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406863U - Socket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Socket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06863U
TWM406863U TW99219209U TW99219209U TWM406863U TW M406863 U TWM406863 U TW M406863U TW 99219209 U TW99219209 U TW 99219209U TW 99219209 U TW99219209 U TW 99219209U TW M406863 U TWM406863 U TW M40686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erminals
extending
tongue
contac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219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i-ze He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Taiwan Ltd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Taiwan Ltd,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Taiwan Ltd
Priority to TW99219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06863U/zh
Publication of TWM406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06863U/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M406863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插座電連接器,特別是指一種可 以降低高頻訊號對的串音現象及穩定訊號傳輸的插座電連 接器。 【先前技術】 為了符合多功能且省體積的使用需求,可符合多種訊 號傳輸規範的複合式電連接器,已成為電連接器發展的趨 勢。尤其是訊號傳輸規範不斷再更新,在新舊傳輸規範過 渡時期或多種不同的訊號傳輸規範之間,能夠同時符合多 種傳輸規範的複合式電連接器,可以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目前較常用的訊號傳輸規格為USB2.0、USB3.0(USB 即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的簡稱)及ESATA(即 外部序列先進附加技術 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的簡稱),因此發展出可供USB2.0、USB3.0及 ESATA插頭連接器分別插接的複合式插座電連接器,例如 台灣新型專利公告號第M357748號(對應的中國專利申請號 200810173163.4 ;對應的美國專利公開號US20091 11 330A1) 所揭露者。第M357748號專利所揭露之一較佳實施例是採 用分離式舌板的組裝結構,並包含三種類型的端子,其中 第一類型端子為ES ΑΤΑ連接器端子、第二類型端子為標準 USB2.0連接器端子、第三類型端子與第二類型端子配合共 同形成USB3.0連接器端子,第三類型端子與舌板一體成形 埋設於舌板内,第一類型端子的第一接觸部安裝於舌板的 3 M406863 上表面’第二類型端子的第二接觸部及第三類型端子的第 三接觸部安裝於舌板的下表面◊然而,一般ESATA端子(第 一類型端子)及USB3.0端子(第三類型端子)都用於傳輸高頻 訊號,而第M357748號專利揭露,在沿對接方向上,第三 接觸部位於所有第一接觸部及所有第二接觸部的前面。亦 即’ USB3.0端子的接觸部位於所有ESATA端子的接觸部及 所有USB2.0端子的接觸部前面,但是USB3 〇端子中包括 了為傳輸尚頻況號的端子對(例如差分對,differential pair) ,如果沒有較佳的遮蔽會降低訊號傳輸的速度及增加訊號 的失真。 【新型内容】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以降低高頻訊 號對的串音現象及穩定訊號的傳輸阻抗的插座連接器。 於疋,依據本新型之一較佳實施例,插座連接器,包 含一絕緣座體、一設灰 緣座體外的金屬殼體、 第二端子組。舌板翠天 面。第一踹早鉍ώ 、一設於絕緣座體的舌板單元、一套設於絕
4
性接觸部。第三端子組由多數根第二AllJ ^ 第二鸲子組成,設於絕緣 座體與舌板單元,為用於傳輸符合 付σ ESΑΤΑ訊號傳輸規範之 訊號的端子組’第三端子組共有七根第三端子,各第三端 子具有-設於舌板單元的第二板面之第三接觸部,七根第 三端子中,位於中間及左右兩外側的三根為接地的第三端 子,介於兩兩相鄰的接地端子之間為兩對傳輸訊號的第三 端子,接地的第三端子的第三接觸部前端較傳輸訊號的第 三端子的第三接觸部前端往前凸伸,且接地的第三端子前 端相距舌板單元前端面的距離不大於第—端子的第一接觸 部前端相距舌板單元前端面的距離。 依據本新型較佳實施例至少具有下述之功效第三端 子組的接地的第三端子的第三接觸部可以較為靠近第一端 子組的兩對傳輸訊號的第一端子(傳輸高頻訊號)的第一接觸 部,而能降低高頻訊號對的串音現像及穩定訊號的傳輸阻 抗(impedance),具有穩定訊號傳輸的效果。 【實施方式】 有關本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内容、特點與功效,在 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二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 清楚的呈現。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說 明内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2、3,本新型插座連接器100之第一較佳實 施例適於安裝在一具有缺口 91的電路板9,插座連接器 100包含:一絕緣座體1、一舌板單元2、一第一端子組30 M406863 、一第二端子組40、一第三端子組50、一金屬殼體6、一 第一定位件7及一第二定位件8。 絕緣座體1包括一基座1〇及二分別由基座1〇兩相對 側往前延伸的臂部n,金屬殼體6套設於絕緣座體丨外且 與絕緣座體1共同構成一插置空間12,也就是絕緣座體ι 的基座10、二臂部11與金屬殼體6共同形成插置空間12。 、’'邑緣座體ι還包括设於基座ι 〇兩側且由相鄰插置空間12 側往後凹設的組裝槽丨3。 舌板單元2組裝於絕緣座體ι,包括一本體21及—加 強壁22。本體21具有前後配置的一插接部21 i及與組裝槽鲁 13相配合的組裝部212,以及相對的—第一板面213及二 第二板面214。插接部211位於插置空間12,且組裝部212 安裝於組裝槽13。加強壁22位於插接部211與組裝部212 . 之間並由第一板面213側朝垂直本體21方向延伸。舌板單. 元2還包括多數個設置於組裝部212由左右兩側凸伸的卡 塊23’絕緣座體i還包括多數個設於基座1〇之組裝槽" 内以分別容置各卡塊23的卡槽14,藉由卡塊23與卡槽Μ 互相卡合固定’加強舌板單元2與絕緣座體i的結合力。· —參閱圖3、4、7、12、14,第-端子組3〇由多數根第 —端子3組成,設於絕緣座體丨與舌板單元2,各第一端子. 匕具有-露出舌板單元2之本體21的第一板面213並相鄰 二端處的第-接觸部31、一由第一接觸部31往後延伸且前 段切i里設於本體21而後段322往上弯折埋設於加強壁u 内的第—固定部32、-由第-固定部32往後延伸出加強壁 6 M406863 22的第—延伸部33,及—由第—延伸部d往下延伸的第 一導接部34。藉由概呈L形的本體21與加強壁22,可以 強化舌板單70 2自身的強度’而藉由埋設於本體與加強 壁2 2内概呈l形的第一 fii中却,λ 。一 扪弟口疋4 32,可以更進一步強化舌板 單:2自身的強度’而且如圖14所示,加強壁22的後側 抵罪於基座1〇 ’能夠增加舌板單元2與絕緣座體1的組裝 結合強度》 、 '閱圖卜6、15,第二端子組4〇由多數根第二端子4 組成’設於絕緣座體!與舌板單元2,且各第二端子彳且有 一設於舌板單元2之本體21的第—板面213且位於第一接 觸部31後方的第二彈性接觸部41、一由第二彈性接觸部 ^主後延伸的第二固定部42、一由第二固定部42往後並 •考折延伸(先彎折往上延伸再脊折往後延伸)的第二延伸部们 ,及一由第二延伸部43往下延伸的第二導接部44。 參閱圖卜6、14,第三端子組5〇由多數根第三端子5 組成,設於絕緣座體】與舌板單元2,且各第三端子 —設於舌板單元2本體21的第二板面214之第三接觸部Μ 、-由第三接觸部5"主後延伸的第三固定部52、一由第二 固定部52㈣並料延伸(先f折往4料料往後延; )的第三延㈣53’及一由第三延伸部 導接部54。 卜延伸的第二 參閱圖3、4'5、6’絕緣座體】 頂面還包括多數個前 灸貝牙基座丨。以對應穿設各第一延伸部33的第 15、多數個前後貫穿縫1G並位於該等第—端子槽 7 M406863 方以對應穿設各第二端子4的 ^ 的弟一知子通道16 ’及多數個 則後貫穿基座10並位於該等第__ μ 道16下方以對應 穿6又各苐5的第三端子通道17,亦即,該等第二端 子通道16的高度位置在該等第一 ^ ^ „ 編千槽15與該等第三端 子通道17之間。舌板單元2還包括多數個由本體21第一 板面213凹設且後端延伸貫穿加強壁22的第二端子槽24, 及多數個由本體21第二板面214凹設的第三端子槽^ 第二端子槽24與對應的第二端子通道16相連/,且各第 二端子槽24分別位於兩兩相鄰的第一固定部32之間,分 別對應容置各第二彈性接觸部4卜各第三端子槽25 :對: 的第三端子通道17相連通,分別對應容置各第三接觸部51 。參閱圖16、17' 18,由前述說明可知,第一端子3、第 二端子4及第三端子5的位置關係,丨中第二端子*的第 二延伸部43位於第-端子3的第—延伸部33與第三端子5 的第三延伸部53之間,第二導接部44亦位於第一導接部 34與第三導接部54之間,各第二端子4的第二彈性接觸部 41穿設於各第一端子3的第一固定部32之間。 在本實施例,第一端子組30配合第二端子組4〇為用 於傳輸符合USB3.0(USB即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i Serial Bus的簡稱)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第二端子組4〇 為用於傳輸符合USB2.0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第 三端子組50為用於傳輸符合ESATA(即外部序列先進附加 技術 External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的簡 稱)訊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其中,第二端子組4〇相 8 M406863 對於第一端子組30與第三端子組5〇是傳輸低頻訊號,亦 P第—端子組30與第三端子組50相對於第二端子組40 义傳輸相對咼頻的訊號,前述已說明,第二端子4(傳輸低 頻汛旒)的第二延伸部43位於第一端子3(傳輸高頻訊號)的 第—延伸部33與第三端子5(傳輸高頻訊號)的第三延伸部 53之間,藉由傳輸低頻訊號的第二端子4位於傳輸高頻訊 號的第一端子3與第三端子5之間,可以降低高頻訊號對( 例如差分對,differential pair)的串音現象及穩定訊號的傳輸 阻抗(impedance),具有穩定訊號傳輸的效果。 此外,再參閱圖16、17、18,為了說明各端子所傳輸 的訊號型態,在各端子標號後加註”G”表示接地的端子, ”s”表示傳輸訊號的端子,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端子組3〇共 有五根第一端子3,其中位於中間的為接地的第一端子3(g) ,分別位於接地的第一端子3(G)兩側為兩對傳輸訊號的第 一端子3(S)。第三端子組5〇共有七根第三端子5,其中位 於中間及左右兩外側的三根為接地的第三端子5(G),分別 位於兩兩相鄰接地的第三端子5(G)之間為兩對傳輸訊號的 第三端子5(S)。第三端子組50的三根接地的第三端子5(G) 的第三接觸部51(G)前端相較於其餘四根傳輸訊號的第三端 子5(S)的第三接觸部51(S)前端往前凸伸且超過第一端子3 的第一接觸部31前端,藉此,第三端子組5〇的接地的第 二端子5(G)可以較為靠近第一端子組3〇的兩對傳輸訊號的 第一端子3(S)(傳輸高頻訊號)的第一接觸部μ,而能降低 高頻訊號對的串音現像及穩定訊號的傳輸阻抗(impedance) 9 M406863 ,具有穩疋讯號傳輸的效果。雖然本實施例中,第二端子 組50的三根接地的第三端子5(G)前端(第三接觸部5丨(⑺前 端)超過第一端子3的第一接觸部31前端,但是第三端子組 50的三根接地的第三端子5(G)前端與第一接觸部31前端大 致對齊也可以,亦即’第三端子組5〇的三根接地的第三端 子5(G)的第三接觸部51(G)前端不短於第一端子3的第一接 觸部31前端。參閱圖15,若以舌板單元2前端面為基 準’第二端子組5G的該等接地的第三端子5⑹的第三接觸 部51(G)前端相距舌板單元2前端面2〇1的距離不大=第一 接觸部31前端相距舌板單元2前端面2〇1的距離。 6、7、8、13、14,第-端子3在模製形成 即以模内射出成形(Insert m〇丨出叫)的方式, 參閱圖4、 舌板單元2時, 埋設固定於舌板單^ 2,但是第—導接部Μ尚未料(未圖 示),而由第—延伸部33往後直線延伸。當舌板單it 2由基 座10前側組裝在基座1G a夺’第—導接部34及後段的第一 延伸部33通過對應的第—端子槽15位於基座1()後側,而 且第一延伸部33的前段位於第一端子槽15中。在第二端 子:組裝於絕緣座體i與舌板單元2前,第二導接部44尚 未彎折(未圖示)’而是由第二延伸部43直線延伸,第二端 子4由基座10後侧置入對應的第二端子通道16,且第二彈 轉觸部通過第二端子通道16進人第二端子槽%到達 又位,第二固定部42位於第二端子通道16並干涉固定, 二二延伸部43位於第二端子通道16後側,且第二延伸部 的垂直段可由基座10後側的限位槽102限位。第三端子 10 M406863 5同樣由基座10後側置入對應的第三端子通道17,且第三 接觸部51通過第三端子通道17進入第三端子槽25到達定 位’第二固定部52位於第三端子通道17並干涉固定,第 ^伸P 53位於第二端子通道17後侧。第三導接部54在 組裝前已經f折完成,待完成第三端子3的組裝後,再將 第二導接部44彎折,而第—導接部W則在組裝第一定位 件7後才彎折。 /閱圖7、8、13、14、15,第—定位件7具有多數個 分別對應各第-延伸部33的第一槽道71、多數個分別對應 =第一延伸部43的第二槽道72、多數個凸伸於各第一槽道 ^的播緣73 ’及二分別位於兩側邊的滑軌74。絕緣座 體1還包括二分別由各臂部η往基座1〇後側延伸的後臂部 18 ’且各後臂部18具有位於内側分別配合各滑軌74的滑 槽181第一义位件7藉由滑軌74由後往前進入滑槽181 安裝於絕緣座體1且抵靠於基座1G後側,而絕緣座體i頂 面的第端子槽15與第一定位件7頂面的第一槽道71相 對應,通,各第—導接部34通過對應的第-槽道71位於 第疋位件7後側(第一導接部34在此後被彎折),第一延 :部33的後段位於第-槽道71中,此外,各第一端子3 U由第—延伸部33於對應各擋緣73處橫向凸伸且 =於各擋緣73内側(下方)的限位部35(配合參閱圖7、1〇、 )藉此帛一定位件7可將第一延伸部33的後段在上下 方向都此限位。各第二延伸部43位於對應的第二槽道 可由第一疋位件7限制往上及左右側的位移。 11 M406863 參閱圖1、9、11、13’第二定位件8具有一板體81 一由板體81後側往上凸伸的後擋壁82、分別位於板體81 左右兩側的二凸肋83及二凹部84,以及多數個分別對康供 各第一導接部34、第二導接部44及第三導接部54穿設的 穿孔85。絕緣座體1的各後臂部18内側設有對應凸肋83 的一卡合槽182及對應凹部84的一凸塊183。第二定位件 8由下往上安裝於絕緣座體丨,並使各第一導接部34、第二 導接部44及第三導接部54穿設於對應的穿孔85,藉由凸 肋83與卡合槽丨82及凹部84與凸塊183互相卡合固定, 而固定於絕緣座體1,且第二定位件8部分與第一定位件7 叠置(第二定位件8位於第-定位件7下側及後側),利用後 擋壁82檔止第定位件7往後位移。第二定位件8用以將 各第V接部34、第二導接部44及第三導接部54定位。 上述第一叱位件7在等效變化實施上可以和絕緣座體i 成為:體的構造’亦即絕緣座體1頂面的第-端子槽15與 第疋位件7頂面的第一槽道71連通為一個槽道用以容置 谷第一端子3的第一延伸部33。
參閱圖 2、1〇、11、η、1Q U ' 19,加強壁22具有多數個由 其端面222往第一te ,¾ 〇 1 . 213方向(即由端面222往下)凹設的 缺口 221’基座1〇具有各 丹有夕數個分別凸伸入各缺口 221内的 壓塊101 ’壓塊101與缺 、、221的底部處相間隔。金屬殼體 6套設於絕緣座體1外, 兵有~相鄰插置空間12的第一壁 6 1、一位於第一壁6 1相 笛战 對側的第二壁62,及二分別連接於
第一壁61與第二壁62鈿料I 相對兩側的側壁63。金屬殼體6還 12 M406863 具有夕數個分別由第—Μ 61往後凸伸人各缺口 22i的第一 插片64,各第一插片64分別夾置於對應的壓塊101與缺口 221的底部之間,藉此不僅加強金屬殼體6與絕緣座體1的 結合力,還使加強壁22被夾置於金屬殼體6與基座1〇之 間’可以進一步增加舌板m與絕緣座體! @組裝結合 強度及穩定性。金屬殼體6還具有二分別位於第一壁61兩 側末端的第二插片65,且絕緣座體i的各後臂部18還具有 對應供各第二插片65插置的一插孔184,以加強固定金屬 殼體6。此外,金屬殼體6的第二壁62具有往後凸伸的一 凸伸部621,絕緣座體1還具有連接於基座10下方的一護 板19,濩板19與基座1〇夾持凸伸部621,可防止金屬殼 體6由接縫處6〇1變形。金屬殼體6還具有連接於二側壁 63處的一固定片66及二插腳67,用以插設焊接於電路板9 。如圖2與圖19所示,本實施例之插座連接器1〇〇以沉板 方式安裝於電路板9。其中圖19所示的方向為插座連接器 1〇〇在一般正常的使用狀態,其為一種板下型的連接器態樣 〇 參閱圖20〜28 ’本新型插座連接器1〇〇之第二較佳實施 例適用於設置在一電路板9上,為板上型的插座連接器。 插座連接器包含:一絕緣座體1' 一舌板單元2、一第 一端子組30、一第二端子組4〇、一第三端子組5〇、一金屬 殼體6及一端子定位件7,。 第一較佳實施例與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惟,在 第二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導接部34、第二導接部44、第三 13 M406863 導接部54是朝舌板單元2的 佳實施例是朝第-板面?丨4 側彎折(在第一較 I】疋朝第一板面214側f#),且第 第二導接部44前方,第rr導接邱 立於 弟一導接。P 54位於第二導接 方,此外’相胁第—較佳實施例端子3、第二端ί I第三端子5分別縮減了第一延伸部33、第二延伸部们 、第二延伸部53的長度。 而配合端子型態的改變,在第二較佳實施例令,絕緣 座體1及金屬殼體6均有部分調整,在此僅就較主要的部 分加以說明°其中第二㈣實施例的第-端子槽15是由基 座1〇前側往後凹設’各第—端子3的第-導接部34是由 前朝後的方向置入各第一端子槽15内(如圖24所示)。然後 再依序由基座10後側組人第二端子4與第三端子5 ,即可 完成端子的組裝,第-導接部34、第二導接部料與第三導 接邛54都可預先彎折完成,使得組裝程序更為簡單方便。 在第二較佳實施例中,只有一個端子定位件7,,其具 有一主體71,、設於主體71,兩側的二第_卡合部72,、多數 個上下貫通主體71,的穿孔73,,及多數個設於主體71,前側 並對應設於基座10後側的限位槽1〇2的凸塊74,。端子定 位件7’由下往上組裝於絕緣座體丨,藉由第一卡合部72,與 絕緣座體1上的第二卡合部181,互相卡合固定。各凸塊74, 分別與各限位槽丨02相配合,將各第二導接部44限位。主 體71’的穿孔73’對應供各第三導接部54穿設,而將各第三 導接部54限位。 綜上所述’依據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第三端子組5〇 14 的接地的第三端子5(G)的第三接觸部51(G)可以較為靠近第 端子組30的兩對傳輸訊號的第一端子3(s)(傳輸高頻訊號 )的第一接觸部31,而能降低高頻訊號對的串音現像及穩定 汛號的傳輸阻抗(impedance),具有穩定訊號傳輸的效果, 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 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 範圍及新型說明内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 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本新型插座連接器之第一 較佳實施例; 圖2是圖1的組合圖; 圖3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一舌 板單元與一第一端子組; 圖4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之一絕 緣座體與舌板單元及第一端子組; 圖5是圖4的另一角度視圖; 圖6是圖4之組合圖及一第二端子組與—第三端子組 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 圖7是圖6之组合圖及-第-定位件的部分立體分解 圖 圖 8是圖7的另一角度視圖; 9是圖8之組合圖及一第二定位件的部分立體分解 15 圖 圖10與圖11是圖9之組合圖及一金屬殼體的不同視角 之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12是圖1 〇組合後的俯視圖; 圖13是沿圖12中III-III直線所取的剖視圖; 圖14是沿圖12中lV_IV直線所取的剖視圖; 圖15是沿圖12中V-V直線所取的剖視圖; 圖16是一立體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第一端子 組、第二端子組與第三端子組的位置關係,其他元件被移 除; 圖17是圖16的另一角度視圖; 圖18是圖16的側視圖; 圖19是圖2的倒轉方向視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的 正常使用狀態; 圖20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插座連接器之第二較佳 實施例; 圖21是一圖20的另一角度視圖; 圖22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二較佳實施例; 圖23是一說明該第二較佳實施例之一舌板單元與一第 一端子組的立體分解圖; 圖24是說明該第二較佳實施例之舌板單元及絕緣座體 之立體分解圖; 圖25是說明該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絕緣座體與第二端子 組及第二端子組的立體分解圖; 16 M406863
圖26是說明該第二較佳實施例的一仰視圖; 圖27是一沿圖26中VII-VII直線所取的剖視圖; 圖28是一沿圖26中VIII-VIII直線所取的剖視圖。 17 M406863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 …插座連接器 212 ·.·· …組裝部 1 ....... …絕緣座體 213 ···· …第 板面 10…… …基座 214 ···· …第二板面 101 ···· …壓塊 22…… …加強壁 102 ···· …限位槽 221 ··.· …缺口 11…… …臂部 222 ···· …端面 12…… …插置空間 23…… …卡塊 13…… …組裝槽 24…… …第二端子槽 14…… …卡槽 25…… …第__知子槽 15…… …第 知子槽 30…… …第 知子組 16…… …第二端子通道 3 ....... …第一端子 17…… …第三端子通道 3(G)·· …接地的第一端子 18…… …後臂部 3(S)… …傳輸訊號的第一 181 ···· …滑槽 端子 182 ·.·· …卡合槽 31…… …第一接觸部 183 ···· …凸塊 32…… …第一固定部 184 ···· …插孔 321 ···. …第一固定部前段 19…… …護板 322 ···· …第一固定部後段 181’ … …第二卡合部 33…… …第一延伸部 2 ....... …舌板單元 34…… …第一導接部 201… …·則端面 35…… …限位部 21…… …·本體 40…… …第二端子組 211… •…插接部 4 ....... …第二端子 18

Claims (1)

  1. Μ4Ό6863
    00年1月 第099219209號專利申請案補充、修正部分·费鸯之說明書替換頁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插座連接器,包含: —絕緣座體; 一舌板單元,設於該絕緣座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 板面及一第二板面: 一金屬殼體,套設於該絕緣座體外; 一第一端子組,由多數根第一端子組成,設於該絕 緣座體與該舌板單元,各該第一端子具有一露出該舌板 單元的第一板面的第一接觸部; —第二端子組,由多數根第二端子組成,設於該絕 緣座體與該舌板單元,為帛於傳輸符合USB2.0訊號傳 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且配合該第一端子組為用於傳 輸符合USB3.0 m號傳輸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各該第 知子具冑》又於6玄舌板單元的第一板面且位於該等第 一接觸部後方的第二彈性接觸部;及 -弟三k子組,由多數根第三端子組成,設於該絕 緣座體與該舌板單元,為用於值给 ^ 用於得輸符合ES ΑΤΑ訊號傳輸 規範之訊號的端子組,該第= 必乐—端子組共有七根第= ’各該第三端子具有一設㈣舌杯置…忙第-%子 。。玄舌板早兀的第二板面之第 二接觸部,七根第三端子中 一 m於〒間及左右兩外侧的 二根為接地的第三端子,介 相鄰的接地端子之間 為兩對傳輸訊號的第三端子,兮笙拉α -姐雄Α 于6亥等接地的第三端子的第 二接觸部前端較該等傳輸訊號 前矬分α ^ ^子的第三接觸部 則知在則凸伸,且,亥等接地 呆—知子則端相距該舌板 20 M406863 第〇992192〇9號專利.申請案補充、修正部/乃%>18嫌之說明書替換頁 Ί>τ 條正f丨|雨& 單元前端面的距離不大於該等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觸部前 端相距該舌板單元前端面的距離。 2. 依據巾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播座連接器,其中,各 該第-端子還具有-埋設於該舌板單元内由該第一接觸 部往後延伸的第-固^部,及—由該第—固定部往後延 伸的第延伸,各該第二端子的第二彈性接觸部位於 兩兩相鄰的該等第一固定部之間,且還具有一由該第二 彈性接觸部往後延伸的第二固定部,及—由該第二固定 部往後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各該第三端子還具有一由該 第三接觸部往後延伸的第三固定部,及一由該第三固定 部往後延伸的第三延伸部;其中該等第二延伸部位於該 等第一延伸部與該等第三延伸部之間。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各 該第二端子的第二彈性接觸部穿設於各該第一端子的第 一固定部之間。 4-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 ,β亥舌板單元包括一本體及一加強壁,該本體具有前後 配置的一插接部及一組裝部,該加強壁位於該插接部與 s亥組裝部之間並朝垂直該本體方向延伸;各該第一端子 的第一固定部前段埋設於該本體且後段彎折埋設於該加 強壁内。 5.依據申请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 舌板單元還包括多數個由該第一板面凹設且後端延伸貫 穿該加強壁的第二端子槽,各該第二端子槽分別位於兩 21 M406863 11 第099219209號專利申請索補充、修正部纖之說明書替換^ 正| 年月 L__J】〇〇年1月 兩相鄰的該等第-固定部之間,且分別對應容置各該第 二彈性接觸部。 6.依據申請專利_第5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 絕緣座體包括-基座及設於該基座的組裝槽;該舌板單 7L的組裝部與該組裝槽相組合,且該加強壁的後側抵靠 於該基座。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 加強壁具有多數個由其端面凹設的缺口;該基座具有多 數個分別凸伸入各該缺口内的壓塊;該金屬殼體具有一 第一壁,及多數個分別由該第—壁往後凸伸人各該缺口 的第插片,各该第一插片分別夾置於對應的該壓塊與 該缺口的底部之間s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 舌板單疋還包括多數個設置於該組裝部的卡塊;該絕緣 座體還包括多數個設於該組裝槽内以分別容置各該卡塊 的卡槽。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帛8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 絕緣座體還包括多數個前後貫穿該基座以對應穿設各該 第延伸部的第一端子槽、多數個前後貫穿該基座以對 應穿^各5亥第二端子的第二端子通道,及多數個前後貫 穿"亥基座以對應穿設各該第三端子的第三端子通道其 中°亥等第一端子通道的高度位置在該等第一端子槽與該 等第三端子通道之間。 10依據申α月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還包含一 22 M406863
    第099219209號專利申請案補充、修正部分货緣之說明書替換頁 安裝於該絕緣座體且抵靠於該基座後側的第一定位件 該第一定位件具有多數個分別對應各該第—延伸部的第 一槽道、多數個分別對應各該第二延伸部的第二槽道, 及多數個凸伸於各該第一槽道的擋緣;各該第一端子還 具有一由該第一延伸部於對應各該擋緣處橫向凸伸且位 於各該擋緣内側的限位部。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各 6玄第一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一延伸部延伸的第一導接部 ,各該第二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二延伸部延伸的第二導 接部;各該第三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三延伸部延伸的第 導接邛,遠插座連接器還包含一安裝於該絕续成赌曰
    第二導接部穿設的穿孔,且該第二〕 土,以擋止該第一定位件往後位移。 23
TW99219209U 2010-08-13 2010-10-05 Socket connector TWM406863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219209U TWM406863U (en) 2010-08-13 2010-10-05 Socket connec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215620 2010-08-13
TW99219209U TWM406863U (en) 2010-08-13 2010-10-05 Socket connect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06863U true TWM406863U (en) 2011-07-01

Family

ID=45080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219209U TWM406863U (en) 2010-08-13 2010-10-05 Socket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068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2244B (zh) * 2013-01-16 2018-11-21 莫仕有限公司 Plug connector and socket connecto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2244B (zh) * 2013-01-16 2018-11-21 莫仕有限公司 Plug connector and socket connecto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5422B (zh) Socket connector
TWI431871B (zh) 電連接器組件
TWM382606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M398253U (en) Electric connector
TW201006053A (en) Connector
TWM344631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y
CN112134103A (zh) 低高度之双面电连接母座和双面电连接公头的组合
JP2009043717A (ja)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TW201242175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ssembly of the same
TWM398256U (en) Electric connector
TWM344595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0111250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aking method of the same
TWM383229U (en) Plug connector for four-core star-quad cable
TWM403767U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M406863U (en) Socket connector
TWI355118B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20102784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426190U (en) Socket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bination
TWM288045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403787U (en) Socket connector
TWI343150B (zh)
CN101626129A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与其配合的插头电连接器
CN209963383U (zh) 具有内藏式锁定机构的连接器组及其插座连接器
TWM249296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I356537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its insert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