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9882U - 萬向接頭結構 - Google Patents
萬向接頭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49882U TWM449882U TW101222675U TW101222675U TWM449882U TW M449882 U TWM449882 U TW M449882U TW 101222675 U TW101222675 U TW 101222675U TW 101222675 U TW101222675 U TW 101222675U TW M449882 U TWM449882 U TW M449882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versal joint
- joint structure
- abutting
- structure according
- sleev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25B23/0007—Connections or joints between tool parts
- B25B23/0035—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socket or screwdriver bit and too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1/108—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having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and acting by interengaging parts, i.e. positive coupl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2001/102—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the torque is transmitted via polygon shap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與萬向接頭結構有關,尤指一種萬向接頭結構係設有固定環,該固定環軸向移位,使該萬向接頭具有快脫功效。
按吾人先前所知,習用之萬向接頭結構,如美國專利案8104382,台灣專利申請號:第098100213,該專利名稱:萬向接頭,一種萬向接頭,其包含有:一具有驅動孔5的連動件3,該驅動孔5係連接動力轉動工具;一本體1,其具有一球頭11與一驅動頭12,該球頭11透過一銷而樞接於該連動件3,以提供多角度轉動之效果,該驅動頭12的對角具有一個距離而能夠承接相應的待驅動物件;該球頭11與該驅動頭12之間環設有一補強部13,該球頭11與該補強部13之間形成一頸部112,該補強部13於一側設有一凹槽14,該凹槽14內設一控制孔131;一控制裝置2,其包括有一控制件20,該控制件20具有一個設於控制孔131內的抵壓端21與一個隱藏在凹槽14內的操控端22,使該萬向接頭旋轉時,該控制件20的操控端22不會撞擊手部,亦不會於旋轉時碰撞硬物而導致控制件20損壞。
該專利案之缺失係在於:
1、請輔以公報之第1圖及第2圖所示,該本體1係設有補強部13,該補強部13一側係設有一凹槽14,該凹槽14內係設一控制孔131,該控制件20係容設於控制孔131內,但
為容設控制件20,且若控制件20為方便手部按壓,控制件20之直徑約為10MM左右,如此該補強部13則至少有14MM長度,本體1要增加補強部13之厚度,本體1會有較長之長度。
2、請輔以公報之第5圖所示,雖該補強部13一側係設有一凹槽14,該控制件20之控制端22係設於凹槽14處,但如第1圖所示,該控制端22畢竟凸露於外,該萬向接頭旋動時,其它工件、其它物體或甚至萬向接頭掉落時仍會有機會踫撞至控制端22,如此即會自動按壓至控制件20,該移動件40即自動移位而造成套合於驅動頭12處之套筒自然脫落。
3、該本體1係需設有補強部13,且補強部13係設一凹槽14,凹槽14處係需使用銑刀加工,該本體1會有較大之成本。
本創作人鑑於上述習用結構之缺失,乃積多年浮動接頭之製造經驗,幾經多次之試作經驗,終獲有實用性之本創作提出。
習用萬向接頭結構雖具有快脫功效但本體需設有補強部及控制件凸露於外之缺失,本創作係與萬向接頭結構有關,尤指一種萬向接頭結構係設有固定環,該固定環係軸向移位,使該萬向接頭具有快脫功效。
一種萬向接頭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係設有第一套合部、第二套合部、第二卡制槽
及扣環槽;一第二本體係設有接頭部、第一容孔、驅動部、第二容孔及控制孔;一珠體係容設於第二容孔內;一第一按壓件係容設於第一容孔內;一第一桿體係容設於控制孔內,該第一桿體係設有珠穴及斜面,該珠穴係供容置珠體,該斜面係供第一按壓件容置;一第一彈性元件係頂抵於控制孔之階級處及第一桿體間;一固定環內部係設有容室,該容室一端係設有第二抵擋面及抵面;一扣環係容設於扣環槽處;一第二彈性元件係抵於扣環及抵面間;一第二按壓件係容設於第一本體之第二卡制槽內,該第二按壓件係頂於第二抵擋面處,使該第二按壓件係頂抵於第一按壓件上。
該固定環係往第一本體之第一套合部處方向軸向移位,使該第二抵擋面係頂壓第二按壓件,該第二按壓件係頂壓第一按壓件,第一按壓件係頂壓第一桿體之斜面處,使該第一桿體係於第二本體之控制孔內移位,該珠體係陷入第一桿體之珠穴最深處,如此萬向接頭結構係具快脫結構,套合於第二本體之驅動部之工具即可快速脫開。該固定環係呈圈體狀,如此萬向接頭結構係不太可能因撞擊或掉落時踫觸固定環,使該固定環軸向移位。
為使 鈞局委員及熟習此項技藝人士對本創作之功效完全瞭解,茲配合圖式及圖號就本創作之結構、組成說明於後,惟以下所述者僅為用來解釋本創作之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之限制,是以凡是在本創
作之精神下,所作的任何修飾變更皆仍應屬於本創作之保護範圍。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三圖所示,第一圖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第二圖係本創作之固定環40之結構側視圖、第三圖係本創作之立體組合圖,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萬向接頭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10,該第一本體10一端係設有第一套合部11,該第一套合部11係成四角槽狀,該第一套合部11係供套筒扳手套合驅動,該第一本體10另端係設有第二套合部12,該第二套合部12係成六角槽狀,第二套合部12及第一套合部11間係設有直徑較小之套槽14,套槽14係使第一套合部11及第二套合部12間呈相通狀,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至少一第一卡制槽15,該第一卡制槽15係近第二套合部12之開口端,每一第一卡制槽15係呈穿孔狀,該每一第一卡制槽15係與第二套合部12相通,本實施例該第一卡制槽15之數目係為三個,該第一本體10係設有第二卡制槽16,該第二卡制槽16係呈穿孔狀,該第二卡制槽16係與第二套合部12相通,該第二卡制槽16係與第一卡制槽15相同直徑,該第一本體10外周緣係設有扣環槽17,該扣環槽17係繞設第一本體10,第二卡制槽16係介於第一卡制槽15與扣環槽17間;一第二本體20,該第二本體20一端係設有接頭部21,該接頭部21係由六個弧面組成一類似球體狀,該接頭部21
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二套合部12內,該接頭部21係可於第二套合部12處呈傘形角度旋轉且延第一本體10之軸向位移,該接頭部21一邊面設有非貫穿之第一容孔211,該第二本體20另端設有驅動部22,該驅動部22係成四角頭狀以套合套筒旋動,該驅動部22一邊面設有非貫穿之第二容孔221,該驅動部22與接頭部21間係設有多角端23,該多角端23係成六角柱體狀,該多角端23二對邊距離係大於第二套合部12二對邊距離,該第二本體20中段處係設有第一環抵部24,該第一環抵部24係設於驅動部22與接頭部21間或係設於多角端23與接頭部21間,該第一環抵部24係容設於第二套合部12處,該第一環抵部24之外周緣係相切於第二套合部12之邊面上,該接頭部21端部處係設有第二環抵部25,第二環抵部25係容設於套槽14處,該第一環抵部24及接頭部21間係設有直徑最小之縮頸部26,該驅動部22係設有控制孔27,該控制孔27係呈階級狀,該控制孔27係貫穿第二本體20,該控制孔27係與第一容孔211及第二容孔221相通;一珠體30,該珠體30係容設於第二本體20之第二容孔221內,該第二容孔221之開口處係受沖壓而略小於珠體30直徑,使該珠體30係限制於第二本體10處;一第一按壓件31,該第一按壓件31係容設於第二本體20之第一容孔211內,第一容孔211之開口處受沖壓而略小於第一按壓件31直徑,使第一按壓件31係限制於第二本體10處;
一第一桿體32,該第一桿體32係容設於控制孔27內,該第一桿體32一側係設有一珠穴321,該珠穴321係供容置珠體30,該第一桿體32係設有斜面322,該斜面322係供第一按壓件31容置,該斜面332係與珠穴321同側,該第一桿體32一端係設有頂抵部323,頂抵部323係凸露於第二本體20外;一第一彈性元件33,該第一彈性元件33係套設於第一桿體32上,該第一彈性元件33係頂抵於第二本體20之控制孔27階級處及頂抵部323間,第一彈性元件33之彈力,使該珠體30係受珠穴321較高處抵頂而部分凸露於第二本體20之第二容孔221外,且第一按壓件31係抵於斜面332略最高處;一固定環40,該固定環40係套設於第一本體10之外周緣,該固定環40外周面係有複數凹圓環繞以供手移位,該固定環40內部係設有容室41,該容室41一端係設有第一抵擋面42及第二抵擋面43,該第一抵擋面42及第二抵擋面43係呈環形斜面狀,該第一抵擋面42係與第二抵擋面43呈相對狀,依第二圖所示,該第一抵擋面42接近第二抵擋面43處係呈直徑漸小狀,該容室41與第二抵擋面43間係設有抵面44;一扣環50,該扣環50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扣環槽17處;一第二彈性元件60,該第二彈性元件60係套設於第一本體10上,第二彈性元件60係抵於扣環50及固定環40之抵
面44間;至少一卡制件70,該卡制件70之數目係與第一本體10之第一卡制槽15數目相同,該每一卡制件70係容設於每一第一卡制槽15內,每一卡制件70係頂抵於固定環40之第一抵擋面42處,每一卡制件70係略凸露於第二套合部12範圍內;一第二按壓件71,該第二按壓件71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二卡制槽16內,該第二按壓件71係頂於固定環40之第二抵擋面43處,使該第二按壓件71係頂抵於第一按壓件31上;該第一本體10之第一卡制槽15與第二套合部12連接處及第二卡制槽16與第二套合部12連接處係呈較小直徑狀,使該卡制件70及第二按壓件71係不會掉入第二套合部12範圍。
請繼續參閱第四圖至第五圖所示,第四圖係本創作萬向接頭結構之前視圖,第五圖係第四圖之A-A處剖視圖,該第二本體20之接頭部21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二套合部12內,該驅動部22及多角端23係凸露於第二套合部12外,該第二環抵部25係容設於套槽14處,該第一容孔211內容設第一按壓件31,該扣環50係容設於扣環槽17內,該固定環40及第二彈性元件60係套設於第一本體10上,該每一卡制件70係容設於每一第一卡制槽15內,每一卡制件70係頂抵於固定環40之第一抵擋面42處,第一本體10受驅動,該第一本體10係連動第二本體20轉動,因第二本體20之第一環
抵部24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二套合部12內,該第二環抵部25係容設於套槽14,該萬向接頭結構係具二處容設結構,而更具穩定度,第二本體20係位於第一位置處。
請繼續參閱第六圖所示,係為本創作第四圖之按壓後A-A處剖視圖,該固定環40係往第一本體10之第一套合部11處方向處軸向移位,使該第二抵擋面43係頂壓第二按壓件71,該第二按壓件71係頂壓第一按壓件31,該第一按壓件31係頂壓斜面322處,使該第一桿體32於第二本體20之控制孔27內移位,該珠體30係陷入第一桿體32之珠穴321最深處。
請繼續參閱第七圖所示,係本創作第四圖之第二位置A-A處剖視圖,該每一卡制件70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第一卡制槽15內,每一卡制件70係頂抵於固定環40之第一抵擋面42處,該第二本體20係往第一本體10之第二套合部12開口處移位,該第一環抵部24係脫開第二套合部12容設以及第二環抵部25係脫開套槽14容設,該接頭部21係可於第二套合部12處呈傘型角度擺動,該第二本體20移位時,該接頭部21係受限於卡制件70之限制而無法移出第二套合部12外。
請繼續參閱第八圖所示,係本創作第四圖之第三位置A-A處剖視圖,該固定環40係以第一套合部11方向移位,該第二本體20即可以第一本體10軸向向外移位,該第二本體20之第一環抵部24係脫開第二套合部12容設,該第二環抵部25係脫開套槽14容設,該卡制件70不再頂抵於固定環40
之第一抵擋面42上,該接頭部21移位時係可頂開卡制件70而脫離第二套合部12處,使該第二本體20係與第一本體10相脫開,該接頭部21係不受限於第二套合部12處,操作者係可開口扳手套合多角端23處而直接驅動第二本體20轉動。
請繼續參閱第九圖所示,係本創作替換萬向接頭之結構示意圖,該第二本體20之驅動部22係為不同結構,該驅動部22係有多角槽狀,該第二本體20移出第一本體10外後,該不同驅動部22之第二本體20係可按照使用者的需求更換。
請繼續參閱第十圖所示,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組合圖,該實施例中,該第一本體10橫向位置設有一貫穿孔,係增設一桿體81,該桿體81係穿設於第一本體10之貫穿孔處,該桿體81係可於貫穿孔處移位,該第一本體10係成一滑桿。
請繼續參閱第十一圖至第十三圖所示,第十一圖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分解圖,第十二圖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前視圖,第十三圖係第十二圖A-A處剖視圖,該實施例中,該第二本體20之無多角端23、第一環抵部24及第二環抵部25,該第一桿體32之斜面322係呈錐體狀環繞第一桿體32。
請繼續參閱第十四圖至第十五圖所示,第十四圖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第十五圖係第四實施例之固定環側視圖,該實施例中,該第一本體10之第一卡制槽
15係呈內環槽狀,設有第二扣環72,該第二扣環72係扣設於第一卡制槽15處,使該第二本體20之接頭部21受限於第二扣環72而無法脫開第二套合部12處,該固定環40係設有容室41,該容室41係僅設有第二抵擋面43,該第二抵擋面43係呈環形斜面狀,該容室41與第二抵擋面43間係設有抵面44。請參閱第十六圖至十七圖所示,第十六圖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前視圖,第十七圖係第十六圖A-A處之剖視圖。
本創作萬向接頭結構之優點係在於:
1、該固定環40係往第一本體10之第一套合部11處方向軸向移位,使該第二抵擋面43係頂壓第二按壓件71,該第二按壓件71係頂壓第一按壓件31,第一按壓件31係頂壓斜面322處,使第一桿體32於第二本體20之控制孔27內移位,該珠體30係陷入第一桿體32之珠穴321最深處,如此萬向接頭結構亦具快脫結構,套合於驅動部22之工具即可快速脫開。
2、該固定環40係呈圈體狀,如此萬向接頭結構係不太可能因撞擊或掉落時踫觸固定環40,使該固定環40軸向移位。
3、均藉由固定環40移位,使該第二按壓件71作動而具有按壓快脫功效,且卡制件70不再限制第二本體20之接頭部21,而具可更換第二本體20之功效,固定環40係具二種功效。
4、該第二本體20之第一環抵部24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
之第二套合部12處,第二環抵部25係容設於第一本體10之套槽14,該第二本體20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本體10及第二本體20間係具有二處套合卡制結構,旋動時係更具穩定性。
5、該萬向接頭係利用固定環40之第一抵擋面42壓抵卡制件70,使該第二本體20之接頭部21受卡制件70限制,該第二本體20之接頭部21係無法脫出第一本體10之第二套合部12外。
6、該第一卡制槽15係為貫穿圓孔狀,該固定環40移位後,該接頭部21係頂開卡制件70時,該卡制件70即順著第一卡制槽15直線移位,該卡制件70之移位路徑係為確定路徑。
因此本創作之萬向接頭結構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及進步性,誠能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10‧‧‧第一本體
11‧‧‧第一套合部
12‧‧‧第二套合部
14‧‧‧套槽
15‧‧‧第一卡制槽
16‧‧‧第二卡制槽
17‧‧‧扣環槽
20‧‧‧第二本體
21‧‧‧接頭部
211‧‧‧第一容孔
22‧‧‧驅動部
221‧‧‧第二容孔
23‧‧‧多角端
24‧‧‧第一環抵部
25‧‧‧第二環抵部
26‧‧‧縮頸部
27‧‧‧控制孔
30‧‧‧珠體
31‧‧‧第一按壓件
32‧‧‧第一桿體
321‧‧‧珠穴
322‧‧‧斜面
323‧‧‧頂抵部
33‧‧‧第一彈性元件
40‧‧‧固定環
41‧‧‧容室
42‧‧‧第一抵擋面
43‧‧‧第二抵擋面
44‧‧‧抵面
50‧‧‧第一扣環
60‧‧‧第二彈性元件
70‧‧‧卡制件
71‧‧‧第二按壓件
72‧‧‧第二扣環
81‧‧‧第二桿體
第一圖、係本創作萬向接頭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萬向接頭之固定環側視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萬向接頭之立體組合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萬向接頭之前視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第四圖之A-A處剖視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第四圖之按壓後A-A處剖視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第四圖之第二位置A-A處剖視圖。
第八圖、係本創作第四圖之第三位置A-A處剖視圖。
第九圖、係本創作替換萬向接頭之結構示意圖。
第十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十一圖、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十二圖、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前視圖。
第十三圖、係本創作第十二圖之A-A處剖視圖。
第十四圖、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十五圖、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固定環側視圖。
第十六圖、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前視圖。
第十七圖、係本創作第十六圖A-A處之剖視圖。
10‧‧‧第一本體
11‧‧‧第一套合部
12‧‧‧第二套合部
14‧‧‧套槽
15‧‧‧第一卡制槽
16‧‧‧第二卡制槽
17‧‧‧扣環槽
20‧‧‧第二本體
21‧‧‧接頭部
211‧‧‧第一容孔
22‧‧‧驅動部
221‧‧‧第二容孔
23‧‧‧多角端
24‧‧‧第一環抵部
25‧‧‧第二環抵部
26‧‧‧縮頸部
27‧‧‧控制孔
30‧‧‧珠體
31‧‧‧第一按壓件
32‧‧‧第一桿體
321‧‧‧珠穴
322‧‧‧斜面
323‧‧‧頂抵部
33‧‧‧第一彈性元件
40‧‧‧固定環
50‧‧‧第一扣環
60‧‧‧第二彈性元件
70‧‧‧卡制件
71‧‧‧第二按壓件
Claims (20)
- 一種萬向接頭結構,其係包括:一第一本體,該第一本體一端係設有第一套合部,該第一本體另端係設有第二套合部,該第二套合部係成六角槽狀,該第一本體係設有第二卡制槽,該第二卡制槽係呈穿孔狀,該第二卡制槽係與第二套合部相通,該第一本體外周緣係設有扣環槽;一第二本體,該第二本體一端係設有接頭部,該接頭部係由六個弧面組成一類似球體狀,該接頭部係容設於第二套合部內,該接頭部係可於第二套合部處呈傘形角度旋轉且延第一本體之軸向位移,該接頭部一邊面設有非貫穿之第一容孔,該第二本體另端設有驅動部,該驅動部一邊面設有非貫穿之第二容孔,該驅動部係設有控制孔,該控制孔係呈階級狀,該控制孔係貫穿第二本體,該控制孔係與第一容孔及第二容孔相通;一珠體,該珠體係容設於第二本體之第二容孔內;一第一按壓件,該第一按壓件係容設於第二本體之第一容孔內;一第一桿體,該第一桿體係容設於控制孔內,該第一桿體一側係設有一珠穴,該珠穴係供容置珠體,該第一桿體係設有斜面,該斜面係供第一按壓件容置,該第一桿體一端係設有頂抵部;一第一彈性元件,該第一彈性元件係套設於第一桿體上,該第一彈性元件係頂抵於第二本體之控制孔階級處及 頂抵部間,第一彈性元件之彈力,使該珠體係受珠穴較高處抵頂而部分凸露於第二本體之第二容孔外,且第一按壓件係抵於斜面略最高處;一固定環,該固定環係套設於第一本體之外周緣,該固定環內部係設有容室,該容室一端係設有第二抵擋面,該第二抵擋面係呈環形斜面狀,該容室與第二抵擋面間係設有抵面;一扣環,該扣環係容設於第一本體之扣環槽處;一第二彈性元件,該第二彈性元件係套設於第一本體上,第二彈性元件係抵於扣環及固定環之抵面間;一第二按壓件,該第二按壓件係容設於第一本體之第二卡制槽內,第二按壓件係頂於固定環之第二抵擋面處,使該第二按壓件係頂抵於第一按壓件上。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二套合部及第一套合部間係設有直徑較小之套槽,套槽係使第一套合部及第二套合部間呈相通狀,該接頭部端部處係設有第二環抵部,第二環抵部係容設於套槽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一本體係設有至少一第一卡制槽,該第一卡制槽係近第二套合部之開口端,每一第一卡制槽係呈穿孔狀,該每一第一卡制槽係與第二套合部相通。
- 如請求項3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一卡制槽之數目係為三個。
- 如請求項3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二卡 制槽係與第一卡制槽相同直徑。
- 如請求項3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扣環槽係繞設第一本體,第二卡制槽係介於第一卡制槽與扣環槽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驅動部係成四角頭狀以套合套筒旋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驅動部與接頭部間係設有多角端,該多角端係成六角柱體狀,該多角端二對邊距離係大於第二套合部二對邊距離。
- 如請求項8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二本體中段處係設有第一環抵部,該第一環抵部係設於驅動部與接頭部間或係設於多角端與接頭部間,該第一環抵部係容設於第二套合部處,該第一環抵部之外周緣係相切於第二套合部之邊面上。
- 如請求項9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一環抵部及接頭部間係設有直徑最小之縮頸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二容孔之開口處係受沖壓而略小於珠體直徑,使該珠體係限制於第二本體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一容孔之開口處受沖壓而略小於第一按壓件直徑,使第一按壓件係限制於第二本體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一桿體之斜面係與珠穴同側,該頂抵部係凸露於第二本體外。
- 如請求項3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容室一端係設有第一抵擋面及第二抵擋面,該第一抵擋面及第二抵擋面係呈環形斜面狀,該第一抵擋面係與第二抵擋面呈相對狀,該第一抵擋面接近第二抵擋面處係呈直徑漸小狀。
- 如請求項14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設有至少一卡制件,該卡制件之數目係與第一本體之第一卡制槽數目相同,每一卡制件係容設於第一本體之每一第一卡制槽內,每一卡制件係頂抵於固定環之第一抵擋面處,每一卡制件係略凸露於第二套合部範圍內。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一本體之第一卡制槽與第二套合部連接處係呈較小直徑狀,使該卡制件係不會掉入第二套合部範圍。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一本體之第二卡制槽與第二套合部連接處係呈較小直徑狀,使該第二按壓件係不會掉入第二套合部範圍。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一本體橫向位置設有一貫穿孔,增設一桿體,該桿體係穿設於第一本體之貫穿孔處,該桿體係可於貫穿孔處移位,該第一本體係成一滑桿。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一桿體之斜面係呈錐體狀環繞第一桿體。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萬向接頭結構,其中,該第一本體係設有第一卡制槽,該第一卡制槽係近第二套合部之開口端,該第一卡制槽係呈內環槽狀,設有第二扣環,該第 二扣環係扣設於第一卡制槽處,使該第二本體之接頭部受限於第二扣環而無法脫開第二套合部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222675U TWM449882U (zh) | 2012-11-23 | 2012-11-23 | 萬向接頭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222675U TWM449882U (zh) | 2012-11-23 | 2012-11-23 | 萬向接頭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49882U true TWM449882U (zh) | 2013-04-01 |
Family
ID=48800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222675U TWM449882U (zh) | 2012-11-23 | 2012-11-23 | 萬向接頭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449882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77363B (zh) * | 2014-08-14 | 2015-03-21 | ||
TWI477364B (zh) * | 2014-08-14 | 2015-03-21 | ||
TWI674367B (zh) * | 2018-08-30 | 2019-10-11 | 原利興工業有限公司 | 二段式萬向工具 |
CN110714980A (zh) * | 2018-07-11 | 2020-01-21 | 鸿安国际兴业有限公司 | 具有万向扭转结构的驱动工具 |
TWI738608B (zh) * | 2021-01-15 | 2021-09-01 | 原利興工業有限公司 | 工具套件 |
TWI745265B (zh) * | 2021-01-15 | 2021-11-01 | 原利興工業有限公司 | 工具套件 |
-
2012
- 2012-11-23 TW TW101222675U patent/TWM449882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77363B (zh) * | 2014-08-14 | 2015-03-21 | ||
TWI477364B (zh) * | 2014-08-14 | 2015-03-21 | ||
CN110714980A (zh) * | 2018-07-11 | 2020-01-21 | 鸿安国际兴业有限公司 | 具有万向扭转结构的驱动工具 |
TWI674367B (zh) * | 2018-08-30 | 2019-10-11 | 原利興工業有限公司 | 二段式萬向工具 |
TWI738608B (zh) * | 2021-01-15 | 2021-09-01 | 原利興工業有限公司 | 工具套件 |
TWI745265B (zh) * | 2021-01-15 | 2021-11-01 | 原利興工業有限公司 | 工具套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449882U (zh) | 萬向接頭結構 | |
TW201417964A (zh) | 萬向接頭結構 | |
TW201350290A (zh) | 氣動工具專用快拆接桿 | |
TW201420911A (zh) | 萬向接頭結構 | |
TWM453562U (zh) | 套筒 | |
TWM449665U (zh) | 萬向接頭結構 | |
TW201424940A (zh) | 可離合套筒之扳手 | |
TW201434590A (zh) | 手工具套接頭結構 | |
TWM559779U (zh) | 旋轉衝擊組件結構改良 | |
TW201420278A (zh) | 萬向接頭結構 | |
TWI606902B (zh) | Slider structure | |
CN102235435B (zh) | 万向接头 | |
TWI627030B (zh) | 手工具及其握套 | |
TWI658904B (zh) | Slider structure | |
TWM577787U (zh) | Screwdriver tool quick release lever structure | |
TWM567164U (zh) | 滑桿結構 | |
TWI623389B (zh) | Slider structure | |
TW201918343A (zh) | 工具結構 | |
TWM501335U (zh) | 工具鎖定結構 | |
TWM506015U (zh) | 具有快拆握套的工具桿 | |
TWI342255B (zh) | ||
TWM499300U (zh) | 工具結構 | |
JP3192152U (ja) | 駆動ヘッド交換可能な工具 | |
TWI774579B (zh) | 掌上型扳手結構 | |
CN204248761U (zh) | 自动手工具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