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542044U - 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 - Google Patents

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2044U
TWM542044U TW106201784U TW106201784U TWM542044U TW M542044 U TWM542044 U TW M542044U TW 106201784 U TW106201784 U TW 106201784U TW 106201784 U TW106201784 U TW 106201784U TW M542044 U TWM542044 U TW M54204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haped cover
plate
guiding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1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xiang-ling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xiang-ling Hu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ling Huang filed Critical xiang-ling Huang
Publication of TWM542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2044U/zh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Description

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尤指一種可作為兩相對角之導水板之收邊使用者。
按,一般建築物為防止雨水或污水,通常會於對應窗戶之建築物外牆上設置導水板(即雨遮),而當二導水板分別設置於建築物外部兩相對角之牆面時,便會於兩相對角之導水板間形成一缺口。
而習用之做法係裁剪適當大小之片狀板材,並配合矽利康等膠體,將該片狀板材黏著於兩相對角之導水板頂面,藉以封閉該缺口。
然,以上述習用之方式而言,由於該片狀板材必須額外進行裁剪因此,便會增加施工步驟,且該片狀板材僅係以矽利康等膠體黏著於導水板之頂面,造成片狀板材與導水板之間並無法穩固結合,使得該片狀板材易被風力吹動而迫損或離開各導水板之頂面,而影響使用壽命,再者該片狀板材通常係以剩餘之導水板材料或其他板材之廢料進行裁剪,故於裁剪之後並無法符合導水板之整體構型,而導致片狀板材設置之後較不具有整體之美觀性。
因此,如何創作出一種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以使其具有結構簡單以及易於使用之效果,藉以有效改善習用之缺失,將是本創作所欲積極揭露之處。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缺憾,創作人有感其未臻於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進而研發出一種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以期可達到對兩相對角之導水板進行收邊,讓兩相對角之導水板間不會產生縫隙,而具有易於施工、穩固結合、增加使用壽命以及保有整體美觀的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其包含:係包含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之一L型蓋板,係用以覆蓋於兩相對角之導水板間所形成之缺口;設於該L型蓋板之第一端之一導引部,係用以搭接於兩相對角之導水板端緣;以及係設於該L型蓋板之第二端之一固接部,係用以固定於設有兩相對角之導水板之牆面。
上述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中,該L型蓋板、該導引部與該固接部係為一體成型。
上述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中,該導引部係為一弧形板體。
上述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中,該導引部係為一傾斜板體,而該導引部與該L型蓋板間之夾角係為45度。
上述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中,該導引部係為一垂直板體,而該導引部與該L型蓋板間之夾角係為90度。
上述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中,該固接部係具有一端相連接之一第一長板體及一第二長板體,而該第一長板體及該第二長板體與該L型蓋板間之夾角係為90度。
上述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中,該固接部係具有相對角設置之一第一延伸板及一第二延伸板,而該第一延伸板及該第二延伸板與該L型蓋板間之夾角係為90度。
上述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中,該導引部底緣之兩側係分向下延伸別設有一限位板。
藉此,本創作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可將固接部固定於設有兩相對角之導水板之牆面,使該 L型蓋板覆蓋於兩相對角之導水板間所形成之缺口,且使導引部搭接於導水板之端緣,進而以導引部配合導水板之端緣進行導水,如此,可對兩相對角之導水板進行收邊,讓兩相對角之導水板間不會產生縫隙,而達到易於施工、穩固結合、增加使用壽命以及保有整體美觀之功效。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請參閱圖1、圖2及圖3,係分別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另一角度之外觀示意圖及。如圖所示:本創作係一種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該外角收邊結構1至少係由一L型蓋板11、一導引部12以及一固接部13所構成,其中該L型蓋板11、該導引部12與該固接部13係為一體成型。
上述所提之L型蓋板11其具有一第一端111及一第二端112。
該導引部12係設於該L型蓋板11之第一端111,而該導引部12係為一弧形板體。
該固接部13係設於該L型蓋板11之第二端112,而該固接部13係具有一端相連接之一第一長板體131及一第二長板體132,而該第一長板體131及該第二長板體132與該L型蓋板11間之夾角係為90度。
請參閱圖4及圖5,係分別為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組裝狀態示意圖及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組裝後之俯視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當本創作於使用時,係可組裝於兩相對角之導水板2、2a間,而各導水板2、2a係設置於建築物外部相對角之牆面3、3a中或設置於建築物外部相對角牆面3、3a之窗戶平台或設置於相對角之女兒牆平台,而由於各導水板2、2a係相對角設置,因此,設置之後便會於兩相對角之導水板2、2a間形成缺口20,此時,便可以本創作之外角收邊結構1進行收邊之動作。
而當本創作於組裝時,係將外角收邊結構1之固接部13以第一長板體131及第二長板體132分別抵靠於各導水板2、2a組接於牆面3、3a之一端,使該L型蓋板11覆蓋於兩相對角之導水板2、2a間所形成之缺口20,且同時使該導引部12底面之兩側分別搭接於各導水板2、2a遠離牆面3、3a之端緣,之後再以磁磚4鋪設於牆面3、3a之端緣將固接部13之第一長板體131及第二長板體132與牆面3、3a固定(或是以螺絲、矽利康或相關之黏著劑使固接部13之第一長板體131與第二長板體132與牆面3、3a固定),且於各導水板2、2a與L型蓋板11及導引部12之搭接處塗佈防水膠(如:矽利康或相關之黏著劑),使各導水板2、2a與L型蓋板11及導引部12之搭接處加以結合,而達到易於施工以及穩固結合之功效,讓該外角收邊結構1不易被風力吹動而離開各導水板2、2a,藉以增加使用壽命;如此,即可對兩相對角之導水板2、2a進行收邊,讓兩相對角之導水板2、2a間不會產生縫隙,進而可由導引部12配合各導水板2、2a之端緣進行導水之動作,並使該外角收邊結構1配合各導水板2、2a之弧度與施作,而使各導水板2、2a設置於牆面3、3a之後可保有整體之美觀性。
另外,於兩相鄰之導水板2a、2b間係可於施作時組裝有一蓋板5,而該蓋板5係具有一導引部51及一固接部52。
而當該蓋板5於組裝時,係以其固接部52抵靠於各導水板2a、2b組接於牆面3a之一端,使該蓋板4覆蓋於兩相鄰導水板2a、2b之間所形成之缺口20a,且同時使該導引部51底面之兩側分別搭接於各導水板2a、2b遠離牆面3a之端緣,之後再以磁磚4鋪設於牆面3a之端緣將固接部52與牆面3a加以固定(或是以螺絲、矽利康或相關之黏著劑使固接部52與牆面3a固定),且於各導水板22a、2b與蓋板5及導引部51之搭接處塗佈防水膠(如:矽利康或相關之黏著劑),如此,便可封閉兩相鄰導水板2a、2b之間所形成之缺口20a,並達到上述外角收邊結構1之效果。
請參閱圖6及圖7,係分別為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之側視狀態示意圖及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之側視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之外角收邊結構1除第一具體實施例所提結構形態之外,亦可為圖6以及圖7中之各式具體實施例,而其所不同之處係在於,圖6中該外角收邊結構1a之導引部12a係為一傾斜板體,而該導引部12a與該L型蓋板11a間之夾角係為45度;圖7中該外角收邊結構1b該導引部12b係為一垂直板體,而該導引部12b與該L型蓋板11b間之夾角係為90度;如此,除可同樣達到第一具體實施例中外角收邊結構1所述之功效外,更可藉由圖6以及圖7之導引部12a、12b使本創作之外角收邊結構1a、1b運用於各式不同型態之導水板,藉以使本創作能更符合實際使用時之所需。
請參閱圖8,係本創作第四具體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外角收邊結構1c之固接部13c係具有相對角設置之一第一延伸板133c及一第二延伸板134c,而該第一延伸板133c及該第二延伸板134c與該L型蓋板11c間之夾角係為90度;如此,可使固接部13c以不同之結構型態與兩相對角之導水板進行組接,藉以使本創作能更符合實際使用時之所需。
請參閱圖9~圖12,係分別為本創作第五具體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本創作第五具體實施例之側視狀態示意圖及本創作第五具體實施例之組裝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外角收邊結構1d之導引部12d底緣之兩側係分別向下延伸設有一限位板14d。
而當組裝時,係將外角收邊結構1d之固接部13d以第一長板體131d及第二長板體132d分別抵靠於各導水板2、2a組接於牆面3、3a之一端,使該L型蓋板11d覆蓋於兩相對角之導水板2、2a間所形成之缺口20,且同時使該導引部12d底面之兩側分別搭接於各導水板2、2a遠離牆面3、3a之端緣,之後再以磁磚4鋪設於牆面3、3a之端緣將固接部13d之第一長板體131d及第二長板體132d與牆面3、3a固定(或是以螺絲、矽利康或相關之黏著劑使固接部13d之第一長板體131d與第二長板體132d與牆面3、3a固定),且於各導水板2、2a與L型蓋板11d及導引部12d之搭接處塗佈防水膠(如:矽利康或相關之黏著劑),使各導水板2、2a與L型蓋板11d及導引部12d之搭接處加以結合,之後再將各限位板14d分別往各導水板2、2a之方向彎折,使各限位板14d分別扣接於各導水板2、2a之下方位置處,之後再於各限位板14d與各導水板2、2a之扣接處塗佈防水膠(如:矽利康或相關之黏著劑),藉以增加外角收邊結構1d與各導水板2、2a間之結合強度,而達到易於施工以及穩固結合之功效,讓該外角收邊結構1d不易被風力吹動而離開各導水板2、2a,藉以增加使用壽命,而使本創作能更符合實際使用之所需。
本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a、1b、1c、1d‧‧‧外角收邊結構
11、11a、11b、11c、11d‧‧‧L型蓋板
111‧‧‧第一端
112‧‧‧第二端
12、12a、12b、12d‧‧‧導引部
13、13c、13d‧‧‧固接部
131、131d‧‧‧第一長板體
132、132d‧‧‧第二長板體
133c‧‧‧第一延伸板
134c‧‧‧第二延伸板
14d‧‧‧限位板
2、2a、2b‧‧‧導水板
20、20a‧‧‧缺口
3、3a‧‧‧牆面
4‧‧‧磁磚
5‧‧‧蓋板
51‧‧‧導引部
52‧‧‧固接部
[圖1]係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2]係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另一角度之外觀示意圖。 [圖3]係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之側視狀態示意圖。 [圖4]係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之組裝狀態示意圖。 [圖5] 係本創作第一具體實施例組裝後之俯視狀態示意圖。 [圖6]係本創作第二具體實施例之側視狀態示意圖。 [圖7]係本創作第三具體實施例之側視狀態示意圖。 [圖8]係本創作第四具體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9]係本創作第五具體實施例之外觀示意圖。 [圖10]係本創作第五具體實施例之側視狀態示意圖。 [圖11及圖12]係本創作第五具體實施例之組裝狀態示意圖。
1‧‧‧外角收邊結構
11‧‧‧L型蓋板
111‧‧‧第一端
112‧‧‧第二端
12‧‧‧導引部
13‧‧‧固接部
131‧‧‧第一長板體
132‧‧‧第二長板體

Claims (8)

  1. 一種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其包含:         一L型蓋板,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係用以覆蓋於兩相對角之導水板間所形成之缺口;         一導引部,係設於該L型蓋板之第一端,係用以搭接於兩相對角之導水板端緣;以及         一固接部,係設於該L型蓋板之第二端,係用以固定於設有兩相對角之導水板之牆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其中該L型蓋板、該導引部與該固接部係為一體成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其中該導引部係為一弧形板體。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其中該導引部係為一傾斜板體,而該導引部與該L型蓋板間之夾角係為45度。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其中該導引部係為一垂直板體,而該導引部與該L型蓋板間之夾角係為90度。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其中該固接部係具有一端相連接之一第一長板體及一第二長板體,而該第一長板體及該第二長板體與該L型蓋板間之夾角係為90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其中該固接部係具有相對角設置之一第一延伸板及一第二延伸板,而該第一延伸板及該第二延伸板與該L型蓋板間之夾角係為90度。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其中該導引部底緣之兩側係分別向下延伸設有一限位板。
TW106201784U 2016-11-30 2017-02-07 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 TWM54204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8351 2016-11-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2044U true TWM542044U (zh) 2017-05-21

Family

ID=59371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1784U TWM542044U (zh) 2016-11-30 2017-02-07 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2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02169A (en) Surfacing for roof and siding structures of buildings
TWI640676B (zh) Inner corner edge structure of water deflector
TWM542044U (zh) 導水板之外角收邊結構
TWI595143B (zh) Inner edge of the water trap within the edge of the structure
JP6147054B2 (ja) パラペットの防水構造
TWM538962U (zh) 導水板之內角收邊結構
JP4938498B2 (ja) 軒樋曲り継手
JP7409740B2 (ja) 笠木
JP2014194130A (ja) パラペットの防水構造
TWM537611U (zh) 導水板之收邊結構
TWI604123B (zh) Water guide structure
KR102214335B1 (ko) 마감용 몰딩
TWI326730B (zh)
JPH0194144A (ja) 防水工法
JP4685592B2 (ja) 防水構造
JP2578019Y2 (ja) コーナー材
CN211369312U (zh) 一种自带装饰面的楼梯踏步
JP3673468B2 (ja) 建造物隅部の防水シート固定用複合板
CN208668830U (zh) 护角板
JP4132974B2 (ja) 隅棟役物及び隅棟役物仕様の隅棟部構造
CN209468872U (zh) 建筑物阴角防水卷材
JPS6326485Y2 (zh)
JP2018131828A (ja) 出隅用ジョイナ
JP4010506B2 (ja) 継手構造及び継手方法
JPH0740574Y2 (ja) 隅棟用役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