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2859U - 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 - Google Patents
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82859U TWM582859U TW108206064U TW108206064U TWM582859U TW M582859 U TWM582859 U TW M582859U TW 108206064 U TW108206064 U TW 108206064U TW 108206064 U TW108206064 U TW 108206064U TW M582859 U TWM582859 U TW M582859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training
- combination structure
- balance pad
- operat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為一種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其包括基座、墊體及肌力訓練組件,墊體組合於基座,肌力訓練組件包含能獨立操作的兩支撐架,兩支撐架結合於基座,各支撐架從基座向上地延伸設置,且包含與基座結合的一結合端、遠離基座的一操作端、一彈性部及一操作部,彈性部位於該結合端與該操作端之間,操作部與操作端相臨;兩操作部係相向地延伸,兩操作端為分離的;本創作的兩個支撐架能獨立地操作且能朝向不同的方向彎折,使用者在進行肌力訓練時,雙手或雙腳能分別朝向不同的方向施力,能輔助使用者進行更多樣化的訓練。
Description
本創作涉及一種運動訓練設備,尤指一種具能獨立操作的兩支撐架而能進行多樣化訓練模式的核心肌群訓練器材與平衡墊的組合結構。
健身用的平衡墊主要包含一充氣式的球形墊體,該球形墊體可進一步組裝在一固定座上。使用者藉由坐或站立在該球形墊體上時努力保持平衡,可達到鍛鍊核心等相關肌群的效果。
為了讓使用者在訓練告一段落能夠利用平衡墊休息,如我國第M577333號專利案所示,其將一背靠架結合於平衡墊的基座,讓使用者除了能座或站立在平衡墊的墊體上進行鍛鍊之外,也可單純的將其當作如同和式椅一般的椅子來使用,並能用來輔助使用者進行仰臥起坐的動作。
而前述的多功能座式平衡墊的背靠架為一體式單一構件,使左右手無法分別且獨立地進行訓練,能輔助使用者進行的運動項目較為單調,於輔助運動的功能上,尚有能進一步改良的空間。
有鑑於前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其包含獨立的兩支撐架而能讓使用者能分別獨立操作,而能進行更多樣化的訓練。
為了達到上述的創作目的,本創作採用的技術手段係提供一種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其包括一基座、一墊體及一肌力訓練組件: 該墊體組合於該基座且位於該基座上; 該肌力訓練組件包含能獨立操作的兩支撐架,該兩支撐架結合於該基座,各支撐架從該基座向上地延伸設置,且包含與該基座結合的一結合端、遠離該基座的一操作端、一彈性部及一操作部,該彈性部位於該結合端與該操作端之間,該操作部與該操作端相鄰;該兩操作部係相向地延伸,該兩操作端為分離的。
所述之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各支撐架為L型且包含直立設置的一側桿及橫向的一握桿,該側桿固結在該基座,該握桿與該側桿結合且位於該側桿遠離該基座的一端;該彈性部位於該側桿,該操作部位於該握桿;該兩握桿係相向地延伸。
所述之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其中所述之肌力訓練組件包含兩泡棉管,該兩泡棉管分別套在該兩支撐架的兩操作部。
所述之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其中所述之肌力訓練組件包含兩套環,該兩套環分別結合在該兩支撐架的兩操作端,各套環的外徑大於各泡棉管的內徑而能擋止該泡棉管。
所述之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各支撐架的彈性部為彈簧。
所述之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其中所述之肌力訓練組件包含能結合該兩支撐架的一固定連結件,各支撐架的操作部係為空心的,該固定連結件包含位於兩端的兩插接段,各插接段的外徑小於該支撐架的內徑而能從該操作端插入而連接該兩操作部。
所述之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其中所述之固定連結件的兩端分別設有兩塞頭。
本創作之技術手段能獲得的功效增進在於: 1. 本創作的兩支撐架係為分離的,各支撐架能獨立地操作且設有彈性部能朝向不同的方向彎折,讓使用者在進行上肢肌力訓練或下肢肌力訓練時,雙手或雙腳能分別朝向不同的方向或角度施力,而能輔助使用者進行更多樣化的訓練。 2. 本創作的操作部套設有泡棉管,提升進行訓練時的舒適度,且操作部設有套環能擋止泡棉管使泡棉管部脫落,並能防止使用者碰撞操作端而撞傷或被割傷,提升本創作使用上的安全性。 3. 本創作的固定連結件能連接兩支撐架,讓雙手或雙腳能同向且同時地進行肌力訓練,亦能達到提升肌肉訓練組件的支撐力的效果,固定連結件的兩端分別設有兩塞頭,亦能防止使用者被固定連結件割傷,提升本創作使用上的安全性。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創作為達成預定創作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請參閱圖1及圖2,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包含一基座10、一墊體20及一肌力訓練組件30。
該基座10為組合式環狀結構且具有一外周板11與一內周緣12,該基座10的厚度從該外周板11朝該內周緣12漸縮。該墊體20結合在該基座10且該墊體20之頂面設有複數個凸粒。
請參閱圖1及圖2,該肌力訓練組件30包含兩支撐架31、一下連接桿32及一固定連結件33。
該兩支撐架31結合於該基座10,各支撐架31能獨立地操作,且包含一側桿311、一握桿312、一結合端、一操作端、一彈性部313及一操作部。該側桿311為空心的管體,其直立地設置且與該外周板11相鎖固,該側桿311的底端為該支撐架31的結合端;該兩側桿311係平行地設置且彼此間隔一距離,該距離小於該基座10的直徑。該握桿312為空心的管體,其一端連接於該側桿311遠離該基座10的另一端,而該握桿312異於連接的另一端為該支撐架31的操作端,該支撐架31的操作部位於該握桿312。該兩握桿312相向地延伸。該彈性部313為能彎折的,其位在該側桿311的中段處;在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中,該彈性部313為彈簧。
進一步地,各支撐架31的操作部設有一泡棉管314且各支撐架31的操作端設有一套環315,該泡棉管314套設在該握桿312,各套環315為金屬環,其係焊接在該握桿312異於連接的一端,該套環315的外徑大於該泡棉管314的內徑而能擋止該泡棉管314,防止該泡棉管314脫落,且由於該握桿312係切割製成,該套環315亦能在使用時提供防撞效果以避免使用者撞傷或被割傷。在本創作的其他實施例中,各支撐架31亦能為一體式單一構件。
該下連接桿32的相對兩端分別連接該兩支撐架31的兩結合端,該下連接桿32包含四扣接片321,該下連接桿32能藉由該四扣接片321與該基座10的外周板11相結合,以固定該基座10與該兩支撐架30。
請參閱圖2到圖4,該固定連結件33為空心的管體,其包含相對的兩端及塑膠軟質的兩塞頭331,該固定連結件33於其兩端徑縮形成的兩插接段332,各插接段332的外徑小於各握桿312的內徑而能插入該握桿312,該兩塞頭332分別設在該固定連結件33的兩端,由於該固定連結件33係切割形成,該兩塞頭331能在使用時防撞且避免使用者被割傷。
在本創作的其他實施例中,該兩支撐架31的兩操作端具有卡扣結構,該兩支撐架31不須利用該固定連接件33即能相卡扣結合。
該兩支撐架31能分別且獨立地向不同的方向彎折,以下就本創作的運動使用情況解說,如圖5所示,使用者跪坐在地上且握持該兩握桿312,並施力使一該彈性部313彎曲,利用本創作進行上肢臂力訓練;而該兩彈性部313亦能向使用者的左右兩側彎曲,如圖6及圖7所示,使用者能將該兩支撐架31反向地拉開,在進行上肢鍛鍊的同時亦能進行擴胸運動。
如圖8所示,使用者能跪坐在該墊體20進行訓練,減輕膝蓋的負擔和不適。如圖9所示,使用者能坐在另一張椅子上,以雙腳對該兩握桿312施力使該兩彈性部313彎曲進行下肢的鍛鍊。
需要進行雙手同時施力或雙腳同時施力的肌肉鍛鍊時,能以該固定連結件33連接固定該兩支撐架31,使雙手或是雙腳能夠同時且同向地施力,且能在進行其他肌力訓練時,提升該肌力訓練組件30的支撐效果。
本創作的肌力訓練組件30能用來進行核心肌群訓練,例如:進行橋式訓練時,使用者能將自己的後腰靠在該肌力訓練組件30上方,輔助將腰部撐起以鍛鍊臀部肌肉及核心肌群;進行三頭肌訓練時,使用者背對該肌力訓練組件30且將手臂向後彎曲,以雙手握住該兩握桿312並將身體向上撐起,以進行三頭肌肌力訓練;進行仰臥起坐時,使用者可以腹部和上半身用力並以背部壓抵該兩支撐架31,令該兩側桿311上的彈性部313向後彎曲從而向後躺靠;之後,當該使用者預備將上半身向前、向上抬起時,該彈性部311的彈性恢復力也會輔助將該使用者的上半身向前、向上抬起,以完成仰臥起坐之動作,同時避免使用者的頸部或脊柱因過度用力而受到傷害。
當要休息時,能將該肌力訓練組件30作為椅子的靠背使用,使用者能坐在該墊體20並靠在該兩支撐架31休息。
以上所述僅是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在此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依據本創作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創作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基座
11‧‧‧外周板
12‧‧‧內周緣
20‧‧‧墊體
30‧‧‧肌力訓練組件
31‧‧‧支撐架
311‧‧‧側桿
312‧‧‧握桿
313‧‧‧彈性部
314‧‧‧泡棉管
315‧‧‧套環
32‧‧‧下連接桿
321‧‧‧扣接片
33‧‧‧固定連結件
331‧‧‧塞頭
332‧‧‧插接段
圖1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局部分解圖。 圖4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固定連結件與支撐架結合的剖面示意圖。 圖5為使用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6為使用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7為使用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8為跪坐在墊體上使用本創作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9為使用本創作較佳實施例做下肢鍛練的側視示意圖。
Claims (9)
- 一種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其包括一基座、一墊體及一肌力訓練組件: 該墊體組合於該基座且位於該基座上; 該肌力訓練組件包含能獨立操作的兩支撐架,該兩支撐架結合於該基座,各支撐架從該基座向上地延伸設置,且包含與該基座結合的一結合端、遠離該基座的一操作端、一彈性部及一操作部,該彈性部位於該結合端與該操作端之間,該操作部與該操作端相鄰;該兩操作部係相向地延伸,該兩操作端為分離的。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各支撐架為L型且包含直立設置的一側桿及橫向的一握桿,該側桿固結在該基座,該握桿與該側桿結合且位於該側桿遠離該基座的一端;該彈性部位於該側桿,該操作部位於該握桿;該兩握桿係相向地延伸。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其中所述之肌力訓練組件包含兩泡棉管,該兩泡棉管分別套在該兩支撐架的兩操作部。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其中所述之肌力訓練組件包含兩套環,該兩套環分別結合在該兩支撐架的兩操作端,各套環的外徑大於各泡棉管的內徑而能擋止該泡棉管。
- 如請求項4所述之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各支撐架的彈性部為彈簧。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其中所述之肌力訓練組件包含能結合該兩支撐架的一固定連結件,各支撐架的操作部係為空心的,該固定連結件包含位於兩端的兩插接段,各插接段的外徑小於該支撐架的內徑而能從該操作端插入而連接該兩操作部。
- 如請求項6所述之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其中所述之固定連結件的兩端分別設有兩塞頭。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其中所述之肌力訓練組件包含兩泡棉管,該兩泡棉管分別套在該兩支撐架的兩操作部。
- 如請求項8所述之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其中所述之肌力訓練組件包含兩套環,該兩套環分別結合在該兩支撐架的兩操作端,各套環的外徑大於各泡棉管的內徑而能擋止該泡棉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6064U TWM582859U (zh) | 2019-05-15 | 2019-05-15 | 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 |
US29/708,072 USD916216S1 (en) | 2019-05-15 | 2019-10-02 | Core exercise and balance cushio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6064U TWM582859U (zh) | 2019-05-15 | 2019-05-15 | 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82859U true TWM582859U (zh) | 2019-09-01 |
Family
ID=68619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206064U TWM582859U (zh) | 2019-05-15 | 2019-05-15 | 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D916216S1 (zh) |
TW (1) | TWM582859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977117S1 (en) * | 2021-09-09 | 2023-01-31 | Boost Treadmills, LLC | Ovoidal platform of a DAP unweighting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142801A1 (en) * | 2002-01-03 | 2004-07-22 | Asia Regent Limited | Compliant body-pressing exerciser |
US6702726B2 (en) * | 2002-01-03 | 2004-03-09 | Asia Regent Limited | Compliant body-pressing exerciser |
US6740008B1 (en) * | 2003-05-21 | 2004-05-25 | Wei-Teh Ho | Multipurpose exercising apparatus |
USD640335S1 (en) * | 2010-04-29 | 2011-06-21 | Morris Aboody | Whole body vibration machine |
US20120258841A1 (en) * | 2011-04-05 | 2012-10-11 | James Bradley A | Exercise and balance device |
USD742464S1 (en) * | 2013-11-29 | 2015-11-03 | Richard Louis Vitacco | Rider operated flexible body skate plate |
US20190045747A1 (en) * | 2017-08-09 | 2019-02-14 | Deborah M. TORRACA | Method of exercising on canine fitness devices for puppies and related kit |
USD886216S1 (en) * | 2018-12-14 | 2020-06-02 | T.K. Chin Company Ltd. | Seated balance pad |
-
2019
- 2019-05-15 TW TW108206064U patent/TWM582859U/zh unknown
- 2019-10-02 US US29/708,072 patent/USD916216S1/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D916216S1 (en) | 2021-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681248A (en) | Multi-purpose exercise device | |
US7357761B2 (en) | Universal exercise article | |
US7217228B2 (en) | Low impact exercise system | |
US10350127B2 (en) | Unilateral leg press machine | |
US7341548B2 (en) | Ball and frame exercising apparatus | |
US7144353B2 (en) | Exercising device | |
US6056676A (en) | Exercise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 |
US6422982B1 (en) | Chiropractic exerciser | |
US9278252B1 (en) | Abdominal exercise machine | |
US20180133535A1 (en) | Resistance Training Cushion | |
US11524205B2 (en) | Exercise apparatus | |
US6755771B2 (en) | Exercise device for exercising of the abdominal muscles | |
US20180185693A1 (en) | Rehabilitation fitness and exercise system | |
EP2818210A1 (en) | Auxiliary device for exercising abdominal muscles | |
US6626808B1 (en) | Exercise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 |
US3787048A (en) | Exercise device | |
US6024679A (en) | Compact exercise device | |
US8105216B2 (en) | Exercise device for stomach muscles | |
US7134989B2 (en) | Multifunction exercise machine | |
US6432029B1 (en) | Exercise assembly | |
JP6705980B2 (ja) | 骨盤強化用運動器具 | |
TWM582859U (zh) | 核心肌群訓練與平衡墊組合結構 | |
US6485400B1 (en) | Gymnastic means | |
TWM554005U (zh) | 蹲立健身器 | |
US11975234B2 (en) | Personal activity m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