力於該顯示器2000或該連接板36上以使其朝該第二旋轉方向R2旋轉,當該外力克服了該第五連桿45的該逼緊部453與該第一平板墊片333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時,該第二軸桿31朝該第二旋轉方向R2旋轉,設置於該掛鉤墊片331與該第五連桿45之間的該扭簧34被扭轉而增加其所提供的扭力,當該第二軸桿31的該限位凸塊311抵掣該第二限位面456後移除外力,該顯示器2000停止於圖12所示的傾斜角度,此時,該承載模組3於該俯角位置,且其與該水平方向所相夾的角度實質上為5度。
於本創作的其他實施態樣中,該中空殼件、該承載模組、以及該連桿模組皆為對稱地形成或具有對稱地設置的元件,然於本創作的其他實施態樣中,該連桿模組可僅具有單邊的元件即可作動,即,該連桿模組只包括一個第一連桿、一個第二連桿、一個第四連桿、一個第五連桿、一個第一樞軸、一個第二樞軸、一個第三樞軸、以及一個第四樞軸,對應地,該中空殼件只包括形成於同一側的一個第一止擋部、一個第二止擋部、以及一個第一停止部。
本創作所提供的支撐裝置包括了一五連桿機構,該五連桿機構可提供單獨調整顯示器高度的作用,即調整時不改變顯示器的傾斜角度,此外,該五連桿機構的體積可大幅縮小,更可符合外型美觀的要求。
1000:支撐裝置
2000:顯示器
1:基座
11:底盤
12:直立柱
13:延伸板
14:貫穿孔
15:第一軸桿
151:圓弧段
152:平滑段
2:中空殼件
21:第一樞接端
211:第一穿孔
212:第一抵掣面
22:第二樞接端
221:第二穿孔
222:第二抵掣面
23:滑動槽
24:第一止擋部
25:第二止擋部
26:第一停止部
27:芯軸
3:承載模組
31:第二軸桿
311:限位凸塊
312:大徑段
313:小徑段
32:連接塊
321:安裝孔
33:墊片組
331:掛鉤墊片
3311:第二通孔
332:碗型墊片
3321:第一通孔
333:第一平板墊片
3331:第一通孔
334:第二平板墊片
3341:第一通孔
34:扭簧
35:螺絲
36:連接板
4:連桿模組
41:第一連桿
411:固接孔
42:第二連桿
43:第三連桿
431:凹部
432:中空圓柱
44:第四連桿
45:第五連桿
451:穿孔
452:容納空間
453:逼緊部
454:限位槽
455:第一限位面
456:第二限位面
46:第一樞軸
47:第二樞軸
48:第三樞軸
49:第四樞軸
46’、47’、48’、49’:正投影點
5:彈性件
6:蓋體
C:中心軸線
G:重力方向
P:虛擬平面
S:對稱面
R1:第一旋轉方向
R2:第二旋轉方向
圖1係本創作的支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的支撐裝置的立體爆炸圖。
圖3係本創作的支撐裝置的中空殼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4係本創作的支撐裝置的承載模組的立體爆炸圖。
圖5係本創作的支撐裝置的側視圖。
圖6係本創作的支撐裝置的第三連桿的立體示意圖。
圖7係本創作的支撐裝置的第五連桿的立體示意圖。
圖8係本創作的支撐裝置的部分剖面圖。
圖9係本創作的支撐裝置於上抬位置的側視圖。
圖10係本創作的支撐裝置於下壓位置的側視圖。
圖11係本創作的支撐裝置於仰角位置的側視圖。
圖12係本創作的支撐裝置於俯角位置的側視圖。
1000:支撐裝置
2000:顯示器
1:基座
11:底盤
12:直立柱
2:中空殼件
3:承載模組
6:蓋體
P:虛擬平面
C:中心軸線
G:重力方向
Claims (18)
- 一種支撐裝置,用以承載一顯示器,包括: 一基座,包含一第一軸桿; 一中空殼件,包含一第一樞接端、一第二樞接端及一滑動槽,該滑動槽位於該第一樞接端及該第二樞接端之間,該第一樞接端樞接於該第一軸桿,且該中空殼件於一水平位置與一上抬位置間變換; 一承載模組,連接該顯示器,並包含一第二軸桿,該中空殼件連接於該第二軸桿,該第一軸桿的一中心與該第二軸桿的一中心共同界定一中心軸線; 一連桿模組,容設於該中空殼件中,並包含: 一第一連桿,固設於該第一軸桿,並相對該基座不動; 一第二連桿,與該第一連桿樞設於一第一樞軸; 一第三連桿,可滑動地設置於該滑動槽中,並與該第二連桿樞設於一第二樞軸; 一第四連桿,與該第三連桿樞設於一第三樞軸;及 一第五連桿,一端與該第四連桿樞設於一第四樞軸,另一端設於該第二軸桿;以及 一彈性件,設置於該中空殼件中,抵掣該第三連桿及該第二樞接端,並恆提供一彈性力; 其中,當該中空殼件位於該水平位置時,該彈性力最大,當該中空殼件由該水平位置朝向該上抬位置變換時,該第三連桿於該滑動槽中滑動,使該彈性力逐漸變小,並使該中空殼件於該水平位置與該上抬位置之間任一位置隨停。
-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該第一樞軸、第二樞軸及第四樞軸恆在該中心軸線同一側,該第三樞軸恆在該中心軸線另一側。
- 如請求項2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當該連桿模組於該水平位置轉換至該上抬位置時,該承載模組帶動該中空殼件的該第二樞接端以該第一樞接端為旋轉中心而朝一第一旋轉方向旋轉,使得該第一連桿拉動該第二連桿,該第二連桿拉動該第三連桿使其滑動,使該彈性件的該彈性力逐漸變小,同時,該第三連桿連動該第四連桿,並使該第四樞軸相對繞該第二軸桿旋轉,進而使得該承載模組與一重力方向所相夾的角度不變。
- 如請求項3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該第二連桿為一直線型連桿,該第四連桿為一彎曲型連桿。
- 如請求項4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當該連桿模組於該上抬位置時,該第四樞軸的軸心於該中心軸線上的正投影點位於該第二軸桿的該中心與該第三樞軸的軸心於該中心軸線的正投影點之間,而該第一軸桿的該中心位於該第一樞軸的軸心於該中心軸線上的正投影點與該第二樞軸的軸心於該中心軸線上的正投影點之間。
- 如請求項5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當該連桿模組於該水平位置時,該第二軸桿的該中心鄰近該第四樞軸於該中心軸線上的正投影點。
- 如請求項6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該中空殼件更包括靠近該第一樞接端的一第一止擋部以及一第二止擋部、以及靠近該第二樞接端的一第一停止部,藉由該第一止擋部抵掣所述第一連桿,該中空殼件朝該第一旋轉方向旋轉的角度被限制;而藉由該第二止擋部抵掣該第一連桿以及該第一停止部抵掣該第五連桿,該中空殼件朝一第二旋轉方向旋轉的角度被限制,該第二旋轉方向相反於該第一旋轉方向。
- 如請求項7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該第一樞接端更包括至少一第一穿孔,並供該第一軸桿穿設,所述第一穿孔的截面為圓形,故該中空殼件與該第一軸桿不連動。
- 如請求項8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該中空殼件更具有一芯軸,該芯軸穿設該第一樞接端以及該第二樞接端,該第三連桿包括一凹部以及一中空圓柱,該中空圓柱形成於該凹部,該彈性件套設於該芯軸,且一端抵掣於該凹部並套設於該中空圓柱上,而該第三連桿藉由該中空圓柱可滑動地套設於該芯軸上。
- 如請求項9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該第一軸桿沿徑向的截面包括對應的兩個圓弧段、以及位於兩個圓弧段之間的兩個平滑段,該基座具有一貫穿孔,所述第一連桿具有一固接孔,該貫穿孔以及該固接孔的截面形狀與該第一軸桿的徑向截面形狀相同,該第一連桿藉由該固接孔套設於該第一軸桿上,該第一連桿與該第一軸桿彼此不動。
-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該承載模組於一仰角位置與一俯角位置之間變換,並更包括一連接塊以及至少一墊片組,所述墊片組套設於該第二軸桿上,該連接塊套設於該第二軸桿上且彼此連動。
-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該第二軸桿沿一徑向的截面包括對應的兩個圓弧部、以及位於兩個圓弧部之間的兩個平滑部,該連接塊具有一貫孔,該貫孔的截面形狀與該第二軸桿的徑向截面形狀相同,該連接塊藉由該貫孔套設於該第二軸桿上,故該連接塊與該第二軸桿連動;而所述第五連桿具有一穿孔,該穿孔的截面形狀為圓形,所述第五連桿藉由該穿孔套設於該第二軸桿上,故該第五連桿不與該第二軸桿連動。
- 如請求項12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該承載模組更包括至少一扭簧,每一所述墊片組包括一掛鉤墊片、兩個碗型墊片、一第一平板墊片、以及一第二平板墊片,其中,該掛鉤墊片與該第二軸桿連動,該扭簧的一端固定於該掛鉤墊片上,另一端固設於所述第五連桿上,所述碗型墊片夾設於該第一平板墊片以及該第二平板墊片之間。
- 如請求項13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所述碗型墊片、該第一平板墊片、該第二平板墊片皆各自具有截面為圓形的一第一通孔,所述碗型墊片、該第一平板墊片、該第二平板墊片各自藉由所述第一通孔套設於該第二軸桿上,故所述碗型墊片、該第一平板墊片、該第二平板墊片不與該第二軸桿連動;該掛鉤墊片具有的一第二通孔的截面形狀與該第二軸桿的徑向截面形狀相同,該掛鉤墊片藉由該第二通孔套設於該第二軸桿上,該掛鉤墊片與該第二軸桿連動。
- 如請求項14述的支撐裝置,其中,該承載模組更包括一螺絲,該第五連桿具有一容納空間、以及一逼緊部,所述碗型墊片、該第一平板墊片、該第二平板墊片、以及該螺絲容納於該容納空間中,其中,所述碗型墊片夾設於該第一平板墊片與該第二平板墊片之間,而該第二平板墊片與該螺絲接觸,該第一平板墊片與該逼緊部接觸,藉由調整該螺絲的位置而改變該第一平板墊片與該逼緊部的逼緊程度。
-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當該承載模組於該仰角位置與該俯角位置之間變換時,該第五連桿與該承載模組的該第二軸桿不連動,該扭簧的一端隨著該掛鉤墊片轉動而另一端固設於該第五連桿而不動,進而改變該扭簧所提供的扭力,且該第一平板墊片與該第五連桿的該逼緊部之間產生動摩擦力。
-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該第五連桿具有一限位槽、一第一限位面、一第二限位面,該限位槽連通該穿孔,並形成於該第一限位面及該第二限位面之間,該第二軸桿具有一限位凸塊,其中,該限位槽容納該第二軸桿的該限位凸塊,當該承載模組於仰角位置時,該限位凸塊抵靠該第一限位面;當該承載模組於俯角位置時,該限位凸塊抵靠該第二限位面。
- 如請求項17所述的支撐裝置,其中,該承載模組於該仰角位置時,其與一水平方向所相夾的角度實質上為30度;該承載模組於該俯角位置時,其與該水平方向所相夾的角度實質上為5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7/190,903 US11317527B2 (en) | 2020-04-01 | 2021-03-03 | Supporting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063003545P | 2020-04-01 | 2020-04-01 | |
US63/003545 | 2020-04-0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10027U true TWM610027U (zh) | 2021-04-01 |
Family
ID=76037226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215048U TWM609479U (zh) | 2020-04-01 | 2020-11-15 | 研磨裝置 |
TW109216480U TWM610027U (zh) | 2020-04-01 | 2020-12-14 | 支撐裝置 |
TW110201654U TWM612395U (zh) | 2020-04-01 | 2021-02-09 | 自動鎖螺絲系統 |
TW110202449U TWM616290U (zh) | 2020-04-01 | 2021-03-08 | 支撐架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215048U TWM609479U (zh) | 2020-04-01 | 2020-11-15 | 研磨裝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201654U TWM612395U (zh) | 2020-04-01 | 2021-02-09 | 自動鎖螺絲系統 |
TW110202449U TWM616290U (zh) | 2020-04-01 | 2021-03-08 | 支撐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17527B2 (zh) |
CN (4) | CN213616026U (zh) |
TW (4) | TWM609479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22272474A1 (en) * | 2021-05-12 | 2023-11-09 | Colebrook Bosson & Saunders (Products) Limited | Tilt head for high load display support system |
US20240091911A1 (en) * | 2022-09-15 | 2024-03-21 | Oxti Pte Ltd | Hidden tool for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69657B1 (en) * | 2003-04-09 | 2004-08-03 | Min Hwa Huang | Support device for monitor, display or objects |
TWM244714U (en) * | 2003-09-05 | 2004-09-2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Adjusting apparatus for monitor |
US7188812B2 (en) * | 2004-03-19 | 2007-03-13 | Sallas Industrial Co., Ltd. | Self-locking support arm |
US8794579B2 (en) * | 2005-06-03 | 2014-08-05 | Steelcase, Inc. | Support arm assembly |
GB0516913D0 (en) * | 2005-08-18 | 2005-09-28 | Avf Group Ltd | Tilting mechanism |
CN100589209C (zh) * | 2005-09-06 | 2010-02-10 | 全向装配系统公司 | 用于安装平板视频显示器的系统和方法 |
CN101471144B (zh) * | 2007-12-28 | 2013-06-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调整机构 |
CN101684882B (zh) * | 2008-09-25 | 2012-07-1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升降机构 |
CN101858482B (zh) * | 2009-04-13 | 2013-07-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支撑机构 |
TWM478966U (zh) | 2014-01-29 | 2014-05-21 | Syncmold Entpr Corp | 顯示器支撐裝置 |
-
2020
- 2020-11-15 TW TW109215048U patent/TWM609479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20-11-24 CN CN202022738580.8U patent/CN21361602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20-12-14 TW TW109216480U patent/TWM610027U/zh unknown
- 2020-12-25 CN CN202023194816.2U patent/CN21403754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21
- 2021-02-09 TW TW110201654U patent/TWM612395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21-02-19 CN CN202120376468.6U patent/CN21451870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21-03-03 US US17/190,903 patent/US11317527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3-08 TW TW110202449U patent/TWM616290U/zh unknown
- 2021-03-16 CN CN202120544238.6U patent/CN21466315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12395U (zh) | 2021-05-21 |
US20210315114A1 (en) | 2021-10-07 |
CN214037541U (zh) | 2021-08-24 |
CN214663157U (zh) | 2021-11-09 |
US11317527B2 (en) | 2022-04-26 |
TWM609479U (zh) | 2021-03-21 |
CN213616026U (zh) | 2021-07-06 |
CN214518706U (zh) | 2021-10-29 |
TWM616290U (zh) | 2021-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21967B (zh) | Screen support frame | |
CN211232222U (zh) | 支撑装置 | |
US10753531B2 (en) | Multi-display stand | |
US7042714B2 (en) | Computer controlled display device | |
CN101256845B (zh) | 支撑架 | |
CN212273563U (zh) | 支撑座 | |
US7967260B2 (en) | Supporting structure having function of rod-linkage latching | |
TWM594721U (zh) | 支撐架 | |
TWM610027U (zh) | 支撐裝置 | |
US7218510B2 (en) | Computer controlled display device | |
CN101555977A (zh) | 支撑装置 | |
CN114636079A (zh) | 一种可平顺调节的显示屏支架 | |
CN212617250U (zh) | 枢转座 | |
TWI774447B (zh) | 具滑軌結構的顯示器支架及其顯示裝置 | |
EP3646136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lateral torsional resistance in a hinge | |
TWM589399U (zh) | 可升降支撐裝置 | |
JP2008076457A (ja) | 表示パネル支持装置 | |
CN100342298C (zh) | 可三维调节的电脑平面显示器支撑装置 | |
CN114658997B (zh) | 显示器支架 | |
TW200946809A (en) | Supporting device | |
CN203010136U (zh) | 支撑架 | |
US20210393032A1 (en) | Adjustable support rack | |
CN219734865U (zh) | 一种混合式支架转接头总成 | |
TWM564676U (zh) | 樞接模組 | |
CN218819260U (zh) | 支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