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2607B - 光學元件驅動裝置、成像光學模組與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學元件驅動裝置、成像光學模組與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82607B TWI782607B TW110124385A TW110124385A TWI782607B TW I782607 B TWI782607 B TW I782607B TW 110124385 A TW110124385 A TW 110124385A TW 110124385 A TW110124385 A TW 110124385A TW I782607 B TWI782607 B TW I78260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 optical element
- driving
- imaging optical
- electrical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5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96
- 230000005294 ferro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8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4000273256 Phragmites commun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44992 flock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0396 iro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38 somato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8—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coil systems moving upon intermittent or reversed energisation thereof by interaction with a fixed field system, e.g. permanent magne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5/02—Lateral adjustment of le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009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or electronic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9—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having zoom func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包含固定體、載體、支撐機構件及電磁驅動組件。載體容納至少一光學元件且具有相對於固定體作動的至少一自由度。支撐機構件連接於載體與固定體,且支撐機構件提供以使載體具有所述自由度。電磁驅動組件用以驅動載體相對於固定體作動。電磁驅動組件包含驅動線圈、驅動磁石及鐵磁性元件。驅動線圈設置於載體。驅動磁石設置於固定體並與驅動線圈相對設置。鐵磁性元件嵌設於載體並包含導磁部及電連接部成型於一體。導磁部面向驅動線圈及驅動磁石至少其中一者。電連接部顯露於載體的表面且與驅動線圈電性連接。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光學元件驅動裝置、成像光學模組與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適用於電子裝置的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和成像光學模組。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更加精進,使得電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畫素可達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備高成像品質的光學鏡頭儼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此外,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配備光學鏡頭的手機裝置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對於光學鏡頭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樣化。
近年來,電子產品朝向輕薄化發展,然傳統的光學鏡頭已難以同時滿足微型化和高成像品質的需求。現今的取像裝置多具有自動對焦、光學防手震及變焦等功能,然為了實現所述各種功能,取像裝置的結構變得相對複雜且其尺寸也隨之增加,從而使得電子裝置的體積增大。一般習知的光學鏡頭在有限的空間中,難以透過有限的零組件空間配置出可有效驅動光學元件的驅動機構,從而必須犧牲光學鏡頭的整體尺寸,以增加其內部空間供設置驅動元件,達到移動光學元件所需的有效驅動力。
鑒於以上提到的問題,本發明揭露一種光學元件驅動裝置、成像光學模組與電子裝置,可在有限的模組內部空間下減少驅動機構的零件數量,並且仍能達到移動光學元件所需的有效驅動力,藉以可控制光學模組的整體體積,達到電子裝置的小型化。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包含一固定體、一載體、一支撐機構件以及一電磁驅動組件。載體用以容納至少一光學元件,且載體具有相對於固定體作動的至少一自由度。支撐機構件連接於載體與固定體,且支撐機構件提供以使載體具有所述至少一自由度。電磁驅動組件用以驅動載體相對於固定體作動。電磁驅動組件包含一驅動線圈、一驅動磁石以及一鐵磁性元件。驅動線圈設置於載體。驅動磁石設置於固定體並與驅動線圈相對設置。鐵磁性元件嵌設於載體,且鐵磁性元件具有相對於固定體作動的所述至少一自由度。鐵磁性元件為一體成型並包含一導磁部以及一第一電連接部。導磁部面向驅動線圈及驅動磁石至少其中一者。第一電連接部顯露於載體的表面,且第一電連接部與驅動線圈電性連接。
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光學模組,包含前述的光學元件驅動裝置以及一成像組件,其中成像組件包含沿成像光路依序排列的光學元件。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的成像光學模組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成像光學模組的成像面。
根據本發明所揭露之光學元件驅動裝置、成像光學模組與電子裝置,透過在載體設置具有導電性的鐵磁性元件,藉以可引導電磁驅動組件的磁場分布以提高驅動力,並且可改善驅動線圈因電性需求而受限的空間分布,藉此增加設計自由度。此外,鐵磁性元件同時具有導磁的功能以及電路連接的功能,藉以可減少光學元件驅動裝置的零件,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以上之關於本揭露內容之說明及以下之實施方式之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之精神與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之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之解釋。
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明之詳細特徵以及優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並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之內容、申請專利範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發明相關之目的及優點。以下之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觀點,但非以任何觀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其包含一固定體、一載體、一支撐機構件以及一電磁驅動組件。載體用以容納至少一光學元件,且載體具有相對於固定體作動的至少一自由度。其中,光學元件可以是透鏡、面鏡、遮光元件、稜鏡或濾光元件等,且載體根據光學元件的種類可以進一步定義為透鏡載體、稜鏡載體等。另外,固定體可例如是外殼、平台、或是被上述載體作為基準的另一載體。支撐機構件連接於載體與固定體,且支撐機構件提供以使載體具有所述相對於固定體作動的至少一自由度。
電磁驅動組件用以驅動載體相對於固定體作動,且電磁驅動組件包含一驅動線圈、一驅動磁石以及一鐵磁性元件。驅動線圈設置於載體。驅動磁石設置於固定體並與驅動線圈相對設置。鐵磁性元件嵌設於載體,從而鐵磁性元件與載體同樣具有所述相對於固定體作動的至少一自由度。其中,鐵磁性元件可透過埋入射出一體成型於載體,具體舉例來說,鐵磁性元件嵌入載體的方法可例如是透過埋入注塑成型。然而,本發明不以上述方法為限,在部分實施態樣中,鐵磁性元件嵌入載體的方法亦可例如是透過熱鉚接於熱塑性載體上。鐵磁性元件為一體成型並包含一導磁部以及一第一電連接部,其中導磁部面向驅動線圈及驅動磁石至少其中一者,第一電連接部顯露於載體的表面,且第一電連接部與驅動線圈電性連接。藉此,鐵磁性元件同時具有導磁的功能以及電路連接的功能,藉以可減少光學元件驅動裝置的零件,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所揭露的光學元件驅動裝置透過在載體設置具有導電性的鐵磁性元件,藉以可引導電磁驅動組件的磁場分布以提高驅動力,並且可改善驅動線圈因電性需求而受限的空間分布,藉此增加設計自由度。
驅動磁石具有一對應表面,對應表面可同時面向導磁部與驅動線圈,且導磁部較驅動線圈遠離對應表面。藉此,透過上述空間配置,可引導驅動磁石的磁場分布,藉以提高通過驅動線圈的磁通量。
鐵磁性元件的導磁部可被驅動線圈所環繞。藉此,透過上述空間配置,導磁部可被驅動線圈磁化,藉以提高驅動線圈的磁場強度。
支撐機構件可包含一簧片,且簧片具有導電性。鐵磁性元件還可包含一第二電連接部,第二電連接部與簧片電性連接,且簧片經由第二電連接部以及第一電連接部而與驅動線圈形成電性串聯。藉此,可避免驅動線圈與簧片直接接觸而影響簧片的平整度,藉以提高組裝良率;並且,可改善簧片與驅動線圈因電性需求而受限的空間分布,藉以增加設計自由度。
第二電連接部可包含一接觸區以及一彈性區,其中接觸區與簧片實體接觸,且彈性區與接觸區連接並常態施予接觸區朝向簧片方向的一彈性力。藉此,可使鐵磁性元件與簧片達成電性連接,並可避免因使用焊接的手法而造成簧片的翹曲,藉以進一步提高組裝良率。
載體可包含一鏡筒部以及一安裝部,其中光學元件設置於鏡筒部,且鏡筒部、支撐機構件、驅動線圈及鐵磁性元件皆設置於安裝部;藉此,光學元件可預組裝於鏡筒部,再安裝於安裝部,藉以改善生產流程。然而,本發明不以上述載體係為兩件式的結構為限,在其他實施態樣中,載體可經由注塑一體成型,載體包含一內側面,且內側面與光學元件直接接觸;藉此,可減少組裝公差。
鐵磁性元件可透過沖壓成型而整體形成有剪切面、撕扯面以及截斷面,其中撕扯面與剪切面相對設置,且截斷面連接剪切面與撕扯面。其中,驅動線圈不與撕扯面實體接觸。在沖壓方法中,鐵磁性元件會同時產生剪切面、與剪切面相背的撕扯面以及連接於兩者之間的截斷面,其中在剪切面與截斷面的交會處具有塑性變形產生的圓角,而在撕扯面與截斷面的交會處則會有因撕扯而產生的毛邊。因此,透過將驅動線圈配置為不與第一電連接部上的撕扯面實體接觸的設計,可避免驅動線圈被毛邊截斷的風險。請參照圖39和圖40,係繪示鐵磁性元件ME透過沖壓成型的過程示意圖,如圖39和圖40所示,一板件SHM受到沖頭PU和下模LD的剪切而截斷,從而製成鐵磁性元件ME。請再參照圖41,係繪示圖40之區域EL7的放大示意圖,可見鐵磁性元件ME在沖壓成型後其剪切面SS與截斷面CS的交會處具有塑性變形產生的圓角DR,而在撕扯面TS與截斷面CS的交會處則會有因撕扯而產生的毛邊BR。
鐵磁性元件的第一電連接部可設置於載體的一柱狀結構,其中撕扯面位於第一電連接部的部分面向柱狀結構,且剪切面位於第一電連接部的部分與驅動線圈實體接觸;藉此,透過將撕扯面覆蓋於載體上,可更進一步避免驅動線圈被毛邊截斷的風險。其中,驅動線圈可包含兩個導線終端,且其中一導線終端纏繞於柱狀結構並與第一電連接部的剪切面實體接觸以達成電性連接;藉此,在導線終端固定於柱狀結構的同時一併完成與鐵磁性元件的電性連接,藉以減少組裝工序。
光學元件驅動裝置還可包含一遮光層,且遮光層設置於鐵磁性元件。更進一步來說,鐵磁性元件可有至少一部份不被載體覆蓋,且遮光層設置於鐵磁性元件不被載體覆蓋的所述部份。藉此,可避免光線透過鐵磁性元件反射而影響光學性質,譬如在成像光學模組中,透過鐵磁性元件反射的光線會產生眩光而影響成像品質。其中,遮光層可進一步是具有阻尼功能的阻尼層。在一種實施態樣中,載體於鐵磁性元件顯露於外的位置可具有一容膠槽,而遮光層可為設置於所述容膠槽的一阻尼,藉此可減少載體作動時的抖動。
光學元件驅動裝置還可包含一電性阻隔層,且電性阻隔層設置於鐵磁性元件。更進一步來說,鐵磁性元件可有至少一部份不被載體覆蓋,且電性阻隔層設置於鐵磁性元件不被載體覆蓋的所述部份。藉此,可避免鐵磁性元件外露的部分發生電性連接,藉以確保驅動裝置的功能性。其中,電性阻隔層可進一步是具有阻尼功能的阻尼層。在一種實施態樣中,電性阻隔層可同時具有遮光的效果,以避免非成像光透過鐵磁性元件的反射進入電子感光元件而產生眩光。
本發明提供一種成像光學模組,其包含前述的光學元件驅動裝置以及一成像組件,其中成像組件包含位於成像光路上的所述光學元件。
載體可具有沿成像光路作動的自由度。藉此,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可使成像光學模組具有變焦或對焦的功能性。詳細來說,磁極方向的設置會影響載體的作動方向,舉例來說,請參照圖42,係繪示有磁石MG的磁極方向係配置為可提供載體CB沿成像光路PL移動的示意圖,當磁極方向的設置是平行於成像光路PL時,載體CB可沿成像光路PL移動而產生變焦或對焦的效果。
載體可具有垂直成像光路作動的自由度。藉此,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可使成像光學模組具有防手震或偏移光軸的功能。詳細來說,磁極方向的設置會影響載體的作動方向,舉例來說,請參照圖43,係繪示有磁石MG的磁極方向係配置為可提供載體CB沿垂直成像光路PL方向移動的示意圖,當磁極方向的設置是垂直於成像光路PL時,載體CB可沿垂直成像光路PL的方向移動而產生防手震或偏移光軸的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前述的成像光學模組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成像光學模組的一成像面上。
上述本發明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及成像光學模組中的各技術特徵皆可組合配置,而達到對應之功效。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1至圖11,其中圖1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和電子感光元件的立體示意圖,圖2繪示圖1之成像光學模組和電子感光元件的分解示意圖,圖3繪示圖2中的成像組件和電子感光元件的分解示意圖,圖4繪示圖1之成像光學模組的立體剖切示意圖,圖5繪示圖2之其中一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圖6繪示圖2中的鐵磁性元件嵌設於安裝部的立體示意圖,圖7繪示圖2中的第一簧片連接於安裝部且電性連接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圖8繪示圖7之區域EL1的放大示意圖,圖9繪示圖7之區域EL1中第一簧片和鐵磁性元件的放大示意圖,圖10繪示圖2中的驅動線圈和第一簧片皆設置於安裝部且電性連接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且圖11繪示圖10之其中一組驅動線圈、柱狀結構和鐵磁性元件的連接關係示意圖。
成像光學模組1包含一成像組件10以及一光學元件驅動裝置30,其中成像組件10包含多個光學元件11。此外,一電子感光元件2設置於成像光學模組1的一成像面IMG上。如圖3所示,光學元件11包含了多個透鏡LE以及多個遮光元件SE,且透鏡LE和遮光元件SE沿成像光路PL依序排列。
光學元件驅動裝置30包含一固定體31、一載體33、一支撐機構件35以及一電磁驅動組件37,其中固定體31包含一外殼311以及一基座313。外殼311設置於基座313並形成一容置空間,以供載體33、支撐機構件35及電磁驅動組件37設置。
載體33包含一鏡筒部331以及一安裝部333,其中鏡筒部331設置於安裝部333,且光學元件11容置於鏡筒部331。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11例如先預組裝於鏡筒部331,接著與光學元件11組裝的鏡筒部331再被安裝於安裝部333,藉以改善生產流程。
支撐機構件35包含兩個第一簧片351以及一第二簧片353,其中第一簧片351具有導電性並連接於安裝部333與基座313,且第二簧片353連接於安裝部333與外殼311,從而支撐機構件35能使載體33具有相對於固定體31作動的至少一自由度。每個第一簧片351包含一載體連接部3511、兩個固定體連接部3513以及兩個彈臂部3515,其中載體連接部3511連接於載體33的安裝部333。固定體連接部3513連接於固定體31的基座313,且彈臂部3515連接固定體連接部3513和載體連接部3511。
電磁驅動組件37用以驅動載體33相對於固定體31作動,且電磁驅動組件37包含分別設置於安裝部333相對兩側的兩個驅動線圈371、兩個驅動磁石373以及兩個鐵磁性元件375,兩個驅動線圈371透過同一條導線形成。
如圖2、圖4、圖6和圖10所示,驅動線圈371設置於載體33的安裝部333的線圈安裝位置CP,且驅動磁石373設置於固定體31並與驅動線圈371相對設置。
鐵磁性元件375例如透過埋入注塑成型或熱鉚接於熱塑性載體33的安裝部333上,從而鐵磁性元件375嵌設於載體33的安裝部333而與載體33同樣具有所述相對於固定體31作動的至少一自由度。如圖5所示,鐵磁性元件375為一體成型並包含一導磁部3751、一第一電連接部3753以及一第二電連接部3755。
導磁部3751面向驅動線圈371及驅動磁石373。進一步地,如圖2及圖4所示,驅動磁石373具有一對應表面3731,其同時面向鐵磁性元件375的導磁部3751與驅動線圈371,且導磁部3751較驅動線圈371遠離驅動磁石373的對應表面3731,從而可引導驅動磁石373的磁場分布,藉以提高通過驅動線圈371的磁通量。
第一電連接部3753設置於安裝部333的一柱狀結構3331並顯露於安裝部333的表面,且第一電連接部3753與驅動線圈371電性連接。進一步來說,如圖11所示,驅動線圈371包含一個導線終端3711,導線終端3711纏繞於安裝部333的柱狀結構3331並與第一電連接部3753實體接觸以達成電性連接,如此可在導線終端3711固定於柱狀結構3331的同時一併完成與鐵磁性元件375的電性連接,藉以減少組裝工序。在本實施例中,導磁部3751面向驅動線圈371以及驅動磁石373,且第一電連接部3753與驅動線圈371電性連接,如此,鐵磁性元件375同時具有導磁的功能以及電路連接的功能,藉以可減少光學元件驅動裝置30的零件,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第二電連接部3755與第一簧片351電性連接,且第一簧片351經由第二電連接部3755以及第一電連接部3753而與驅動線圈371形成電性串聯,如此可避免驅動線圈371與第一簧片351直接接觸而影響第一簧片351的平整度,藉以提高組裝良率,並且可改善第一簧片351與驅動線圈371因電性需求而受限的空間分布,藉以增加設計自由度。進一步來說,如圖7至圖9所示,每個第一簧片351還包含從載體連接部3511延伸出的一鐵磁性元件連接部3517,且每個第二電連接部3755包含一接觸區CR以及一彈性區ER,其中鐵磁性元件連接部3517透過熱鉚接製程固定於安裝部333的固定端FE,並同時壓接和彎曲第二電連接部3755使第二電連接部3755形成所述接觸區CR與彈性區ER。藉此,接觸區CR與第一簧片351實體接觸,且彈性區ER連接接觸區CR並常態施予接觸區CR朝向第一簧片351方向的一彈性力,使鐵磁性元件375與第一簧片351達成電性連接,並可避免因使用焊接的手法而造成第一簧片的翹曲,藉以進一步提高組裝良率。在本實施例中,鐵磁性元件375具有剪切面、撕扯面以及截斷面,其中所述剪切面、撕扯面以及截斷面係鐵磁性元件375透過沖壓成型從而形成,具體可參前述對應圖39至圖41的說明,於此不加贅述。其中,第一電連接部3753的撕扯面TS面向柱狀結構3331並覆蓋於柱狀結構3331上,且驅動線圈371係與第一電連接部3753的剪切面SS實體接觸而不與撕扯面TS實體接觸,從而可避免驅動線圈371被撕扯面TS和截斷面CS交會處上的毛邊BR截斷的風險。
本實施例的驅動磁石373可依不同的功能需求而具有不同的磁極方向配置,使載體33可具有沿成像光路PL作動的自由度,從而使成像光學模組1具有變焦或對焦的功能性,或者使載體33可具有垂直成像光路PL作動的自由度,從而使成像光學模組1具有防手震或偏移光軸的功能,其配置可類似於前述對應圖42和圖43的說明。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12至圖18,其中圖12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的安裝部、驅動線圈、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圖13繪示圖12中的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圖14繪示圖12中的鐵磁性元件和安裝部的立體示意圖,圖15繪示圖14之區域EL3的放大示意圖,圖16繪示圖12之驅動線圈、柱狀結構和鐵磁性元件的連接關係示意圖,圖17繪示圖12之區域EL2的放大示意圖,且圖18繪示圖12之區域EL2中第一簧片和鐵磁性元件的放大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1b和第一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1具有類似的結構特徵,其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配置於安裝部上的驅動線圈、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的結構特徵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驅動線圈、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的結構特徵。所述兩實施例的成像光學模組間具有類似的結構特徵,可指兩實施例的成像光學模組中除了安裝部、驅動線圈、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外,其他的元件例如具有相同的結構特徵,故不再贅述。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兩個鐵磁性元件375b各自為一體成型並包含一導磁部3751b、兩個第一電連接部3753b以及兩個第二電連接部3755b。導磁部3751b與兩個第一電連接部3753b位於安裝部333b相鄰側,且兩個第二電連接部3755b位於第一電連接部3753b之間。其中,第一電連接部3753b分別設置於位在安裝部333b四個角的柱狀結構3331b並顯露於安裝部333b的表面,並且第一電連接部3753b的撕扯面TS面向柱狀結構3331b並覆蓋於柱狀結構3331b上。
驅動線圈371b分別設置於安裝部333b兩側的線圈安裝位置CP且分別對應兩個導磁部3751b。每個驅動線圈371b包含一第一導線終端FCE和一第二導線終端SCE,第一導線終端FCE纏繞於安裝部333b的一柱狀結構3331b並與其中一鐵磁性元件375b的其中一第一電連接部3753b的剪切面SS實體接觸,而第二導線終端SCE纏繞於安裝部333b的另一柱狀結構3331b並與另一鐵磁性元件375b的其中一第一電連接部3753b的剪切面SS實體接觸。並且,驅動線圈371b與第一電連接部3753b的剪切面SS實體接觸而不與撕扯面TS實體接觸,從而可避免驅動線圈371b被撕扯面TS和截斷面CS交會處上的毛邊BR截斷的風險。
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一簧片351b係以載體連接部3511b與鐵磁性元件375b的第二電連接部3755b電性連接,而並未具有如同第一實施例中鐵磁性元件連接部的結構。具體來說,如圖12、圖17和圖18所示,載體連接部3511b於安裝部333b的固定端FE透過熱鉚接製程壓接於第二電連接部3755b,藉以使鐵磁性元件375b與第一簧片351b達成電性連接。
並且,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裝置30b還包含一電性阻隔層38b。鐵磁性元件375b具有不被載體33b的安裝部333b覆蓋的部分,且所述鐵磁性元件375b不被覆蓋的部分顯露於安裝部333b面向基座的表面。其中,電性阻隔層38b設置於所述鐵磁性元件375b不被覆蓋的部分,如此可避免第一簧片351b的彈臂部3515b在形變時與鐵磁性元件375b發生電性連接,藉以確保驅動裝置的功能性。此外,電性阻隔層38b還同時具有遮光的效果,以避免非成像光透過鐵磁性元件375b的反射進入電子感光元件而產生眩光。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圖19至圖28,其中圖19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的安裝部、驅動線圈、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圖20繪示圖19之其中一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圖21繪示圖19中的鐵磁性元件和安裝部的立體示意圖,圖22繪示圖19之其中一組驅動線圈、柱狀結構和鐵磁性元件的連接關係示意圖,圖23繪示圖19中的安裝部、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的立體示意圖,圖24繪示圖23之區域EL4的放大示意圖,圖25繪示圖23之區域EL4中第一簧片和鐵磁性元件的放大示意圖,圖26繪示圖19之安裝部和鐵磁性元件的另一側立體示意圖,圖27繪示圖26之安裝部和鐵磁性元件的上視圖,且圖28繪示圖27之安裝部和鐵磁性元件沿28-28剖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1c和第一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1具有類似的結構特徵,其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配置於安裝部上的驅動線圈、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的結構特徵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驅動線圈、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的結構特徵。所述兩實施例的成像光學模組間具有類似的結構特徵,可指兩實施例的成像光學模組中除了安裝部、驅動線圈、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外,其他的元件例如具有相同的結構特徵,故不再贅述。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兩個鐵磁性元件375c各自為一體成型並包含一導磁部3751c、一第一電連接部3753c以及一第二電連接部3755c。其中,第一電連接部3753c設置於安裝部333c的一柱狀結構3331c並顯露於安裝部333c的表面,並且第一電連接部3753c的撕扯面TS面向柱狀結構3331c並覆蓋於柱狀結構3331c上。
兩個驅動線圈371c分別設置於安裝部333c兩側的線圈安裝位置CP且分別對應兩個導磁部3751c,兩個驅動線圈371c透過同一條導線形成。每個驅動線圈371c包含一個導線終端3711c,導線終端3711c纏繞於安裝部333c的柱狀結構3331c並與第一電連接部3753c實體接觸以達成電性連接,如此可在導線終端3711c固定於柱狀結構3331c的同時一併完成與鐵磁性元件375c的電性連接,藉以減少組裝工序。並且,驅動線圈371c與第一電連接部3753c的剪切面SS實體接觸而不與撕扯面TS實體接觸,從而可避免驅動線圈371c被撕扯面TS和截斷面CS交會處上的毛邊BR截斷的風險。
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一簧片351c的鐵磁性元件連接部3517c透過熱鉚接製程固定於安裝部333c的固定端FE,同時抵壓第二電連接部3755c,以透過壓接方式將第二電連接部3755c固定於安裝部333c的固定端FE,藉以使鐵磁性元件375c與第一簧片351c達成電性連接。
並且,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元件驅動裝置30c還包含一遮光層39c。鐵磁性元件375c具有不被載體33c的安裝部333c覆蓋的部分,且所述鐵磁性元件375c不被覆蓋的部分顯露於安裝部333c朝向物側方向的表面。其中,遮光層39c披覆於所述鐵磁性元件375c不被覆蓋的部分,如此可避免影響外觀並減少非成像光透過鐵磁性元件375c的反射進入電子感光元件而產生眩光。此外,遮光層39c還進一步是具有阻尼功能的阻尼層。具體而言,安裝部333c於鐵磁性元件375c顯露於外的位置可具有容膠槽GT,而遮光層39c可為設置於所述容膠槽GT的一阻尼,藉此可減少載體33c作動時的抖動。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圖29至圖38,其中圖29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和電子感光元件的立體示意圖,圖30繪示圖29之成像光學模組和電子感光元件的分解示意圖,圖31繪示圖29之成像光學模組的立體剖切示意圖,圖32繪示圖30之其中一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圖33繪示圖30中的鐵磁性元件嵌設於載體的立體示意圖,圖34繪示圖30中的第一簧片連接於載體且電性連接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圖35繪示圖33之區域EL5的放大示意圖,圖36繪示圖34之區域EL6的放大示意圖,圖37繪示圖30中的驅動線圈和第一簧片皆設置於載體且電性連接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且圖38繪示圖30之其中一組驅動線圈、柱狀結構和鐵磁性元件的連接關係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1d和第一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1具有類似的結構特徵,其主要差異在於本實施例的載體和配置於載體上的驅動線圈、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的結構特徵不同於第一實施例的載體、驅動線圈、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的結構特徵。所述兩實施例的成像光學模組間具有類似的結構特徵,可指兩實施例的成像光學模組中除了載體、驅動線圈、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外,其他的元件例如具有相同的結構特徵。
成像光學模組1d包含一成像組件10d以及一光學元件驅動裝置30d,其中成像組件10d包含沿成像光路PL依序排列的多個光學元件11d。此外,一電子感光元件2d設置於成像光學模組1d的一成像面IMG上。
光學元件驅動裝置30d包含一固定體31d、一載體33d、一支撐機構件35d以及一電磁驅動組件37d,其中固定體31d包含一外殼311d以及一基座313d。外殼311d設置於基座313d並形成一容置空間,以供載體33d、支撐機構件35d及電磁驅動組件37d設置。
本實施例的載體33d係經由注塑一體成型,其中載體33d包含一內側面INS,且內側面INS與光學元件11d直接接觸,藉以減少組裝公差。
支撐機構件35d包含兩個第一簧片351d以及一第二簧片353d,其中第一簧片351d具有導電性並連接於載體33d與基座313d,且第二簧片353d連接於載體33d與外殼311d,從而支撐機構件35d能使載體33d具有相對於固定體31d作動的至少一自由度。每個第一簧片351d包含一載體連接部3511d、兩個固定體連接部3513d以及兩個彈臂部3515d,其中載體連接部3511d連接於載體33d。固定體連接部3513d連接於固定體31d的基座313d,且彈臂部3515d連接固定體連接部3513d和載體連接部3511d。
電磁驅動組件37d用以驅動載體33d相對於固定體31d作動,且電磁驅動組件37d包含分別設置於載體33d相對兩側的兩個驅動線圈371d、兩個驅動磁石373d以及兩個鐵磁性元件375d,兩個驅動線圈371d透過同一條導線形成。
如圖30、圖31、圖33和圖37所示,驅動線圈371d設置於載體33d的線圈安裝位置CP,且驅動磁石373d設置於固定體31d並與驅動線圈371d相對設置。
鐵磁性元件375d例如透過埋入注塑成型或熱鉚接於熱塑性載體33d上,從而鐵磁性元件375d嵌設於載體33d而與載體33d同樣具有所述相對於固定體31d作動的至少一自由度。如圖32所示,鐵磁性元件375d為一體成型並包含一導磁部3751d、一第一電連接部3753d以及一第二電連接部3755d。
導磁部3751d面向驅動線圈371d。進一步地,如圖38所示,本實施例的鐵磁性元件375d的導磁部3751d被驅動線圈371d所環繞,從而導磁部3751d可被驅動線圈371d磁化,藉以提高驅動線圈371d的磁場強度。
第一電連接部3753d設置於載體33d的一柱狀結構3331d並顯露於載體33d的表面,且第一電連接部3753d與驅動線圈371d電性連接。進一步來說,如圖38所示,驅動線圈371d包含一個導線終端3711d,導線終端3711d纏繞於載體33d的柱狀結構3331d並與第一電連接部3753d實體接觸以達成電性連接,如此可在導線終端3711d固定於柱狀結構3331d的同時一併完成與鐵磁性元件375d的電性連接,藉以減少組裝工序。在本實施例中,導磁部3751d面向驅動線圈371d,且第一電連接部3753d與驅動線圈371d電性連接,如此,鐵磁性元件375d同時具有導磁的功能以及電路連接的功能,藉以可減少光學元件驅動裝置30d的零件,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第二電連接部3755d與第一簧片351d電性連接,且第一簧片351d經由第二電連接部3755d以及第一電連接部3753d而與驅動線圈371d形成電性串聯,如此可避免驅動線圈371d與第一簧片351d直接接觸而影響第一簧片351d的平整度,藉以提高組裝良率,並且可改善第一簧片351d與驅動線圈371d因電性需求而受限的空間分布,藉以增加設計自由度。進一步來說,如圖32至圖36所示,每個第一簧片351d還包含從載體連接部3511d延伸出的一鐵磁性元件連接部3517d,且每個第二電連接部3755d包含一接觸區CR以及一彈性區ER,其中鐵磁性元件連接部3517d透過熱鉚接製程固定於載體33d的固定端FE,並同時壓接和彎曲第二電連接部3755d使第二電連接部3755d形成所述接觸區CR與彈性區ER。藉此,接觸區CR與第一簧片351d實體接觸,且彈性區ER連接接觸區CR並常態施予接觸區CR朝向第一簧片351d方向的一彈性力,使鐵磁性元件375d與第一簧片351d達成電性連接,並可避免因使用焊接的手法而造成第一簧片的翹曲,藉以進一步提高組裝良率。在本實施例中,鐵磁性元件375d具有剪切面、撕扯面以及截斷面,其中所述剪切面、撕扯面以及截斷面係鐵磁性元件375d透過沖壓成型從而形成,具體可參前述對應圖39至圖41的說明,於此不加贅述。其中,第一電連接部3753d的撕扯面TS面向柱狀結構3331d並覆蓋於柱狀結構3331d上,且驅動線圈371d係與第一電連接部3753d的剪切面SS實體接觸而不與撕扯面TS實體接觸,從而可避免驅動線圈371d被撕扯面TS和截斷面CS交會處上的毛邊BR截斷的風險。
本實施例的驅動磁石373d可依不同的功能需求而具有不同的磁極方向配置,使載體33d可具有沿成像光路PL作動的自由度,從而使成像光學模組1d具有變焦或對焦的功能性,或者使載體33d可具有垂直成像光路PL作動的自由度,從而使成像光學模組1d具有防手震或偏移光軸的功能,其配置可類似於前述對應圖42和圖43的說明。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圖44至圖46,其中圖44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45繪示圖44之電子裝置之另一側的立體示意圖,且圖46繪示圖44之電子裝置的系統方塊圖。
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7為一行動裝置,其中行動裝置可以是電腦、智慧型手機、智慧型穿戴裝置、空拍機或車用影像紀錄與顯示儀器等等,本發明不以此為限。電子裝置7包含成像光學模組7a、成像光學模組7b、成像光學模組7c、成像光學模組7d、成像光學模組7e、成像光學模組7f、成像光學模組7g、成像光學模組7h、發光元件72、對焦輔助模組73、影像訊號處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顯示裝置75、影像軟體處理器、生物識別感測器77以及電子感光元件。
成像光學模組7a、成像光學模組7b、成像光學模組7c、成像光學模組7d、成像光學模組7e、成像光學模組7f、成像光學模組7g及成像光學模組7h可例如分別包含本發明的光學元件驅動裝置以及成像組件。
成像光學模組7a、成像光學模組7b、成像光學模組7c、成像光學模組7d及成像光學模組7e係皆配置於電子裝置7的同一側。成像光學模組7f、成像光學模組7g、成像光學模組7h及顯示裝置75係皆配置於電子裝置7的另一側,並且顯示裝置75可為使用者介面,以使成像光學模組7f、成像光學模組7g及成像光學模組7h可作為前置鏡頭以提供自拍功能,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成像光學模組7a為一超望遠取像裝置,成像光學模組7b為一微距取像裝置,成像光學模組7c為一廣角取像裝置,成像光學模組7d為一超廣角取像裝置,成像光學模組7e為一望遠取像裝置,成像光學模組7f為一超廣角取像裝置,成像光學模組7g為一廣角取像裝置,且成像光學模組7h為一飛時測距(Time of Flight,ToF)取像裝置。本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7a、成像光學模組7b、成像光學模組7c、成像光學模組7d及成像光學模組7e具有相異的視角,使電子裝置7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達到光學變焦的拍攝效果。舉例來說,超廣角取像裝置7d具有105度至125度的最大視角,其能達成介於11mm至14mm之間等效焦距的影像。在此情況下所拍攝到的影像可參照圖47,係繪示有電子裝置7以介於11mm至14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其中所擷取到的影像包含整體教堂、周邊建築與廣場上的人物。圖47的影像具有較大的視角與景深,但常伴隨有較大的畸變。廣角取像裝置7c具有70度至90度的最大視角,其能達成介於22mm至30mm之間等效焦距的影像。在此情況下所拍攝到的影像可參照圖48,係繪示有電子裝置7以介於22mm至30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其中所擷取到的影像包含整體教堂與教堂前的人物。望遠取像裝置7e具有10度至40度的最大視角,其能達成介於60mm至300mm之間等效焦距的影像,而望遠取像裝置7e能被視為可提供5倍的放大倍率。在此情況下所拍攝到的影像可參照圖49,係繪示有電子裝置7以介於60mm至300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其中所擷取到的影像包含教堂前方飛翔的鳥群。圖49的影像具有較小的視角與景深,使得望遠取像裝置7e可用於拍攝移動目標,光學元件驅動裝置驅動成像組件對目標快速且連續的自動對焦,使目標物不會因為遠離對焦位置而模糊不清;在取像時,望遠取像裝置7e可進一步針對拍攝主題進行光學變焦,獲得更清晰的影像,其中取像裝置的放大倍率被定義為焦距最大值及最小值的比值,以此取像裝置為例,放大倍率為5倍。超望遠取像裝置7a具有4度至8度的最大視角,其能達成介於400mm至600mm之間等效焦距的影像。在此情況下所拍攝到的影像可參照圖50,係繪示有電子裝置7以介於400mm至600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其中所擷取到的影像包含教堂尖塔上方的天使像與十字架。圖50的影像具有更小的視角與景深,使得超望遠取像裝置7a的成像組件更容易因抖動而失焦,因此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在提供驅動力使超望遠取像裝置7a的成像組件對目標物聚焦時,可同時提供修正抖動的反饋力以達成光學防抖的功效。另外,成像光學模組7h係可取得影像的深度資訊。上述電子裝置7以包含多個成像光學模組7a、7b、7c、7d、7e、7f、7g、7h為例,但成像光學模組的數量與配置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上述成像光學模組所對應的等效焦距為一經過換算的估計值,其與實際焦距可能會因為成像組件的設計以及電子感光元件的尺寸而不同。
當使用者拍攝被攝物OBJ時,電子裝置7利用成像光學模組7a、成像光學模組7b、成像光學模組7c、成像光學模組7e或成像光學模組7f聚光取像,啟動發光元件72進行補光,並使用對焦輔助模組73提供的被攝物OBJ之物距資訊進行快速對焦,再加上影像訊號處理器進行影像最佳化處理,來進一步提升成像組件所產生的影像品質。對焦輔助模組73可採用紅外線或雷射對焦輔助系統來達到快速對焦。
此外,電子裝置7亦可利用成像光學模組7f、成像光學模組7g或成像光學模組7h進行拍攝。當成像光學模組7f、成像光學模組7g或成像光學模組7h進行拍攝時,可有一提示燈7k發光以提醒使用者電子裝置7正在拍攝中。顯示裝置75可採用觸控螢幕或變焦控制鍵751和對焦拍照按鍵752之實體的拍攝按鈕,配合影像軟體處理器的多樣化功能進行影像拍攝以及影像處理。經由影像軟體處理器處理後的影像可顯示於顯示裝置75。使用者還可透過顯示裝置75的影像回放按鍵753重播先前拍攝的影像,亦可透過成像光學模組切換按鍵754以選取適合的成像光學模組來進行拍攝,還可透過集成選單按鍵755來對當下的拍攝場景進行適合的拍攝條件調整。
進一步來說,電子裝置7更包含一電路板78,且電路板78承載多個電子元件79。成像光學模組7a、7b、7c、7d、7e、7f、7g、7h透過電路板78上的連結器781電性連接電子元件79,其中電子元件79可包含一訊號發射模組,可透過訊號發射模組將影像傳遞至其他電子裝置或是雲端儲存。其中,訊號發射模組可以是無線網路技術(Wireless Fidelity, WiFi)模組、藍牙模組、紅外線模組、網路服務模組或上述多種訊號發射的集成模組,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電子元件79亦可包含儲存單元、隨機存取記憶體以儲存影像訊號、陀螺儀、位置定位器以利電子裝置7的導航或定位。在本實施例中,影像訊號處理器、影像軟體處理器與隨機存取記憶體整合成一個單晶片系統74,但本發明不以此配置為限。在部分其他實施例中,電子元件亦可以整合於成像光學模組或亦可設置於多個電路板的其中一者。此外,生物識別感測器77可提供電子裝置7開機和解鎖等功能。
本發明的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及成像光學模組不以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為限。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及成像光學模組更可視需求應用於移動對焦的系統,並兼具優良像差修正與良好成像品質的特色。舉例來說,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及成像光學模組可多方面應用於三維(3D)影像擷取、數位相機、行動裝置、數位平板、智慧型電視、網路監控設備、行車記錄器、倒車顯影裝置、多鏡頭裝置、辨識系統、體感遊戲機與穿戴式裝置等電子裝置中。前揭電子裝置僅是示範性地說明本發明的實際運用例子,並非限制本發明之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及成像光學模組的運用範圍。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這些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關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考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1、1b、1c、1d、7a、7b、7c、7d、7e、7f、7g、7h:成像光學模組
10、10d:成像組件
11、11d:光學元件
2、2d:電子感光元件
30、30b、30c、30d:光學元件驅動裝置
31、31d:固定體
311、311d:外殼
313、313d:基座
33、33b、33c、33d:載體
331:鏡筒部
333、333b、333c:安裝部
3331、3331b、3331c、3331d:柱狀結構
35、35d:支撐機構件
351、351b、351c、351d:第一簧片
3511、3511b、3511d:載體連接部
3513:固定體連接部
3515、3515b、3515d:彈臂部
3517、3517c、3517d:鐵磁性元件連接部
353、353d:第二簧片
37、37d:電磁驅動組件
371、371b、371c、371d:驅動線圈
3711、3711c、3711d:導線終端
373、373d:驅動磁石
3731:對應表面
375、375b、375c、375d:鐵磁性元件
3751、3751b、3751c、3751d:導磁部
3753、3753b、3753c、3753d:第一電連接部
3755、3755b、3755c、3755d:第二電連接部
38b:電性阻隔層
39c:遮光層
7:電子裝置
72:發光元件
73:對焦輔助模組
74:單晶片系統
75:顯示裝置
751:變焦控制鍵
752:對焦拍照按鍵
753:影像回放按鍵
754:成像光學模組切換按鍵
755:集成選單按鍵
77:生物識別感測器
78:電路板
781:連結器
79:電子元件
7k:提示燈
ME:鐵磁性元件
SHM:板件
PU:沖頭
LD:下模
DR:圓角
BR:毛邊
CB:載體
MG:磁石
PL:成像光路
IMG:成像面
LE:透鏡
SE:遮光元件
CP:線圈安裝位置
CR:接觸區
ER:彈性區
FE:固定端
SS:剪切面
TS:撕扯面
CS:截斷面
FCE:第一導線終端
SCE:第二導線終端
GT:容膠槽
INS:內側面
OBJ:被攝物
圖1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和電子感光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繪示圖1之成像光學模組和電子感光元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3繪示圖2中的成像組件和電子感光元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4繪示圖1之成像光學模組的立體剖切示意圖。
圖5繪示圖2之其中一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6繪示圖2中的鐵磁性元件嵌設於安裝部的立體示意圖。
圖7繪示圖2中的第一簧片連接於安裝部且電性連接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8繪示圖7之區域EL1的放大示意圖。
圖9繪示圖7之區域EL1中第一簧片和鐵磁性元件的放大示意圖。
圖10繪示圖2中的驅動線圈和第一簧片皆設置於安裝部且電性連接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1繪示圖10之其中一組驅動線圈、柱狀結構和鐵磁性元件的連接關係示意圖。
圖12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的安裝部、驅動線圈、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3繪示圖12中的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14繪示圖12中的鐵磁性元件和安裝部的立體示意圖。
圖15繪示圖14之區域EL3的放大示意圖。
圖16繪示圖12之驅動線圈、柱狀結構和鐵磁性元件的連接關係示意圖。
圖17繪示圖12之區域EL2的放大示意圖。
圖18繪示圖12之區域EL2中第一簧片和鐵磁性元件的放大示意圖。
圖19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的安裝部、驅動線圈、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0繪示圖19之其中一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21繪示圖19中的鐵磁性元件和安裝部的立體示意圖。
圖22繪示圖19之其中一組驅動線圈、柱狀結構和鐵磁性元件的連接關係示意圖。
圖23繪示圖19中的安裝部、第一簧片以及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的立體示意圖。
圖24繪示圖23之區域EL4的放大示意圖。
圖25繪示圖23之區域EL4中第一簧片和鐵磁性元件的放大示意圖。
圖26繪示圖19之安裝部和鐵磁性元件的另一側立體示意圖。
圖27繪示圖26之安裝部和鐵磁性元件的上視圖。
圖28繪示圖27之安裝部和鐵磁性元件沿28-28剖面線的剖面示意圖。
圖29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成像光學模組和電子感光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30繪示圖29之成像光學模組和電子感光元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31繪示圖29之成像光學模組的立體剖切示意圖。
圖32繪示圖30之其中一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33繪示圖30中的鐵磁性元件嵌設於載體的立體示意圖。
圖34繪示圖30中的第一簧片連接於載體且電性連接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35繪示圖33之區域EL5的放大示意圖。
圖36繪示圖34之區域EL6的放大示意圖。
圖37繪示圖30中的驅動線圈和第一簧片皆設置於載體且電性連接鐵磁性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圖38繪示圖30之其中一組驅動線圈、柱狀結構和鐵磁性元件的連接關係示意圖。
圖39和圖40係繪示鐵磁性元件透過沖壓成型的過程示意圖。
圖41繪示圖40之區域EL7的放大示意圖。
圖42繪示磁石的磁極方向係配置為可提供載體沿成像光路移動的示意圖。
圖43繪示磁石的磁極方向係配置為可提供載體沿垂直成像光路方向移動的示意圖。
圖44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45繪示圖44之電子裝置之另一側的立體示意圖。
圖46繪示圖44之電子裝置的系統方塊圖。
圖47繪示圖44之電子裝置以介於11mm至14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
圖48繪示圖44之電子裝置以介於22mm至30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
圖49繪示圖44之電子裝置以介於60mm至300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
圖50繪示圖44之電子裝置以介於400mm至600mm之間的等效焦距所擷取到的影像示意圖。
10:成像組件
11:光學元件
2:電子感光元件
31:固定體
311:外殼
313:基座
33:載體
331:鏡筒部
333:安裝部
35:支撐機構件
351:第一簧片
353:第二簧片
37:電磁驅動組件
371:驅動線圈
3711:導線終端
373:驅動磁石
3731:對應表面
375:鐵磁性元件
PL:成像光路
IMG:成像面
Claims (16)
- 一種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包含:一固定體;一載體,用以容納至少一光學元件,該至少一光學元件包含至少一透鏡,該至少一透鏡設置於一成像光路上,且該載體具有相對於該固定體作動的至少一自由度;一支撐機構件,連接於該載體與該固定體,且該支撐機構件提供以使該載體具有該至少一自由度;以及一電磁驅動組件,用以驅動該載體相對於該固定體作動,且該電磁驅動組件包含:一驅動線圈,設置於該載體;一驅動磁石,設置於該固定體並與該驅動線圈相對設置;以及一鐵磁性元件,嵌設於該載體,該鐵磁性元件具有相對於該固定體作動的該至少一自由度,該鐵磁性元件為一體成型並包含一導磁部以及一第一電連接部,該導磁部面向該驅動線圈及該驅動磁石至少其中一者,該第一電連接部顯露於該載體的表面,且該第一電連接部與該驅動線圈電性連接。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其中該驅動磁石具有一對應表面,且該對應表面同時面向該導磁部與該驅動線圈;其中,該導磁部較該驅動線圈遠離該對應表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其中該鐵磁性元件的該導磁部被該驅動線圈所環繞。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其中該支撐機構件包含一簧片,且該簧片具有導電性;其中,該鐵磁性元件更包含一第二電連接部,該第二電連接部與該簧片電性連接,且該簧片經由該第二電連接部以及該第一電連接部而與該驅動線圈形成電性串聯。
- 如請求項4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其中該第二電連接部包含:一接觸區,與該簧片實體接觸;以及一彈性區,與該接觸區連接並常態施予該接觸區朝向該簧片方向的一彈性力。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其中該鐵磁性元件透過埋入射出一體成型於該載體。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其中該載體包含:一鏡筒部,其中該至少一光學元件設置於該鏡筒部;以及一安裝部,其中該鏡筒部、該支撐機構件、該驅動線圈及該鐵磁性元件皆設置於該安裝部。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其中該載體經由注塑一體成型,該載體包含一內側面,且該內側面與該至少一光學元件直接接觸。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其中該鐵磁性元件透過沖壓成型,且該鐵磁性元件形成有:一剪切面; 一撕扯面,與該剪切面相對設置;以及一截斷面,連接該剪切面與該撕扯面;其中,該驅動線圈不與該撕扯面實體接觸。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其中該鐵磁性元件的該第一電連接部設置於該載體的一柱狀結構;其中,該撕扯面位於該第一電連接部的部分面向該柱狀結構,且該剪切面位於該第一電連接部的部分與該驅動線圈實體接觸。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其中該鐵磁性元件的至少一部份不被該載體覆蓋;其中,該光學元件驅動裝置更包含一遮光層,且該遮光層設置於該鐵磁性元件的該至少一部份。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裝置,其中該鐵磁性元件的至少一部份不被該載體覆蓋;其中,該光學元件驅動裝置更包含一電性阻隔層,且該電性阻隔層設置於該鐵磁性元件的該至少一部份。
- 一種成像光學模組,包含: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元件驅動裝置;以及一成像組件,包含該至少一光學元件,其中該至少一光學元件位於一成像光路上。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成像光學模組,其中該載體具有沿該成像光路作動的自由度。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成像光學模組,其中該載體具有垂直該成像光路作動的自由度。
-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請求項13所述之成像光學模組;以及一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成像光學模組的一成像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24385A TWI782607B (zh) | 2021-07-02 | 2021-07-02 | 光學元件驅動裝置、成像光學模組與電子裝置 |
CN202121995342.3U CN215956242U (zh) | 2021-07-02 | 2021-08-23 |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成像光学模组与电子装置 |
CN202110971685.4A CN115566869A (zh) | 2021-07-02 | 2021-08-23 |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成像光学模组与电子装置 |
US17/458,050 US12210206B2 (en) | 2021-07-02 | 2021-08-26 |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unit, imaging optical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EP21202977.1A EP4113965B1 (en) | 2021-07-02 | 2021-10-15 |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unit, imaging optical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24385A TWI782607B (zh) | 2021-07-02 | 2021-07-02 | 光學元件驅動裝置、成像光學模組與電子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82607B true TWI782607B (zh) | 2022-11-01 |
TW202303252A TW202303252A (zh) | 2023-01-16 |
Family
ID=78500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24385A TWI782607B (zh) | 2021-07-02 | 2021-07-02 | 光學元件驅動裝置、成像光學模組與電子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210206B2 (zh) |
EP (1) | EP4113965B1 (zh) |
CN (2) | CN215956242U (zh) |
TW (1) | TWI782607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901273A (zh) * | 2017-05-17 | 2019-01-01 |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 驅動機構 |
EP3674768A1 (en) * | 2018-12-27 | 2020-07-01 | Tdk Taiwan Corp. |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34624A (en) * | 1981-07-14 | 1985-08-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onstruction of lens barrel operated by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
JP2002169073A (ja) | 2000-12-05 | 2002-06-14 | Canon Inc | 電磁駆動装置及び電磁駆動装置を用いたレンズ鏡筒 |
CN105137566B (zh) * | 2009-02-17 | 2018-09-14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用于驱动镜头的电机 |
JP2011085682A (ja) | 2009-10-14 | 2011-04-28 | Micro Uintekku Kk | レンズ駆動装置 |
JP5995624B2 (ja) | 2012-09-19 | 2016-09-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
JP2014160195A (ja) * | 2013-02-20 | 2014-09-04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レンズ駆動装置 |
EP2916153B1 (en) | 2014-03-05 | 2021-04-07 | LG Innotek Co., Ltd. | Lens mo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
CN104954638B (zh) | 2014-03-28 | 2019-08-27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相机模组 |
WO2015157909A1 (zh) | 2014-04-15 | 2015-10-22 | 博立多媒体控股有限公司 | 音圈马达及调焦镜头 |
TWI560484B (en) | 2015-09-10 | 2016-12-01 | Tdk Taiwan Corp | Insert molded lens driving apparatus |
WO2018159600A1 (ja) * | 2017-03-02 | 2018-09-07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振動発生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KR20210042926A (ko) * | 2018-09-05 | 2021-04-20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카메라 모듈 |
US11693208B2 (en) | 2019-02-01 | 2023-07-04 | Tdk Taiwan Corp. | Optical sensing system |
-
2021
- 2021-07-02 TW TW110124385A patent/TWI782607B/zh active
- 2021-08-23 CN CN202121995342.3U patent/CN215956242U/zh active Active
- 2021-08-23 CN CN202110971685.4A patent/CN115566869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8-26 US US17/458,050 patent/US12210206B2/en active Active
- 2021-10-15 EP EP21202977.1A patent/EP4113965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901273A (zh) * | 2017-05-17 | 2019-01-01 | 台灣東電化股份有限公司 | 驅動機構 |
EP3674768A1 (en) * | 2018-12-27 | 2020-07-01 | Tdk Taiwan Corp. | Optical member driving mechanis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2210206B2 (en) | 2025-01-28 |
TW202303252A (zh) | 2023-01-16 |
EP4113965B1 (en) | 2023-12-06 |
US20230003963A1 (en) | 2023-01-05 |
CN215956242U (zh) | 2022-03-04 |
CN115566869A (zh) | 2023-01-03 |
EP4113965A1 (en) | 2023-0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756387B1 (ko) | 카메라 모듈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 |
KR102608087B1 (ko) | 렌즈 구동 장치, 카메라 모듈, 및 카메라 탑재 장치 | |
CN113572918B (zh) | 潜望式连续光变模组及相应的多摄模组 | |
TWI741790B (zh) |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 | |
CN112770060A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US20240369806A1 (en) | Lens driving module, photographing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TWI782607B (zh) | 光學元件驅動裝置、成像光學模組與電子裝置 | |
CN219351824U (zh) | 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 |
TWI815299B (zh) |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 |
CN112612102B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CN214125404U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上盖 | |
CN214125405U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 | |
CN115390214A (zh) | 镜头组件、摄像头和电子装置 | |
JP2023541178A (ja) | カメラ装置及び光学機器 | |
TWI796995B (zh) | 光學影像穩定驅動裝置、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 |
TWI842565B (zh) |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 |
TWI812244B (zh) |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 |
TWI782787B (zh) | 相機模組、電子裝置與車輛工具 | |
KR20180086590A (ko) |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 |
TW202503393A (zh) |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 |
CN114630046A (zh) | 摄像装置 | |
CN112929572A (zh) | 光学元件驱动机构的上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