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535195U - 供握持或靠持之物件 - Google Patents

供握持或靠持之物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5195U
TWM535195U TW105211348U TW105211348U TWM535195U TW M535195 U TWM535195 U TW M535195U TW 105211348 U TW105211348 U TW 105211348U TW 105211348 U TW105211348 U TW 105211348U TW M535195 U TWM535195 U TW M53519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article
columns
thin
thin colum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1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ai-yun Yu
Original Assignee
Velo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lo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Velo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11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5195U/zh
Priority to CN201621043580.3U priority patent/CN206871283U/zh
Publication of TWM535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5195U/zh

Link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Description

供握持或靠持之物件
本創作係與供使用者握持或靠持之物件有關,特別是關於一種在使用者握持或靠持時,具有可止滑、吸震以及透氣效果之物件。
就已知之先前技術而言,美國第4,308,762號專利案揭露了一種供自行車使用的握把,該握把之表面係設有多數的凸環,用以增加握持度;另外,美國第4,895,044號專利案則揭露了另一種自行車握把,該握把係於其表面設有多數之隆起(Kurls)以及凸肋(Ribs),用以改善握持度。此二專利案所揭示的技術手段看來,不難理解都僅是藉著止滑作用來增加握持度,也就是說,該等技術手段並無吸震及透氣之效果。因此,一種供使用者於握持或靠持時,兼具止滑、吸震以及透氣效果之物件有待被提出。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即是在提供一種供使用者握持或靠持之物件,其在握持或靠持時,藉由高密度佈置之多數細柱,而同時具有止滑、吸震以及透氣之效果。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供使用者握持或靠持之物件,其具有多方向的止滑作用。
緣是,本創作所提供的一種供使用者握持或靠持之物件,包含有一本體,係以彈性以及可變形之熱塑性材料模塑成型,該本體通常具有一握持或靠持面。多數之細柱,以一體成型之方式間隔地佈置於該握持或靠持面上,各該細柱具有一身部,一底端與一自由端。該底端係與該握持或靠持面連接,該身部具有一心軸,且係自該底端沿著該心軸往該自由端延伸一預定高度,當使用者握持或靠持於該物件時,該細柱會受外力擠壓而變形。藉由前述之結構,當使用者靠持或握持於該握持或靠持面時,各該細柱將提供止滑及吸震作用。再者由於各該細柱係間隔地分別佈置於該握持或靠持面上,因此會產生多數之通氣道供透氣之用。
本創作所提供的一種供使用者握持或靠持之物件,除了具備前述之特徵外,其中各該細柱更具有一軸孔,該軸孔具有一位於該自由端之開口。
本創作所提供的一種供使用者握持或靠持之物件,除了具備前述之特徵外,各該細柱之自由端係呈平面狀。
本創作所提供的一種供使用者握持或靠持之物件,除了具備前述之特徵外,各該細柱係具有相同之高度。
首先請參閱第1圖至第4圖,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為一自行車握把套10。該自行車握把套10係以具彈性以及可變形之熱塑性材料模塑成型,例如熱塑性橡膠(Thermoplastic Rubber, TPR),包含有一圓管狀本體12。該本體12具有一長管孔14,供被套穿於一自行車握把上,以及一握持面16,供自行車騎乘者手部之握持。該握持面16藉由多數之凹槽18界定出若干六面形區域20。
該自行車握把套10更包含有多數與該本體12一體成形之細柱22,於本實施例,各該細柱22係呈圓柱狀並且分別形成若干群組並且等間隔地分別佈置於各該六面形區域20上,在此必須一提的是,各該細柱22亦可呈其他形狀之柱體,例如截圓錐狀柱體。如第2圖所示,該每一細柱22具有一柱身24,一軸孔26,一底端28以及一呈平面狀的自由端30。該身部24界定出一心軸X-X’,該軸孔26具有一位於該自由端30之開口32。該底端28係與該六面形區域20連接,各該細柱22之身部24係自該底端28沿該心軸X-X’往該自由端30延伸一預定高度。各該身部24之外徑係等於或小於其高度,於本實施例,該身部24之外徑約為1.5mm,高度約為1.5mm,該軸孔26之內徑約為0.5mm,換言之,該身部24之徑向厚度約為0.5mm,而各該細柱22係分別相距0.5mm,如此設計,可以使各該細柱22更可發揮其止滑及吸震之功能。
藉由前述之結構,當自行車騎乘者之手部A握持於該握持面16時,該手部A會以壓擠的方式與各該細柱22接觸,此時各該微形柱22會因受力而變形,如第3圖所示,而產生止滑及吸震作用。再者,如第4圖所示,由於各該細柱22係間隔地分別佈置於各該六面形區域20上,因此會產生多數之通氣道32供透氣之用。
本創作之第二實施例,如第5圖所示,係為一自行車煞車手把護罩(Brake Lever Hoods)40。該護罩40係供罩覆於自行車煞車手把之頭部(如第5圖之虛線所示),其具有一呈環體狀之本體42,以及多數之細柱44分別佈置於該本體42供自行車騎乘者握持之一凹面46上。
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如第6圖所示,係為一自行車把手之前臂靠持墊(Forearm Rest)50。該自行車把手(如第6圖虛線所示)通常具有一對靠持墊50,供騎乘者前臂之靠持。各該靠持墊50分別具有一板狀本體52,以及多數之細柱54分別佈置於該本體52之表面56上。
本創作前述各實施例之本體以及各細柱係以具彈性以及可變形之熱塑性塑膠材料一體模塑成型,以下茲以第一實施例之自行車握把套10為例說明其製造方式。請參閱第7圖及第8圖,首先取用一模具60,該模具60具有一上模62以及與一該上模62樞接之下模64。該上模62具有一上模穴66,該下模64具有一下模穴68,當該上、下模62、64閉合後,該上模穴66及該下模穴68會形成一對應於該本體12之第一模穴70,用以成型該本體12。另外,在該上模穴66以及該下模穴68之表面上分別設有多數與各該細柱22互補之第二模穴72。更詳細的說,如第8圖所示,各該第二模穴72具有一開口端74,一底面76,以及一自該底面76往該開口端74延伸之軸柱78,各該第二模穴72之內徑係大於該軸柱78之外徑,用以界定出一容納空間80,供成型該細柱22之身部24。當然,各該第二模穴72於本實施例係等間隔地設置。
當欲成型該自行車握把套10,係將該上、下模62、64閉合,然後以塑膠射出成型機在一預定溫度與壓力下,將熱塑性材料,例如熱塑性橡膠(Thermoplastic Rubber, TPR),射入該第一模穴70以及第二模穴72內,待冷卻成型後開啟該模具60即可取出該自行車握把套10。
10‧‧‧握把套
12‧‧‧本體
14‧‧‧長管孔
16‧‧‧握持面
18‧‧‧凹槽
20‧‧‧區域
22‧‧‧細柱
24‧‧‧身部
26‧‧‧軸孔
28‧‧‧底端
30‧‧‧自由端
32‧‧‧開口
40‧‧‧護罩
42‧‧‧本體
44‧‧‧細柱
46‧‧‧凹面
50‧‧‧靠持墊
52‧‧‧本體
54‧‧‧細柱
56‧‧‧表面
60‧‧‧模具
62‧‧‧上模
64‧‧‧下模
66‧‧‧上模穴
68‧‧‧下模穴
70‧‧‧第一模穴
72‧‧‧第二模穴
74‧‧‧開口端
76‧‧‧底面
78‧‧‧軸柱
80‧‧‧容納空間
A‧‧‧手部
以下茲以若干實施例並配合圖式,對本創作做進一步之說明,其中: 〔第1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圖,該實施例為一自行車握把套; 〔第2圖〕為第1圖2-2方向上之放大剖視圖; 〔第3圖〕為該第一實施例之細柱被使用者握持時之示意圖; 〔第4圖〕為該第一實施例部分握持面之頂視圖; 〔第5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圖,該實施例為一自行車煞車手把護罩(Brake Lever Hoods); 〔第6圖〕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圖,該實施例為一自行車把手之前臂靠持墊(Forearm Rest); 〔第7圖〕為用來製造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模具立體圖,其中該模具係呈開啟狀;以及 〔第8圖〕為第7圖所示模具之部分放大剖視圖。
10‧‧‧握把套
12‧‧‧本體
14‧‧‧長管孔
16‧‧‧握持面
18‧‧‧凹槽
20‧‧‧區域
22‧‧‧細柱

Claims (11)

  1. 一種供握持或靠持之物件,包含有:一本體,係以彈性以及可變形之熱塑性材料模塑成型,該本體具有一握持或靠持面;多數之細柱,以與該本體一體成型之方式間隔地佈置於該握持或靠持面上;以及各該細柱具有一身部,一底端與一自由端,該底端係與該握持或靠持面連接,該身部具有一心軸,且係自該底端沿著該心軸往該自由端延伸一預定高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物件,其中各該細柱更具有一軸孔,該軸孔具有一位於該自由端之開口。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物件,其中各該細柱之自由端係呈平面狀。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物件,其中各該細柱具有相同之高度。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物件,其中各該細柱係等間隔地佈置。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物件,其中各該細柱身部之外徑係等於或小於其高度。
  7.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物件,其中各該細柱之身部係呈截圓錐狀。
  8.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物件,其中各該細柱之身部係呈圓柱狀。
  9.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物件,其中該本體係呈管狀,供套持於一管狀物件上。
  10.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物件,其中該本體係呈環體狀,供罩覆於一環狀物件上。
  11. 如請求項1或2所述的物件,其中該本體係呈板狀,供貼附於一板狀物件上。
TW105211348U 2016-07-27 2016-07-27 供握持或靠持之物件 TWM535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1348U TWM535195U (zh) 2016-07-27 2016-07-27 供握持或靠持之物件
CN201621043580.3U CN206871283U (zh) 2016-07-27 2016-09-08 供握持或靠持的物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1348U TWM535195U (zh) 2016-07-27 2016-07-27 供握持或靠持之物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5195U true TWM535195U (zh) 2017-01-11

Family

ID=58399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1348U TWM535195U (zh) 2016-07-27 2016-07-27 供握持或靠持之物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71283U (zh)
TW (1) TWM53519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1932B (zh) * 2016-07-27 2019-06-11 維樂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供握持或靠持之物件及其製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71283U (zh) 2018-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0389B2 (en) Energy dissipating helmet
US6652941B1 (en) Grip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TWI661932B (zh) 供握持或靠持之物件及其製法
CN1997506B (zh) 头盔、具有底切的头盔衬垫及其制造方法
JP2019115843A (ja) ボール
TWI643721B (zh) 把手以及用於製造把手的方法
US7347121B2 (en) Grip for fitting over hand-held articles
US20180056168A1 (en) Safer football helmet
JP2016211137A (ja) ヘルメットの内層をヘルメットの内側衝撃吸収部に連結する装置
TWM535195U (zh) 供握持或靠持之物件
US20150096956A1 (en) Baby bottle cover with tactile stimulation design
TW201206754A (en) Grip for handlebars of a bicycle and similar vehicle and method of its realisation
US20030192395A1 (en) Handle grip cover for use on bicycle
JP6020982B2 (ja) ピンチグリップ式ボトル型容器と、そのブロー成形金型装置の可動入れ子
KR102106494B1 (ko) 표면에 미세 문양이 형성된 조형물의 금형장치
TWM648032U (zh) 車輛握把
JP6375248B2 (ja) 位置決め凹部が形成されたボトル
CN204210670U (zh) 自行车握把套
TWI704893B (zh) 緩衝結構
TWI704894B (zh) 緩衝結構
KR20240050192A (ko) 필기구용 그립 및 그립 제작방법
JP4658588B2 (ja) 筆記具の軸筒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筆記具
KR20230052738A (ko) 골프채 그립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883156Y (zh) 用于装设于手握物品上的握把
JP6206784B2 (ja) ピンチグリップ式ボトル型容器の成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