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57091U - 神經動力檢測裝置 - Google Patents
神經動力檢測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57091U TWM557091U TW106216486U TW106216486U TWM557091U TW M557091 U TWM557091 U TW M557091U TW 106216486 U TW106216486 U TW 106216486U TW 106216486 U TW106216486 U TW 106216486U TW M557091 U TWM557091 U TW M557091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nerve
- neurodynamic
- neural
- detecting device
- subject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一種神經動力檢測裝置,係包括數個神經動力感測器、一主機及一顯示單元所構成。藉此,本創作主要目的係測試神經傳導所產生之機械行為,透過按壓神經動力感測器感應肢體動作,由藍芽等無線傳輸接收神經運動狀態訊號,利用運算訊號之圖形而非強度(即與按壓強度無關),以訊號之波形判斷身體之機械性能是否有受到干擾,並做成一神經傳導之神經動力測試表,可幫助受測者前後測試作為評估是否有排除生理(身體位置)干擾方式,並能有效擴大檢測範圍,進而讓受測者能完整且清楚地檢視自身神經系統機械功能與機械敏感度。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神經動力檢測裝置,尤指涉及一種測試神經傳導所產生之機械行為,特別係指利用訊號之波形判斷身體之機械性能是否有受到干擾,並做成一神經傳導之神經動力測試表者。
神經動力學測試可以了解神經組織與神經支配之組織其中之機械性表現。在上肢部分,常見測試為上肢神經動力學測試(upper limb neurodynamic tests,ULNT);在下肢部分,常見為身體下垂測試、直膝抬腿測試。
目前少有文獻探討股神經身體前彎測試之應用。股神經身體前彎測試主要是用於探討評估神經系統機械功能與機械敏感度,包含中部腰椎神經與股神經關聯性,進行評估時,徵狀可能產生在腰椎、髖關節、鼠蹊、大腿與膝關節附近位置區域。
鑑此,目前需要一種測試神經傳導所產生之機械行為之裝置,以評估出身體之機械性能是否有受到干擾。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於,克服習知技藝所遭遇之上述問題並提供一種測試神經傳導所產生之機械行為,透過按壓神經動力感測器感應肢體動作,由藍芽等無線傳輸接收神經運動狀態訊號,利
用運算訊號之圖形而非強度(即與按壓強度無關),以訊號之波形判斷身體之機械性能是否有受到干擾,並做成一神經傳導之神經動力測試表,可幫助受測者前後測試作為評估是否有排除生理(身體位置)干擾方式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可進一步評估股神經身體前彎測試之神經系統機械功能與機械敏感度,包含評估在腰椎、髖關節、鼠蹊、大腿與膝關節附近位置區域之中部腰椎神經與股神經關聯性,能擴大檢測範圍,讓受測者更為完整地建立神經傳導之神經動力測試表,使檢測過程更有效率,讓受測者可以完整而清楚地檢視自身神經系統機械功能與機械敏感度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
為達以上之目的,本創作係一種神經動力檢測裝置,係包括數個神經動力感測器,係分別設於一受測者之臉部、軀幹及肢體上,每一神經動力感測器所在位置係對應一人體骨骼模型上標示之神經點位位置,用以按壓振動感測該受測者依據與各該神經點位位置對應之標準肢體動作所做之肢體動作,而可產生一人體肌肉之神經運動狀態訊號;一主機,其包括一姿態運算單元以及連接於該姿態運算單元之一神經動力判斷單元及一資料庫,於該資料庫設定有至少一標準肢體動作之神經運動狀態資料,於該姿態運算單元輸入該受測者身體資訊及肢體動作等參數,以建立一符合該受測者身體特徵之人體骨骼與神經點位之對應圖,用以分析該肢體動作對該受測者各部肌肉與關節運動所產生之受力狀態,並接收各該神經動力感測器所產生人體肌肉之神經運動狀態訊號,與該資料庫中標準肢體動作之神經運動狀態資料進行比對,計算給
予該受測者之點位分數以得到該受測者肢體動作之目標達成比例值,再由該神經動力判斷單元依據該目標達成比例值與各部肌肉與關節運動之受力狀態進行神經動力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產生一神經動力測試表,用以判斷該受測者身體之神經傳導所產生之機械行為是否受到干擾;以及一顯示單元,係以一神經動力紀錄介面顯示選自該主機之人體骨骼與神經點位之對應圖、該點位分數、該目標達成比例值、及該神經動力測試表所組成之神經動力資訊。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各該神經動力感測器係透過一無線通訊模組傳輸至該主機。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無線通訊模組係為紅外線(Infrared,IR)模組、無線電波(Radio Frequency,RF)模組、藍芽(Bluetooth)模組或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Fidelity,WiFi)模組。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主機係透過一傳輸介面傳輸至該顯示單元。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傳輸介面係為有線傳輸或無線傳輸。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各該神經動力感測器係以非侵入方式設置於該受測者之臉部、軀幹及肢體上。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資料庫更可儲存該主機之人體骨骼與神經點位之對應圖、該點位分數、該目標達成比例值、及該神經動力測試表。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主機係為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姿態運算單元係為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 Unit,MCU)或微處理器(Micro Processing Unit,MPU)。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顯示單元係為投影裝置、電子顯示器或行動裝置。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人體骨骼模型大小以1:1比例製作,其上依對應實際人體各部位標示有數個神經點位。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人體骨骼模型為一印有人體骨骼圖之平面布料。
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中,該人體骨骼模型為一塑膠之立體人體骨骼模型。
1a~1n‧‧‧神經動力感測器
2‧‧‧主機
21‧‧‧姿態運算單元
211‧‧‧人體骨骼與神經點位之對應圖
212‧‧‧點位分數
213‧‧‧目標達成比例值
214‧‧‧神經動力測試表
22‧‧‧神經動力判斷單元
23‧‧‧資料庫
3‧‧‧顯示單元
31‧‧‧神經動力紀錄介面
4‧‧‧受測者
P‧‧‧人體骨骼
P1~P14‧‧‧神經點位
第1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示意圖。
第2圖,係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神經動力紀錄介面顯示示意圖。
請參閱『第1圖及第2圖』所示,係分別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示意圖、及本創作一實施例之神經動力紀錄介面顯示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係一種神經動力檢測裝置,係包括數個神經動力感測器1a~1n、一主機2以及一顯示單元3所構成。
上述所提數個神經動力感測器1a~1n係分別設於一受測者之臉部、軀幹及肢體上,每一神經動力感測器1a~1n所在位置係對應一人體骨骼模型上標示之神經點位位置。
該主機2係與各該神經動力感測器1a~1n連接,其包括一姿態運算單元21、一神經動力判斷單元22及一資料庫23,且該神經動力判斷單元22及該資料庫23係與該姿態運算單元21連接。
該顯示單元3係與該主機2連接,其具有一神經動力紀錄介面31。如是,藉由上述揭露之結構構成一全新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
上述人體骨骼模型大小以1:1比例製作,其上依對應實際人體各部位標示有數個神經點位,且該人體骨骼模型可為一印有人體骨骼圖之平面布料,抑或為一塑膠之立體人體骨骼模型。
當運用時,本創作係以非侵入方式將數個神經動力感測器1a~1n設置於一受測者4之臉部、軀幹及肢體上共14個感測點位;包含神經動力感測器1a、1b設於兩腳足跟位置、神經動力感測器1c、1d設於兩腳膝蓋位置、神經動力感測器1e~1h設於髖關節上、下、左、右側位置、神經動力感測器1i設於胸骨柄位置、神經動力感測器1j、1k設於兩側肩膀位置、神經動力感測器1l、1m設於兩側耳朵位置、以及神經動力感測器1n設於人中位置。
上述各該神經動力感測器1a~1n透過按壓振動感測該受測者4依據與各該神經點位位置對應之標準肢體動作所做之肢體動
作,而可產生一對應之人體肌肉之神經運動狀態訊號,並透過一無線通訊模組(圖中未示)傳輸至主機2,其中該無線通訊模組可為紅外線(Infrared,IR)模組、無線電波(Radio Frequency,RF)模組、藍芽(Bluetooth)模組或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Fidelity,WiFi)模組。
而該主機2為搭載有運算能力之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 Unit,MCU)或微處理器(Micro Processing Unit,MPU)之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該主機2於資料庫23設定有至少一標準肢體動作之神經運動狀態資料,於姿態運算單元21輸入該受測者4身體資訊及肢體動作等參數,以建立一符合該受測者4身體特徵之人體骨骼P與神經點位P1~P14之對應圖211,用以分析該肢體動作對該受測者4各部肌肉與關節運動所產生之受力狀態,並接收各該神經動力感測器1a~1n所產生人體肌肉之神經運動狀態訊號,與該資料庫23中標準肢體動作之神經運動狀態資料進行比對,計算給予該受測者4之點位分數212以得到該受測者肢體動作之目標達成比例值213,再由神經動力判斷單元22依據該目標達成比例值213與各部肌肉與關節運動之受力狀態進行神經動力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產生一神經動力測試表214,用以判斷該受測者4身體之神經傳導所產生之機械行為是否受到干擾。同時將該主機2運算所得之人體骨骼與神經點位之對應圖211、該點位分數212、該目標達成比例值213、及該神經動力測試表214所組成之神經動力資訊藉由一傳輸介面(圖中未示)傳輸至顯示單
元3以神經動力紀錄介面31顯示出來,並可進一步儲存至該資料庫23中。其中該傳輸介面可為有線傳輸或無線傳輸,例如IR、RF、Bluetooth、USB、RS232、RS422…等,該顯示單元3可為投影裝置、電子顯示器或行動裝置。
本創作所提供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不同於現有的神經動力學測試僅透過上肢神經動力學測試(upper limb neurodynamic tests,ULNT)、身體下垂測試與直膝抬腿測試去對應受測者之上下肢部位,而是可進一步評估股神經身體前彎測試之神經系統機械功能與機械敏感度,包含評估在腰椎、髖關節、鼠蹊、大腿與膝關節附近位置區域之中部腰椎神經與股神經關聯性,因此,能擴大檢測範圍,讓受測者更為完整地建立神經傳導之神經動力測試表,使檢測過程更有效率,讓受測者可以完整而清楚地檢視自身神經系統機械功能與機械敏感度。
綜上所述,本創作係一種神經動力檢測裝置,可有效改善習用之種種缺點,主要目的係測試神經傳導所產生之機械行為,透過按壓神經動力感測器感應肢體動作,由藍芽等無線傳輸接收神經運動狀態訊號,利用運算訊號之圖形而非強度(即與按壓強度無關),以訊號之波形判斷身體之機械性能是否有受到干擾,並做成一神經傳導之神經動力測試表,可幫助受測者前後測試作為評估是否有排除生理(身體位置)干擾方式,進而使本創作之產生能更進步、更實用、更符合使用者之所須,確已符合新型專利申請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書
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Claims (13)
- 一種神經動力檢測裝置,係包括:數個神經動力感測器,係分別設於一受測者之臉部、軀幹及肢體上,每一神經動力感測器所在位置係對應一人體骨骼模型上標示之神經點位位置,用以按壓振動感測該受測者依據與各該神經點位位置對應之標準肢體動作所做之肢體動作,而可產生一人體肌肉之神經運動狀態訊號;一主機,其包括一姿態運算單元以及連接於該姿態運算單元之一神經動力判斷單元及一資料庫,於該資料庫設定有至少一標準肢體動作之神經運動狀態資料,於該姿態運算單元輸入該受測者身體資訊及肢體動作等參數,以建立一符合該受測者身體特徵之人體骨骼與神經點位之對應圖,用以分析該肢體動作對該受測者各部肌肉與關節運動所產生之受力狀態,並接收各該神經動力感測器所產生人體肌肉之神經運動狀態訊號,與該資料庫中標準肢體動作之神經運動狀態資料進行比對,計算給予該受測者之點位分數以得到該受測者肢體動作之目標達成比例值,再由該神經動力判斷單元依據該目標達成比例值與各部肌肉與關節運動之受力狀態進行神經動力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產生一神經動力測試表,用以判斷該受測者身體之神經傳導所產生之機械行為是否受到干擾;以及一顯示單元,係以一神經動力紀錄介面顯示選自該主機之人體骨骼與神經點位之對應圖、該點位分數、該目標達成比例值、及該 神經動力測試表所組成之神經動力資訊。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其中,各該神經動力感測器係透過一無線通訊模組傳輸至該主機。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其中,該無線通訊模組係為紅外線(Infrared,IR)模組、無線電波(Radio Frequency,RF)模組、藍芽(Bluetooth)模組或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Fidelity,WiFi)模組。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其中,該主機係透過一傳輸介面傳輸至該顯示單元。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其中,該傳輸介面係為有線傳輸或無線傳輸。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其中,各該神經動力感測器係以非侵入方式設置於該受測者之臉部、軀幹及肢體上。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其中,該資料庫更可儲存該主機之人體骨骼與神經點位之對應圖、該點位分數、該目標達成比例值、及該神經動力測試表。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其中,該主機係為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其中,該姿態運算單元係為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 Unit,MCU)或微處理器(Micro Processing Unit,MPU)。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其中,該顯示單元係為投影裝置、電子顯示器或行動裝置。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其中,該人體骨骼模型大小以1:1比例製作,其上依對應實際人體各部位標示有數個神經點位。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其中,該人體骨骼模型為一印有人體骨骼圖之平面布料。
- 依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神經動力檢測裝置,其中,該人體骨骼模型為一塑膠之立體人體骨骼模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216486U TWM557091U (zh) | 2017-11-02 | 2017-11-02 | 神經動力檢測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6216486U TWM557091U (zh) | 2017-11-02 | 2017-11-02 | 神經動力檢測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57091U true TWM557091U (zh) | 2018-03-21 |
Family
ID=62191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216486U TWM557091U (zh) | 2017-11-02 | 2017-11-02 | 神經動力檢測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5709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61808B (zh) * | 2018-03-23 | 2019-06-11 |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生理偵測系統、方法及其穿戴式裝置 |
-
2017
- 2017-11-02 TW TW106216486U patent/TWM557091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61808B (zh) * | 2018-03-23 | 2019-06-11 |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生理偵測系統、方法及其穿戴式裝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93579B (zh) | The state of the muscle movement state analysis system,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 |
KR101576526B1 (ko) | 재활운동 지원 장치 및 방법 | |
US20120289868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oring sport related fitness by estimating muscle power and joint force of limbs | |
CN104856706B (zh) | 膝关节力学特征测试仪器 | |
De Menezes et al. | Measurement propertie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motor coordination test in individuals with stroke | |
Perez-Cruzado et al. | Parameterization and reliability of single-leg balance test assessed with inertial sensors in stroke survivo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 |
Park et al. |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learns clinical assessment of spasticity in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 |
Rao et al. | Accelerometers for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following spine surgery | |
Seo et al. | Modifying Kinect placement to improve upper limb joint angle measurement accuracy | |
AU2019271907A1 (en)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muscle stiffness | |
TWI490011B (zh) | 運動分析系統與方法 | |
CN102697507A (zh) | 患者康复训练步行状态分析系统及方法 | |
Bonnechere et al. | Determination of repeatability of kinect sensor | |
CN111326232A (zh) | 一种基于三维步态分析系统鉴别异常步态形式的方法 | |
Tedesco et al. | A multi-sensors wearable system for remote assessment of physiotherapy exercises during ACL rehabilitation | |
US20190328321A1 (en) | Sensitivity metering system for use in patient diagnosis field | |
US20220296129A1 (en) | Activity monitoring system | |
JP6216984B2 (ja) | ロコモティブシンドロームの評価値算出方法、および評価装置 | |
TWM557091U (zh) | 神經動力檢測裝置 | |
US11350873B2 (en) | Portable qua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joint accessory movement | |
US9949685B2 (en) | Instrumented sleeve | |
Popovski et al. | Personal digital life coach for physical therapy | |
WO2021186709A1 (ja) | 運動支援装置、運動支援システム、運動支援方法および運動支援プログラム | |
CN107242853A (zh) | 腰部活动风险评估和监测设备 | |
CN216021064U (zh) | 平衡感与肌力量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