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9635U - 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及包括該元件的接收設備 - Google Patents
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及包括該元件的接收設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59635U TWM459635U TW101224317U TW101224317U TWM459635U TW M459635 U TWM459635 U TW M459635U TW 101224317 U TW101224317 U TW 101224317U TW 101224317 U TW101224317 U TW 101224317U TW M459635 U TWM459635 U TW M459635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receiving device
- smart card
- receiving end
- card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08 coup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涉及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及包括該元件的接收設備。
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稱近距離無線通訊,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訊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資料傳輸(在10釐米內)交換資料。這個技術由免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演變而來,並向下相容RFID。由於近場通訊具有天然的安全性,因此NFC技術被認為在手機支付等領域具有很廣的應用前景。
NFC設備內置NFC晶片,組成RFID模組的一部分,可以當作RFID被動式標籤使用,例如用來支付費用;也可以當作RFID讀寫器使用,例如用作資料交換與獲取。NFC技術支援多種應用,包括行動支付與交易、對等式通訊及行動中資訊訪問等。透過NFC設備,人們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透過任何設備,與他們希望得到的娛樂服務與交易聯繫在一起,從而完成付款,獲取海報資訊等。整體來看,NFC設備的應用主要可分為以下四個基本類型:用於付款和購票、用於電子票證、用於智慧媒體以及用於交換、傳輸資料。
現有的行動支付SWP(Single Wire Protocol,單線連
接協定)-SD卡技術方案使得在支援NFC功能的行動終端(例如,手機)上便利安全地實現遠端及近場支付功能成為可能。智慧SD卡除了具有普通SD卡的資料儲存功能外,內嵌了一張具有金融安全級別的智慧卡作為支付資訊載體,使銀行卡資訊安全儲存在卡片內。它也可以像使用普通SD卡那樣儲存用戶自己的資料。與普通的SD卡相比,智慧SD卡在安全性上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將其與單線實現雙工通訊的SWP介面協定結合可以在同時安全可靠地實現遠端支付以及基於NFC的近場支付功能。
然而,諸如SWP-SD卡行動支付解決方案的技術雖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實現性,但依舊需要對手機硬體進行比較大的改造。諸如手機等行動支付終端至少需要增加支援NFC的類比前端電路,而一般增加的類比前端電路只能集成在手機的主板上。因此,用戶需要更換具有NFC功能的手機才能夠支援SWP-SD卡行動支付方案,這使得類似方案的推廣投入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近場行動支付的推廣。
因此,對於盡可能少地改變行動支付終端的硬體結構來實現NFC近場行動支付的方案有很強的需求。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創作提供了一種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所述接收端元件包括:智慧卡;佈置在所述智慧卡上的第一線圈;以及靠近所述第一線圈並且與所述
第一線圈磁耦合的第二線圈,其中所述第二線圈的面積大於所述第一線圈的面積。
較佳地,所述第二線圈被佈置在與所述第一線圈所處的平面大體上平行的另一平面上,並且所述第二線圈所包圍的區域在所述第一線圈所處的平面上的投影完全覆蓋所述第一線圈。
較佳地,所述接收端元件還包括與所述第二線圈串聯形成LC共振電路的電容。
較佳地,所述電容與所述第二線圈被佈置為大體上處於同一平面。
較佳地,所述第一線圈被佈置為與所述智慧卡的天線介面直接相連。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智慧卡是智慧SD卡或者是SIM卡。
本創作還提供了一種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設備,所述接收設備包括: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所述接收端元件包括智慧卡、貼合在所述智慧卡上的第一線圈以及靠近所述第一線圈並且與所述第一線圈磁耦合的第二線圈,其中所述第二線圈的面積大於所述第一線圈的面積;用於承載所述智慧卡的智慧卡插槽;其中所述第二線圈被固定在所述接收設備的外殼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接收設備為手機,並且所述第二線圈被固定在所述手機的後蓋上。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接收設備為手機,並且所述
LC共振電路被固定在所述手機的後蓋上。
本創作的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及包括該元件的接收設備可以為近場行動支付提供很好的解決方案,其既可以作為推廣諸如手機支付等行動支付消費習慣的過渡方案,也可以在行動支付市場成熟後作為一種可行的解決方案與SWP-SD卡方案等其他技術方案並存。下面將結合具體的實施例來描述本創作的方法。
以下結合圖式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需要說明的是,圖式中的各結構只是示意性說明,用以使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最佳地理解本創作的原理,其不一定按比例繪製。
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的構成。如在先前技術中所提到的那樣,近場通訊(NFC)又稱近距離無線通訊,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訊技術,這個技術由免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演變而來,並向下相容RFID。因此,與RFID一樣,NFC資訊也是透過頻譜中無線頻率部分的電磁感應耦合方式來傳遞的。在適於NFC通訊的非接觸式讀卡機設備上通常佈置有NFC天線,其為工作在13.56 MHz頻段上的近場耦合天線,讀寫距離很短,因而在接收端也必須佈置能夠與其匹配的適於進行磁場耦合的接收天線。
如圖1所示,根據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接收端元件
包括智慧卡101、第一線圈102以及第二線圈103。衆所周知,智慧卡如今已被廣泛應用在諸如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膝上型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各式各樣的行動終端設備上。因此,將智慧卡作為接收天線的載體可以在對終端設備的硬體結構進行最小改動的情況下使其具備近距離通訊的能力。終端設備僅需具備智慧卡插槽,而這幾乎已經成為了目前大部分電子產品的標準配置。智慧卡可以包括智慧SD卡、SIM卡、智慧miniSD卡、智慧microSD卡等現有技術中常見的各種智慧卡構造。
第一線圈102被佈置在智慧卡101上,其被用作接收端天線的一部分。在實施例中,可以例如透過將銅制的第一線圈102直接印製在封裝智慧卡晶片的絕緣材料上來實現所述第一線圈。替代地,可以將所述第一線圈與智慧卡晶片共面地封裝在智慧卡的內部,其中晶片部分可以被形成在智慧卡101的除該第一線圈以外的空白部分上。不管採用哪一種方式,這樣的貼片式構造都不會使智慧卡在外形和體積上有明顯變化,因此不需要對現有的智慧卡插槽等機構進行改動。另外,不管在哪種佈置方式下,都可以將第一線圈102與智慧卡101內晶片的天線介面直接相連以對所述晶片進行操作。
事實上,已知的是諸如第一線圈102的單個線圈也可以與NFC非接觸式讀卡機設備上的發射天線耦合。然而,由於隨著半導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智慧卡有明顯的小型化發展趨勢,其所能夠提供的用於承載接收天線的空間
非常有限,因此基於諸如智慧microSD卡的第一線圈102的面積通常很小,其與發射端耦合所獲得的能量往往不能滿足正常通訊的需要。根據圖1所示的實施例,在本創作的接收端元件中還提供了第二線圈103,其與第一線圈102共同形成接收天線。
第二線圈103被佈置為靠近所述第一線圈102並且能夠與該第一線圈102磁耦合。顯而易見,該第二線圈103也必須能夠與NFC非接觸式讀卡機設備的發射天線(線圈)耦合。根據本創作,該第二線圈103也同樣採用貼片式的構造,而其面積要大於第一線圈102所佔據的面積。該第二線圈可以較佳地被佈置在與第一線圈102所處的平面平行的另一平面上,即第一和第二線圈互相平行地被佈置。另外,使第二線圈103所包圍的區域在第一線圈102所處的平面上的投影完全覆蓋所述第一線圈。在圖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這樣的佈置,其中更較佳地將第二線圈佈置為其軸線與第一線圈的軸線大體上重合。
第二線圈103可以被看作為功率提升線圈,其與較小的第一線圈102之間的互感使得第一線圈的磁場強度增大,由此增強透過非接觸式近場通訊所傳送的信號的強度,從而提供足夠的能量保證智慧卡晶片的正常工作。就這點而言,例如圖2所示的、第二線圈103的上述佈置可以更有效地確保良好的磁耦合效果和能量傳輸效率。
圖3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的部分;圖3b示出了圖3a所示
部分的等效電路。
如圖3a所示,根據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接收端元件中增加了與第二線圈301串聯的共振電容器302,從而形成圖3b中的串聯共振電路。第二線圈301的電感值以及電容302的電容值應滿足如下共振公式:
其中f0
為共振頻率,π為圓周率常數,L為線圈的電感量,C為共振電容量。
在非接觸式近場通訊的應用中,該串聯的電感與電容應被調節至工作在13.56 MHz的共振點處,由此能夠更高效地將信號能量透過與第一線圈的互感參數耦合到其上,從而對13.56 MHz共振頻率的信號具有放大作用。為了有效控制該部分元件的厚度,共振電容302與第二線圈301可以被佈置為大體上處於同一平面。舉例來說,可以在諸如聚酯材料薄膜的絕緣介質層兩邊印刷銅金屬區域來實現電容302,同時在所述絕緣介質層的一個面上印製第二線圈301,透過佈線使其一端與電容302的一端相連,而透過打孔使其另一端與電容302的另一端相連,由此形成圖3b所示的共振電路。
圖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創作所提供的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設備的實施例。一般而言,根據本創作的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設備包括智慧卡插槽,以承載帶有所述第一線圈
的智慧卡,而所述第二線圈或其與電容構成的LC共振電路被固定在接收設備的外殼上。該接收設備可以利用各種帶有合適的智慧卡插槽的行動終端來實現,諸如手機、PDA、平板電腦等等。
在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該接收設備為手機401,並且上述接收端元件被佈置在其相應的位置上,其中帶有第一線圈的智慧卡部分被插入手機所帶的智慧卡插槽中,而第二線圈或其與電容構成的LC共振電路則被固定在手機後蓋402的內表面上,該部分可以被實現為貼片的形式。根據本創作的手機401可以按照圖4所示的方位與讀卡機403進行通訊,但應理解的是,即使把手機401的正面對準讀卡機403,本創作所提供的接收端元件也可以具有增強通訊的作用。
就目前常見的手機設計而言,所述智慧卡可以採用智慧microSD卡。這一設計能夠使近場支付共用SD卡中智慧晶片的安全模組,在保證遠端支付的同時實現安全便捷的行動近場支付。對於具有智慧microSD卡插槽的手機而言,其都能方便地使用本創作所提供的接收端元件。除了改用印刷有所述第一線圈的智慧microSD卡並且將貼片式的第二線圈或其與電容構成的LC共振電路固定在其後蓋上之外,無需對手機本身的硬體進行任何改造。此外,由於採用了無源器件,即使在手機沒電時也可以實現安全的近場支付。
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創作的技術
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儘管參照上述實施方式對本創作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依然可以對本創作的實施方式進行修改或對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效替換而不脫離本創作的實質,其均涵蓋在本創作請求保護的範圍中。
101‧‧‧智慧卡
102‧‧‧第一線圈
103‧‧‧第二線圈
401‧‧‧手機
402‧‧‧手機後蓋
403‧‧‧讀卡機
本創作的前述和其他目標、特徵和優點根據下面對本創作的實施例的更具體的說明將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實施例在圖式中被示意。
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創作的第一實施例的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的構成。
圖2示意性地示出了圖1所示的接收端元件的各個部分的佈置。
圖3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據本創作的第二實施例的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的部分;圖3b示出了圖3a所示部分的等效電路。
圖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創作所提供的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設備的實施例。
101‧‧‧智慧卡
102‧‧‧第一線圈
103‧‧‧第二線圈
Claims (14)
- 一種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其特徵在於,該接收端元件包括:智慧卡;佈置在該智慧卡上的第一線圈;以及靠近該第一線圈並且與該第一線圈磁耦合的第二線圈,其中該第二線圈的面積大於該第一線圈的面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接收端元件,其中該第二線圈被佈置在與該第一線圈所處的平面大體上平行的另一平面上,並且該第二線圈所包圍的區域在該第一線圈所處的平面上的投影完全覆蓋該第一線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接收端元件,其中,該接收端元件還包括與該第二線圈串聯形成LC共振電路的電容。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接收端元件,其中該電容與該第二線圈被佈置為大體上處於同一平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接收端元件,其中該第一線圈被佈置為與該智慧卡內晶片的天線介面直接相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接收端元件,其中該智慧卡是智慧SD卡或者是SIM卡。
- 一種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設備,其特徵在於,該 接收設備包括: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該接收端元件包括智慧卡、佈置在該智慧卡上的第一線圈以及靠近該第一線圈並且與該第一線圈磁耦合的第二線圈,其中該第二線圈的面積大於該第一線圈的面積;用於承載該智慧卡的智慧卡插槽;其中該第二線圈被固定在該接收設備的外殼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接收設備,其中該第二線圈被佈置在與該第一線圈所處的平面大體上平行的另一平面上,並且該第二線圈所包圍的區域在該第一線圈所處的平面上的投影完全覆蓋該第一線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接收設備,其中,該接收端元件還包括與該第二線圈串聯形成LC共振電路的電容。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接收設備,其中該電容與該第二線圈被佈置為大體上處於同一平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接收設備,其中該第一線圈被佈置為與該智慧卡的天線介面直接相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接收設備,其中該智慧卡是智慧SD卡或者是SIM卡。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接收設備,其中該接收設備為手機,並且該第二線圈被固定在該手機的後蓋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接收設備,其中該 接收設備為手機,並且該LC共振電路被固定在該手機的後蓋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5254769U CN202404630U (zh) | 2011-12-15 | 2011-12-15 | 用于近场通信的接收端组件及包括该组件的接收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59635U true TWM459635U (zh) | 2013-08-11 |
Family
ID=46702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224317U TWM459635U (zh) | 2011-12-15 | 2012-12-14 | 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及包括該元件的接收設備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404630U (zh) |
TW (1) | TWM459635U (zh) |
WO (1) | WO201308699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12651B (zh) * | 2013-10-02 | 2015-12-11 | Abomem Technology Corp | 具天線之用戶身份模塊卡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038338B2 (en) | 2011-02-01 | 2018-07-31 |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 Signal modulation method and signal rectification and modulation device |
US11128180B2 (en) | 2011-02-01 | 2021-09-21 |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 Method and supplying-end module for detecting receiving-end module |
US10289142B2 (en) | 2011-02-01 | 2019-05-14 |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 Induction typ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intruding metal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
US10951063B2 (en) | 2011-02-01 | 2021-03-16 |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 Supplying-end module of induction typ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signal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
US10312748B2 (en) | 2011-02-01 | 2019-06-04 | Fu Da Tong Techology Co., Ltd. | Signal analysis method and circuit |
TWI663806B (zh) * | 2018-02-12 | 2019-06-21 | 富達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感應式電源供應系統之供電模組及其訊號偵測方法 |
CN202404630U (zh) * | 2011-12-15 | 2012-08-29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近场通信的接收端组件及包括该组件的接收设备 |
CN103679931A (zh) * | 2012-09-07 | 2014-03-26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 一种射频信号传输电路、非接触式支付终端及支付方法 |
TWI485924B (zh) * | 2013-10-03 | 2015-05-21 | Abomem Technology Corp | 具天線之微型記憶卡 |
US10148321B2 (en) * | 2016-03-21 | 2018-12-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ntenna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ccesso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TWI585690B (zh) * | 2016-04-15 | 2017-06-01 | 九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無線射頻裝置及其偵測射頻標籤之方法 |
CN106788616A (zh) * | 2016-12-22 | 2017-05-31 |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和近场通信装置 |
CN116799471A (zh) * | 2022-11-16 | 2023-09-22 | 时迈安拓通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随意贴附且正面读写距离远的nfc天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914800B1 (fr) * | 2007-04-04 | 2010-09-17 | Jacek Kowalski | Module nfc, notamment pour telephone mobile |
CN201215827Y (zh) * | 2008-07-08 | 2009-04-01 | 英华达(上海)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手持设备的nfc天线以及包含该nfc天线的手持设备 |
CN101577361A (zh) * | 2009-06-01 | 2009-1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终端及其天线的制造方法 |
CN202404630U (zh) * | 2011-12-15 | 2012-08-29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近场通信的接收端组件及包括该组件的接收设备 |
-
2011
- 2011-12-15 CN CN2011205254769U patent/CN20240463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2
- 2012-12-13 WO PCT/CN2012/086557 patent/WO201308699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12-14 TW TW101224317U patent/TWM459635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12651B (zh) * | 2013-10-02 | 2015-12-11 | Abomem Technology Corp | 具天線之用戶身份模塊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3086997A1 (zh) | 2013-06-20 |
CN202404630U (zh) | 2012-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459635U (zh) | 用於近場通訊的接收端元件及包括該元件的接收設備 | |
TWI443987B (zh) | 近場通訊系統及其相關之顯示裝置 | |
CA2819006C (en) |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mobile phone | |
US8002196B2 (en) | Radio frequency IC card device with very high frequency | |
CN201830251U (zh) | 一种近场通信天线装置及手持终端设备 | |
US20150140927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02834970B (zh) | 通信终端及卡式天线模块 | |
KR20090126323A (ko) | Nfc 모듈, 특히 이동 전화기용 nfc 모듈 | |
CN101853422A (zh) | 一种双界面sd卡 | |
KR101485569B1 (ko) | 금속 덮개가 적용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nfc 안테나 | |
CN102568335A (zh) | 一种内置天线的液晶显示器及移动终端交互方法 | |
CN101452521A (zh) | 近场通讯系统及其相关的显示装置 | |
CN202276343U (zh) | 一种近场通信模块 | |
CN201673527U (zh) | 一种双界面sd卡 | |
CN205946318U (zh) | 一种具有nfc天线和蓝牙天线的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 |
CN102299407A (zh) | 一种感应天线、电子标签和电子标签读写器 | |
CN102683841B (zh) | 双频通信垂直折叠手机线贴天线 | |
CN101894291A (zh) | 一种双界面sim卡 | |
CN205356342U (zh) | 一种近场通讯装置 | |
CN203414989U (zh) | 一种智能存储卡及其系统 | |
CN102930330A (zh) | 近距离无线通信标签天线 | |
CN203606840U (zh) | 一种新型nfc设备 | |
CN108470202A (zh) | 一种nfc-蓝牙双界面非接触式卡片系统 | |
CN203733149U (zh) | 具有双感应天线结构的外插卡及记忆卡 | |
CN203038314U (zh) | 一种适配于定制手机终端的双频rf-sim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K4K |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