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57073 八、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組之電連接器系統 尤其涉及 本創作涉及—種設有變_與共模抑制模 其變壓器及共模抑制模組之連接結構。 【先前技4餘】 傳統具有變壓器與共模抑制模組之 _ 连接。"產口口中,通常做法即將變壓 器與共模抑制線圈連體設置,然於 又%电運接态之内置電路板上,最後再 轉接至外部電路板上。所述之傳统 之線圈需手工繞制,而手工繞制之方式效率低, m种’魏H與共模抑舰聽成模組 線圈品質較差,且不利於生 產流程中之自動化,從而導致了連接器之成本較大。 因此’有必要對先^之技術進行改進以克服上述缺陷。 【新型内容】 本創作所要解決之技術問題係提供—種具有變壓器模組與共模抑制模組 之電連接m其變壓ϋ模組與麵抑鑛組之連接便於自動化生產,提 高了效率’減小了成本。 爲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系統,用以形 ^其包括外部電路板、安裝於外部電路板上之電連接器及裝置於外 巧與電連接器之共模抑制模組與變壓器,該網路通路具有互爲輸人雜 =第-惻與第二側’變壓包括第—線圈與第二線圈,共模抑制模組包 第三線圈與第四線B,第-線圈之兩端與上述第—側相連接,第二線圈之 端分別電性連接於第三與第四線圈之-端’第三與第四線圈之另—端連接至 網路通路之第二側,所述變壓器爲積層式表面貼裝變壓器,第―、第二線 由印刷導電層形成,並於該變壓器表面形成與第一、第二線圈電性連=之二 數導接片’所述共模抑制模組亦爲積層式設計,第三、第四_由印刷導= 層形成,共模抑制模組表面設有於第三、第四線圈電性連接之複數導接片:, M357073 % 第二線圈之兩端對應之導接片與第三、第四線圈-端之對應導接片電性連接,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創作之電連接器系統將變壓器與共模抑制 设置成獨立之模組結構,便於變壓器與共购繼組之自動化生產,且= 均爲積層式設計’從而可大大縮小變壓器與共模抑制^ 之體積,並改善其電氣性能。 【實施方式】
第-至第三圖及第十二八至第十二€圖所示爲本申請人之第一種先前設 計,其揭示一種電連接器系統励,其包括一外部電路板1、安裝於外部電路 板1上之電連接器3、裝置於電連接器3内之變壓器5及共模抑制模組7。該電連 接器系統1卿成有兩細以傳遞差分錢之_通路,各鱗通路具有互爲 輪入端與輸出端之第一側p與第二側〇。 所述電連接器3包括設有對接空間(未標號)之絕緣本體31、安裝於絕緣 本體31之内置電路板33、設置於内置電路板33-側並延伸進人±述對接空間 (未標5虎)之複數對接端子35、設置於内置電路板33另—側並㈣置電路板 33連接至外部板i之複數轉接端扣,所麟接端子%作爲網路通路之第 二侧〇,轉接端子37作爲網路通路之第一側p。所述内置電路板%設有複數導 電路徑331及連接於導電路徑331之複數導電片333。 所述變壓器5包括第-線圈M與第二線圈53 (結合參閱第十二八圖所示), 第-、第二線圈51、53均設有中心抽頭55、57,所述變壓器5之第一、第二線 圈5:1、53之兩端及k抽頭55、57均焊接於内置電路板处之部分導電片 333。共模抑制模組7包括絕緣之主體71、收容於該主前内並纏繞於同:磁 这(未圖示)之第三、第四、第五線圈73、75、79(結合參閱第十二A圖所利 及設置於主體71之複數導接腳77,所述第三、第四、第五線_、75、π之 7 M357073 兩知分別連接於所述各導接腳77, ...„ ^ 腳7表轉胁其餘部分導電>; 。弟-線目51之兩端通勒置祕油 桩. 丨刀V电路偟331電性連接於轉 接知子37’第-線圈51之中心抽頭分連接於内置電路板力之接地線路(未 不)。所述變·5之第二線圈53之兩端與中心抽頭57通過部分導電路捏… 導接腳77電性連接於共模抑糖奶之第三、第四、第五線肋υ之 端。第三、第四線圈73、75之另—端通過導接聊77、内置電路板此部分導
圖 331及 電線·丨電性連接树述對接端子35,第五、_79之另—端連接於内置電路 板33之接地線路(未圖示)。 ▲在此先前設計中,所述變壓器5與共模抑制模組7之位置可以互換,即將 變細之第-線圈卿過内置電路板%之導電路徑如與對接端子%連接, 而將共模抑制模組7之第三、第四線圈73、75之前述另—端通過内置電路_ 之部分導電路彳f331與轉接端子37連接。這樣使對接端子%作爲網路通路之第 —侧P,轉接端子37作爲網路通路之第二側〇。 第四至第六圖及第十二八至第十二c圖所示爲本申請人之第二種先前設 計’其揭示-種電連接ϋ系統1GG,其包括—外部電路板丨,、安裝於外部電路 板1’上之電連接器3,、裝置於外部電路板i,上之變壓器5,及共模抑制模組了,該 電連接H纽1GG形成有兩細以傳遞差分信號之網路通路,各網路通路具有 互爲輸入端與輪出端之第一側P,與第二側〇,。 所述電連接器3'包括設有對接空間(未標號)之絕緣本體31,、安襄於絕緣 本體31之内i電路板33、設置於内置電路板33'一側並延伸進入上述對接空間 (未標號)之複數對接端子35、設置於内置電路板33,另—侧並勒置電路板 3 至外郤板1之複數轉接端子,所述對接端子作爲網路通路之 8 M357073 '第;"側〇’。所勒置電路板33,設有複數導電路徑別。外部電路板m置有複 . 數導電路徑1Γ及連接於導電路徑1Γ之導電片13,。 _ 所述變壓器5,包括第—線圈51,與第二線圈53,(結合參閱第十^圖所 示)’第—、第二線圈51’、53.均設有中心抽頭55,、57,,所述變壓㈤,之第一、 第二線圈5Γ、53,之兩端及中心抽頭55,、57,均焊接於外部電路奸上之部分導 電片13,。共模抑制模組7,包括絕緣之主體71,、收容於該主體71,内並纏繞於同 一磁芯(未圖示)之第三、第四、第五線圈731、75,、79,(結合參閱第十4 鲁圖所示}及設置於主體之複數導接腳所述第三、第四、第五線圈打、75,、 79’之兩端分職接於所述各輸腳77ι,各導獅”,表面焊接於其餘部分導電 片13。第三、第四線圈73’、75,之一端依次通過導接腳77,、外部電路板1,之部 刀導電路徑11’、轉接端子37'及内部電路板Μ,之導電路徑现’電性連接於對接 端子35’,另一端分別依次通過導接腳77,、外部電路板丨,之部分導電路徑η,電 性連接於第二線圈53|之兩端’第五線圈79,之一端連接於外部電路板[之接地 線路,另一端連接於變壓器5,之第二線圈53,之中心抽頭57,。第—線圈51,之中 鲁心抽頭55,連接於外部電路板i,之接地線路(未圖示),f 一線圈51,之兩端作爲 所述網路通路之第一側pi。 在此先前設計中,所述變壓器51與共模抑制模組7,之位置亦可以互換,即 將變壓器5,之第一線圈5V通過外部電路糾之導電路徑u,、轉接端子π及内置 電路板对之導電路徑别’與對接端子π連接,所述對接端子对作爲所述網路 通路之第-側P',而共模抑制松級71之第三、第四線圈73,、75'之前述—被作爲 網路通路之第二側〇|。 弟七至第九圖及第十二A至第十二。圖所示爲本中請人之第三種先前設 9 M357073 ,計’其揭示-種電連接器系統腦,其包括外部電路板2、安裝於外部電路板2 '上之電連接器4、及裝置於外部電路板2與電連接器4之共模抑制模組8與變壓 *器6 ’以形成複數網路通路’該等網路通路具有互爲輸入端與輸出端之第一側 P與第二側0。變壓器6包括第一線_與第二線圈63,共模抑制模組8包括第 三線圈们與第四線圈8S,所述第三、第四線圈83、85共同纏繞於同一磁芯上, 且所述共模抑制模組8還設有一主體81與設置於主體81之複數導接腳87 ,所述 第三、第四線圈83、85收容於所述主體81並連接於導接腳87。第一線賊之 •兩端與上述第-嫌相連接’第二線圈63之兩端分別電性連接於第三與第四線 圈83、85之-端’第三與第四線圈83、85之另—端連接至網路通路之第二側… 所述電連接器4設有處於電連接器4内部之内置電路板似連接内f電路板奶 與外。1^电路板2之複數轉接端子47,所述變壓器6設置於内置電路板43上共 模抑制模組8安裝於外部電路板2,所述外部電路板2及内置電路板做別設有 複數導電路m、431 ’所述第二線圈63之兩端依次通過内置電路板43上之導 電路控43卜轉接端子π、外部電路板2上之導電路徑u以及導接腳87實現與 籲第一 '第四線圈83、%之電性連接。所述内置電路板Μ及外部電路板a還分別 认有複數連接各導電路徑431、21之導電片433、23,所述第一、第二線圈Μ、 63为別焊接於内£電路板衫之導電片,所述導接腳π表面焊接於外部電路 板2之導電片23。 所述第-與第二線圈6卜63均設有中心抽頭65、67,第一線圈以之中心 4頁65接地’共模抑制模組8還包括纏繞於所述同一磁怒上之第五線圈的,第 線圈63之中心抽頭67電性連接於第五線圈89,並通過第五線圈的接地。 ΙτΕΙ第十圖、第十二Α圖至第十二C圖所示爲本申請人之第四種先 10 M357073 * 前設計,其揭示—種電連接器系統100,其包括外部電路板2,、安楚於外部電 路板2’上之電連接器4,、及裝置於外部電路板2,與電連接器^之變壓器^與共: 抑麵組8,,以形成多侧路通路,該等網路通路具有互爲輸入端與輸出端^ 第-嫌,與第二側〇.,變壓器6ι包括第一線圈61,與第二線圈纪,,共模抑制模組 8,包括第三線_,與第四線圈%,,所述第三、第四線断、防共同纏繞於同 -磁芯上,且所述共模抑制模組8,還設有—主髓,與設置於主舰,之複數導 接腳87, ’所述第三、第四線圈83,、85,收容於所述主體8r並連接於所述導接腳 .87’。第-線圈61,之兩端與上述第一側p,相連接’第二線圈63,之兩端分別電性 連接於第三與第四線圈83,、85,之一端,第三與第四線圈83,、时之另一端連接 至網路通路之第二侧〇,。所述電連接器4ι設有處於電連接器4,内部之内置電路 板43'及連接内置電路板砂與外部電路板2,之複數轉接端子^,,所述共模抑制 模組8,設置於内置電路板好上,變壓器6,安裝於外部電路板Z,所述外部電路 板2’及内置電路板43,分別設有複數導電路徑21,、431,,第三、第四線圈灯、防 之兩端依次通過導接腳87,、内置電路板43,上之導電路徑431,、轉接端子47,與 .外部電路板2’上之導電路徑21,實現與第二線_,之兩端電性連接。所述内置 電路板43及外部電路板2,還分別設有複數連接各導電路徑之導電片 433 23所述第一、第二線圈6Γ、63'焊接於外部電路板2,之導電片23,,所 述導接腳87’表面焊接於内置電路板43,之導電⑽,。所述電連接器4,還包括裝 設於内置電路板43,之複數對接端子45ι,且對接端子45,作爲所述網路通路之第 二侧 0’。 . 所述第-與第二線圈61,、63.均設有中心拙頭65,、67,,第—線之中 頭65接地’共模抑制模組8,還包括纏繞於所述同一磁芯上之第五線圈 M357073 * 89’,第二線圈63,之中 接地。 心抽頭67’電性連接於第 五線圈89, 並通過第五線圈89’ 、,’ °產品中,所繼器與共模抑制線 式,賴器補與共模抑制、_之組賴組料工m嫌又置方 連接器成本較大。而在各種歧設財,我們將^, 邱較差, 圈分開與秘抑龍組之線 植之生産制,補提高了籠肢共模抑制模 ,、且之生産效率,而且提高了線圈之品 模抑制顧之自動鱗接生産。 ⑴見電連接財懸器及共 “域本,並方便裝配,所述共模抑制模組還可以為標準之貼片 以種貼片線圈可方便地表轉接於内置電路板上。所述共模抑制模也 之磁芯可以為單環型,也可以為雙連環型,所述多個網路通路之共模抑制模 蚊線__於該磁芯。在各先前料巾,變_線_爲單環型磁芯, 弟一、第二線圈共_繞㈣磁芯;共模抑制模組均可以不設置第五線圈, 而第二線圈之中心抽頭直接接地(參閱第十二C圖),從而節省成本。 月)述四種先如设§十之電連接器系統均符合1〇/1⑻之網路傳輸標準,其提供兩 個、用路通道’顯‘然,該電連接器系統可以設置不同數目之網路通道,以滿足不 同之傳輸速度之需求,如第十二D圖所示即提供了符合1CV1000之網路傳輪速度 標準之電路圖。 請參閱第十三至第十六圖,其所揭示爲符合本創作之四種實施方式之部分立 體分解圖,其電路圖參閱第十二A至第十二(^圖。作爲進一步改進,本創作將先 前設計之變壓器變更設計爲積層式表面貼裝變壓器600,第一、第二線圈(未標 號)由印刷導電層形成,並於該變壓器600表面形成與第一、第二線圈電性連接 12 M357073 • ==6ω,麵職彻601瓣職蝴㈣上之導電 ^ 、模抑制模組_亦爲積層式設計,第三、第四線 數v接伽,並通過該等導接片8〇1與内置電路板或外部電路板上之導電路徑 電性連接。本創作各實施方式之其餘結構與連接關係與前述四種先前 相同。 土 4 本發明中變壓器_與共模抑制模組麵均爲積層式設計,此種姓構可大大 #縮小變壓器_與共模抑制模組_之體積,並改善其電氣性能,方便安裝。 综上所述’本創作雄已符合新型專利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1, 以上所述者僅係本創作之較佳實施方式,本創作之範圍並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爲 限,舉凡熟習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創作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 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内。 〜 圖 【圖式簡單說明】 第-圖係本申請人先前言曼計之第_種電連接器系統之組 第二圖係第-圖所示電連接n系統之部分分解視圖。 第三圖係第二圖所示内置電路板與變壓器模組及共模抑制 裝立體視圖 模組之配合示意 第四圖係本巾請人先前料之第二種電連接器純之崎立體視圖。 第五圖係第四圖所示電連接器系統之部分分解視圖。 弟六圖係第五圖所示外部電路板與類H模組及共模抑侧組之配合示意 圖 立體視圖。 第七圖係本中請人先前設計之第三種電連接料'統之組裝 13 M357073 第八圖係第七圖所示電連接器系統之部分分解視圖。 第九圖係第八圖所示内置電路板與變壓器模組之配合示意圖。 第十圖係本公司先前設計之第四種電連接器系統之組裝立體视圖。 第十一圖係弟十圖所不電連接器系統之部分分解視圖。 第十二八圖係符合本申請人先前設計與本發明之一種腿〇(H叫電連接哭 系統之電路圖。 第十二B圖係第十二A圖中一個網路通路之電路示意圖。 第十二(:圖係第十m共模抑賴組省略接制之第五_之電路示意 第十一D圖係符α本申請人先前設計與本發明之一種謝_網路電連接器 系統之電路示意圖。 第十三圖係符合本發明之第—實施方式之部分分解圖。 第十四_符合本發明之第二實施方式之部分分解圖。 第十五圖係符合本發明之第三實施方式之部分分解圖。
第十,、圖係付合本發明之細實施方式之部分分解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電連接器系統 1〇〇 電連接器 3 内置電路板 33 導電片 333 轉接端子 37 第一線圈 51 31 331 35 外部電路板 絕緣本體 導電路徑 對接端子 變壓器 第二線圈 14 53 M357073
第一線圈之中心抽頭 55 第二線圈之中心抽頭 57 共模抑制模組 7 主體 71 第三線圈 73 第四線圈 75 導接腳 77 第五線圈 79 外部電路板 1, 導電路徑 11, 導電片 13' 電連接器 3' 絕緣本體 31' 内置電路板 33, 導電路徑 331' 導電片 333’ 對接端子 35, 轉接端子 37, 變壓器 5' 第一線圈 51' 第二線圈 53' 第一線圈之中心抽頭 55, 第二線圈之中心抽頭 51' 共核抑制极組 7' 主體 71' 第三線圈 73' 第四線圈 75' 導接腳 77' 第五線圈 19' 外部電路板 2 導電路徑 21 導電片 23 電連接器 4 絕緣本體 41 内置電路板 43 導電路徑 431 導電片 433 轉接端子 47 對接端子 45 變壓器 6 第一線圈 61 第二線圈 63 第一線圈之中心拙頭 65 第二線圈之中心抽頭 67 15 M357073
共模抑制模組 8 主體 81 第三線圈 83 弟四線圈 85 導接腳 87 第五線圈 89 外部電路板 2, 導電路徑 21’ 導電片 23' 電連接器 4' 絕緣本體 41, 内置電路板 43’ 導電路徑 431' 導電片 433 對接端子 45’ 轉接端子 47’ 變壓器 6' 第一線圈 61, 第二線圈 63, 第一線圈之中心抽頭 65' 第二線圈之中心抽頭 67, 共板抑制模組 8' 主體 81, 第三線圈 83' 第四線圈 85, 導接腳 87' 第五線圈 89' 變壓器模組 600 變壓器模組之導接片 601 共模抑制模組 800 共模抑制模組之導接片 8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