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566886U - 硬幣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硬幣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6886U
TWM566886U TW107201290U TW107201290U TWM566886U TW M566886 U TWM566886 U TW M566886U TW 107201290 U TW107201290 U TW 107201290U TW 107201290 U TW107201290 U TW 107201290U TW M566886 U TWM566886 U TW M56688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in
passage
payout
coin sorting
sor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1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根拓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富士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富士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富士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1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6886U/zh
Publication of TWM566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6886U/zh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的課題為提供一種硬幣處理裝置,具備:硬幣分類閘口(31),在使投入後的硬幣藉辨識感測器(22)辨識硬幣真偽的辨識通路(21)的下游側,以將通過辨識通路(21)的硬幣朝向真幣通路(R1)及偽幣通路(R2)的其中任一方引導的樣態可擺動設置,及硬幣分類桿(32),與硬幣分類閘口(31)連繫設置可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滑動,且於常態中在第1位置使硬幣分類閘口(31)位於第1姿勢,另一方面在滑動到第2位置的場合使硬幣分類閘口(31)位於第2姿勢,並具備防止爪部(323),一體設置於硬幣分類桿(32),且在硬幣分類桿(32)位於第1位置的場合進入真幣通路(R1),另一方面硬幣分類桿(32)在滑動到第2位置的場合從真幣通路(R1)退避。

Description

硬幣處理裝置
[0001] 本創作是關於硬幣處理裝置,更詳細而言,例如有關運用於自動販賣機的硬幣處理裝置。
[0002] 以往,例如運用於自動販賣機的硬幣處理裝置,已知有硬幣辨識部、硬幣分類部及硬幣收納部。   [0003] 硬幣辨識部是將從硬幣投入口投入的硬幣引導至辨識通路,在該硬幣朝辨識通路通過中以辨識手段辨識硬幣的真偽及硬幣種類。硬幣分類部是藉硬幣辨識部將辨識硬幣種類後的硬幣對應該硬幣辨識部的辨識結果分類。硬幣收納部是將硬幣分類部分類後的硬幣依各硬幣種類收納於硬幣管。   [0004] 如以上的硬幣處理裝置中,在硬幣辨識部與硬幣分類部之間設有硬幣分類閘口。硬幣分類閘口是以將通過辨識通路的硬幣朝向偽幣通路及真幣通路的其中任一方引導的樣態可擺動設置,並可切換開放偽幣通路並封閉真幣通路的姿勢與封閉偽幣通路並開放真幣通路的姿勢。該硬幣分類閘口通常是成為開放偽幣通路並封幣真幣通路的姿勢。偽幣通路是將硬幣引導至預定的返還口的通路,真幣通路是引導至硬幣分類部之硬幣分類通路的通路。   [0005] 並且,上述硬幣處理裝置是提出於投入纏吊線的真幣(以下,也稱吊線硬幣),到達硬幣分類部之後,防止被從硬幣投入口抽出的形成辨識通路之彼此相對的面的一方設置凹部,在另一方設置分類桿的裝置(例如,參閱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0006]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74466號公報
[創作概要] [創作所欲解決之課題]   [0007] 但是,上述專利文獻1提出的硬幣處理裝置中,由於在形成辨識通路的彼此相對的面的一方設置凹部,並在另一方設置分類桿,因此為吊線硬幣之抽出防止用的專用零組件所必須,會伴隨零組件數的增大導致製造成本的增大化。   [0008] 本創作是鑒於上述狀況,提供一種硬幣處理裝置,可抑制製造成本的增大化,並可防止吊線硬幣的抽出為目的。 [用於解決課題的手段]   [0009]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的硬幣處理裝置,其特徵為:具備硬幣分類閘口與硬幣分類桿,硬幣分類閘口以將通過辨識通路的硬幣引導至偽幣通路及真幣通路的其中任一方的樣態可擺動地設置在使投入後的硬幣通過,且藉在辨識手段辨識該硬幣的真偽的辨識通路的下游側,上述硬幣分類閘口於第1姿勢與第2姿勢之間進行切換,於上述第1姿勢開放偽幣通路並封閉真幣通路,於上述第2姿勢封閉偽幣通路並開放真幣通路,硬幣分類桿,與上述硬幣分類閘口連繫設置可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滑動,且於常態中在第1位置使上述硬幣分類閘口位於第1姿勢,另一方面在滑動到第2位置的場合使上述硬幣分類閘口位於第2姿勢,並具備防止爪部,一體設置於上述硬幣分類桿,且在該硬幣分類桿位於第1位置的場合進入上述真幣通路,另一方面該硬幣分類桿在滑動到第2位置的場合從上述真幣通路退避。   [0010] 並且,本創作的上述硬幣處理裝置,其特徵為:上述防止爪部在進入上述真幣通路的場合,前端部進入形成在上述硬幣分類閘口的孔部而成為該硬幣分類閘口咬合的狀態。 [創作效果]   [0011] 根據本創作,在硬幣分類桿位於第1位置的場合進入真幣通路,另一方面該硬幣分類桿在滑動到第2位置的場合從真幣通路退避的防止爪部是一體設置於硬幣分類桿,所以不需要吊線硬幣之抽出防止用的專用零組件,不致增大零組件數。因此,可實現抑制製造成本的增大化,並可防止吊線硬幣抽出的效果。
[0013] 以下參閱添附圖示,針對本創作之硬幣處理裝置的適當實施的形態詳細說明。   [0014] 第1圖是表示本創作實施形態之硬幣處理裝置的前視圖,第2圖是從前面表示第1圖所示之硬幣處理裝置的主要部的內部構造的說明圖。   [0015] 在此例示的硬幣處理裝置是例如運用於自動販賣機等的裝置,具備框體的裝置主體10。   [0016] 該裝置主體10是具備硬幣辨識部20、硬幣分類部40、硬幣收納部50及硬幣支出部60所構成。   [0017] 硬幣辨識部20是辨識從形成於裝置主體10的硬幣投入口11所投入的硬幣,具備辨識通路21及辨識感測器22。辨識通路21是從硬幣投入口11所投入的硬幣通過的通路。辨識感測器22是設置在辨識通路21的附近,辨識通過該辨識通路21之硬幣的真偽及硬幣種類。以該辨識感測器22的辨識結果作為辨識訊號賦予未圖示的控制部。   [0018] 硬幣分類部40是設置在硬幣辨識部20的下方側。該硬幣分類部40將以硬幣辨識部20的辨識感測器22辨識為真幣的硬幣,對應該辨識感測器22的硬幣種類的辨識結果分類,並具備分類通路41及分類桿構件42。   [0019] 分類通路41是以硬幣辨識部20辨識真幣後的硬幣通過的通路。在此分類通路41的上游側部分的附近設有硬幣通過感測器43。硬幣通過感測器43是檢測硬幣從硬幣辨識部20通過硬幣分類部40之後,將其檢測訊號賦予控制部。   [0020] 分類桿構件42是以相對於分類通路41進退移動的樣態設置。該等分類桿構件42是用於將硬幣導入對應該硬幣的硬幣種類的硬幣收納部50或外部,藉未圖示的螺線管驅動。   [0021] 在如上述硬幣辨識部20與硬幣分類部40之間設有分類閘口機構30。第3圖是表示第2圖所示之分類閘口機構30的透視圖,第4圖是表示第3圖所示之分類閘口機構30的右側面圖。如該等第3圖及第4圖表示,分類閘口機構30是具備硬幣分類閘口31與硬幣分類桿32所構成。   [0022] 硬幣分類閘口31是設置在辨識通路21的下游側,將通過該辨識通路21的硬幣分類至真幣通路R1及偽幣通路R2的其中任一方。真幣通路R1是與硬幣分類部40的分類通路41連通,偽幣通路R2是與預定的返還口連通。   [0023] 該硬幣分類閘口31具備閘口軸部311。閘口軸部311是沿著左右方向延伸的長形構件,其兩端部被裝置主體10所軸支。在該閘口軸部311設有閘口主體部312及閘口連繫部313。   [0024] 閘口主體部312是從比閘口軸部311的中央部分稍偏向右方側的部分一邊向上方並向後方彎曲的部位。在該閘口主體部312的前端部形成有沿著左右方向排列的複數(圖示例為4個)的孔部312a。   [0025] 閘口連繫部313是較閘口軸部311的閘口主體部312更從右方側的部分向下方延伸的平板狀部位。在此閘口連繫部313的下端部形成有向右方突出的連繫突部313a。   [0026] 硬幣分類桿32具備桿基部321。桿基部321是左右方向成為長方向的長形平板構件。在該桿基部321連結有可被分類用螺線管33吸收的分類用柱塞34。又,在桿基部321與收容分類用螺線管33的螺線管收容部35之間,以捲繞分類用柱塞34的樣態設有分類桿彈簧36,藉此分類桿彈簧36,將硬幣分類桿32從螺線管收容部35分開地朝前方彈推。因此,使得硬幣分類桿32在僅分類桿彈簧36的彈推力作用的常態下,位在從螺線管收容部35分開的第1位置。   [0027] 在如以上的桿基部321設有桿連結部322及防止爪部323。桿連結部322是以從桿基部321的右端部向前方延伸的樣態設置。在該桿連結部322的前端部形成有上端開口的連結槽部322a,使閘口連繫部313的連繫突部313a進入至相關連結槽部322a。   [0028] 並且,硬幣分類桿32位在第1位置的場合,連繫突部313a位在比閘口軸部311更前方側,使得硬幣分類閘口31成為開放偽幣通路R2並封閉真幣通路R1的第1姿勢。亦即,常態中硬幣分類桿32是成為第1姿勢,將通過辨識通路21的硬幣引導至偽幣通路R2。   [0029] 防止爪部323是從桿基部321的上部朝著向前方延伸的後方向上方延伸,隨後朝前方延伸所形成。該防止爪部323在硬幣分類桿32位在第1位置的場合,前端部323a一邊進入真幣通路R1,一邊進入閘口主體部312的孔部312a形成與該閘口主體部312咬合狀態。   [0030] 如以上的分類閘口機構30是藉著辨識感測器22辨識通過辨識通路21的硬幣為真幣時,從控制部使得賦予驅動指令的分類用螺線管33成為通電狀態時,吸引分類用柱塞34。   [0031] 藉此,硬幣分類桿32抵抗分類桿彈簧36的彈推力從第1位置向後方滑動。如上述硬幣分類桿32朝向後方的滑動,使硬幣分類閘口31在閘口軸部311的中心軸周圍擺動,即朝向前方擺動。   [0032] 並且,如第5圖表示,硬幣分類桿32滑動到最接近螺線管收容部35的第2位置時,連繫突部313a位在閘口軸部311稍微的後方側,使硬幣分類閘口31成為開放真幣通路R1並封閉偽幣通路R2的第2姿勢。   [0033] 如上述硬幣分類桿32滑動至第2位置時,防止爪部323的前端部323a從真幣通路R1退避。   [0034] 以上說明的分類閘口機構30中,硬幣分類閘口31是以將通過辨識通路21的硬幣引導至偽幣通路R2及真幣通路R1的其中任一方的樣態可擺動地設置,在第1姿勢與第2姿勢之間進行切換,於第1姿勢開放偽幣通路R2並封閉真幣通路R1,於第2姿勢封閉偽幣通路R2並開放真幣通路R1。又,硬幣分類桿32是與硬幣分類閘口31連繫設置可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滑動,且於常態中在第1位置使硬幣分類閘口31位於第1姿勢,另一方面在滑動到第2位置的場合使硬幣分類閘口31位於第2姿勢。並且一體設置於硬幣分類桿32的防止爪部323在硬幣分類桿32位於第1位置的場合進入真幣通路R1,另一方面該硬幣分類桿32在滑動到第2位置的場合從真幣通路R1退避。   [0035] 第6圖是表示第1圖所示之硬幣收納部50,(a)是從前方觀看硬幣收納部50的透視圖,(b)是表示硬幣收納部50的前面板的背面側的透視圖。   [0036] 在此例示的硬幣收納部50是收納以硬幣分類部40分類的硬幣,設置在硬幣分類部40的下方側。該硬幣收納部50具備收納主體51。   [0037] 收納主體51是例如以樹脂材所構成,具有複數(圖示例為5個)保留筒部511。該等保留筒部511具有可收納成為收納對象的硬幣之中具有最大徑的硬幣的內徑尺寸。該收納主體51具有收納主體部51a及複數(圖示例為2個)收納門體51b。   [0038] 收納主體部51a為收納主體51的主要部。各收納門體51b是將下端部可擺動地連結於收納主體部51a的下端部,藉此可相對於收納主體部51a開關。藉著使該等收納門體51b開啟的方式動作,如第7圖表示開放保留筒部511。   [0039] 在任意的上述保留筒部511,如第8圖表示,可拆裝地設有間隔構件52。間隔構件52是與收納主體51同樣例如由樹脂材所構成。相關間隔構件52是如第9圖的(a)及(b)表示,下端部分521是使橫剖面成為圓環狀的形態地嵌合於保留筒部511的下部,上端部分522是橫剖面成為月牙狀的形態。該間隔構件52的外圍面具有適合保留筒部511的內周圍面之等於該內周圍面的曲率。另一方面,間隔構件52的徑向厚度因各間隔構件52而不同,因此間隔構件52之內周圍面的曲率因各間隔構件52而有不同。在如以上的間隔構件52之外圍面的上部,形成有向外方突出的鈎部523。   [0040] 相關的間隔構件52在移動開啟收納門體51b的狀態插入成為對象的保留筒部511,一邊將該間隔構件52的下端部分521嵌合於保留筒部511的下端部,一邊使鈎部523進入形成於保留筒部511之內周圍面的開縫而裝設在該保留筒部511。   [0041] 如上述將間隔構件52裝設於該保留筒部511,可調整在與該保留筒部511的內面之間所形成的內徑尺寸使得該保留筒部511成為容許作為收納對象之硬幣進入的大小。又,間隔構件52是如第10圖表示相對於各保留筒部511裝設該保留筒部511的硬幣的收納狀態,使得硬幣靠近設置有以磁性檢測的空間感測器S1之一側的內面(檢測面)511a。   [0042] 第11圖是表示第1圖所示之硬幣支出部60的透視圖,第12圖是表示第11圖所示之硬幣支出部60的主要部的透視圖。在此例示的硬幣支出部60是設置在硬幣收納部50的下方側。硬幣支出部60是對應從控制部所賦予的指令,支出收納於硬幣收納部50的硬幣。該硬幣支出部60具備複數(圖示例為5個)支出單元60a。   [0043] 第13圖及第14圖是分別表示第11圖及第12圖所示之支出單元60a,第13圖為縱剖面圖,第14圖為主要部的分解透視圖。如該等第13圖及第14圖表示,支出單元60a是具備驅動力傳達構件61及支出機構70所構成。   [0044] 第15圖是表示第13圖及第14圖所示之驅動力傳達構件61的透視圖。也如該第15圖表示,驅動力傳達構件61具有成為圓環狀的形態的驅動力傳達基部611,及由此驅動力傳達基部611的外周緣部向上方延伸的圓筒狀的驅動力傳達周圍壁部612。如以上的驅動力傳達構件61是可在貫穿驅動力傳達基部611的支出軸部63的中心軸周圍旋轉。   [0045] 支出軸部63是沿著前後方向延伸的圓筒狀構件,下端部連結於平板狀構件64。該支出軸部63是貫穿圓環狀的支出用螺線管65,並貫穿收容該支出用螺線管65的支出用螺線管收容部66的上面的貫穿孔66a。在相關支出軸部63的上端部形成有槽部631。   [0046] 並且,在支出軸部63與驅動力傳達構件61之間,設有圓筒狀的軸環62。軸環62為內徑比支出軸部63的外徑大,以支出軸部63插穿的狀態載放於支出用螺線管收容部66的上面。又,軸環62的外徑是適合於驅動力傳達構件61之驅動力傳達基部611的內徑。在該軸環62的上端部也和支出軸部63同樣形成有槽部621。   [0047] 支出用螺線管65是藉著從控制部所賦予驅動指令而成為通電狀態的場合,向下方吸引存在於支出軸部63的中空部的支出用柱塞67。相關支出用柱塞67是藉未圖示的柱塞彈簧被經常向上方彈推,在支出用螺線管65不成為通電狀態的場合,位在從該支出用柱塞67向上方位移的位置。   [0048] 上述驅動力傳達機構61是在驅動力傳達周圍壁部612的外圍面形成有第1傳達齒輪部612a,並在驅動力傳達基部611的上面形成有第2傳達齒輪部611a。第1傳達齒輪部612a是如第12圖表示,咬合於複數的連繫齒輪80。該等連繫齒輪80也與其他支出單元60a的驅動力傳達構件61咬合,將驅動源的馬達81的驅動力傳達至各支出單元60a。   [0049] 如上述第1傳達齒輪部612a咬合於連繫齒輪80,朝驅動力傳達構件61傳達馬達81的驅動力,使該驅動力傳達構件61在支出軸部63的中心軸周圍旋轉。亦即,驅動力傳達構件61是與其他的支出單元60a的驅動力傳達構件61及複數連繫齒輪80一起構成可將馬達81的驅動力分別傳達至支出機構70的驅動力傳達手段。   [0050] 支出機構70是如第13圖及第14圖表示,具備支出離合器71、支出凸輪72及支出桿73所構成。   [0051] 第16圖是表示第13圖及第14圖所示之支出離合器71,(a)是從上方觀看的透視圖,(b)是從下方觀看的透視圖。   [0052] 支出離合器71是成為圓環狀的形態,在下面形成有離合器齒輪部711a。該離合器齒輪部711a是可與驅動力傳達構件61的第2傳達齒輪部611a咬合。並且,於支出離合器71的上面,藉著在以圓筒狀突出的樣態所設置的第1突部712的周圍面呈放射狀形成有朝徑外方向延伸的複數(圖示的例為6個)第2突部713而在周圍方向形成有6個離合器咬合部711b。   [0053] 在如以上的支出離合器71也貫穿有支出軸部63,藉此支出離合器71可在支出軸部63的中心軸周圍旋轉。並且,於支出離合器71的上面之中在第1突部712的內方部分連接貫穿形成於支出用柱塞67的柱塞貫穿孔67a之桿671的兩端部。另外,在支出離合器71安裝有強化構件74。強化構件74具有圓環狀的強化基部741與設置在此強化基部741的複數(圖示的例為3個)強化卡合部742。如此的強化構件74是使強化卡合部742進入6個離合器咬合部711b之中的3個離合器咬合部711b並卡合於該支出離合器71安裝,強化基部741包覆第1突部712的上部及內部。   [0054] 第17圖是表示從下方觀看第13圖及第14圖所示之支出凸輪72的場合的透視圖。在此例示的支出凸輪72是成為圓板狀的形態,在下面形成有凸輪圓筒部721,並在該凸輪圓筒部721的周圍以該凸輪圓筒部721的中心軸為中心形成有複數圓弧狀的凸輪咬合部722。如此的支出凸輪72朝向凸輪圓筒部721插入支出軸部63的上端部可使得該凸輪圓筒部721的中心軸與支出軸部63的中心軸一致的狀態在該支出軸部63的中心軸周圍旋轉。又,支出凸輪72是凸輪咬合部722進入離合器咬合部711b之中未進入強化卡合部742的與支出離合器71咬合。   [0055] 支出桿73具有異形狀的長孔731,在相關的長孔731,有形成在支出凸輪72上面之周緣部的支出凸部723進入。該支出桿73在支出凸輪72於支出軸部63的中心軸周圍旋轉的場合,支出凸部723在長孔731的內部相對地位移,向上方突出的桿突起732是沿著位於該支出桿73上部的蓋構件90的開縫91在直線上移動。相關支出桿73的桿突起732在直線上移動,可從預定的支出口支出位於對應之保留筒部511的最下位的硬幣。   [0056] 如以上的支出單元60a在常態,即支出用螺線管65於非通電狀態的場合,支出用柱塞67從支出用螺線管65向上方位移,因此如第13圖表示,驅動力傳達構件61與支出離合器71為彼此分開。因此,馬達81的驅動力被傳達至驅動力傳達構件61使得驅動力傳達構件61即使在支出軸部63的中心軸周圍旋轉,此旋轉驅動力也不會傳達至支出離合器71。   [0057] 但是,從控制部朝著該支出單元60a的支出用螺線管65賦予驅動指令使該支出用螺線管65成為通電狀態時,如第18圖表示,支出用柱塞67抵抗柱塞彈簧的彈推力被向下方吸引。支出用柱塞67被向下方吸引時,支出離合器71被朝著桿671推壓與支出用柱塞67一起向下方移動。此時,強化構件74也和支出柱塞71一體地向下方移動。藉此,支出離合器71的離合器齒輪部711a與驅動力傳達構件61的第2傳達齒輪部611a咬合。   [0058] 此外,支出離合器71向下方移動時,與支出凸輪72的分開距離變大。但是,由於支出凸輪72的凸輪咬合部722充分確保有上下方向的尺寸,因此即使支出離合器71向下方移動,仍可維持著與離合器咬合部711b的咬合狀態。   [0059] 在離合器齒輪部711a咬合於第2傳達齒輪部611a,支出離合器71於支出軸部63的中心軸周圍旋轉,藉此支出凸輪72也在支出軸部63的中心軸周圍旋轉。其結果,支出桿73在直線上移動可支出對應的保留筒部511之最下位的硬幣。   [0060] 隨後,支出用螺線管65從通電狀態成為非通電狀態時,支出用柱塞67是以柱塞彈簧的彈推力向上方位移。如上述支出用柱塞67向上方位移時,強化構件74的強化基部741被桿671推壓,使支出離合器71也向上方移動。其結果,支出離合器71從驅動力傳達構件61分開而停止支出軸部63之中心軸周圍的旋轉,藉以使通過支出凸輪72的支出桿73的移動也停止回到原來的待機狀態(參閱第13圖)。   [0061] 以上說明的硬幣處理裝置的分類閘口機構30是防止爪部323在硬幣分類桿32位於第1位置的場合進入真幣通路R1,另一方面硬幣分類桿32在滑動到第2位置的場合從真幣通路R1退壁,因此可實現以下的作用效果。   [0062] 從硬幣投入口11投入纏吊線的真幣(以下,也稱吊線硬幣)的場合,相關的吊線硬幣是以硬幣辨識部20辨識為真幣。以硬幣辨識部20辨識為真幣時,分類閘口機構30將硬幣分類桿32從第1位置滑動至第2位置,使硬幣分類閘口31成為第2姿勢,吊線硬幣經過真幣通路R1到達分類通路41。通過分類通路41的吊線硬幣是藉硬幣通過感測器43檢測。藉此硬幣通過感測器43的檢測,控制部判斷吊線硬幣已收納於硬幣處理裝置,停止分類用螺線管33的通電狀態成為非通電狀態。藉此,分類閘口機構30將硬幣分類桿32從第2位置滑動至第1位置,使硬幣分類閘口31成為第1姿勢,使防止爪部323進入真幣通路R1。   [0063] 另一方面,投入吊線硬幣的具有惡意的人在辨識硬幣處理裝置已收納硬幣之後準備抽出該吊線硬幣。並且,即使準備抽出分類通路41通過中的吊線硬幣時,由於防止爪部323已進入真幣通路R1,因此可防止吊線硬幣被從硬幣投入口11抽出。   [0064] 並且,根據本實施形態的硬幣處理裝置,由於防止爪部323是一體形成於硬幣分類桿32,所以不須吊線硬幣的抽出防止用之專用的零組件,不會增大零組件數。因此,可抑制製造成本的增大化,並可防止吊線硬幣的抽出。   [0065] 根據上述硬幣處理裝置,防止爪部323進入真幣通路R1的場合,前端部323a進入硬幣分類閘口31的孔部312a成為與該硬幣分類閘口31咬合狀態,防止吊線硬幣的抽出,並可防止硬幣分類閘口31成為第1姿勢造成對防止爪部323的妨礙。   [0066] 硬幣處理裝置的硬幣收納部50為收納主體51的複數保留筒部511具有可收納成為收納對象的硬幣之中具有最大徑的硬幣的內徑尺寸,在可拆裝設置於該等保留筒部511的間隔構件52裝設在該保留筒部511的場合,將在與該保留筒部511的內面之間所形成內徑尺寸調整為該保留筒部511可容許成為收納對象的硬幣進入的大小,因此,無需如習知在工場等進行硬幣管的更換等,在所設置之處更換間隔構件52,即可對應種種的硬幣。   [0067] 因此,根據本實施形態的硬幣處理裝置,可良好地收納種種的硬幣而可成為具泛用性的裝置。   [0068] 根據上述硬幣收納部50,由於裝設間隔構件52使硬幣靠近設有空間感測器S1的一側的檢測面511a,因此可藉著該空間感測器S1良好進行檢測。   [0069] 根據上述硬幣收納部50,由於間隔構件52是橫剖面成為月牙狀的形態,以彎曲的內面與硬幣的外圍面連接,可抑制鈎掛該硬幣使得姿勢混亂進行收納。   [0070] 硬幣處理裝置的硬幣支出部60中,使對應收納成為支出對象的硬幣之保留筒部511的支出單元60a的支出用螺線管65成為通電狀態,可從驅動力傳達構件61將來自馬達81的驅動力傳達至支出機構70,藉以使支出機構70的支出桿73在直線上移動並支出該保留筒部511之最下位的硬幣。   [0071] 如上述根據本實施形態的硬幣處理裝置,硬幣支出部60藉著將馬達81的驅動力傳達至對應任意之保留筒部511的支出機構70從該保留筒部511進行硬幣的支出,因此即使在其中任一的保留筒部511產生硬幣堵塞或支出機構70的動作不良的問題時,仍可以使其他的支出機構70動作,進行其他硬幣的支出。   [0072] 因此,即使其中任一的保留筒部511之硬幣支出困難時,仍可良好進行其他的硬幣的支出。   [0073] 以上,雖針對本創作之較佳實施形態已作說明,但本創作不限於此,可進行種種的變更。   [0074] 本創作是如第13圖表示,也可以在支出凸輪72的附近設置檢測支出凸輪72的位置的凸輪感測器S2。藉此,對應來自凸輪感測器S2的檢測結果,控制支出凸輪72的位置,可良好地進行支出機構70的動作。
[0075]
10‧‧‧裝置主體
11‧‧‧硬幣投入口
20‧‧‧硬幣辨識部
21‧‧‧辨識通路
22‧‧‧辨識感測器
30‧‧‧分類閘口機構
31‧‧‧硬幣分類閘口
32‧‧‧硬幣分類桿
323‧‧‧防止爪部
40‧‧‧硬幣分類部
50‧‧‧硬幣收納部
51‧‧‧收納主體
51a‧‧‧收納主體部
51b‧‧‧收納門體
511‧‧‧保留筒部
511a‧‧‧檢測面
52‧‧‧間隔構件
60‧‧‧硬幣支出部
60a‧‧‧支出單元
61‧‧‧驅動力傳達構件
63‧‧‧支出軸部
65‧‧‧支出用螺線管
67‧‧‧支出用柱塞
70‧‧‧支出機構
71‧‧‧支出離合器
72‧‧‧支出凸輪
73‧‧‧支出桿
80‧‧‧連繫齒輪
81‧‧‧馬達
R1‧‧‧真幣通路
R2‧‧‧偽幣通路
S1‧‧‧空間感測器
[0012]   第1圖是表示本創作實施形態之硬幣處理裝置的前視圖。   第2圖是從前面表示第1圖所示之硬幣處理裝置的主要部的內部構造的說明圖。   第3圖是表示第2圖所示之分類閘口機構的透視圖。   第4圖是表示第3圖所示之分類閘口機構的右側面圖。   第5圖是表示第3圖所示之分類閘口機構的右側面圖。   第6圖是表示第1圖所示之硬幣收納部,(a)是從前方觀看硬幣收納部的透視圖,(b)是表示硬幣收納部的前面板的背面側的透視圖。   第7圖是從後方側表示第6圖所示之收納主體的透視圖。   第8圖是從後方側表示第6圖所示之收納主體的透視圖。   第9圖是表示第8圖所示的間隔構件之一,(a)為透視圖,(b)為上面圖。   第10圖是從上部觀看硬幣收納部的主要部的上面圖。   第11圖是表示第1圖所示之硬幣支出部的透視圖。   第12圖是表示第11圖所示之硬幣支出部的主要部的透視圖。   第13圖是表示第11圖及第12圖所示之支出單元的縱剖面圖。   第14圖是表示第11圖及第12圖所示之支出單元的主要部的分解透視圖。   第15圖是表示第13圖及第14圖所示之驅動力傳達構件的透視圖。   第16圖是表示第13圖及第14圖所示之支出離合器,(a)是從上方觀看的透視圖,(b)是從下方觀看的透視圖。   第17圖是表示從下方觀看第13圖及第14圖所示之支出凸輪的場合的透視圖。   第18圖是表示第11圖及第12圖所示之支出單元的縱剖面圖。

Claims (2)

  1. 一種硬幣處理裝置,具備硬幣分類閘口與硬幣分類桿,   上述硬幣分類閘口以將通過辨識通路的硬幣引導至偽幣通路及真幣通路的其中任一方的樣態可擺動地設置在使投入後的硬幣通過,且藉辨識手段辨識該硬幣的真偽的辨識通路的下游側,上述硬幣分類閘口於第1姿勢與第2姿勢之間進行切換,於上述第1姿勢開放偽幣通路並封閉真幣通路,於上述第2姿勢封閉偽幣通路並開放真幣通路,   上述硬幣分類桿,與上述硬幣分類閘口連繫設置可在第1位置與第2位置之間滑動,且於常態中在第1位置使上述硬幣分類閘口位於第1姿勢,另一方面在滑動到第2位置的場合使上述硬幣分類閘口位於第2姿勢,   並具備防止爪部,一體設置於上述硬幣分類桿,且在該硬幣分類桿位於第1位置的場合進入上述真幣通路,另一方面該硬幣分類桿在滑動到第2位置的場合從上述真幣通路退避。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硬幣處理裝置,其中,上述防止爪部在進入上述真幣通路的場合,前端部進入形成在上述硬幣分類閘口的孔部而成為與該硬幣分類閘口咬合的狀態。
TW107201290U 2018-01-26 2018-01-26 硬幣處理裝置 TWM566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1290U TWM566886U (zh) 2018-01-26 2018-01-26 硬幣處理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1290U TWM566886U (zh) 2018-01-26 2018-01-26 硬幣處理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6886U true TWM566886U (zh) 2018-09-11

Family

ID=64400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1290U TWM566886U (zh) 2018-01-26 2018-01-26 硬幣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68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7125A (zh) 硬币存取装置
US7347310B2 (en) Apparatus for validating and paying out coins
TWM566886U (zh) 硬幣處理裝置
CN107851346B (zh) 硬币处理装置
WO2017038366A1 (ja) 硬貨処理装置
TWM563623U (zh) 硬幣處理裝置
TWM563624U (zh) 硬幣處理裝置
CN107851344B (zh) 硬币处理装置
US20170140599A1 (en) Banknote processing device
US20040069591A1 (en) Token dispensing and banknote changing device
JP3973861B2 (ja) 硬貨入出金機
EP3664051B1 (en)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having bill stopper
JP6447476B2 (ja) 紙幣処理装置の入金構造
JP4242786B2 (ja) 硬貨収納体用スペーサ,硬貨収納体及び硬貨処理装置
JP7207744B2 (ja) コイン送出装置およびコイン処理装置
JP2019067325A (ja) 硬貨処理装置
JP4753271B2 (ja) 紙幣処理装置
TWI624812B (zh) 退幣裝置
KR101525066B1 (ko) 지폐 입출금기용 셔터장치
JP3369333B2 (ja) 硬貨処理装置
JPH04302081A (ja) 硬貨選別機
JP2018088148A (ja) 硬貨搬送装置
JP2018088158A (ja) 硬貨搬送装置
JP2017102682A (ja) 紙幣処理装置
JP2001076217A (ja) 硬貨払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