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467134U - 脈診分析系統 - Google Patents

脈診分析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7134U
TWM467134U TW102212277U TW102212277U TWM467134U TW M467134 U TWM467134 U TW M467134U TW 102212277 U TW102212277 U TW 102212277U TW 102212277 U TW102212277 U TW 102212277U TW M467134 U TWM467134 U TW M46713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processing unit
analysis system
unit
information data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12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n-Yao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Yiao Teng 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ao Teng 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ao Teng Ent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12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67134U/zh
Publication of TWM467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7134U/zh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Description

脈診分析系統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把脈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即時仿醫師之把脈功能,且模擬醫師的把脈經驗,以將把脈結果輸出之脈診分析系統。
把脈是中醫學中一種重要的診斷方法,在中醫理論中,人體之血液由心臟加壓流出,經由五臟六腑流至人體的四肢末端,最後再流回至心臟,因此,若五臟六腑中發生疾病,勢必會影響到整個血液循環系統的平衡。而中醫師可藉由把脈以得知患者之脈波訊息,其中包括脈波之頻率、強弱、規律性、皮膚溫度及不同穴位之脈波差異等等。中醫學中再將不同的脈波形態歸類為不同的脈象,傳統中醫分類中共分有28種脈象,中醫師可藉由不同的脈象得知人體之五臟六腑的生理狀況,進而判斷患者之病徵以對症下藥。
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迅速,生活與教育水平提昇,人口結構因平均壽命延長而邁入高齡化的社會,伴隨著社會進步,生活型態改變,加上醫療科技進步,國人疾病型態由急性轉變為慢性,也由治療轉為治療與預防並重,對醫療照護之需求大增。而相關於疾病之預防大多必需親自到醫院去才能施行,此情形對年紀較大之老人而言甚為不便,且其即時性欠佳。
綜觀前所述,本創作之創作人思索並設計一種脈診分析系統,經多年苦心潛心研究,以針對現有技術之缺失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之實施利用。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創作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脈診分析系統,以解決習知技術的健檢不便及即時性不佳之問題。
根據本創作之目的,提出一種脈診分析系統,其包含一脈壓感測單元、一脈搏資訊資料庫及一處理單元。脈壓感測單元設置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或一具有彎曲表面之裝置之其一上,脈壓感測單元量測一使用者之脈搏以產生一脈壓訊號。脈搏資訊資料庫儲存分別對應不同的脈搏波形的複數個把脈結果。處理單元電性連接脈壓感測單元及脈搏資訊資料庫,處理單元係接收脈壓訊號,以將脈壓訊號轉換為脈搏波形,並與脈搏資訊資料庫進行比對,以決定輸出其中一把脈結果。
較佳者,更可包含一音訊輸出入單元,其電性連結處理單元;處理單元係經由音訊輸出入單元將把脈結果輸出。
較佳者,更可包含一顯示單元,其電性連結處理單元,處理單元係經由顯示單元將把脈結果輸出。
較佳者,脈搏資訊資料庫更可儲存對應不同脈搏波形之複數個預設問題資訊,處理單元依據對應脈壓訊號之脈搏波形決定其中一預設問題資訊,並經由音訊輸出入單元或顯示單元輸出預設問題資訊。
較佳者,音訊輸出入單元接收使用者對應於被輸出之預設問題資訊之一回覆訊息,且處理單元依據回覆訊息及對應脈壓訊號之脈搏波形,以決定其中一把脈結果。
較佳者,處理單元更可依據複數個被決定之把脈結果以進行模擬分析,以由脈搏資訊資料庫中決定目前時間點往後之一預定時間點之把脈結果,並經由音訊輸出入單元或顯示單元,於預定時間點往前之一預定時間輸出一警示訊息。
承上所述,本創作之脈診分析系統之脈壓感測單元若設置於可攜式電子裝置,如手機、平板電腦或手錶上時,可供隨時對使用者進行檢測或可供使用者隨時的對自身進行檢測,藉此有效改善年長者進行健檢之不便問題,且對一般使用者而言亦可省去進行健檢時的排隊問題。且由於可隨時的進行檢測,而可有效的提高健檢的即時性。
1‧‧‧脈診分析系統
10‧‧‧脈壓感測單元
20‧‧‧脈搏資訊資料庫
30‧‧‧處理單元
40‧‧‧音訊輸出入單元
50‧‧‧顯示單元
91‧‧‧手錶
92‧‧‧可撓式顯示單元
93‧‧‧手機
94‧‧‧拐杖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脈診分析系統之方塊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脈診分析系統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脈診分析系統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脈診分析系統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創作之脈診分析系統之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
為利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創作脈診分析系統之實施例,為使便於理解,下述實施例中之相同元件係以相同之符號標示來說明。
請參閱第1圖,其係為本創作之脈診分析系統之方塊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之脈診分析系統1包含了一脈壓感測單元10、一脈搏資訊資料庫20及一處理單元30。脈壓感測單元10設置於一可撓式電子裝置、一可攜式電子裝置或一具有彎曲表面之裝置之其一上。脈壓感測單元10係量測一使用者之脈搏以產生一脈壓訊號。脈搏資訊資料庫20儲存分別對應不同的脈搏波形的複數個把脈結果。處理單元30電性連接脈壓感測單元10及脈搏資訊資料庫20;處理單元30係接收脈壓訊號,以將脈壓訊號轉換為脈搏波形,並與脈搏資訊資料庫20進行比對,以決定輸出其中一把脈結果。
其中可攜式電子裝置可為手錶、手機、平板電腦、個人行動助理或可撓式顯示單元等可攜式電子裝置,而具有彎曲表面之裝置可為拐杖、椅具之把手等。而脈搏資訊資料庫20可以一應用程式形式安裝於使用者隨身攜帶之手機、平板電腦、個人行動助理等可攜式電子裝置上。此時,將可利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之處理單元作為脈診分析系統1之處理單元30。順帶一提的是,脈壓感測單元10更可包含一傳輸模組(未繪示於圖中),當脈壓感測單元10可經用傳輸模組利用無線通訊協定(如藍芽或WIFI)等方式,將脈壓訊號傳輸至可攜式電子裝置上,以供處理模組30進行脈壓訊號轉換脈搏波形,及與脈搏資訊資料庫20進行比對,以輸出把脈結果之程序。
請參閱第2圖,其係為本創作之脈診分析系統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各元件之連結關係與作動均與前述類似,其類似之處於此便不再加以贅述。如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脈診分析系統1係整合於使用者之手錶91上,此時,手錶91係為一具脈診分析系統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脈壓感測單元10係設置於手錶91之一側或背面,當使用者隨身配載著手錶91時,脈壓感測單元10可持續性的對使用者之脈搏進行感測,以產生脈壓訊號。接者,脈壓感測單元10將脈壓訊號傳送至手錶91內部之處理單元30;此時,處理單元30將脈壓訊號轉換為脈搏波形,以與脈搏資訊資料庫20所儲存的脈搏波形進行比對,再將比對符合脈搏波形的複數個把脈結果,經由手錶91的音訊輸出入單元40或顯示單元50之其一或其組合輸出把脈結果。
請參閱第3圖,其係為本創作之脈診分析系統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脈診分析系統1係整合於使用者之可撓式顯示單元92,如可撓式平板電腦,此時,可撓式顯示單元92係為一具脈診分析系統之可攜式電子裝置,且此時脈搏資訊資料庫20即可以應用程式的形式安裝於可撓式顯示單元92,而可撓式顯示單元92之處理單元即可作為脈診分析系統1之處理單元30。另外,於本實施例中,各元件之連結關係與作動均與前述類似,其類似之處於此便不再加以贅述。而本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之不同在於,脈搏資訊資料庫20更可儲存對應不同脈搏波形之複數個預設問題資訊。當使用者利用可撓式顯示單元92隨時地進行脈搏檢測時,處理單元30依據對應脈壓訊號之脈搏波形決定其中一預設問題資訊,並經由可撓式顯示單元92之音訊輸出入單元40或顯示單元50輸出預設問題資訊。接著,再透過音訊輸出入單元40接收使用者對應於被輸出之預設問題資訊之一回覆訊息,並傳送至處理單元30。此時,處理單元30依據使用者所回覆的回覆訊息及對應脈壓訊號之脈搏波形,以決定其中一把脈結果。最後,再透過音訊輸出入單元40或顯示單元50輸出。
值得一提的是,脈搏資訊資料庫20亦可為雲端資料庫,而藉由網路的通訊連結以讀取複數個把脈結果,以使處理模組30進行比對,或者是,將脈壓訊號直接地於傳輸至雲端的脈搏資訊資料庫20上,以利用雲端的處理模組30進行脈壓訊號的轉換及後續的比對動作,並再傳輸回可攜式電子裝置上顯示結果。
請參閱第4圖,其係為本創作之脈診分析系統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所示,於本實施例中,脈診分析系統1係整合於使用者之手機93上,此時,手機93係為一具脈診分析系統之可攜式電子裝置,且同樣地,脈搏資訊資料庫20即可以應用程式的形式安裝於手機93,而手機93之處理單元即可作為脈診分析系統1之處理單元30。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處理單元30可依據複數個被決定之把脈結果更進一步的進行模擬分析,以決定出使用者目前時間點往後的下一個預定時間點可能產生之把脈結果,若下一個預定時間點的模擬把脈結果之狀況為不正常狀況時,則處理模組30會於該預定時間點往前一預定時間(如1或2個小時),經由音訊輸出入單元40或顯示單元50輸出一警示訊息。簡單的說,脈診分析系統1可於診脈後,預先模擬出使用者可能發生的疾病,並預先進行警示,例如,一使用者在把診脈後,脈診分析系統1判斷其可能於幾個小時或幾天後因身體狀況的異變而產生猝死的情形,則脈診分析系統1會於可能產生猝死的時間點往前幾個小時,預先發出警示訊息,以使使用者可預先進行適當的對應措施。
請參閱第5圖,其係為本創作之脈診分析系統之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於本實施例中,脈診分析系統1係整合於使用者所使用的拐杖94上,此時,拐杖94係為一具脈診分析系統之拐杖式電子裝置。而於本實施例中,各元件之連結關係與作動均與前述類似,其類似之處於此便不再加以贅述。對於年老者或行動不便者來說,拐杖94係為其生活中的必須品,而當年老者或行動不便的使用者利用拐杖94輔助行走時,使用者則可於適當時機,例如,休息時、空閒時、身體不適時,利用脈壓感測單元10進行脈壓感測,以便於盡量地於無時無刻中進行脈壓感測及分析。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脈診分析系統
10‧‧‧脈壓感測單元
20‧‧‧脈搏資訊資料庫
30‧‧‧處理單元

Claims (6)

  1. 一種脈診分析系統,其包含:

    一脈壓感測單元,係設置於一可攜式電子裝置或一具有彎曲表面之裝置之其一上,該脈壓感測單元係量測一使用者之脈搏以產生一脈壓訊號;

    一脈搏資訊資料庫,係儲存分別對應不同的脈搏波形的複數個把脈結果;以及

    一處理單元,係電性連接該脈壓感測單元及該脈搏資訊資料庫,該處理單元係接收該脈壓訊號,以將該脈壓訊號轉換為脈搏波形,並與該脈搏資訊資料庫進行比對,以決定輸出其中一該把脈結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脈診分析系統,其更包含一音訊輸出入單元,其電性連結該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係經由該音訊輸出入單元將該把脈結果輸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脈診分析系統,其更包含一顯示單元,其電性連結該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係經由該顯示單元將該把脈結果輸出。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脈診分析系統,其中該脈搏資訊資料庫更儲存對應不同脈搏波形之複數個預設問題資訊,該處理單元依據對應該脈壓訊號之脈搏波形決定其中一預設問題資訊,並經由該音訊輸出入單元或該顯示單元輸出該預設問題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脈診分析系統,其中該音訊輸出入單元係接收該使用者對應於被輸出之該預設問題資訊之一回覆訊息,且該處理單元係依據該回覆訊息及對應該脈壓訊號之脈搏波形,以決定其中一該把脈結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脈診分析系統,其中該處理單元更依據複數個被決定之把脈結果以進行模擬分析,以由該脈搏資訊資料庫中決定目前時間點往後之一預定時間點之把脈結果,並經由該音訊輸出入單元或該顯示單元,於該預定時間點往前之一預定時間輸出一警示訊息。
TW102212277U 2013-06-28 2013-06-28 脈診分析系統 TWM467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2277U TWM467134U (zh) 2013-06-28 2013-06-28 脈診分析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2277U TWM467134U (zh) 2013-06-28 2013-06-28 脈診分析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7134U true TWM467134U (zh) 2013-12-01

Family

ID=50154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2277U TWM467134U (zh) 2013-06-28 2013-06-28 脈診分析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671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5504B (zh) * 2014-06-06 2016-11-01 國立交通大學 血液脈波內生特徵分割系統與方法
TWI578955B (zh) * 2015-01-09 2017-04-21 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脈診訊號測量方法、脈診檢測裝置及脈診訊號測量系統
TWI622389B (zh) * 2015-09-16 2018-05-01 可對應中醫人體經絡產生氣血共振的系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5504B (zh) * 2014-06-06 2016-11-01 國立交通大學 血液脈波內生特徵分割系統與方法
TWI578955B (zh) * 2015-01-09 2017-04-21 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脈診訊號測量方法、脈診檢測裝置及脈診訊號測量系統
TWI622389B (zh) * 2015-09-16 2018-05-01 可對應中醫人體經絡產生氣血共振的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ames et al. Measuring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in humans: Auscultatory and automati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human biological field studies
Leelaarporn et al. Sensor-driven achieving of smart living: A review
Sanches et al. Mind the body! Designing a mobile stress management application encouraging personal reflection
CN113080878B (zh) 用于生理参数监测的系统和方法
Kaniusas Fundamentals of biosignals
CN108778099B (zh) 用于确定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生理特性的基线的方法和装置
US2005022823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physiologic signs and implementing emergency disposals
JP6831382B2 (ja) 血圧測定の信頼性を評価する方法およびこれを実装する装置
CN106202943A (zh) 一种健康分析设备、服务器及系统
WO2016061709A1 (en) Bionic designed m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 artery pressure sensory information ac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cm theory
CN204734469U (zh) 可穿戴式无创多生命体征监测设备
Kundu et al. Machine learning and iot based disease predictor and alert generator system
TWM467134U (zh) 脈診分析系統
US20210169406A1 (en)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stress and/or pain level
Kumaravel Smart healthcare with sensors and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ing
CN204542111U (zh) 一种生命迹象探测床
Lin et al. Future Trends in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and Cybersecurity in Medical Device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ICBHI 2019, 17-20 April 2019, Taipei, Taiwan
Kusum et al.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s taken by one stage approach, two stage approach and digital apparatus
Faiz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gulated Oxygenation Based Ventilation System with Feedback Mechanism
CN112914855A (zh) 一种健康监护椅、健康监护系统
Bao et al. Study on heartbeat information acquired from pressure cushion based on body sensor network
TW201601681A (zh) 具有mems及心律分析之醫療裝置與其心律分析方法
Anchan Estimating pulse wave velocity using mobile phone sensors
Dwivedi et al. Prototype Development for IOT Based Contactless Heart-rate and Body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Machado A Wearable System for Heart Failure Monito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