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5447U - 飛輪儲能風扇 - Google Patents
飛輪儲能風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85447U TWM585447U TW108209159U TW108209159U TWM585447U TW M585447 U TWM585447 U TW M585447U TW 108209159 U TW108209159 U TW 108209159U TW 108209159 U TW108209159 U TW 108209159U TW M585447 U TWM585447 U TW M585447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motor
- flywheel
- energy storage
- stator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飛輪儲能風扇 ,包括一基座、一做為電動機與發電機的風扇電機及一設有一飛輪旋轉體的飛輪能量儲存裝置,該基座設有一殼部及一中柱部,該中柱部設於該殼部上,該殼部設有一真空腔室及一設於該真空腔室內的軸座,該風扇電機的一旋轉軸與該中柱部及軸座相樞設,該飛輪旋轉體設於該真空腔室內的旋轉軸上,透過本創作此設計可達到節能省電的效果。
Description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飛輪儲能風扇,尤指一種可達到節能省電的飛輪儲能風扇。
現今的資訊通訊設備為了進行有效節能,多會控制尖峰與離峰時段內部散熱風扇有不同的轉速來因應不同期間的散熱需求。習知散熱風扇主要是透過主機板的一處理器直接做電壓輸出控制或利用脈波寬度調變(PWM)來調控風扇的加速或減速。而現有習知的散熱風扇內部的馬達為電動機設計,電動機主要是受通電後直接將電能轉換成風扇的機械能,以驅動散熱風扇旋轉產生氣流對發熱元件強制散熱。但卻延伸另一問題,習知散熱風扇只能單方向的把電能轉換為機械能,使得散熱風扇在降速過程的能量是無法有效再利用的,以導致能量直接白白損失而造成浪費,進而無法達到節能省電的效果。
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提供一種可達到節能省電的飛輪儲能風扇。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透過一飛輪能量儲存裝置被風扇帶動旋轉,且同步將機械能儲存並轉換為電能直接提供回給風扇使用,藉此達到能量有效被利用的效果的飛輪儲能風扇。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飛輪儲能風扇,包括一基座、一做為電動機與發電機的風扇電機及一飛輪能量儲存裝置,該基座設有一殼部及一中柱部,該中柱部設於該殼部上,該殼部設有一真空腔室及一設於該真空腔室內的軸座,該風扇電機設有一風扇定子及可相對於該風扇定子轉動的一風扇轉子,該風扇定子設於該中柱部上,該風扇轉子具有一扇輪與一旋轉軸,該旋轉軸的一端固設在該扇輪上,該旋轉軸的另一端與該中柱部及該軸座相樞設,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設有一飛輪旋轉體,該飛輪旋轉體設於該真空腔室內的該旋轉軸上;透過本創作此飛輪儲能風扇的設計,使得可達到節能省電及能量有效被利用的效果。
本創作另提供一種飛輪儲能風扇,包括一基座、一風扇馬達及一飛輪能量儲存裝置,該基座設有一殼部及一中柱部,該中柱部設於該殼部上,該殼部設有一真空腔室及一設於該真空腔室內的軸座,該風扇馬達設有一風扇定子及可相對於該風扇定子轉動的一風扇轉子,該風扇定子設於該中柱部上,該風扇轉子具有一扇輪與一旋轉軸,該旋轉軸的一端固設在該扇輪上,該旋轉軸的另一端與該中柱部及該軸座相樞設,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設有一飛輪旋轉體與一做為電動機與發電機的電機,該飛輪旋轉體設於該真空腔室內的旋轉軸上,且於該真空腔室內的電機係與該飛輪旋轉體對應設置;透過本創作此飛輪儲能風扇的設計,使得可達到節能省電及能量有效被利用的效果。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透過一飛輪能量儲存裝置被風扇帶動旋轉,且同步將機械能儲存並轉換為電能直接提供回給風扇使用,藉此達到能量有效被利用的效果的飛輪儲能風扇。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飛輪儲能風扇,包括一基座、一做為電動機與發電機的風扇電機及一飛輪能量儲存裝置,該基座設有一殼部及一中柱部,該中柱部設於該殼部上,該殼部設有一真空腔室及一設於該真空腔室內的軸座,該風扇電機設有一風扇定子及可相對於該風扇定子轉動的一風扇轉子,該風扇定子設於該中柱部上,該風扇轉子具有一扇輪與一旋轉軸,該旋轉軸的一端固設在該扇輪上,該旋轉軸的另一端與該中柱部及該軸座相樞設,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設有一飛輪旋轉體,該飛輪旋轉體設於該真空腔室內的該旋轉軸上;透過本創作此飛輪儲能風扇的設計,使得可達到節能省電及能量有效被利用的效果。
本創作另提供一種飛輪儲能風扇,包括一基座、一風扇馬達及一飛輪能量儲存裝置,該基座設有一殼部及一中柱部,該中柱部設於該殼部上,該殼部設有一真空腔室及一設於該真空腔室內的軸座,該風扇馬達設有一風扇定子及可相對於該風扇定子轉動的一風扇轉子,該風扇定子設於該中柱部上,該風扇轉子具有一扇輪與一旋轉軸,該旋轉軸的一端固設在該扇輪上,該旋轉軸的另一端與該中柱部及該軸座相樞設,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設有一飛輪旋轉體與一做為電動機與發電機的電機,該飛輪旋轉體設於該真空腔室內的旋轉軸上,且於該真空腔室內的電機係與該飛輪旋轉體對應設置;透過本創作此飛輪儲能風扇的設計,使得可達到節能省電及能量有效被利用的效果。
本創作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本創作提供一種飛輪儲能風扇,請參閱第1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第2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示意圖;第3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塊示意圖。該飛輪儲能風扇1於本實施例表示為一軸流風扇(如下簡稱風扇),但並不侷限於此,於具體實施時,也可選擇為一離心風扇或其他可產生氣流的風扇(如橫流式風扇、鼓風扇或斜流式風扇)。該飛輪儲能風扇1係包括一基座10、一做為電動機與發電機的風扇電機20及一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 該基座10設有一殼部101及一中柱部105,該殼部101設有一真空腔室103、一外殼1011、一底板1012及一設於該真空腔室103內的軸座104,該外殼1011係罩蓋在該底板1012上,該中柱部105凸設在對應該軸座104的外殼1011的一上側,該中柱部105為該殼體本身的一部分,且該中柱部105設有一凸台1051,該凸台1051分別與對應該中柱部105的一頂端與一底端界定一第一容槽1052與一第二容槽1053,該第一、二容槽1052、1053用以分別收容一第二轉子軸承2052與一第一軸承3021,且該外殼1011與該底板1012與中柱部105共同界定該真空腔室103,該真空腔室103於本實施例表示是從該中柱部105的凸台1051下方方向延伸到外殼1011與底板1012的內側界定出保持真空狀態的真空腔室103。
該軸座104設於該真空腔室103內的底板1012內側之中央處,該軸座104內設有一容設孔1041,該容設孔1041用以收容一第二軸承3022,且該第一軸承3021與對應該第二軸承3022位於該殼部101的真空腔室103內。該風扇電機20設有一風扇定子201及可相對於該風扇定子201轉動的一風扇轉子204,該風扇定子201設於該中柱部105的周側上,該風扇定子201具有一矽鋼片組2011、一纏繞在該矽鋼片組2011上的線圈組2012與一電路板202,該電路板202上設有一控制電路40(如包含一處理器(如中央處理器、微控制器或數位訊號處理器)及其他電子元件(如驅動開關元件、霍爾元件)),該電路板202(如軟性印刷電路板202或硬性印刷電路板202)與該風扇定子201的線圈組2012電性連接,且該電路板202上的如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是可用以控制風扇電機20的啟閉、轉速速度(如加速或減速)或其他運算處理。該風扇轉子204具有一扇輪2041、一旋轉軸2044及一磁性件2043,該旋轉軸2044的一端固設在該扇輪2041上,該旋轉軸2044的另一端與該中柱部105及軸座104相樞設,且本實施例的旋轉軸2044與凸台1051之間設有一密封件(如密封環;圖中未示),用以使旋轉軸2044與密封件密合,藉由該密封件使該殼體內的真空腔室103與外部隔離,以有效維持該真空腔室103呈真空狀態。
該扇輪2041內設有一收容孔20413,該收容孔20413用以收容一第一轉子軸承2051, 該第一、二轉子軸承2051、2052與第一、二軸承3021、3022是在同一旋轉軸2044線上,以與對應該旋轉軸2044相樞設,令該第一、二轉子軸承2051、2052與第一、二軸承3021、3022用以支撐該風扇轉子204。並該扇輪2041更具有複數葉片20411及一輪轂20412,該等葉片20411環設在該輪轂20412的外周側上,該磁性件2043(如磁鐵或永久磁鐵)設於該輪轂20412之內側,且面對於該中柱部105上的風扇定子201。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係與風扇轉子204是位於同一旋轉軸2044上,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設有一飛輪旋轉體301,該飛輪旋轉體301於本實施例表示為一金屬材質(如何金剛材質、鐵材質、鈦合金材質或其他金屬材質),但並不侷限於此,於具體實施時,該飛輪旋轉體301可選擇為一複合材質(如碳纖維與樹脂複合材質)、塑膠材質或陶瓷材質。其中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的尺寸大小可大於、等於或小於該風扇電機20的尺寸大小。
該飛輪旋轉體301設於該真空腔室103內的旋轉軸2044上,且該飛輪旋轉體301於本實施例表示大致呈一圓盤狀,該飛輪旋轉體301係用以在風扇電機20為電動機驅動下使該飛輪旋轉體301加速在高速旋轉下,將能量以旋轉動能 (或稱機械能)儲存,或是在該風扇電機20為發電機運行下利用該飛輪旋轉體301釋放能量帶動發電機旋轉且逐漸降速的同時,可將動能轉化為電能提供給該風扇電機20為電動機繼續使用,藉以使能量有效利用提升最大效益。在一實施例,該飛輪旋轉體301為大致呈一薄輪環或一中空圓盤狀或其他形狀(如帶輪轂20412平圓盤狀)。在另一實施例,該飛輪旋轉體可透過一軸承(如機械軸承或磁浮軸承)樞設在該旋轉軸上。
當該風扇(如軸流風扇)接收一輸入電源(如直流電源)通電時,使該處理器控制驅動該風扇電機20為電動機運轉,同時該風扇電機20會帶動該真空腔室103內的飛輪旋轉體301旋轉,並利用該飛輪旋轉體301在真空狀態的真空腔室103內高速旋轉下,使得風扇運轉不會有負載,接著該飛輪旋轉體301被該風扇電機20帶動旋轉下會將動能儲存在該飛輪旋轉體301內,此時,若風扇減速時,飛輪旋轉體301也同步減速的過程中,該飛輪旋轉體301一併會帶動該風扇電機20變為發電機旋轉,該發電機便將產生的電能直接提供回給該控制電路40使用,使該控制電路40可利用該發電機所提供的電能做任何運算處理或其他控制(如風扇增速運轉),所以透過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的飛輪旋轉體301的儲能密度大、能量轉換效率高、充放電快速及壽命長,使得讓風扇運轉與加減速過程中的能量可有效被轉換利用,以有效達到較佳的節能省電效果。而本創作實際實施時,在風扇通電運轉下,該控制電路40接收該風扇電機20為發電機所提供(或產生)電能的同一時間,該控制電路40的處理器可控制該輸入電源暫時不允許提供給風扇電機20;若是該控制電路40的處理器偵側到該風扇電機20為發電機所提供電能略低不足夠驅動風扇,或是風扇要進行增速時,該控制電路40的處理器便控制允許該輸入電源繼續提供給該風扇電機20,藉此使該風扇可維持轉速且輸出風量穩定及能量有效利用。
因此,透過本創作此飛輪儲能風扇1的設計,使得有效達到節能省電及能量可有利用的效果,且還有效達到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可與風扇的風扇電機20共用的效果。
請參閱第4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第5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組合示意圖;第5A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第5B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替代實施例組合剖面示意圖;第6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方塊示意圖。該本實施例主要是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與風扇的風扇電機20共用,改設計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與風扇兩者不共用風扇電機20,且本實施例將前述第一實施例可做為發電機與電動機的風扇電機20替換為一做為電動機的風扇馬達20是用以驅動風扇運轉,如下本實施例為了方便敘述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風扇電機20之名稱改敘述稱為風扇馬達20。如圖所示,該飛輪儲能風扇1包括一基座10、一風扇馬達20及一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該基座10設有一殼部101及一中柱部105,本實施例的基座10的結構(包含殼部101、外殼1011、底板1012、真空腔室103、軸座104與中柱部105)及連結關係及其功效大致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基座10的結構(包含殼部101、外殼1011、底板1012、真空腔室103、軸座104與中柱部105)及連結關係及其功效相同,故在此不再重新贅述。
該風扇馬達20於本實施例表示為一電動機用以驅動該風扇(如軸流風扇)運轉,該風扇馬達20設有一風扇定子201及可相對於該風扇定子201轉動的一風扇轉子204,該風扇轉子204設有一具有輪轂20412及複數葉片20411的扇輪2041、一旋轉軸2044及一磁性件2043,該風扇定子201具有一矽鋼片組2011、一纏繞在該矽鋼片組2011上的線圈組2012與一電路板202,該電路板202上設有一控制電路40及其他電子元件,而於本實施例的風扇馬達20的結構(包含風扇定子201、矽鋼片組2011、線圈組2012、電路板202、控制電路40、其他電子元件、風扇轉子204、具有輪轂20412及複數葉片20411的扇輪2041、旋轉軸2044及磁性件2043)及連結關係及其功效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風扇電機20的結構(包含風扇定子201、矽鋼片組2011、線圈組2012、電路板202、控制電路40、其他電子元件、風扇轉子204、具有輪轂20412及複數葉片20411的扇輪2041、旋轉軸2044及磁性件2043)及連結關係及其功效相同,其兩者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電路板202(如軟性印刷電路板202或硬性印刷電路板202)係與該風扇馬達20的線圈組2012及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的一電機302具有的一線圈組30232相電性連接。
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設有一飛輪旋轉體301與一做為電動機與發電機的電機302,該飛輪旋轉體301設於該真空腔室103內的旋轉軸2044上,且與該電機302對應設置,並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的電機302係與風扇馬達20是位於同一旋轉軸2044上,而本實施例的飛輪旋轉體301的結構、形狀及材質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飛輪旋轉體301的結構、形狀及材質相同,且該飛輪旋轉體301是用以在該風扇馬達20驅動(或同時與該電機302驅動)下被該旋轉軸2044帶動跟著旋轉,使該飛輪旋轉體301加速在高速旋轉下,將能量以旋轉動能(或稱機械能)儲存,或是該風扇馬達20減速下利用該飛輪旋轉體301釋放能量帶動該真空腔室103內的電機302旋轉且逐漸降速的同時,可將動能轉換為電能提供給風扇馬達20繼續使用,藉以使能量有效利用提升最大效益。
該電機302設有一電機定子2023與一電機轉子3024(或稱飛輪轉子),該電機定子2023固定在該軸座104上,且位於該飛輪旋轉體301的一凹槽3011內,該電機轉子3024為一磁性體 (如磁鐵或永久磁鐵),該磁性體於本實施例表示貼設在該飛輪旋轉體301的內周側表面上,且對應電機定子2023,該電機定子2023設有一矽鋼片組30231與纏繞在該矽鋼片組30231上的線圈組30232。在一替代實施例,參閱第5B圖式,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的電機302設置在該真空腔室103內的飛輪旋轉體301的上方處,該磁性體(即電機轉子)係設於對應該電機定子3023的旋轉軸2044上,且纏繞有線圈組30232的矽鋼片組30231是固定在相鄰該中柱部105的外殼1011內側延伸出一凸伸部10111上。
當該風扇(如軸流風扇)接收該輸入電源(如直流電源)通電時,該處理器控制驅動該風扇馬達20及電機302為電動機同步(或同時)運轉,使該旋轉軸2044被推動而帶動該真空腔室103內的飛輪旋轉體301旋轉,並利用該飛輪旋轉體301在真空狀態的真空腔室103內高速旋轉下,該風扇運轉是不會有負載,接著該飛輪旋轉體301被該風扇馬達20與電機302為電動機同步帶動旋轉下會將動能儲存在該飛輪旋轉體301內,此時,若風扇減速時,該飛輪旋轉體301也同步減速的過程中,該飛輪旋轉體301一併會帶動在該旋轉軸2044上的電機302變為發電機旋轉,該發電機(即電機302)便將產生的電能直接提供回給該控制電路40使用,使該控制電路40可利用該發電機所提供(或產生)的電能做任何運算處理或其他控制(如風扇增速運轉),所以透過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的飛輪旋轉體301的儲能密度大、能量轉換效率高、充放電快速及壽命長,使得讓風扇運轉與加減速過程中的能量可有效被轉換利用,以有效達到較佳的節能省電效果。
而本創作實際實施時,當風扇在通電運轉下,該控制電路40接收該電機302為發電機產生的電能的同一時間,該控制電路40的處理器會自動控制該輸入電源與發電機(即電機302)產生的電能可同時提供(或交替提供)給該風扇馬達20使用,或是自動關閉不接收該輸入電源,僅由該發電機產生的電能提供給該風扇馬達20使用,例如該控制電路40的處理器(圖中未示)偵側到該輸入電源的電壓不穩定時,該處理器則控制允許該發電機的電能與輸入電源同時提供給風扇馬達20,若此時該處理器判斷該輸入電源的電壓已穩定時,便控制該發電機的電能不進行供給,藉此使該風扇可維持轉速且輸出風量穩定及能量有效利用,以及節能省電的效果。另外,若是該控制電路40偵側到該電機302為發電機產生的電能略低不足夠繼續驅動風扇,或是風扇要進行增速時,該控制電路40的處理器會自動控制改由該輸入電源主動提供給風扇馬達20使用。在一實施例,使用者可以事先根據風扇風量、散熱及節能省電的需求,設計該處理器控制驅動該風扇馬達20與電機302為電動機同步通電運轉,或是只控制單一個該風扇馬達20通電運轉,而該電機302為電動機不通電運轉。
因此,透過本創作此飛輪儲能風扇1的設計,使得有效達到節能省電及能量可有利用的效果。
本創作提供一種飛輪儲能風扇,請參閱第1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第2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示意圖;第3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塊示意圖。該飛輪儲能風扇1於本實施例表示為一軸流風扇(如下簡稱風扇),但並不侷限於此,於具體實施時,也可選擇為一離心風扇或其他可產生氣流的風扇(如橫流式風扇、鼓風扇或斜流式風扇)。該飛輪儲能風扇1係包括一基座10、一做為電動機與發電機的風扇電機20及一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 該基座10設有一殼部101及一中柱部105,該殼部101設有一真空腔室103、一外殼1011、一底板1012及一設於該真空腔室103內的軸座104,該外殼1011係罩蓋在該底板1012上,該中柱部105凸設在對應該軸座104的外殼1011的一上側,該中柱部105為該殼體本身的一部分,且該中柱部105設有一凸台1051,該凸台1051分別與對應該中柱部105的一頂端與一底端界定一第一容槽1052與一第二容槽1053,該第一、二容槽1052、1053用以分別收容一第二轉子軸承2052與一第一軸承3021,且該外殼1011與該底板1012與中柱部105共同界定該真空腔室103,該真空腔室103於本實施例表示是從該中柱部105的凸台1051下方方向延伸到外殼1011與底板1012的內側界定出保持真空狀態的真空腔室103。
該軸座104設於該真空腔室103內的底板1012內側之中央處,該軸座104內設有一容設孔1041,該容設孔1041用以收容一第二軸承3022,且該第一軸承3021與對應該第二軸承3022位於該殼部101的真空腔室103內。該風扇電機20設有一風扇定子201及可相對於該風扇定子201轉動的一風扇轉子204,該風扇定子201設於該中柱部105的周側上,該風扇定子201具有一矽鋼片組2011、一纏繞在該矽鋼片組2011上的線圈組2012與一電路板202,該電路板202上設有一控制電路40(如包含一處理器(如中央處理器、微控制器或數位訊號處理器)及其他電子元件(如驅動開關元件、霍爾元件)),該電路板202(如軟性印刷電路板202或硬性印刷電路板202)與該風扇定子201的線圈組2012電性連接,且該電路板202上的如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是可用以控制風扇電機20的啟閉、轉速速度(如加速或減速)或其他運算處理。該風扇轉子204具有一扇輪2041、一旋轉軸2044及一磁性件2043,該旋轉軸2044的一端固設在該扇輪2041上,該旋轉軸2044的另一端與該中柱部105及軸座104相樞設,且本實施例的旋轉軸2044與凸台1051之間設有一密封件(如密封環;圖中未示),用以使旋轉軸2044與密封件密合,藉由該密封件使該殼體內的真空腔室103與外部隔離,以有效維持該真空腔室103呈真空狀態。
該扇輪2041內設有一收容孔20413,該收容孔20413用以收容一第一轉子軸承2051, 該第一、二轉子軸承2051、2052與第一、二軸承3021、3022是在同一旋轉軸2044線上,以與對應該旋轉軸2044相樞設,令該第一、二轉子軸承2051、2052與第一、二軸承3021、3022用以支撐該風扇轉子204。並該扇輪2041更具有複數葉片20411及一輪轂20412,該等葉片20411環設在該輪轂20412的外周側上,該磁性件2043(如磁鐵或永久磁鐵)設於該輪轂20412之內側,且面對於該中柱部105上的風扇定子201。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係與風扇轉子204是位於同一旋轉軸2044上,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設有一飛輪旋轉體301,該飛輪旋轉體301於本實施例表示為一金屬材質(如何金剛材質、鐵材質、鈦合金材質或其他金屬材質),但並不侷限於此,於具體實施時,該飛輪旋轉體301可選擇為一複合材質(如碳纖維與樹脂複合材質)、塑膠材質或陶瓷材質。其中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的尺寸大小可大於、等於或小於該風扇電機20的尺寸大小。
該飛輪旋轉體301設於該真空腔室103內的旋轉軸2044上,且該飛輪旋轉體301於本實施例表示大致呈一圓盤狀,該飛輪旋轉體301係用以在風扇電機20為電動機驅動下使該飛輪旋轉體301加速在高速旋轉下,將能量以旋轉動能 (或稱機械能)儲存,或是在該風扇電機20為發電機運行下利用該飛輪旋轉體301釋放能量帶動發電機旋轉且逐漸降速的同時,可將動能轉化為電能提供給該風扇電機20為電動機繼續使用,藉以使能量有效利用提升最大效益。在一實施例,該飛輪旋轉體301為大致呈一薄輪環或一中空圓盤狀或其他形狀(如帶輪轂20412平圓盤狀)。在另一實施例,該飛輪旋轉體可透過一軸承(如機械軸承或磁浮軸承)樞設在該旋轉軸上。
當該風扇(如軸流風扇)接收一輸入電源(如直流電源)通電時,使該處理器控制驅動該風扇電機20為電動機運轉,同時該風扇電機20會帶動該真空腔室103內的飛輪旋轉體301旋轉,並利用該飛輪旋轉體301在真空狀態的真空腔室103內高速旋轉下,使得風扇運轉不會有負載,接著該飛輪旋轉體301被該風扇電機20帶動旋轉下會將動能儲存在該飛輪旋轉體301內,此時,若風扇減速時,飛輪旋轉體301也同步減速的過程中,該飛輪旋轉體301一併會帶動該風扇電機20變為發電機旋轉,該發電機便將產生的電能直接提供回給該控制電路40使用,使該控制電路40可利用該發電機所提供的電能做任何運算處理或其他控制(如風扇增速運轉),所以透過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的飛輪旋轉體301的儲能密度大、能量轉換效率高、充放電快速及壽命長,使得讓風扇運轉與加減速過程中的能量可有效被轉換利用,以有效達到較佳的節能省電效果。而本創作實際實施時,在風扇通電運轉下,該控制電路40接收該風扇電機20為發電機所提供(或產生)電能的同一時間,該控制電路40的處理器可控制該輸入電源暫時不允許提供給風扇電機20;若是該控制電路40的處理器偵側到該風扇電機20為發電機所提供電能略低不足夠驅動風扇,或是風扇要進行增速時,該控制電路40的處理器便控制允許該輸入電源繼續提供給該風扇電機20,藉此使該風扇可維持轉速且輸出風量穩定及能量有效利用。
因此,透過本創作此飛輪儲能風扇1的設計,使得有效達到節能省電及能量可有利用的效果,且還有效達到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可與風扇的風扇電機20共用的效果。
請參閱第4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第5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組合示意圖;第5A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第5B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替代實施例組合剖面示意圖;第6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方塊示意圖。該本實施例主要是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與風扇的風扇電機20共用,改設計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與風扇兩者不共用風扇電機20,且本實施例將前述第一實施例可做為發電機與電動機的風扇電機20替換為一做為電動機的風扇馬達20是用以驅動風扇運轉,如下本實施例為了方便敘述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風扇電機20之名稱改敘述稱為風扇馬達20。如圖所示,該飛輪儲能風扇1包括一基座10、一風扇馬達20及一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該基座10設有一殼部101及一中柱部105,本實施例的基座10的結構(包含殼部101、外殼1011、底板1012、真空腔室103、軸座104與中柱部105)及連結關係及其功效大致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基座10的結構(包含殼部101、外殼1011、底板1012、真空腔室103、軸座104與中柱部105)及連結關係及其功效相同,故在此不再重新贅述。
該風扇馬達20於本實施例表示為一電動機用以驅動該風扇(如軸流風扇)運轉,該風扇馬達20設有一風扇定子201及可相對於該風扇定子201轉動的一風扇轉子204,該風扇轉子204設有一具有輪轂20412及複數葉片20411的扇輪2041、一旋轉軸2044及一磁性件2043,該風扇定子201具有一矽鋼片組2011、一纏繞在該矽鋼片組2011上的線圈組2012與一電路板202,該電路板202上設有一控制電路40及其他電子元件,而於本實施例的風扇馬達20的結構(包含風扇定子201、矽鋼片組2011、線圈組2012、電路板202、控制電路40、其他電子元件、風扇轉子204、具有輪轂20412及複數葉片20411的扇輪2041、旋轉軸2044及磁性件2043)及連結關係及其功效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風扇電機20的結構(包含風扇定子201、矽鋼片組2011、線圈組2012、電路板202、控制電路40、其他電子元件、風扇轉子204、具有輪轂20412及複數葉片20411的扇輪2041、旋轉軸2044及磁性件2043)及連結關係及其功效相同,其兩者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電路板202(如軟性印刷電路板202或硬性印刷電路板202)係與該風扇馬達20的線圈組2012及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的一電機302具有的一線圈組30232相電性連接。
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設有一飛輪旋轉體301與一做為電動機與發電機的電機302,該飛輪旋轉體301設於該真空腔室103內的旋轉軸2044上,且與該電機302對應設置,並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的電機302係與風扇馬達20是位於同一旋轉軸2044上,而本實施例的飛輪旋轉體301的結構、形狀及材質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的飛輪旋轉體301的結構、形狀及材質相同,且該飛輪旋轉體301是用以在該風扇馬達20驅動(或同時與該電機302驅動)下被該旋轉軸2044帶動跟著旋轉,使該飛輪旋轉體301加速在高速旋轉下,將能量以旋轉動能(或稱機械能)儲存,或是該風扇馬達20減速下利用該飛輪旋轉體301釋放能量帶動該真空腔室103內的電機302旋轉且逐漸降速的同時,可將動能轉換為電能提供給風扇馬達20繼續使用,藉以使能量有效利用提升最大效益。
該電機302設有一電機定子2023與一電機轉子3024(或稱飛輪轉子),該電機定子2023固定在該軸座104上,且位於該飛輪旋轉體301的一凹槽3011內,該電機轉子3024為一磁性體 (如磁鐵或永久磁鐵),該磁性體於本實施例表示貼設在該飛輪旋轉體301的內周側表面上,且對應電機定子2023,該電機定子2023設有一矽鋼片組30231與纏繞在該矽鋼片組30231上的線圈組30232。在一替代實施例,參閱第5B圖式,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的電機302設置在該真空腔室103內的飛輪旋轉體301的上方處,該磁性體(即電機轉子)係設於對應該電機定子3023的旋轉軸2044上,且纏繞有線圈組30232的矽鋼片組30231是固定在相鄰該中柱部105的外殼1011內側延伸出一凸伸部10111上。
當該風扇(如軸流風扇)接收該輸入電源(如直流電源)通電時,該處理器控制驅動該風扇馬達20及電機302為電動機同步(或同時)運轉,使該旋轉軸2044被推動而帶動該真空腔室103內的飛輪旋轉體301旋轉,並利用該飛輪旋轉體301在真空狀態的真空腔室103內高速旋轉下,該風扇運轉是不會有負載,接著該飛輪旋轉體301被該風扇馬達20與電機302為電動機同步帶動旋轉下會將動能儲存在該飛輪旋轉體301內,此時,若風扇減速時,該飛輪旋轉體301也同步減速的過程中,該飛輪旋轉體301一併會帶動在該旋轉軸2044上的電機302變為發電機旋轉,該發電機(即電機302)便將產生的電能直接提供回給該控制電路40使用,使該控制電路40可利用該發電機所提供(或產生)的電能做任何運算處理或其他控制(如風扇增速運轉),所以透過該飛輪能量儲存裝置30的飛輪旋轉體301的儲能密度大、能量轉換效率高、充放電快速及壽命長,使得讓風扇運轉與加減速過程中的能量可有效被轉換利用,以有效達到較佳的節能省電效果。
而本創作實際實施時,當風扇在通電運轉下,該控制電路40接收該電機302為發電機產生的電能的同一時間,該控制電路40的處理器會自動控制該輸入電源與發電機(即電機302)產生的電能可同時提供(或交替提供)給該風扇馬達20使用,或是自動關閉不接收該輸入電源,僅由該發電機產生的電能提供給該風扇馬達20使用,例如該控制電路40的處理器(圖中未示)偵側到該輸入電源的電壓不穩定時,該處理器則控制允許該發電機的電能與輸入電源同時提供給風扇馬達20,若此時該處理器判斷該輸入電源的電壓已穩定時,便控制該發電機的電能不進行供給,藉此使該風扇可維持轉速且輸出風量穩定及能量有效利用,以及節能省電的效果。另外,若是該控制電路40偵側到該電機302為發電機產生的電能略低不足夠繼續驅動風扇,或是風扇要進行增速時,該控制電路40的處理器會自動控制改由該輸入電源主動提供給風扇馬達20使用。在一實施例,使用者可以事先根據風扇風量、散熱及節能省電的需求,設計該處理器控制驅動該風扇馬達20與電機302為電動機同步通電運轉,或是只控制單一個該風扇馬達20通電運轉,而該電機302為電動機不通電運轉。
因此,透過本創作此飛輪儲能風扇1的設計,使得有效達到節能省電及能量可有利用的效果。
1‧‧‧飛輪儲能風扇
10‧‧‧基座
101‧‧‧殼部
1011‧‧‧外殼
10111‧‧‧凸伸部
1012‧‧‧底板
103‧‧‧真空腔室
104‧‧‧軸座
1041‧‧‧容設孔
105‧‧‧中柱部
1051‧‧‧凸台
1052、1053‧‧‧第一、二容槽
20‧‧‧風扇電機、風扇馬達
201‧‧‧風扇定子
2011‧‧‧矽鋼片組
2012‧‧‧線圈組
202‧‧‧電路板
204‧‧‧風扇轉子
2041‧‧‧扇輪
20411‧‧‧葉片
20412‧‧‧輪轂
20413‧‧‧收容孔
2043‧‧‧磁性件
2044‧‧‧旋轉軸
2051、2052‧‧‧第一、二轉子軸承
30‧‧‧飛輪能量儲存裝置
301‧‧‧飛輪旋轉體
3011‧‧‧凹槽
302‧‧‧電機
3021、3022‧‧‧第一、二軸承
3023‧‧‧電機定子
30231‧‧‧矽鋼片組
30232‧‧‧線圈組
3024‧‧‧電機轉子
40‧‧‧控制電路
10‧‧‧基座
101‧‧‧殼部
1011‧‧‧外殼
10111‧‧‧凸伸部
1012‧‧‧底板
103‧‧‧真空腔室
104‧‧‧軸座
1041‧‧‧容設孔
105‧‧‧中柱部
1051‧‧‧凸台
1052、1053‧‧‧第一、二容槽
20‧‧‧風扇電機、風扇馬達
201‧‧‧風扇定子
2011‧‧‧矽鋼片組
2012‧‧‧線圈組
202‧‧‧電路板
204‧‧‧風扇轉子
2041‧‧‧扇輪
20411‧‧‧葉片
20412‧‧‧輪轂
20413‧‧‧收容孔
2043‧‧‧磁性件
2044‧‧‧旋轉軸
2051、2052‧‧‧第一、二轉子軸承
30‧‧‧飛輪能量儲存裝置
301‧‧‧飛輪旋轉體
3011‧‧‧凹槽
302‧‧‧電機
3021、3022‧‧‧第一、二軸承
3023‧‧‧電機定子
30231‧‧‧矽鋼片組
30232‧‧‧線圈組
3024‧‧‧電機轉子
40‧‧‧控制電路
第1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示意圖。
第2A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塊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組合示意圖。
第5A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5B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替代實施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方塊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組合示意圖。
第2A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塊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組合示意圖。
第5A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5B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替代實施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之方塊示意圖。
Claims (14)
- 一種飛輪儲能風扇,包括:
一基座,設有一殼部及一中柱部,該中柱部設於該殼部上,該殼部設有一真空腔室及一設於該真空腔室內的軸座;
一做為電動機與發電機的風扇電機,設有一風扇定子及可相對於該風扇定子轉動的一風扇轉子,該風扇定子設於該中柱部上,該風扇轉子具有一扇輪與一旋轉軸,該旋轉軸的一端固設在該扇輪上,該旋轉軸的另一端與該中柱部及該軸座相樞設;及
一飛輪能量儲存裝置,設有一飛輪旋轉體,該飛輪旋轉體設於該真空腔室內的該旋轉軸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飛輪儲能風扇,其中該扇輪內設有一收容孔,該收容孔用以收容一第一轉子軸承,且該風扇定子固定於該中柱部的周側,並該中柱部內設有一凸台,該凸台分別與對應該中柱部的一頂端與一底端界定一第一容槽與一第二容槽,該第一、二容槽用以分別收容一第二轉子軸承與一第一軸承,該第一、二轉子軸承與該第一軸承係與該旋轉軸相樞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飛輪儲能風扇,其中該軸座內設有一容設孔,該容設孔用以收容一第二軸承,該第一軸承與對應該第二軸承位於該殼部的該真空腔室內,該第二軸承與該旋轉軸相樞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飛輪儲能風扇,其中該殼部設有一外殼與一底板,該外殼係罩蓋在該底板上,該中柱部凸設在對應該軸座的該外殼的一上側,該外殼與該底板及該中柱部共同界定該真空腔室,該軸座設在該真空腔室內的該底板內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飛輪儲能風扇,其中該飛輪旋轉體為一金屬材質、一塑膠材質或一複合材質所構成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飛輪儲能風扇,其中該扇輪具有複數葉片及一輪轂,該等葉片環設在該輪轂的外周側,該風扇轉子設有一磁性件,該磁性件設於該輪轂內側,且面對該風扇定子,該風扇定子具有一矽鋼片組、一纏繞在該矽鋼片組上的線圈組與一電路板,該電路板上設有一控制電路,該電路板與該線圈組電性連接。
- 一種飛輪儲能風扇,包括:
一基座,設有一殼部及一中柱部,該中柱部設於該殼部上,該殼部設有一真空腔室及一設於該真空腔室內的軸座;
一風扇馬達,設有一風扇定子及可相對於該風扇定子轉動的一風扇轉子,該風扇定子設於該中柱部上,該風扇轉子具有一扇輪與一旋轉軸,該旋轉軸的一端固設在該扇輪上,該旋轉軸的另一端與該中柱部及該軸座相樞設;及
一飛輪能量儲存裝置,設有一飛輪旋轉體與一做為電動機與發電機的電機,該飛輪旋轉體設於該真空腔室內的該旋轉軸上,且於該真空腔室內的該電機係與該飛輪旋轉體對應設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飛輪儲能風扇,其中該扇輪內設有一收容孔,該收容孔用以收容一第一轉子軸承,且該風扇定子固定於該中柱部的周側,並該中柱部內設有一凸台,該凸台分別與對應該中柱部的一頂端與一底端界定一第一容槽與一第二容槽,該第一、二容槽用以分別收容一第二轉子軸承與一第一軸承,該第一、二轉子軸承與該第一軸承係與該旋轉軸相樞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飛輪儲能風扇,其中該軸座內設有一容設孔,該容設孔用以收容一第二軸承,該第一軸承與對應該第二軸承位於該殼部的該真空腔室內,該第二軸承與該旋轉軸相樞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飛輪儲能風扇,其中該殼部設有一外殼與一底板,該外殼係罩蓋在該底板上,該中柱部凸設在該對應該軸座的該外殼的一上側,該外殼與該底板及該中柱部共同界定該真空腔室,該軸座設在該真空腔室內的該底板內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飛輪儲能風扇,其中該電機設有一電機定子與一對應該電機定子的電機轉子,該電機轉子為一磁性體,該磁性體設在該飛輪旋轉體上,該電機定子固定在該軸座上,且對應該磁性體,該電機定子設有一矽鋼片組與一纏繞在該矽鋼片組上的線圈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飛輪儲能風扇,其中該電機設有一電機定子與一對應該電機定子的電機轉子,該電機轉子為一磁性體係設於該旋轉軸上,該電機定子設有一矽鋼片組與一纏繞在該矽鋼片組上的線圈組,該矽鋼片組固定在相鄰該中柱部的該外殼內側延伸出一凸伸部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飛輪儲能風扇,其中該扇輪具有複數葉片及一輪轂,該等葉片環設在該輪轂的外周側,該風扇轉子設有一磁性件,該磁性件設於該輪轂內側,且面對該風扇定子,該風扇定子具有一矽鋼片組、一纏繞在該矽鋼片組上的線圈組與一電路板,該電路板上設有一控制電路,該電路板與該風扇定子的該線圈組及該電機定子的該線圈組相電性連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飛輪儲能風扇,其中該飛輪旋轉體為一金屬材質、一塑膠材質或一複合材質所構成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9159U TWM585447U (zh) | 2019-07-12 | 2019-07-12 | 飛輪儲能風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9159U TWM585447U (zh) | 2019-07-12 | 2019-07-12 | 飛輪儲能風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85447U true TWM585447U (zh) | 2019-10-21 |
Family
ID=69053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209159U TWM585447U (zh) | 2019-07-12 | 2019-07-12 | 飛輪儲能風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85447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87591B (zh) * | 2018-11-07 | 2020-03-1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飛輪能量儲存系統 |
TWI690655B (zh) * | 2018-10-12 | 2020-04-1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飛輪能量儲存系統 |
TWI692919B (zh) * | 2019-07-12 | 2020-05-01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飛輪儲能風扇 |
TWI763610B (zh) * | 2020-11-11 | 2022-05-0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飛輪能量儲存系統 |
US11368070B2 (en) | 2019-08-05 | 2022-06-21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fan |
-
2019
- 2019-07-12 TW TW108209159U patent/TWM585447U/zh unknown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90655B (zh) * | 2018-10-12 | 2020-04-1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飛輪能量儲存系統 |
TWI687591B (zh) * | 2018-11-07 | 2020-03-1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飛輪能量儲存系統 |
US10778061B2 (en) | 2018-11-07 | 2020-09-15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
TWI692919B (zh) * | 2019-07-12 | 2020-05-01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飛輪儲能風扇 |
US11368070B2 (en) | 2019-08-05 | 2022-06-21 |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fan |
TWI763610B (zh) * | 2020-11-11 | 2022-05-0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飛輪能量儲存系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585447U (zh) | 飛輪儲能風扇 | |
US8421301B2 (en) |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disc motor | |
KR101565808B1 (ko) | 숨 쉬는 전기 모터 | |
US11368070B2 (en) |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fan | |
JPH0390119A (ja) | 電気掃除器及び類似物用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整流モーター | |
JP2008000747A (ja) | 振動通知機能を備えるファン | |
JP2003199310A (ja) | ブラシレスdcモータ及び電動工具 | |
CN105186740A (zh) | 一种惯性储能系统 | |
TWI404595B (zh) |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hand-held machine tool | |
CN210317836U (zh) | 飞轮储能风扇 | |
KR101842760B1 (ko) | 냉각팬이 구비된 모터 | |
CN110454419A (zh) | 飞轮储能风扇 | |
US9577500B2 (en) | Rotary continuous permanent magnet motor | |
TWI692919B (zh) | 飛輪儲能風扇 | |
US20130094981A1 (en) | Passive drive motors and passive fans for use therewith | |
ATE341987T1 (de) | Elektromotorisch betriebene saugeinheit mit laufrad zum kühlen des motors | |
JP2021090256A (ja) | 電動機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ターボ圧縮機 | |
CN216252375U (zh) | 一种永磁直流冰箱压缩机电机 | |
CN212875548U (zh) | 一种电动车散热电机 | |
CN115514127A (zh) | 一种汽车散热器风扇用低功率永磁无刷直流电机 | |
WO2021123706A1 (en) | A contra-rotating fan drive assembly | |
KR20090025128A (ko) | 코일 없는 모터 | |
WO2021123707A1 (en) | A contra-rotating fan drive assembly | |
CN221900627U (zh) | 分块式节能直流吊扇电机 | |
CN216873107U (zh) | 变频调速交流异步电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