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7917U - 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 Google Patents
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67917U TWM467917U TW102211258U TW102211258U TWM467917U TW M467917 U TWM467917 U TW M467917U TW 102211258 U TW102211258 U TW 102211258U TW 102211258 U TW102211258 U TW 102211258U TW M467917 U TWM467917 U TW M467917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sheets
- heat source
- multiple heat
- circuit board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1/00—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F28F21/02—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of carbon, e.g. graphit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2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oling heat generating elements, e.g. for coo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or electric devices
- F28D2021/0029—Heat sink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28F2013/005—Thermal joints
- F28F2013/006—Heat conductive materia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75/00—Fastening; Joining
- F28F2275/02—Fastening; Joining by using bonding materials; by embedding elements in particular materials
- F28F2275/025—Fastening; Joining by using bonding materials; by embedding elements in particular materials by using adhes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是有關一種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尤指一種利用低廉成本及簡易結構的組合設計,可達到使預設殼罩所產生之熱量快速均勻擴散,以避免熱量堆積於殼罩附近區域之散熱結構。
由於現代電子產品的各種精密度及靈敏度不斷提昇,對於各種環境條件(例如:電磁波干擾、溫度)的要求與控制亦日益嚴苛;而目前一般應用於防止電磁波干擾的技術中,較常見的手段是將重要欲保護的部位或電子元件以具導磁性(金屬)殼罩蓋合,以隔離外部環境中的電磁波干擾,然而,隨著操作上的聲光效果複雜及精緻化等需求,所需運算分析及功率放大(中央處理器、功率晶體或其它類似之元件)等電子元件亦難以避免地會產生大量的熱能,該熱能在上述防止電磁波干擾的殼罩中並不易對外發散,造成殼罩內部的熱量堆積,而單純利用殼罩表面對外輻射熱量,大多無法完全將熱量發散,致使殼罩內的溫度持續上昇,往往影響殼罩內部電子元件的正常運作,甚至於造成因過熱而損壞的情形發生。
針對上述情形,乃有一常見的解決方式,即係利用一導熱效率較佳之導熱元件(例如:導熱管)以其局部接觸於該殼罩上,並於該導熱元件上之其它部位設有增加散熱效果之散熱組件(例如:散熱片、風扇),利用該導熱元件將熱源之熱量傳輸至該散熱組件加以發散,如此可減緩熱量過度集中而造成局部位置溫度過高之情形;然而,上述導熱元件(導熱管)及散熱組件(散熱片、風扇)本身皆具有一定程度的結構複雜性,且其體積較大亦具有固定的成本,若將其應用於結構簡單且售價低廉的電子產品中,並不合乎經濟效益,且其亦不適用於小型精密化之電子產品中;因此,如何能以較簡易之結構、精巧的體積以及較低的成本,解決熱量過度集中殼罩內而造成溫度過高之缺失,乃為各相關業者所亟待努力之課題。
有鑑於習見導熱元件及散熱組件應用於防止電磁波干擾的殼罩時有上述缺點,創作人乃針對該些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於有本創作產生。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可將套蓋於預設熱源外部的罩蓋之熱量向外快速發散,以有效降低罩蓋表面之溫度,進而增加該熱源的整體散熱效果。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可將罩蓋之熱量向外快速均勻擴散,可避免熱量過度集中於罩蓋附近,以避免罩蓋附近異常溫度昇高之情形。
本創作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可經由減少昂貴導熱組件的使用量,而達到預設的導熱散熱效果,具有較佳之整體經濟效益。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創作所採行的技術手段包括:一殼罩,係套蓋於一熱源之至少局部外側;一導熱片組,係由複數具導電性之導熱片所疊置組成;一均溫片組,係由複數能快速沿表面方向導引熱量之均溫片所組成,各均溫片係間隔設置於各導熱片之間,各均溫片分別具有接近於該殼罩之近熱源部,以及朝向遠離該殼罩之方向延伸的遠熱源部;該導熱片組與該均溫片組的至少其中之一係接觸於該殼罩表面。
依上述結構,其中各導熱片分別具有一相鄰對應的均溫片,且各均溫片係分別設置於相鄰對應的導熱片朝向殼罩之一側。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導熱片組與該均溫片組係同時接觸於該殼罩。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導熱片組、均溫片組的至少其一與該殼罩之間設有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各導熱片分別具有一相鄰對應的均溫片,且各均溫片係分別設置於相鄰對應的導熱片遠離殼罩之一側。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導熱片組係接觸於該殼罩,且於該導熱片組與殼罩之間設有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均溫片的面積小於相接觸之導熱片面積。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均溫片係為一長條狀之片狀體。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均溫片具有一長條狀之主延伸部,於該主延伸部一旁側設有至少一斜向延伸之分支部。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分支部係朝向遠離殼罩及主延伸部之方向斜向延伸。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均溫片具有一長條狀之主延伸部,於該主延伸部二旁側分別設有至少一斜向延伸之分支部。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分支部係朝向遠離殼罩及主延伸部之方向斜向延伸。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均溫片的面積相同於相接觸之導熱片面積。
依上述結構,其中各導熱片與各均溫片之間分別設有一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熱源係設置於一電路板上,且該殼罩係套蓋於熱源對應該電路板以外之其它各側外部。
為使本創作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徵可獲致更具體的暸解,茲依下列附圖說明如下:
1‧‧‧導熱片組
11、12、13‧‧‧導熱片
111‧‧‧接觸面
2、5、6、7‧‧‧均溫片組
21、22、23、51、52、53、61、62、63、71、72、73‧‧‧均溫片
211、221、231、512、522、532、612、622、632、711、721、731‧‧‧近熱源部
212、222、232、513、523、533、613、623、633、712、722、732‧‧‧遠熱源部
3、30、3a、3b‧‧‧導電膠層
4‧‧‧殼罩
41‧‧‧殼座
42‧‧‧殼蓋
40‧‧‧熱源
400‧‧‧電路板
511、521、531、611、621、631‧‧‧主延伸部
514、524、534、614、615、624、625、634、635‧‧‧分支部
第1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構造分解圖。
第2A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構造分解圖。
第2B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組合外觀及相關組件分解圖。
第3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組合外觀及應用情形示意圖。
第4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組合剖面圖。
第5圖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構造分解圖。
第6圖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組合外觀及應用情形示意圖。
第7圖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構造分解圖。
第8圖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組合外觀及應用情形示意圖。
請參第1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結構主要包括:導熱片組1及均溫片組2等部份,其中導熱片組1係由複數具導電性(可為金屬材質)的導熱片11、12、13依序疊置組合而成,且該導熱片組1之其中一最外側表面被界定為一接觸面111;均溫片組7係由複數分別穿插設置於各導熱片11、12、13之間的均溫片71、72、73所組成,該等均溫片71、72、73係為面積相同於導熱片11、12、13且具有沿表面方向(橫向)快速導引熱量特性之片狀結構體(可為石墨或其它類似材質),於本實施例所揭示之結構中,該均溫片71、72、73分別具有一近熱源部711、721、731及一遠熱源部721、722、732,而各均溫片71、72、73及各導熱片11、12、13之間係經由一可導熱之導電膠層3形成一具導電性的結合。
請參第2A、2B、3及4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結構主要包括:導熱片組1及均溫片組2等部份,其中導熱片組1係由複數具導電性(可為金屬材質)且依序疊置的導熱片11、12、13組合而成,且導熱片組1之其中一最外側表面被界定為一接觸面111;均溫片組2係由複數分別穿插設置於各導熱片11、12、13之間的均溫片21、22、23所組成,該等均溫片21、22、23的面積小於導熱片組1且具有沿表面方向(橫向)快速導引熱量特性之片狀結構體(可為石墨或其它類似材質),於本實施例所揭示之結構中,該均溫片21、22、23係呈長條狀,且分別具有一近熱源部211、221、231及一遠熱源部221、222、232,而各均溫片21、22、23及各導熱片11、12、13之間係經由一可導熱之導電膠層3形成一具導電性的結合。
於實際應用時,該導熱片組1係可以其接觸面111接觸於一套蓋於預設熱源40外部之殼罩4上,且令各均溫片21、22、23分別以近熱源部211、221、231接近該殼罩4,於圖示之實施例中,該熱源40係可為一電路板400上之電子元件(如:處理器、功率晶體等),而該殼罩4係由一設置於該電子元件周側之殼座41及一蓋合於該殼座41上方形成封閉之殼蓋42所組成,且於該殼罩4與接觸面111之間亦設有一導電膠層30,以使各相關組合部位形成一更穩固且導電(利於接地或其它設計)之結合。
使用時,該熱源40所產生之熱量係直接傳導至殼罩4,再通過導電膠層30經由接觸面111傳導至該導熱片11,由於該導熱片11、12、13係為片狀體,且其金屬材質具有將熱量朝四周輻射狀等速均勻發散之特性,因此熱量很快速地即可通過導熱片11並經由導電膠層3傳遞至均溫件21,利用該均溫件21將熱量沿表面方向(橫向)快速導引熱量之特性,使部份熱量可由集中於近熱源部211附近快速擴散或分散至遠熱源部212;然後,剩餘的熱量可再由均溫件21通過導電膠層3傳導至導熱片12,由該導熱片12對外發散部份熱量後,再剩餘的熱量可通過導電膠層3傳遞至均溫件22,以供再一次將熱量由近熱源部221快速橫向擴散至遠熱源部222;而再剩餘的熱量通過導電膠層3傳導至導熱片13並對外發散部份熱量,最後,所有剩餘的熱量通過導電膠層3傳遞至均溫件23,並再一次使該熱量由近熱源部231快速橫向擴散至遠熱源部232;藉由此種以均溫片21、22、23橫向多重擴散熱量之特性,配合導熱片11、12、13快速直接對外發散熱量之特性,可有效避免熱量聚集於接近殼罩4附近之部位,以減少局部位置產生異常高溫之情形。
在本實施例中,該均溫片21、22係分別設置於導熱片11、12、13之間,而均溫片23係設置於導熱片13的另一表側,但於實際應用上,亦可將均溫片22、23設置於導熱片11、12、13之間,而該均溫片21則可設置於導熱片11的接觸面111上,以形成另一種不同之組合,且若將該均溫片21設置於導熱片11之接觸面111時,亦可同時以該接觸面111與均溫片21之局部部位接觸於該殼罩4(該殼罩4與鄰近的導熱片11與均溫片21之間亦設有導熱膠30),藉以達到具有相同功效之不同組合態樣;同時,該導熱片組1之導熱片數量及均溫件組2之均溫片數量皆可同時依需要而適當增減,以形成具有不同導熱、散熱效果之組合。
請參第5、6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結構主要包括:一均溫片組5,以及與前述第二實施例相同之導熱片組1;其中該導熱片組1具有相同之導熱片11、12、13,均溫片組5係由複數分別穿插設置於各導熱片11、12、13之間的均溫片51、52、53所組成,該等均溫片51、52、53係為面積小於導熱片組1且具有沿表面方向(橫向)快速導引熱量特性之片狀結構體(可為石墨或其它類似材質),在本實施例揭示的結構中,均溫片51、52、53各具有一長條狀之主延伸部511、521、531,各主延伸部511、521、531分別具有一接近於熱源40之近熱源部512、522、532以及遠離該熱源40的遠熱源部513、523、533,且於主延伸部511、521、531的一旁側各設有複數斜向(平行)延伸之分支部514、524、534,且該等分支部514、524、534係朝向遠離熱源40及主延伸部511、521、531之方向斜向延伸,而各均溫片51、52、53及各導熱片11、12、13之間係經由一可導熱之導電膠層3a形成一具導電性的結合。
使用時,該熱源40所產生之熱量係直接傳導至殼罩4,再通過導電膠層30經由接觸面111傳導至該導熱片11,在部份熱量由導熱片11對外發散後,其餘熱量熱量快速地通過導電膠層3a傳遞至均溫件51,利用該均溫件51將熱量沿表面方向(橫向)快速導引熱量之特性,使部份熱量可由主延伸部511的近熱源部512快速擴散至遠熱源部513,同時,該主延伸部511上的熱量可再分別傳遞至各分支部514,以形成均勻擴散;然後,剩餘的熱量可通過導電膠層3a依序傳導至導熱片12、均溫片52、導熱片13、均溫片53,並可分別重覆該導熱片11及均溫片51的散熱及橫向導熱動作;藉由可達到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避免熱量聚集於接近殼罩4附近之功效,可有效地避免局部位置產生異常高溫之缺失。
請參第7、8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結構主要包括:一均溫片組6,以及與前述第二實施例相同之導熱片組1;其中該導熱片組1具有相同之導熱片11、12、13,均溫片組6係由複數分別穿插設置於各導熱片11、12、13之間的均溫片61、62、63所組成,該等均溫片61、62、63係為面積小於導熱片組1且具有沿表面方向(橫向)快速導引熱量特性之片狀結構體(可為石墨或其它類似材質),在本實施例揭示的結構中,均溫片61、62、63各具有一長條狀之主延伸部611、621、631,各主延伸部611、621、631分別具有一接近於熱源40之近熱源部612、622、632以及遠離該熱源40的遠熱源部613、623、633,且於主延伸部611、621、631的二旁側各設有複數斜向(平行)延伸之分支部614、615、624、625、634、635,且該等分支部614、615、624、625、634、635係朝向遠離熱源40及主延伸部611、621、631之方向斜向延伸,而各均溫片61、62、63及各導熱片11、12、13之間係經由一可導熱之導電膠層3b形成一具導電性的結合。
使用時,該熱源40所產生之熱量係直接傳導至殼罩4,再通過導電膠層30經由接觸面111傳導至該導熱片11,除部份熱量可由導熱片11對外發散,其餘熱量熱量可快速地通過導電膠層3b傳遞至均溫件61,利用均溫件61使熱量沿表面方向(橫向)快速導引熱量之特性,使部份熱量可由主延伸部611上的近熱源部612快速擴散至遠熱源部613,同時,主延伸部611上的熱量可再分別傳遞至各分支部614、615,以形成均勻擴散;然後,剩餘的熱量通過導電膠層3b依序傳導至導熱片12、均溫片62、導熱片13、均溫片63,並分別重覆該導熱片11及均溫片61的散熱及橫向導熱動作;藉由可達到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避免熱量聚集於接近殼罩4附近之功效,可有效減少局部位置產生異常高溫之缺失。
綜合以上所述,本創作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確實具有可使預設殼罩之熱量快速均勻傳遞與發散,以避免熱量聚集之功效,實為一具新穎性及進步性之創作,爰依法提出申請新型專利;惟上述說明之內容,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說明,舉凡依本創作之技術手段與範疇所延伸之變化、修飾、改變或等效置換者,亦皆應落入本創作之專利申請範圍內。
1‧‧‧導熱片組
11、12、13‧‧‧導熱片
111‧‧‧接觸面
2‧‧‧均溫片組
21、22、23‧‧‧均溫片
231‧‧‧近熱源部
232‧‧‧遠熱源部
4‧‧‧殼罩
41‧‧‧殼座
42‧‧‧殼蓋
40‧‧‧熱源
400‧‧‧電路板
Claims (28)
- 一種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至少包括:
一殼罩,係套蓋於一熱源之至少局部外側;
一導熱片組,係由複數具導電性之導熱片所疊置組成;
一均溫片組,係由複數能快速沿表面方向導引熱量之均溫片所組成,各均溫片係間隔設置於各導熱片之間,各均溫片分別具有接近於該殼罩之近熱源部,以及朝向遠離該殼罩之方向延伸的遠熱源部;
該導熱片組與該均溫片組的至少其中之一係接觸於該殼罩表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各導熱片分別具有一相鄰對應的均溫片,且各均溫片係分別設置於相鄰對應的導熱片朝向殼罩之一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導熱片組與該均溫片組係同時接觸於該殼罩。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導熱片組、均溫片組的至少其一與該殼罩之間設有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各導熱片分別具有一相鄰對應的均溫片,且各均溫片係分別設置於相鄰對應的導熱片遠離殼罩之一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導熱片組係接觸於該殼罩,且於該導熱片組與殼罩之間設有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或5或6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均溫片的面積小於相接觸之導熱片面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均溫片係為一長條狀之片狀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均溫片具有一長條狀之主延伸部,於該主延伸部一旁側設有至少一斜向延伸之分支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分支部係朝向遠離殼罩及主延伸部之方向斜向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均溫片具有一長條狀之主延伸部,於該主延伸部二旁側分別設有至少一斜向延伸之分支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分支部係朝向遠離殼罩及主延伸部之方向斜向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或5或6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均溫片的面積相同於相接觸之導熱片面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或5或6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各導熱片與各均溫片之間分別設有一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各導熱片與各均溫片之間分別設有一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各導熱片與各均溫片之間分別設有一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各導熱片與各均溫片之間分別設有一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各導熱片與各均溫片之間分別設有一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或5或6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熱源係設置於一電路板上,且該殼罩係套蓋於熱源對應該電路板以外之其它各側外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熱源係設置於一電路板上,且該殼罩係套蓋於熱源對應該電路板以外之其它各側外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熱源係設置於一電路板上,且該殼罩係套蓋於熱源對應該電路板以外之其它各側外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熱源係設置於一電路板上,且該殼罩係套蓋於熱源對應該電路板以外之其它各側外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熱源係設置於一電路板上,且該殼罩係套蓋於熱源對應該電路板以外之其它各側外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熱源係設置於一電路板上,且該殼罩係套蓋於熱源對應該電路板以外之其它各側外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熱源係設置於一電路板上,且該殼罩係套蓋於熱源對應該電路板以外之其它各側外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熱源係設置於一電路板上,且該殼罩係套蓋於熱源對應該電路板以外之其它各側外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熱源係設置於一電路板上,且該殼罩係套蓋於熱源對應該電路板以外之其它各側外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熱源係設置於一電路板上,且該殼罩係套蓋於熱源對應該電路板以外之其它各側外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11258U TWM467917U (zh) | 2013-06-17 | 2013-06-17 | 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
US14/023,625 US20140369007A1 (en) | 2013-06-17 | 2013-09-11 | Complex heat dissipation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cas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11258U TWM467917U (zh) | 2013-06-17 | 2013-06-17 | 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67917U true TWM467917U (zh) | 2013-12-11 |
Family
ID=50155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211258U TWM467917U (zh) | 2013-06-17 | 2013-06-17 | 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369007A1 (zh) |
TW (1) | TWM46791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4000A (zh) * | 2020-05-07 | 2020-07-10 | 东莞市星勤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型导电双面胶及其生产工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50655B (zh) * | 2011-06-28 | 2018-04-13 |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 具有散热结构的电子设备 |
DE202015004149U1 (de) * | 2015-06-10 | 2015-07-06 | Keba Ag | Bedienpanel einer elektronischen Steuerung |
CN104981134A (zh) * | 2015-07-14 | 2015-10-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738897A1 (de) * | 1987-11-17 | 1989-05-24 | Standard Elektrik Lorenz Ag | Waermeleitendes verbindungselement fuer elektrische bauelemente |
US6212071B1 (en) * | 1999-08-20 | 2001-04-03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Electrical circuit board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
US6605778B2 (en) * | 2000-10-02 | 2003-08-12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Circuit carrier, in particular printed circuit board |
US6982874B2 (en) * | 2003-11-25 | 2006-01-03 | Advanced Energy Technology Inc. | Thermal solution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US7393587B2 (en) * | 2004-09-17 | 2008-07-01 | Graftech International Holdings Inc. | Sandwiched finstock |
US7799428B2 (en) * | 2004-10-06 | 2010-09-21 | Graftech International Holdings Inc. | Sandwiched thermal solution |
JP4556174B2 (ja) * | 2004-12-15 | 2010-10-0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機器及び放熱方法 |
US7933126B2 (en) * | 2009-03-11 | 2011-04-26 | Schneider Electric USA, Inc. | Solid state relay with internal heat sink |
CN102548341A (zh) * | 2010-12-10 | 2012-07-04 | 旭丽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 散热壳体结构 |
US9059129B2 (en) * | 2012-09-27 | 2015-06-16 |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Micro-die natural convection cooling system |
US9271427B2 (en) * | 2012-11-28 | 2016-02-23 |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 Flexible thermal transfer strips |
TWM467894U (zh) * | 2013-03-04 | 2013-12-11 | Giant Technology Co Ltd | 平板顯示元件之散熱結構 |
TWM460508U (zh) * | 2013-03-04 | 2013-08-21 | Giant Technology Co Ltd | 電子遮蔽蓋散熱結構 |
TWM460509U (zh) * | 2013-03-04 | 2013-08-21 | Giant Technology Co Ltd | 電子器物散熱裝置 |
TWM467916U (zh) * | 2013-06-17 | 2013-12-11 | Giant Technology Co Ltd | 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
TWM476294U (en) * | 2013-06-17 | 2014-04-11 | Giant Technology Co Ltd | Multiple heat dissipation assembly structure applied in backlight module |
-
2013
- 2013-06-17 TW TW102211258U patent/TWM467917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9-11 US US14/023,625 patent/US2014036900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4000A (zh) * | 2020-05-07 | 2020-07-10 | 东莞市星勤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型导电双面胶及其生产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369007A1 (en) | 2014-1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467916U (zh) | 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 |
WO2015173999A1 (ja) | 電池パック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6311111B2 (ja) | 放熱構造 | |
TWM469525U (zh) | 手持式行動裝置之散熱結構 | |
TWM460508U (zh) | 電子遮蔽蓋散熱結構 | |
TWM467917U (zh) | 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 |
US20160150679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203251557U (zh) | 电子器物散热装置 | |
TWI576558B (zh) | 散熱結構 | |
TWM496156U (zh) | 行動電子裝置散熱結構 | |
TW201440627A (zh) | 可攜式電腦設備 | |
CN203167497U (zh) | 电子器物壳体的导电散热结构 | |
CN203968561U (zh) |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 |
TWI582365B (zh) | 散熱裝置 | |
TW201215298A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TWM482251U (zh) | 電路板散熱組件 | |
CN203369024U (zh) | 多重散热组件结构 | |
CN203167516U (zh) | 电子遮蔽盖的导电导热装置 | |
TWM467894U (zh) | 平板顯示元件之散熱結構 | |
TWM482248U (zh) | 運用於電子器物殼體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 |
CN203827674U (zh) | 多热源散热组件 | |
CN203775581U (zh) | 运用于电子器物壳体的多重散热组件结构 | |
CN203457480U (zh) | 散热风扇 | |
CN203851416U (zh) | 能防静电的散热粘贴膜 | |
CN103596407B (zh) | 热缓冲元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