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273850U -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ifferent pitch terminals - Google Patents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ifferent pitch terminal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273850U
TWM273850U TW093216455U TW93216455U TWM273850U TW M273850 U TWM273850 U TW M273850U TW 093216455 U TW093216455 U TW 093216455U TW 93216455 U TW93216455 U TW 93216455U TW M273850 U TWM273850 U TW M27385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tem
terminals
scope
ma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216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ichard W Peterson
Sung-Pei Hou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M273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273850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35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with opposite contact points, e.g. C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6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 H01R13/249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tact point multiple contact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四、創作說明(1)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創作係關於-種具不同端子間距之電連接器,尤其 疋曰種用於電性連接芯片模組與電路板之PGA(Pin Array)插座電連接器。 rid 【先前技術】 之用:t°之PGA插座電連接器包括插入PCB板中相應端子孔 ;1 = :?=座1接器和電路板之端子。為了適應電 連士且件小型化之趨勢,插座連接器中之端子也趨於更 冋之排列。這直接導致了電路板上固持端子之端子孔 之:電路板上兩相鄰端子孔之間距變小。因此 導;孔變得相當困難並且加工失誤直接 請參閱第十四圖和第十五圖,一種習知之插座連 =括ϊ η性連接芯片模組(未圖示)與電路板98之; 。母個端子92之末端設置一尾部92〇,其插入到 板98之相應端子孔98〇中以實現插座連接器9〇與電路 之電性導接。隨著插座連接器90中端子92之排列趨於高穷 f 2 J電路板98上用於收容端子92之端子孔98〇需要改變山 八设計。因此,每一列上相鄰端子孔98〇之間之距離 變小。在不破壞相鄰端子孔980之前提下加工得到嫂 子孔980十分困難,這也直接增加了電路板98報廢之 及相應之製造成本。公告於1 994年6月14日之美國專利^ 5,3 2 0,5 5 0號揭示之插座電連接器就存在上述缺陷。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替代之電連接器以彌補以上缺失 M273850 、創作說明(2) 【新型内容】 时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不同端子 即其可A大電路板上用於收容電連接器端 子孔之間之間距從而確保方便安全地在電路 孔並降低製造成本。 本創作之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具不同 連接器包括底座、收容於底座中之第一端子 連接於底座底部之第二端子模組。第一端子 及若干成矩陣狀收容於本體中之第一端子。 包括中部及從中部相對兩端延伸出之上彈性 。上、下彈性臂分別設置一指部及一腳部。 匕括一底板及收容於底板中之若干第二端子 子包括固持部,從固持部一端延伸出用於機 相應第一端子腳部之上配合部以及從固持部 並收容於電路板端子孔之下配合部。至少一 固持部包括一彎折部,該彎折部使該第二端 ,對其上配合部形成一偏移距離,因此機械 第二端子之兩相鄰第一端子之間形成之間距 置第二端子之兩相鄰孔之間距小。 與習知技術相比較,本創作具有以下優 方便且安全地在電路板上加工出端子孔並可 ’避免了加工高密度端子孔電路板之難題。 【實施方式】 間距之電連接 子之兩相鄰端 板上加工端子 端子間距之電 模組及不可動 模組包括本體 每個第一端子 臂及下彈性臂 第一端子模組 。每個第二端 械及電性連接 另一端延伸出 個第二端子之 配合部 連接該 板上容 點:其可確保 降低製造成本 M273850 四、創作說明(3) 板20广創接器2〇主要用於連接芯片模組20a及電路 {|欠# T m #揭不之電連接器2 0也可用於在高溫高壓之 條件下測試芯片模組。 一圖和第五圖,電連接器2〇包括底座30、可 ^動女裝於底座30上之蓋體4〇、收容於底座3〇内之第一端 杈組60、可移動安裝於第一端子模組60上之蓋子50、不 底座3。底部之第二端子模組8〇以及可轉動連接 於底座30上之定位裝置7〇。 -缺ί參?第十一圖,底座30由絕緣材料製成,其上設置 子模組60之空腔32。空腔32内設置支撐塊37, ^支撐塊37设置一支撐第一端子模組6〇之水平上表面。罢 絕緣材料製成’其上設置一可插入芯片模組2〇a之-矩形開口 4 1。 ,第一圖所示,蓋體4〇及底座3〇設置用於固持蓋體4〇 ^氐座30上之鎖定裝置。上述鎖定裝置可以是一種習知之 裝置。在本創作中上述鎖定裝置包括一從蓋體4〇侧面向下 延伸之帶鉤部之懸臂42以及從底座3〇 一側向外延伸之鎖塊 上述釣邛可鎖住鎖塊35從而將蓋體4〇固持於底座別上 (=第十一圖所示)。另外,推動裝置也應用於蓋體4〇及 底座20上從而推動蓋體4〇從底座3〇上移除。 容於=30之凹口 39及蓋體4〇之凹口(未圖示) 38。當蓋體4〇鎖定於底座3〇上時彈簧38被壓縮。鎖定裝置 及推動裝置共同作用以防止蓋體4〇在底座3〇上上下移動。 為了引導蓋體40相對於底座30移動,蓋體4〇及底座3〇 M273850 四、創作說明(4) 上设置導向裝置。上述導向裝置包括兩對從底座3〇之上表 面向上延伸之導向柱36以及兩對設置於蓋體40上之導向孔 45。導向柱36可插入到相對之導向孔45中從而引導蓋體4〇 相對於底座3 0移動。 請參閱第五圖到第九圖,第一端子模組60包括本體64 及設置於本體64上之兩個相同之第一端子模組。第一端子 桓組機械之女裝於本體64上。本體64上設置一矩形開口 6 4 5。兩個第一端子模組在本體6 4之開口 6 4 5内鏡像對稱設 置。每個第一端子模組包括三個相同之次第一端子模組66 。每個次第一端子模組66包括一絕緣載體68及其上之一排 第一端子62。第一端子可機械插入到載體68上之通道(未 圖示)内。載體68上設置若干成型孔682、684用於將次第 一端子模組66之載體68與本體64穩固組裝。 如第七圖和第八圖所示,每個第一端子62包括一垂直 之固持部622及從固持部622之相對兩端延伸出之上、下彈 性臂624、626。固持部622之相對兩侧部設置固持塊627用 於在組裝後將第一端子62穩固固持於載體68内。上、下彈 性臂624、626之曲線結構可增強第一端子62之彈性,其相 對於固持部622鏡像對稱。上彈性臂624設置一電性連接芯 片模組20a上相應電子元件如焊球21之水平指部⑵,指部 62 3設置用於承接焊球21之水平分叉狀之臂部“I。 請參閱第六圖及第九圖,為 每個次第一端子模組6 6固定在本 臂626之末端向下垂直延伸出腳部625。 了在安裝本體64之前先將 體64之開口645内,次第 M273850 、創作說明(5) 一端子模組66之載體68及本體64上設置分別一體成形之定 位裝置。该定位裝置包括一對從載體68之底面延伸出之延 伸部686及設置於本體64上之定位孔643。延伸部682插入 到定位孔643中有利於在於本體64上安裝次第一端子模組 66之前先將次第一端子模組66在本體64上定位。 當所有次第一端子模組66定位於本體64之後,利用一 安裝步驟將所有次第一端子模組66安裝到本體64上。 請參閱第四圖,為了實現芯片模組2〇a與第一端子62 之指部623之電性連接,蓋子5〇可動裝配於本體“上用以 固持芯片模組20a。蓋子50由導向裝置642和58、推動裝置 64 7及鎖定裝置56和646固持於本體64,上述裝置與蓋體 及底座30上之導向裝置、推動裝置及鎖定裝置相同,不再 詳述。蓋子50設置一矩形支撐板52及從支撐板“之四個邊 緣向上延伸之侧壁54、54,。支撐板52及側壁54、54,共同 形成一收容定位芯片模組20a之空間。另外,側壁54、54, 上設置一傾斜之滑行面用於幫助芯片模組2〇a之插入。支 撐板Μ上設置兩排對應第一端子62之指部623之凹槽52〇。 請參閱第一圖及第十圖,定位裝置7〇用於在芯片模缸 2〇a安裝到蓋子50後進一步將芯片模組2〇a固持於笔子“上 。定^裝置70包括本體72、從本體72_測延伸^壓塊以 以及攸本體72另一側延伸出之兩個延伸端7β。臨近本體了2 處每個延伸端76設置一孔(未圖標)。 請參閱第一圖、第二圖、第三圖及第十一圖, 子模組8G包括一平板狀底板82及鏡像對稱安裝於底板82上 第10頁 M273850 四、創作說明(6) 之兩組相同之第二端子84。第二端子84機械插入到底板82 之孔中。每個第二端子84由一片導電材料壓成,其包括垂 直女裝於底板82上之固持部842、從固持部842之一端向上 延伸之上配合部844及從固持部842之另一端向下延伸出之 下配合部8 4 8。 如第一圖及第二圖所示,第二端子84之左邊一組,其 上配合部8 4 4及下配合部8 4 8成矩陣排列且彼此平行。上配 合部8 4 4成二排(沿箭頭A方向設計成排Γ 1、排Γ 2及排Γ 3 ) ’下配合部8 4 8成六排(沿箭頭Α方向設計成排1 1、排丨2、 排1 3、排1 4、排1 5及排1 6 )。排11 、排1 2、排1 3及排1 6之 母個第二端子8 4設置一彎折部8 4 6。彎折部8 4 β相對於第二 知子84之上配合部844使第二端子84’之下配合部848產生 石W頭Α相反方向之偏移距離,而排1 6之該偏移距離沿 著箭頭A之方向。 排12之彎折部84 6之偏移距離在縱向及橫向上等於兩 個相鄰之上配合部8 4 4在縱向及橫向上之間距,並且排1 3 及排1 6之偏移距離等於該間距,排11之偏移距離是該間距 之兩倍。該彎折部8 4 6在排1 1、排1 2、排1 3及排1 6之偏移 距離可以設置成需要之不同值。 另外’排rl對應排11及排12,排!*2對應排13及排14, 排r 3對應排1 5及排1 6。對應排11之上配合部§ 4 4與對應排 12之上配合部844交錯排列。排u之每個彎折部846沿與箭 頭A相反之方向之偏移距離是排12上每個彎折部846之該偏 移距離之兩倍。排11產生了沿箭頭A方向與排丨2之距離( 第11頁 M273850 四、創作說明(7) 等於第二圖上之p4 )。 排1 3產生了沿箭頭A方向與排1 2之距離(等於第二圖 上之P4 ),對應排13之上配合部844與對應排14之上配合 部8 4 4交錯排列。因為排1 4沒有偏移,而排1 3沿與箭頭a相 反方向設置偏移(等於第二圖上之p4 ),排1 3與排1 4之間 存在一個等於p4之距離。 排1 5產生了沿箭頭A方向與排1 4之距離(等於第二圖 上之P4 ),對應排15之上配合部84 4與對應排16之上配合 部844交錯排列。因為排15沒有偏移,而排16沿箭頭A方向 設置偏移(等於第二圖上之P4 ),排15與排16之間存在一 個等於p4之距離。 另外’排11、排13及排15之下配合部848沿箭頭A之方 向排成一線,排1 2、排1 4及排1 6之下配合部8 4 8也沿箭頭a 之方向排成一線。 第二端子84之上述結構使每個相鄰之上配合部4在 縱向之間距等於每個相鄰之上配合部844在橫向之間距, 並且等於每個相鄰之下配合部8 4 8之間間距之一半。 ”月參閱第一圖、第十圖及第十一圖,裝配時,推動裝 ^647被插入到蓋子5〇及第一端子模組6〇之本體64之間。 蓋子50放置於第一端子模組6〇之本體64上並被導向裴置58 、642導向,直到被鎖定裝置固持。然後,第一端子μ之 = 623^收容於蓋子5〇相應之凹槽52〇内,但是指部⑵ 禾伙盍子50之支撐板52之上表面伸出。 第一端子模組60固持於底座30之空腔32内。為了定位 第12頁 M273850 四、創作說明(8) 第一端子62之腳部625 ,底座3〇 板34 ’其上設置若干收又置-板狀隔 ^ 叹奋腳邛625之裝配孔340。 之置70依靠插入到定位裝置70之延伸部76之孔内 底座30上相應之孔連接到底座30上,並且 彈性夾3 0 b固持住定位擇]h夕杯 ^ e^ 插入端。此安裝方式可以保 拉疋位裝置70之本體72可繞定位桿3〇a旋轉。 隹簧38連接於底座30及蓋體4〇上,蓋體4()由導向裝置 5導引著向下移動直到鎖定裝置“、35開始作用到蓋 體4〇上二貫通桿4〇3連接蓋體40與定位裝置70。貫通捍40a 插入在1體40之孔44中並被一固定夾4 〇b固持。定位裝置 70之延伸端76與貫通桿4〇a之一部分相抵接從而形成機械 連接。 另外’為了導引第一端子62及第二端子84插入到裝配 孔340 ’隔板34之每個裝配孔34〇之相對側邊設置一對傾斜 面342 、 344 〇 在第二端子84插入之過程中,第二端子84之上配合部 844之頂端抵接下彈性臂62 6之末端,從而獲得可靠之機械 及電性連接。 腳部625與上配合部844之連接可以是多種不同形式。 請參閱第十一圖和第十三圖,第十三圖揭示了另一種電性 連接之方式,每個上配合部(未標號)設置成具有兩個分 離之彈性接觸臂849之結構。兩個接觸臂849上分別設置之 間距離小於對應之腳部62 5之寬度之接觸部(未標號)。 當裝配第二端子模組8〇於底座30上時,兩接觸臂849接觸 第13頁 M273850 四、創作說明(9) 相應之腳部6 2 5並向外彈性變形直到腳部6 2 5完全插入到兩 接觸臂849之間,此時接觸部與腳部625實現電性導接。第 二端子8 4之該種結構可以省略底座3 0空腔3 2内之隔板3 4。 請參閱第一圖、第三圖及第十一圖,電連接器2〇裝配 完成後’其被安裝到電路板20b上。電路板2〇b上設置若干 用於容置相應下配合部848之孔22,從而達到電連接器2〇 與電路板20b之電性連接。因為孔22用於接收下配合部848 ’其在相鄰孔2 2縱向及橫向之間距p 2及p 3等於下配合部 8 4 8在縱向及橫向之間距。所以,上配合部8 4 4在縱向及橫 向之間距即兩相鄰指部6 2 3在縱向及橫向之間距是孔2 2之 間距p2及p3之一半。兩相鄰孔22之最小斜邊間距pi是上配 合部8 4 4在縱向及橫向間距之/ 2倍。芯片模組2 〇 a之導電 元件與指部623之間為高密度電性連接,而電路板2〇b孔22 之密度可以相對較低。所以,可以較容易的在電路板2〇b 上加工類似孔22之孔,製造電路板2Ob之成本相應降低。 凊參閱第一圖、第Η 圖及第十二圖,為了保證第二 端子8 4 ’之上配合部8 4 4插入到相應之裝配孔3 4 0中與第一 ^子62之腳部625配合並使下配合部848與電路板20b之孔 22排成一線,底板82上之定位孔822與電路板2〇b之定位孔 26共同收容相應之從底座3〇之底部垂直延伸出之定位柱33 ’從而保證上配合部844與腳部625及下配合部848與孔22 之精讀連接。螺桿2〇c用於插入到電路板2〇b之螺旋孔24及 底板82之螺旋孔824中並與底座30底部之螺旋連接孔311連 接從而將電路板2〇b、第二端子模組80及底座30鎖固在一
I 第14頁 M273850 四、創作說明(10) 起。 U月參閱第一圖、第十圖及第十一圖,在使用中,蓋體 40被一外力向下壓,蓋體4〇兩相對側壁46壓住延伸端76並 促使定位裝置70之本體72繞貫通桿40a旋轉。壓塊74被抬 起直到芯片模組20a可以被定位於蓋子5〇之空間中。缺後 上述外力移除。彈簧38推動蓋體4〇相對底座3〇向上移動, 貫通桿40a抬起延伸端76使本體72回旋將芯片模組2〇a向下 壓。蓋子50同時被壓下。推動裝置647防止蓋體5〇向下移 動。當蓋子5 0平衡後指部623暴露於支撐板52之上表面之 外以與焊球21接觸。此時芯片模組2〇a與電路板2〇b 接器20電性連接。 电逐 提出cm創作確已符合新型專利之要#,援依法 k出專利申§月。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 舉凡热悉本創作技藝之人士援依本創作之精神所作之 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内。 > 第15頁 M273850 圖式簡單說明 【圖式簡 第一圖係 圖 第二圖係 第三圖係 第四圖係 第五圖係 第六圖係 第七圖係 第八圖係 第九圖係 組 第十圖係 第十一圖 第十二圖 第十三圖 第 第十四圖 第十五圖 【元件符 電連接器 芯片模組 單說明】 本創作電連接器及電路板與芯片模組之立體分解 第一圖所示電路板之前視圖。 第一圖中劃圈部分I I I之放大圖。 本創作電連接器之蓋子之立體圖。 本創作電連接器之第一端子模組之立體圖。 本創作電連接器之第一端子模組之本體之立體圖 本創作電連接器之第一端子之立體圖。 第七圖中劃圈部分V I I I之放大圖。 本創作電連接器之第一端子模組之次第一端子模 之立體圖。 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之立體組合圖。 係沿第十圖中之XI -XI方向之剖視圖。 係本創作電連接器之第二端子之上配合部與相應 第一端子之腳部相配合之簡化剖視圖。 係一種可供選擇之第二端子之上配合部與相應之 一端子之腳部相配合之簡化刮視圖。 係一種習知之插座連接器之剖視圖。 係第十圖中劃圈部分xv之放大圖。 號說明】 20 焊球 21 20a 電路板 20b M273850 圖式簡單說明 螺桿 20c 子L 22 螺旋孔 24 定位孔 26 底座 30 定位桿 30a 彈性夾 30b 螺旋連接孔 311 空腔 32 定位柱 33 隔板 34 裝配孔 340 傾斜面 342 傾斜面 344 鎖塊 35 導向柱 36 支撐塊 37 彈簧 38 凹口 39 蓋體 40 貫通桿 40a 固定夾 40b 開口 41 懸臂 42 子L 44 導向孑L 45 側壁 46 蓋子 50 支撐板 52 凹槽 520 側壁 54 側壁 54’ 鎖定裝置 56 導向裝置 58 第一端子模組 60 第一端子 62 第一端子 62? 臂部 621 固持部 622 指部 623 上彈性臂 624 腳部 625 腳部 62 5’ 下彈性臂 626 固持塊 627 本體 64 導向裝置 642 定位孔 643
第17頁 M273850 圖式簡單說明 開 α 645 鎖 定 裝 置 646 推 動 裝 置 647 次 第 一 端子模組 66 絕 緣 載 體 68 成 型 孔 682 成 型 孔 684 延 伸 部 686 定 位 裝 置 70 本 體 72 壓 塊 74 延 伸 部 76 第 二 端 子模組 80 底 板 82 定 位 孔 822 螺 旋 孔 824 第 二 端 子 84 第 二 端 子 84’ 固 持 部 842 上 配 合 部 844 彎 折 部 846 下 配 合 部 848 下 配 合 部 848’ 接 觸 臂 849

Claims (1)

  1. M273850 五、_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具不同端子間距之電連接器,用於電性連接一設 有若干導電元件之電子設備及一設有若干孔之電路板 ,該電連接器包括: 本體; 複數第一端子,平行排列於本體上,每個第一端子包 括一固定於該本體内之中部、一自該中部向上延伸 用於連接該電子設備導電元件之指部及一自該中部 向下延伸之腳部; 複數第二端子,平行排列於本體上,每一個第二端子 包括一固定於該本體之固持部、一自該固持部一端 延伸之上配合部及一自該固持部之另一端延伸之下 配合部,上配合部與所述第一端子實現機械與電性 連接,下配合部收容於上述電路板相應之孔内,至 少一部分第二端子之固持部設置一彎折部,該第二 端子之下配合部相對其上配合部形成一偏移距離, 機械與電性連接兩相鄰第二端子之第一端子之下彈 性臂之間之間距小於收容與其對應之兩個相鄰之第 二端子之孔之間之間距。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不同端子間距之電連接 器,其中所述之彎折部與其同排端子之排列方向垂直 0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不同端子間距之電連接 器,其中該第一端子之中部設有一固持部及從固持部 之相對兩端延伸出之上、下彈性臂。
    第19頁 M273850 五、申請專利範圍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不同端子間詎 器,其中該固持部之相對兩側部設置固持塊。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不同端子間⑨(電/設 器,其中該指部設於該上彈性臂之末端,其包括:直 有兩個分又之水平結構,該下彈性端向r v ^ lii n,>_ . ^ 之 電 速换 延伸出腳部 ' ^ Ί Oj'» °6 ·如申印專利範圍第〗項或第4項或之具 子間距之電連接器,#中該本體設_、空腔,該空 设置一水平隔板,該水平隔板上設置若干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具不同端子間距之電連接 器,其中該第一端子與該第二端子對應裝置於該空腔 之收各空間之相對側面’且該腳部與該上配合部於所 述孔内對應配合。 -種用於包含有本體之電連接器上之端子组合,其包 括· 複數平行排列於I體上之第一端[每 括一固定於該本體内之固持部、-自該固拉:子包 向上傾斜延伸出且末端設有指部之上彈性j # 一端 持部另-端向下延伸出且末端設有卿f及-6 不 同端 胲内 8. 性臂 複數排列於本體上之第二端子,每一個第 之下彈 該i體,固持部、-自該固待;端子包括 鲁 出之與第一端子之腳部 〇 、 機械與電性連抵+ ^ τ燜蛾與電性連抵+ 端延伸 及-自該固持部之另〜蠕向下;伸出;ΐ上配合: 下配合部, M273850 五 申請專利範圍 上配合部與下配合部立相平行排列,一排上配合邻 至少分成至少兩排下配合部,對應上述兩排下配人 部中之一排下配合部之上配合部與對應另一排下^己 合部之上配合部交替排列,兩相鄰第二端子之下配 合部之間之間距大於其上配合部之間之間距。 其中第一端子 其中第一端子 其中第一端子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端子組合 之上彈性臂及下彈性臂為曲線結構。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端子組合 之固持部相對側面設置鉤部。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端子組合 之上彈性臂設置兩水平分叉狀之臂部 •一種用於電性連接一電子設備及電路板之電連接器組 ’其包括: 絕緣底座; 蓋體,係可動安裝於底座上; 一模組,係安裝於底座上,其包括不可動收容於底座 上之本體及平行排列收容於本體上之複數第一端子 個第-端子包括中部及從中部相 之指部及腳部; 盍體’係可動安裝於本體上用於.柃 · 中a牡里^ ^ 脱丄用%叉媒上4電子設備, 衣,疋轉安裝於底座並連接到蓋體上用於將電 子設備收容於蓋子上; 瑕上用 另一端子模組,係安裝於底座上,1 及安裝於底板上之複數第一 括一絕緣底 弟一糕子,每個第二端子包 第21頁 M273850 五、申請專利範圍 括收容於底板上之国持部、從固持部一端延伸出之 上配合部及從固持部另一端延伸出用於電性連接+ 路板之下配合部;上述第一端子的上配合部與下配 合部分別按排排列,每個對應至少一排下配合部的 第二端子設置一彎折部,任何兩相鄰下配合部之間 之間距大於任何兩相鄰上配合部之間之間距。 1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上述中 部包括一固持部及從固持部相對兩端延伸出之曲線臂 部。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所述之電連接為組件,固持部 之相對側面設置鈞部。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2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指部設 置兩水平分又狀之臂部。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底座設 置一開口,開口中設置一隔板,隔板上設置複數裝配 孔。 ^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端子分 別定位於隔板兩側之開口中,上配合部與腳部收容於 裝配孑L中。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第—端 子與本體一體成形。 1 9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1 2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一排上 配合部對應至少一排下配合部。 20· —種電連接器組件,其包括: M273850 五、申請專利範圍 印刷電路板; 包括複數第一端子 絕緣底座,係定位於電路板上; 第一端子模組,係定位於底座上 電子設備,係安裝於第一端子模組之上蓋體之下,其 設置若干與第一端子電性導接之第一導電片; 推動裝置,將電子設備壓向第一端子時導向裝置推動 蓋體離開底座; 第二端子模組,其位於電路板與底座之間,其包括複 數第二端子,第二端子之上部與相應第一端子之下 部連接,第二端子之下部與電路板之第二導電片機 械及電性連接; 第一導電片之間之間距小於第二導電片之間之間距, 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為第一導電片與第二導電片之 間之間距變化提供轉換作用。
    第23頁
TW093216455U 2004-03-19 2004-10-15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ifferent pitch terminals TWM273850U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805,464 US6957967B2 (en) 2004-03-19 2004-03-19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ifferent pitch terminal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273850U true TWM273850U (en) 2005-08-21

Family

ID=34986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216455U TWM273850U (en) 2004-03-19 2004-10-15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ifferent pitch terminals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957967B2 (zh)
CN (1) CN2749076Y (zh)
TW (1) TWM27385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8884A1 (en) * 2001-11-06 2005-08-18 Konrad Schafroth Flight device with a lift-generating fuselage
US7914304B2 (en) * 2005-06-30 2011-03-29 Amphenol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ductors having diverging portions
US20090291593A1 (en) 2005-06-30 2009-11-26 Prescott Atkinson High frequency broadside-couple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304128U (en) * 2006-04-24 2007-0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1667687B (zh) * 2008-09-04 2011-06-2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740979B (zh) * 2008-11-14 2012-04-1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069274B (zh) 2010-05-07 2020-08-18 安费诺有限公司 高性能线缆连接器
CN103477503B (zh) 2011-02-02 2016-01-20 安费诺有限公司 夹层连接器
US9240644B2 (en) 2012-08-22 2016-01-19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frequency electrical connector
WO2015112717A1 (en) 2014-01-22 2015-07-30 Amphenol Corporation High spe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ielded signal paths
CN105633065B (zh) * 2014-11-27 2019-01-08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模块芯片电极连接结构
WO2017007429A1 (en) 2015-07-07 2017-01-12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532101U (zh) * 2016-02-24 2016-11-1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電連接器組合及其支撐件
WO2018039164A1 (en) 2016-08-23 2018-03-01 Amphenol Corporation Connector configurable for high performance
CN107196091B (zh) * 2017-07-05 2023-09-01 中山市美耐特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led灯带的电连接器
KR20190091970A (ko) * 2018-01-30 2019-08-0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커넥터 피치 변경용 어댑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8862209U (zh) 2018-09-26 2019-05-14 安费诺东亚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其应用的pcb板
US11469553B2 (en) 2020-01-27 2022-10-11 Fci Usa Llc High speed connector
WO2021154702A1 (en) 2020-01-27 2021-08-05 Fci Usa Llc High speed connector
CN215816516U (zh) 2020-09-22 2022-02-11 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13636403U (zh) 2020-09-25 2021-07-06 安费诺商用电子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2500A (en) * 1986-12-04 1988-08-09 Amp Incorporated Impedance match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H0741109Y2 (ja) * 1990-09-17 1995-09-2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構造
JP2665419B2 (ja) * 1991-08-13 1997-10-22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部品用接続器
JP3685210B2 (ja) * 1994-11-11 2005-08-17 ケル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6299492B1 (en) * 1998-08-20 2001-10-09 A. W.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6290515B1 (en) * 2000-09-05 2001-09-18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grounding bus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749076Y (zh) 2005-12-28
US20050208794A1 (en) 2005-09-22
US6957967B2 (en) 2005-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273850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ifferent pitch terminals
US5055054A (en) High density connector
US7517240B2 (en) Fine pitch electrical connector
KR0125447B1 (ko) 모듈 추출 장치를 갖는 전기 커넥터
US4018494A (en) Interconnection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wo vertically stacked electronic packages
CN201069837Y (zh) 电连接器
US678001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power module
EP0416322A1 (en) Contact terminal in a circuit panel socket
JPS6226559B2 (zh)
JPS587397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M265801U (en) Electrical socket
US2001004920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mpression contacts
CN1508910A (zh) 能减少其上安装有连接器之装置厚度的连接器
TWM377746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1065751B1 (en) Moun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on circuit boards
US633682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female contact preload section
US782855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753413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lignment pin
KR19990072055A (ko) 인쇄회로기판 엣지 카드 컨넥터
JP2003168533A (ja) 電気コネクタ端子
TWM331202U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assembly
US777580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retention device
TWI354406B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TWM380606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471535B1 (en) Electrical soc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