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3376U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63376U TWM463376U TW102207354U TW102207354U TWM463376U TW M463376 U TWM463376 U TW M463376U TW 102207354 U TW102207354 U TW 102207354U TW 102207354 U TW102207354 U TW 102207354U TW M463376 U TWM463376 U TW M463376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nic device
- display module
- magnetic
- magnetic component
- support memb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更具體地來說,本創作關於一種具有磁性元件的電子裝置。
有些電子裝置需要藉由觸碰螢幕來操控,例如平板電腦,但當使用者需要將電子裝置的螢幕直立於桌面時,就需要利用外接的支撐構件來輔助,然而傳統的支撐構件具有不易固定的問題,因此在使用上並不方便。有鑑於此,如何改善傳統電子裝置的支撐構件始成一重要之課題。
本創作為解決一般電子裝置不易直立於平面的問題,如平板電腦,提出一種包含磁性元件的電子裝置,利用此種電子裝置可使支架確實定位並作為支撐之用,可避免傳統支撐構件不易固定之問題。
本創作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基座、一顯示模組、一支撐件、一第一磁性元件以及一第二磁性元件。基座具有一第一側以及一第二側,顯示模組樞接於第一側,支撐件樞接於第二側,第一磁性元件設置於顯示模組上,而第二磁性元件設置於支撐件。第一磁性元件與第二磁性元件藉由磁力相互吸引,且第二磁性元件以可活動方式抵接顯示模組,使支撐件得以支撐顯示模組,並使顯示模組與基座之間形
成一第一角度,而支撐架與基座之間形成一夾角。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電子裝置更包括一輸入單元,連接前述基座之第一側。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一磁性元件為長條狀。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三磁性元件,設置於顯示裝置上。第三磁性元件與第二磁性元件藉由磁力相互吸引,且第二磁性元件以可活動方式抵接顯示模組,使支撐件得以支撐顯示模組,並使顯示模組與基座之間形成一第二角度。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二磁性元件更包括一本體與一摩擦元件,該摩擦元件套設於本體,且該摩擦元件的具有橡膠材質。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第二磁性元件抵接顯示模組之表面為一圓弧面。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支撐件具有一中空結構。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夾角介於25°~75°。
本創作一實施例中,前述顯示模組具有一觸控面板。
10‧‧‧基座
11‧‧‧第一側
12‧‧‧第二側
20‧‧‧顯示模組
21‧‧‧觸控面板
30‧‧‧支撐件
40‧‧‧第一磁性元件
42‧‧‧第三磁性元件
50‧‧‧第二磁性元件
51‧‧‧本體
52‧‧‧摩擦元件
70‧‧‧外接設備
α1‧‧‧第一角度
α1‧‧‧第二角度
β‧‧‧夾角
第1圖係表示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示意圖。
第2圖係表示第1圖中設置在支撐件末端之第二磁性元件抵接顯示模組之局部剖視圖。
第3A、3B圖係表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示意圖。
第3C圖係表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示意圖。
第4A~4C係表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示意圖。
第5A、5B圖係表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以及外接設備示意圖。
首先請參閱第1圖,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包括一基座10、一顯示模組20以及一支撐件30。基座10具有一第一側11和一第二側12,顯示模組20樞接於第一側11,而支撐件20樞接於第二側12,且第一側11相反於第二側12。
接著請一併參閱第1、2圖,其中第2圖係表示第1圖中設置在支撐件30末端之一第二磁性元件50抵接顯示模組20之局部剖視圖。如第2圖所示,一第一磁性元件40設置於顯示模組20內部,而一第二磁性元件50則設置於支撐件30之一端。藉由第一磁性元件40與第二磁性元件50之間的磁力相互吸引,第二磁性元件50可抵接顯示模組20,使支撐件30相對於顯示模組20保持在一固定位置,藉以支撐顯示模組20。在本實施例中,第二磁性元件50包括一本體51及一摩擦元件52,摩擦元件52係套設於本體51外側表面,藉此可和顯示模組20之間產生摩擦力,使顯示模組20與第二磁性元件50之間不易產生相對滑動,其中,摩擦元件52具有橡膠材質。
需特別說明的是,第二磁性元件50可藉由摩擦元件52之一圓弧面抵接顯示模組20,當支撐件30以各種不同角度支撐顯示模組20時,該圓弧面都能有效地接觸顯示模組20。此外,顯示模組20內部設有一觸控面板21,其中第一磁性元件40
位於觸控面板21與第二磁性元件50之間(如第2圖所示)。
舉例而言,前述第一磁性元件40可為鐵、鋁等磁性材料,而第二磁性元件50可為永久磁鐵或電磁鐵;反之,第一磁性元件40亦可為永久磁鐵或電磁鐵,而第二磁性元件50為鐵、鋁等磁性材料。或者,第一磁性元件40和第二磁性元件50亦可同為磁鐵。此外,如第1圖所示,支撐件30具有一中空結構,藉以減少電子裝置之重量以及體積。
第3A、3B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三磁性元件42,設置於顯示模組20內部。如第3A圖所示,當第二磁性元件50接近第一磁性元件40且藉由磁力相互吸引時,第二磁性元件50可抵接顯示模組20,並使顯示模組20與基座10之間形成一第一角度α1,且支撐件30與基座10之間形成一夾角β,此時第一角度α1約為60°,而夾角β為約25°;如第3B圖所示,當第二磁性元件50接近第三磁性元件42且藉由磁力相互吸引時,顯示模組20與基座10之間則可形成一第二角度α2,此時第二角度α2約為45°,而夾角β約為75°。再請參閱第3C圖,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第一磁性元件40亦可為長條狀,藉此可使夾角β於25°~75°之間自由調整。
第4A~4C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第4A圖顯示電子裝置於收納狀態時的示意圖,其中基座10與支撐件20相互摺合於顯示模組20下方。使用時,可先將顯示模組20相對於基座10旋轉展開(如第4B圖所示),再使支撐件30相對於基座10旋轉,最後藉由第二磁性元件50與第一磁性元件40靠近且相互吸引,以使第二磁性元件50穩定地抵接顯示模組20,藉
此即可達成以支撐件30支撐顯示模組20的目的。
再請參閱第5A、5B圖,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更可包括一輸入單元70(如鍵盤),其係以可拆卸的方式連接於電子裝置之第一側11,且電子裝置之基座10內部另設有一電路板(未顯示),該電路板與輸入單元70電性連接。
雖然本創作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顯示模組
21‧‧‧觸控面板
30‧‧‧支撐件
40‧‧‧第一磁性元件
50‧‧‧第二磁性元件
51‧‧‧本體
52‧‧‧摩擦元件
Claims (10)
-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基座,具有一第一側和一第二側;一顯示模組,樞接於該基板之該第一側;一第一磁性元件,設置於該顯示模組;一支撐件,樞接於該基板之該第二側;以及一第二磁性元件,設置於該支撐件上,其中該第一磁性元件與該第二磁性元件藉由磁力相互吸引,且該第二磁性元件以可活動的方式抵接該顯示模組,使該顯示模組與該基座之間形成一第一角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更包括一輸入單元,連接該第一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磁性元件為長條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三磁性元件,設置於該顯示模組上,該第三磁性元件與該第二磁性元件藉由磁力相互吸引,且該第二磁性元件以可活動的方式抵接該顯示模組,使該顯示模組與該基座形成一第二角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磁性元件更包括一本體與一摩擦元件,該摩擦元件套設於該本體外側表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摩擦元件具有橡膠材質。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磁性元件具有一圓弧面,用以抵接該顯示模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支撐件具有一中空結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支撐件與該基座之間形成一夾角,該夾角介於25°~75°。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該顯示模組具有一觸控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07354U TWM463376U (zh) | 2013-04-23 | 2013-04-23 | 電子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07354U TWM463376U (zh) | 2013-04-23 | 2013-04-23 | 電子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63376U true TWM463376U (zh) | 2013-10-11 |
Family
ID=49772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207354U TWM463376U (zh) | 2013-04-23 | 2013-04-23 | 電子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46337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85575B (zh) * | 2016-03-08 | 2017-06-01 |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TWI828464B (zh) * | 2022-01-14 | 2024-01-01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 |
-
2013
- 2013-04-23 TW TW102207354U patent/TWM463376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85575B (zh) * | 2016-03-08 | 2017-06-01 |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TWI828464B (zh) * | 2022-01-14 | 2024-01-01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21935B (zh) | 磁性吸引式顯示構件及基底構件 | |
TWI664891B (zh) | 具有支撐件的電子裝置 | |
TWI505072B (zh) | 電子裝置 | |
TWI410778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
TW201446113A (zh) | 電子裝置 | |
CN103135687B (zh) | 具有支撑功能的保护套 | |
TWM464715U (zh) | 用來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固定裝置與可攜式電子設備 | |
TW201442355A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組合 | |
TWM482773U (zh) | 保護蓋裝置 | |
TW201322892A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
TWM463376U (zh) | 電子裝置 | |
CN106484033A (zh) | 磁吸式显示器 | |
CN108600432A (zh) | 手机背夹 | |
CN102966826B (zh) | 可携式电子装置 | |
CN103162075B (zh) | 具有支撑功能的保护套 | |
TWI557538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
CN203287823U (zh) | 电子装置 | |
TWI439217B (zh)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
TWI493120B (zh) | 電子裝置 | |
CN203982262U (zh) | 电子装置组合 | |
CN203102081U (zh) | 可调放置角度的笔记本电脑 | |
TWM486802U (zh) | 鍵盤與保護套及其組合結構 | |
TWI546648B (zh) | 具可撓式顯示面板之電腦系統 | |
CN105988522A (zh) | 电子装置 | |
JP1706007S (ja) | データ表示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