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455329U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5329U
TWM455329U TW102205454U TW102205454U TWM455329U TW M455329 U TWM455329 U TW M455329U TW 102205454 U TW102205454 U TW 102205454U TW 102205454 U TW102205454 U TW 102205454U TW M455329 U TWM455329 U TW M45532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interference
support structure
interference portion
por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54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i-Huan Chou
Chia-Wei Chang
Jian-Ming Peng
Hsaing-Yin Ho
Hung-Hung Wu
Chia-Ming Tu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TW1022054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5329U/zh
Publication of TWM4553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5329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支撐功能之電子裝置。
隨著電子設備普遍地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各類的輔助產品亦對應地發展。舉例來說,為了可便利地操作電子設備或觀看電子設備的螢幕,使用者往往利用外接式腳架來立起電子設備。然而,由於外接式腳架需使用者額外地攜帶,因此,使用者往往可能在攜帶的過程中遺失外接式腳架。此外,部份的外接式腳架常因體積過大或重量過重,而造成使用者在攜帶上的不便。雖然目前尚有些腳架係直接地配置在電子設備上,以便於使用者攜帶,然而,此一類型的腳架與電子設備在組設時的零組件數量多,且組設方式複雜。如此一來,電子設備的零組件的成本高,且製造組裝相當地費時。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便於攜帶及使用的支撐結構,乃為相關業者努力之課題之一。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其透過支撐結構來提供支撐的功能。另外,干涉結構與支撐結構的組設方式相當簡單,以在便於使用者攜帶及使用的前提下,降低製造成本且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根據本創作,提出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殼件、一基座、一干涉結構及一支撐結構。殼件具有一第一貫口。基座配置於殼件的內表面上,且具有一第二貫口。干涉結構具有一本體 及一干涉部。本體係固定於基座上。干涉部自本體延伸至第二貫口。支撐結構可轉動地耦接於殼件,以支撐殼件或位於殼件的外表面上。支撐結構具有一止擋部。止擋部適於穿過第一貫口及第二貫口。當支撐結構相對於殼件轉動時,止擋部係推抵干涉部。
為了對本創作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電子裝置
110‧‧‧殼件
110r‧‧‧凹槽
110rs‧‧‧側壁
110s1‧‧‧內表面
110s2‧‧‧外表面
110p‧‧‧第一貫口
120‧‧‧基座
120p‧‧‧第二貫口
130‧‧‧干涉結構
131‧‧‧本體
133、233‧‧‧干涉部
133a1、233a1‧‧‧第一彎折結構
133a2、233a2‧‧‧第二彎折結構
140‧‧‧支撐結構
141‧‧‧支撐本體
142‧‧‧樞接結構
142e‧‧‧邊緣
143、243‧‧‧止擋部
151‧‧‧第一磁性吸附件
152‧‧‧第二磁性吸附件
160‧‧‧轉軸
270‧‧‧套管
D1、D2‧‧‧方向
S、S’‧‧‧空間
第1A圖繪示根據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支撐結構於收合時的示意圖。
第1B圖繪示第1A圖中之電子裝置的支撐結構於展開時的示意圖。
第2A圖繪示第1A圖中之電子裝置的爆炸圖。
第2B圖繪示第2A圖中之電子裝置於組設時的局部示意圖。
第3A圖及第3B圖繪示第1A圖中之電子裝置的支撐結構於作動時的局部示意圖。
第4圖繪示根據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請參照第1A圖及第1B圖、第2A圖及第2B圖,第1A圖繪示根據本創作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支撐結構於收合時的示意圖,第1B圖繪示第1A圖中之電子裝置的支撐結構於展開時的示意圖,第2A圖繪示第1A圖中之電子裝置的爆炸圖,且第2B圖繪示第2A圖中之電子裝置於組設時的局部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00可例如是電子相框、平板電腦或擴充系統(docking system)。電子裝置100包括殼件110、基座120、干涉結構130及支撐結構140。
殼件110具有第一貫口110p。基座120配置於殼件 110的內表面110s1上,且具有第二貫口120p。干涉結構130具有本體131及干涉部133。本體131係固定於基座120上。干涉部133自本體131延伸至第二貫口120p。
支撐結構140可轉動地耦接於殼件110,以支撐殼件110(如第1A圖所示)而便於使用者觀看電子裝置100之螢幕,或位於殼件110的外表面110s2上(如第1B圖所示)而便於使用者收納或攜帶。
支撐結構140具有止擋部143。止擋部143適於穿過第一貫口110p及第二貫口120p。當使用者轉動支撐結構140而使得支撐結構140相對於殼件110轉動時,穿過第一貫口110p及第二貫口120p的止擋部143係推抵干涉部133,以讓使用者在轉動支撐結構140的期間可感受到段落感。
以下將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00。如第1A圖及第1B圖所示,本實施例之殼件110的外表面110s2具有凹槽110r,凹槽110r係於支撐結構140收合時容置支撐結構140,以提高電子產品100之外觀的平整度。再者,此處之凹槽110r的相對的兩個的側壁110rs可例如是曲線狀。
另外,電子裝置100更包括第一磁性吸附件151及第二磁性吸附件152。第一磁性吸附件151例如是馬口鐵,配置於支撐結構140。第二磁性吸附件152例如是磁鐵,配置於殼件110。當支撐結構140收合至殼件110的外表面110s2之凹槽110r內時,第一磁性吸附件151的位置係對應於第二磁性吸附件152的位置,且第一磁性吸附件151與第二磁性吸附件152係相互吸附,以讓支撐結構140可穩定地收合。
如第2A圖及第2B圖所示,支撐結構140更具有支撐本體141及樞接結構142。支撐本體141位於殼件110之外表面110s2上,進一步來說,支撐本體140係容置於殼件110r之外表面110s2的凹槽110r中。樞接結構142係位於支撐本體141之邊 緣142e。止擋部143係突出於樞接結構142,以穿過第一貫口110p及第二貫口120p。電子裝置100更包括轉軸160,轉軸160穿過樞接結構142,且位於部份之基座120上。如此一來,支撐結構140係可相對於殼件110轉動。
如第2B圖所示,干涉部133具有第一彎折結構133a1及第二彎折結構133a2。第一彎折結構133a1朝向第一貫口110p及第二貫口120p突出,且位於止擋部143之移動路徑中。另外,第二彎折結構133a2係朝向相反於第一彎折結構133a1所突出的方向突出,以形成空間S。
請更參照第3A圖及第3B圖,其繪示第1A圖中之電子裝置的支撐結構於作動時的局部示意圖。如第3A圖所示,當使用者轉動支撐結構140而使得支撐結構140相對於殼件110轉動時,支撐結構140係帶動止擋部143沿著方向D1移動。此時,由於第一彎折結構133a1位於止擋部143之移動路徑中,因此,第一彎折結構133a1與止擋部143之間係存有干涉量而使得止擋部143在移動過程中推抵第一彎折結構133a1。也就是說,在使用者在轉動支撐結構140的過程中,止擋部143與第一彎折結構133a1之間係相互干涉,且干涉部133具有彈性,因此,使用者可感受到段落感。
當使用者持續地轉動支撐結構140,且止擋部143推抵第一彎折結構133a1之後,如第3B圖所示,止擋部143係在第二彎折結構133a2所形成的空間S中抵靠於第二貫口120p之側壁120p1上。如此一來,支撐結構140係可展開以提供支撐的功能(如第1B圖所示)。由於止擋部143係位於第二彎折結構133a2所形成的空間S中,因此,在使用者未施力來轉動支撐結構140時,干涉部133係可有效地阻擋止擋部143任意地往方向D2移動,使得支撐結構140不會輕易地收回。
當使用者欲收合支撐結構140時,使用者係轉動支 撐結構140,使得止擋部143從第二彎折結構133a2所形成的空間S中往方向D2移動,以推抵止擋部143而再度產生段落感。如此一來,支撐結構140係可收回至殼件110之外表面110s2之凹槽110r中,且藉由前述之第一磁性吸附件151與第二磁性吸附件152相互吸附的方式來穩固地收合,以便於使用者攜帶及收納(如第1A圖所示)。
雖然,本實施例係以支撐結構140收回至殼件110之外表面110s2的凹槽110r中為例說明,然而,此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應明瞭,殼件110之外表面110s2亦可不具有凹槽110r。如此一來,支撐結構140係直接地收回而位於殼件110的外表面110s2上。再者,凹槽110r之相對的兩個側壁110rs之形狀並不以曲線狀為限,兩個側壁110rs亦可為直線狀。
請參照第4圖,其繪示根據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局部示意圖。第4圖中之電子裝置可更包括套管270。套管270係環繞干涉部233。套管270例如是熱縮套管,且具有彈性。由於套管270係具有彈性而可微幅地壓縮,因此,在止擋部243透過套管270推抵第一彎折結構233a1後,套管270係可藉由彈性恢復成原來的形狀。如此一來,位在第二彎折結構233a2所形成之空間S’中的止擋部243係受到干涉部233與套管270的阻擋而不會任意地往回移動。
根據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之電子裝置,其透過止擋部與干涉部之間的干涉量來在支撐結構相對於殼體轉動時讓使用者感受到段落感。另外,於一實施例中,在支撐結構收合於殼體之外表面的凹槽內時,第一磁性吸附件與第二磁性吸附件係透過磁力的方式來相互吸引,以穩固地收合支撐結構。再者,在支撐結構相對於殼體展開時,干涉部係阻擋止擋部任意地往回移動,以讓支撐結構可維持支撐的狀態。由於本創作上述實施例之支撐結構與殼件之間的組設零件少,且組設方式簡單,因此,本實施 例之電子裝置的製造及人力成本係可減少,以有效地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0‧‧‧殼件
133‧‧‧干涉部
133a1‧‧‧第一彎折結構
133a2‧‧‧第二彎折結構
140‧‧‧支撐結構
143‧‧‧止擋部
D1‧‧‧方向
S‧‧‧空間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殼件,具有一第一貫口;一基座,配置於該殼件的內表面上,且具有一第二貫口;一干涉結構,具有一本體及一干涉部,該本體係固定於該基座上,該干涉部自該本體延伸至該第二貫口;以及一支撐結構,可轉動地耦接於該殼件,以支撐該殼件或位於該殼件的外表面上,該支撐結構具有一止擋部,該止擋部適於穿過該第一貫口及該第二貫口,當該支撐結構相對於該殼件轉動時,該止擋部係推抵該干涉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干涉部具有一第一彎折結構,該第一彎折結構朝向該第一貫口及該第二貫口突出,且位於該止擋部的移動路徑中,當該支撐結構相對於該殼件轉動時,該止擋部係推抵該干涉部的該第一彎折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干涉部更具有一第二彎折結構,該第二彎折結構係朝向相反於該第一彎折結構所突出的方向突出,以形成一空間,當該止擋部推抵該干涉部之該第一彎折結構之後,該止擋部係在該第二彎折結構所形成的該空間中抵靠於該第二貫口之側壁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一磁性吸附件,配置於該支撐結構;以及一第二磁性吸附件,配置於該殼件,當該支撐結構位在該殼件的該外表面上時,該第一磁性吸附件的位置係對應於該第二磁性吸附件的位置,且該第一磁性吸附件與該第二磁性吸附件係相互吸附。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支撐結構更具有一支撐本體及一樞接結構,該支撐本體位於該殼件之該外表面上,該樞接結構係位於該支撐本體之一邊緣,該止擋部係突出於該樞接結構,該電子裝置更包括: 一轉軸,穿過該樞接結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殼件之該外表面具有一凹槽,用以容置該支撐結構。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凹槽之相對的二側壁係為曲線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括:一套管,環繞該干涉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套管具有彈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干涉部具有彈性。
TW102205454U 2010-11-05 2010-11-05 電子裝置 TWM4553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5454U TWM455329U (zh) 2010-11-05 2010-11-05 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5454U TWM455329U (zh) 2010-11-05 2010-11-05 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5329U true TWM455329U (zh) 2013-06-11

Family

ID=49031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5454U TWM455329U (zh) 2010-11-05 2010-11-05 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53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6323B (zh) 电子装置
TWI512428B (zh) 支撐裝置及使用該支撐裝置的電子裝置
US20190274228A1 (en) Suppor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2107275B1 (ko) 컴퓨팅 디바이스에 대한 접이식 쉘 커버
TWI432128B (zh) 電子裝置之支撐裝置
TWM470482U (zh) 電子裝置
TW201516622A (zh) 電子裝置
TWI536142B (zh) 用來可旋轉地承載攜帶式電子裝置的保護裝置
US10203729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201401019A (zh) 支撐架及具有該支撐架之電子裝置
TWI540954B (zh) 具有支撐機構的電子裝置
TWI577262B (zh) 門蓋總成與電子裝置
TWM575953U (zh) Bend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screen display device
US2012026130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upport assembly
TWI510888B (zh) 電子裝置及其鍵盤
TWM537293U (zh) 可攜式資料傳輸裝置
CN209545627U (zh) 电子设备
US1126938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inge module
TWI557538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455329U (zh) 電子裝置
TWM542165U (zh) 電腦裝置用之底座
TWM475131U (zh) 電子裝置
TW201823920A (zh) 擴充基座與應用其之電子組件
TWM511733U (zh) 電子裝置及其支架
KR20130005046U (ko) 태블릿 피씨용 케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