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556433U - 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 - Google Patents

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56433U
TWM556433U TW106215795U TW106215795U TWM556433U TW M556433 U TWM556433 U TW M556433U TW 106215795 U TW106215795 U TW 106215795U TW 106215795 U TW106215795 U TW 106215795U TW M556433 U TWM556433 U TW M55643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disposed
driving
power
p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15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裕欽
Original Assignee
林裕欽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裕欽 filed Critical 林裕欽
Priority to TW106215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56433U/zh
Publication of TWM556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56433U/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種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係於一本體軸向二端相對分別設一N極磁鐵及S極磁鐵,而一轉軸一端設一N極磁部,另一端設一S極磁部,將該轉軸一端之N極磁部係置於該N極磁鐵上方,另一端S極磁部置於該S極磁鐵上方,令該轉軸懸浮於該N極磁鐵及S極磁鐵之間。又該轉軸上另設一發電單元及動力磁盤,該發電單元可於該轉軸轉動時產生感應電動勢,再令該感應電動勢由一儲能單元接收,並轉換電能儲存,而該動力磁盤上設有若干動力磁鐵,可配合一驅動磁體令該動力磁盤轉動;另外該本體下方設一啟動單元,用以驅動該轉軸轉動。藉此達到以磁浮轉動發電之目的,再利用驅動磁體配合動力磁盤讓該發電單元持續發電,讓電能持續由設於該本體上的插座向外輸出,方便使用者於需要時使用電源。

Description

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
本創作係隸屬一種磁力發電之創作,特別係指一種以磁浮方式進行發電的結構改良。
按,為減少環境的污染並且符合環保的需求,綠色能源技術廣受重視,在現有的綠能發電技術中,主要是包括風力發電以及太陽能發電,這兩種發電方式需要風力以及太陽能兩種自然的力量來產生電力,然而這些自然的力量容易受到限制,例如風速沒有達到一定程度或是風力動能的持續性不足,致使無法帶動發電機產生電力;同樣地,若是太陽光的強度不夠,或是太陽光照射的時間不夠長,使得太陽能板無法產出足夠的電力,造成以上兩種發電方式的效率不佳,而且其購置成本以及維修成本較高,不易達到目前社會上使用的需求。另外亦有使用磁力旋動發電之先前技術,惟現在的綠色能源產品,對於一般家庭或3c產品的使用者來說,有著攜帶不便及無法隨時發電使用的缺點,而有加以改進的必要。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乃針對前述習用創作問題深入探討,並藉由多年從事相關產業之研發與製造經驗,積極尋求解決之道,經過長期努力之研究與發展,終於成功的開發出本創作『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以改善習用創作之問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其係令磁力發電能以手動方式令其懸浮旋轉發電,並將電能轉換為12V、110V、220V,方便使用者攜帶、使用。
緣於達成上述之創作目的,本創作『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其構成包含一本體,以及組設於該本體內之磁浮單元、發電單元、儲能單元、、啟動單元,係於該本體軸向二端相對位置分別形成一定位部,用以組設該磁浮單元,而本體外側適當處則可設USB插槽、110V插座、220V插座。該磁浮單元包括一轉軸及N極磁鐵、S極磁鐵、動力磁盤,以及驅動磁體,該轉軸一端係設一N極磁部,另一端設一S極磁部,該N極磁鐵及S極磁鐵係分別設置於該本體之定位部內,而該轉軸一端之N極磁部係置於該N極磁鐵上方,另一端S極磁部置於該S極磁鐵上方,令該轉軸懸浮於該N極磁鐵及S極磁鐵之間,又該動力磁盤係設於該轉軸上,其外圓周面上等角度設置有若干相同極性的動力磁鐵,而該驅動磁體係利用一調速旋鈕設置於該本體上,該驅動磁體係一極性與該等動力磁鐵相同之磁鐵,其設置之位置並與該等動力磁鐵相對,而能利用磁極同性相斥原理令該轉軸持續轉動。該發電單元係設於該轉軸上,具有一可隨著該轉軸轉動之轉子,以及一具有線圈的定子,利用該轉子轉動時產生的磁場切割線圈產生感應電動勢,再將該感應電動勢由該儲能單元接收並轉換電能儲存,其儲存的電能係可經由該本體之插座向外輸出。又該啟動單元係設於該本體下方,至少具有一驅動機組及拉動部,該驅動機組一端凸設一嵌接部,係與該轉軸對應的部位作啟動接觸,而該拉動部係一可拉動該驅動機組轉動之拉繩,用以驅動該轉軸轉動。藉此,利用該啟動部以拉繩驅動轉軸旋轉,令該發電單元將動能轉換為電能供使用者使用,再利用驅動磁體配合動力磁盤讓該發電單元持續發電,方便使用者於需要時使用電源,不僅操作簡便、攜帶方便,同時更能提供多種不同伏特的電源,適合不同的使用需求。   有關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於后,相信本創作上述之目的、構造及特徵,當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體的瞭解。
請參閱第一~三圖所示,本創作『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其構成包含一本體(10)、磁浮單元(20)、發電單元(30)、儲能單元(40)與啟動單元(50),其中:
該本體(10)係一般殼體結構,內緣中心軸向相對二端分別形成一呈凹陷結構的定位部(11),並於外側適當處設有一螺孔(16),用以組設該磁浮單元(20),而外側適當處則可設置如USB插槽(12)、110V插座(13)或220V插座(14)。
該磁浮單元(20)包括一轉軸(21)、N極磁鐵(22)、S極磁鐵(23)、動力磁盤(24),以及一驅動磁體(25);該轉軸(21)係一長形軸桿,二端設有一呈凸字型之N極磁部(211)及S極磁部(212),且該轉軸(21)下端形成一驅動部(213),該驅動部(213)並穿出該本體(10)底部。該N極磁鐵(22)及S極磁鐵(23)係一般永久性磁鐵,呈現對應該定位部(11)的結構型態,分別設置於該本體(10)之定位部(11)內;再者該動力磁盤(24)係設於該轉軸(21)上,其外圓周面上等角度設置有若干動力磁鐵(26),該等動力磁鐵(26)朝向外側一面的極性相同,例如都是為N極;而該驅動磁體(25)係一極性與該等動力磁鐵(26)相同之磁鐵,亦即其與該等動力磁鐵(26)相對應一側的極性係同為N極;該驅動磁體(25)可利用一調速旋鈕(27)組設於該本體(10)上,該本體(10)其螺孔(16)成型的位置係與該動力磁盤(24)設置之位置相對,而該調速旋鈕(27)係為一具有外螺紋之螺桿,令該調速旋鈕(27)以螺鎖方式組設於該本體(10)之螺孔(16)處,又該調速旋鈕(27)位於該本體(10)內緣一端組設有一定位片(271),用以固定該驅動磁體(25),且該驅動磁體(25)係可呈一特定角度固定 ,而能配合該等動力磁鐵(26)利用磁極同性相斥原理令該轉軸(21)持續轉動。
裝配時,係將該轉軸(21)一端之N極磁部(211)置於該N極磁鐵(22)上方,另一端S極磁部(212)置於該S極磁鐵上方(23),利用同極相斥原理,令該轉軸(21)懸浮於該N極磁鐵(22)及S極磁鐵(23)之間;可利用該調速旋鈕(27)的轉動,調整該驅動磁體(25)與該等動力磁鐵(15)間的距離,達到控制與調整該轉軸(21)旋轉速度之目的。
該發電單元(30)係一殼體內裝設轉子(31)及定子(32)並於中心透空的二端內緣分別設一軸承(33),令該轉軸(21)穿設該軸承(33)及轉子(31),而該定子(32)上則繞設有線圈(圖中未顯示),當該轉子(31)隨著該轉軸(21)轉動時,利用該轉子(31)轉動時產生的磁場切割線圈產生感應電動勢,再利用該儲能單元(40)接收感應電動勢。
該儲能單元(40)係電性連接該發電單元(30),在接收感應電動勢後轉換電能儲存,其儲存的電能可為直流電,或經由轉換器轉換為110V或220V的交流電後,經由本體(10)之插座(13、14)向外輸出。
該啟動單元(50)係設於該本體(10)下方,係一外殼體內組設一驅動機組(51)及拉動部(52),該驅動機組(51)之驅動機構乃己知技術,不另贅述,其一端凸設一嵌接部(511),該嵌接部(511)係與該轉軸(21)之驅動部(213)作啟動接觸;而該拉動部(52)係一可拉動該驅動機組(51)轉動之拉繩,外側接設有一拉柄(521),當該驅動機組(51)轉動時,係可驅動該轉軸(21)轉動。
另外,該本體(10)沿軸向內壁適當處係相對設置有若干支桿(15),各該支桿(15)對應該轉軸(21)之端緣設有一護緣(151),各該護緣(151)呈圓弧狀,位於隔空相鄰該轉軸(21)之適當處,當該轉軸(21)用以限制該轉軸(21)懸浮時的位置。
藉此,利用該啟動單元(51)以拉動部(52)驅動轉軸(21)旋轉,令該發電單元(30)將動能轉換為各種電能供使用者使用,不僅操作簡便、攜帶方便,同時更能提供多種不同電源,適合不同的使用需求。 綜上所述,本創作在同類產品中實有其極佳之進步實用性,同時遍查國內外關於此類結構之技術資料、文獻中亦未發現有相同的構造存在在先,是以本創作實已具備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上述實施例,僅用以舉例說明本創作,據以在不離本創作精神之範圍,熟習此項技藝者憑之而作之各種變形、修飾與應用,均應包括於本創作之範疇者。
(10)‧‧‧本體
(11)‧‧‧定位部
(12)‧‧‧USB插槽
(13)‧‧‧110V插座
(14)‧‧‧220V插座
(15)‧‧‧支桿
(151)‧‧‧護緣
(16)‧‧‧螺孔
(20)‧‧‧磁浮單元
(21)‧‧‧轉軸
(211)‧‧‧N極磁部
(212)‧‧‧S極磁部
(213)‧‧‧驅動部
(22)‧‧‧N極磁鐵
(23)‧‧‧S極磁鐵
(24)‧‧‧動力磁盤
(25)‧‧‧驅動磁體
(26)‧‧‧動力磁鐵
(27)‧‧‧調速旋鈕
(271)‧‧‧定位片,
(30)‧‧‧發電單元
(31)‧‧‧轉子
(32)‧‧‧定子
(33)‧‧‧軸承
(40)‧‧‧儲能單元
(50)‧‧‧啟動單元
(51)‧‧‧驅動機組
(52)‧‧‧拉動部
(511)‧‧‧嵌接部
(521)‧‧‧拉柄
第一圖:係本創作正視之組合剖面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俯視之組合剖面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顯示動力磁盤與驅動磁體組合關係之俯視剖面圖。

Claims (5)

  1. 一種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其構成包含一本體,以及組設於該本體內之磁浮單元、發電單元、儲能單元與啟動單元,其中:   該本體軸向二端相對位置分別形成一定位部,外側適當處至少設有一插座;   該磁浮單元包括一轉軸、N極磁鐵、S極磁鐵、動力磁盤,以及驅動磁體,該轉軸一端係設一N極磁部,另一端設一S極磁部,該N極磁鐵及S極磁鐵係分別設置於該本體之定位部內,而該轉軸一端之N極磁部係置於該N極磁鐵上方,另一端S極磁部置於該S極磁鐵上方,令該轉軸懸浮於該N極磁鐵及S極磁鐵之間,又該動力磁盤係設於該轉軸上,其外圓周面上等角度設置有若干相同極性的動力磁鐵,而該驅動磁體係利用一調速旋鈕設置於該本體上,該驅動磁體係一極性與該等動力磁鐵相同之磁鐵,其設置之位置並與該等動力磁鐵相對; 該發電單元係設於該轉軸上,具有一可隨著該轉軸轉動之轉子,以及一具有線圈的定子,利用該轉子轉動時產生的磁場切割線圈產生感應電動勢;   該儲能單元係電性連接該發電單元,用以接收感應電動勢,並轉換電能儲存,其儲存的電能係可經由該本體之插座向外輸出;   該啟動單元係設於該本體上,至少具有一驅動機組及拉動部,該驅動機組一端凸設一嵌接部,係與該轉軸對應的部位作啟動接觸,而該拉動部係一可拉動該驅動機組轉動之拉繩,用以驅動該轉軸轉動。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其中設於該本體上之插座可為USB插槽、110V插座、220V插座。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其中該轉軸對應該啟動單元一端係形成一驅動部,該驅動部係穿設該本體底部,與該啟動單元之嵌接部作傳動接觸。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其中該本體沿軸向內壁適當處係相對設置若干支桿,各該支桿對應該轉軸之端緣設有一護緣,各該護緣呈弧圓狀,位於隔空相鄰該轉軸之適當處,用以限制該轉軸懸浮時的位置。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其中該本體設置該調速旋鈕之位置形可形成一螺孔,而該調速旋鈕係為一具有外螺紋之螺桿,令該調速旋鈕以螺鎖方式組設於該本體上,又該調速旋鈕位於該本體內緣一端組設有一定位片,用以固定該驅動磁體,可利用該調速旋鈕的旋動調整該驅動磁體與該等動力磁鐵間的距離,達到控制與調整該轉軸旋轉速度之目的。
TW106215795U 2017-10-26 2017-10-26 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 TWM556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5795U TWM556433U (zh) 2017-10-26 2017-10-26 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15795U TWM556433U (zh) 2017-10-26 2017-10-26 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56433U true TWM556433U (zh) 2018-03-01

Family

ID=62192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15795U TWM556433U (zh) 2017-10-26 2017-10-26 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5643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0137B (zh) * 2018-11-28 2020-04-01 翁壽成 磁浮發電裝置
TWI807768B (zh) * 2022-04-08 2023-07-01 郭樹雄 電動發電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0137B (zh) * 2018-11-28 2020-04-01 翁壽成 磁浮發電裝置
TWI807768B (zh) * 2022-04-08 2023-07-01 郭樹雄 電動發電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6026B2 (en) Power generator
TWM556433U (zh) 磁浮發電器之組成結構
KR20160049617A (ko) 풍력발전용 듀얼 발전기
WO2020160698A1 (zh) 磁动能惯性发电装置
TW201410984A (zh) 具有能量轉換之風扇裝置
TW201310871A (zh) 磁浮式能源生成裝置
JP2014204644A (ja) モノポール構成の発電機
US10454340B2 (en) Power storage device
JP2012115130A (ja) 非磁性回転子内外固定子発電機の構造
KR20120124157A (ko) 자석을 이용한 발전장치
KR101136561B1 (ko) 작은 운동에너지를 전기에너지로 변환하는 자가발전기
TWM429259U (en) Improved structure of tray-type magnetic energy generator
CN206332601U (zh) 磁能传动装置及具有磁能传动装置的发电机
KR101195709B1 (ko) 네오디뮴자석을 이용한 전기발생장치
KR101223825B1 (ko) 나선형 구조를 갖는 네오디뮴자석을 이용한 전기발생장치
TWI591940B (zh) 無摩擦力的風力發電系統
CN202026218U (zh) 非磁性转子内外定子发电机的结构
TW201813274A (zh) 多重無限能源生成機
TW201637342A (zh) 磁浮發電機
TWM528033U (zh) 電能轉換裝置
KR200455028Y1 (ko) 유도전동기
KR20160142262A (ko) 영구자석발전 회전문
JP2024533211A (ja) クリーンで再生可能かつ持続可能な発電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RU36584U1 (ru) Электрогенератор
TWI511423B (zh) A motor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and a heating furnace having the motor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