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545270U - 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5270U
TWM545270U TW106202624U TW106202624U TWM545270U TW M545270 U TWM545270 U TW M545270U TW 106202624 U TW106202624 U TW 106202624U TW 106202624 U TW106202624 U TW 106202624U TW M545270 U TWM545270 U TW M54527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optical film
bottom plate
light guide
frame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26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健彰
巫崧輔
Original Assignee
瑞儀(廣州)光電子器件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儀(廣州)光電子器件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儀(廣州)光電子器件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45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5270U/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更具體地來說,本創作有關於一種具有框架模組的顯示裝置。
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BLM)為顯示裝置之重要零組件之一。由於顯示裝置中的顯示面板(例如液晶顯示面板)本身不會發光,因此必須透過背光模組的發光源投射光線,以達到顯示之功能。
目前市面上具有背光模組之顯示裝置的主要架構包括外部組件和內部組件,外部組件的主要功能為外觀美化和強度提升,而內部組件的主要功能為承載面板、壓制導光板、固定和定位膜片。因此,外部組件和內部組件需要各種不同的元件來達到這些功能,卻也因此造成了厚度及成本的增加。
在背光模組/顯示裝置的厚度需要薄化的狀況下,結構強度勢必需要補強,元件之材料也需特別選用,加上對外觀上的需求,更增加了設計的困難。
為了解決上述習知之問題點,本創作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殼體、設置於殼體上之一導光板、設置於導光板上之一光學膜片、連接殼體之一框架模組、以及一顯示面 板。殼體包括一底板和連接前述底板之一側壁,且底板具有一凸柱。導光板位於光學膜片和底板之間。光學膜片具有一耳部,且前述凸柱穿過此耳部。框架模組之頂面對齊光學膜片之頂面,且顯示面板設置於光學膜片和框架模組上。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框架模組之部分接觸導光板並位於導光板和顯示面板之間。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框架模組包括一水平段部和一黏性元件,黏性元件黏貼顯示面板和水平段部,且黏性元件之頂面對齊光學膜片之頂面。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水平段部之一端固定於前述側壁。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水平段部與底板之間具有一間距。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框架模組更具有一直立段部,連接該水平段部並位於導光板和側壁之間。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直立段部接觸底板。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直立段部固定於該側壁。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固定元件,框架模組具有一孔洞,且固定元件穿過該底板進入該孔洞。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框架模組具有一凹槽,且耳部容置於凹槽中。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顯示裝置更包括一膠體,顯示面板藉由膠體貼附於光學膜片和框架模組上。
100‧‧‧殼體
110‧‧‧底板
111‧‧‧凸柱
120‧‧‧側壁
200‧‧‧框架模組
210‧‧‧水平段部
211‧‧‧凹槽
212‧‧‧孔洞
213‧‧‧頂面
220‧‧‧直立段部
230‧‧‧黏性元件
231‧‧‧頂面
300‧‧‧固定元件
400‧‧‧反射元件
500‧‧‧導光板
510‧‧‧上表面
600‧‧‧光學膜片
610‧‧‧耳部
611‧‧‧穿孔
620‧‧‧頂面
700‧‧‧膠體
800‧‧‧顯示面板
900‧‧‧光源模組
第1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示意圖。
第2A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爆炸圖。
第2B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爆炸圖的局部放大圖。
第3A圖係表示第1圖中沿A-A方向之剖視圖。
第3B圖係表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之顯示裝置的局部剖視圖。
第4圖係表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中,光學膜片的耳部容置於框架模組的凹槽中之示意圖。
第5圖係表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示意圖。
第6圖係表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示意圖。
第7圖係表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示意圖。
以下說明本創作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然而,可輕易了解本創作實施例提供許多合適的創作概念而可實施於廣泛的各種特定背景。所揭示的特定實施例僅僅用於說明以特定方法使用本創作,並非用以侷限本創作的範圍。
除非另外定義,在此使用的全部用語(包括技術及科學用語)具有與此篇揭露所屬之一般技藝者所通常理解的相同涵義。能理解的是這些用語,例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義的用語,應被解讀成具有一與相關技術及本揭露的背景或上下文一致的意思,而不應以一理想化或過度正式的方式解讀,除 非在此特別定義。
第1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示意圖,第2A、2B圖係表示第1圖所示之顯示裝置的爆炸圖,且第3A圖係表示第1圖中沿A-A方向之剖視圖。請一併參閱第1~3A圖,前述顯示裝置主要包括一殼體100、一框架模組200、至少一固定元件300、一反射元件400、一導光板500、一光學膜片600、一膠體700、一顯示面板800以及一光源模組900,其中,光源模組900上包括有朝向前述導光板500的複數個發光二極體,且這些發光二極體提供之光線可被導光板500導引至顯示面板800。
殼體100包括一底板110和四個側壁120,前述側壁120分別連接底板110的四邊,藉以圍繞前述框架模組200、固定元件300、反射元件400、導光板500、光學膜片600、膠體700、顯示面板800和光源模組900。此外,底板110上更形成有至少一凸柱111。
如第2B、3A圖所示,框架結構200具有一L字形剖面,並可劃分為一水平段部210和一直立段部220。水平段部210上形成有至少一凹槽211和至少一孔洞212,其中凹槽211之位置對應於底板110上的凸柱111之位置,且固定元件300可如第3A圖所示的方式,由上方進入孔洞212並固定於底板110。或者,亦可如第3B圖所示的方式,可由下方穿過底板110並進入水平段部210上的孔洞212,以將框架結構200固定於底板110上。前述固定元件300例如為螺絲或鉚釘。
於本實施例中,水平段部210與底板110之間相隔 一間距,直立段部220由水平段部210朝下方延伸至底板110並與底板110接觸。此外,直立段部220更位於導光板500和殼體100的側壁120之間。如此一來,由導光板500之側邊洩漏之光線可被框架結構200的直立段部220和殼體100的側壁120所阻擋,故可有效地降低顯示裝置側邊的漏光情形。
再者,框架結構200的直立段部220可藉由黏貼或鎖固之方式固定於殼體100的側壁120上,使框架結構200更為穩固地固定於殼體100。
如第2A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框架結構200具有一C字形結構。光源模組900可設置於導光板500的一邊,框架結構200則可遮蔽導光板500的其餘三邊,以使顯示裝置之各側邊皆有良好的遮光效果。於一些實施例中,框架結構200亦可選擇性地遮蔽導光板500的一邊或兩邊,惟框架結構200與光源模組900應設置於導光板500的相異側。
請繼續參閱第2B、3A圖,反射元件400係設置於殼體100的底板110上,且位於導光板500和底板110之間。需特別說明的是,框架結構200的水平段部210可朝向殼體100的內側空間延伸並接觸導光板500的上表面510,亦即,水平段部210可在顯示面板800和導光板500之間接觸導光板500,故導光板500可被框架結構200壓制而固定。
光學膜片600設置於導光板500和顯示面板800之間,且導光板500位於光學膜片600和反射元件400之間。光學膜片600具有至少一耳部610,且耳部610上形成一穿孔611。如第4圖所示,當光學膜片600組裝完成時,前述耳部610會容置 於水平段部210之凹槽211中,且底板110上的凸柱111可穿過穿孔611以定位光學膜片600。前述凸柱111可包括軟性材料,以避免刮傷前述光學膜片600。
特別的是,凸柱111應不凸出於前述穿孔611,藉此,顯示面板800可藉由膠體700被平坦地貼附在水平段部210的一頂面213上。
請參閱第5圖,於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膠體被省略且框架模組200更包括一黏性元件230。前述黏性元件230設置於框架模組200的水平段部210上,以黏貼顯示面板800和水平段部210。
在這個實施例中,黏性元件230的頂面231係對齊光學膜片600的頂面620,因此,光學膜片600的頂面620可接觸顯示面板800以提供支撐,顯示面板800可被平坦地設置於光學膜片600和黏性元件230上。
如第6、7圖所示,於本創作一些實施例中,顯示裝置的框架結構200亦可省略前述直立段部,使水平段部210之一端直接固定於殼體100的側壁120上,例如可藉由黏貼、焊接或鎖固等方式固定。其中,第6、7圖的差異在於,第7圖所示之顯示裝置中的光學膜片600的頂面620可接觸顯示面板800以提供支撐。
綜上所述,本創作提供一種顯示裝置,藉由設置前述框架結構,可使顯示面板穩固且平坦地被設置。再者,由於框架結構中的水平段部可延伸至導光板上方來接觸導光板,故可以省略固定導光板和反射元件的零件,減少顯示裝置 的整體厚度。而框架結構中的直立段部則可有效地防止顯示裝置側邊的漏光情形。
雖然本創作的實施例及其優點已揭露如上,但應該瞭解的是,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更動、替代與潤飾。此外,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並未侷限於說明書內所述特定實施例中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從本創作揭示內容中理解現行或未來所發展出的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只要可以在此處所述實施例中實施大抵相同功能或獲得大抵相同結果皆可根據本創作使用。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包括上述製程、機器、製造、物質組成、裝置、方法及步驟。另外,每一申請專利範圍構成個別的實施例,且本創作之保護範圍也包括各個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的組合。
雖然本創作以前述數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除此之外,每個申請專利範圍建構成一獨立的實施例,且各種申請專利範圍及實施例之組合皆介於本創作之範圍內。
100‧‧‧殼體
110‧‧‧底板
120‧‧‧側壁
200‧‧‧框架模組
210‧‧‧水平段部
213‧‧‧頂面
220‧‧‧直立段部
300‧‧‧固定元件
400‧‧‧反射元件
500‧‧‧導光板
510‧‧‧上表面
600‧‧‧光學膜片
620‧‧‧頂面
700‧‧‧膠體
800‧‧‧顯示面板

Claims (13)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殼體,包括一底板和一側壁,其中該側壁連接該底板,且該底板具有一凸柱;一導光板,設置於該殼體上;一光學膜片,設置於該導光板上,其中該導光板位於該光學膜片和該底板之間,其中該光學膜片具有一耳部,且該凸柱穿過該光學膜片之該耳部;一框架模組,連接該殼體,其中該框架模組之頂面對齊該光學膜片之頂面;以及一顯示面板,設置於該光學膜片和該框架模組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框架模組之部分接觸該導光板並位於該導光板和該顯示面板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框架模組包括一水平段部和一黏性元件,該黏性元件黏貼該顯示面板和該水平段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水平段部之一端固定於該側壁。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水平段部與該底板之間具有一間距。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框架模組更具有一直立段部,該直立段部連接該水平段部並位於該導光板和該側壁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直立段部接觸該底板。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直立段部固定於該側壁。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黏性元件之頂面低於該光學膜片之頂面。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黏性元件之頂面對齊該光學膜片之頂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固定元件,該框架模組具有一孔洞,且該固定元件穿過該底板進入該孔洞。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顯示裝置更包括一固定元件,該框架模組具有一孔洞,且該固定元件進入該孔洞並固定於該底板。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框架模組具有一凹槽,且該耳部容置於該凹槽中。
TW106202624U 2017-02-14 2017-02-23 顯示裝置 TWM5452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33206.0U CN206460236U (zh) 2017-02-14 2017-02-14 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5270U true TWM545270U (zh) 2017-07-11

Family

ID=59694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2624U TWM545270U (zh) 2017-02-14 2017-02-23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460236U (zh)
TW (1) TWM5452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0805B (zh) * 2017-11-15 2018-11-11 大陸商瑞儀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57840B (zh) * 2018-08-21 2021-09-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0805B (zh) * 2017-11-15 2018-11-11 大陸商瑞儀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
US11092735B2 (en) 2017-11-15 2021-08-17 Radiant Opto-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460236U (zh) 2017-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87744B (zh) 薄型窄框之顯示器以及其外框件
JP5032651B2 (ja)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及び電子機器
TWI418900B (zh)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432839B (zh) 顯示裝置
JP5035951B2 (ja) 表示装置
WO2013137096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TWI623794B (zh) 顯示裝置
JPWO2010061678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925047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4073348A1 (ja) 表示装置
US11994773B2 (en) Backlight module including through-hol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9045854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WO2013161241A1 (ja)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9551894B2 (en) Display
US20150177451A1 (en) Display device
TWM545270U (zh) 顯示裝置
JP3215799U (ja) 光学レンズ、バックライトモジュール及び表示装置
TWI515479B (zh) 顯示裝置及背光模組
TWI446072B (zh) 背光模組
JP2022109812A5 (zh)
TWM527102U (zh) 背光模組和顯示裝置
JP2016194713A (ja) 表示装置
JP200924449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3005708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JP2019091607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