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59625B - 用於自行車之煞車安裝件 - Google Patents
用於自行車之煞車安裝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59625B TWI859625B TW111142175A TW111142175A TWI859625B TW I859625 B TWI859625 B TW I859625B TW 111142175 A TW111142175 A TW 111142175A TW 111142175 A TW111142175 A TW 111142175A TW I859625 B TWI859625 B TW I85962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cket
- sleeve
- opening
- brake
- wheel hub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827703 Homo sapiens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3591 Polyphosphoinositide phosphat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62 Tef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B60B27/0047—Hub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other elements
- B60B27/0052—Hub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other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brake disc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B60B27/0047—Hub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other elements
- B60B27/0063—Hub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al integration of other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brake caliper mou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30—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 B62K19/38—Frame parts shaped to receive other cycle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attaching brake memb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286—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the shock absorber being connected to the chain-stay via a linkage mechanis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62K25/28—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 B62K25/30—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with pivoted chain-stay pivoted on pedal crank shel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05—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brake elements, e.g. fastening of brake blocks in their hol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B60B27/02—Hubs adapted to be rotatably arranged on axle
- B60B27/023—Hubs adapted to be rotatably arranged on axle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cy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10—Road Vehicles
- B60Y2200/13—Bicycles; Tri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文中說明用於自行車的煞車安裝件。該等煞車安裝件係用於使一煞車卡鉗耦接至一自行車。一種範例煞車安裝件包括一托架,其具有一第一側及與該第一側相對的一第二側。該托架具有內孔,其等係用以接收緊固件以使該煞車卡鉗耦接至該托架。該煞車安裝件包括一套筒,其從該托架之該第一側延伸。一開口,其延伸穿過該套筒及該托架。該開口係用以接收該自行車之一輪轂總成的一軸。該套筒要延伸進入該自行車之一車架的一軸開口中。該套筒的一遠端具有螺紋。該煞車安裝件亦包括一螺母,其要在該套筒被插入該車架中之該軸開口中時,被螺紋式耦接至該套筒的該遠端。
Description
此揭露內容大體上有關於自行車組件,且更具體,是有關於用於自行車之煞車安裝件。
自行車及其他人力載具通常包括碟煞。一碟煞包括一煞車轉子及一煞車卡鉗。該煞車轉子一般係安裝至該自行車之一車輪上的一輪轂,且該煞車卡鉗係安裝至該自行車的一固定部分,諸如車架上。當致動該煞車卡鉗時,該煞車卡鉗使一或多個煞車墊移動而與該煞車轉子接合,這使該煞車轉子變慢,從而降低該自行車的速度。
本文揭露一種用於使一煞車卡鉗耦接至一自行車的煞車安裝件。該煞車安裝件包括一托架,其具有一第一側及與該第一側相對的一第二側。該托架具有內孔,其等係用以接收緊固件以使該煞車卡鉗耦接至該托架。該煞車安裝件包括一套筒,其從該托架之該第一側延伸。一開口,其延伸穿過該套筒及該托架。該開口係用以接收該自行車之一輪轂總成的一軸。該套筒要延伸進入該自行車之一車架的一軸開口中。該套筒的一遠端具有螺紋。該煞車安裝件亦包括一螺母,其要在該套筒被插入該車架中之該軸開口中時,被螺紋式耦接至該套筒的該遠端。
本文揭露一種用於使一煞車卡鉗耦接至一自行車的煞車安裝件。
該煞車安裝件包括一柱體部,其要被耦接至該自行車之一車架的一內側側邊。該煞車安裝件亦包括一托架,該托架具有用以接收緊固件以使該煞車卡鉗耦接至該托架的內孔、用以接收該自行車之一輪轂總成之一軸的一第一開口以及一第二開口。當該托架裝設在該自行車上時,該柱體部係要延伸穿過該第二開口。該托架亦具有:間隙,其在該第二開口與該托架之一周緣邊緣之間延伸;以及一緊固件開口,其延伸進入該托架中。該煞車安裝件亦包括一夾具螺栓,其要被螺紋式插入該緊固件開口中,以減少該第二開口之一內徑,以把該托架夾持至該柱體部上。
本文揭露一種一自行車的輪轂總成。該輪轂總成包括一輪轂、耦接至該輪轂且可與該輪轂一起旋轉的一煞車轉子,以及具有用以接收緊固件以使一煞車卡鉗耦接至該托架之內孔的一托架。該托架具有一第一側、一第二側及一開口,該開口在該等第一及第二側之間延伸。該輪轂總成亦包括一套筒,其從該托架之該第一側延伸。該套筒與該托架中之該開口同軸。該輪轂總成進一步包括一軸,其延伸穿過該套筒、該托架中之該開口、該煞車轉子及該輪轂。該軸具有與該套筒接合之一頭部,以使得該套筒及該托架被軸向地夾持在該軸之該頭部與該輪轂之一端部之間。
100:自行車
102:車架
104:前輪
106:後輪
108:前叉
110:前輪轂總成
112:(後)輪轂總成
114:騎乘表面
116:座椅
118:座桿
120:把手
122:驅動鏈
124:曲柄總成
126:鏈條
128:鏈輪總成
130:曲柄臂
132:踏板
134:鏈環
136:煞車系統
138:前煞車器
140:後煞車器
142:前煞車轉子
144:前煞車卡鉗
146:前煞車致動器
148:第一流體線路
150:後煞車轉子
152:後煞車卡鉗
154:後煞車致動器
156:第二流體線路
200:煞車安裝件
202:左車架部分
204:右車架部分
206:左後下叉
208:左後上叉
210:右後下叉
212:(右)後上叉
214:(後)輪轂
216:軸
218:旋轉軸線
220:托架
400:第一軸開口
402:第二軸開口
404:(第一)螺紋緊固件
406:(第二)螺紋緊固件
408:內孔
410:(第二螺紋)內孔
412:第一開口
414,428,1302:套筒
416:遠端
418:螺母
419:內側側邊
420,1000,1506:墊圈
421:外側側邊
422:第二開口
423,1300:柱體部
424:(托架)螺栓
426:螺紋開口
430:夾具螺栓
500:第一側
502:第二側
504,908:外周緣邊緣
506:間隙
508:緊固件開口
510:平面
512,514:中心軸線
600:(內側)煞車墊
602:(外側)煞車墊
800:內心軸
802,804:軸承
806:輪轂端帽
808:標圈處
900,910:外表面
902,1500:內表面
904:肩部
906:頭部
1002:表面
1304:螺紋緊固件
1400:第一端
1502:第一肩部
1504:第二肩部
圖1為一範例自行車的側視圖,該自行車可採用本文所揭露之範例煞車安裝件、輪轂總成及/或其他組件中之任一者。
圖2與3為在圖1之範例自行車之一後車架部分上之一範例後輪轂總成及一範例煞車安裝件的立體圖。
圖4為圖2之範例後輪轂總成及範例煞車安裝件的分解圖。
圖5A為圖4之範例煞車安裝件的一範例托架及一範例套筒的立體圖。
圖5B為圖5A之範例托架及範例套筒的側視圖。
圖5C為沿著圖5B之線A-A所截取之範例托架及範例套筒的截面圖。
圖5D為圖5A之範例托架及範例套筒的俯視圖。
圖5E為沿著圖5D之線B-B所截取之範例托架的一截面圖。
圖5F為沿著圖5D之線C-C所截取之範例托架的一截面圖。
圖6為如圖2及3所示之在範例自行車上之範例後輪轂總成及範例煞車安裝件的俯視圖。
圖7為如圖2及3所示之在範例自行車上之範例後輪轂總成及範例煞車安裝件的側視圖。
圖8為沿著圖7之線K-K所截取之範例自行車上之範例後輪轂總成及範例煞車安裝件的截面圖。
圖9為圖8中之標圈處的放大圖。
圖10顯示可與圖9之範例後輪轂總成及煞車安裝件一起使用的替代範例墊圈。
圖11為沿著圖7之線E-E所截取之範例車架及範例托架的截面圖。
圖12為沿著圖6之線F-F所截取之範例托架及一範例柱體部的截面圖。
圖13顯示可在圖11及12中使用的一替代範例柱體部。
圖14為一範例組態的立體圖,其中範例托架及範例套筒為分開的組件。
圖15為具有圖9之範例後輪轂總成的圖14之範例組態的截面圖。
圖式並非按比例繪製。反之,層體或區域的厚度在圖式中可被放大。大致而言,相同的元件符號將貫穿圖式及隨附的文字說明,被用來提及相
同或類似的部件。
在識別可單獨提及的多個元件或組件時,於本文中使用述詞「第一」、「第二」、「第三」等。除非另有指定或基於其等之使用上下文的理解,否則此等述詞不意欲推算任何優先度或時間順序的含義,而僅作為用以單獨地提及多個元件或組件的標籤,以易於理解所揭露的範例。在一些範例中,該述詞「第一」可使用來提及詳細說明中的一元件,而該相同的元件可在一請求項中以諸如「第二」或「第三」的一不同述詞來被提及。在此等情況下,應理解的是,此等述詞的使用,僅是為了易於提及多個元件或組件。
現代自行車(包括電氣自行車(e-bikes))上的煞車已演進到利用來自車用煞車系統的技術,諸如碟煞。碟煞具有比在過去使用之傳統輪框及纜線拉動煞車更大的停止力及減速控制。一自行車上的前及/或後煞車器可實行成碟煞。
一碟煞包括一煞車轉子及一煞車卡鉗。該煞車轉子一般與該自行車之一車輪上的一輪轂耦接且一起旋轉。該煞車卡鉗一般安裝至該自行車之一固定部件,諸如車架,靠近煞車轉子。當致動該煞車卡鉗時,該煞車卡鉗使二煞車墊移動而與該煞車轉子的外表面接合。該等煞車墊與該煞車轉子之間的摩擦致使該煞車轉子變慢,藉此降低該車輪的速度及因此該自行車的速度。
在煞車墊與煞車轉子間之一小間隙對於實現高煞車力、同時維持適當扳桿人體工學而言是重要的。騎乘者人體工學之相關實體值係扳桿行進及致動力。此外,未煞車時,該煞車轉子與該等煞車墊接觸係非所欲的,因這會產生使該自行車變慢且致使該煞車轉子及煞車墊不必要磨損之浪費的滾動摩擦。此接觸亦可致使非所欲之噪音(例如,煞車發出吱吱聲)。
因此,適當煞車設置之主要挑戰係達成在該等煞車墊片與該煞車
轉子間的一準確平行對準。此平行對準係取決於該煞車卡鉗相對於該煞車轉子的軸向及徑向位置。當前之碟煞總成要求一艱辛的調整程序以確保該煞車轉子在該等煞車墊之間置中以避免非煞車接觸。通常,該煞車卡鉗及/或該煞車轉子需要多個墊片或間隔物來協助此置中調整。在當前煞車設計之情況下,此對準必須在卡鉗總成組裝程序期間手動調整。此程序要求手動靈巧性,且經常導致不當煞車設置及騎乘者不滿。
一自行車架之後三角包括在一左車架部分上之一通孔及在一右車架部分上之一螺孔。一後輪轂總成包括一輪轂,其係透過一貫穿軸(例如,一螺栓)來安置在後三角之兩個車架部分之間。該等左及右車架部分包括左及右後下叉及後上叉。為了容納車輪,該等後下叉及後上叉從其等至主車架之連接延伸相對長的一距離(例如,一標準後下叉長度係約430-460毫米(mm))。此幾何邊界條件影響該等車架部分中該等孔洞的對準容差。特定而言,該通孔一般將大小做成比所需的更大以固定該軸,使得該軸寬鬆地相合於通孔中。此導致該後輪轂總成可相對於該車架移動且補償該等車架部分中之該等孔洞的容差。因為該煞車卡鉗係組裝至該車架,相對於該煞車轉子之安裝精準度係直接受此補償所影響。雖然一些已知系統利用一煞車安裝件以使該煞車卡鉗耦接至該車架,該煞車安裝件係固定地或剛性地耦接至該車架,從而仍對該車架有一強力參考。如此一來,該煞車轉子(其係參考該後輪轂)可與該煞車卡鉗(係參考該車架)稍微不對準。如上所解釋,此加劇對準該煞車卡鉗及煞車轉子的程序,使得該等煞車墊係平行於該煞車轉子且等距地與該煞車轉子間隔開。
在本文中使用時,用語「軸向」、「軸向地」及其其他變化意謂與可由一煞車轉子及/或一輪轂界定之一旋轉軸線重合或平行的一方向。在本文中使用時,用語「徑向」、「徑向地」及其其他變化意謂自該旋轉軸線正交地延伸的一方向,且其可包括朝向該旋轉軸線的一徑向朝內方向或遠離該旋轉軸
線的一徑向朝外方向。在本文中使用時,用語「圓周」、「圓周地」及其其他變化意謂圍繞該旋轉軸線同心地延伸的一方向。在本文中使用時,用語「內側」意謂在朝向一車輪或其他可旋轉物體之一中心平面的軸向方向上。在本文中使用時,用語「外側」意謂在遠離該車輪或其他可旋轉物體之該中心平面的軸向方向上。
本文所揭露者係解決至少上述缺點的範例煞車安裝件及輪轂總成。該等範例煞車安裝件可用來使一煞車卡鉗耦接至一自行車。本文所揭露之該等範例煞車安裝件可被視為通用煞車安裝件或配接器。該等範例煞車安裝件可用來將各種煞車卡鉗安裝至該自行車上。本文所揭露之該等範例煞車安裝件生成對該輪轂總成而非該車架之更強力或絕對軸向及徑向參考。因此,即使該車架之尺寸公差允許該後輪轂總成與該車架間之不對準,該煞車卡鉗及該煞車轉子維持軸向地且徑向地對準。此減少或消除傳統煞車在初始設置期間與隨時間推移要求之準確地將該煞車卡鉗相對於該煞車轉子來定位所需的時間。本文所揭露之範例煞車安裝件亦減少或消除不平衡的煞車力及不必要的煞車擦撞,藉此改良煞車效能且延長煞車組件的生命週期。
本文所揭露之一範例煞車安裝件包括用於使一煞車卡鉗耦接至該自行車的一托架。在一些範例中,該煞車卡鉗係經由一或多個螺紋緊固件(例如,螺栓)耦接至該托架。該托架將安置在該自行車之一車架的一內側側邊上、在該後輪轂總成的該輪轂與該車架之間。該托架包括一第一開口,其係用以接收該後輪轂總成的一軸。特定而言,當該托架組裝在該自行車上時,該軸延伸穿過該車架、穿過該托架且穿過該輪轂。該托架亦包括一第二開口。一柱體部延伸穿過該第二開口且進入一車架構件中,諸如該左後上叉。在煞車期間,力係透過該托架轉移至該柱體部,從而被轉移至該車架。
在本文所揭露之一些範例中,該煞車安裝件包括一套筒,該套筒
係耦接至該托架之一側且從其延伸。該套筒與該第一開口同軸。當該煞車安裝件組裝在該自行車上時,該套筒延伸進入該車架中之一軸開口中,且該軸延伸穿過該套筒。在一些範例中,該套筒完全延伸穿過該軸開口,以使得該套筒的一遠端係安置在該車架的外側。在其他範例中,該套筒僅部分地延伸進入該軸開口中。在一些範例中,該套筒的一遠端具有螺紋,且該煞車安裝件包括一螺母,其可在該套筒被插入或穿過在該車架中之該軸開口後旋接至該套筒的該遠端上。在一些範例中,該套筒與該托架呈一體。該套筒在該輪轂總成與該托架之間生成一強力且準確的參考。特定而言,該套筒係相對長的。此致能該套筒與該軸之間一較寬支撐寬度。在一些範例中,該套筒及該軸形成一過渡相合(有時被稱為一滑動相合)或干涉相合(有時被稱為摩擦相合或壓入相合)。該較寬支撐寬度及相合在該套筒與該軸之間,從而在該托架與該軸之間生成一強力徑向參考。另外,當該軸被收緊時,該套筒及該托架被軸向地夾持在該軸之一頭部與該輪轂之間。此在該托架與該輪轂總成之間生成一強力軸向參考。因此,該煞車卡鉗對該後輪轂總成,從而對該煞車轉子維持一較強力軸向及徑向參考。
在一些範例中,該第二開口係實行為一軸環夾具。舉例而言,該煞車安裝件可包括一夾具螺栓,該夾具螺栓可旋接進該托架中以把在該第二開口之該托架夾持在該柱體部上。在一些範例中,在該托架裝設有該輪轂總成之後收緊該夾具螺栓。此允許該托架對該車架維持一較弱軸向參考,使得該托架可對該後輪轂總成維持一較強力軸向參考。此外,在一些範例中,該第二開口係在徑向方向上伸長。此允許該煞車安裝件補償該等第一及第二開口中心間的距離容差以及車架通孔中心與該柱體部中心之對等者。在一些範例中,最佳對準係藉由所揭露之參考及容差設計以及組裝序列來達成。作為一範例組裝程序,首先,該煞車安裝件係在未收緊套筒螺母的情況下組裝至該車架。第二,該輪轂係使用該軸組裝且施加最大軸扭矩。在此組態中,該煞車安裝件及該輪
轂準確地定位,但在該煞車安裝件與車架間之寬鬆相合係以補償系統公差的一方式不對準。第三,收緊該套筒螺母,使得不對準狀態被凍結。接著,在該第二開口處的該托架可收緊至該柱體部,且因此凍結在當前位置的軸向對準。替代地,在其他範例中,可能沒有在該柱體部上軸向固定的手段,因此軸向位置將藉由煞車安裝結構來維持。此比對該輪轂有極少或沒有參考之已知煞車安裝系統更有利,因為對該車架之軸向固定致使該煞車安裝件朝向該車架彎曲。
本文所揭露的範例亦對於震動管理有利,其係煞車系統設計的一重要考量。諧振頻率可能會導致發出尖銳聲以及其他表現及安全問題。主要負載部件之結構及彈性性質對此等震動具有直接影響。已知煞車設計包括在負載路徑中之車架或配接器元件,其等在煞車系統情境中未最適化。本文所揭露之範例煞車安裝件係組配成使得該負載路徑係透過強力參考及最適化結構來引導。從該煞車轉子至在該第二開口處之扭矩支撐區域的軸向距離構成扭轉負載之槓桿。相較於已知設計,在一些範例中,此距離顯著較短,且因此導致在該煞車安裝件內之減少變形。該等扭轉負載至少部分地被該車架所吸收,且因此未干涉該煞車安裝件之直接負載路徑。特定而言,相較於已知設計,該等範例煞車安裝件導致在該等主要負載元件上之顯著改良的扭轉負載。因此,本文揭露之範例煞車安裝件允許獨立於車架之煞車系統的最適化,這導致改良之表現、改良之安全性及減少之重量與成本,包括車架開發、測試及製造成本節省。
現在轉看圖式,圖1例示一人力載具的一個範例,於其上可實行本文所揭露的範例煞車安裝件及相關聯組件。在此範例中,該載具為自行車100的一可能類型,諸如一登山自行車。在所例示之範例中,自行車100包括一車架102及可旋轉地耦接至車架102的一前輪104及一後輪106。在所例示之範例中,前輪104係經由一前叉108來耦接至車架102的前端。在一些範例中,前叉108包括用以吸收衝擊或震動的一或多個懸吊組件(例如,一衝擊吸收器)。前輪
104係經由一前輪轂總成110可旋轉地耦接至前叉108。後輪106係耦接至車架102以支撐車架102的後端。後輪106係經由一後輪轂總成112可旋轉地耦接至車架102。在一些範例中,一或多個懸吊組件可被耦接在後輪106與車架102之間以吸收衝擊或震動。自行車100之一前及/或前向的騎乘方向或定向係由圖1中的箭頭A之方向來指示。如此一來,自行車100的一前向移動方向係由箭號A之方向來指示。自行車100係顯示騎在一騎乘表面114上。騎乘表面114可為任何騎乘表面,諸如地面(例如,一土徑、一走道、一街道等)、在地面上面的人造結構(例如,一木製斜坡)、及/或任何其他表面。
在所例示之範例中,自行車100包括一座椅116,其經由一座桿118耦接至車架102(例如,相對於前向方向A靠近車架102之後端)。自行車100亦包括與車架102及前叉108耦接(例如,相對於前向方向A靠近車架102之一前端)以駕駛自行車100之把手120。在所例示之範例中,自行車100具有包括一曲柄總成124的一驅動鏈122。曲柄總成124係經由一鏈條126操作地耦接至一鏈輪總成128。鏈輪總成128係安裝至後輪轂總成112。曲柄總成124包括至少一個,且一般是兩個,曲柄臂130及踏板132,以及至少一個前鏈輪或鏈環134。範例自行車100可包括一後齒輪變換裝置(例如,一變速器)及/或一前齒輪變換裝置以透過不同鏈輪移動鏈條126。
圖1之範例自行車100包括一範例煞車系統136。範例煞車系統136可用於減少自行車100的速度。範例煞車系統136包括用於使前輪104之旋轉變慢的一前煞車器138及用於使後輪106之旋轉變慢的一後煞車器140。在此範例中,前與後煞車器138、140係實行成液壓碟煞。前煞車器138包括一前煞車轉子142(有時被稱為一煞車碟)及一前煞車卡鉗144。前煞車轉子142係與前輪轂總成110上之前輪104耦接且一起旋轉。在所例示之範例中,前煞車卡鉗144係耦接至前叉108且鄰近於前煞車轉子142。當致動前煞車卡鉗144時,前煞車卡鉗
144使一或多個煞車墊移動而與前煞車轉子142接合,以使前煞車轉子142變慢且因此使前輪104之旋轉變慢。在所例示之範例中,煞車系統136包括用於致動前煞車卡鉗144的一前煞車致動器146(例如,一扳桿)。前煞車致動器146係耦接至把手120。前煞車致動器146係經由一第一流體線路148流體式耦接至前煞車卡鉗144。在此範例中,前煞車致動器146係藉由使前煞車致動器146朝向把手120上之握把移動來致動。此致動致使煞車流體被推向前煞車卡鉗144以在前煞車轉子142上提供煞車壓力。相反地,前煞車致動器146係藉由釋開或以其他方式使前煞車致動器146移動遠離該握把來解除致動,因此減輕或降低對前煞車卡鉗144的煞車壓力。
相似地,後煞車器140包括一後煞車轉子150及一後煞車卡鉗152。後煞車轉子150係經由後輪轂總成112與後輪106耦接且一起旋轉。當致動後煞車卡鉗152時,後煞車卡鉗152使一或多個煞車墊移動而與後煞車轉子150接合,以使後煞車轉子150變慢且因此使後輪106之旋轉變慢。相似於前煞車致動器146,煞車系統136包括與把手120耦接且用於致動後煞車卡鉗152的一後煞車致動器154。後煞車致動器154係經由一第二流體線路156流體式耦接至後煞車卡鉗152。後煞車致動器154及後煞車卡鉗152的操作係相似於前煞車致動器146及前煞車卡鉗144。
雖然在此範例中前與後煞車器138、140係液壓致動,但在其他範例中,前及/或後煞車器138、140可係纜線致動。舉例而言,後煞車致動器154可經由一纜線耦接至後煞車卡鉗152。當後煞車致動器154朝向把手120移動時,該纜線被拉動以致動後煞車卡鉗152。在所例示者中,前與後煞車轉子142、150係安置在前與後輪104、106之左側(當面向方向A時)。在其他範例中,前及/或後煞車轉子142、150可分別安置在前與後輪104、106之右側。
雖然在圖1所繪示的範例自行車100為一種登山自行車類型,但本
文所揭露之範例煞車安裝件及相關聯組件係可實行於其他類型的自行車上。舉例而言,所揭露之煞車安裝件及相關聯組件可使用於公路自行車、以及具有機械式(例如,纜線、液壓、氣壓等)及非機械式(例如,有線、無線)驅動系統的自行車上。所揭露之煞車安裝件及相關聯組件亦可被實行於其他類型的二輪、三輪及四輪人力載具上。另外,該等範例煞車安裝件及相關聯組件可使用於諸如機動載具(例如,一機車、一汽車、一卡車等)之其他類型的載具上。本文所揭露之範例煞車安裝件及相關聯組件可供任何道路或小徑狀況(例如,熱、冷、濕、泥濘、雪地等)使用。
圖2及3為自行車100(圖1)之車架102之一後部部分的立體圖,其顯示範例後輪轂總成112、範例後煞車器140,及用以將後煞車卡鉗152相對於後煞車轉子150來定位的一範例煞車安裝件200。範例煞車安裝件200亦可被稱為一煞車安裝件總成、煞車配接器或煞車配接器總成。為了清楚起見,已移除後輪106(圖1)之輻條及輪胎。
在所例示之範例中,自行車100之車架102(圖1)具有一左車架部分202及一右車架部分204。左車架部分202具有一左後下叉206及一左後上叉208,且右車架部分204具有一右後下叉210及一右後上叉212。左及右車架部分202、204亦可被稱為車架三角。後輪轂總成112係安置在左與右車架部分202、204之間。
在所例示之範例中,後輪轂總成112包括一輪轂214及輪轂214繞著其旋轉的一軸216。後輪106(未顯示在圖2及3中,但顯示在圖1中)係經由輻條附接凸緣耦接至後輪轂214。輪轂214係安置在左與右車架部分202、204之間。軸216延伸穿過左與右車架部分202、204(例如,在一左後下叉與後上叉206、208之一相交處,及一右後下叉與後上叉210、212之一相交處)且穿過輪轂214。後煞車轉子150係耦接至輪轂214(例如,經由一或多個螺紋緊固件)且與後輪
106(圖1)一起繞著軸216旋轉。如此一來,軸216界定輪轂214及後煞車轉子150繞著其旋轉的一旋轉軸線218。後煞車轉子150可被視為後輪轂總成112的部分。後煞車卡鉗152可被致動(例如,經由液壓壓力或一纜線)以使煞車墊移動而與後煞車轉子150接合,藉此減緩後輪106以使自行車100變慢。
在所例示之範例中,範例煞車安裝件200包括一托架220。後煞車卡鉗152係耦接至托架220,且托架220在一或多個位置耦接至自行車100,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揭露。如此一來,托架220使後煞車卡鉗152耦接至自行車100。托架220準確地將後煞車卡鉗152相對於後煞車轉子150來定位,使得該等煞車墊係與後煞車轉子150軸向地且徑向地對準。在一些範例中,煞車安裝件200係一通用煞車安裝件,其可用於使不同類型(例如,不同品牌、形狀等)的煞車卡鉗耦接至自行車100。
圖4為來自與圖2相同之立體圖的範例後輪轂總成112、範例後煞車器140及範例煞車安裝件200的一分解圖。如圖4所示,左車架部分202具有一第一軸開口400且右車架部分204具有一第二軸開口402。在一些範例中,第一軸開口400係一通孔,且第二軸開口402係具有螺紋。為了裝設後輪轂總成112,具有後煞車轉子150之輪轂214係安置在左與右車架部分202、204之間。接著,軸216插入穿過第一軸開口400、穿過輪轂214及後煞車轉子150,且旋接進第二軸開口402中。在其他範例中,第二軸開口402亦可為一通孔。在此一範例中,一螺母或其他螺紋緊固件可旋接至在右車架部分204外側之軸216的端部上。
如上所述,由於左及右車架部分202、204係相對長的,且由於製造容差,第一及第二軸開口400、402可能不會完美地對準。因此,自行車製造商通常擴大第一軸開口400以致能軸216在第一軸開口400中稍微成角度,以補償第一及第二軸開口400、402之間的潛在不對準。已知自行車通常將該煞車卡
鉗安裝至左後上叉208。但是,因為後輪轂總成112(連同後煞車轉子150)相對於車架102稍微離軸,所以該等煞車墊可能不平行於後煞車轉子150。因此,使用者被要求使用墊片及間隔物來手動地調整該煞車卡鉗之位置,這係一耗時且繁瑣的程序。如本文進一步詳細揭露者,範例煞車安裝件200在後煞車卡鉗152與後輪轂總成112而非車架102之間生成一強力或絕對軸向及徑向參考。此允許極少或無相對於輪轂後輪轂總成112的可調整性。因此,煞車安裝件200更準確地將後煞車卡鉗152相對於後煞車轉子150來定位。
在此範例中,後煞車卡鉗152係藉由一組螺紋緊固件404、406(例如,螺栓)耦接至托架220。在所例示之範例中,托架220包括內孔408、410(例如,螺紋內孔),其亦可被稱為後及前卡鉗安裝件。螺紋緊固件404、406可插入穿過在後煞車卡鉗152中之開口中且旋接進內孔408、410中以使後煞車卡鉗152耦接至托架220。此允許後煞車卡鉗152容易地耦接至托架220及自其解耦。具有相同螺栓孔組態之任何煞車卡鉗可被耦接至托架220。因此,托架220被視為一通用煞車安裝件或配接器。在其他範例中,後煞車卡鉗152可藉由更多或更少螺紋緊固件耦接至托架220。另外或替代地,後煞車卡鉗152可經由其他緊固機構(例如,鉚釘、閂鎖、摩擦相合等)耦接至托架220。
在所例示之範例中,托架220具有一第一開口412,其可被稱為一軸開口。第一開口412係用以接收後輪轂總成112之軸216。特定而言,當托架220裝設在自行車100上時,軸216延伸穿過第一開口412。因此,第一開口412在托架220與自行車100之間,從而在後煞車卡鉗152與自行車100之間形成一第一接觸點。此第一接觸點亦可被稱為後托架對自行車附接點。
在所例示之範例中,托架220包括一套筒414。套筒414從面向托架220之側的外側延伸,且與第一開口412同軸。當托架220裝設在自行車100上時,套筒414延伸進入第一軸開口400中,且軸216延伸穿過套筒414。在所例示
之範例中,套筒414之一遠端416具有螺紋。煞車安裝件200包括一螺母418。在套筒414插入(例如,穿過)第一軸開口400中之後,螺母418可螺紋式耦接至(例如,旋接至)套筒414之遠端416上。如此一來,在此範例中,螺母418係在車架102之一外側側邊421上,且托架220係在車架102之一內側側邊419上。在此範例中,當托架220裝設在自行車100上時,套筒414延伸穿過第一軸開口400。然而,在其他範例中,套筒414可將大小做成僅部分地延伸進入第一軸開口400中,以使得遠端416不在左車架部分202外側。在此一範例中,螺母418可至少部分地安置在第一軸開口400中。在一些範例中,煞車安裝件200包括一墊圈420(例如,一套筒、間隔物),其係安置在套筒414周圍且被夾持在托架220與左車架部分202之間。
在所例示之範例中,托架220具有一第二開口422,其可被稱為一柱體部開口。煞車安裝件200包括一柱體部423,其將被耦接至左車架部分202的內側側邊419,以使得柱體部423朝內側延伸。第二開口422將安置在柱體部423周圍且耦接至其。在此範例中,柱體部423係實行為一螺栓424,在本文中稱為一托架螺栓424。組裝時,托架螺栓424延伸穿過第二開口422且係旋接進左後上叉208中的一螺紋開口426中。在一些範例中,煞車安裝件200包括可安置在托架螺栓424周圍的一套筒428。套筒428增加在托架220與托架螺栓424之間,從而在托架220與車架102之間的接觸區域。煞車安裝件200包括用以減少第二開口422之一內徑的構件,以使得托架220可被夾持至柱體部423上。在此範例中,第二開口422係實行為一軸環夾具,其係進一步詳細顯示於本文中。托架220包括一夾具螺栓430,其可被螺紋式插入(例如,旋接)托架220中,以把在第二開口422處之托架220夾持至托架螺栓424(及套筒428)上。在其他範例中,煞車安裝件200可包括其他結構以減少第二開口422的內徑。因此,第二開口422在托架220與自行車100之間,從而在後煞車卡鉗152與自行車100之間形
成一第二接觸點。此第二接觸點亦可被稱為前托架對自行車附接點。
圖5A為範例托架220及範例套筒414的立體圖。在所例示之範例中,托架220具有一第一側500、與第一側500相對的一第二側502,及在第一及第二側500、502之間的一外周緣邊緣504。當托架220耦接至自行車100時,第一側500面向外側且第二側502面向內側。第一及第二開口412、422在第一及第二側500、502之間延伸穿過托架220。在一些範例中,托架220為一單個一體部件或組件(例如,一單體式結構)。舉例而言,托架220可由單件金屬(例如,鋁)機器加工。在其他範例中,托架220可由耦接在一起的多個部件或組件建構。
在所例示之範例中,套筒414從托架220之第一側500延伸,且與第一開口412同軸。在此範例中,套筒414與托架220呈一體。舉例而言,托架220及套筒414可由一單個一體部件或組件建構(例如,一單體式結構)。因此,在此範例中,第一開口412延伸穿過套筒414及托架220。在一些範例中,托架220及套筒414係由金屬建構,諸如鋁。另外或替代地,托架220及套筒414可由其他材料建構。在其他範例中,套筒414可為耦接至或相對於托架220安置的一分開部件或組件,其之一範例係關連於圖14及15來揭露。在所例示之範例中,套筒414之遠端416具有螺紋。螺母418(圖4)可旋接至套筒414之遠端416上。
如圖5A所示,托架220具有一間隙506,其在第一及第二側500、502之間延伸,且在第二開口422與外周緣邊緣504之間延伸。托架220亦具有一緊固件開口508,其延伸進入托架220中且跨越間隙506。夾具螺栓430(圖4)可插入且旋接進緊固件開口508中。當夾具螺栓430被收緊時,間隙506之大小減小或閉合,這減小第二開口422之大小,藉此把托架220夾持至托架螺栓424及/或套筒428(圖4)上。因此,第二開口422、間隙506及緊固件開口508形成一軸環夾具。在此範例中,第二開口422並無螺紋。反之,第二開口422被夾持至托架螺栓424及/或套筒428上。此致能托架220維持比對車架102(圖4)更強力之對後輪
轂總成112(圖4)的軸向及徑向參考。
在所例示之範例中,托架220包括內孔408、410。內孔408、410係用以接收螺紋緊固件404、406(圖4)以使後煞車卡鉗152(圖4)耦接至托架220。內孔408、410可根據一通用卡鉗標準來定大小(例如,具有一特定直徑及/或螺紋大小)與間隔開,以使得不同類型之卡鉗可被耦接至托架220。
圖5B為範例托架220及範例套筒414的側視圖。延伸進入圖式中的一平面510係標記在圖5B中。平面510表示托架220耦接至自行車100的一安裝平面,亦即,在第一開口412處及在第二開口422處。平面510對分第一及第二開口412、422。如圖5B所示,內孔408、410之軸線在第一及第二開口412、422之間與平面510相交。如此一來,第二開口422(該前托架對自行車附接點)相對於第一開口412(該後托架對自行車附接點)在第二螺紋內孔410(前向卡鉗安裝件)之徑向外部。與第二螺紋內孔410(前向卡鉗安裝件)在第二開口422(第二附接部分)之徑向外部的一組態相比,此導致在煞車期間在第二開口422與托架螺栓424(圖4)間之介面處的減少之負載。
圖5C為沿著圖5B之線A-A(沿著平面510)所截取之範例托架220及範例套筒414的截面圖。在所例示之範例中,第一開口412的一中心軸線512係平行於第二開口422的一中心軸線514。因此,第一及第二開口412、422平行。當托架220裝設有後輪轂總成時,第一開口412之中心軸線512係與旋轉軸線218(圖2)同軸或相同。
圖5D為範例托架220及範例套筒414的俯視圖。如圖5D所示,托架220係從第一開口412至第二開口422朝內側成角度或彎曲。如此一來,第一及第二開口412、422係軸向偏離的。在第一開口412及第二開口422的第一側500係軸向偏離一距離L。在一些範例中,距離L係約12毫米(mm)(例如,±1mm)。在其他範例中,距離L可大於或小於12mm。圖5E為沿著圖5D之線B-B
所截取之範例托架220的一截面圖。圖5E顯示延伸進入托架220中之內孔408、410。圖5F為沿著圖5D之線C-C所截取之範例托架220的一截面圖。如圖5F所示,第二開口422在相對於第一開口412(圖5A)之旋轉軸線218(圖2)及/或中心軸線512(圖5C)的徑向方向上伸長。此致能托架220相對於托架螺栓424(圖4)徑向地定位或移動,以維持對後輪轂總成112(圖4)的一強力或絕對參考。如圖5F所示,緊固件開口508延伸進入托架220中且跨越間隙506。
圖6為在車架102上之輪轂總成112、後煞車器140及煞車安裝件200的俯視圖。如圖6所示,煞車安裝件200將後煞車卡鉗152安置在左車架部分202內側且與後煞車轉子150對準。在所例示之範例中,後煞車卡鉗152具有一內側煞車墊600及一外側煞車墊602。在一些範例中,煞車墊600、602兩者皆可移動。在其他範例中,煞車墊600、602中之一者係固定的且煞車墊600、602中之另一者係可移動的。當致動後煞車卡鉗152時,煞車墊600、602中之一或兩者移動而與後煞車轉子150接合。煞車安裝件200使後煞車卡鉗152與後煞車轉子150軸向地對準,使得煞車墊600、602係定位成平行於後煞車轉子150且在其等之相對側。煞車安裝件200有比對車架102更強力之對後輪轂總成112的一軸向參考。因此,若後輪轂總成112在相對於車架102的軸向方向上偏移,則煞車墊600、602維持與後煞車轉子150軸向地對準。在已知自行車上,後煞車卡鉗對車架102有一較強力參考。如此一來,若後輪轂總成112在相對於車架102的軸向方向上偏移,則該煞車卡鉗(且因此該等煞車墊)可變得偏離後煞車轉子150。在某些情形中,一煞車墊將恆常地搭載於後煞車轉子150上。
主要負載路徑係標記在圖6中。如圖6顯示,在托架220與托架螺栓424之間的接觸區域係位於穿過或靠近後煞車轉子150的一平面。換言之,托架220與左車架部分202之間的前接觸實質上與後煞車轉子150軸向地對準。此最小化主要負載部件內的彈性變形,且顯著改良主要負載元件上的扭轉負載。
相較於已知煞車安裝件設計,此組態亦有助於減少震動及噪音。
圖7為在車架102上之輪轂總成112、後煞車器140及煞車安裝件200的側視圖(朝向內側)。煞車安裝件200將後煞車卡鉗152與後煞車轉子150徑向地對準,使得煞車墊600、602(圖6)與後煞車轉子150上之煞車軌道徑向地對準(相對於後煞車轉子150之旋轉軸線218)。煞車安裝件200有比對車架102更強力之對後輪轂總成112的一徑向參考。因此,若後輪轂總成112在相對於車架102的徑向方向上偏移,則煞車墊600、602維持與在後煞車轉子150上的該煞車軌道徑向地對準。
來自後煞車卡鉗152之煞車力係在切線方向上施加至托架螺栓424,如標示為力的箭頭所示。距離D1、D2及D3係標記在圖7中。D1為旋轉軸線218與托架螺栓424之間的徑向距離(該前托架對自行車附接點)。在一些範例中,距離D1係至少約110毫米(mm)(例如,±1mm)。在其他範例中,距離D1可小於110mm。D2為延伸穿過旋轉軸線218與第二螺紋緊固件406(為該前卡鉗安裝件)的切線之間的徑向距離。D3為延伸穿過第一及第二螺紋緊固件404、406(該等前及後卡鉗安裝件)的切線之間的徑向距離。如圖7所示,D1大於D2。如此一來,比起該前卡鉗安裝件(第二螺紋緊固件406),該前托架對自行車附接點(在托架螺栓424處)在徑向方向上更遠。此導致該前托架對自行車附接點(在托架螺栓424處)上之負載比該前托架對自行車附接點更靠近旋轉軸線218時更少。在一些範例中,為最小化在切線方向上之支撐負載,距離D1為約115-125毫米(mm)(例如,±5mm)。在其他範例中,距離D1可更大或更小。
圖8為沿圖7之線D-D截取之車架102、後輪轂總成112及煞車安裝件200的截面圖。後煞車卡鉗152未顯示在圖8中。如圖8所示,後輪轂總成112包括一內心軸800。軸216延伸穿過且接合(經由一干涉相合)內心軸800。後輪轂214經由軸承802、804繞著內心軸800旋轉。後煞車轉子150係剛性地耦接至後
輪轂214(例如,經由一或多個緊固件)。如此一來,後煞車轉子150與後輪轂214繞著內心軸800及軸216旋轉。在所例示之範例中,輪轂總成112包括在後輪轂214之端部的一輪轂端帽806。
圖9為來自圖8之標圈處808的放大視圖。在所例示之範例中,托架220係安置在車架102之左車架部分202內側。耦接至托架220或與其呈一體之套筒414延伸穿過左車架部分202中之第一軸開口400。在所例示之範例中,套筒414比第一軸開口400更長。如此一來,套筒414之一部分在左車架部分202內側,且套筒414之遠端416在左車架部分202外側。軸216延伸穿過套筒414。因此,在此範例中,軸216不接觸左車架部分202。
在所例示之範例中,托架220之第二側502(面向內側之側)與輪轂端帽806接合。套筒414具有一外表面900及一內表面902。靠近遠端416之套筒414的內表面902具有一肩部904(例如,一突出部、一階部等)。在所例示之範例中,軸216具有與肩部904接合的一頭部906。當軸216收緊(例如,旋接進第二軸開口402(圖4)中)時,托架220及套筒414被軸向地夾持在軸216之頭部906與輪轂端帽806之間。此將托架220及套筒414相對於後輪轂214、軸216及包括後煞車轉子150之後輪轂總成112的其餘部分軸向地固持。軸216、托架220及套筒414及輪轂端帽806可由金屬建構。此金屬對金屬介面及尺寸表面性質(例如,較大表面積)係在軸216、套筒414及輪轂端帽806之間生成一強力平面參考。此導致部件之間的一強力軸向參考。因此,即使後輪轂總成112與車架102不對準,托架220仍相對於後輪轂總成112維持在相同軸向位置,且因此後煞車卡鉗152(圖1)相對於後煞車轉子150維持在相同軸向位置。
在所例示之範例中,螺母418螺紋式耦接至套筒414之遠端416。墊圈420係安置在托架220的第一側500與左車架部分202的內側側邊419之間。當螺母418收緊時,車架102、墊圈420、托架220及後輪轂總成112被軸向地夾
持或固持。在一些範例中,墊圈420由一順應性材料(例如,可彈性變形的一材料)建構。舉例而言,墊圈420可由塑膠及/或橡膠建構。因此,當螺母418收緊時,墊圈420可稍微壓縮。墊圈420與鄰近部件亦具有相對較小的表面積接觸。此受限之接觸及塑膠對金屬介面導致在輪轂總成112與車架102之間,從而在托架220與車架102之間的一較弱平面參考。然而,即使後輪轂總成112相對於車架102軸向地偏移或移動,托架220維持相對於後輪轂總成112軸向地固定,這確保後煞車卡鉗152維持與後煞車轉子150軸向地對準。
在一些範例中,墊圈420之一外周緣邊緣908為漸縮或成角度的,如圖9所示。漸縮形狀增加墊圈420上之表面壓力使得其在安裝時可更容易變形。漸縮形狀亦削弱車架102的影響,因此托架220及套筒414可維持相對於後輪轂214及軸216定向。在其他範例中,墊圈420可具有不同形狀。舉例而言,簡要地參看圖10,圖10顯示可與煞車安裝件200一起使用之替代墊圈1000。在所例示之範例中,墊圈1000具有凹狀或球形表面1002,其匹配或對應於托架220之第一側500。此球形形狀致能托架220相對於車架102(例如,在一或多個方向上)旋轉或傾斜,從而維持對車架102的一較弱軸向參考。在其他範例中,可不使用墊圈。反之,托架220之第一側500可與左車架部分202之內側側邊419直接接觸。
參看回圖9,範例煞車安裝件200亦在托架220與後輪轂總成112之間生成一強力徑向參考。套筒414相對長,且因此與軸216有一較寬支撐寬度。軸216及套筒414(且因此托架220)可具有一相對緊密相合。舉例而言,套筒414的內表面902及軸216的一外表面910可形成一過渡相合(有時稱為一滑動相合)或一干涉相合(有時稱為一壓入相合或一摩擦相合)。該較寬支撐寬度及該相合導致在托架220與後輪轂總成112間的一相對強力徑向參考。如此一來,後煞車卡鉗152(圖4)相對於後煞車轉子150維持在相同徑向位置。然而,套筒414可在第
一軸開口400中具有一相對寬鬆相合。舉例而言,第一軸開口400及套筒414可形成一間隙相合。此具有窄支撐寬度之寬鬆相合達成對容差補償的一較弱參考。特定而言,因為第一及第二軸開口400、402可能不會完美對準,所以這允許在裝設輪轂總成時有利之在軸/套筒與車架102間的一些徑向移動。因此,在一些範例中,第一軸開口400與軸216之間的徑向相合比套筒414與車架102之間的徑向相合更緊密。另外,在一些範例中,第一軸開口400與軸216間之徑向相合的軸向長度比套筒414與車架102間之徑向相合的軸向長度更長。
圖11為沿著圖7之線E-E截取之托架220及托架螺栓424的截面圖。在所例示之範例中,托架螺栓424延伸穿過托架220中之第二開口422,且係旋接進左後上叉208中的螺紋開口426中。套筒428係安置在托架螺栓424周圍。在所例示之範例中,套筒428之一部分延伸進入左後上叉208中。在其他範例中,套筒428可不延伸進入左後上叉208中。圖12為沿著圖6之線F-F截取之托架220及托架螺栓424的截面圖。
當裝設托架220時,且在夾具螺栓430收緊之前,托架220可沿著套筒428軸向地且徑向地移動。舉例而言,如圖11顯示,從左後上叉208延伸之托架螺栓424及套筒428之部分比托架220之寬度更長。此允許托架220沿著托架螺栓424及套筒428定位於差別的軸向位置。另外,如圖12所示,托架220中之第二開口422在相對於第一開口412(圖4)之旋轉軸線218(圖2)及/或中心軸線512(圖5C)在徑向方向上伸長。此允許托架220沿著托架螺栓424及套筒428定位於差別的徑向位置。因此,托架220對車架102有一較弱軸向及徑向參考,這致能托架220對後輪轂總成112維持一較強力軸向及徑向參考。
裝設後輪轂總成112、後煞車器140及托架220的一範例方法係關連於圖9、11與12揭露如下。首先參看圖9,墊圈420可置放在套筒414周圍。接著,托架220可安置在左車架部分202內且朝向左車架部分202移動以將套筒414
插入第一軸開口400中。後煞車卡鉗152(圖1)可在裝設托架220之前或之後耦接至托架220。接著,後煞車轉子150係耦接(例如,經由一或多個緊固件、經由一花鍵連接件等)至後輪轂214,且接著後輪轂214係定位在左及右車架部分202、204之間,以使得托架220安置在輪轂端帽806與左車架部分202之間。接著,軸216透過套筒414及第一軸開口400插入(自外側側邊),穿過後輪轂214,且進入右車架部分204(圖4)中的第二軸開口402(圖4)。軸216可接著收緊以軸向地固持托架220及後輪轂214,藉此軸向地且徑向地固持托架220及後輪轂總成112。接著,螺母418可旋接至套筒414的遠端416上。在托架220固持至後輪轂總成112後,托架220可經由柱體部423耦接至左後上叉208。參看圖11及12,托架螺栓424插入穿過套筒428,且接著托架螺栓424及套筒428插入穿過托架220之第二開口422且旋接進左後上叉208中。第二開口422的內徑係大於柱體部423,亦即套筒428,的外徑。在一些範例中,在夾具螺栓430被收緊之前,在第二開口422的內徑與套筒428之間存在一間隙。在其他範例中,第二開口422之內表面係可接觸套筒428。在任一情形中,此時,托架220仍可在相對於托架螺栓424之軸向及徑向方向上移動(例如,滑動),諸如,若螺母418進一步收緊或鬆開。夾具螺栓430可接著旋接進托架220中且收緊。此減小第二開口422之內徑以把托架220夾持至托架螺栓424上。在一些範例中,夾具螺栓430被收緊到托架220被夾持至托架螺栓424上且在軸向及徑向方向上實質上固定的一點處。在其他範例中,夾具螺栓430可被緊貼地收緊,但仍允許托架220相對於托架螺栓424軸向地且徑向地滑動。在其他範例中,煞車安裝件200可包括一或多個其他機構,用於減少第二開口422的內徑及/或增加柱體部423的外徑,以使得托架220被夾持至柱體部423上。舉例而言,托架220可包括一棘輪或閂鎖機構以關閉間隙506(圖5F)。在其他範例中,煞車安裝件200可包括一或多個錐形套筒,其可插入第二開口422中以減少第二開口422之大小並將托架220固持至柱體部423。
在另外其他範例中,托架220可能根本不被夾持。反之,托架220可在托架螺栓424及套筒428上浮動。
在煞車期間,來自後煞車卡鉗152之力係從托架220轉移至托架螺栓424,從而轉移至車架102。如圖11及12所示,套筒428增加在托架220與托架螺栓424之間的接觸區域之大小,這分散了托架螺栓424上之負載。許多自行車包括接收一特定大小螺栓之標準化螺紋開口。因此,套筒428致能煞車安裝件200利用相同開口及螺栓,同時有利地增加接觸區域之大小。不過,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使用一較大直徑的螺栓或柱體部,而不是使用該套筒。在一些範例中,套筒428係由諸如塑膠、橡膠或Teflon®的一順應性材料建構。
圖13顯在示托架220與左後上叉208之間的一替代類型之連接。在圖13中,一柱體部1300係耦接至左後上叉208且在其內側延伸。在一些範例中,柱體部1300與左後上叉208呈一體。在所例示之範例中,一套筒1302係安置在柱體部1300周圍,這增加了在托架220與柱體部1300之間的接觸區域。在一些範例中,套筒1302係由諸如橡膠或塑膠的一順應性材料建構。在一些範例中,一螺紋緊固件1304旋接進柱體部1300的端部中以將套筒1302保持在柱體部1300上,且防止托架220朝內側移出柱體部1300。在一些範例中,當螺紋緊固件1304收緊時,套筒1302被軸向地壓縮,且因此在徑向方向上擴張。套筒1302可擴張至托架220中,這有助於將托架220徑向地夾持至柱體部1300。在其他範例中,可不使用套筒1302及/或螺紋緊固件1304。反之,托架220可與柱體部1300直接接觸。
雖然在上文所揭露之範例中,套筒414係與托架220呈一體或耦接至其,但在其他範例中,套筒414可與托架220係分開的。圖14顯示套筒414與托架220係分開的一範例。在此範例中,套筒414具有一擴大的第一端1400。套筒414可從托架220之第二側502插入穿過托架220中之第一開口412,直至套筒
414之第一端1400接合托架220之第二側502。
圖15為相似於圖8及9之視圖的裝設有後輪轂總成112的圖14之托架220及套筒414的截面圖。如圖15所示,套筒414係安置在托架220的第一開口412中。托架220的一內表面1500與套筒414的一外表面900接合。在所例示之範例中,靠近第一端1400之套筒414的外表面900具有一第一肩部1502。托架220中之第一開口412的內表面1500具有一第二肩部1504,其具有一對應形狀。套筒414的第一肩部1502與托架220的第二肩部1504接合。此防止托架220相對於套筒414且因此相對於軸216朝內側移動。套筒414諸如經由一干涉相合緊密地相合於托架220之第一開口412中。此在托架220與後輪轂總成112之間生成一強力徑向參考。
如圖15所示,套筒414從托架220之第一側500向外延伸。套筒414延伸穿過左車架部分202的第一軸開口400。一墊圈1506係安置在套筒414周圍,在托架220與左車架部分202之間。在此範例中,墊圈1506比墊圈420更寬。墊圈1506具有一成角度之邊緣。當軸216及螺母418被收緊時,托架220與輪轂總成112軸向地固持。此在托架220與後輪轂總成112之間,從而在後煞車卡鉗152(圖1)與後煞車轉子150之間生成一強力軸向參考。
本文已揭露範例煞車安裝件、範例輪轂總成及相關設備。範例和範例組合包括以下:
範例1係一種煞車安裝件,其係用於使一煞車卡鉗耦接至一自行車。該煞車安裝件包含一托架,其具有一第一側及與該第一側相對的一第二側。該托架具有內孔,其等係用以接收緊固件以使該煞車卡鉗耦接至該托架。該煞車安裝件包括一套筒,其從該托架之該第一側延伸。一開口,其延伸穿過該套筒及該托架。該開口係用以接收該自行車之一輪轂總成的一軸。該套筒要延伸進入該自行車之一車架的一軸開口中。該套筒的一遠端具有螺紋。該煞車
安裝件亦包括一螺母,其要在該套筒被插入該車架中之該軸開口中時,被螺紋式耦接至該套筒的該遠端。
範例2包括範例1之煞車安裝件,其中該套筒與該托架呈一體。
範例3包括範例1或2之煞車安裝件,其中靠近該遠端之該套筒的一內表面具有一肩部,其要藉由該軸的一頭部接合。
範例4包括範例1至3中任一者之煞車安裝件,其中該開口係一第一開口,且其中該托架具有一第二開口以用來接收耦接至該車架的一柱體部。
範例5包括範例4之煞車安裝件,其中一平面對分該等第一及第二開口,且其中該組內孔之軸線與在該等第一及第二開口之間的該平面相交。
範例6包括範例4或5之煞車安裝件,其中該第二開口係在相對於該輪轂總成之一輪轂之一旋轉軸線的一徑向方向上伸長。
範例7包括範例4至6中任一者之煞車安裝件,其中該托架包括:一間隙,其在該等第一及該第二側之間,且在該第二開口與該托架的一外周緣邊緣之間延伸;一緊固件開口,其延伸進入該托架中;以及一夾具螺栓,其要被插入該緊固件開口中。
範例8係一種煞車安裝件,其係用於使一煞車卡鉗耦接至一自行車。該煞車安裝件包含一柱體部,其要被耦接至該自行車之一車架的一內側側邊且從該內側側邊延伸。該煞車安裝件亦包括一托架,該托架具有用以接收緊固件以使該煞車卡鉗耦接至該托架的內孔、用以接收該自行車之一輪轂總成之一軸的一第一開口以及一第二開口。當該托架裝設在該自行車上時,該柱體部係要延伸穿過該第二開口。該托架亦具有:一間隙,其在該第二開口與該托架之一周緣邊緣之間延伸;以及一緊固件開口,其延伸進入該托架中且跨越該間隙。該煞車安裝件包括一夾具螺栓,其要被螺紋式插入該緊固件開口中,以減少該第二開口之一內徑,以把該托架夾持至該柱體部上。
範例9包括範例8之煞車安裝件,其中該第二開口係在相對於該第一開口之一中心軸線的一徑向方向上伸長。
範例10包括範例8或9之煞車安裝件,其進一步包括一套筒,該套筒要被安置在該第一開口中,以使得該托架的一內表面係與該套筒的一外表面接合。
範例11包括範例10之煞車安裝件,其中該套筒之該外表面具有一第一肩部,且該托架之該內表面具有要藉由該第一肩部接合的一第二肩部。
範例12包括範例8之煞車安裝件,其進一步包括一套筒,該套筒要被安置在該柱體部周圍,以增加在該托架與該柱體部之間的一接觸區域。
範例13為一種一自行車的輪轂總成。該輪轂總成包含一輪轂、耦接至該輪轂且可與該輪轂一起旋轉的一煞車轉子,以及具有用以接收緊固件以使一煞車卡鉗耦接至該托架之內孔的一托架。該托架具有一第一側、一第二側及一開口,該開口在該等第一及第二側之間延伸。該輪轂總成包括:一套筒,其從該托架之該第一側延伸,該套筒與該托架中之該開口同軸;以及一軸,其延伸穿過該套筒、該托架中之該開口、該煞車轉子及該輪轂。該軸具有與該套筒接合之一頭部,以使得該套筒及該托架被軸向地夾持在該軸之該頭部與該輪轂之一端部之間。
範例14包括範例13之輪轂總成,其中該套筒具有一遠端,其中該套筒之一內表面在靠近該遠端處具有一肩部,且其中該軸之該頭部係與該肩部接合。
範例15包括範例14之輪轂總成,其中該套筒的該遠端具有螺紋,該輪轂總成進一步包括一螺母,該螺母係要被螺接至該套筒的該遠端上。
範例16包括範例13至15中任一者之輪轂總成,其進一步包括在該套筒周圍的一墊圈,當該輪轂總成耦接至該自行車時,該墊圈係要被安置在該
托架與該自行車之一車架的一內側側邊之間。
範例17包括範例16之輪轂總成,其中該墊圈係由一順應性材料建構。
範例18包括範例16或17之輪轂總成,其中該墊圈之一外周緣邊緣為漸縮的。
範例19包括範例16或17之輪轂總成,其中該墊圈具有一球形表面。
範例20包括範例13至19中任一者之輪轂總成,其中該套筒具有一長度,以使得當該輪轂總成耦接至該自行車時,該套筒延伸穿過該自行車之一車架中的一軸開口。
本文所說明之實施例的例示意欲提供對各種實施例之結構的一大致理解。該等例示並不意欲充當對利用本文所說明之結構或方法的設備及系統之所有元件及特徵的一完整說明。在審閱本揭露內容之後,對熟習此技藝者而言許多其他實施例將是顯易可見的。可利用及自本揭露內容導出其他實施例,以使得可進行結構及邏輯的代換及改變,而沒有脫離本揭露內容之範疇。另外,該等例示僅為代表性,且可能未按比例繪製。在該等例示中的某些比例可被放大,其他比例可被最小化。據此,本揭露內容及圖式係要視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
雖然此說明書含有許多細節,但這些不應被解釋為對本發明之範疇或可主張內容的限制,而是針對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之特徵的說明。在此說明書中在分開的實施例之上下文中所說明的某些特徵,亦可組合實行於一單個實施例中。相反地,在一單個實施例之上下文中所說明的各種特徵,亦可單獨地或按任何合適子組合實行於多個實施例中。再者,雖然特徵可能在上文說明為按某些組合作用且甚至一開始如此主張,但來自一所主張之組合的一或多個
特徵,在一些情況下可自該組合刪去,且該所主張之組合可針對一子組合或一子組合之變化。
雖然本文已例示及說明特定實施例,但應理解的是,經設計來達成相同或相似目的之任何後續配置可代換所示之特定實施例。本揭露內容意欲含括各種實施例的任何及所有後續調適或變化。在審閱該說明後,以上實施例的組合及本文中未具體說明的其他實施例對熟習此技術者是顯易可見的。
提出本揭露內容之摘要以遵守37 C.F.R.§1.72(b),且伴有以下理解:其將不用以解讀或限制請求項之範疇或意義。此外,在前述實施方式中,出於流暢化本揭露內容之目的,可將各種特徵分組在一起或說明於一單個實施例中。此揭露內容不應被解讀為反映所主張之實施例要求每個請求項中明載的特徵外更多特徵的一意圖。而是,如以下請求項反映,發明之標的可針對少於所揭露之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之所有特徵。因此,以下請求項係併入實施方式中,其中每個請求項皆獨立地作為單獨界定所主張之標的。
意欲前述詳細說明被視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且應理解的是,以下請求項,包括所有等效內容,係意欲界定本發明之範疇。不應將請求項理解為限於所說明之順序或元件,除非經陳述為此意。因此,落在以下請求項及其等效內容之範疇及精神內的所有實施例均被主張為本發明。
102:車架
112:(後)輪轂總成
140:後煞車器
150:後煞車轉子
152:後煞車卡鉗
200:煞車安裝件
202:左車架部分
204:右車架部分
208:左後上叉
214:(後)輪轂
216:軸
220:托架
400:第一軸開口
402:第二軸開口
404:(第一)螺紋緊固件
406:(第二)螺紋緊固件
408:內孔
410:(第二螺紋)內孔
412:第一開口
414,428:套筒
416:遠端
418:螺母
419:內側側邊
420:墊圈
421:外側側邊
422:第二開口
423:柱體部
424:(托架)螺栓
426:螺紋開口
430:夾具螺栓
Claims (19)
- 一種煞車安裝件,其係用於將一煞車卡鉗耦接至一自行車,該煞車安裝件包含:一托架,其具有一第一側及與該第一側相對的一第二側,該托架具有用以收納數個緊固件以將該煞車卡鉗耦接至該托架的數個內孔;一套筒,其從該托架之該第一側延伸,一開口延伸穿過該套筒及該托架,該開口係用以收納該自行車之一輪轂總成的一軸,該套筒係用以延伸進入該自行車之一車架中的一軸開口中,該套筒之一遠端具有螺紋;以及一螺母,其要在該套筒被插入該車架中之該軸開口中時,被螺紋式耦接至該套筒的該遠端。
- 如請求項1之煞車安裝件,其中該套筒與該托架呈一體。
- 如請求項1之煞車安裝件,其中靠近該遠端之該套筒的一內表面具有一肩部,該肩部要被該軸的一頭部接合。
- 如請求項1之煞車安裝件,其中該開口係一第一開口,且其中該托架具有一第二開口用來收納耦接至該車架的一柱體部。
- 如請求項4之煞車安裝件,其中一平面對分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且其中該等內孔中之一組內孔之軸線在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之間與該平面相交。
- 如請求項4之煞車安裝件,其中該第二開口係在相對於該輪轂總成之一輪轂之一旋轉軸線的一徑向方向上伸長。
- 如請求項4之煞車安裝件,其中該托架包括:一間隙,其延伸在該第一側及該第二側之間,且在該第二開口與該托架的一外周緣邊緣之間;一緊固件開口,其延伸進入該托架中;以及 一夾具螺栓,其要被插入該緊固件開口中。
- 一種煞車安裝件,其係用於將一煞車卡鉗耦接至一自行車,該煞車安裝件包含:一柱體部,其要被耦接至該自行車之一車架的一內側側邊且從該內側側邊延伸;一托架,其具有:數個內孔,其係用以收納數個緊固件以將該煞車卡鉗耦接至該托架;一第一開口,其係用以收納該自行車之一輪轂總成的一軸;一第二開口,當該托架裝設在該自行車上時,該柱體部係要延伸穿過該第二開口;一間隙,其延伸在該第二開口與該托架之一周緣邊緣之間;以及一緊固件開口,其延伸進入該托架中且跨越該間隙;以及一夾具螺栓,其要被螺紋式插入該緊固件開口中,以減少該第二開口之一內徑,以把該托架夾持在該柱體部上。
- 如請求項8之煞車安裝件,其中該第二開口係在相對於該第一開口之一中心軸線的一徑向方向上伸長。
- 如請求項8之煞車安裝件,其進一步包括一套筒,該套筒要被安置在該第一開口中,以使得該托架的一內表面與該套筒的一外表面接合。
- 如請求項10之煞車安裝件,其中該套筒之該外表面具有一第一肩部,且該托架之該內表面具有要被該第一肩部接合的一第二肩部。
- 如請求項8之煞車安裝件,其進一步包括一套筒,該套筒要被安置在該柱體部周圍,以增加該托架與該柱體部之間的一接觸區域。
- 一種自行車的輪轂總成,該輪轂總成包含:一輪轂; 一煞車轉子,其係耦接至該輪轂且可與該輪轂一起旋轉;一托架,其具有用以收納數個緊固件以將一煞車卡鉗耦接至該托架的數個內孔,該托架具有一第一側、一第二側及一開口,該開口延伸在該第一側及該第二側之間;一套筒,其從該托架之該第一側延伸,該套筒與該托架中之該開口同軸,其中該套筒的一遠端具有螺紋;一螺母,其要被螺接至該套筒的該遠端上;以及一軸,其延伸穿過該套筒、該托架中之該開口、該煞車轉子及該輪轂,該軸具有與該套筒接合之一頭部,以使得該套筒及該托架被軸向地夾持在該軸之該頭部與該輪轂之一端部之間。
- 如請求項13之輪轂總成,其中該套筒之一內表面在靠近該遠端處具有一肩部,且其中該軸之該頭部係與該肩部接合。
- 如請求項13之輪轂總成,其進一步包括在該套筒周圍的一墊圈,當該輪轂總成耦接至該自行車時,該墊圈係要被安置在該托架與該自行車之一車架的一內側側邊之間。
- 如請求項15之輪轂總成,其中該墊圈係以一順應性材料建構。
- 如請求項15之輪轂總成,其中該墊圈之一外周緣邊緣為漸縮的。
- 如請求項15之輪轂總成,其中該墊圈具有一球形表面。
- 如請求項13之輪轂總成,其中該套筒具有一長度,以使得當該輪轂總成耦接至該自行車時,該套筒延伸穿過該自行車之一車架中的一軸開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7/539,444 US12187377B2 (en) | 2021-12-01 | 2021-12-01 | Brake mounts for bicycles |
US17/539,444 | 2021-12-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411113A TW202411113A (zh) | 2024-03-16 |
TWI859625B true TWI859625B (zh) | 2024-10-21 |
Family
ID=86317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42175A TWI859625B (zh) | 2021-12-01 | 2022-11-04 | 用於自行車之煞車安裝件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2187377B2 (zh) |
CN (1) | CN116198646A (zh) |
DE (1) | DE102022131767A1 (zh) |
TW (1) | TWI859625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472A (ja) * | 1994-06-17 | 1996-01-09 | Suzuki Motor Corp | リヤブレーキキャリパーの取付構造 |
US20030192748A1 (en) * | 2000-04-06 | 2003-10-16 | Avid, L.L.C. | Fixed disc brake caliper with pad wear compensator |
TWM316211U (en) * | 2007-02-14 | 2007-08-01 | Shr-Wen Li | Adaptor structure |
US7478707B2 (en) * | 2007-06-14 | 2009-01-20 | Shimano Inc. | Bicycle disc brake device |
JP5873567B2 (ja) * | 2012-11-01 | 2016-03-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ーキキャリパ配置構造 |
TWM597744U (zh) * | 2020-01-17 | 2020-07-01 | 溫芫鋐 | 卡鉗轉接座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73567U (ja) | 1981-11-13 | 1983-05-18 | 株式会社ユアサ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扁平式密閉形アルカリ蓄電池 |
DE3622994A1 (de) * | 1986-07-09 | 1988-01-21 | Fichtel & Sachs Ag | Trommelbrems-einrichtung fuer naben an fahrraedern od. dgl. |
US5957244A (en) * | 1997-09-03 | 1999-09-28 | Rockshox, Inc. | Disk brake mount |
US6386328B1 (en) * | 2001-01-22 | 2002-05-14 | Tse-Min Chen | Disk brake assembly for bicycles |
US6669306B1 (en) * | 2002-10-25 | 2003-12-30 | Shimano Inc. | Bicycle hub axle assembly |
DE102005001482A1 (de) * | 2005-01-12 | 2006-07-20 | Gustav Magenwirth Gmbh & Co. Kg | Bremszange und Bremsbelag für eine Bremszange |
FR2880862A1 (fr) * | 2005-01-19 | 2006-07-21 | Renault Sport Technologie Soc | Train arriere pour bicyclette |
CA2596762C (en) * | 2006-08-10 | 2014-06-10 | Philip White | Fork with integrated braking system |
US20130053223A1 (en) * | 2011-08-30 | 2013-02-28 | Liao Lai Shu-Chiung | Training apparatus for a bicycle |
WO2014158569A1 (en) * | 2013-03-13 | 2014-10-02 | Specialized Bicycle Components, Inc. | Bicycle fork with compliant tip |
US9227465B2 (en) * | 2013-04-16 | 2016-01-05 | Shimano Inc. | Bicycle wheel securing structure |
US10131401B2 (en) * | 2013-11-29 | 2018-11-20 | Bombardier Recreational Products Inc. | Axle adjuster for a vehicle |
US10427750B2 (en) * | 2017-04-10 | 2019-10-01 | Shimano Inc. | Bicycle disc brake caliper assembly |
JP6670807B2 (ja) * | 2017-09-11 | 2020-03-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 |
US10780736B2 (en) * | 2017-11-17 | 2020-09-22 | Trek Bicycle Corporation | Dropout assembly |
KR102487198B1 (ko) * | 2018-06-08 | 2023-01-10 |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 휠 얼라이먼트를 위한 드롭아웃 장착 구조 |
US10865840B2 (en) * | 2018-10-25 | 2020-12-15 | Akebono Brake Industry Co., Ltd. | Support hidden sliding caliper |
-
2021
- 2021-12-01 US US17/539,444 patent/US12187377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1-04 TW TW111142175A patent/TWI859625B/zh active
- 2022-11-29 CN CN202211508661.6A patent/CN116198646A/zh active Pending
- 2022-11-30 DE DE102022131767.6A patent/DE102022131767A1/de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11-18 US US18/950,740 patent/US20250074539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472A (ja) * | 1994-06-17 | 1996-01-09 | Suzuki Motor Corp | リヤブレーキキャリパーの取付構造 |
US20030192748A1 (en) * | 2000-04-06 | 2003-10-16 | Avid, L.L.C. | Fixed disc brake caliper with pad wear compensator |
TWM316211U (en) * | 2007-02-14 | 2007-08-01 | Shr-Wen Li | Adaptor structure |
US7478707B2 (en) * | 2007-06-14 | 2009-01-20 | Shimano Inc. | Bicycle disc brake device |
JP5873567B2 (ja) * | 2012-11-01 | 2016-03-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ーキキャリパ配置構造 |
TWM597744U (zh) * | 2020-01-17 | 2020-07-01 | 溫芫鋐 | 卡鉗轉接座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411113A (zh) | 2024-03-16 |
DE102022131767A1 (de) | 2023-06-01 |
US20230166807A1 (en) | 2023-06-01 |
CN116198646A (zh) | 2023-06-02 |
US12187377B2 (en) | 2025-01-07 |
US20250074539A1 (en) | 2025-03-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67560B2 (en) | Bicycle disc brake rotor assembly and bicycle disc brake rotor | |
US11643164B2 (en) | Bicycle disc brake rotors | |
US20200408267A1 (en) | Bicycle disc brake rotors | |
US6773077B2 (en) | Lightweight motorcycle wheel | |
US10781871B2 (en) | Disc brake caliper body | |
EP1632691B1 (en) | Brake caliper structure of a quad bike | |
US20100170757A1 (en) | Torque bar with integrated disc brake caliper mounting | |
TWI859625B (zh) | 用於自行車之煞車安裝件 | |
US20230002003A1 (en) | Adjustable axle retaining structure | |
US7216882B2 (en) | Shock absorber mounting assembly for a bicycle | |
TWI845080B (zh) | 自行車用之平坦式安裝煞車卡鉗 | |
TWI860831B (zh) | 用於自行車之煞車系統 | |
JPS6042070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オ−ク取付け構造 | |
TWI874032B (zh) | 用於自行車之煞車轉子 | |
CN222663691U (zh) | 两轮车 | |
CN218316090U (zh) | 全承重式电动车桥 | |
JP2006240461A (ja) | 自動二輪車用フロントフォーク | |
JP2007168757A (ja) | クワガタ型ブレーキキャリパー | |
KR20050041218A (ko) | 차량의 듀얼 허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