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6669B - 搖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搖擺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96669B TWI796669B TW110114129A TW110114129A TWI796669B TW I796669 B TWI796669 B TW I796669B TW 110114129 A TW110114129 A TW 110114129A TW 110114129 A TW110114129 A TW 110114129A TW I796669 B TWI796669 B TW I79666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ng
- frame
- guide rail
- swing frame
- base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31/00—Amusement arrangements
- A63G31/02—Amusement arrangements with moving substructures
- A63G31/04—Amusement arrangements with moving substructures with jolting substructur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搖擺裝置(100)係讓使用者座的座椅搖擺,其包括: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其包含有:載置部(30a),直接或間接放置有座椅;支撐部(30L)、(30R),從載置部(30a)向下延伸並支撐載置部(30a);驅動裝置(32),往復移動左右傾斜搖擺框架;前後搖擺框架(20),與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分離;以及導軌(31F)、(31B),設置在前後搖擺框架(20),引導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往復移動,導軌(31F)、(31B)往上下方向彎曲以隨著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往復移動而使載置部(30a)傾斜。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搖擺裝置。
日本專利文獻1揭示一種搖擺裝置,其係用於模擬體驗裝置(模擬器(simulator))。在日本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搖擺裝置中,搖擺座由複數個伸縮缸來支撐,且透過伸縮缸的伸縮驅動使搖擺座上下移動。
另外,日本專利文獻2揭示一種座椅搖擺裝置,其包括複數個輪子和一個搖擺框架,該搖擺框架包括可在此等輪子上移動的彎曲導軌。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實開平5-959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平5-31253號公報
於此,在日本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結構中,搖擺台的高度對應伸縮缸的長度且裝置變大。此外,在日本專利文獻2所揭示的搖擺框架本體彎曲的結構中,認為難以確保足夠的強度。此外,於引導框架在車輪上行進的結構中,認為引導框架的行進不穩定,並且難以如預期地操作搖擺框架。
有鑑於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實現小型且穩定動作的搖擺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在本申請中所揭示的發明包括各種型
態,此等形態中的具體實施概要如下。
(1)一種搖擺裝置,係讓被擺動體搖擺,其包括:第一搖擺框架,其包含有:第一載置部,直接或間接放置有該被擺動體;及第一支撐部,從該第一載置部向下延伸並支撐該第一載置部,第一驅動裝置,往復移動該第一搖擺框架;第一底座,與該第一搖擺框架分離;以及第一導軌,設置在該第一底座上,引導該第一搖擺框架的往復移動,該第一導軌往上下方向彎曲以隨著該第一搖擺框架的往復移動而使該第一載置部傾斜。
(2)在(1)所述之搖擺裝置中,包括:第二搖擺框架;第二驅動裝置,往復移動該第二搖擺框架;第二底座,與該第二搖擺框架分離;以及第二導軌,設置在該第二底座上,且引導該第二搖擺框架的往復移動。
(3)在(2)所述之搖擺裝置中,包括:第三搖擺框架;第三驅動裝置,往復移動該第三搖擺框架;第三底座,與該第三搖擺框架分離;以及直線狀的第三導軌,設置在該第三底座上,且往與該第二導軌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該第二導軌係引導該第三搖擺框架移動。
(4)在(3)所述之搖擺裝置中,該第一底座為該第二搖擺框架或該第三搖擺框架。
(5)在(3)所述之搖擺裝置中,包括:第四搖擺框架,其含含有:被支撐部及從被支撐部向下延伸並支撐該被支撐部之第二支撐部;第四驅動裝置,該第四搖擺框架往復移動該第一搖擺框架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往復移動;第四底座,與該第四搖擺框架分離;以及第四導軌,設置在該第四底座上,且引導該第四搖擺框架的往復移動,該第四導軌往上下方向彎曲以隨著該第四搖擺框架的往復移動而使該被支撐部傾斜。
(6)在(5)所述之搖擺裝置中,該第一底座為被支撐部。
(7)在(1)所述之搖擺裝置中,該第一底座包括向上延伸的側壁,該第一導軌設置於該側壁的側面。
(8)在(1)所述之搖擺裝置中,沿該第一導軌移動的移動塊固定到該第一支撐部。
(9)在(1)所述之搖擺裝置中,該第一驅動裝置係包含:馬達;螺桿軸,其透過該馬達的驅動力旋轉;及螺母部,其包括插穿該螺桿軸並隨著該螺桿軸的旋轉而往復運動的結構,藉由伴隨該螺桿軸的旋轉的往復運動而讓該第一支撐部往復運動。
(10)在(9)所述之搖擺裝置中,該螺母部設有往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導軌,且包括:支撐軸,以可旋轉方式支撐該第一支撐部;以及上下移動塊,設置在該支撐軸上,沿該上下導軌而上下移動。
(11)在(1)所述之搖擺裝置中,該第一導軌係以一定曲率彎曲。
(12)在(1)所述之搖擺裝置中,該第一導軌朝該延伸方向的兩端向上彎曲。
(13)在(1)所述之搖擺裝置中,該第一導軌朝該延伸方向的兩端向下彎曲。
根據上述(1)~(13)的型態,能夠提供一種實現小型且穩定的動作的搖擺裝置。
100,200:搖擺裝置
10:左右搖擺框架
20:前後搖擺框架
30:左右傾斜搖擺框架
31F,31B,51L,51R:導軌
40:底座
50:前後傾斜搖擺框架
50L:左支撐部
50R:右支撐部
130L:左側板
130R:右側板
12,22,32,52:驅動裝置
11F,11B,31C,51C:導軌
13F,23R,33C,33F,322cF,322cB,53C,53L,53R,522cL,522cR:移動塊
12a,22a,32a:馬達
12b,22b,32b,52b:螺桿軸
21L,21R,31F:導軌
20B:後側板
20F:前側板
20a:矩形平板
30a,50a:載置部
30F:前支撐部
30B:後支撐部
321cB:後上下導軌
321cF:前上下導軌
521cL:左側上下導軌
521cR:右側上下導軌
301F,301B:軸承槽
323cF:前支撐軸
323cB:後支撐軸
523cL:左側支撐軸
523cR:右側支撐軸
32c,52c:螺母部
S1,S2,S31,S32:箭頭
第1圖為表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搖擺裝置的立體圖。
第2圖為表示從後方觀察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搖擺裝置的後側視圖。
第3圖為表示從後方觀察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搖擺裝置的後側視圖,
其中顯示出左右傾斜搖擺框架向右傾斜的狀態圖。
第4圖為表示從後方觀察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搖擺裝置的後側視圖,其中顯示出左右傾斜搖擺框架向左傾斜的狀態圖。
第5圖為表示從右方觀察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搖擺裝置的右側視圖。
第6圖為表示從後方觀察到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搖擺裝置的後側視圖。
以下,茲參照附圖並說明本發明的各實施例。此外,本發明僅為一個例子,且該業者在秉持本發明的要旨的前提下,可以很容易地想到適當的變化,當然也包含在本發明的範圍內。另外,為了使說明更清楚,附圖中可能會示意表示與實際型態相比每個部分的寬度、厚度、形狀等,但這僅為一個示例,並不限定對本發明的解釋。此外,在本說明書和各圖中,可以用相同的附圖來表示與上述附圖所提到的那些相同的元件,並且可以適當地省略其詳細說明。
[搖擺裝置100概述]
茲參考第1圖至第5圖並說明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搖擺裝置100。第1圖為表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搖擺裝置的立體圖。第2圖為表示從後方觀察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搖擺裝置的後側視圖。第3圖為表示從後方觀察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搖擺裝置的後側視圖,其中顯示出左右傾斜搖擺框架向右傾斜的狀態圖。第4圖為表示從後方觀察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搖擺裝置的後側視圖,其中顯示出左右傾斜搖擺框架向左傾斜的狀態圖。第5圖為表示從右方觀察到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搖擺裝置的右側視圖。此外,在第5圖中,未圖示左右搖擺框架10下方的構件。
搖擺裝置100例如設置在做為被搖擺框架的座椅下方,利用
搖擺座椅,讓坐在座椅上的使用者感受逼真的臨場感。例如,搖擺裝置100可以用在用於訓練駕駛員的車輛模擬器中。此外,搖擺裝置100不限於車輛模擬器,並且可以用在例如飛行模擬器、競賽遊戲機等。
在搖擺裝置100中,除了左右運動和前後運動之外,還採用了實現左傾和右傾的構造。利用採用如此的構造,例如,利用在左右方向或前後方向以小步幅度擺動座椅,讓使用者可以體驗到車身正在振動的情況。此外,例如,透過將座椅向左或向右傾斜預定時間,用戶可以體驗在轉彎時施加離心力的情況。
此外,於第一實施例中,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向左移動並且該框架30的左側部向上移動稱為「左傾斜」,而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向右移動並且該框架30的右側部向上移動稱為「右傾斜」。
在各圖中,X1和X2所示的方向定義為右方、左方,Y1和Y2所示的方向定義為前方、後方,而Z1和Z2所示的方向定義為上方、下方。此等方向表示坐在被設置在搖擺裝置100上方的座椅的使用者所看到的方向。
搖擺裝置100包括左右搖擺框架10;前後搖擺框架20;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和底座40。底座40係被放置在地板等上的基座。在圖示的示例中,顯示出由矩形平板製成的底座40。
在第一實施例中,左右搖擺框架10設置在底座40上方,左右搖擺框架10的上方設置有前後搖擺框架20,前後搖擺框架20的上方設置有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此外,雖然未圖示,但在第一實施例中,讓做為被搖擺體的座椅直接或間接放置在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上以便可根據搖擺裝置100包括的每個搖擺框架的運動而搖擺。
底座40可以設置在地板等上。在搖擺裝置100中,左右傾斜
搖擺框架30係利用相對於底座40移動,來讓直接或間接放置在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上的被搖擺體的座椅可以搖擺。
[左右方向的搖擺]
搖擺裝置100包括使左右搖擺框架10往復運動的驅動裝置12;和引導左右搖擺框架10的往復運動的一對導軌11F、11B。第1圖中的箭頭S1表示左右搖擺框架10的移動方向。
一對導軌11F、11B在左右方向以直線狀延伸。此外,一對導軌11F、11B固定到底座40以在前後方向上彼此分離。
於第一實施例中,左右搖擺框架10為矩形的平板。
分別在一對導軌11F、11B上移動的一對移動塊13F、13B係固定到左右搖擺框架10的下面。移動塊13F、13B組裝到導軌11F、11B,以便移動塊13F、13B可分別沿著往形成在導軌11F、11B的前側表面和後側表面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凹槽來移動。此外,於第一實施例中,將表示在前後方向上彼此分離地設置兩個移動塊13F的示例。然而,移動塊13F的數量和位置並不限於圖式的示例。此同樣適用於移動塊13B。
驅動裝置12包括馬達12a;利用馬達12a的驅動力而旋轉的螺桿軸12b;以及讓螺桿軸12b插入的螺母部12c。螺母部12c固定在左右搖擺框架10的下面。
螺桿軸12b往左右方向延伸,且其外圓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狀凹槽。螺母部12c包括隨著螺桿軸12b的旋轉而直線運動的結構。例如,螺桿軸12b和螺母部12c可以形成所謂的滾珠螺桿。亦即,較佳地,形成於螺桿軸12b的螺旋狀凹槽內滾動的球形滾珠內置在螺母部12c中。同樣,後述的驅動裝置22、32也可以採用所謂的滾珠螺桿。
例如,當螺桿軸12b往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時,螺母部12c向左移動,而當螺桿軸12b往順時針或逆時針之任一方向旋轉時,螺母部12c可向右移動。
當螺桿軸12b利用馬達12a的驅動力而旋轉時,螺母部12c將沿著螺桿軸12b延伸的方向直線移動。與此同時,固定有螺母部12c的左右搖擺框架10將往左右方向來移動。
隨著左右搖擺框架10在左右方向上移動,移動塊13F、13B則在導軌11F、11B上往左右方向移動。藉由此種構造,左右搖擺框架10的運動由導軌11F、11B引導。因此,左右搖擺框架10的動作係穩定的。
此外,根據左右搖擺框架10往左右方向的往復運動,設置在左右搖擺框架10上方的前後搖擺框架20及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也能夠往左右方向來回移動。
[前後方向的搖擺]
搖擺裝置100包括:使前後搖擺框架20往復運動的驅動裝置22;和引導前後搖擺框架20的往復運動的一對導軌21L、21R。第1圖中的箭頭S2為表示前後搖擺框架20的移動方向。
一對導軌21L、21R在前後方向上以直線狀延伸。一對導軌21L、21R在左右方向彼此分開並且固定到左右搖擺框架10。
分別在一對導軌21L、21R上移動的一對移動塊23L、23R為固定到前後搖擺框架20的下面。移動塊23L、23R組裝到導軌21L、21R,以便分別可往形成在導軌21L、21R的左側表面和右側表面的前後方向延伸的凹槽來移動。
驅動裝置22包括馬達22a;利用馬達22a的驅動力而旋轉的
螺桿軸22b;以及讓螺桿軸22b插入的螺母部22c。螺母部22c固定在前後搖擺框架20的下面。
螺桿軸22b往前後方向延伸,在該圓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狀凹槽。螺母部22c包括隨著螺桿軸22b的旋轉而直線運動的構造。例如,當螺桿軸22b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時,螺母部22c往前移動,而螺桿軸22b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則螺母部22c往後移動。
當螺桿軸22b利用馬達22a的驅動力而旋轉時,螺母部22c將沿著螺桿軸22b延伸的方向直線移動。與此同時,固定有螺母部22c的前後搖擺框架20係往前後方向移動。
隨著前後搖擺框架20在前後方向移動,移動塊23L、23R則在導軌21L、21R上往前後方向移動。利用如此構造,前後搖擺框架20的運動係由導軌21L、21R引導。因此,前後搖擺框架20的動作係穩定的。
此外,因應於前後搖擺框架20在前後方向的往復運動,設置在前後搖擺框架20上方的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也沿著前後方向進行往復運動。
[左右傾斜方向的搖擺]
搖擺裝置100包括:往左右方向延伸並以既定曲率彎曲的一對導軌31F、31B;往左右方向以線性延伸的一個導軌31C;以及使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往復運動的驅動裝置32。
於第一實施例中,導軌31F、31B係圓弧狀,該圓弧狀係從中心向左右方向的兩端往上彎曲。
於圖中,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係以虛擬線(兩點劃線)表示,以便更容易理解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所覆蓋部分的構造。此外,左右
傾斜搖擺框架30由透明構件製成,且從外部可以看到被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實際覆蓋的部分。
上述前後搖擺框架20,包含:矩形平面狀的平板20a;及在平板20a的前端向上豎起的前側板20F和在平板20a的後端向上豎起的後側板20B。
導軌31F固定到前後搖擺框架20(對應於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單獨底座)的前側板20F的前表面。導軌31B固定到前後搖擺框架20的後側板20B的後表面。此外,導軌31C固定在前後搖擺框架20的平板20a的上表面。
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包含有:載置部30a,直接或間接放置有做為被擺動體的座椅上;前支撐部30F,從載置部30a向下延伸並支撐載置部30a;及後支撐部30B,從載置部30a向下延伸並支撐載置部30a。
載置部30a係包括矩形平面狀的平板。前支撐部30F係從載置部30a的前端向下延伸的平板。後支撐部30B係從載置部30a的後端向下延伸的平板。
移動塊33F固定到前支撐部30F的內表面(後表面)。此外,移動塊33B固定到後支撐部30B的內表面(前表面)。移動塊33F、33B組裝到導軌31F、31B,以便分別可往形成在導軌31F、31B的上側表面和下側表面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凹槽來移動。
此外,雖然沒有圖式,但於移動塊33F、33B可內建有球體的滾珠,滾珠係可在形成於導軌31F、31B中的凹槽中滾動。藉由採用此種構造,移動塊33F、33B就可以在導軌31F、31B上平滑地移動。此種結構對於使沿著導軌31F、31B等彎曲形狀的導軌移動的移動塊的移動的順暢化特別有效。另外,其他的移動塊13F、13B等移動塊也可以採用內置
有在導軌上滾動的球體滾珠的結構。
驅動裝置32包括馬達32a;螺桿軸32b,其透過馬達32a的驅動力旋轉;以及螺母部32c,其插穿螺桿軸32b。
螺桿軸32b往左右方向延伸,在其外圓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狀凹槽。螺母部32c包括隨著螺桿軸32b的旋轉而直線運動的結構。
例如,當螺桿軸32b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時,螺母部32c便向左移動,而當螺桿軸32b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時,螺母部32c則向右移動。
當螺桿軸32b利用馬達32a的驅動力而旋轉時,螺母部32c將沿著螺桿軸32b延伸的方向直線移動。
另外,在螺母部32c的下面固定有移動塊33C。移動塊33C組裝到導軌31C,以便可沿著往形成在導軌31C的前側表面和後側表面上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凹槽來移動。
此外,往上下方向延伸的前上下導軌321cF固定到螺母部32c的前側表面。往上下方向延伸的後上下導軌321cB固定到螺母部分32c的後側表面。
此外,移動塊322cF以可上下移動的方式被安裝到前側上下導軌321cF,移動塊322cB以上下移動的方式被安裝到後側上下導軌321cB。
往前延伸的前支撐軸323cF被固定到移動塊322cF。此外,往後延伸的後支撐軸323cB被固定到移動塊322cB。如第1圖等所示,前支撐軸323cF和後支撐軸323cB具有圓柱形狀。
前支撐軸323cF的前端部嵌入到形成於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前支撐部30F中的軸承槽301F中。軸承槽301F以可旋轉方式支撐前支
撐部30F。
後支撐軸323cB的後端部嵌入到形成於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後支撐部30B中的軸承槽301B中。軸承槽301B以可旋轉方式支撐後支撐部30B。
以下,茲說明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操作的細節。第3圖所示的箭頭S31為表示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向右傾斜時之各部分的移動方向。如後述所言,各個部分的動作為連動性,同時執行向箭頭S31的移動。
同樣地,第4圖所示的箭頭S32為表示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向左傾斜時之各部分的移動方向。同時執行向箭頭S32的移動。
第2圖為表示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載置部30a與搖擺裝置100中的底座40呈平行的狀態。亦即,表示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為未傾斜的狀態。第3圖表示在搖擺裝置100中利用將螺母部32c從第2圖所示的狀態向右移動而使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載置部30a相對於底座40傾斜的狀態。亦即,表示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向右傾斜的狀態。第4圖為表示在搖擺裝置100中利用將螺母部32c從第2圖所示的狀態向左移動而使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載置部30a相對於底座40傾斜的狀態。亦即,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向左傾斜的狀態。
當螺桿軸32b利用馬達32a的驅動力而旋轉時,螺母部32c往螺桿軸32b延伸的方向移動。亦即,螺母部32c往左右方向移動。隨著螺母部32c往左右方向移動,前支撐軸323cF和後支撐軸323cB往左右方向移動。此外,由前支撐軸323cF和後支撐軸323cB所支撐的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往左右方向移動。
此時,固定於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前支撐部30F的移動塊33F沿導軌31F移動。亦即,當移動塊33F從導軌31F的中心往右移動時,
移動塊33F會依據導軌31F的形狀傾斜其姿勢同時向上移動,當移動塊33F從導軌31F的中心往左移動時,移動塊33F依據導軌31F的形狀傾斜其姿勢同時向上移動。
相同地,固定到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後支撐部30B的移動塊33B將沿著導軌31B移動。亦即,隨著移動塊33B從導軌31B的中心往右移動,移動塊33B將依據導軌31B的形狀傾斜其姿勢同時向上移動,當移動塊33B從導軌31B的中心向左移動時,移動塊33B依據導軌31B的形狀傾斜其姿勢同時移動。
隨著移動塊33F和移動塊33B在傾斜姿態的同時向上移動,固定有移動塊33F與移動塊33B的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前支撐部30F和後支撐部30B也傾斜姿勢同時向上移動。
此外,隨著前支撐部30F和後支撐部30B在其姿勢傾斜的同時向上移動,前支撐軸323cF和後支撐軸323cB向上移動。此時,由前支撐部30F和後支撐部30B傾斜而發生的旋轉方向的運動,係藉由讓前支撐軸323cF和後支撐軸323cB及此等軸承槽301F和軸承槽301B相對旋轉而被吸收。
此外,隨著前支撐軸323cF和後支撐軸323cB向上移動,移動塊322cF和移動塊322cB向上移動。此時,移動塊322cF和移動塊322cB分別沿著前上下導軌321cF和後上下導軌321cB向上移動。
在根據上述第一實施例的搖擺裝置100中,做為被搖擺體的座椅可以往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和左右傾斜方向來搖擺。利用以此種方式實現三個方向的移動,讓使用者感受到更逼真的臨場感。此外,由於左右搖擺框架10、前後搖擺框架20和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均採用沿導軌移動的構造,而該導軌係安裝有固定到此等的移動塊,因此可讓每個的搖擺框架
之往復運動穩定。結果,做為被搖擺體的座椅可以根據所期望來移動。此外,在第一實施例的構造中,與做為習知例所述的使用伸縮缸的構造相比,可以縮小上下方向的尺寸。因此,抑制了用於配置搖擺裝置100的空間的限制。
此外,在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中,前支撐部30F和後支撐部30B從載置部30a向下延伸,利用採用移動塊33F、33B固定到前支撐部30F和後支撐部30B的構造,可以確保螺母部32c的移動空間,且可以防止裝置在上下方向變大。
此外,在第一實施例中,已顯示在載置部30a之前後分別設置支撐部的示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支撐部可以被構造為僅設置在前部或後部。
此外,左右搖擺框架10、前後搖擺框架20和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由獨立的驅動裝置驅動,且可以同時驅動。例如,驅動裝置12可以使左右搖擺框架10往左右進行往復運動,而驅動裝置22可以使前後搖擺框架20往前後進行往復運動。結果,座椅可以往左右方向和前後方向同時搖擺。
此外,例如,在左右傾斜搖擺架30為傾斜的同時,左右傾斜框架10可往左右進行往復運動。結果,坐在座椅上的使用者可以體驗到施加離心力並且使車輛左右振動的情況。
此外,於第一實施例中,顯示出從下方依次設置有左右搖擺框架10、前後搖擺框架20和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構造,但每個搖擺框架的排列順序並不限於此。例如,左右搖擺框架10或前後搖擺框架20可以設置在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上方。於此種情況下,做為被搖擺體的座椅係透過左右搖擺框架10或前後搖擺框架20放置在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
載置部30a。如此一來,座椅可以透過構成搖擺裝置100的一部分的構件間接地放置在載置部30a上。
然而,較佳地在頂部設置有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此乃因為利用在頂部設置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可以最小化用於驅動左右傾斜框架30的扭矩。
此外,搖擺裝置100可以包括至少一個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亦即,左右搖擺框架10和前後搖擺框架20並非必需的。例如,搖擺裝置100可以不包括左右搖擺框架10,而可以包括前後搖擺框架20和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
於第一實施例中,顯示移動塊33F、33B組裝到導軌31F、31B的構造,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例如,除了分別配置在導軌31F、31B的上方和下方之外,還可以設置隨著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移動而在導軌31F、31B上旋轉的輪子等。
此外,於第一實施例中,顯示圓弧狀導軌31F、31B係從中心往左右方向的兩端朝上彎曲,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例如,導軌31F、31B可以包括從中心向左右方向的兩端向朝下彎曲的圓弧狀。
此外,於第一實施例中,由於彎曲的導軌31F、31B的曲率為恆定,所以在導軌31F、31B上移動的移動塊33F、33B的移動係平滑且穩定的。然而,彎曲的導軌31F、31B的曲率不必為恆定的。
於第一實施例中,顯示設置有一對(兩個)諸如導軌11F、11B的導軌的示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導軌可以為一根,也可以為三根以上。
於第一實施例中,係採用能夠在左右方向、前後方向和左右傾斜方向上移動的構造,但利用將搖擺裝置100的設置方向改變90度,可
以在前後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後傾斜方向上移動。亦即,搖擺裝置100可以配置成使得驅動裝置32的螺桿軸32b延伸的方向係前後方向。於此種情況下,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操作以前後傾斜。此使得使用者可以體驗車輛在往前或往後傾斜的道路上行駛的情況。
此外,於第一實施例中,已顯示左右搖擺框架10和前後搖擺框架20往彼此正交的方向上移動的示例,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至少左右搖擺框架10和前後搖擺框架20可以係以可移動的方式彼此相交。這同樣適用於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亦即,使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往復運動的螺桿軸32b延伸的方向不限於與左右搖擺框架10和前後搖擺框架20的移動方向正交或平行的方向。
[第二個實施例]
接下來,茲參照第6圖說明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搖擺裝置200。此外,相同的附圖標記用於與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搖擺裝置100的構造相同的構造,並且將省略其詳細說明。
搖擺裝置200係在搖擺裝置100的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上進一步具備有前後傾斜搖擺框架50。亦即,除了左右方向、前後方向和左右傾斜方向之外,該構造還能夠在前後傾斜方向上移動。此使得使用者可以體驗到車輛在往前或往後傾斜的道路上行駛的情況。
搖擺裝置200包括:沿前後方向延伸並以既定曲率彎曲的一對導軌51L、51R;一個沿前後方向延伸的導軌51C;及使前後傾斜搖擺框架50往復運動的驅動裝置52。
導軌51L、51R包括從中央朝向前後方向的兩端往上彎曲的圓弧狀。
此外,在第二實施例中,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被支撐部)包含:在其左端向上豎起的左側板130L;和在其右端向上豎起的右側板130R。
導軌51L係固定在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左側板130L的左表面。導軌51R係固定在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右側板130R的右表面。此外,導軌51C係固定到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頂面。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不必包括左側板130L和右側板130R。於那種情況下,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包括足以將導軌51L固定在其左表面上的寬度,且於該右表面上包括足以固定導軌51R的寬度即可。
前後傾斜搖擺框架50包含:直接或間接地放置做為被擺動體的座椅之載置部50a;從載置部50a往下延伸並支撐載置部50a的左支撐部50L;及從載置部50a往下延伸並支撐載置部50a的右支撐部50R。
載置部50a係包括矩形平面狀的平板。左支撐部50L係從載置部50a的左端往下延伸的平板。右支撐部50R係從載置部50a的右端往下延伸的平板。
移動塊53L係固定到左支撐部50L的內表面(右表面)。此外,移動塊53R係固定到右支撐部50R的內表面(左表面)。移動塊53L、53R組裝到導軌51L、51R,以便分別可往形成在導軌51L、51R的上側表面和下側表面上的前後方向延伸的凹槽來移動。
驅動裝置52包括馬達;利用馬達的驅動力而旋轉的螺桿軸52b;以及螺桿軸52b穿插的螺母部52c。
螺桿軸52b沿前後方向延伸,且在其外圓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狀凹槽。螺母部52c具有隨著螺桿軸52b的旋轉而直線運動的構造。
例如,當螺桿軸52b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時,螺母部52c
向前移動,而當螺桿軸52b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時,則螺母部52c向後移動。
當螺桿軸52b利用馬達的驅動力而旋轉時,螺母部52c將沿著螺桿軸52b延伸的方向直線移動。
另外,在螺母部52c的下面固定有移動塊53C。移動塊53C組裝到導軌51C,從而可沿著往形成在導軌51C的左側表面和右側表面上的前後方向延伸的凹槽來移動。
另外,在螺母部52c的左側面固定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側上下導軌521cL。在螺母部52c的右側表面固定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右側上下導軌521cR。
此外,移動塊522cL以可上下移動的方式被安裝到左側上下導軌521cL,移動塊522cR以可上下移動的方式被安裝到右側上下導軌521cR。
向左延伸的左側支撐軸523cL被固定到移動塊522cL。此外,向右延伸的右側支撐軸523cR被固定到移動塊522cR。
左側支撐軸523cL的左端部被嵌入到形成在前後傾斜搖擺框架50的左側支撐部50L的軸承槽中。該軸承槽以可旋轉方式支撐左側支撐部50L。
右側支撐軸523cR的右端部嵌入到形成在前後傾斜搖擺框架50的右側支撐部分50R的軸承槽中。該軸承槽以可旋轉方式支撐右側支撐部50R。
儘管移動方向與第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左右傾斜搖擺框架30的移動方向不同,但包括上述構造的前後傾斜搖擺框架50係以相同的原理搖擺。
在根據第二實施例的搖擺裝置200中,係利用可在四個方向的搖擺,進而讓使用者感受到更逼真的臨場感。
100:搖擺裝置
10:左右搖擺框架
20:前後搖擺框架
30:左右傾斜搖擺框架
40:底座
12,22,32:驅動裝置
11F,11B,31C:導軌
13F,23R,33C,33F,322cF:移動塊
12a,22a,32a:馬達
12b,22b,32b:螺桿軸
21L,21R,31F:導軌
20B:後側板
20F:前側板
20a:矩形平板
30a:載置部
30F:前支撐部
30B:後支撐部
321cB:後上下導軌
321cF:前上下導軌
301F,301B:軸承槽
323cF:前支撐軸
323cB:後支撐軸
32c:螺母部
S1,S2:箭頭
Claims (13)
- 一種搖擺裝置,係讓被擺動體搖擺,該搖擺裝置包括:第一搖擺框架,其包含有:第一載置部,直接或間接放置有該被擺動體;及第一支撐部,從該第一載置部向下延伸並支撐該第一載置部,第一驅動裝置,往復移動該第一搖擺框架;第一底座,與該第一搖擺框架分離;以及第一導軌,設置在該第一底座上,引導該第一搖擺框架的往復移動,該第一導軌往上下方向彎曲以隨著該第一搖擺框架的往復移動而使該第一載置部傾斜。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搖擺裝置,包括:第二搖擺框架;第二驅動裝置,往復移動該第二搖擺框架;第二底座,與該第二搖擺框架分離;以及第二導軌,設置在該第二底座上,且引導該第二搖擺框架的往復移動。
- 如請求項2所述之搖擺裝置,包括:第三搖擺框架;第三驅動裝置,往復移動該第三搖擺框架;第三底座,與該第三搖擺框架分離;以及直線狀的第三導軌,設置在該第三底座上,且往與該第二導軌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該第二導軌係引導該第三搖擺框架移動。
- 如請求項3所述之搖擺裝置,其中該第一底座為該第二搖擺框架或該第三搖擺框架。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搖擺裝置,包括: 第四搖擺框架,其包含有:被支撐部及從該被支撐部向下延伸並支撐該被支撐部之第二支撐部;第四驅動裝置,使該第四搖擺框架在往復移動該第一搖擺框架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往復移動;第四底座,與該第四搖擺框架分離;以及第四導軌,設置在該第四底座上,且引導該第四搖擺框架的往復移動,該第四導軌往上下方向彎曲以隨著該第四搖擺框架的往復移動而使該被支撐部傾斜。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搖擺裝置,其中該第一底座為被支撐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搖擺裝置,其中該第一底座具有向上延伸的側壁,該第一導軌設置於該側壁的側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搖擺裝置,其中沿該第一導軌移動的移動塊固定到該第一支撐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搖擺裝置,其中該第一驅動裝置包含:馬達;螺桿軸,其透過該馬達的驅動力旋轉;及螺母部,其包括插穿該螺桿軸並隨著該螺桿軸的旋轉而往復運動的結構,藉由伴隨該螺桿軸的旋轉的往復運動而讓該第一支撐部往復運動。
- 如請求項9所述之搖擺裝置,其中該螺母部設有往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導軌,且包括:支撐軸,以可旋轉方式支撐該第一支撐部;及上下移動塊,設置在該支撐軸上,沿該上下導軌而上下移動。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搖擺裝置,其中該第一導軌係以一定曲率彎曲。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搖擺裝置,其中該第一導軌朝其延伸方向的兩端向上彎曲。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搖擺裝置,其中該第一導軌朝其延伸方向的兩端向下彎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20/025534 WO2022003783A1 (ja) | 2020-06-29 | 2020-06-29 | 動揺装置 |
WOPCT/JP2020/025534 | 2020-06-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00248A TW202200248A (zh) | 2022-01-01 |
TWI796669B true TWI796669B (zh) | 2023-03-21 |
Family
ID=76083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14129A TWI796669B (zh) | 2020-06-29 | 2021-04-20 | 搖擺裝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2) | JP6882818B1 (zh) |
TW (1) | TWI796669B (zh) |
WO (1) | WO2022003783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62888A (ja) * | 1989-08-21 | 1991-07-12 | Toogo:Kk | 遊戯用揺動装置 |
JPH0531263A (ja) * | 1991-07-25 | 1993-02-09 | Kyushu Hitachi Maxell Ltd | 電気かみそり |
US6796908B2 (en) * | 2001-06-14 | 2004-09-28 | Creative Kingdoms, Llc | Interactive dark ride |
US6991549B2 (en) * | 2003-07-24 | 2006-01-31 | Wonderworks Llc | Sound producing play apparatus |
TWM577336U (zh) * | 2019-01-04 | 2019-05-01 | 寬鑫有限公司 | Large swinging seesaw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8779A (ja) * | 1996-07-17 | 1998-02-03 | Kazuya Kudo | 揺動装置 |
JP2945884B2 (ja) * | 1997-06-13 | 1999-09-06 | コナミ株式会社 | 体感ドライブ装置 |
JPH119846A (ja) * | 1997-06-27 | 1999-01-19 | Takatani Eng:Kk | 可動テーブル装置 |
JP2002014012A (ja) * | 2000-06-30 | 2002-01-18 | Central Japan Railway Co | 鉄道の左右定常加速度模擬装置 |
-
2020
- 2020-06-29 JP JP2021506589A patent/JP6882818B1/ja active Active
- 2020-06-29 WO PCT/JP2020/025534 patent/WO202200378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
- 2021-04-20 TW TW110114129A patent/TWI796669B/zh active
- 2021-04-26 JP JP2021074312A patent/JP2022013687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62888A (ja) * | 1989-08-21 | 1991-07-12 | Toogo:Kk | 遊戯用揺動装置 |
JPH0531263A (ja) * | 1991-07-25 | 1993-02-09 | Kyushu Hitachi Maxell Ltd | 電気かみそり |
US6796908B2 (en) * | 2001-06-14 | 2004-09-28 | Creative Kingdoms, Llc | Interactive dark ride |
US6991549B2 (en) * | 2003-07-24 | 2006-01-31 | Wonderworks Llc | Sound producing play apparatus |
TWM577336U (zh) * | 2019-01-04 | 2019-05-01 | 寬鑫有限公司 | Large swinging seesaw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003783A1 (ja) | 2022-01-06 |
TW202200248A (zh) | 2022-01-01 |
JP2022013687A (ja) | 2022-01-18 |
JPWO2022003783A1 (zh) | 2022-01-06 |
JP6882818B1 (ja) | 2021-06-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53903B2 (en) | Motion simulator | |
KR100597114B1 (ko) | 밸런스 훈련장치 | |
US20150030999A1 (en) | Motion simulator | |
CN1164910A (zh) | 摩托车模拟体验设备的操作装置 | |
KR101976375B1 (ko) | 가상 시뮬레이션 장치 | |
TWI796669B (zh) | 搖擺裝置 | |
EP3804826A1 (en) | Virtual simulation device | |
KR102187541B1 (ko) | 다중체험이 가능한 가상현실 인터랙션 모듈시스템 | |
CN101856550B (zh) | 具主被动功能的平衡训练机 | |
KR101677953B1 (ko) | 특수효과 체감형 모션발판이 구비된 모션체어 | |
KR102580729B1 (ko) | 모션 시뮬레이터 | |
KR101900344B1 (ko) | 탱크 바이크 시뮬레이션 장치 | |
KR101848427B1 (ko) | 사이클 거치형 무동력 시뮬레이션 장치 | |
JP4296515B2 (ja) | オートバイゲーム機の操作装置 | |
KR101487984B1 (ko) | 게임시뮬레이터 | |
JP4349537B2 (ja) | シミュレータ | |
JPH0752894Y2 (ja) | 映像観覧施設の客席動揺装置 | |
JP2007047419A (ja) | 起震装置 | |
JP2560930Y2 (ja) | 揺動遊戯機 | |
KR20170047521A (ko) | 승마 운동기구 구동장치 | |
JP2000254356A (ja) | 揺動装置 | |
TW202347276A (zh) | 具有模擬力回饋之座椅裝置以及模擬駕駛的力量感受方法 | |
CN118544322A (zh) | 一种双缸多自由度运动平台 | |
CN116097331A (zh) | 运动模拟器 | |
JP2000254355A (ja) | 傾斜揺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