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6740B - 箍筋製作設備 - Google Patents
箍筋製作設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76740B TWI776740B TW110143744A TW110143744A TWI776740B TW I776740 B TWI776740 B TW I776740B TW 110143744 A TW110143744 A TW 110143744A TW 110143744 A TW110143744 A TW 110143744A TW I776740 B TWI776740 B TW I77674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platform
- positioning member
- positioning members
- elongated
- axis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揭露關於提供一種連續箍筋製作方法及使用該方法之設備。所述方法包括:放置由一連續彎曲之鋼筋所構成的平面結構於一固定平台上,以複數個定位構件固定該平面結構的一側,並以一長條形模具推抵該平面結構的另一側而形成一中間結構;轉向該中間結構並使中間結構之經彎折處抵靠定位構件,以及以該長條形模具推抵該平面結構的該側而形成一連續箍筋。
Description
本揭露關於提供一種用於連續箍筋之設備及方法。
在使用較大直徑鋼筋的錨固區、搭接長度範圍內,以及當一排的並列鋼筋根數較多時,列如在梁結構中,應設置一定數量的箍筋,以防止混凝土保護層的劈裂崩落。箍筋的作用是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來固定主鋼筋的位置而使梁內各種鋼筋構成鋼筋骨架的鋼筋。同時,箍筋可以限制混凝土內部裂縫的發展,提高粘結強度,還可以限制到達構件表面的裂縫寬度,從而提高粘結強度。
傳統的箍筋採用平面形式,例如在鋼筋籠之製作過程中,將平面箍筋逐一以適當之方式(例如:焊接、綑綁)固定於主筋之上。然而,上述鋼筋籠製作之過程,將大量箍筋固定於主筋之上之步驟相當耗費人力及時間。另外,由於各個箍筋彼此分離排列,箍筋固定於主筋上後,相鄰二個箍筋的間隔可能會有差異,此亦可能導致鋼筋籠在結構強度上的變異。因此,如何有效率地製作一種結構強化之鋼筋籠,成為建築及營造工程中一個重要的課題。
緣是,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連續箍筋製作方法及設備,其能夠快速製成多個依序連結之箍筋,以減少固定箍筋於主筋上所需之人力及時間,並能夠維持相鄰箍筋之間的間隔距離,以避免鋼筋籠在結構強度上的變異。
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連續箍筋製作設備及方法是經配置用於對一具有平面結構之鋼筋進行作業。平面結構呈現一連續彎曲之形狀,且包括沿一橫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之複數個第一部分,以及沿橫軸方向連結相鄰二個第一部分之複數個第二部分,平面結構在一縱軸方向分別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且平面結構經界定為接近第一端之第一側邊區域、接近第二端之第二側邊區域以及介於第一側邊區域以及第二側邊區域之中間區域。
在一實施例中,連續箍筋彎折方法包括提供一治具於一固定平台上,治具包含一長形治具本體以及沿橫軸方向排列設置之複數個定位構件於長形治具本體上;設置平面結構於固定平台上,並使平面結構之第一部分分別抵靠定位構件,並且使第一側邊區域突出於固定平台之一前緣;沿橫軸方向提供一長條形模具並使之抵靠平面結構之第一側邊區域的至少一部分;致動長條形模具以推動第一側邊區域,使第一側邊區域相對於固定平台向上彎折,以形成一中間結構;轉向中間結構,並使中間結構之經彎折處抵靠長形治具本體以及複數個定位構件,並且使第二側邊區域突出於固定平台之前緣;致動長條形模具以推動第二側邊區域,使第二側邊區域相對於固定平台向上彎折。
在另一實施例中,連續箍筋彎折方法包括提供一固定平台,包含一第一溝槽以及一第二溝槽於其中,第一溝槽以及第二溝槽彼此
大致平行且沿橫軸方向延伸,第二溝槽位於第一溝槽與固定平台之一前緣之間;固定複數個第一定位構件於固定平台之第一溝槽中以及/或者固定複數個第二定位構件於固定平台之一第二溝槽中;設置平面結構於固定平台上,並使平面結構之複數個第一部分分別抵靠複數個第一定位構件;使第一側邊區域突出於固定平台之前緣;沿橫軸方向提供一長條形模具並使之抵靠平面結構之第一側邊區域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致動長條形模具以推動第一側邊區域,使第一側邊區域相對於固定平台向上彎折,以形成一中間結構;轉向中間結構,並使中間結構之經彎折處抵靠複數個第二定位構件,並且使第二側邊區域突出於固定平台之前緣,以及致動長條形模具以推動第二側邊區域,使第二側邊區域相對於固定平台向上彎折。
在一實施例中,連續箍筋製作設備包括一固定平台、一治具、一長條形模具、及複數個彎折裝置。治具包括一長形治具本體及複數個定位構件。長形治具本體沿平行橫軸方向延伸並以可沿一縱軸方向滑動的方式設置於固定平台之上。複數個定位構件設置於長形治具本體之上,並經配置以抵靠鋼筋之複數個第一部分。長條形模具相鄰固定平台之前緣設置,並可相對於固定平台移動,以抵靠自固定平台之前緣突出之複數個第一部分使其向上彎折。複數個彎折裝置沿橫軸方向以一固定間距排列,鄰近長條形模具,並與長條形模具大致平行。
在另一實施例中,連續箍筋製作設備包括一固定平台、複數個第一定位構件、一長條形模具、及複數個彎折裝置。固定平台具有一前緣及平行前緣延伸之一第一溝槽。複數個第一定位構件沿第一溝槽排列,並經配置以抵靠並定位鋼筋之複數個第一部分。長條形模具相鄰固定平台之前緣設置,並可相對於固定平台移動,以抵靠自固定平台之前緣突
出之複數個第一部分使其向上彎折。複數個彎折裝置沿橫軸方向以一固定間距排列,鄰近長條形模具,並與長條形模具大致平行。
1:連續箍筋製作設備
1a:連續箍筋製作設備
10:底座
12:第一支撐板
13:後支架
14:上支架
15:前支架
16:第二支撐板
17:放置台
20:固定平台
20a:固定平台
21:後緣
22:前緣
23:側緣
24:側緣
25:頂面
30:彎折裝置
31:基座
32:連結部
33:彎折定位件
35:長條形模具
36:頂面
37:樞軸
40:尺寸定位件
41:支撐部分
42:限位部分
50:治具
51:長形治具本體
52:第一定位構件
53:第二定位構件
54:卡槽結構
55:握把
60:鋼筋
61:第一部分
62:第二部分
63:末端彎折結構
65:中間區域
66:第一側邊區域
67:第二側邊區域
68:彎折處
70:第一溝槽
71:第二溝槽
72:第一定位構件
73:第二定位構件
80:彎折設備
81:彎折裝置
82:固定塊
83:活動塊
511:下表面
512:上表面
514:端部
600:平面結構
600':中間結構
600":連續箍筋
611:第一端
612:第二端
721:基板
722:定位柱
723:延伸部
724:固定件
X:橫軸方向
Y:縱軸方向
圖1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的連續箍筋製作設備之示意圖。
圖2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的彎折定位件之示意圖。
圖3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具有治具的連續箍筋製作設備之示意圖。
圖4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形成連續箍筋之一步驟之示意圖。
圖5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的彎折為平面結構之鋼筋之示意圖。
圖6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形成連續箍筋之示意圖一。
圖7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形成連續箍筋之示意圖二。
圖8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形成連續箍筋之示意圖三。
圖9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形成連續箍筋之示意圖四。
圖10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形成連續箍筋之示意圖五。
圖11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形成連續箍筋之示意圖六。
圖12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的連續箍筋製作設備之示意圖。
圖13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具有定位構件的連續箍筋製作設備之示意圖。
圖14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之定位構件的示意圖。
圖15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形成連續箍筋之示意圖一。
圖16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形成連續箍筋之示意圖二。
圖17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形成連續箍筋之示意圖三。
圖18顯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形成連續箍筋之示意圖四。
為更清楚了解本創作之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的申請專利範圍。
本文中的用語「一」或「一種」係用以敘述本創作之元件及成分。此術語僅為了敘述方便及給予本創作之基本觀念。此敘述應被理解為包括一種或至少一種,且除非明顯地另有所指,表示單數時亦包括複數。於申請專利範圍中和「包含」一詞一起使用時,該用語「一」可意謂一個或超過一個。此外,本文中的用語「或」其意同「及/或」。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諸如「上方」、「下方」、「向上」、「左邊」、「右邊」、「向下」、「本體」、「底座」、「垂直」、「水平」、「側」、「較高」、「下部」、「上部」、「上方」、「下面」等空間描述係關於圖中所展示之方向加以指示。應理解,本文中所使用之空間描述僅出於說明之目的,且本文中所描述之結構之實際實施
可以任何相對方向在空間上配置,此限制條件不會改變本發明實施例之優點。舉例來說,在一些實施例之描述中,提供「在」另一元件「上」之一元件可涵蓋前一元件直接在後一元件上(例如,與後一元件實體接觸)的狀況以及一或複數個介入元件位於前一元件與後一元件之間的狀況。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大致」、「實質上」、「實質的」及「約」用以描述及考慮微小之變化。當與事件或情形結合使用時,該等術語可意指事件或情形明確發生之情況以及事件或情形極近似於發生之情況。
圖1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的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之示意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包括一底座10、二個第一支撐板12(圖1僅顯示一個第一支撐板12,另一第一支撐板12未顯示)、二個後支架13、二個上支架14、二個前支架15、二個第二支撐板16(圖1僅顯示一個第二支撐板16,另一第二支撐板16未顯示)、一放置台17、一固定平台20、複數個彎折裝置30、一長條形模具35及一尺寸定位件40。
二個第一支撐板12係設置於底座10在橫軸方向(X軸方向)上之相對二側,並朝遠離底座10之方向延伸一既定高度,用以分別支撐其上方之二個上支架14。二個第二支撐板16與二個第一支撐板12在縱軸方向(Y軸方向)上間隔設置。二個第二支撐板16係沿橫軸方向(X軸方向)上設置於底座10之相對二側,並朝遠離底座10之方向延伸一既定高度,以支撐位於其上方之放置台17。在其他實施例中,位於底座10之同一側之第一支撐板12、第二支撐板16為一體成型,用於支撐上支架14與放置台17,或底座10之相對二側都設置有三個以上之支撐板。
二個後支架13的兩端傾斜地連結底座10與二個上支架14,
以增強二個上支架14之結構穩定性。整體觀之,二個上支架14係經由二個第一支撐板12與二個後支架13穩定支撐,其中二個上支架14之一端係分別相鄰放置台17設置,並沿著縱軸方向(Y軸方向)朝遠離放置台17之方向延伸。
固定平台20經配置以用於在製作連續箍筋之過程中支撐形成該連續箍筋之鋼筋。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平台20包括一矩形的平板結構,其具有一後緣21、一前緣22及二個側緣23、24。後緣21相對於前緣22。二個側緣23、24分別連結於後緣21與前緣22之間且彼此相對。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平台20係設置於上支架14之上,其中固定平台20之前緣22相鄰放置台17設置,且二個側緣23、24分別相鄰二個上支架14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平台20之二個側緣23、24之間距離較二個上支架14之間距大。因此,在固定平台20設置於二個上支架14之上後,固定平台20之二個側緣23、24在橫軸方向(X軸方向)自上二個上支架14向外突出(亦即,側緣23、24與上支架14相隔一間距)。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複數個彎折裝置30係沿橫軸方向(X軸方向)以一固定間距排列於放置台17之上。複數個彎折裝置30緊鄰設置於與固定平台20之前緣22與長條形模具35之間。放置台17上可預先形成對應彎折裝置30之形狀之複數個定位溝槽,使彎折裝置30可精確設置於放置台17上之既定位置。
圖2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的彎折裝置30之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彎折裝置30包括一矩形之基座31、一連結部32、一彎折定位件33。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連結部32設置於矩形之基座31之一角隅,彎折定位件33自連結部32之頂端沿平行於基座31(以及平行長
條形模具35,圖1)之方向延伸。彎折定位件33可具有圓弧形之外表面。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本發明之實施例並不僅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彎折定位件33之外表面可具有任意形狀,例如三角形、四角形、或任意多邊形。
參照圖1,長條形模具35經配置用於彎折具有多個彎折部分之鋼筋施加抵靠力。在一些實施例中,長條形模具35係設置於彎折裝置30遠離固定平台20之一側。長條形模具35沿橫軸方向(X軸方向)延伸,並在橫軸方向(X軸方向)上具有與固定平台20實質相同之寬度。長條形模具35可經由一致動裝置(例如:油壓桿件,圖未示)驅動,進而繞平行橫軸方向(X軸方向)之一樞軸37轉動。長條形模具35之頂面36可為一平坦表面。在長條形模具35未驅動前,頂面36可與固定平台20之頂面25等高。
尺寸定位件40經配置用於控制鋼筋自固定平台20之前緣22突出之長度。在一些實施例中,尺寸定位件40面向固定平台20之前緣22,且尺寸定位件40與治具50分別位於長條形模具35的相對側。在一些實施例中,尺寸定位件40係以可相對於長條形模具35滑動的方式設置於前支架15之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尺寸定位件40為沿橫軸方向(X軸方向)延伸之一L狀板狀結構,且包括相互垂直設置之一支撐部分41及一限位部分42。支撐部分41可與固定平台20之頂面25等高,且限位部分42係位於支撐部分41遠離長條形模具35之一側。
圖3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具有治具50的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之示意圖。治具50包括長形治具本體51、複數個定位構件,例如複數個第一定位構件52及第二定位構件53、二個卡槽結構54、及複數個握把55。在一些實施例中,長形治具本體51沿平行橫軸方向(X軸方向)延
伸,平行於固定平台20之前緣22,並以可沿縱軸方向(Y軸方向)滑動的方式設置於固定平台20之上。二個卡槽結構54分別連結長形治具本體51之二個端部514,並以可滑動的方式連結固定平台20之二個側緣23、24。在一些實施例中,握把55設置於長形治具本體51之上表面512,以供操作人員握持並相對於固定平台20滑動治具50。
第一定位構件52及第二定位構件53係經配置用以在製作連續箍筋之過程中固定鋼筋之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定位構件52及第二定位構件53設置於長形治具本體51之下表面511上,且長形治具本體51經由第一定位構件52及第二定位構件53設置於固定平台20之頂面25之上方。亦即,長形治具本體51之下表面511與固定平台20相隔一間距。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第一定位構件52及第二定位構件53分別對應一彎折裝置30。如此一來,在鋼筋設置於固定平台上20之後,鋼筋在縱軸方向(Y軸方向)延伸之部分將同時由彎折裝置30與第一定位構件52及第二定位構件53其中之一者接觸。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第一定位構件52與第二定位構件53分別在縱軸方向(Y軸方向)上具有一長度,且其在相鄰固定平台20之前緣22之一端分別具有相對縱軸方向(Y軸方向)歪斜之彎曲端部,其中第一定位構件52與第二定位構件53之彎曲方向相反。具體而言,第一定位構件52係朝側緣24之方向彎曲,第二定位構件53係朝側緣23之方向彎曲。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定位構件52及第二定位構件53交替地設置於長形治具本體51之下表面514上,並且二個相鄰之第一定位構件52及第二定位構件53共同構成一喇叭口結構。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本發明之實施例並不僅此為限,第一定位構件52及第二定位構件53的設置順序可以依
照需求進行調整。舉例而言,如圖3所示,在位於鄰近側緣23之一端,二個定位構件53係連續排列於長形治具本體51上,以在作業過程中對最鄰近固定平台20之側緣23之鋼筋施加朝向遠離側緣23之抵靠力。
請參照圖3-11,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使用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說明如下:
如圖3所示,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包括提供一治具50於一固定平台20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治具50設置於固定平台20上後,治具50之卡槽結構54係以可滑動的方式連結固定平台20之二個側緣23、24,並且治具50之第一定位構件52與第二定位構件53分別與複數個彎折裝置30之一者在縱軸方向(Y軸方向上)對齊。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在使用連續箍筋製作設備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之前,一長直鋼筋60係先透過一彎折設備80進行加工,以形成具有連續彎折部分之一平面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彎折設備80包括一彎折裝置81、一固定塊82及一活動塊83。固定塊82與活動塊83沿一直線配置,其中活動塊83可沿如圖4所示之箭頭方向進行轉動,而自起始位置(虛線框)轉動至驅動位置(實線框)。彎折裝置81面對固定塊82相鄰活動塊83之一端部設置,且具有一弧形表面。將一鋼筋彎折的方法包括,將一鋼筋送入一彎折設備80,使鋼筋60同時抵靠固定塊82以及位於起始位置之活動塊83,接著驅動活動塊83沿如圖4所示之箭頭方向進行轉動,並利用彎折裝置81彎折鋼筋60。之後,重複執行上述步驟多次,以形成如圖5所示平面結構600。
在一些實施例中,平面結構600包括複數個第一部分61、複數個第二部分62、及二個末端彎折結構63。複數個第一部分61係沿橫
軸方向(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且各自具有相對之第一端611及第二端612。複數個第二部分62各自沿橫軸方向(X軸方向)連結相鄰二個第一部分61。二個末端彎折結構63分別自位於最外側之第一部分61彎折成形。為便於描述,在以下說明中,平面結構600上相鄰第一部分61之第一端611之區域稱作第一側邊區域66,且平面結構600上相鄰第一部分61之第二端612之區域稱作第二側邊區域67,位於第一側邊區域66與第二側邊區域67之區域稱作中間區域65。第一側邊區域66與第二側邊區域67在縱軸方向(Y軸方向)上之長度可為相同,其尺寸可由連續箍筋之設計而決定。
如圖6所示,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更包括將平面結構600設置於固定平台20上,使第一側邊區域66突出於固定平台20之前緣22,並使第一側邊區域66之第二部分62抵靠尺寸定位件40之限位部分42。藉由尺寸定位件40,每一第一部分61中位於第一側邊區域66與中間區域65之交會處將被定位於對應之彎折定位件33之下方。在一些實施例中,尺寸定位件40相對於長條形模具35的距離可以依據平面結構600的尺寸進行調整。
如圖7所示,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更包括移動治具50,使治具50之複數個定位構件(例如:第一定位構件52與第二定位構件53)分別抵靠平面結構600之第一部分61。在一些實施例中,治具50係沿著縱軸方向(Y軸方向)自一起始位置(圖6)被滑動至一操作位置(圖7)。在治具50進行上述移動時,第二側邊區域67之第二部分62係分別由相鄰第一定位構件52與第二定位構件53所構成之喇叭口結構導引而通過治具50。在第二側邊區域67之第二部分62通過治具50之後,相鄰第一定位構件52與第二定位構件53各自抵靠由對應之第二部分62所連結之二個第一部分61。在
一些實施例中,由於第一定位構件52與第二定位構件53各自具有彎曲端部,其兩端係以弧形曲線朝遠離其所抵靠之該複數個第一部分61之方向延伸。
另外,如圖7所示,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更包括沿橫軸方向(X軸方向)提供一長條形模具35並使其頂面36抵靠平面結構600之第一側邊區域66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第一側邊區域66受彎折前,第一側邊區域66係受彎折裝置30之基座31(圖2)、長條形模具35之頂面36及尺寸定位件40之支撐部分41共同支撐。
如圖8所示,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更包括致動長條形模具35以以向第一側邊區域66施予推力,使第一側邊區域66相對於固定平台20向上彎折,此時平面結構600變形成為一中間結構600'。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於平面結構600之第一部分61在橫軸方向(X軸方向)上的位置受到第一定位構件52與第二定位構件53所限制,第一側邊區域66在受長條形模具35推動的過程中,平面結構600之第一部分61不產生晃動。因此,彎折後的第一部分61仍沿縱軸方向(Y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在相對中間區域65彎折第一側邊區域66後,治具50自中間結構600'分離,且中間結構600'係暫時自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卸除。
如圖9所示,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更包括轉向具有中間結構600'並將其放置於固定平台20之上,使第二側邊區域67之部分突出於該固定平台20之前緣22並位於彎折定位件33下方。
如圖9所示,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更包括使長形治具本體51以及其第一定位構件52與第二定位構件53抵靠中間結構600'之經彎折處68。在一些實施例中,治具50係沿著縱軸方向(Y軸方向)自一起始位置(圖
9)滑動至一操作位置(圖10)。在治具50進行上述移動時,中間結構600'的經彎折處68由相鄰第一定位構件52與第二定位構件53所構成之喇叭口結構導引而進入至相鄰第一定位構件52與第二定位構件53之間。之後,相鄰之第一定位構件52與第二定位構件53各自抵靠經彎折處68所對應之第一部分61。由於受治具50所推動,中間結構600'持續沿著縱軸方向(Y軸方向)移動直至第二側邊區域67之第二部分62抵靠至尺寸定位件40之限位部分42為止,如圖10所示。此時,每一第一部分61中位於第二側邊區域67與中間區域65之交會處將定位於彎折定位件33之下方。並且,第二側邊區域67係受彎折裝置30之基座31(圖2)、長條形模具35之頂面36及尺寸定位件40之支撐部分41共同支撐。
如圖11所示,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更包括致動長條形模具35以推動第二側邊區域67,使第二側邊區域67相對於固定平台20向上彎折,以形成連續箍筋600"。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於中間結構600'之第一部分61在橫軸方向(X軸方向)上的位置受到第一定位構件52與第二定位構件53所限制,在第二側邊區域67受長條形模具35推動的過程中,中間結構600'之第一部分61不產生晃動或偏移。因此,中間結構600'之彎折後的第一部分61仍沿橫軸方向(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在一些實施例中,製作連續箍筋600"之方法更包括,在彎折第二側邊區域67後,將治具50自連續箍筋分離,並將連續箍筋600"自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卸除。
圖12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的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a之示意圖。在此實施例中,與圖1-11之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相同之元件將指定相同之元件符號,且不再重複說明該等元件之特徵。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a與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之差異包括:連續箍筋製
作設備1之固定平台20由固定平台20a所取代,且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之治具50由多個定位構件,例如第一定位構件72、第二定位構件73(圖13)所取代。
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平台20a經配置用於在製作連續箍筋之過程中支撐平面結構600。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平台20a與圖1所示之固定平台20具有相似之結構,其差異在於固定平台20a更包括一第一溝槽70及第二溝槽71,其貫穿固定平台20a。第一溝槽70與第二溝槽71各自沿橫軸方向(X軸方向)延伸,且平行於固定平台20a之前緣22並,其中第二溝槽71位於第一溝槽70與固定平台20a之前緣22之間。
圖13顯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的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a設置第一定位構件72與第二定位構件73後之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第一定位構件72係相對於一在縱軸方向(Y軸方向)對應之彎折裝置30設置於第一溝槽70內。並且,複數個第二定位構件73係相對於一在縱軸方向(Y軸方向)對應之彎折裝置30設置於第二溝槽71內。請參考圖15,相對同一彎折裝置30設置之第一定位構件72與第二定位構件73係設置使得平面結構600放置於固定平台20a上之後,第一定位構件72與第二定位構件73分別抵靠平面結構600之第一部分61之相對二側。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本發明之實施例並不僅此為限,在一些實施例中,省略第一溝槽70與第一定位構件72,平面結構600之第一部分61僅透過第二定位構件73進行定位。
參照圖1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定位構件72包括一基板721、一定位柱722、一延伸部723及一固定件724。基板721跨設於第一溝槽70上方,並透過固定件724(例如:螺絲或螺栓)設置於頂面25之上。定位
柱722設置於基板721上方,其具有圓柱形之結構。延伸部723設置於基板721下方並深入第一溝槽70內部,以利第一定位構件72定位於第一溝槽70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定位構件73之結構特徵相同或相似於第一定位構件72之結構特徵,故不再重複。
請參照圖13、15-18,根據本發明一些實施例,使用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a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說明如下:
如圖13所示,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包括提供固定複數個第一定位構件72於一固定平台20之一第一溝槽70中,並固定複數個第二定位構件73於固定平台20之一第二溝槽71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省略固定第二定位構件73之步驟。
如圖15所示,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更包括將平面結構600設置於固定平台20a上,使第一側邊區域66突出於固定平台20a之前緣22,並使第一側邊區域66之第二部分62抵靠尺寸定位件40之限位部分42。藉由尺寸定位件40,每一第一部分61中位於第一側邊區域66與中間區域65之交會處將被定位於對應之彎折定位件33之下方。另外,當平面結構600設置於固定平台20a上時,平面結構600之每一第一部分61之相對二側分別抵靠對應之第一定位構件72與第二定位構件73。
另外,如圖15所示,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更包括沿橫軸方向(X軸方向)提供一長條形模具35並使其頂面36抵靠平面結構之第一側邊區域66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第一側邊區域66受彎折前,第一側邊區域66係受彎折裝置30之基座31(圖2)、長條形模具35之頂面36及尺寸定位件40之支撐部分41共同支撐。
如圖16所示,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更包括致動長條形模具
35以推動第一側邊區域66,使第一側邊區域66相對於固定平台20a向上彎折,以自平面結構600變形成一中間結構600'。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於平面結構600之第一部分61在橫軸方向(X軸方向)上的位置受到第一定位構件72與第二定位構件73所限制,在第一側邊區域66受長條形模具35推動的過程中,平面結構600之第一部分61不產生晃動或偏移。因此,彎折後的複數個第一部分61仍沿橫軸方向(X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在相對中間區域65彎折第一側邊區域66後,將中間結構600'暫時自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a卸除。
如圖17所示,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更包括轉向中間結構600'並將其放置於固定平台20a之上,使第二側邊區域67突出於該固定平台20a之前緣22。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7所示,轉向後並放置於固定平台20a上之中間結構600',其第二側邊區域67係受彎折裝置30之基座31(圖2)、長條形模具35之頂面36及尺寸定位件40之支撐部分41共同支撐。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7所示,將中間結構600'放置於固定平台20a上之後,中間結構600'之經彎折處68抵靠複數個第二定位構件73,並與第一定位構件72分離。
如圖18所示,製作連續箍筋之方法更包括致動長條形模具35以推動中間結構600'之第二側邊區域67,使第二側邊區域67相對於固定平台20a向上彎折,以形成連續箍筋600"。在一些實施例中,由於中間結構600'之第一部分61在橫軸方向(X軸方向)上的位置受到第二定位構件73所限制,在中間結構600'之第二側邊區域67受長條形模具35推動的過程中,中間結構600'之第一部分61不產生晃動或偏移。因此,彎折後的複數個第一部分61仍沿縱軸方向(Y軸方向)大致平行排列。在一些實施例中,
製作連續箍筋600"之方法更包括,在彎折第二側邊區域67後,將連續箍筋600"自連續箍筋製作設備1a卸除。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創作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創作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依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連續箍筋製作設備
10:底座
12:第一支撐板
13:後支架
14:上支架
15:前支架
16:第二支撐板
17:放置台
20:固定平台
21:後緣
22:前緣
23:側緣
24:側緣
25:頂面
30:彎折裝置
33:彎折定位件
35:長條形模具
36:頂面
40:尺寸定位件
41:支撐部分
42:限位部分
50:治具
51:長形治具本體
52:第一定位構件
53:第二定位構件
60:鋼筋
61:第一部分
62:第二部分
63:末端彎折結構
65:中間區域
66:第一側邊區域
67:第二側邊區域
600':中間結構
Claims (10)
- 一種箍筋製作設備,包括:一固定平台,具有一前緣;複數個彎折定位件,設置於該固定平台之該前緣之鄰近處並沿一橫軸方向排列;複數個定位構件設置於該固定平台上,該複數個定位構件分別對齊該複數個彎折定位件;以及一長條形模具,設置於該複數個彎折定位件遠離該固定平台之一側,並可相對於該固定平台移動,以抵靠自該固定平台之該前緣突出之複數個鋼筋使其向上彎折。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箍筋製作設備,進一步包括一長形治具本體,沿平行該橫軸方向延伸並以可沿一縱軸方向滑動的方式設置於該固定平台之上,該複數個定位構件設置於該長形治具本體之一下表面上。
- 如請求項2所述之箍筋製作設備,其中每一該複數個定位構件具有一彎弧形狀,且其兩端係朝遠離其所抵靠之該複數個鋼筋之一者之方向向外延伸。
- 如請求項1所述之箍筋製作設備,其中該複數個定位構件包括複數個第一定位構件,且該固定平台具有平行該前緣延伸之一第一溝槽,該複數個第一定位構件係沿該第一溝槽排列。
- 如請求項4所述之箍筋製作設備,其中該複數個定位構件包括複數個第二定位構件,且該固定平台更具有平行於該前緣之一第二溝槽,該第二溝槽較該第一溝槽靠近該固定平台之該前緣,該複數個第二定位構件係沿該第二溝槽排列,其中該複數個第二定位構件之每一者係經配置以與該複數個第一定位構件其中之一者對齊。
- 如請求項1-5任一項所述之箍筋製作設備,更包括一尺寸定位件,該長條形模具位於該尺寸定位件與該固定平台之間,其中該尺寸定位件可相對於該長條形模具移動,並經配置用於抵靠該複數個鋼筋,以控制該複數個鋼筋自該固定平台之該前緣突出之長度。
- 如請求項1-5任一項所述之箍筋製作設備,更包括複數個矩形基座及複數個連結部,該複數個連結部之每一者用以將該彎折定位件連接並固定至該複數個矩形基座其中之一者,其中該彎折定位件具有圓弧形之外表面。
- 如請求項6所述之箍筋製作設備,其中該尺寸定位件為沿該橫軸方向延伸之一L狀板狀結構,且包括相互垂直設置之一支撐部分及一限位部分,該支撐部分與該固定平台之頂面大致等高,且該限位部分係位於支撐部分遠離該長條形模具之一側。
- 如請求項2所述之箍筋製作設備,其中該長形治具本體包含位於該長 形治具本體二個端部的二個卡槽結構,其以可滑動的方式連結該固定平台之二個側緣。
- 如請求項9所述之箍筋製作設備,其中該長形治具本體包含一握把於其上,以供一操作人員握持並相對於該固定平台滑動該長形治具本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43744A TWI776740B (zh) | 2021-02-24 | 2021-02-24 | 箍筋製作設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43744A TWI776740B (zh) | 2021-02-24 | 2021-02-24 | 箍筋製作設備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76740B true TWI776740B (zh) | 2022-09-01 |
TW202233952A TW202233952A (zh) | 2022-09-01 |
Family
ID=84957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43744A TWI776740B (zh) | 2021-02-24 | 2021-02-24 | 箍筋製作設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776740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57993U (en) * | 1999-12-21 | 2001-10-01 | Yan Jin Shing | Device for reinforcing bar bending machine capable of bending multiple angles |
TWM528809U (zh) * | 2016-05-10 | 2016-09-21 | Yi Wang Machinery Co Ltd | 鋼筋彎折機之鋼筋端部齊平裝置 |
JP2020049499A (ja) * | 2018-09-26 | 2020-04-02 | 東陽建設工機株式会社 | 鉄筋のリブ位置調整装置 |
CN111874598A (zh) * | 2020-07-27 | 2020-11-03 | 张文芳 |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钢筋弯折设备 |
-
2021
- 2021-02-24 TW TW110143744A patent/TWI776740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57993U (en) * | 1999-12-21 | 2001-10-01 | Yan Jin Shing | Device for reinforcing bar bending machine capable of bending multiple angles |
TWM528809U (zh) * | 2016-05-10 | 2016-09-21 | Yi Wang Machinery Co Ltd | 鋼筋彎折機之鋼筋端部齊平裝置 |
JP2020049499A (ja) * | 2018-09-26 | 2020-04-02 | 東陽建設工機株式会社 | 鉄筋のリブ位置調整装置 |
CN111874598A (zh) * | 2020-07-27 | 2020-11-03 | 张文芳 | 一种建筑施工用的钢筋弯折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33952A (zh) | 2022-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88426B2 (ja) | 自立型トラスの製造装置 | |
JP6456022B2 (ja) | 鉄筋曲げ機および当該鉄筋曲げ機を用いた鉄筋スペーサーの製造方法 | |
US9032687B2 (en) |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a reinforcement | |
CN108380796A (zh) | 一种箍筋定位装置及钢筋笼成型装配机 | |
JP2010084490A (ja) | 鉄筋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鉄筋籠用半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WO2010044144A1 (ja) | 自立型トラスの製造装置 | |
TWI776740B (zh) | 箍筋製作設備 | |
TWI751039B (zh) | 連續箍筋製作設備及方法 | |
JP5607498B2 (ja) | 鉄筋拘束部材及びコンクリート部材の構築方法 | |
CN114951514A (zh) | 连续箍筋制作设备及方法 | |
JPH074287Y2 (ja) | 棒状体支持具 | |
KR101525603B1 (ko) | 종이관 절단장치 | |
KR101781354B1 (ko) | 프리캐스트 아치부재의 제작을 위한 곡률가변형 거푸집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프리캐스트 아치부재의 제작방법 | |
KR200412415Y1 (ko) | 알루미늄 거푸집 판넬부재용 펀칭 가공장치 | |
JP2001287126A (ja) | 建築用構造材の製造方法及び該製造方法に用いる枠状治具 | |
JP7481878B2 (ja) | 柱脚支持層の形成方法、および、位置決め治具 | |
TWI722824B (zh) | 鋼筋彎曲機 | |
CN108637326A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长条金属件铣削用夹紧机构 | |
JP6956644B2 (ja) | 勾配設定治具及び勾配設定方法 | |
JP2018003333A (ja) | 型枠装置及びコンクリート構造体の構築方法 | |
JP2017013074A (ja) | 鉄筋曲げ装置 | |
CN109128722B (zh) | 装配式薄壁方管异型柱构件节点的制作方法 | |
JP2023183137A (ja) | 配筋調整治具 | |
KR101527954B1 (ko) | 절곡기의 지지틀 | |
JP2005009241A (ja) | 鉄筋篭用治具、鉄筋篭の組立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D4A |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