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6680B - 塑膠部品封包方法及其裝置 - Google Patents
塑膠部品封包方法及其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96680B TWI796680B TW110115609A TW110115609A TWI796680B TW I796680 B TWI796680 B TW I796680B TW 110115609 A TW110115609 A TW 110115609A TW 110115609 A TW110115609 A TW 110115609A TW I796680 B TWI796680 B TW I79668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iner
- finished product
- adsorption
- push rod
- transfer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 Containers And Plastic Fillers For Packaging (AREA)
- Packaging Of Special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一種塑膠部品封包方法及其裝置,在封包方法上包含移動步驟、吸附步驟、運送步驟、入料步驟一、入料步驟二、入料步驟三及封合步驟;而在裝置部分用以運送、封裝位於一裁切機台上已裁切完成的複數成品,利用吸附部係吸附各成品移往入料載台,並使各成品對準各入料口後解除對各成品的吸附,讓各成品精準的落入各容器內,而後各推桿於各成品落入各容器完成後則向下移動退離,使各容器內的各成品能夠整齊堆疊。
Description
本發明一種塑膠部品封包方法及其裝置,特指應用於塑膠射出加工領域之技術,其主要技術在於,提供塑膠成品封裝過程中更為順暢,減少成品於封裝容器內歪斜,即為一種實用性極佳之發明。
塑膠封包的使用在現今市面上實為常見,例如拋棄式隱形眼鏡的封包、藥錠封包、食物封包、醫藥用具的封包等,許多物品、食物為了追求良好的衛生,因此許多都以封包的方式予以包裝,請見台灣專利公開號第201609500號「隱形眼鏡加工模具」中所指的元件50(容器)、元件10(本體)即為前述所說的塑膠封包,然而一般在塑膠成品完成後,多數都以人力的方式逐一的將塑膠成品層疊裝入封裝的容器內。
以前述隱形眼鏡為主要說明,一般用來裝隱形眼鏡的塑膠成品其體積小、重量輕,一般都會將上述的塑膠成品裝入管狀的容器內,使其在運送上都是一管一管的裝箱,再直接運送到相關廠商進行隱形眼鏡及藥水的充填,然而在上述將隱形眼鏡塑膠成品裝入管狀容器內的時候,因為塑膠成品的重量較輕,而管狀容器的管徑多數都與塑膠成品的圓徑相仿,所以塑膠成品裝入管內時會有管內空氣而阻礙下降,以至於人工在進行組裝時,隱形眼鏡的塑膠成品容易在管狀容器內發生漂浮、歪斜,導致整管內的塑膠成品凌亂不堪,甚至
嚴重影響廠商後續進行充填上的困難度,另外以人力方式進行封裝較浪費人力成本及時間。
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於,提供塑膠成品在進行封包作業上,能夠有效的堆疊於容器內,以便於後續加工作業上的維持精準度,且在點選上也較為清楚而不凌亂,其改善習知技術中,以人力方式進行封裝作業較浪費人力成本及時間外,又隨著塑膠成品的重量問題,以至於封裝於管狀容器內的時候會發生歪斜、飄浮無法落入的情況。為此,本發明人極力達成前述創作之目的與功效,本發明一種塑膠部品封包方法,其步驟包括:移動步驟:利用一吸附移載機台吸附複數成品,又該複數成品係由一裁切機台裁剪完成,而該吸附移載機台將一吸附部移往該裁切機台並對應各複數成品;吸附步驟:將該吸附部下移並貼抵於各成品,而該吸附移載機台進一步設有一抽真空泵,該抽真空泵的運作抽取該吸附部與各成品之間的空氣,使該吸附部得以吸取各成品;運送步驟:該吸附移載機台確認將各成品吸附完成後進行移動,控制該吸附部輸送各成品移往一入料載台;入料步驟一:該入料載台係設有具有相同於複數成品數量之複數容器,各容器於頂端均設有一入料口,該吸附移載機台控制吸附部移至該入料載台的上方後,使各成品對準各容器的入料口,另外該入料載台進一步設有複數推桿對應各容器,且各推桿係由各容器的底部伸入至各容器內部,且各推桿的頂端係於此步驟時靠近於各入料口;入料步驟二:各成品對準各入料口後下降該吸附移載機台的吸附部,使各成品準確的從各入料口裝入各容器內部,且各成品裝入各容器內部後即貼抵於各推桿的頂端,接著關閉該抽真空泵後即可使各成品與該吸附部分離;入料步驟三:該吸附部與各成品分離後,該
吸附部向上位移遠離入料載台,該吸附移載機台即控制該吸附部再次移往該裁切機台進行另一批複數成品的吸附,進而重複前述之各步驟,又各推桿則會向下退離些許距離,使各成品能完全裝入各容器內;封合步驟:待各推桿的頂端退離至各容器的底端後,即可利用複數第一蓋殼組設於各容器具有入料口的一端,進而封阻各入料口;完成各第一蓋殼與各容器的組合後,將各容器拆離與各推桿的接合,再以複數第二蓋殼組設於各容器的底端,使其擋止各容器內的複數成品。
又本發明一種塑膠部品封包裝置,用以運送、封裝位於一裁切機台上已裁切完成的複數成品,其包括:一吸附移載機台,其包含一移動軌道及一吸附部,該吸附部於該移動軌道上沿軌跡移動,又另設一抽真空泵連接於該吸附部,並於該吸附部沿該移動軌道位移至裁切機台,且該吸附部移動並貼附於各成品時,該抽真空泵啟動運作抽取該吸附部與各成品之間的空氣,各成品則吸附於該吸附部;及一入料載台,其內部裝設有複數容器,各容器的一端設一入料口連通內部,且各容器的入料口係顯露於該入料載台頂端,另設有複數推桿由該入料載台底部穿設且從各容器底端穿入,各推桿的頂端係靠近於各入料口,又各推桿係與該吸附移載機台電性連接,且該吸附移載機台係控制各推桿於各容器內部上下位移;其中,該吸附部係吸附各成品移往該入料載台,並使各成品對準各入料口後解除對各成品的吸附,讓各成品精準的落入各容器內,而後各推桿於各成品落入各容器完成後則向下移動退離,使各容器內的各成品能夠整齊堆疊。
根據上述對於本發明之界定,其優點在於,利用該吸附移載機台與入料載台的搭配下,吸附部吸取各成品後移往該入料載台,進一步將各成品
放入各容器內,同時間位於各容器內的推桿會搭配各成品的進入而逐漸向下移動,直到各容器內放滿成品後即可將容器抽離推桿,並再進行封包後即可完成,透過上述作業方式即可節省人力成本及時間上的消耗外,更可以讓各成品置入於各容器時均勻且整齊的排列,不會有歪斜、漂浮的情況產生,確實改善習知技術中利用人力作業方式所會產生的缺失及問題。因此本發明可說是一種相當具有實用性及進步性之發明,相當值得產業界來推廣,並公諸於社會大眾。
S1:移動步驟
S2:吸附步驟
S3:運送步驟
S4:入料步驟一
S5:入料步驟二
S6:入料步驟三
S7:封合步驟
10:吸附移載機台
101:吸附部
102:抽真空泵
103:移動軌道
104:感應偵測單元
105:訊號
106:主控機板
107:警示單元
20:成品
30:裁切機台
40:入料載台
401:推桿
402:上板件
403:下板件
404:側立桿
405:輔助板
50:容器
501:入料口
60:第一蓋殼
70:第二蓋殼
第一圖為本發明流程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結構方塊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吸附移載機台之吸附部移置裁切機台預備吸附成品之動作示意圖。
第四圖為本發明吸附部帶動各成品移往入料載台之動作示意圖。
第五圖為本發明吸附部向下位移靠近各容器的入料口之動作示意圖。
第六圖為第五圖之平面示意圖。
第七圖為第五圖之Ⅶ-Ⅶ線段剖面示意圖。
第八圖為第六圖各成品落入容器內並貼抵於推桿頂端之動作平面示意圖。
第九圖為第七圖各成品落入容器內並貼抵於推桿頂端之動作剖面示意圖
第十圖為第八圖吸附部向上位移後,各推桿向下移動之動作平面示意圖。
第十一圖為第九圖吸附部向上位移後,各推桿向下移動之動作剖面示意圖。
第十二圖為本發明各容器封包裝箱示意圖。
為了清楚說明本發明所能達成上述之目的及功效,茲搭配圖示就本發明的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其特徵與功效。請參閱第一至十二圖所示,首先對於本發明在步驟流程的界定,本發明一種塑膠部品封包方法,其步驟包括:移動步驟S1:利用一吸附移載機台10吸附複數成品20,又該複數成品20係由一裁切機台30裁剪完成,該複數成品20裁剪完成後呈現的排列方式為矩陣排列,而該吸附移載機台10將一吸附部101移往該裁切機台30並對應各複數成品20;吸附步驟S2:將該吸附部101下移並貼抵於各成品20,而該吸附移載機台10進一步設有一抽真空泵102,該抽真空泵102的運作抽取該吸附部101與各成品20之間的空氣,使該吸附部101得以吸取各成品20;運送步驟S3:該吸附移載機台10確認將各成品20吸附完成後進行移動,控制該吸附部101輸送各成品20移往一入料載台40。
入料步驟一S4:該入料載台40係設有具有相同於複數成品20數量之複數容器50,且各容器50之排列亦為矩陣排列,各容器50於頂端均設有一入料口501連通各容器50的內部,該吸附移載機台10控制吸附部101移至該入料載台40的上方後,使各成品20對準各容器50的入料口501,另外該入料載台40進一步設有複數推桿401對應各容器50,且各推桿401係由各容器50的底部伸入至各容器50內部,且各推桿401的頂端係於此步驟時靠近於各入料口501;入料步驟二S5:各成品20對準各入料口501後下降該吸附移載機台10的吸附部101,使各成品20準確的從各入料口501裝入各容器50內部,且各成品20裝入各容器50內部後即貼抵於各推桿401的頂端,接著關閉該抽真空泵102後即可使各成品與該吸附部101分離;入料步驟三S6:該吸附部101與各成品20分離後,該吸附部101向上位移遠離入料載台40,該吸附移載機台10即控制該吸附部101再次移往該裁切
機台30進行另一批複數成品20的吸附,進而重複前述之各步驟,又各推桿401則會向下退離些許距離,使各成品20能完全裝入各容器50內;封合步驟S7:待各推桿401的頂端退離至各容器50的底端後,即可利用複數第一蓋殼60組設於各容器50具有入料口501的一端,進而封阻各入料口501;完成各第一蓋殼60與各容器50的組合後,將各容器50拆離與各推桿401的接合,再以複數第二蓋殼70組設於各容器50的底端,使其擋止各容器50內的複數成品20。
而在其結構的部分其根據上述的封包方法之界定(以界定之元件不再重新界定),本發明塑膠部品封包裝置主要用以運送、封裝位於該裁切機台30上已裁切完成的複數成品20,其包括:該吸附移載機台10包含一移動軌道103及該吸附部101,該吸附部101於該移動軌道103上沿軌跡移動,又該抽真空泵102連接於該吸附部101,並於該吸附部101沿該移動軌道103位移至裁切機台30,且該吸附部101移動並貼附於各成品20時,該抽真空泵102啟動運作抽取該吸附部101與各成品20之間的空氣,以該抽真空泵102的使用使各成品20則吸附於該吸附部101;及該入料載台40內部裝設有複數容器50,各容器50的一端皆設有該入料口501連通內部,且各容器50的入料口501係顯露於該入料載台40頂端,另設有複數推桿401由該入料載台40底部穿設且從各容器50底端穿入,各推桿401的頂端係靠近於各入料口501,又各推桿401係與該吸附移載機台10電性連接,且該吸附移載機台10係控制各推桿401於各容器50內部上下位移;其中,該吸附部101係吸附各成品20移往該入料載台40,並使各成品20對準各入料口501後解除對各成品20的吸附,讓各成品20精準的落入各容器50內,而後各推桿401於各成品20落入各容器50完成後則向下移動退離,使各容器50內的各成品20能夠整齊堆疊。
根據上述在本發明封包方法以及結構的界定上,透過該吸附移載機台10的吸附部101移動操作,吸附已經裁剪完成的各成品20,將各成品20從裁切機台30移至入料載台40,再將各成品20置入各容器50內,利用各推桿401的設置逐漸帶動位於各容器50內的複數成品20朝容器50底部移動,使各成品20於容器50內的移動無須長距離位移,如此一來就不會造成如習知技術般在裝設塑膠成品時,所造成塑膠成品在容器內的歪斜、漂浮等問題產生,更重要的是確實節省人力及時間上的消耗,以達到最快且最佳的封包作業。
根據上述說明再進一步細說其他的技術特徵,首先在該入料載台40的設置上,該入料載台40進一步包含一上板件402、一下板件403及複數側立桿404,又上板件402與該下板件403係為間距設置,該上板件402及下板件403係為四方片狀,且各側立桿404則分別裝設於該上板件402及該下板件403之間,而各側立桿404位於該上板件402及該下板件403的四個角落處,各推桿401則設置於各下板件403並插入於各容器50的內部,而各容器50的入料口501則顯露於該上板件402的頂面,另外在該上板件402及該下板件403之間進一步設一輔助板405,該輔助板405用以支撐各推桿401的設置,避免各推桿401歪斜,又各推桿401的底端進一步係電性連結該吸附移載機台10,而該吸附移載機台10進一步內建一感應偵測單元104,該感應偵測單元104係感應該吸附部101將各成品20解除吸附後,該感應偵測單元104則傳輸一訊號105至該吸附移載機台10內的一主控機板106,該主控機板106則根據該訊號105進而控制各推桿401向下退離,又各推桿401退離的距離係使各成品20的頂端切齊各入料口501的口緣,請見第六圖至第十一圖所示。
根據上述說明,本發明在感應偵測單元104的使用是以該吸附部101與各成品20解除吸關係後各推桿401才會向下移動,但亦可將感應偵測單元104設置在該入料載台40的上板件402之頂面(圖未示),簡單來說只要吸附部101將各成品20移往入料載台40後,並釋放該吸附部101與各成品20之間的吸附,使各成品20落入各容器50,而只要各成品20的落入過程中經過了該感應偵測單元104時,該感應偵測單元104就會傳輸訊號105至入料載台40內的主控機板106,進而控制各推桿401的位移,所以說該感應偵測單元104的位置並不受到限制,只需要能夠傳輸訊號105至該吸附移載機台10控制各推桿401即可,且根據感應偵測單元104的不同感應方式則有不同的安裝位置,在此並不以該感應偵測單元104內建於該吸附移載機台10為主要限制。
最後,為了避免各容器50內所裝設的成品20數量不均,以及吸附部101並未確實的吸取各成品20,因此在該吸附移載機台10進一步內建內建一警示單元107,該警示單元107係於該吸附部101未吸附有各成品20中任一個的時候即刻發出警報,亦可在該吸附部101吸取各成品20至該入料載台40上放置各成品20時,各成品20中任一個卡在吸附部101時,該警示單元107也會啟動並發出警報聲響,提醒使用者件檢查該吸附部101是否存在問題進而排除,請見第二圖所示。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容器50裝滿各成品20之後即可抽離該入料載台40進行封裝,利用第一蓋殼60及第二蓋殼70將容器50的兩端予以封包,最後再將一管一管的容器50裝箱即可進行運送,待廠商收到後亦可直接將一管一管的容器50放置加工設備上即可直接作業,既方便又省事,請見第十二圖所示;可見本發明利用吸附移載機台10與該入料載台40的搭配,可使各成品20以有效
率的方式裝入容器50內,且以各推桿401的輔助使用,讓各成品20裝設容器50內的時候不會發生歪斜、漂浮等問題,確實的讓各成品20在容器50層疊,且透過吸附移載機台10的使用下減少人力與時間上的消耗,比起習知技術來說確實改善以人工手動方式逐一裝設所耗費的時間、成本,更解決了以往裝設塑膠成品時,塑膠成品在容器內會有歪斜、漂浮無法下降的情況,顯然本發明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進步性及實用性。
10:吸附移載機台
101:吸附部
102:抽真空泵
103:移動軌道
104:感應偵測單元
105:訊號
106:主控機板
107:警示單元
20:成品
30:裁切機台
40:入料載台
401:推桿
50:容器
Claims (9)
- 一種塑膠部品封包方法,其步驟包括:移動步驟:利用一吸附移載機台吸附複數成品,又該複數成品係由一裁切機台裁剪完成,而該吸附移載機台將一吸附部移往該裁切機台並對應各複數成品;吸附步驟:將該吸附部下移並貼抵於各成品,而該吸附移載機台進一步設有一抽真空泵,該抽真空泵的運作抽取該吸附部與各成品之間的空氣,使該吸附部得以吸取各成品;運送步驟:該吸附移載機台確認將各成品吸附完成後進行移動,控制該吸附部輸送各成品移往一入料載台;入料步驟一:該入料載台係設有具有相同於複數成品數量之複數容器,各容器於頂端均設有一入料口,該吸附移載機台控制吸附部移至該入料載台的上方後,使各成品對準各容器的入料口,另外該入料載台進一步設有複數推桿對應各容器,且各推桿係由各容器的底部伸入至各容器內部,且各推桿的頂端係於此步驟時靠近於各入料口;入料步驟二:各成品對準各入料口後下降該吸附移載機台的吸附部,使各成品準確的從各入料口裝入各容器內部,且各成品裝入各容器內部後即貼抵於各推桿的頂端,接著關閉該抽真空泵後即可使各成品與該吸附部分離;入料步驟三:該吸附部與各成品分離後,該吸附部向上位移遠離入料載台,該吸附移載機台即控制該吸附部再次移往該裁切機台進行另一批 複數成品的吸附,進而重複前述之各步驟,又各推桿則會向下退離些許距離,使各成品能完全裝入各容器內;封合步驟:待各推桿的頂端退離至各容器的底端後,即可利用複數第一蓋殼組設於各容器具有入料口的一端,進而封阻各入料口;完成各第一蓋殼與各容器的組合後,將各容器拆離與各推桿的接合,再以複數第二蓋殼組設於各容器的底端,使其擋止各容器內的複數成品。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塑膠部品封包方法,其中該入料載台進一步包含一上板件、一下板件及複數側立桿,又上板件與該下板件係為間距設置,且各側立桿則分別裝設於該上板件及該下板件之間,各推桿則設置於各下板件並插入於各容器的內部,而各容器的入料口則顯露於該上板件的頂面。
-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塑膠部品封包方法,其中各推桿的底端進一步係電性連結該吸附移載機台,而該吸附移載機台進一步內建一感應偵測單元,該感應偵測單元係感應該吸附部將各成品解除吸附後,該感應偵測單元則傳輸一訊號至該吸附移載機台內的一主控機板,該主控機板則根據該訊號進而控制各推桿向下退離,又各推桿退離的距離係使各成品的頂端切齊各入料口的口緣。
- 如請求項3所述之塑膠部品封包方法,其中該吸附移載機台進一步內建一警示單元,該警示單元係於該吸附部未吸附有各成品中任一個的時候即刻發出警報。
- 一種塑膠部品封包裝置,用以運送、封裝位於一裁切機台上已裁切完成的複數成品,其包括: 一吸附移載機台,其包含一移動軌道及一吸附部,該吸附部於該移動軌道上沿軌跡移動,又另設一抽真空泵連接於該吸附部,並於該吸附部沿該移動軌道位移至裁切機台,且該吸附部移動並貼附於各成品時,該抽真空泵啟動運作抽取該吸附部與各成品之間的空氣,各成品則吸附於該吸附部;及一入料載台,其內部裝設有複數容器,各容器的一端設一入料口連通內部,且各容器的入料口係顯露於該入料載台頂端,另設有複數推桿由該入料載台底部穿設且從各容器底端穿入,各推桿的頂端係靠近於各入料口,又各推桿係與該吸附移載機台電性連接,且該吸附移載機台係控制各推桿於各容器內部上下位移,各推桿的底端進一步係電性連結該吸附移載機台,而該吸附移載機台進一步內建一感應偵測單元,該感應偵測單元係感應該吸附部將各成品解除吸附後,該感應偵測單元則傳輸一訊號至該吸附移載機台內的一主控機板,該主控機板則根據該訊號進而控制各推桿向下退離,又各推桿退離的距離係使各成品的頂端切齊各入料口的口緣;其中,該吸附部係吸附各成品移往該入料載台,並使各成品對準各入料口後解除對各成品的吸附,讓各成品精準的落入各容器內,而後各推桿於各成品落入各容器完成後則向下移動退離,使各容器內的各成品能夠整齊堆疊。
- 如請求項5所述之塑膠部品封包裝置,其中該入料載台進一步包含有一上板件、一下板件及複數側立桿,又上板件與該下板件係為間距設置,且各側立桿則分別裝設於該上板件及該下板件之間,各推桿則設置於各下板件並插入於各容器的內部,而各容器的入料口則顯露於該上板件的頂面。
- 如請求項6所述之塑膠部品封包裝置,其中各推桿的底端進一步係電性連結該吸附移載機台,而該吸附移載機台進一步內建一感應偵測單元, 該感應偵測單元係感應該吸附部將各成品解除吸附後,該感應偵測單元則傳輸一訊號至該吸附移載機台內的一主控機板,該主控機板則根據該訊號進而控制各推桿向下退離,又各推桿退離的距離係使各成品的頂端切齊各入料口的口緣。
- 如請求項5至7中任一項所述之塑膠部品封包裝置,其中該吸附移載機台進一步內建一警示單元,該警示單元係於該吸附部未吸附有各成品中任一個的時候即刻發出警報。
- 如請求項8所述之塑膠部品封包裝置,其中在各容器內部裝填複數成品完成後,各推桿抽離各容器,並再以複數第一蓋殼組裝於各容器設有入料口的一端,以及以複數第二蓋殼組裝於各容器的底端,藉由各第一蓋殼及各第二蓋殼的設置封包各容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15609A TWI796680B (zh) | 2021-04-29 | 2021-04-29 | 塑膠部品封包方法及其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15609A TWI796680B (zh) | 2021-04-29 | 2021-04-29 | 塑膠部品封包方法及其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41773A TW202241773A (zh) | 2022-11-01 |
TWI796680B true TWI796680B (zh) | 2023-03-21 |
Family
ID=85793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15609A TWI796680B (zh) | 2021-04-29 | 2021-04-29 | 塑膠部品封包方法及其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96680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49410A (en) * | 1994-06-10 | 1997-07-22 |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 Post-hyd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inspecting and packaging contact lenses |
WO2000028287A1 (en) * | 1998-11-10 | 2000-05-18 | Michelson Gary K | Content lifting and removing container assembly and method thereof |
WO2000076881A1 (en) * | 1999-06-11 | 2000-12-21 | Bausch & Lomb Incorporated | System for packaging and dispensing dry contact lenses |
CN100371037C (zh) * | 1998-06-22 | 2008-02-27 | 阿斯特拉曾尼卡有限公司 | 用抽吸法抽空装粉末的凹穴的装置 |
EP2526809B1 (en) * | 2004-02-17 | 2015-10-21 | Menicon Singapore Pte Ltd. | Packaging for disposable soft contact lenses |
WO2018085796A1 (en) * | 2016-11-04 | 2018-05-11 | Adam Coh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food preparation |
CN108025817A (zh) * | 2015-09-22 | 2018-05-11 | 吉第联合股份公司 | 制造电子烟的烟弹的装置及生产包含电子烟的该烟弹的封装件的设备 |
CN110573428A (zh) * | 2016-10-14 | 2019-12-13 | 克里奥瓦克公司 | 用于包装产品的设备和方法 |
-
2021
- 2021-04-29 TW TW110115609A patent/TWI796680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49410A (en) * | 1994-06-10 | 1997-07-22 |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 Post-hyd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inspecting and packaging contact lenses |
CN100371037C (zh) * | 1998-06-22 | 2008-02-27 | 阿斯特拉曾尼卡有限公司 | 用抽吸法抽空装粉末的凹穴的装置 |
WO2000028287A1 (en) * | 1998-11-10 | 2000-05-18 | Michelson Gary K | Content lifting and removing container assembly and method thereof |
WO2000076881A1 (en) * | 1999-06-11 | 2000-12-21 | Bausch & Lomb Incorporated | System for packaging and dispensing dry contact lenses |
EP2526809B1 (en) * | 2004-02-17 | 2015-10-21 | Menicon Singapore Pte Ltd. | Packaging for disposable soft contact lenses |
CN108025817A (zh) * | 2015-09-22 | 2018-05-11 | 吉第联合股份公司 | 制造电子烟的烟弹的装置及生产包含电子烟的该烟弹的封装件的设备 |
CN110573428A (zh) * | 2016-10-14 | 2019-12-13 | 克里奥瓦克公司 | 用于包装产品的设备和方法 |
WO2018085796A1 (en) * | 2016-11-04 | 2018-05-11 | Adam Coh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food prepara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41773A (zh) | 2022-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160606B2 (ja) | 袋詰め包装装置 | |
KR101290571B1 (ko) | 직렬 순차 이송 방식의 신속 자동포장장치 | |
CN207986656U (zh) | 一种旋转式灌装旋盖一体机 | |
KR100920110B1 (ko) | 고무밴드 자동 결속장치 | |
CN104129520B (zh) | 一种全自动软瓶装箱机及其装箱方法 | |
CN111547317A (zh) | 一种直线式灌装封口机 | |
CN105947277B (zh) | 一种柑橘套袋机 | |
CN108482748B (zh) | 一种颗粒物料包装设备 | |
CN113060322A (zh) | 一种装盒生产线 | |
CN111071553A (zh) | 自动装袋机 | |
CN108814139B (zh) | 小包装中药药柜自动吸药滑落式机构 | |
TWI796680B (zh) | 塑膠部品封包方法及其裝置 | |
CN205872577U (zh) | 一种柑橘套袋机 | |
KR20170068279A (ko) | 약제의 블리스터 포장 장치 | |
CN108639436B (zh) | 小包装中药药柜自动吸药推出式机构 | |
CN112173310B (zh) | 一种装袋封装机 | |
KR101323825B1 (ko) | 블리스터 포장기 | |
KR102095051B1 (ko) | 의료폐기물 전용용기 덮개의 실링재 주입장치 | |
CN217533322U (zh) | 一种自动切膜灌装封口机 | |
KR100714979B1 (ko) | 플라스틱 몰드트레이 자동투입장치 | |
JP2002104650A (ja) | 容器供給装置 | |
CN218086084U (zh) | 一种用于药品的包装机 | |
CN107756874A (zh) | 全自动高效包装盒生产线 | |
CN204414477U (zh) | 自动放料装置 | |
CN202574703U (zh) | 给袋式包装机的给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