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62444B - 使用ACTRII配位體捕捉以治療β-地中海型貧血 - Google Patents
使用ACTRII配位體捕捉以治療β-地中海型貧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62444B TWI762444B TW105114763A TW105114763A TWI762444B TW I762444 B TWI762444 B TW I762444B TW 105114763 A TW105114763 A TW 105114763A TW 105114763 A TW105114763 A TW 105114763A TW I762444 B TWI762444 B TW I76244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ividual
- certain embodiments
- actriib
- seq
- signaling inhibitor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177—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A61K38/179—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or growth factors; for growth regula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9—Injectable compositions; Intramuscular, intravenous, arterial,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Compositions to be administered through the skin in an invasive mann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blood or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blood or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 A61P7/06—Antianaemic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475—Growth factors; Growth regulators
- C07K14/495—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705—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4/71—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or growth factors; for growth regulato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 C07K2319/30—Non-immunoglobulin-derived peptide or protein having an immunoglobulin constant or Fc region, or a fragment thereof, attached thereto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Zo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iabet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藉由皮下投與約0.8mg/kg之ActRII傳訊抑制劑以治療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本文亦提供調整投與個體之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劑量之方法。
Description
本申請案主張2015年5月13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161,136號、2015年6月10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173,836號及2015年10月19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243,457號之優先權,各案件之全部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且出於所有目的併入本文中。
序列表
本申請案係與2016年5月4日建立之大小為97千位元組之以檔案名稱「12827_952_228_SeqListing.txt」遞交之序列表一起申請。該序列表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且出於所有目的併入本文中。
本文提供治療及/或預防β-地中海型貧血(諸如輸血依賴性及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個體投與活化素II型受體傳訊抑制劑(ActRII傳訊抑制劑,例如,活化素配位體捕捉)。
β-地中海型貧血(全世界最常見遺傳性血色素病變中之一者)係由於編碼β-球蛋白之基因中之體染色體突變所致,該等體染色體突變引起紅血球生成細胞中之此蛋白質之缺失或低濃度合成(Weatherall DJ,
2001,Nature Reviews Genetics;2(4):245-255)。約8000至9000萬人(全球人口之~1.5%)係β-地中海型貧血之攜帶者且每年出生約60,000名症狀性個體(Modell等人,2007,Scand J Clin Lab Invest;67:39-69)。估計症狀性個體之年發病率為在全球為1/100,000及在歐洲(EU)為1/10,000(Galanello R及Origa R,2010,Orphanet J Rare Dis;5:11)。發病率在地中海地區、中東及東南亞(特定言之,印度、泰國及印度尼西亞;此區域佔受影響出生人數之約50%)最高且發病率由於遷移而在全球(例如,歐洲、美國及澳大利亞)不斷增長(Colah R、Gorakshakar等人,2010;Expert Rev HematoL;3(1):103-17;Modell等人,2008,Bull World Health Organ;86(6):480-7)。
β-地中海型貧血之特徵在於β-球蛋白鏈之減少及血色素(Hb)分子之球蛋白鏈(α:非α比率)之後續失衡,此導致受損之紅血球生成及其他併發症。已描述在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之病患中影響β-球蛋白基因的近200種不同突變,對於β-球蛋白基因,病患可為同型接合的或化合物異型接合的。因此,表型效應在β-球蛋白鏈合成之輕微損傷至完全抑制之病患中廣泛變化(Thein SL,2013,Cold Spring Harb Perspect Med;3(5):a011700)。除缺陷β-球蛋白鏈外,病患亦可呈現患有組合結構變體(諸如HbE,其導致HbE/β-地中海型貧血)之β-地中海型貧血。
考慮到當前缺乏治療β-地中海型貧血(例如,輸血依賴性及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安全及有效性之藥物療法,對明確解決β-地中海型貧血症候群(包括貧血及無效紅血球生成之併發症)之根本病理生理學之新穎療法之發展有顯著未滿足之醫療需求。
已識別兩種相關之II型受體(ActRIIA及ActRIIB)為用於活化素之II型受體(Mathews及Vale,1991,Cell 65:973-982;Attisano等人,1992,Cell 68:97-108)。除活化素外,ActRIIA及ActRIIB亦可與數個其他TGF-β家族蛋白質(包括BMP7、結節素(Nodal)、GDF8及GDF11)起生
物化學相互作用(Yamashita等人,1995,J.Cell Biol.130:217-226;Lee及McPherron,2001,Proc.Natl.Acad.Sci.98:9306-9311;Yeo及Whitman,2001,Mol.Cell 7:949-957;Oh等人,2002,Genes Dev.16:2749-54)。ALK4係用於活化素(特別用於活化素A)之主要I型受體,且ALK-7亦可充當用於活化素(特別用於活化素B)之受體。
由由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之細胞外域及人類IgG1 Fc (ActRIIB-hFc)組成之人類化融合蛋白組成之活化素配位體捕捉當前於用於治療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之個體之II期臨床實驗中進行評估。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其中該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係每21天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其中該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係每21天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其中該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係每21天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其中該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
抑制劑係每21天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其中該個體之基因型係選自由β0/β0、β+/β+、β0/β+、β0/HbE及β+/HbE組成之群。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其中該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係每21天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其中該個體之基因型包含兩個嚴重血色素β鏈突變之共遺傳,且其中該個體患有α-地中海型貧血。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其中該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其中該個體之基因型包含兩個嚴重血色素β鏈突變之共遺傳,且其中該個體患有遺傳性胎兒血色素持續症(hereditary persistence of fetal hemoglobin)。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且接著以21天為間隔一或更多次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使得該β-地中海型貧血得以治療,其中該投與包括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且接著以21天為間隔一或更多次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使得該β-地中海型貧血得以治療,其中該投與包括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之皮下投與,且其中該個體之基因型係選自由β0/β0、β+/β+、β0/β+、β0/HbE及β+/HbE組成之群。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
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且接著以21天為間隔一或更多次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使得該β-地中海型貧血得以治療,其中該投與包括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且其中該個體患有遺傳性胎兒血色素持續症。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且接著以21天為間隔一或更多次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使得該β-地中海型貧血得以治療,其中該投與包括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且其中該投與係足以可偵測地減小投與之間來自該個體之血清GDF-11濃度。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β-地中海型貧血係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β-地中海型貧血係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之第一量測;在第一段時間後,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之第二量測;且基於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與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之間之差異,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後續劑量,其中該投與包括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個體中採取血容比(hematocrit)之第一量測;在第一段時間後,在該個體中採取血容比之第二量測;且基於血容比之該第二量測與血容比之該第一量測之間之差異,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後續劑量,其中該投與包括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個體中採取胎兒血色素之第一量測;在第一段時間後,在該個體中
採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第二量測;且基於胎兒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與胎兒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間之差異,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後續劑量,其中該投與包括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a)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血容比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第一量測;(b)在第一段時間後,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血容比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第二量測;及(c)在第二段時間後,停止該初始劑量之投與並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後續劑量,其中該後續劑量係經由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之皮下注射來投與。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血色素濃度、血容比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係在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初始劑量之前採取。在某些實施例中,血色素濃度、血容比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係在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初始劑量之後立即或在其最多1天、2天、3天、4天、5天、6天或1週內採取。在某些實施例中,血色素、血容比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在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初始劑量之後約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採取。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第二段時間係在採取該第二量測後之第1天、2天、3天、4天、5天、6天、1週、2週、3週、4週、5週、6週、7週、8週、9週、10週、11週或12週內。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後續劑量係約0.3mg/kg、約0.45mg/kg、約0.6mg/kg、約1.0mg/kg或約1.25mg/kg。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血容比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
二量測係小於或等於12.5g/dL;(b)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比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大1.5g/dL或以下;及(c)該後續劑量係等於該初始劑量。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小於或等於12.5g/dL;(b)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比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大1.5g/dL以上;及(c)該後續劑量係比該初始劑量小約25%。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i)大於12.5g/dL且小於或等於14g/dL;及(ii)比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大1.5g/dL或以下;(b)該後續劑量係等於該初始劑量;及(c)該第二段時間由長達十二週之劑量延遲組成直至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係小於或等於12.5g/dL。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i)大於12.5g/dL且小於或等於14g/dL,及(ii)比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大1.5g/dL以上;(b)該後續劑量係比該初始劑量小約25%;及(c)該第二段時間由長達十二週之劑量延遲組成直至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經測定(i)小於或等於12.5g/dL,及(ii)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與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三量測之間之變化係小於或等於1.5g/dL。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大於14g/dL;(b)該後續劑量係比該初始劑量小約25%;及(c)該第二段時間由長達十二週之劑量延遲組成直至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係小於12.5g/dL。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每21天投與一次。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每21天投與一次。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減
小該個體中之GDF11濃度。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增加該個體中之胎兒血色素濃度。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ActRIIA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由ActRIIA之細胞外域及人類IgG1 Fc域組成之人類化融合蛋白。在某些實施例中,ActRIIA傳訊抑制劑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之多肽:(a)與SEQ ID NO:2相同90%;(b)與SEQ ID NO:2相同95%;(c)與SEQ ID NO:2相同98%;(d)SEQ ID NO:2;(e)與SEQ ID NO:3相同90%;(f)與SEQ ID NO:3相同95%;(g)與SEQ ID NO:3相同98%;(h)SEQ ID NO:3;(i)與SEQ ID NO:6相同90%;(j)與SEQ ID NO:6相同95%;(k)與SEQ ID NO:6相同98%;(l)SEQ ID NO:6;(m)與SEQ ID NO:7相同90%;(n)與SEQ ID NO:7相同95%;(o)與SEQ ID NO:7相同98%;及(p)SEQ ID NO:7。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包含SEQ ID NO:7之胺基酸序列之多肽。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由ActRIIB之細胞外域及人類IgG1 Fc域組成之人類化融合蛋白。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抑制劑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序列之多肽:(a)與SEQ ID NO:17相同90%;(b)與SEQ ID NO:17相同95%;(c)與SEQ ID NO:17相同98%;(d)SEQ ID NO:17;(e)與SEQ ID NO:20相同90%;(f)與SEQ ID NO:20相同95%;(g)與SEQ ID NO:20相同98%;(h)SEQ ID NO:20;(i)與SEQ ID NO:21相同90%;(j)與SEQ ID NO:21相同95%;(k)與SEQ ID NO:21相同98%;(l)SEQ ID NO:21;(m)與SEQ ID NO:25相同90%;(n)與SEQ ID NO:25相同95%;(o)與SEQ ID NO:25相同98%;及(p)SEQ ID NO:25。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包含SEQ ID NO:25之胺基酸序列之
多肽。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之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其中該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每21天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且其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SEQ ID NO:25之胺基酸序列。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之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其中該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每21天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且其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SEQ ID NO:25之胺基酸序列。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之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其中該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每21天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且其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SEQ ID NO:25之胺基酸序列。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之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其中該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每21天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其中該個體之基因型係選自由β0/β0、β+/β+、β0/β+、β0/HbE及β+/HbE組成之群,且其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SEQ ID NO:25之胺基酸序列。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其中該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每21天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其中該
個體之基因型包含兩個嚴重血色素β鏈突變之共遺傳,其中該個體患有α-地中海型貧血,且其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SEQ ID NO:25之胺基酸序列。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其中該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每21天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其中該個體之基因型包含兩個嚴重血色素β鏈突變之共遺傳,其中該個體患有遺傳性胎兒血色素持續症,且其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SEQ ID NO:25之胺基酸序列。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且接著以21天為間隔一或更多次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使得該β-地中海型貧血得以治療,其中該投與包括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且接著以21天為間隔一或更多次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使得該β-地中海型貧血得以治療,其中該投與包括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且其中該個體之基因型係選自由β0/β0、β+/β+、β0/β+、β0/HbE及β+/HbE組成之群。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且接著以21天為間隔一或更多次投與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使得該β-地中海型貧血得以治療,其中
該投與包括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且其中該個體患有遺傳性胎兒血色素持續症。
本文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或約1.0mg/kg之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傳訊抑制劑,且接著以21天為間隔一或更多次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使得該β-地中海型貧血得以治療,其中該投與包括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且其中該投與係足以可偵測地減小投與之間來自該個體之血清GDF-11濃度。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β-地中海型貧血係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β-地中海型貧血係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之第一量測;在第一段時間後,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之第二量測;且基於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與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之間之差異,投與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之後續劑量,其中該投與包括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個體中採取血容比之第一量測;在第一段時間後,在該個體中採取血容比之第二量測;且基於血容比之該第二量測與血容比之該第一量測之間之差異,投與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之後續劑量,其中該投與包括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個體中採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第一量測;在第一段時間後,在該個體中採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第二量測;且基於胎兒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與胎兒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之間之差異,投與該ActRIIB
傳訊抑制劑之後續劑量,其中該投與包括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a)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之第一量測;(b)在第一段時間後,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之第二量測;及(c)在第二段時間後,停止該初始劑量之投與並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之後續劑量,其中該後續劑量係經由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之皮下注射來投與。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血色素濃度、血容比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係在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之該初始劑量之前採取。在某些實施例中,血色素濃度、血容比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係在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之該初始劑量之後立即或在其最多1天、2天、3天、4天、5天、6天或1週內採取。在某些實施例中,血色素、血容比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在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之該初始劑量之後約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採取。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第二段時間係在採取該第二量測後之第1天、2天、3天、4天、5天、6天、1週、2週、3週、4週、5週、6週、7週、8週、9週、10週、11週或12週內。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之該後續劑量係約0.3mg/kg、約0.45mg/kg、約0.6mg/kg、約1.0mg/kg或約1.25mg/kg。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血容比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小於或等於12.5g/dL;(b)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比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大1.5g/dL或以下;及(c)該後續劑量係等於該
初始劑量。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小於或等於12.5g/dL;(b)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比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大1.5g/dL以上;及(c)該後續劑量係比該初始劑量小約25%。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i)大於12.5g/dL且小於或等於14g/dL;及(ii)比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大1.5g/dL或以下;(b)該後續劑量係等於該初始劑量;及(c)該第二段時間由長達十二週之劑量延遲組成直至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係小於或等於12.5g/dL。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i)大於12.5g/dL且小於或等於14g/dL,及(ii)比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大1.5g/dL以上;(b)該後續劑量係比該初始劑量小約25%;及(c)該第二段時間由長達十二週之劑量延遲組成直至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經測定(i)小於或等於12.5g/dL,及(ii)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與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三量測之間之變化係小於或等於1.5g/dL。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大於14g/dL;(b)該後續劑量係比該初始劑量小約25%;及(c)該第二段時間由長達十二週之劑量延遲組成直至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係小於12.5g/dL。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每21天投與一次。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每21天投與一次。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減小該個體中之GDF11濃度。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增加該個體中之胎兒血色素濃度。
本文提供一種增加個體之胎兒血色素濃度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個體投與ActRIIB傳訊抑制劑。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表現血色素E。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不表現血色素S。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反應由以下組成:(i)在12週內減小輸血負擔大於或等於33%,及(ii)在12週內減小至少2個單位之紅血球。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反應由相較於基線血色素濃度,血色素濃度增加1g/dL以上來組成,其中血色素濃度之該增加係藉由在不輸血之情況下於連續12週時間之血色素濃度值之平均值來量測。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係人類。
在前述方法中任何一者之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在向該個體投與前係以無菌、無防腐劑之凍乾餅狀物形式包裝於容器中,儲存在2℃至8℃下。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容器含有37.5mg該ActRII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容器含有75mg該ActRII傳訊抑制劑。
圖1繪示例示性輸血依賴性病患在治療前及以1.25mg/kg之劑量接受ActRIIB-hFc(SEQ ID NO:25)2週或5週後之腿潰瘍之癒合。
7.1 綜述
本文提供治療個體中β-地中海型貧血(諸如輸血依賴性或非輸血
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向該個體投與ActRII傳訊抑制劑。
7.2 縮寫及術語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約」在結合數字使用時係指在該參考數字之1%、2%、3%、4%、5%、6%、7%、8%、9%、10%、11%、12%、13%、14%或15%內之任何數字。在某些實施例中,術語「約」包含列舉之精確數字。
如本文中所使用,「ActRII」係指活化素受體II型。如本文中所使用,「ActRIIA」係指活化素受體IIA型。參見,例如,Mathews及Vale,1991,Cell 65:973-982。基因庫TM(GenBankTM)登錄號NM_001278579.1提供例示性人類ActRIIA核酸序列。基因庫TM登錄號NP_001265508.1提供例示性人類ActRIIA胺基酸序列。如本文中所使用,「ActRIIB」係指活化素受體IIB型。參見,例如,Attisano等人,1992,Cell 68:97-108。基因庫TM登錄號NM_001106.3提供例示性人類ActRIIB核酸序列。基因庫TM登錄號NP_001097.2提供例示性人類ActRIIB胺基酸序列。
如本文中所使用,「ActRIIA-mFc」或「mActRIIA-Fc」係指小鼠活化素IIA型受體-IgG1融合蛋白。參見,例如,美國專利案第8,173,601號。如本文中所使用,「mActRIIB-Fc」或「ActRIIB-mFc」係指小鼠活化素IIB型受體-IgG1融合蛋白。參見,例如,美國專利案第8,173,601號。如本文中所使用,「hActRIIA-Fc」或「ActRIIA-hFc」係指人類活化素IIA型受體-IgG1融合蛋白。參見,例如,美國專利案第8,173,601號。在某些實施例中,ActRIIA-hFc係指包含SEQ ID NO:7之胺基酸序列之多肽。如本文中所使用,「hActRIIB-Fc」或「ActRIIB-hFc」係指人類活化素IIB型受體-IgG1融合蛋白。參見,例如,美國專利案第8,173,601號。在某些實施例中,ActRIIB-hFc係指
包含SEQ ID NO:25之胺基酸序列之多肽。
「AE」係指不良事件。
「β0」係指與缺乏β-球蛋白亞單元合成相關聯之對偶基因。
「β+」係指與減少之β-球蛋白亞單元合成相關聯之對偶基因。
「Hb」係指血色素蛋白。基因庫TM登錄號NP_000549.1(SEQ ID NO:48)提供人類血色素α亞單元之例示性胺基酸序列。基因庫TM登錄號NP_000509.1(SEQ ID NO:49)提供人類血色素β亞單元之例示性胺基酸序列。基因庫TM登錄號NP_000550.2(SEQ ID NO:50)提供人類血色素γ亞單元之例示性胺基酸序列。通常,成年人類中之血色素之最常見形式包含兩個α亞單元及兩個β亞單元。胎兒血色素(亦稱為「血色素F」或「HbF」)包含兩個α亞單元及兩個γ亞單元。
「HbE」或「血色素E」係此項技術認可之術語且係指血色素(例如,人類血色素)之突變形式。血色素E包含兩個α亞單元及兩個β亞單元,其中該β亞單元之位置26自麩胺酸突變為離胺酸(E26K)。
「HbE/β-地中海型貧血」係指血色素E及β0對偶基因之共遺傳。
「HbS」或「血色素S」係此項技術認可之術語且係指血色素(例如,人類血色素)之突變形式。血色素S包含兩個α亞單元及兩個β亞單元,其中該β亞單元之位置6自麩醯胺酸突變為纈胺酸(G6V)。
在某些實施例中,一個單位之紅血球係指源自約400至500mL捐獻血液之經包裝之紅血球之量。
7.3 治療及/或預防之方法
7.3.1 β-地中海型貧血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用於治療及/或預防個體中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5mg/kg、約0.6mg/kg、約0.7mg/kg、約0.8mg/kg、約0.9mg/kg、約1.0mg/kg或約1.1mg/kg之ActRII傳訊抑制劑(例如,活化素配位體捕捉),其中該
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向該個體皮下投與。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用於治療及/或預防個體中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其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約0.8mg/kg之ActRII傳訊抑制劑(例如,活化素配位體捕捉),其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向該個體皮下投與。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β-地中海型貧血之內文中,「治療(treat、treatment或treating)」包括β-地中海型貧血中至少一種症狀之改善。β-地中海型貧血之症狀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骨髓中產生缺陷性紅血球、無效之紅血球生成、不足之血色素濃度、多器官功能障礙、鐵過量、臉色蒼白、疲勞、黃疸及脾腫大。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在某些實施例中,該β-地中海型貧血係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β-地中海型貧血係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1中所描述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A傳訊抑制劑係ActRIIA-Fc,諸如ActRIIA-hFc(例如,SEQ ID NO:7)。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以如章節7.9中所描述之組合物之形式向該個體投與。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8中所描述組合第二醫藥活性劑或療法向該個體投與。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如章節7.3.2
或章節7.4中所描述之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後續劑量。例如,該方法可進一步包括將分析該個體中之血色素濃度作為確定待向該個體投與之後續給藥方案之方式。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中之血色素濃度可用以(i)評估適用於個體之給藥,其中該個體係待經或正經ActRII傳訊抑制劑(例如,活化素配位體捕捉)治療之候選者;(ii)評估在治療期間是否需調整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劑量;及/或(iii)評估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適當之維持劑量。取決於該個體中之血色素濃度,可開始、增加、減小、延遲或終止使用ActRII傳訊抑制劑之給藥。參見,例如,表1及表2。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a)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之第一量測;(b)在第一段時間後,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之第二量測;及(c)在第二段時間後,停止該初始劑量之投與並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後續劑量,其中該後續劑量係經由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注射來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後續劑量係經滴定至約1.25mg/kg之最大後續劑量。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該個體中之紅血球反應。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反應包括減小該個體中之輸血負擔至少33%,其中該個體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反應包括減小該個體中之輸血負擔至少50%,其中該個體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反應包含減小該個體中之輸
血負擔至少25%、30%、33%、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98%或100%,其中該個體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反應包括在至少8週、9週、10週、11週、12週、13週、14週、15週、16週、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內減小該個體中之輸血負擔至少25%、30%、33%、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98%或100%,其中該個體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反應包括在至少12週內減小該個體中之輸血負擔至少33%,其中該個體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反應包括在至少12週內減小該個體中之輸血負擔至少50%,其中該個體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反應包括減小該個體中之紅血球輸血至少1、2、3、4或更多個紅血球單位,其中該個體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反應包括在至少8週、9週、10週、11週、12週、13週、14週、15週、16週、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內減小該個體中之紅血球輸血至少1、2、3、4或更多個紅血球單位。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反應包括在至少12週內在該個體中減小至少兩個單位之紅血球,其中該個體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反應包括(i)在至少12週內在該個體中減小輸血負擔至少33%,及(ii)在至少12週內在該個體中減小至少兩個單位之紅血球,其中該個體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輸血負擔之該減小係相較於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週、2週、3週或4週內該個體處於基線下之輸血負擔。在某些實施例中,紅血球之單位之減小係相較於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
週、2週、3週或4週內向該個體投與之紅血球之單位。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該個體中之紅血球反應。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反應包括該個體中之血色素濃度相較於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前該個體中之血色素濃度增加0.75g/dL、1g/dL、1.25g/dL或1.5g/dL以上,其中該血色素濃度係藉由在該個體缺乏輸血之情況下該個體中於至少連續12週時間之血色素濃度之平均值來量測,且其中該個體患有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反應包括該個體中之血色素濃度相較於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前該個體中之血色素濃度增加1g/dL以上,其中該血色素濃度係藉由在該個體缺乏輸血之情況下該個體於至少連續12週時間之血色素濃度之平均值來量測,且其中該個體患有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經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之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個體在治療後至少8週、9週、10週、12週、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年內無需紅血球輸血。在某些實施例中,經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之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個體在治療後至少8週內無需紅血球輸血。在某些實施例中,經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之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
個體在治療後至少12週內無需紅血球輸血。在某些實施例中,經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之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個體在治療後至少8週內無需紅血球輸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該個體中之肝鐵濃度相較於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週、2週、3週或4週內之肝鐵濃度之水平降低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少100%,或降低至多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多100%。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中之肝鐵濃度相較於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週、2週、3週或4週內之肝鐵濃度降低約10%。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中之肝鐵濃度相較於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個體前之1週、2週、3週或4週內之肝鐵濃度降低約15%。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中之肝鐵濃度相較於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週、2週、3週或4週內之肝鐵濃度降低約20%。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中之肝鐵濃度相較於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週、2週、3週或4週內之肝鐵濃度降低5%至30%。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中之肝鐵濃度相較於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週、2週、3週或4週內之肝鐵濃度降低10%至30%。在某些實施例中,肝鐵濃度係根據章節7.7中所描述之分析測定。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
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該個體中之心肌鐵濃度相較於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週、2週、3週或4週內之心肌鐵濃度降低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少100%,或降低至多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多100%。在某些實施例中,心肌鐵濃度係根據章節7.7中所描述之分析測定。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該個體之減少之每日鐵螯合療法,諸如,例如,向該個體投與之一或更多種鐵螯合治療劑之劑量或頻率降低。鐵螯合治療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地拉羅司(deferasirox)、去鐵酮(deferiprone)及去鐵胺(deferoxamine)。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
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該個體中之血清鐵蛋白濃度相較於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週、2週、3週或4週內之血清鐵蛋白濃度減小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少100%,或減小至多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多100%。在某些實施例中,血清鐵蛋白濃度係根據章節7.7中所描述之分析測定。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該個體中之胎兒血色素濃度相較於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2、3或4週內之胎兒血色素濃度增加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200%、300%、400%或至少500%,或至多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200%、300%、400%或至多500%。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胎兒血色素濃度係根據如章節7.7中所描述之分析測定。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該個體中之GDF11濃度相較於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2、3或4週內之GDF11濃度降低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200%、300%、400%或至少500%,或至多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200%、300%、400%或至多500%。在某些實施例中,該GDF11濃度係根據如章節7.7中所描述之分析測定。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較於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前之1、2、3或4週內之與一或更多種β-地中海型貧血臨床併發症相關聯之症狀,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該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減少該等症狀。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減少與一或更多種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臨床併發症相關聯之症狀。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生長遲滯、臉色蒼白、黃疸、不佳之肌肉組織、膝外翻、肝脾腫大、腿潰瘍、來自髓外造血之腫塊之發展、由骨髓擴張造成之骨骼變化及慢性紅血球輸血之臨床併發症,諸如,例如B型肝炎病毒感染、C型肝炎病毒感染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異源免疫及因鐵過量造成之器官損傷,諸如,例如,肝損傷、心臟損傷及內分泌腺損傷。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
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較於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個體前之1、2、3或4週內該個體之與一或更多種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臨床併發症相關聯之症狀,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該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減少該等症狀。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內分泌異常,諸如,例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垂線性腺低能症、血栓性事件、肺性高血壓、高血液凝固性、輸血依賴性日後於生活中之發展、無效之紅血球生成、骨髓外造血組織之擴張、髓外造血腫塊之形成、骨骼畸形、骨量稀少、骨質疏鬆症、骨痛、膽石、腿潰瘍及異源免疫。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較於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個體前之1、2、3或4週內該個體之紅血球形態,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該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改善該個體中之紅血球形態。經改善之紅血球形態之非限制性決定因素包括該個體中異常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之減小、該個體中具有嗜鹼性彩斑之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之減小、該個體中異形紅細胞性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之減小、該個體中裂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之減小及該個體中不規則收縮之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之減小。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與根據本文
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2、3或4週內該個體中異常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相比,該個體中異常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減小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少100%、或至多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多100%。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與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2、3或4週內該個體中具有嗜鹼性彩斑之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相比,該個體中具有嗜鹼性彩斑之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減小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少100%,或至多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多100%。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與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2、3或4週內該個體中異形紅細胞性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相比,該個體中異形紅細胞性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減小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少100%,或至多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多100%。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
述之個體)導致與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2、3或4週內該個體中裂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相比,該個體中裂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減小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少100%,或至多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多100%。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與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2、3或4週內該個體中不規則收縮之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相比,該個體中不規則收縮之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減小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少100%,或至多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至多100%。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紅血球形態係根據如章節7.7中所描述之分析測定。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減少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2、3或4週內之骨質疏鬆症之1、2、3、4或更多種症狀。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減少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2、3或
4週內之骨量稀少之1、2、3、4或更多種症狀。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該個體之骨礦物質密度相較於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2、3或4週內之骨礦物質密度增加至少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200%、300%、400%或至少500%,或增加至多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200%、300%、400%或至多500%。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骨礦物質密度係全身骨礦物質密度、全髖骨礦物質密度或腰椎骨礦物質密度。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骨礦物質密度係根據如章節7.7中所描述之分析測定。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該個體之骨骼畸形相較於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2、3或4週內之骨骼畸形減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例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導致該個體之生活品質相較於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開始治療該個體前之1、2、3或4週內之生活品質得到改善。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生活品質係根據如章節7.7中所描述之分析
測定。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7.3.2 經調整之給藥
本文亦提供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參見,章節7.3.1),其進一步包括將分析該個體中之血色素濃度作為判定待向該個體投與之後續給藥方案之方式。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中之血色素濃度可用以(i)評估適用於個體之給藥,其中該個體係待經或正經ActRII傳訊抑制劑(例如,活化素配位體捕捉)治療之候選者;(ii)評估在治療期間是否需要調整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劑量;及/或(iii)評估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適當之維持劑量。取決於該個體中之該血色素濃度,可開始、增加、減小、延遲或終止使用ActRII傳訊抑制劑之給藥。參見,例如,表1及表2。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治療有此需要之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之方法(參見,章節7.3.1),其進一步包括(a)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之第一量測;(b)在第一段時間後,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之第二量測;及(c)在第二段時間後,停止該初始劑量之投與並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後續劑量,其中該後續劑量係經由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之皮下注射來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第一量測及/或該第二量測係如章節7.7中所描述採取。在某些實施例中,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係在向該個體
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初始劑量之前採取。在某些實施例中,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係在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初始劑量之後立即或在其最多1天、2天、3天、4天、5天、6天或1週內採取。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在向該個體投與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初始劑量之後之約3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內採取。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第二段時間係在採取該第二量測後之第1天、2天、3天、4天、5天、6天、1週、2週、3週、4週、5週、6週、7週、8週、9週、10週、11週或12週內。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後續劑量係約0.3mg/kg、約0.45mg/kg、約0.6mg/kg、約1.0mg/kg或約1.25mg/kg。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後續劑量係經滴定至高達約1.25mg/kg之最大後續劑量。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在該個體中採取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小於或等於12.5g/dL;(b)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比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
測大1.5g/dL或以下;及(c)該後續劑量係等於該初始劑量。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小於或等於12.5g/dL;(b)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比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大1.5g/dL以上;及(c)該後續劑量係比該初始劑量小約25%。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又另一特定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i)大於12.5g/dL且小於或等於14g/dL;及(ii)比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大1.5g/dL或以下;(b)該後續劑量係等於該初始劑量;及(c)該第二段時間由長達十二週之劑量延遲組成直至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係小於或等於12.5g/dL。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又另一特定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i)大於12.5g/dL且小於或等於14g/dL,及(ii)比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大1.5g/dL以上;(b)該後續劑量係比該初始劑量小約25%;及(c)該第二段時間由長達十二週之劑量延遲組成直至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經測定(i)小於或等於12.5g/dL,及(ii)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一量測與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三量測之間之變化係小於或等於1.5g/dL。在某些實施例
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又另一特定實施例中,(a)血色素濃度之該第二量測係大於14g/dL;(b)該後續劑量係比該初始劑量小約25%;及(c)該第二段時間由長達十二週之劑量延遲組成直至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係小於12.5g/dL。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測定血色素濃度之第三量測。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如章節7.4中所描述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向該個體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天投與一次。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經由皮下注射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經由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注射向該個體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天投與一次。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如章節7.4中所描述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向該個體每21天投與一次。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經由皮下注射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
初始劑量係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經由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中之皮下注射向該個體每21天投與一次。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如章節7.4中所描述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向該個體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天投與一次。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經由皮下注射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經由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中之皮下注射向該個體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天投與一次。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如章節7.4中所描述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向該個體每21天投與一次。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經由皮下注射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中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經由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中之皮下注射向該個體每21天投與一次。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如章節7.4中所描述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向該個體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天投與一次。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經由皮下注射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中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經由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中之皮下注射向該個體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天投與一次。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
在某些其他實施例中,該個體係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個體。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重度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係重度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中度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係中度β-地中海型貧血。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血色素濃度(即,第一血色素濃度、第二血色素濃度及第三血色素濃度)係如章節7.7中所描述測定。
在某些實施例中,如章節7.8中所描述,本文提供之方法係組合第二醫藥活性劑或療法使用。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中所描述。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2中所描述之
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6.1中所描述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ActRIIA-Fc,諸如ActRIIA-hFc(例如,SEQ ID NO:7)。
7.4 給藥方案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參見章節7.3.1及7.3.2)投與之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劑量係約0.5mg/kg、約0.6mg/kg、約0.7mg/kg、約0.8mg/kg、約0.9mg/kg、約1.0mg/kg、約1.1mg/kg或約1.2mg/kg。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參見章節7.3.1及7.3.2)投與之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劑量係約0.8mg/kg。在某些實施例中,ActRII抑制劑係如闡述於章節7.6.2中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ActRIIB-Fc,諸如ActRIIB-hFc(例如,SEQ ID NO:25)。在某些實施例中,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闡述於章節7.6.1中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ActRIIA-Fc,諸如ActRIIA-hFc(例如,SEQ ID NO:7)。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ActRIIA傳訊抑制劑與ActRIIB傳訊抑制劑之組合。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以皮下方式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以皮下方式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每21天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天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每21天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以皮下方式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每14、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或28天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以皮下方式向該個體投與。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如章節7.9中所描述之組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於注射用水中復原之無菌、無防腐劑之凍乾粉。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單一劑量係於體積大於1mL之注射用水中復原。在此等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單一劑量係經由注射兩次相等體積之經復原之ActRII傳訊抑制劑以向該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兩次注射係投與給該個體之不同部位,例如,一次注射在右股部中及一次注射在左股部中。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劑量係初始劑量。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初始劑量係約0.8mg/kg。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劑量係後續劑量。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大於該初始劑量。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小於該初始劑量。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約0.3mg/kg、約0.45mg/kg、約0.6mg/kg、約1.0mg/kg或約1.25mg/kg。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約0.3mg/kg、約0.45mg/kg、約0.6mg/kg、約1.0mg/kg或約1.25mg/kg。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約0.3mg/kg。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約0.45mg/kg。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約0.6mg/kg。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約1.0mg/kg。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約1.25mg/kg。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比該初始劑量大約2.5mg、約5mg、約10mg、約15mg、約20mg或約35mg,或比該初始劑量大約0.05mg/kg、約0.1mg/kg、約0.15mg/kg、約0.25mg/kg、約0.3mg/kg、約0.35mg/kg、約0.4mg/kg或約0.5mg/kg。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後續劑量係間隔給藥
且量上足以達成約0.2微克/kg或更大之血清濃度,且約1微克/kg或2微克/kg或更大之血清濃度對於達成對骨密度及骨強度之顯著影響而言係理想的。後續劑量方案可經設計以達成0.2至15微克/kg,及視需要1至5微克/kg之血清濃度。在人類中,0.2微克/kg之血清濃度可以約0.1mg/kg或更大之單一後續劑量達成及1微克/kg之血清濃度可以約0.3mg/kg或更大之單一後續劑量達成。該分子之經觀察之血清半衰期係約20至30天,大體上長於大多數Fc融合蛋白,且因此持續有效之血清濃度可例如藉由每週或每兩週給藥約0.2-0.4mg/kg或在給藥間可以更長間隔使用更高劑量來達成。例如,可每月或每兩個月使用約1至3mg/kg之後續劑量,且僅需每3、4、5、6、9、12或更多個月給藥一次即可對骨造成足夠持續之影響。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血清濃度可藉由熟習技工已知的任何方式量測。例如,可使用抗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抗體使用(例如)ELISA以測定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血清濃度。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比該初始劑量更頻繁地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比該初始劑量更不頻繁地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以與該初始劑量相同之頻率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或28天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每21天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後續劑量係連續及/或無限期投與。
當結合本文提供之劑量(例如,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劑量或第二活性劑之劑量)使用時,措辭「約」係指在參考數字之1、5或10%內之任何數。
7.5 病患群體
根據本文描述之方法治療之個體可為任何哺乳動物,諸如嚙齒動物及靈長類動物,且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係人類。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描述之方法可用以治療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諸如,輸血
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重度β-地中海型貧血及中度β-地中海型貧血);以減小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之個體之輸血負擔;或監測該治療;及/或於任何哺乳動物諸如嚙齒動物或靈長類動物中,且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於人類個體中選擇待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之個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描述之方法治療之個體可為任何年齡。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描述之方法治療之個體係小於18歲。在一特定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描述之方法治療之個體係小於13歲。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描述之方法治療之個體係小於12、小於11、小於10、小於9、小於8、小於7、小於6或小於5歲。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描述之方法治療之個體係1至3歲、3至5歲、5至7歲、7至9歲、9至11歲、11至13歲、13至15歲、15至20歲、20至25歲、25至30歲或大於30歲。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描述之方法治療之個體係30至35歲、35至40歲、40至45歲、45至50歲、50至55歲、55至60歲或大於60歲。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描述之方法治療之個體係60至65歲、65至70歲、70至75歲、75至80歲或大於80歲。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描述之方法(參見章節7.3)治療之個體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β-地中海型貧血係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亦稱為「庫利氏貧血(Cooley’s anemia」。在某些實施例中,該β-地中海型貧血係重度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係重度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β-地中海型貧血係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β-地中海型貧血係中度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係中度非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HbE/β-地中海型
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i)患有重度β-地中海型貧血;(ii)患有嚴重之HbE/β-地中海型貧血;及(iii)係輸血依賴性。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i)患有中度β-地中海型貧血;(ii)患有輕度/中度HbE/β-地中海型貧血;及(iii)係非輸血依賴性。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描述之方法(參見章節7.3)治療之個體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已經診斷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已經診斷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及血色素E。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診斷已經基因分析證實。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係重度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係重度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包含含有突變體β-球蛋白對偶基因之同型接合性或化合物異型接合性之基因型。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同型接合性包含β0/β0,其中β0係指與β-球蛋白鏈合成之缺乏相關聯之對偶基因。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同型接合性包含β+/β+,其中β+係指與減少之β-球蛋白鏈合成相關聯之對偶基因。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化合物異型接合性包含β0/β+,其中β0係指與β-球蛋白鏈合成之缺乏相關聯之對偶基因,且其中β+係指與減少之β-球蛋白鏈合成相關聯之對偶基因。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化合物異型接合性包含β0/HbE,其中β0係指與β-球蛋白鏈合成之缺乏相關聯之對偶基因,且其中HbE係指血色素E。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化合物異型接合性包含β+/HbE,其中β+係指與減少之β-球蛋白鏈合成相關聯之對偶基因,且其中HbE係指血色素E。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症狀性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α-球蛋白基因之共遺傳之複製。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已經診斷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診斷已經基因分析證實。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係人類嬰兒個體。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遺傳性胎兒血色素持續
症。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需要定期、終生之紅血球輸血。在某些實施例中,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個體需要在24週內輸血超過5個紅血球單位。在某些實施例中,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個體需要在24週內輸血超過6個紅血球單位。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具有高輸血負擔。在某些實施例中,高輸血負擔係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前需要在24週內輸血12或更多個個紅血球單位。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具有低輸血負擔。在某些實施例中,低輸血負擔係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前需要在24週內輸血7至12個紅血球單位。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一或更多種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臨床併發症。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臨床併發症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生長遲滯、臉色蒼白、黃疸、不佳之肌肉組織、膝外翻、肝脾腫大、腿潰瘍、來自髓外造血之腫塊之發展及由骨髓擴張造成之骨骼變化。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慢性紅血球輸血之一或更多種併發症。慢性紅血球輸血之併發症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與輸血相關聯之感染,諸如,例如,B型肝炎病毒感染、C型肝炎病毒感染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異源免疫及由於鐵過量造成之器官損傷,諸如,例如,肝損傷、心臟損傷及內分泌腺損傷。
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描述之方法(參見章節7.3)治療之個體患有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患有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個體需要在24週內輸血0至5個紅血球單位。在某些實施例中,患有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個體需要在24週內輸血0至6個紅血球單位。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已經診斷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已經診斷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及血色素E。在某些實施例中,該β-地中海型貧血已經基因分析證
實。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係中度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係輕度-中度血色素E/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無需定期之紅血球輸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很少需要紅血球輸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日後之生活中需要定期之紅血球輸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前之24週內已接受0至5個紅血球單位。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前之24週內已接受0至6個紅血球單位。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具有小於10.0g/dL之平均基線血色素濃度。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β-地中海型貧血係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β-地中海型貧血係中度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係中度非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包含含有化合物異型接合性之基因型。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化合物異型接合性包含β0對偶基因,其中β0係指與β-球蛋白鏈合成之缺乏相關聯之對偶基因。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化合物異型接合性包含β+對偶基因,其中β+係指與減少之β-球蛋白鏈合成相關聯之對偶基因。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化合物異型接合性包含β0/β+,其中β0係指與β-球蛋白鏈合成之缺乏相關聯之對偶基因,且其中β+係指與減少之β-球蛋白鏈合成相關聯之對偶基因。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化合物異型接合性包含一或更多個血色素變體。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血色素變體係血色素E。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i)包含基因型,該基因型包含兩個嚴重β-球蛋白鏈突變之共遺傳,及(ii)患有α-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i)包含含有兩個嚴重β-球蛋白鏈突變之共遺傳之基因型,及(ii)患有遺傳性胎兒血色素持續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症狀性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
例中,該個體具有α-球蛋白基因之共遺傳之複製。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已經診斷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診斷已經基因分析證實。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顯示一或更多種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臨床併發症。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臨床併發症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內分泌異常,諸如,例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垂線性腺低能症、血栓性事件、肺性高血壓、高血液凝固性、輸血依賴性日後於生活中之發展、無效之紅血球生成、骨髓外造血組織之擴張、髓外造血腫塊之形成、骨骼畸形、骨量稀少、骨質疏鬆症、骨痛、膽石及腿潰瘍。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顯示異源免疫。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顯示輕度症狀β-地中海型貧血症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具有接近正常之生長。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個體顯示嚴重之症狀。嚴重之症狀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生長遲滯、發育遲緩及骨骼畸形。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脾腫大。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脾腫大在該個體生命之最初6至12月內發展。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在該個體生命之最初10年內具有受損之生長。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顯示小紅血球性、低色素性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前,該個體中之血色素A2濃度相較於參考群體(例如,如章節7.7中所描述之參考群體)之血色素A2濃度有所提高。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個體前,該個體中之胎兒血色素濃度相較於參考群體(例如,如章節7.7中所描述之參考群體)之胎兒血色素濃度有所提高。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不表現血色素S。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不表現血色素S。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前之12週內未接受紅血球輸血,其中該個體患有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未患有活性C型肝炎感染。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未患有活性B型肝炎感染。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對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不呈陽性。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未患有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前之3個月內未經受投與紅血球生成刺激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前之168天內未經受鐵螯合療法。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前之168天內未經受羥基脲治療。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前之168天內未被投與二磷酸鹽。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未患有不受控制之高血壓。根據NCI CTCAE 4.0版,不受控制之高血壓係指>1級。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未患有ALT比正常值上限大3倍之肝疾病。在某些實施例中,憑藉藉由肝活組織檢查測定之肝硬化/纖維化之組織病理學證據證實該個體未患有肝疾病。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未患有心臟疾病。心臟疾病或心臟衰竭可藉由紐約心臟協會分級為3級或更高。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未患有需要治療之心律不整。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未患有肺疾病。肺疾病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肺纖維化及肺高血壓。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不具有藉由Cockroff-Gault方法測定之小於60mL/min之肌酐廓清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未患有葉酸鹽缺乏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未患有3級或更高之蛋白尿。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未患有腎上腺機能不全。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前之30天內未經受大手術,除其中該大手術係脾切除術外。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無嚴重過敏或過敏反應或對重組蛋白過敏之歷史。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未經受長期抗凝血劑
療法。抗凝血劑療法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肝素及華法林(warfarin)。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在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前之28內未經受使用細胞毒性劑、全身性皮質類固醇、免疫抑制劑或抗凝血劑療法進行之治療。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正經受其他治療干預。其他治療干預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脾切除術、輸血療法、鐵螯合療法及胎兒血色素誘導劑。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需要鐵螯合療法。參見描述組合療法之章節7.8。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個體係如描述於章節8中之個體。
如本文中所使用,措辭「病患」及「個體」可交換使用。
7.6 ACTRII傳訊抑制劑
描述於此章節中且此項技術中已知的ActRII傳訊抑制劑可用於本文提供之方法中。在某些實施例中,描述於此章節中之ActRII傳訊抑制劑可用於本文提供之方法(參見,章節7.3)中。
本文中包含之ActRII傳訊受體之抑制劑包括ActRIIA傳訊抑制劑及ActRIIB傳訊抑制劑(參見下文)。在某些實施例中,ActRII傳訊抑制劑對ActRIIA傳訊具有特異性。在其他實施例中,ActRII傳訊抑制劑對ActRIIB傳訊具有特異性。在某些實施例中,ActRII傳訊抑制劑優先抑制ActRIIA傳訊。在其他實施例中,ActRII傳訊抑制劑優先抑制ActRIIB傳訊。在某些實施例中,ActRII傳訊抑制劑抑制ActRIIA傳訊及ActRIIB傳訊兩者。
在某些實施例中,ActRII傳訊抑制劑可為包含ActRII之活化素-結合域之多肽。不受理論之束縛,此等包含活化素-結合域之多肽鉗合活化素且藉此阻止活化素傳訊。此等包含活化素-結合域之多肽可包含ActRII之細胞外域之全部或一部分(即,ActRIIA之細胞外域之全部或一部分或ActRIIB之細胞外域之全部或一部分)。在特定之實施例
中,ActRII之該細胞外域係可溶的。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包含活化素-結合域之多肽係連接至抗體之Fc部分(即,產生包含ActRII受體之含有活化素-結合域之多肽及抗體之Fc部分之共軛物)。不受理論之束縛,該抗體部分賦予該共軛物增加之穩定性。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活化素-結合域係經由連接子(例如,肽連接子)連接至抗體之Fc部分。
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傳訊抑制劑包含細胞外或細胞內地直接或間接抑制ActRIIA傳訊及/或ActRIIB傳訊之分子。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傳訊及/或ActRIIB傳訊之抑制劑經由與該(等)受體本身之相互作用抑制ActRIIA傳訊及/或ActRIIB傳訊。在其他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傳訊及/或ActRIIB傳訊之抑制劑經由與ActRIIA及/或ActRIIB配位體(例如,活化素)之相互作用抑制ActRIIA傳訊及/或ActRIIB傳訊。
7.6.1 ACTRIIA傳訊抑制劑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ActRIIA」係指來自任何物種之活化素受體IIA型(ActRIIA)蛋白之家族及藉由突變形成或其他修飾自此等ActRIIA蛋白衍生之變體。本文之ActRIIA之提及應理解為當前經識別之形式中之任何一者之提及。ActRIIA家族之成員通常係跨膜蛋白,其等由具有富半胱胺酸區之配位體-結合細胞外域、跨膜域及具有預測絲胺酸/蘇胺酸激酶活性之細胞質域組成。
欲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包括(但不限於)活化素-結合可溶ActRIIA多肽;結合至活化素(特定言之,活化素A或B亞單元,其等亦稱為ßA或ßB)並破壞ActRIIA結合之抗體;結合至ActRIIA並破壞活化素結合之抗體;針對活化素或ActRIIA結合所選擇之非抗體蛋白質(參見例如,WO/2002/088171、
WO/2006/055689、WO/2002/032925、WO/2005/037989、US 2003/0133939及US 2005/0238646,其各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例如,關於此等蛋白質及用於此等蛋白質之設計及選擇之方法);及針對活化素或ActRIIA結合所選擇之隨機化肽,其等可共軛至Fc域。
在某些實施例中,具有活化素或ActRIIA結合活性之兩種或更多種不同之蛋白質(或其他部分)(尤其分別阻斷I型(例如,可溶I型活化素受體)及II型(例如,可溶II型活化素受體)結合位點之活化素結合劑)可連接在一起以產生抑制ActRIIA傳訊之雙功能或多功能結合分子且因此可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在某些實施例中,包括在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使用抑制ActRIIA傳訊之活化素-ActRIIA傳訊軸拮抗劑,包括核酸適體、小分子及其他藥劑。
7.6.1.1 包含ActRIIA多肽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
術語「ActRIIA多肽」包括包含ActRIIA家族成員之任何天然生成之多肽及其保留有用活性之任何變體(包括突變體、片段、融合形式及擬肽形式)之多肽。例如,ActRIIA多肽包括衍生自任何已知ActRIIA之序列之具有與ActRIIA多肽之序列相同至少約80%,且視需要相同至少85%、90%、95%、97%、98%、99%或更大之序列之多肽。例如,ActRIIA多肽可結合至ActRIIA蛋白及/或活化素並抑制ActRIIA蛋白及/或活化素之功能。ActRIIA多肽可針對其促進骨生長及骨礦化之能力來選擇。ActRIIA多肽之實例包括人類ActRIIA前驅多肽(SEQ ID NO:1)及可溶人類ActRIIA多肽(例如,SEQ ID NO:2、3、7及12)。對於胺基酸序列繪示於SEQ ID NO:1處之ActRIIA前驅多肽,人類ActRIIA前驅多肽之訊息肽位於胺基酸位置1至20處;細胞外域位於胺基酸位置21至135處及人類ActRIIA前驅多肽(SEQ ID NO:1)之N-連接型醣化位點位於SEQ ID NO:1之胺基酸位置43及56處。編碼SEQ
ID NO:1之人類ActRIIA前驅多肽之核酸序列揭示為SEQ ID NO:4(基因庫准入號NM_001616之核苷酸164至1705)。編碼SEQ ID NO:2之可溶人類ActRIIA多肽之核酸序列揭示為SEQ ID NO:5。參見用於描述序列之表3。
在特定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多肽係可溶ActRIIA多肽。ActRIIA蛋白之細胞外域可結合至活化素且通常係可溶的,且因此可稱為活化素結合之可溶ActRIIA多肽。因此,如本文中所用,術語「可溶ActRIIA多肽」通常係指包含ActRIIA蛋白之細胞外域(包括ActRIIA蛋白之任何天然生成之細胞外域及其任何變體(包括突變體、片段及擬肽形式))之多肽。可溶ActRIIA多肽可結合至活化素;然而,野生型ActRIIA蛋白結合至活化素相對GDF8/11不顯示顯著之選擇性。天然或經改變之ActRIIA蛋白可藉由與第二活化素選擇性結合劑偶合而給予針對活化素之特異性。活化素結合之可溶ActRIIA多肽之實例包括闡述於SEQ ID NO:2、3、7、12及13中之可溶多肽。活化素結合之可溶ActRIIA多肽之其他實例除ActRIIA蛋白之細胞外域外包含訊息序列,例如,蜜蜂蜂毒素(mellitin)前導序列(SEQ ID NO:8)、組織性血漿蛋白原活化劑(TPA)前導(SEQ ID NO:9)或天然ActRIIA前導(SEQ ID NO:10)。闡述於SEQ ID NO:13中之ActRIIA-hFc多肽使用TPA前導。
在某`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包含含有ActRIIA之活化素結合域與抗體之Fc部分連接之共軛物/融合蛋白。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活化素結合域係經由連接子(例如肽連接子)連接至抗體之Fc部分。視需要,該Fc域具有一或多個突變在殘基(諸如Asp-265、離胺酸322及Asn-434)處。在某些情況下,具有此等突變中之一或多者(例如Asp-265突變)之突變Fc域相對於野生型Fc域具有減低的結合至Fcγ受體之能力。在其他情況下,具有此等
突變中之一或多者(例如Asn-434突變)之突變Fc域相對於野生型Fc域具有增加的結合至MHC I類相關Fc-受體(FcRN)之能力。包含ActRIIA之可溶細胞外域與Fc域融合之例示性融合蛋白闡述於SEQ ID NO:6、7、12及13中。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包含ActRIIA之細胞外域或其部分與抗體之Fc部分之連接,其中該ActRIIA傳訊抑制劑包含與選自SEQ ID NO:6、7、12及13之胺基酸序列相同至少75%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包含ActRIIA之細胞外域或其部分與抗體之Fc部分之連接,其中該ActRIIA傳訊抑制劑包含與選自SEQ ID NO:6、7、12及13之胺基酸序列相同至少80%、85%、90%、95%、96%、97%、98%或99%之胺基酸序列。
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包含ActRIIA之細胞外域之截短形式。該截短可在ActRIIA多肽之羧基端及/或胺基端處。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截短相對於成熟ActRIIB多肽細胞外域可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個胺基酸長度。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截短可為該成熟ActRIIA多肽細胞外域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個N端胺基酸。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截短可為該成熟ActRIIA多肽細胞外域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個C端胺基酸。例如,ActRIIA之截短形式包括具有胺基酸20至119;20至128;20至129;20至130;20至131;20至132;20至133;20至134;20至131;21至131;22至131;23至131;24至131及25至131之多肽,其中該等胺基酸位置係指SEQ ID NO:1中之胺
基酸位置。
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包含ActRIIA之具有一或更多個胺基酸取代之細胞外域。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包含亦攜載胺基酸取代之ActRIIA細胞外域之截短形式。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係人類ActRIIA受體之細胞外域與IgG1之Fc部分所形成之融合蛋白。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係人類ActRIIA受體之截短細胞外域與IgG1之Fc部分所形成之融合蛋白。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係人類ActRIIA受體之截短細胞外域與IgG1之Fc部分所形成之融合蛋白,其中該人類ActRIIA受體之截短細胞外域具有一或更多個胺基酸取代。
ActRIIA多肽之功能活性片段可例如藉由篩選自編碼ActRIIA多肽之核酸之相應片段重組產生之多肽來獲得。另外,片段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的技術(諸如習知梅裏菲爾德(Merrifield)固相f-Moc或t-Boc化學)化學合成。該等片段可經產生(重組或藉由化學合成)並測試以識別彼等可充當ActRIIA蛋白或由活化素介導之傳訊之拮抗劑(抑制劑)的肽基片段。
另外,ActRIIA多肽之功能活性變體可例如藉由篩選自編碼ActRIIA多肽之相應突變核酸重組產生之經修飾多肽之庫來獲得。該等變體可經產生並測試以識別彼等可充當ActRIIA蛋白或由活化素介導之傳訊之拮抗劑(抑制劑)者。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ActRIIA多肽之功能變體包含與選自SEQ ID NO:2或3之胺基酸序列相同至少75%之胺基酸序列。在某些情況下,該功能變體具有與選自SEQ ID NO:2或3之胺基酸序列相同至少80%、85%、90%、95%、97%、98%、99%或
100%之胺基酸序列。
功能變體可例如藉由出於諸如增強治療效用或穩定性(例如,活體外儲存壽命及抗活體內蛋白水解降解)之目的修飾ActRIIA多肽之結構來產生。此等經修飾之ActRIIA多肽在經選擇以保留活化素結合時可視為天然生成之ActRIIA多肽之功能等效物。經修飾之ActRIIA多肽亦可(例如)藉由胺基酸取代、刪除或添加產生。例如,有理由預期以異白胺酸或纈胺酸代替白胺酸,以麩胺酸代替天冬胺酸,以絲胺酸代替蘇胺酸之孤立置換或以結構相關胺基酸替代胺基酸之類似置換(例如,保守突變)將對所得分子之生物活性無主要影響。保守置換係彼等發生於側鏈相關的胺基酸家族中者。ActRIIA多肽之胺基酸序列之變化是否導致功能同系物可藉由評估變體ActRIIA多肽以類似於野生型ActRIIA多肽之方式於細胞中產生反應之能力而容易地判定。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之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傳訊抑制劑可包含具有一或更多個可改變該多肽之醣化之特定突變之ActRIIA多肽。此等突變可引入或消除一或更多個醣化位點,諸如O-連接型醣化位點或N-連接型醣化位點。天冬醯胺酸-連接型醣化識別位點通常包含三肽序列天冬醯胺酸-X-蘇胺酸(或天冬醯胺酸-X-絲胺酸)(其中「X」係任何胺基酸),其藉由適當之細胞醣化酶明確識別。該改變亦可藉由向野生型ActRIIA多肽之序列(針對O-連接型醣化位點)添加或取代一或更多個絲胺酸或蘇胺酸殘基來作出。在醣化識別位點之第一或第三胺基酸位置中之一或兩者處之各種胺基酸取代或刪除(及/或第二位置處之胺基酸刪除)導致經修飾之三肽序列處之非醣化。在ActRIIA多肽上增加碳水化合物部分之數量之另一方式係藉由醣苷化學或酶促偶合至ActRIIA多肽。取決於所使用之偶合模式,該(等)糖可結合至(a)精胺酸及組胺酸;(b)游離之羧基;(c)游離之巰基,諸如彼等半胱胺酸中者;(d)游離之羥基,諸如彼等絲胺
酸、蘇胺酸或羥脯胺酸中者;(e)芳族殘基,諸如彼等苯丙胺酸、酪胺酸或色胺酸中者;或(f)麩醯胺酸之醯胺基。此等方法描述於1987年9月11日公開之WO 87/05330中並描述於Aplin及Wriston(1981)CRC Crit.Rev.Biochem.,第259至306頁中,其等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存在於ActRIIA多肽上之一或更多個碳水化合物部分之移除可以化學及/或酶促方式完成。化學去醣化可涉及例如使ActRIIA多肽曝露於化合物三氟甲磺酸或等效化合物。此處理導致大部分或所有糖(除連接型糖(N-乙醯葡萄胺糖或N-乙醯半乳胺糖)外)之裂解,同時保留胺基酸序列之完整性。化學去醣化由Hakimuddin等人,(1987)Arch.Biochem.Biophys.259:52及由Edge等人,(1981)Anal.Biochem.118:131進一步描述。ActRIIA多肽上之碳水化合物部分之酶促裂解可藉由使用如由Thotakura等人,(1987)Meth.Enzymol.138:350描述之各種內切醣苷酶及外切醣苷酶來達成。ActRIIA多肽之序列可接著(視情況而定)取決於所用表現系統之類型,因為哺乳動物、酵母、昆蟲及植物細胞可全部引入可受肽之胺基酸序列影響之不同醣化模式。一般而言,用於人類中之ActRIIA蛋白可表現於提供適當之醣化之哺乳動物細胞系(諸如HEK293或CHO細胞系)中,然而預期其他表現系統(諸如其他哺乳動物表現細胞系、具有經改造之醣化酶之酵母細胞系及昆蟲細胞)亦係適用的。
本文進一步提供產生突變體(特定言之,ActRIIA多肽之組合突變體組,以及截短突變體)之方法;組合突變體池尤其適用於識別功能變體序列。篩選此等組合庫之目的可產生例如可充當促效劑或拮抗劑或者一起具有新穎活性之ActRIIA多肽變體。下文提供各種篩選分析,且此等分析可用以評估變體。例如,可針對結合至ActRIIA配位體之能力,阻止ActRIIA配位體結合至ActRIIA多肽之能力或干擾由ActRIIA配位體引起之傳訊之能力篩選ActRIIA多肽變體。
可產生相對於天然生成之ActRIIA多肽具有選擇性或通常增加之效力之組合衍生型變體。同樣,突變形成可產生具有顯著不同於相應野生型ActRIIA多肽之細胞內半衰期之變體。例如,該經改變之蛋白質可呈現對蛋白水解降解或導致天然ActRIIA多肽之破壞或其他方式不活化之其他細胞過程更穩定或更不穩定。可利用此等變體及編碼其等之基因藉由調節ActRIIA多肽之半衰期以改變ActRIIA多肽濃度。例如,短半衰期可產生更短暫之生物效應且可容許於該個體內更嚴格控制重組ActRIIA多肽濃度。在Fc融合蛋白中,可於連接子(若有)及/或Fc部分中作出突變以改變該蛋白質之半衰期。
組合庫可藉助於基因之簡併庫來產生,該等基因編碼各包括可能ActRIIA多肽序列之至少一部分之多肽之庫。例如,合成寡核苷酸之混合物可酶促接合成基因序列,使得可能ActRIIA多肽核苷酸序列之簡併組可表現為個別多肽,或者,可表現為一組較大融合蛋白(例如,用於噬菌體顯示)。
可自簡併寡核苷酸序列產生可能同系物之庫之方法有很多。簡併基因序列之化學合成可於自動DNA合成器中進行,且該等合成基因然後接合成適用於表現之載體。此項技術中熟知簡併寡核苷酸之合成(參見,例如,Narang,SA(1983)Tetrahedron 39:3;Itakura等人,(1981)Recombinant DNA,Proc.3rd Cleveland Sympos.Macromolecules,AG Walton編,Amsterdam:Elsevier第273至289頁;Itakura等人,(1984)Annu.Rev.Biochem.53:323;Itakura等人,(1984)Science 198:1056;Ike等人,(1983)Nucleic Acid Res.11:477)。此等技術已應用於其他蛋白質之定向進化中(參見,例如,Scott等人,(1990)Science 249:386-390;Roberts等人,(1992)PNAS USA 89:2429-2433;Devlin等人,(1990)Science 249:404-406;Cwirla等人,(1990)PNAS USA 87:6378-6382及美國專利案第
5,223,409,5,198,346與5,096,815號)。
或者,可使用突變形成之其他形式以產生組合庫。例如,ActRIIA多肽變體可經產生並藉由以下方式自庫分離:藉由使用(例如)丙胺酸掃描突變形成及類似物之篩選(Ruf等人,(1994)Biochemistry 33:1565-1572;Wang等人,(1994)J.Biol.Chem.269:3095-3099;Balint等人,(1993)Gene 137:109-118;Grodberg等人,(1993)Eur.J.Biochem.218:597-601;Nagashima等人,(1993)J.Biol.Chem.268:2888-2892;Lowman等人,(1991)Biochemistry 30:10832-10838及Cunningham等人,(1989)Science 244:1081-1085);藉由連接子掃描突變形成(Gustin等人,(1993)Virology 193:653-660;Brown等人,(1992)Mol.Cell Biol.12:2644-2652;McKnight等人,(1982)Science 232:316);藉由飽和突變形成(Meyers等人,(1986)Science 232:613);藉由PCR突變形成(Leung等人,(1989)Method Cell Mol Biol 1:11-19)或藉由隨機突變形成,其包括化學突變形成等(Miller等人,(1992)A Short Course in Bacterial Genetics,CSHL Press,Cold Spring Harbor,N.Y.及Greener等人,(1994)Strategies in Mol Biol 7:32-34)。連接子掃描突變形成(特定言之,於組合組中)係用於識別ActRIIA多肽之截短(生物活性)形式之具有吸引力之方法。
此項技術中已知各種用於篩選由點突變及截短所製得之組合庫之基因產物之技術,及同樣,已知用於篩選具有某種性質之基因產物之cDNA庫之技術。此等技術將通常適用於由ActRIIA多肽之組合突變形成產生之基因庫之快速篩選。最廣泛用於篩選大基因庫之技術通常包括將該基因庫選殖至可複製之表現載體中,用所得之載體庫轉形適當之細胞,及在所需活性之偵測促進編碼偵測產物之基因之載體之相對簡單分離之條件下表現該等組合基因。較佳之分析包括活化素結合分析及活化素介導之細胞傳訊分析。
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之抑制劑中之ActRIIA多肽除天然存在於ActRIIA多肽中之任何一者外亦可進一步包含轉譯後修飾。此等修飾可包括(但不限於)乙醯化、羧化、醣化、磷酸化、脂化及醯化。因此,該等經修飾之ActRIIA多肽可含有非胺基酸元件,諸如聚乙二醇、脂質、多醣或單醣及磷酸鹽。此等非胺基酸元件對ActRIIA多肽之功能之效應可藉由熟習技工已知的任何方法進行測試。當ActRIIA多肽藉由裂解ActRIIA多肽之初生形式產生於細胞中時,轉譯後加工對改正該蛋白質之折疊及/或功能亦係重要的。不同細胞(諸如CHO、HeLa、MDCK、293、W138、NIH-3T3或HEK293)對此等轉譯後活性具有特定細胞機制及特性機制且可經選擇以確保該等ActRIIA多肽之正確修飾及加工。
在某些態樣中,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之抑制劑中之ActRIIA多肽之功能變體或經修飾之形式包括具有該等ActRIIA多肽之至少一部分及一或更多個融合域之融合蛋白。此等融合域之熟知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聚組胺酸、Glu-Glu、麩胱甘肽S轉移酶(GST)、硫氧還蛋白、蛋白A、蛋白G、免疫球蛋白重鏈恆定區(Fc)、麥芽糖結合蛋白(MBP)或人類血清白蛋白。融合域可經選擇以賦予所需之性質。例如,一些融合域特別適用於藉由親和層析術分離該等融合蛋白。出於親和純化之目的,就用於親和層析術之相關基質而言,使用諸如麩胱甘肽-、澱粉酶-及鎳-或鈷-共軛樹脂。此等基質中之多者可以「套組」形式獲得,諸如適合與(HIS6)融合搭配物使用之Pharmacia GST純化系統及QIAexpress.TM.系統(Qiagen)。作為另一實例,融合域可經選擇以促進該等ActRIIA多肽之偵測。此等偵測域之實例包括各種螢光蛋白(例如,GFP)及「抗原決定基標籤」,其等通常係其中可獲得特異性抗體之短肽序列。其中易於獲得特異性單株抗體之熟知抗原決定基標籤包括FLAG、流感病毒血球凝集素(HA)及c-myc標籤。在一些
情況下,該等融合域具有蛋白酶裂解位點,諸如用於因子Xa或凝血酶之裂解位點,其容許相關蛋白酶部分消化該等融合蛋白且藉此自此釋放該等重組蛋白。經釋放之蛋白質然後可藉由後續層析分離自融合域分離。在某些較佳之實施例中,ActRIIA多肽係與活體內穩定化該ActRIIA多肽之域(「穩定劑」域)融合。「穩定化」意謂增加血清半衰期之任何事物,與是否此係由於腎臟或其他藥物動力學效應所致之減少之破壞、減少之廓清無關。已知與免疫球蛋白之Fc部分之融合會對廣泛範圍之蛋白質賦予所需之藥物動力學性質。同樣,與人類血清白蛋白之融合可賦予所需之性質。可選擇之融合域之其他類型包括多聚化(例如,二聚化、四聚化)域及功能域(視需要賦予額外之生物功能,諸如骨生長或肌肉生長之進一步刺激)。
應瞭解融合蛋白之不同元件可以與所需之功能一致之任何方式配置。例如,ActRIIA多肽可將C端放置於異源性域,或者,異源性域可將C端放置於ActRIIA多肽。該ActRIIA多肽域及該異源性域於融合蛋白中無需相鄰,且額外之域或胺基酸序列可將C-或N端包括於域內或包括於該等域之間。
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之抑制劑中之ActRIIA多肽可含有一或更多種可穩定化該等ActRIIA多肽之修飾。例如,此等修飾可增加該等ActRIIA多肽之活體外半衰期,增加該等ActRIIA多肽之循環半衰期或減少該等ActRIIA多肽之蛋白水解降解。此等穩定化修飾可包括(但不限於)融合蛋白(包括,例如,包含ActRIIA多肽及穩定劑域之融合蛋白),醣化位點之修飾(包括,例如,向ActRIIA多肽添加醣化位點)及碳水化合物部分之修飾(包括,例如,自ActRIIA多肽中移除碳水化合物部分)。在融合蛋白之情況下,ActRIIA多肽融合至穩定劑域,諸如IgG分子(例如,Fc域)。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穩定劑域」如在融合蛋白之情況下不僅係指融合
域(例如,Fc),但亦包括非蛋白質修飾,諸如碳水化合物部分,或非蛋白質聚合物(諸如聚乙二醇)。
在某些實施例中,分離自其他蛋白質或以其他方式大體上不含其他蛋白質之ActRIIA多肽之經分離及/或經純化之形式可與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共同使用。ActRIIA多肽可通常藉由來自重組核酸之表現產生。
在某些態樣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A多肽係使用編碼ActRIIA多肽(例如,可溶ActRIIA多肽)中之任何一者(包括本文揭示之片段、功能變體及融合蛋白)之經分離及/或重組核酸產生。例如,SEQ ID NO:4編碼天然生成之人類ActRIIA前驅多肽,而SEQ ID NO:5編碼經處理之ActRIIA之細胞外域。此等核酸可為單股或雙股的。此等核酸可為DNA或RNA分子。此等核酸可用於例如用於製造ActRIIA多肽之方法中或用作直接治療劑(例如,在基因療法方法中)。
在某些態樣中,編碼ActRIIA多肽之核酸可包括係SEQ ID NO:4或5之變體之核酸。變體核苷酸序列包括藉由一或更多個核苷酸取代、添加或刪除而相異之序列,諸如對偶基因變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編碼ActRIIA多肽之經分離或重組之核酸序列可與SEQ ID NO:4或5相同至少80%、85%、90%、95%、97%、98%、99%或100%。一般技術者將知曉與SEQ ID NO:4或5互補之核酸序列及SEQ ID NO:4或5之變體可用於產生適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A多肽。在其他實施例中,此等核酸序列可經分離、重組及/或融合至異源性核苷酸序列或來自DNA庫。
在其他實施例中,用於製造適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A多肽之核酸可包括在高度嚴格條件下雜合至SEQ ID NO:4或5中指定之核苷酸序列、SEQ ID NO:4或5之互補序列或其片段之核
苷酸序列。一般技術者將瞭解促進DNA雜合之適當之嚴格條件可變化。例如,技術人員可在約45℃下在6.0倍氯化鈉/檸檬酸鈉(SSC)下進行雜合,接著在50℃下進行2.0倍SSC之清洗。例如,該清洗步驟中之鹽濃度可自在50℃下之約2.0倍SSC之低嚴格性至在50℃下之約0.2倍SSC之高嚴格性來選擇。另外,該清洗步驟中之溫度可自在室溫下(約22℃)之低嚴格性條件下至在約65℃下之高嚴格性條件下。溫度及鹽兩者皆可變化,或溫度或鹽濃度在其他變量變化時可保持恆定。在一個實施例中,在室溫下之6倍SSC之低嚴格性條件下雜合且接著在室溫下之2倍SSC之清洗下之核酸可與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共同使用。
因基因編碼之簡併而不同於如闡述於SEQ ID NO:4或5中之核酸之經分離之核酸亦可用於產生適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A多肽。例如,許多胺基酸藉由多於一種三聯體指定。指定相同胺基酸之密碼子或同義碼(例如,CAU及CAC係組胺酸之同義碼)可導致「沉默」突變,其不影響該蛋白質之胺基酸序列。然而,預期於哺乳動物細胞之間將存在確實導致該等個體蛋白質之胺基酸序列之變化之DNA序列多型性。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知曉給定物種之個體之間可因天然對偶基因變化而存在編碼特定蛋白質之核酸之一或更多個核苷酸(多達約3至5%之核苷酸)中之此等變化。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重組核酸可於表現構築體中可操作地連接至一或更多個調節核苷酸序列。調節核苷酸序列將通常適合於用於表現之宿主細胞中。此項技術中已知用於各種宿主細胞之許多類型之適當之表現載體及合適之調節序列。通常,該一或更多種調節核苷酸序列可包括(但不限於)啟動子序列、前導序列或訊息序列、核糖體結合位點、轉錄起始序列及終止序列、轉譯起始及終止序列及強化子或活化子序列。本文中預期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組成性或可誘導型啟動
子。該等啟動子可為天然生成之啟動子或組合多於一個啟動子之元件之雜合啟動子。表現構築體可存在於細胞中於游離基因體(諸如質體)上或該表現構築體可插入於染色體中。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表現載體含有可選擇之標記基因以容許經轉形之宿主細胞之選擇。可選擇之標記基因係此項技術中熟知且將隨所用之宿主細胞而變化。
在某些態樣中,用於產生適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A多肽之核酸可提供於包含編碼ActRIIA多肽且可操作地連接至至少一個調節序列之核苷酸序列之表現載體中。調節序列係此項技術中知曉且經選擇以直接表現該ActRIIA多肽。因此,術語調節序列包括啟動子、強化子及其他表現控制元件。例示性調節序列描述於GoeddeL;Gene Expression Technology:Methods in Enzymology,Academic Press,San Diego,Calif.(1990)中。例如,控制DNA序列之表現之各種表現控制序列中之任何一者在可操作地連接至其時可用於此等載體中以表現編碼ActRIIA多肽之DNA序列。此等有用之表現控制序列包括例如SV40之早期及晚期啟動子、tet啟動子、腺病毒或細胞巨大病毒即時早期啟動子、RSV啟動子、lac系統、trp系統、TAC或TRC系統、T7啟動子(其表現藉由T7 RNA聚合酶導向)、噬菌體λ之主要操作子及啟動子區、fd外殼蛋白之控制區、3-磷酸甘油酸激酶或其他糖酵解酶之啟動子、酸性磷酸酶之啟動子(例如,Pho5)、酵母α-交配因子之啟動子、桿狀病毒系統之多面體啟動子及已知用來控制原核細胞或真核細胞或其等病毒之基因之表現之其他序列、及其各種組合。應瞭解表現載體之設計可取決於諸如以下因素:待轉形之宿主細胞之選擇及/或需待表現之蛋白質之類型。此外,亦應考慮該載體之複製數量、控制該複製數量之能力及藉由該載體編碼之任何其他蛋白質(諸如抗生素標記)之表現。
用於產生適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A多肽之重
組核酸可藉由將經選殖之基因或其部分接合至適用於在原核細胞、真核細胞(酵母、鳥類、昆蟲或哺乳動物)或兩者中表現之載體內來產生。用於產生重組ActRIIA多肽之表現載體包括質體及其他載體。例如,合適之載體包括以下類型之質體:用於在原核細胞(諸如大腸桿菌(E.coli))中表現之pBR322衍生之質體、pEMBL衍生之質體、pEX衍生之質體、pBTac衍生之質體及pUC衍生之質體。
一些哺乳動物表現載體含有在細菌中促進載體之繁殖之原核序列及於真核細胞中表現之一或更多個真核轉錄單元兩者。pcDNAI/amp、pcDNAI/neo、pRc/CMV、pSV2gpt、pSV2neo、pSV2-dhfr、pTk2、pRSVneo、pMSG、pSVT7、pko-neo及pHyg衍生之載體係適用於真核細胞之轉染之哺乳動物表現載體之實例。此等載體中之一些係經來自細菌質體(諸如pBR322)之序列修飾以促進在原核細胞及真核細胞兩者中的複製及耐藥性選擇。或者,病毒(諸如牛乳頭狀瘤病毒(BPV-1)或Epstein-Barr病毒(pHEBo、pREP衍生之病毒及p205))之衍生物可用於蛋白質於真核細胞中之暫態表現。其他病毒(包括反轉錄病毒)表現系統之實例可參見下文對基因療法遞送系統之描述中。此項技術中熟知用於質體之製備及宿主生物體之轉形中之各種方法。就用於原核及真核細胞兩者之其他合適之表現系統及一般重組程序而言,參見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第3版,Sambrook、Fritsch及Maniatis編(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2001)。在一些實例中,可能需要藉由使用桿狀病毒表現系統表現重組多肽。此等桿狀病毒表現系統之實例包括pVL衍生之載體(諸如pVL1392、pVL1393及pVL941)、pAcUW衍生之載體(諸如pAcUW1)及pBlueBac衍生之載體(諸如含有pBlueBac III之β-gal)。
載體可經設計以用於在CHO細胞中產生標的ActRIIA多肽,諸如Pcmv-Script載體(Stratagene,La Jolla,Calif.)、pcDNA4載體
(Invitrogen,Carlsbad,Calif.)及pCI-neo載體(Promega,Madison,Wis.)。如將顯而易見,該等標的基因構築體可用以引起該等標的ActRIIA多肽於培養物中繁殖之細胞中之表現(例如)以產生用於純化之蛋白質(包括融合蛋白或變體蛋白質)。
可使用經重組基因(包括用於該等標的ActRIIA多肽中之一或更多者之編碼序列(例如,SEQ ID NO:4或5))轉染之宿主細胞以產生適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A多肽。該宿主細胞可為任何原核細胞或真核細胞。例如,本文提供之ActRIIA多肽可於細菌細胞(諸如大腸桿菌)、昆蟲細胞(例如,使用桿狀病毒表現系統)、酵母細胞或哺乳動物細胞中表現。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其他合適之宿主細胞。
因此,本文提供產生該等ActRIIA多肽之方法。例如,可在適當之條件下培養經編碼ActRIIA多肽之表現載體轉染之宿主細胞以容許發生該ActRIIA多肽之表現。該ActRIIA多肽可經分泌及分離自含有該ActRIIA多肽之細胞及培養基之混合物。或者,該ActRIIA多肽可保留於細胞質中或保留於膜部分(membrane fraction)中且收穫細胞、溶解並分離該蛋白質。細胞培養物包括宿主細胞、培養基及其他副產物。此項技術中熟知適用於細胞培養之培養基。該等標的ActRIIA多肽可自細胞培養基、宿主細胞或兩者,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用於純化蛋白質之技術(包括離子交換層析術、凝膠過濾層析術、超過濾作用、電泳、使用對該等ActRIIA多肽之特定抗原決定基具有特異性之抗體進行之免疫親和純化及使用結合至融合至ActRIIA多肽之域之藥劑進行之親和純化(例如,蛋白A管柱可用以純化ActRIIA-Fc融合))來分離。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ActRIIA多肽係融合蛋白,其含有促進其純化之域。在一個實施例中,純化係藉由一系列管柱層析術步驟達成,該等管柱層析術步驟包括(例如)下列中之三個或更多個(以任何順序):
蛋白A層析術、Q瓊脂糖凝膠層析術、苯基瓊脂糖凝膠層析術、尺寸排阻層析術及陽離子交換層析術。該純化可使用病毒過濾及緩衝液交換來完成。如本文證實,ActRIIA-hFc蛋白係經純化以達到純度>98%(藉由尺寸排阻層析術測定)及>95%(藉由SDS PAGE測定)。此純度水平係足以對小鼠的骨達成所需之效應及於小鼠、大鼠及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達成可接受之安全概況。
在另一實施例中,處於重組ActRIIA多肽之所需部分之N端之編碼純化前導序列(諸如聚-(His)/腸激酶裂解位點序列)之融合基因可容許藉由使用Ni2+金屬樹脂之親和層析術純化經表現之融合蛋白。該純化前導序列可然後接著藉由使用腸激酶之處理移除以提供經純化之ActRIIA多肽(例如,參見Hochuli等人,(1987)J.Chromatography 411:177及Janknecht等人,PNAS USA 88:8972)。
熟知用於製造融合基因之技術。基本上,編碼不同多肽序列之各種DNA片段之連接係根據習知技術進行,該等技術採用用於接合之鈍端或錯開端末端,限制酶消化以提供適當之末端,視需要填充入(filling-in)黏性末端,鹼性磷酸酶處理以避免非所需之連接及酶促接合。在另一實施例中,該融合基因可藉由習知技術(包括自動化DNA合成器)來合成。或者,基因片段之PCR擴增可使用錨定引子進行,該等錨定引子可在兩個連續基因片段間引起互補懸突(overhang),該等連續基因片段接著可經退火以產生嵌合基因序列(參見,例如,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Ausubel等人編,John Wiley & Sons:1992)。
ActRIIA-Fc融合蛋白可使用SEQ ID NO:9之組織性血漿蛋白原前導序列於經pAID4載體(SV40 ori/強化子、CMV啟動子)穩定轉染之CHO-DUKX B1 1細胞中表現。該Fc部分係人類IgG1 Fc序列,如顯示於SEQ ID NO:7中。在某些實施例中,所含之蛋白質一經表現即具有
每分子ActRIIA-Fc融合蛋白(平均)約1.5至2.5莫耳之唾液酸。
在某些實施例中,ActRIIA-Fc融合之長血清半衰期在人類個體中可為25至32天。另外,經CHO細胞表現之材料對活化素B配位體之親和力可比針對於人類293細胞中表現之ActRIIA-hFc融合蛋白所報告的對活化素B配位體之親和力更高(del Re等人,J Biol Chem.2004 Dec 17;279(51):53126-35)。另外,不受理論之束縛,使用TPA前導序列相較於其他前導序列提供更大生產率,且不同於使用天然前導序列表現之ActRIIA-Fc,使用TPA前導序列可提供高度純正之N端序列。使用天然前導序列可導致ActRIIA-Fc之兩個主要物種,各具有不同之N端序列。
7.6.2 ActRIIB傳訊抑制劑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ActRIIB」係指來自藉由突變形成或其他修飾而衍生自此等ActRIIB蛋白之任何物種及變體之活化素受體IIB型(ActRIIB)蛋白之家族。本文之ActRIIB之提及應理解為係指該受體之當前經識別之形式中之任何一者之提及。ActRIIB家族之成員通常係跨膜蛋白,其等由具有富半胱胺酸區之配位體-結合細胞外域、跨膜域及具有預測絲胺酸/蘇胺酸激酶活性之細胞質域組成。
欲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括(但不限於)活化素-結合可溶ActRIIB多肽;結合至活化素(特定言之,活化素A或B亞單元,其等亦稱為ßA或ßB)並破壞ActRIIB結合之抗體;結合至ActRIIB並破壞活化素結合之抗體;針對活化素或ActRIIB結合所選擇之非抗體蛋白;及針對活化素或ActRIIB結合所選擇之隨機化肽,其等可共軛至Fc域。
在某些實施例中,包含具有活化素或ActRIIB結合活性之兩種或更多種不同之蛋白質(或其他部分)(尤其分別阻斷I型(例如,可溶I型活化素受體)及II型(例如,可溶II型活化素受體)結合位點之活化素結
合劑)可連接在一起以產生抑制ActRIIB之雙功能或多功能結合分子且因此可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在某些實施例中,包括在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使用抑制ActRIIB之活化素-ActRIIB傳訊軸拮抗劑,包括核酸適體、小分子及其他藥劑。
7.6.2.1 包含ActRIIB多肽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ActRIIB多肽」係指包含保留有用活性之ActRIIB家族成員之任何天然生成之多肽及其任何變體(包括突變體、片段、融合形式及擬肽形式)之多肽。例如,ActRIIB多肽包括衍生自任何已知ActRIIB之序列之具有與ActRIIB多肽之序列相同至少約80%,且視需要相同至少85%、90%、95%、96%、97%、98%、99%或更大之序列之多肽。例如,ActRIIB多肽可結合至ActRIIB蛋白及/或活化素並抑制ActRIIB蛋白及/或活化素之功能。ActRIIB多肽之實例包括人類ActRIIB前驅多肽(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對於胺基酸序列繪示為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ActRIIB前驅多肽(即,人類ActRIIB前驅多肽),ActRIIB前驅多肽之訊息肽位於胺基酸1至18處;細胞外域位於胺基酸19至134處及可能之N-連接型醣化位點位於胺基酸位置42及65處。編碼SEQ ID NO:16之人類ActRIIB前驅多肽之核酸序列揭示為SEQ ID NO:19(SEQ ID NO:19在對應於胺基酸位置64之密碼子處提供丙胺酸,但熟習此項技術者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的方法可易於修飾其以改為在對應於胺基酸位置64之密碼子處提供精胺酸)。參見用於描述該等序列之表3。
除非另有明確指定,否則用於本文描述之所有與ActRIIB相關之多肽之胺基酸之編號係基於針對SEQ ID NO:16及SEQ ID NO:28(其等不同之處僅在於位置64處所表現之胺基酸)之胺基酸編號。例如,若ActRIIB多肽經描述為在胺基酸位置79處具有取代/突變,則應瞭解位置79係指衍生該ActRIIB多肽之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中之第
79個胺基酸。同樣,若ActRIIB多肽經描述為在胺基酸位置64處具有丙胺酸或精胺酸,則應瞭解位置64係指係指衍生該ActRIIB多肽之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中之第64個胺基酸。
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含有ActRIIB之活化素-結合域之多肽。在一些實施例中,ActRIIB之活化素-結合域包含ActRIIB之細胞外域或其部分。在特定實施例中,ActRIIB之細胞外域或其部分係可溶的。ActRIIB多肽之說明性經修飾之形式揭示於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90005308號及第20100068215號中,其等揭示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ActRIIB多肽之說明性經修飾之形式亦揭示於國際專利申請公開案第WO 2008/097541號及第WO 2010/019261號中,其等揭示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特定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多肽係可溶ActRIIB多肽。術語「可溶ActRIIB多肽」通常係指包含ActRIIB蛋白之細胞外域(其等包括ActRIIB蛋白及其任何變體(包括突變體、片段及擬肽形式)之任何天然生成之細胞外域)之多肽。可溶ActRIIB多肽可結合至活化素;然而,野生型ActRIIB蛋白在結合至活化素相對GDF8/11中不顯示顯著之選擇性。在某些實施例中,具有不同結合性質之ActRIIB之經改變之形式可用於本文提供之方法中。此經改變之形式揭示(例如)於國際專利申請公開案第WO 2006/012627號及第WO 2010/019261號中,其等揭示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天然或經改變之ActRIIB蛋白可藉由使其等與第二活化素-選擇性結合劑偶合而被給予針對活化素之特異性。例示性可溶ActRIIB多肽包括人類ActRIIB多肽(例如,SEQ ID NO:17、18、23、26、27、29、30、31、32、33、36、37、42及43)之細胞外域。
具有由Hilden等人,(Blood,1994,83(8):2163-70)揭示之ActRIIB
細胞外序列之Fc融合蛋白(其在對應於ActRIIB前驅胺基酸序列(即,SEQ ID NO:16)之胺基酸64(本文中稱為「A64」)之位置處具有丙胺酸)已經證實對活化素及GDF-11具有相對較低之親和力。相比之下,在ActRIIB前驅胺基酸序列之位置64(本文中稱為「R64」)處具有精胺酸之Fc融合蛋白對活化素及GDF-11具有介於低奈莫耳至高皮莫耳範圍內之親和力(參見,例如,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100068215號,其揭示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亦參見國際公開案第WO 2010/019261號,其揭示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在位置64處具有精胺酸之ActRIIB前驅胺基酸序列呈現於SEQ ID NO:28中。因此,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使用之ActRIIB多肽可包含(i)在對應於ActRIIB前驅胺基酸序列(即,SEQ ID NO:16)之胺基酸64之位置處之丙胺酸;或者(ii)在ActRIIB前驅胺基酸序列(即,SEQ ID NO:28)之位置64處之精胺酸。在其他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使用之ActRIIB多肽可在對應於ActRIIB前驅胺基酸序列(即,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64之位置處包含非丙胺酸或精胺酸之胺基酸。
已顯示在ActRIIB之細胞外域之C端處刪除脯胺酸結會減小受體對活化素之親和力(參見,例如,Attisano等人,Cell,1992,68(1):97-108)。含有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119(即,SEQ ID NO:32)之ActRIIB-Fc融合蛋白(「ActRIIB(20至119)-Fc」)相對於含有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134(即,SEQ ID NO:31)之ActRIIB-Fc融合蛋白(「ActRIIB(20-134)-Fc」)(其包括脯胺酸結區及完整近膜域)具有減小之對GDF-11及活化素之結合。然而,含有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129之ActRIIB-Fc融合蛋白「ActRIIB(20-129)-Fc」保持類似但相對於ActRIIB之非截短細胞外域具有稍微減小之活性,即使該脯胺酸結區經破壞。因此,預期包含在SEQ ID NO:28(或SEQ ID NO:16)之胺
基酸134、133、132、131、130及129處停止之細胞外域之ActRIIB多肽均具有活性,但在胺基酸134或133處停止之構築體可為最具有活性的。類似地,預期在殘基129至134中任何一者處之突變不會大邊際改變配位體結合親和力,藉由SEQ ID NO:28之P129及P130之突變大體上不減少配位體結合之事實指示。因此,根據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使用之ActRIIB多肽可早在SEQ ID NO:28(或SEQ ID NO:16)之胺基酸109(即,最終半胱胺酸)處結束,然而,預期在SEQ ID NO:28(或SEQ ID NO:16)之胺基酸位置109及119處或在SEQ ID NO:28(或SEQ ID NO:16)之胺基酸位置109與119間結束之形式具有減小之配位體結合能力。
SEQ ID NO:16及SEQ ID NO:28之胺基酸29表示ActRIIB前驅序列中之初始半胱胺酸。預期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N端之胺基酸29處之ActRIIB多肽或在此等胺基酸位置前起始之ActRIIB多肽將保留配位體結合活性。在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位置24處之丙胺酸至天冬醯胺酸突變引入N-連接型醣化序列而大體上不影響配位體結合。此證實訊息裂解肽與半胱胺酸交叉-連接之區域(對應於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29)間之區域內之突變具有良好之耐受性。特定言之,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位置20、21、22、23及24處之ActRIIB多肽將保留活性,且亦預期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位置25、26、27、28及29處之ActRIIB多肽保留活性。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位置22、23、24或25處之ActRIIB多肽將具有最大活性。
總之,根據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使用之ActRIIB前驅蛋白(即,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活性部分(即,ActRIIB多肽)將通常包含胺基酸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29至109,且此等
ActRIIB多肽可例如開始自對應於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19至29中任何一者之殘基並終止於對應於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109至134中任何一者之位置處。本文包含之ActRIIB多肽之特定實例包括彼等開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19至29、20至29或21至29之胺基酸位置處並終止於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119至134、119至133或129至134、129至133之胺基酸位置處。本文包含之ActRIIB多肽之其他特定實例包括彼等開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20至24(或21至24,或22至25)之胺基酸位置處並終止於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109至134(或109至133)、119至134(或119至133)或129至134(或129至133)之胺基酸位置處。亦預期落於此等範圍內之變體ActRIIB多肽,特定言之彼等與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對應位置具有至少80%、85%、90%、91%、92%、93%、94%、95%、96%、97%、98%或99%之序列一致性或序列同源性。
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ActRIIB之細胞外域之截短形式。該截短可在該ActRIIB多肽之羧基端及/或胺基端處。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截短可為相對於該成熟ActRIIB多肽細胞外域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個胺基酸長度。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縮短可為該成熟ActRIIB多肽細胞外域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個N端胺基酸。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縮短可為該成熟ActRIIB多肽細胞外域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或25個C端胺基酸。例如,ActRIIB之截短形式包括具有胺基酸20至119;20至128;20至129;20至130;20至131;20至132;20
至133;20至134;20至131;21至131;22至131;23至131;24至131;及25至131之多肽,其中該等胺基酸位置係指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中之胺基酸位置。
ActRIIB之額外例示性截短形式包括(i)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1至29中任何一者處之胺基酸(視需要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22至25)且結束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109至134中任何一者之多肽;(ii)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29中任何一者(視需要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22至25)且結束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109至133中任何一者之多肽;(iii)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24中任何一者(視需要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22至25)且結束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109至133中任何一者之多肽;(iv)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1至24中任何一者且結束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109至134中任何一者之多肽;(v)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24中任何一者且結束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118至133中任何一者之多肽;(vi)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1至24中任何一者且結束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118至134中任何一者之多肽;(vii)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24中任何一者且結束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128至133中任何一者之多肽;(viii)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24中任何一者且結束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128至133中任何一者之多肽;(ix)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1至29中任何一者且結束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118至134中任何一者之多肽;(x)起始
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29中任何一者且結束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118至133中任何一者之多肽;(xi)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1至29中任何一者且結束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128至134中任何一者之多肽;及(xii)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29且結束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128至133中任何一者之多肽。在一特定實施例中,ActRIIB多肽包含以下各物,大體上由以下各物組成或由以下各物組成:起始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位置25且結束自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位置131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ActRIIB多肽由以下各物組成或大體上由以下各物組成:SEQ ID NO:17、18、23、26、27、29、30、31、32、33、36、37、42或43之胺基酸序列。
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多肽中任何一者可以同源二聚體形式產生。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多肽中任何一者可調配成具有包含來自IgG重鏈之恆定區(諸如Fc域)之異源性部分之融合蛋白。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多肽中任何一者可在對應於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位置79之位置處包含酸性胺基酸,視需要相對於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組合一或更多個額外之胺基酸取代、刪除或嵌入。
在特定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ActRIIB之具有一或更多個胺基酸取代/突變之細胞外域。此胺基酸取代/突變可為例如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位置79處之白胺酸交換為酸性胺基酸(諸如天冬胺酸或麩胺酸)。例如,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位置L79可於ActRIIB細胞外域多肽中經改變以賦予經改變之活化素-肌肉生長抑制素(GDF-11)結
合性質。L79A及L79P突變相較於活化素結合在更大程度上減少GDF-11結合。L79E及L79D突變保留GDF-11結合,同時證實極大減少之活化素結合。
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亦攜載胺基酸取代(例如,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位置79處之白胺酸交換為酸性胺基酸(諸如天冬胺酸或麩胺酸))之ActRIIB細胞外域之截短形式。在一特定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亦攜載胺基酸取代之ActRIIB多肽細胞外域之截短形式係SEQ ID NO:23。經截短及/或攜載一或更多個胺基酸取代之ActRIIB之形式可連接至如上文討論之抗體Fc域。
ActRIIB多肽之功能活性片段可例如藉由篩選自編碼ActRIIB多肽之核酸之相應之片段重組產生之多肽來獲得。另外,片段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的技術(諸如習知梅裏菲爾德固相f-Moc或t-Boc化學)來化學合成。該等片段可經產生(重組或藉由化學合成)並測試以識別彼等可充當ActRIIB蛋白或經活化素介導之傳訊之拮抗劑(抑制劑)的肽基片段。
另外,ActRIIB多肽之功能活性變體可例如藉由篩選自編碼ActRIIB多肽之相應之突變核酸重組產生之經修飾多肽之庫來獲得。該等變體可經產生並測試以識別彼等可充當ActRIIB蛋白或經活化素介導之傳訊之拮抗劑(抑制劑)者。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ActRIIB多肽之功能變體包含與選自SEQ ID NO:17、18、23、26、27、29、30、31、32、33、36、37、42及43之胺基酸序列相同至少75%之胺基酸序列。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功能變體具有與選自SEQ ID NO:17、18、23、26、27、29、30、31、32、33、36、37、42及43之胺基酸序列相同至少80%、85%、90%、95%、96%、97%、98%或99%之胺基酸序列。
功能變體可例如藉由出於諸如增強治療效用或穩定性(例如,活體外儲存壽命及抗活體內蛋白水解降解)之目的修飾ActRIIB多肽之結構來產生。此等經修飾之ActRIIB多肽在經選擇以保留活化素結合時可視為天然生成之ActRIIB多肽之功能等效物。經修飾之ActRIIB多肽亦可(例如)藉由胺基酸取代、刪除或添加產生。例如,有理由預期以異白胺酸或纈胺酸代替白胺酸,以麩胺酸代替天冬胺酸,以絲胺酸代替蘇胺酸之孤立置換或以結構相關胺基酸替代胺基酸之類似置換(例如,保守突變)將對所得分子之生物活性無主要影響。保守置換係彼等發生於側鏈相關的胺基酸家族中者。ActRIIB多肽之胺基酸序列之變化是否導致同系物可藉由評估變體ActRIIB多肽以類似於野生型ActRIIB多肽之方式於細胞中產生反應之能力而容易地判定。
ActRIIB多肽突變體(特定言之,ActRIIB多肽之組合突變體組)以及截短突變體;尤其適用於識別功能變體序列之組合突變體池可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篩選此等組合庫之目的可產生例如可充當促效劑或拮抗劑或者一起具有新穎活性之ActRIIB多肽變體。
已經證實ActRIIB之配位體結合袋係藉由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殘基Y31、N33、N35、L38至T41、E47、E50、Q53至K55、L57、H58、Y60、S62、K74、W78至N83、Y85、R87、A92及E94至F101來界定。在此等位置處,預期保守突變將具有耐受性,儘管K74A突變具有良好耐受性,R40A、K55A、F82A及位置L79處之突變亦如此。R40係在爪蟾中為K,其指示此位置處之鹼性胺基酸將具有耐受性。Q53係在牛ActRIIB中為R及在爪蟾ActRIIB中為K,且因此包括R、K、Q、N及H之胺基酸將在此位置處具有耐受性。因此,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B多肽之通式係包含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9至109者,但視需要起始自介於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20至24或22至25之範圍內之胺基酸
位置且結束自介於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129至134之範圍內之胺基酸位置,且其在配位體結合袋處包含不多於1、2、5或15個保守胺基酸變化,且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在配位體結合袋中之胺基酸位置40、53、55、74、79及/或82處包含零、一或更多個非保守改變。此ActRIIB多肽可保留與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9至109之序列之大於80%、90%、95%或99%之序列一致性或序列同源性。結合袋外之位點(在該等位點處之變化性可尤其具有良好耐受性)包括ActRIIB之細胞外域之胺基端及羧基端,及位置42至46及65至73。在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位置65處之天冬醯胺酸至丙胺酸之改變(N65A)實際上在A64背景下改善配位體結合,且因此預期在R64背景下對配位體結合無不利影響。此變化在A64背景下可能消除N65處之醣化,因此證實此區域內之顯著變化很可能具有耐受性。雖然R64A變化具有較差耐受性,但R64K具有良好耐受性,且因此另一鹼性殘基(諸如H)在位置64處可具有耐受性。
作為在配位體結合域中具有突變之ActRIIB多肽之具體實例,ActRIIB之配位體-結合域之帶正電之胺基酸殘基Asp(D80)可突變成不同胺基酸殘基,使得該變體ActRIIB多肽優先結合至GDF8而非活化素。在一特定實施例中,該D80殘基變化成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胺基酸殘基:不帶電之胺基酸殘基、帶負電之胺基酸殘基及疏水性胺基酸殘基。作為另一具體實例,該疏水性殘基L79可改變成酸性胺基酸天冬胺酸或麩胺酸以極大地減少活化素結合同時保留GDF11結合。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知曉,經描述之突變、變體或修飾中之大多數可以核酸水平或(在一些情況下)藉由轉譯後修飾或化學合成製得。此項技術中熟知此技術。
在特定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含有ActRIIB受體之細胞外域(例如,活化素-結合域)與
抗體之Fc部分之連接之共軛物/融合蛋白。此共軛物/融合蛋白可包含本文揭示之ActRIIB多肽中之任何一者(例如,SEQ ID NO:17、18、23、26、27、29、30、31、32、33、36、37、42或43之任何一者)、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ActRIIB多肽或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及/或本文提供之方法產生之任何ActRIIB多肽。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細胞外域係經由連接子(例如,肽連接子)連接至抗體之Fc部分。例示性連接子包括短多肽序列,諸如2至10、2至5、2至4、2至3個胺基酸殘基(例如,甘胺酸殘基),諸如,例如,Gly-Gly-Gly連接子。在一特定實施例中,該連接子包含胺基酸序列Gly-Gly-Gly(GGG)。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該連接子包含胺基酸序列Thr-Gly-Gly-Gly(TGGG)。視需要,該Fc域在諸如Asp-265、離胺酸322及Asn-434之殘基處具有一或更多個突變。在某些情況下,具有此等突變(例如,Asp-265突變)中之一或更多者之突變體Fc域相對於野生型Fc域具有減低之結合至Fcγ受體之能力。在其他情況下,具有此等突變(例如,Asn-434突變)中之一或更多者之突變體Fc域相較於野生型Fc域具有增加的結合至與MHC I類相關Fc-受體(FcRN)之能力。包含ActRIIB之可溶細胞外域與Fc域之融合之例示性融合蛋白闡述於SEQ ID NO:20、21、24、25、34、35、38、39、40、41、44、46及47中。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ActRIIB之細胞外域或其部分與抗體之Fc部分之連接,其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與選自SEQ ID NO:20、21、24、25、34、35、38、39、40、41、44、46及47之胺基酸序列相同至少75%之胺基酸序列。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ActRIIB之細胞外域或其部分與抗體之Fc部分之連接,其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包含與選自SEQ ID
NO:20、21、24、25、34、35、38、39、40、41、44、46及47之胺基酸序列相同至少80%、85%、90%、95%、96%、97%、98%或99%之胺基酸序列。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待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人類ActRIIB受體之細胞外域與IgG1之Fc部分所形成之融合蛋白。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待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人類ActRIIB受體之截短細胞外域與IgG1之Fc部分所形成之融合蛋白。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待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人類ActRIIB受體之截短細胞外域與IgG1之Fc部分所形成之融合蛋白,其中該人類ActRIIB受體之截短細胞外域在對應於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79之胺基酸位置處具有胺基酸取代。在一個實施例中,在對應於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79之胺基酸位置處之胺基酸取代係以白胺酸代替天冬胺酸(即,L79D突變)。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待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SEQ ID NO:24或25,其表示人類ActRIIB受體之細胞外域與IgG1之Fc部分所形成之融合蛋白,其中該ActRIIB細胞外域包含具有L79D突變之SEQ ID NO:28之胺基酸25至131。編碼SEQ ID NO:24之ActRIIB-Fc融合蛋白之核酸序列呈現於SEQ ID NO:45中。
在另一特定實施例中,待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SEQ ID NO:34或35,其表示人類ActRIIB受體之細胞外域與IgG1之Fc部分所形成之融合蛋白,其中該ActRIIB細胞外域包含具有L79D突變之SEQ ID NO:16之胺基酸25至131。
天冬醯胺酸-連接型醣化識別位點通常包含三肽序列天冬醯胺酸-X-蘇胺酸(或天冬醯胺酸-X-絲胺酸)(其中「X」係任何胺基酸),其藉由適當之細胞醣化酶明確識別。該改變亦可藉由向野生型ActRIIB多
肽之序列(針對O-連接型醣化位點)添加或取代一或更多個絲胺酸或蘇胺酸殘基來作出。在醣化識別位點之第一或第三胺基酸位置中之一或兩者處之各種胺基酸取代或刪除(及/或第二位置處之胺基酸刪除)導致經修飾之三肽序列處之非醣化。在ActRIIB多肽上增加碳水化合物部分之數量之另一方式係藉由醣苷化學或酶促偶合至ActRIIB多肽。取決於所使用之偶合模式,該(等)糖可結合至(a)精胺酸及組胺酸;(b)游離之羧基;(c)游離之巰基,諸如彼等半胱胺酸中者;(d)游離之羥基,諸如彼等絲胺酸、蘇胺酸或羥脯胺酸中者;(e)芳族殘基,諸如彼等苯丙胺酸、酪胺酸或色胺酸中者;或(f)麩醯胺酸之醯胺基。此等方法描述於1987年9月11日公開之國際專利申請案第WO 87/05330號中並描述於Aplin及Wriston(1981)CRC Crit.Rev.Biochem.,第259至306中,其等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存在於ActRIIB多肽上之一或更多個碳水化合物部分之移除可以化學及/或酶促方式完成。化學去醣化可涉及例如使ActRIIB多肽曝露於化合物三氟甲磺酸或等效化合物。此處理導致大部分或所有糖(除連接型糖(N-乙醯葡萄胺糖或N-乙醯半乳胺糖)外)之裂解,同時保留胺基酸序列之完整性。化學去醣化由Hakimuddin等人,(1987)Arch.Biochem.Biophys.259:52及由Edge等人,(1981)Anal.Biochem.118:131進一步描述。ActRIIB多肽上之碳水化合物部分之酶促裂解可藉由使用如由Thotakura等人,(1987)Meth.Enzymol.138:350描述之各種內切醣苷酶及外切醣苷酶來達成。ActRIIB多肽之序列可接著(視情況而定)取決於所用表現系統之類型,因為哺乳動物、酵母、昆蟲及植物細胞可全部引入可受肽之胺基酸序列影響之不同醣化模式。一般而言,用於人類中之ActRIIB蛋白可表現於提供適當之醣化之哺乳動物細胞系(諸如HEK293或CHO細胞系)中,然而預期其他表現系統(諸如其他哺乳動物表現細胞系、具有經改造之醣化酶之酵母細胞系及昆蟲細胞)亦係有用的。
在特定實施例中,相對於ActRIIB(R64)-Fc形式之包含增加ActRIIB-Fc融合蛋白之血清半衰期之另一N-連接型醣化位點(N-X-S/T)之添加之突變ActRIIB多肽可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在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位置24處引入天冬醯胺酸(A24N)導致賦予較長半衰期之NXT序列之產生。其他NX(T/S)序列可發現於42至44(NQS)及65至67(NSS)處,然而後者在位置64(即,於R64多肽中)處可能無法經R有效醣化。N-X-S/T序列通常可在ActRIIB之配位體結合袋(其於上文中詳細描述)外之位置處引入。特別適用於引入非內源性N-X-S/T序列之位點包括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29、20至24、22至25、109至134、120至134或129至134。N-X-S/T序列亦可引入至介於ActRIIB序列與Fc或其他融合組分之間之連接子內。此位點可藉由在相對於預先存在S或T之正確位置中引入N,或藉由在相對於預先存在N之位置處引入S或T可以最小努力引入。因此,將產生N-連接型醣化位點之所需改變係:A24N、R64N、S67N(可能組合N65A改變)、E106N、R112N、G120N、E123N、P129N、A132N、R112S及R112T(其中所有胺基酸位置對應於可發現於SEQ ID NO:16或SEQ ID NO:28中之位置)。預測待經醣化之任何S可改變成T而不產生免疫原性位點,因為該醣化提供保護。同樣,預測待經醣化之任何T可改變成S。因此本文中包含改變S67T及S44T。同樣,在A24N變體中,可使用S26T改變。因此,ActRIIB多肽可包括一或更多個額外之非內源性N-連接型醣化一致序列。
可使用各種篩選分析以評估ActRIIB多肽變體。例如,可針對結合至ActRIIB配位體之能力,阻止ActRIIB配位體結合至ActRIIB多肽之能力或干擾由ActRIIB配位體引起之傳訊之能力篩選ActRIIB多肽變體。亦可在基於細胞之分析或活體內分析中測試ActRIIB多肽或其變
體之活性。
可產生相對於天然生成之ActRIIB多肽具有選擇性或通常增加之效力之組合衍生型變體。同樣,突變形成可產生具有顯著不同於相應野生型ActRIIB多肽之細胞內半衰期之變體。例如,該經改變之蛋白質可呈現對蛋白水解降解或導致天然ActRIIB多肽之破壞或其他方式不活化之其他細胞過程更穩定或更不穩定。可利用此等變體及編碼其等之基因藉由調節ActRIIB多肽之半衰期以改變ActRIIB多肽濃度。例如,短半衰期可產生更短暫之生物效應且可容許於該個體內更嚴格控制重組ActRIIB多肽濃度。在Fc融合蛋白中,可於連接子(若有)及/或Fc部分中作出突變以改變該蛋白質之半衰期。
組合庫可藉助於基因之簡併庫來產生,該等基因編碼各包括可能ActRIIB多肽序列之至少一部分之多肽之庫。例如,合成寡核苷酸之混合物可酶促接合成基因序列,使得可能ActRIIB多肽核苷酸序列之簡併組可表現為個別多肽,或者,可表現為一組較大融合蛋白(例如,用於噬菌體顯示)。
可自簡併寡核苷酸序列產生可能同系物之庫之方法有很多。簡併基因序列之化學合成可於自動DNA合成器中進行,且該等合成基因然後接合成適用於表現之載體。此項技術中熟知簡併寡核苷酸之合成(參見,例如,Narang,S A(1983)Tetrahedron 39:3;Itakura等人,(1981)Recombinant DNA,Proc.3rd Cleveland Sympos.Macromolecules,AG Walton編,Amsterdam:Elsevier第273至289頁;Itakura等人,(1984)Annu.Rev.Biochem.53:323;Itakura等人,(1984)Science 198:1056;Ike等人,(1983)Nucleic Acid Res.11:477)。此等技術已應用於其他蛋白質之定向進化中(參見,例如,Scott等人,(1990)Science 249:386-390;Roberts等人,(1992)PNAS USA 89:2429-2433;Devlin等人,(1990)Science 249:404-406;
Cwirla等人,(1990)PNAS USA 87:6378-6382及美國專利案第5,223,409、5,198,346與5,096,815號)。
或者,可使用突變形成之其他形式以產生組合庫。例如,ActRIIB多肽變體可經產生並藉由以下方式自庫分離:藉由使用(例如)丙胺酸掃描突變形成及類似物之篩選(Ruf等人,(1994)Biochemistry 33:1565-1572;Wang等人,(1994)J.Biol.Chem.269:3095-3099;Balint等人,(1993)Gene 137:109-118;Grodberg等人,(1993)Eur.J.Biochem.218:597-601;Nagashima等人,(1993)J.Biol.Chem.268:2888-2892;Lowman等人,(1991)Biochemistry 30:10832-10838及Cunningham等人,(1989)Science 244:1081-1085);藉由連接子掃描突變形成(Gustin等人,(1993)Virology 193:653-660;Brown等人,(1992)Mol.Cell Biol.12:2644-2652;McKnight等人,(1982)Science 232:316);藉由飽和突變形成(Meyers等人,(1986)Science 232:613);藉由PCR突變形成(Leung等人,(1989)Method Cell Mol Biol 1:11-19)或藉由隨機突變形成,其包括化學突變形成等(Miller等人,(1992)A Short Course in Bacterial Genetics,CSHL Press,Cold Spring Harbor,N.Y.及Greener等人,(1994)Strategies in Mol Biol 7:32-34)。連接子掃描突變形成(特定言之,於組合組中)係用於識別ActRIIB多肽之截短(生物活性)形式之具有吸引力之方法。
此項技術中已知各種用於篩選由點突變及截短所製得之組合庫之基因產物之技術,及同樣,已知用於篩選具有某種性質之基因產物之cDNA庫之技術。此等技術將通常適用於由ActRIIB多肽之組合突變形成產生之基因庫之快速篩選。最廣泛用於篩選大基因庫之技術通常包括將該基因庫選殖至可複製之表現載體中,用所得之載體庫轉形適當之細胞,及在所需活性之偵測促進編碼偵測產物之基因之載體之相對簡單分離之條件下表現該等組合基因。較佳之分析包括活化素結合
分析及活化素介導之細胞傳訊分析。
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B多肽除天然存在於ActRIIB多肽中之任何一者外亦可進一步包含轉譯後修飾。此等修飾可包括(但不限於)乙醯化、羧化、醣化、磷酸化、脂化及醯化。因此,該等經修飾之ActRIIB多肽可含有非胺基酸元件,諸如聚乙二醇、脂質、多醣或單醣及磷酸鹽。此等非胺基酸元件對ActRIIB多肽之功能之效應可藉由熟習技工已知的任何方法進行測試。當ActRIIB多肽藉由裂解ActRIIB多肽之初生形式產生於細胞中時,轉譯後加工對改正該蛋白質之折疊及/或功能亦係重要的。不同細胞(諸如CHO、HeLa、MDCK、293、W138、NIH-3T3或HEK293)對此等轉譯後活性具有特定細胞機制及特性機制且可經選擇以確保該等ActRIIB多肽之正確修飾及加工。
在某些態樣中,ActRIIB多肽之功能變體或經修飾之形式包括具有該等ActRIIB多肽之至少一部分及一或更多個融合域之融合蛋白。此等融合域之熟知實例包括(但不限於)聚組胺酸、Glu-Glu、麩胱甘肽S轉移酶(GST)、硫氧還蛋白、蛋白A、蛋白G、免疫球蛋白重鏈恆定區(Fc)、麥芽糖結合蛋白(MBP)或人類血清白蛋白。融合域可經選擇以賦予所需之性質。例如,一些融合域特別適用於藉由親和層析術分離該等融合蛋白。出於親和純化之目的,就用於親和層析術之相關基質而言,使用諸如麩胱甘肽-、澱粉酶-及鎳-或鈷-共軛樹脂。此等基質中之多者可以「套組」形式獲得,諸如適合與(HIS6)融合搭配物使用之Pharmacia GST純化系統及QIAexpress.TM.系統(Qiagen)。作為另一實例,融合域可經選擇以促進該等ActRIIB多肽之偵測。此等偵測域之實例包括各種螢光蛋白(例如,GFP)及「抗原決定基標籤」,其等通常係其中可獲得特異性抗體之短肽序列。其中易於獲得特異性單株抗體之熟知抗原決定基標籤包括FLAG、流感病毒血球凝集素(HA)及
c-myc標籤。在一些情況下,該等融合域具有蛋白酶裂解位點,諸如用於因子Xa或凝血酶之裂解位點,其容許相關蛋白酶部分消化該等融合蛋白且藉此自此釋放該等重組蛋白。經釋放之蛋白質然後可藉由後續層析分離自融合域分離。在某些較佳之實施例中,ActRIIB多肽係與活體內穩定化該ActRIIB多肽之域(「穩定劑」域)融合。「穩定化」意謂增加血清半衰期之任何事物,與是否此係因為由於腎臟或其他藥物動力學效應所致之減少之破壞、減少之廓清無關。已知與免疫球蛋白之Fc部分之融合會對廣泛範圍之蛋白質賦予所需之藥物動力學性質。同樣,與人類血清白蛋白之融合可賦予所需之性質。可選擇之融合域之其他類型包括多聚化(例如,二聚化、四聚化)域及功能域(視需要賦予額外之生物功能,諸如骨生長或肌肉生長之進一步刺激)。
應瞭解融合蛋白之不同元件可以與所需之功能一致之任何方式配置。例如,ActRIIB多肽可將C端放置於異源性域,或者,異源性域可將C端放置於ActRIIB多肽。該ActRIIB多肽域及該異源性域於融合蛋白中無需相鄰,且額外之域或胺基酸序列可將C-或N端包括於域內或包括於該等域之間。
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B多肽含有一或更多種可穩定化該等ActRIIB多肽之修飾。例如,此等修飾可增加該等ActRIIB多肽之活體外半衰期,增加該等ActRIIB多肽之循環半衰期或減少該等ActRIIB多肽之蛋白水解降解。此等穩定化修飾可包括(但不限於)融合蛋白(包括,例如,包含ActRIIB多肽及穩定劑域之融合蛋白),醣化位點之修飾(包括,例如,向ActRIIB多肽添加醣化位點)及碳水化合物部分之修飾(包括,例如,自ActRIIB多肽中移除碳水化合物部分)。在融合蛋白之情況下,ActRIIB多肽融合至穩定劑域,諸如IgG分子(例如,Fc域)。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穩定劑域」如在融合蛋白之情況下不僅係指融合域(例如,Fc),但亦包
括非蛋白質修飾,諸如碳水化合物部分,或非蛋白質聚合物(諸如聚乙二醇)。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使用經分離或經純化之ActRIIB多肽,即,經分離自其他蛋白質或以其他方式大體上不含其他蛋白質之ActRIIB多肽可與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共同使用。ActRIIB多肽將通常藉由來自重組核酸之表現產生。
在某些態樣中,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B多肽係藉由經分離及/或重組核酸編碼,其等包括本文揭示之片段、功能變體及融合蛋白。例如,SEQ ID NO:19編碼天然生成之人類ActRIIB前驅多肽。該標的核酸可為單股或雙股的。此等核酸可為DNA或RNA分子。此等核酸可用於例如用於製造ActRIIB多肽之方法中或用作直接治療劑(例如,在基因療法方法中)。
在某些態樣中,進一步瞭解可用以產生適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B多肽之核酸包括係SEQ ID NO:19之變體及彼等編碼可溶ActRIIB多肽之核酸序列(例如,編碼SEQ ID NO:17、18、23、26、27、29、30、31、32、33、36、37、42及43之核酸)之變體之核酸。變體核苷酸序列包括藉由一或更多個核苷酸取代、添加或刪除(諸如對偶基因變體)而相異之序列。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用以產生適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B多肽之經分離或重組核酸序列係與SEQ ID NO:19或彼等編碼可溶ActRIIB多肽之核酸(例如,編碼SEQ ID NO:17、18、23、26、27、29、30、31、32、33、36、37、42及43之核酸)序列相同至少80%、85%、90%、95%、97%、98%、99%或100%。一般技術者將知曉與SEQ ID NO:19互補之核酸序列或彼等編碼可溶ActRIIB多肽之核酸序列(例如,編碼SEQ ID NO:17、18、23、26、27、29、30、31、32、33、36、37、42及43之核酸),及SEQ ID NO:19之變體或彼
等編碼可溶ActRIIB多肽之核酸序列(例如,SEQ ID NO:17、18、23、26、27、29、30、31、32、33、36、37、42及43之核酸)可與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共同使用。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核酸序列可與異源性核苷酸序列分離、重組及/或融合或於DNA庫中。
在其他實施例中,可用以產生適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B多肽之核酸包括在高度嚴格條件下雜合至SEQ ID NO:19中指定之核苷酸序列或彼等編碼可溶ActRIIB多肽之核酸序列(例如,編碼SEQ ID NO:17、18、23、26、27、29、30、31、32、33、36、37、42及43之核酸)、SEQ ID NO:19之互補序列或彼等編碼可溶ActRIIB多肽之核酸序列(例如,編碼SEQ ID NO:17、18、23、26、27、29、30、31、32、33、36、37、42及43之核酸)或其片段。一般技術者將瞭解促進DNA雜合之適當之嚴格條件可變化。例如,技術人員可在約45℃下在6.0倍氯化鈉/檸檬酸鈉(SSC)下進行雜合,接著在50℃下進行2.0倍SSC之清洗。例如,該清洗步驟中之鹽濃度可選擇自在50℃下之約2.0倍SSC之低嚴格性至在50℃下之約0.2倍SSC之高嚴格性。另外,該清洗步驟中之溫度可自在室溫下(約22℃)之低嚴格性條件下至在約65℃下之高嚴格性條件下。溫度及鹽兩者皆可變化,或溫度或鹽濃度在其他變量變化時可保持恆定。在一個實施例中,在室溫下之6倍SSC之低嚴格性條件下雜合且接著在室溫下之2倍SSC之清洗下之核酸可與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共同使用。
亦可使用因基因編碼之簡併而不同於如闡述於SEQ ID NO:19或彼等編碼可溶ActRIIB多肽之核酸序列(例如,編碼SEQ ID NO:17、18、23、26、27、29、30、31、32、33、36、37、42及43之核酸)中之核酸之經分離之核酸以產生適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B多肽。例如,許多胺基酸藉由多於一種三聯體指定。指定相同胺基酸之密碼子或同義碼(例如,CAU及CAC係組胺酸之同義碼)可
導致「沉默」突變,其不影響該蛋白質之胺基酸序列。然而,預期確實導致該個體蛋白質之胺基酸序列之變化之DNA序列多型性將存在於哺乳動物細胞間。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知曉編碼特定蛋白質之核酸之一或更多個核苷酸(多達約3至5%之核苷酸)中之此等變化可因天然對偶基因變化而存在於給定物種之個體間。任何及所有此等核苷酸改變及所得之胺基酸多型性可與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共同使用。
在某些實施例中,可用以產生適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B多肽之重組核酸可於表現構築體中可操作地連接至一或更多個調節核苷酸序列。調節核苷酸序列將通常適的於用於表現之宿主細胞中。此項技術中已知用於各種宿主細胞之許多類型之適當之表現載體及合適之調節序列。通常,該一或更多種調節核苷酸序列可包括(但不限於)啟動子序列、前導序列或訊息序列、核糖體結合位點、轉錄起始序列及終止序列、轉譯起始及終止序列及強化子或活化子序列。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組成性或可誘導型啟動子可與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共同使用。該等啟動子可為天然生成之啟動子或組合多於一個啟動子之元件之雜合啟動子。表現構築體可存在於細胞中於游離基因體(諸如質體)上或該表現構築體可插入於染色體中。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表現載體含有可選擇之標記基因以容許經轉形之宿主細胞之選擇。可選擇之標記基因係此項技術中熟知且將隨所用之宿主細胞而變化。
在某些態樣中,可用以產生適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B多肽之核酸提供於包含編碼ActRIIB多肽且可操作地連接至至少一個調節序列之核苷酸序列之表現載體中。調節序列係此項技術中知曉且經選擇以直接表現該ActRIIB多肽。因此,術語調節序列包括啟動子、強化子及其他表現控制元件。例示性調節序列描述於GoeddeL;Gene Expression Technology:Methods in Enzymology,
Academic Press,San Diego,Calif.(1990)中。例如,控制DNA序列之表現之各種表現控制序列中之任何一者在可操作地連接至其時可用於此等載體中以表現編碼ActRIIB多肽之DNA序列。此等有用之表現控制序列包括例如SV40之早期及晚期啟動子、tet啟動子、腺病毒或細胞巨大病毒即時早期啟動子、RSV啟動子、lac系統、trp系統、TAC或TRC系統、T7啟動子(其表現藉由T7 RNA聚合酶導向)、噬菌體λ之主要操作子及啟動子區、用於fd外殼蛋白之控制區、3-磷酸甘油酸激酶或其他糖酵解酶之啟動子、酸性磷酸酶之啟動子(例如,Pho5)、酵母α-交配因子之啟動子、桿狀病毒系統之多面體啟動子及已知用來控制原核細胞或真核細胞或其等病毒之基因之表現之其他序列、及其各種組合。應瞭解表現載體之設計可取決於諸如以下因素:待轉形之宿主細胞之選擇及/或需待表現之蛋白質之類型。此外,亦應考慮該載體之複製數量、控制該複製數量之能力及藉由該載體編碼之任何其他蛋白質(諸如抗生素標記)之表現。
重組核酸可藉由將經選殖之基因或其部分接合至適用於在原核細胞、真核細胞(酵母、鳥類、昆蟲或哺乳動物)或兩者中表現之載體內來產生。用於產生重組ActRIIB多肽之表現載體包括質體及其他載體。例如,合適之載體包括以下類型之質體:用於在原核細胞(諸如大腸桿菌)中表現之pBR322衍生之質體、pEMBL衍生之質體、pEX衍生之質體、pBTac衍生之質體及pUC衍生之質體。
一些哺乳動物表現載體含有在細菌中促進載體之繁殖之原核序列及於真核細胞中表現之一或更多個真核轉錄單元兩者。pcDNAI/amp、pcDNAI/neo、pRc/CMV、pSV2gpt、pSV2neo、pSV2-dhfr、pTk2、pRSVneo、pMSG、pSVT7、pko-neo及pHyg衍生之載體係適用於真核細胞之轉染之哺乳動物表現載體之實例。此等載體中之一些係經來自細菌質體(諸如pBR322)之序列修飾以促進在原核細胞及
真核細胞兩者中的複製及耐藥性選擇。或者,病毒(諸如牛乳頭狀瘤病毒(BPV-1)或Epstein-Barr病毒(pHEBo、pREP衍生之病毒及p205))之衍生物可用於蛋白質於真核細胞中之暫態表現。其他病毒(包括反轉錄病毒)表現系統之實例可參見下文對基因療法遞送系統之描述中。此項技術中熟知用於質體之製備及宿主生物體之轉形中之各種方法。就用於原核及真核細胞兩者之其他合適之表現系統及一般重組程序而言,參見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第3版,Sambrook、Fritsch及Maniatis編(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2001)。在一些實例中,可能需要藉由使用桿狀病毒表現系統表現重組多肽。此等桿狀病毒表現系統之實例包括pVL衍生之載體(諸如pVL1392、pVL1393及pVL941)、pAcUW衍生之載體(諸如pAcUW1)及pBlueBac衍生之載體(諸如含有pBlueBac III之β-gal)。
在一個實施例中,載體可經設計以用於在CHO細胞中產生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B多肽,諸如Pcmv-Script載體(Stratagene,La Jolla,Calif.)、pcDNA4載體(Invitrogen,Carlsbad,Calif.)及pCI-neo載體(Promega,Madison,Wis.)。如將顯而易見,該等標的基因構築體可用以引起該等標的ActRIIB多肽於培養物中繁殖之細胞中之表現(例如)以產生用於純化之蛋白質(包括融合蛋白或變體蛋白質)。
可使用經包括用於該等標的ActRIIB多肽中之一或更多者之編碼序列(例如,SEQ ID NO:19或彼等編碼可溶ActRIIB多肽之核酸序列(例如,編碼SEQ ID NO:17、18、23、26、27、29、30、31、32、33、36、37、42及43之核酸))之重組基因轉染之宿主細胞以產生適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B多肽。該宿主細胞可為任何原核細胞或真核細胞。例如,ActRIIB多肽可於細菌細胞(諸如大腸桿菌)、昆蟲細胞(例如,使用桿狀病毒表現系統)、酵母細胞或哺乳動物
細胞中表現。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其他合適之宿主細胞。
因此,本文提供產生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中之ActRIIB多肽之方法。例如,可在適當之條件下培養經編碼ActRIIB多肽之表現載體轉染之宿主細胞以容許發生該ActRIIB多肽之表現。該ActRIIB多肽可經分泌及分離自含有該ActRIIB多肽之細胞及培養基之混合物。或者,該ActRIIB多肽可保留於細胞質中或保留於膜部分中且收穫細胞、溶解並分離該蛋白質。細胞培養物包括宿主細胞、培養基及其他副產物。此項技術中熟知適用於細胞培養之培養基。該等標的ActRIIB多肽可自細胞培養基、宿主細胞或兩者,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用於純化蛋白質之技術(包括離子交換層析術、凝膠過濾層析術、超過濾作用、電泳、使用對該等ActRIIB多肽之特定抗原決定基具有特異性之抗體進行之免疫親和純化及使用結合至融合至ActRIIB多肽之域之藥劑進行之親和純化(例如,蛋白A管柱可用以純化ActRIIB-Fc融合))來分離。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ActRIIB多肽係融合蛋白,其含有促進其純化之域。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純化係藉由一系列管柱層析術步驟達成,該等管柱層析術步驟包括(例如)下列中之三個或更多個(以任何順序):蛋白A層析術、Q瓊脂糖凝膠層析術、苯基瓊脂糖凝膠層析術、尺寸排阻層析術及陽離子交換層析術。該純化可使用病毒過濾及緩衝液交換來完成。如本文證實,ActRIIB-hFc蛋白係經純化以達到純度>98%(藉由尺寸排阻層析術測定)及>95%(藉由SDS PAGE測定)。此純度水平係足以對小鼠的骨達成所需之效應及於小鼠、大鼠及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達成可接受之安全概況。
在另一實施例中,處於重組ActRIIB多肽之所需部分之N端之編碼純化前導序列(諸如聚-(His)/腸激酶裂解位點序列)之融合基因可容許藉由使用Ni2+金屬樹脂之親和層析術純化經表現之融合蛋白。該純化前導序列可然後接著藉由使用腸激酶之處理移除以提供經純化之
ActRIIB多肽(例如,參見Hochuli等人,(1987)J.Chromatography 411:177及Janknecht等人,PNAS USA 88:8972)。
熟知用於製造融合基因之技術。基本上,編碼不同多肽序列之各種DNA片段之連接係根據習知技術進行,該等技術採用用於接合之鈍端或錯開端末端,限制酶消化以提供適當之末端,視需要填充入黏性末端,鹼性磷酸酶處理以避免非所需之連接及酶促接合。在另一實施例中,該融合基因可藉由習知技術(包括自動化DNA合成器)來合成。或者,基因片段之PCR擴增可使用錨定引子進行,該等錨定引子可在兩個連續基因片段間引起互補懸突,該等連續基因片段接著可經退火以產生嵌合基因序列(參見,例如,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Ausubel等人編,John Wiley & Sons:1992)。
ActRIIB-Fc融合蛋白可使用SEQ ID NO:8之組織性血漿蛋白原前導序列於經pAID4載體(SV40 ori/強化子、CMV啟動子)穩定轉染之CHO-DUKX B1 1細胞中表現。該Fc部分係人類IgG1 Fc序列,如顯示於SEQ ID NO:7中。在某些實施例中,所含之蛋白質一經表現即具有每分子ActRIIB-Fc融合蛋白(平均)約1.5至2.5莫耳之唾液酸。
在某些實施例中,ActRIIB-Fc融合之長血清半衰期在人類個體中可為25至32天。另外,經CHO細胞表現之材料對活化素B配位體之親和力可針對於人類293細胞中表現之ActRIIB-hFc融合蛋白所報告的對活化素B配位體之親和力更高(del Re等人,J Biol Chem.2004 Dec 17;279(51):53126-35)。另外,不受理論之束縛,使用TPA前導序列相較於其他前導序列提供更大生產率,且不同於使用天然前導序列表現之ActRIIB-Fc,使用TPA前導序列可提供高度純正之N端序列。使用天然前導序列可導致ActRIIB-Fc之兩個主要物種,各具有不同之N端序列。
7.6.3 其他ActRII受體傳訊抑制劑
在某些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傳訊之抑制劑係核酸化合物。
抑制ActRII受體之核酸化合物之類別之實例包括反義核酸、siRNA或RNAi構築體及催化核酸構築體。核酸化合物可為單股或雙股化合物。雙股化合物亦可包括懸突或非互補之區域,其中該等股中之一者或另一者係單股。單股化合物可包括自我互補之區域,其意謂該化合物可與雙螺旋結構之區域形成所謂之「髮夾(hairpin)」或「莖環(stem-loop)」結構。
在某些實施例中,抑制ActRII受體之核酸化合物可包含與由全長ActRII受體核酸序列或活化素核酸序列(例如,活化素A或活化素B亞單元之核酸序列,亦稱為ßA或ßB)之不超過1000、不超過500、不超過250、不超過100或不超過50、35、30、25、22、20或18個核苷酸組成之區域互補之核苷酸序列。在特定實施例中,該互補區將係至少8個核苷酸,且視需要至少10或至少15個核苷酸,且視需要15至25個核苷酸。互補區可落於內含子、目標轉錄本之編碼序列或非編碼序列,諸如編碼序列部分內。通常,抑制ActRII受體之核酸化合物將具有長度為約8至約500個核苷酸或鹼基對之長度,且視需要該長度將係約14至約50個核苷酸。抑制ActRII受體之核酸化合物可為DNA(特定言之作為反義使用)、RNA或RNA:DNA雜合物。任何一股可包括DNA及RNA之混合物及無法簡單歸類為DNA或RNA之經修飾之形式。同樣,雙股核酸化合物可為DNA:DNA、DNA:RNA或RNA:RNA,且任何一股亦可包括DNA及RNA之混合物及無法簡單歸類為DNA或者RNA之經修飾之形式。
抑制ActRII受體之核酸化合物可包括各種修飾中之任何一者,該等修飾包括對主鏈(天然核酸中之糖-磷酸部分,其包括核苷酸間鍵聯)或鹼基部分(天然核酸之嘌呤或嘧啶部分)之一或更多種修飾。在某些
實施例中,反義核酸化合物將具有約15至約30個核苷酸之長度且將通常含有一或更多種修飾以改善某些特性,諸如血清中之穩定性、細胞中之穩定性或其中該化合物在可能待遞送部位(諸如,例如,在經口遞送之化合物之情況下係胃及用於吸入性化合物之肺)中之穩定性。在RNAi構築體之情況下,與目標轉錄本互補之股將通常係RNA或其修飾。另一股可為RNA、DNA或任何其他變型。雙股或單股「髮夾」RNAi構築體之雙股螺旋部分可在某些實施例中具有長度為18至40個核苷酸之長度且視需要長度為約21至23個核苷酸之長度,只要其充當切丁酶受質。催化或酶促核酸可為核糖核酸酵素或DNA酶且亦可含有經修飾之形式。在某些實施例中,抑制ActRII受體之核酸化合物在生理條件下及在其中無義或有義對照組有很少影響或無影響之濃度下可抑制其等目標之表現約50%、60%、70%、75%、80%、85%、90%、95%、99%或更大。用於測試核酸化合物之效應之濃度包括1、5、10微莫耳或更大。
在其他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傳訊之抑制劑係抗體。此等抗體包括結合至活化素(特定言之,活化素A或B亞單元,亦稱為ßA或ßB)並破壞ActRII受體結合之抗體;及結合至ActRII受體多肽(例如,可溶ActRIIA或可溶ActRIIB多肽)並破壞活化素結合之抗體。
藉由使用衍生自ActRII受體多肽或活化素多肽之免疫原,抗蛋白質/抗肽抗血清或單株抗體可藉由標準方案(參見,例如,Antibodies:A Laboratory Manual,Harlow及Lane編(Cold Spring Harbor Press:1988))來製備。哺乳動物(諸如小鼠、倉鼠或兔)可經ActRII受體多肽之免疫原性形式(可誘發抗體反應之抗原片段)或融合蛋白免疫。用於賦予蛋白質或肽免疫原性之技術包括共軛至載體或此項技術中樹脂的其他技術。ActRII受體或活化素多肽之免疫原性部分可在佐劑之存在
下投與。免疫之進展可藉由對血漿或血清中之抗體效價之偵測進行監測。標準ELISA或其他免疫分析可與作為抗原之免疫原共同使用以評估抗體之濃度。
在用ActRII受體多肽之抗原製劑使動物免疫後,可獲得抗血清,且若需要,多株抗體可分離自血清。為產生單株抗體,產生抗體之細胞(淋巴球)可自經免疫動物收穫且藉由使用永生細胞(諸如骨髓瘤細胞)之標準體細胞融合程序融合以產生融合瘤細胞。此等技術係此項技術中熟知,且包括例如融合瘤技術(最初由Kohler及Milstein,(1975)Nature,256:495-497開發)、人類B細胞融合瘤技術(Kozbar等人,(1983)Immunology Today,4:72)及EBV-融合瘤技術以產生人類單株抗體(Cole等人,(1985)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Cancer Therapy,Alan R.Liss,Inc.,第77至96頁)。融合瘤細胞可經免疫化學篩選以用於產生與ActRII受體多肽特異性反應之抗體且自包含此等融合瘤細胞之培養物分離單株抗體。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抗體」意欲包括其亦與標的多肽特異性反應之片段。可使用習知技術使抗體片段化且以與上文針對完整抗體所描述相同之方式篩選有用的片段。例如,可藉由用胃蛋白酶處理抗體產生F(ab)2片段。所得之F(ab)2片段可經處理以減少雙硫鍵以產生Fab片段。抗體進一步意欲包括具有由該抗體之至少一個CDR區賦予針對ActRII受體或活化素多肽之親和力之雙特異性、單鏈、嵌合、人類化及完全人類分子。抗體可進一步包含連接至該抗體且可被偵測之標記(例如,該標記可為放射性同位素、螢光化合物、酶或酶輔助因子)。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抗體係重組抗體,該術語包含部分藉由分子生物學之技術產生之任何抗體,其包括CDR-移植或嵌合抗體、組裝自經庫選擇之抗體域之人類或其他抗體、單鏈抗體及單域抗體(例
如,人類VH蛋白或駱駝VHH蛋白)。在某些實施例中,抗體可為單株抗體,且在某些實施例中。例如,用於產生特異性結合至ActRII受體多肽或活化素多肽之單株抗體之方法可包括向小鼠投與一定量包含有效刺激可偵測免疫反應之抗原多肽之免疫原性組合物;自該小鼠中獲得產生抗體之細胞(例如,來自脾之細胞)並將該等產生抗體之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以獲得產生抗體之融合瘤及測試該等產生抗體之融合瘤以識別產生特異性結合至該抗原之單株抗體之融合瘤。一經獲得,融合瘤可於細胞培養物中繁殖,視需要於其中融合瘤衍生之細胞產生特異性結合至抗原之單株抗體之培養條件中繁殖。單株抗體可純化自該細胞培養物。
如參考抗體使用之形容詞「與……特異性反應」旨在意謂(如此項技術中通常瞭解)該抗體在受關注之抗原(例如,ActRII受體多肽)與非受關注之其他抗原之間具有足夠之選擇性且該抗體適用於最少偵測特定類型生物樣品中受關注之抗原之存在。在某些採用抗體之方法(諸如治療應用)中,可能需要較高程度之結合特異性。單株抗體通常具有有效區別所需抗原與交叉反應多肽之更大趨勢(相較於多株抗體)。影響抗體:抗原相互反應之特異性之一項特性係抗體對該抗原之親和力。儘管所需之特異性可以一系列不同之親和力達成,但通常較佳之抗體將具有約10-6、10-7、10-8、10-9或更小之親和力(解離常數)。考慮到活化素與ActRII受體之間之非常嚴格之結合,預期中和抗活化素或抗ActRII受體抗體將通常具有10-10或更小之解離常數。
另外,用以篩選抗體以識別所需之抗體之技術可影響獲得之抗體之性質。例如,若抗體待用於在溶液中結合抗原,則可能需要測試溶液結合。可獲得各種不同之技術以測試抗體與抗原之間之相互作用以識別特定所需之抗體。此等技術包括ELISA、表面電漿子共振結合分析(例如,Biacore.TM.結合分析,Biacore AB,Uppsala,Sweden)、
夾心式分析(例如,IGEN International,Inc.之順磁性珠系統,Gaithersburg,Md.)、西方墨點轉漬法、免疫沈澱法分析及免疫組織化學。
在某些實施例中,待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傳訊抑制劑包括活化素之替代形式,特定言之彼等在I型受體結合域中具有改變者可結合至II型受體且無法形成活性三元複合體。在某些實施例中,核酸(諸如抑制活化素A、B、C或E或(特定言之)ActRII受體表現之反義分子、siRNA或核糖核酸酵素)可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在某些實施例中,待用於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傳訊抑制劑對抑制GDF11介導之傳訊相對於抑制TGF-β家族之其他成員(特定言之相對於GDF8及活化素)顯示選擇性。
在其他實施例中,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具有ActRII受體拮抗劑活性之非抗體蛋白質,其等包括抑制素(即,抑制素α亞單元)、抑濾泡素(例如,抑濾泡素-288及抑濾泡素-315)、Cerberus、與抑濾泡素相關之蛋白質(「FSRP」)、內皮糖蛋白、活化素C、α(2)-巨球蛋白及M108A(位置108處之甲硫胺酸變化至丙胺酸)突變體活化素A。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待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傳訊抑制劑係拮抗活化素生物活性及/或結合至活化素之抑濾泡素多肽。術語「抑濾泡素多肽」包括包含抑濾泡素之任何天然生成之多肽及其任何保留有用活性之變體(包括突變體、片段、融合及擬肽形式)之多肽,且其進一步包括抑濾泡素之任何功能單體或多體。抑濾泡素多肽之保留活化素結合性質之變體可基於涉及抑濾泡素及活化素相互作用之先前研究加以識別。例如,WO2008/030367(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揭示顯示對活化素結合而言重要之特異性抑濾泡素域(「FSD」)。抑濾泡素多肽包括衍生自具有與抑濾泡素多肽之序列
相同至少約80%,且視需要具有至少85%、90%、95%、96%、97%、98%、99%或更大一致性之序列之任何已知抑濾泡素之序列之多肽。抑濾泡素多肽之實例包括成熟抑濾泡素多肽或較短異型體或如描述(例如)於WO2005/025601(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中之人類抑濾泡素前驅多肽之其他變體。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待用於本文描述之組合物及方法中之ActRII傳訊抑制劑係拮抗活化素生物活性及/或結合至活化素之與類抑濾泡素相關之基因(FLRG)。術語「FLRG多肽」包括包含FLRG之任何天然生成之多肽及其保留有用活性之任何變體(包括突變體、片段、融合及擬肽形式)之多肽。FLRG多肽之保留活化素結合性質之變體可使用例行方法識別以分析FLRG及活化素之相互作用。參見,例如,美國專利案第6,537,966號(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FLRG多肽包括衍生自具有與FLRG多肽之序列相同至少約80%,且視需要具有至少85%、90%、95%、96%、97%、98%、99%或更大一致性之序列之任何已知FLRG之序列之多肽。
在某些實施例中,抑濾泡素多肽及FLRG多肽之功能變體或經修飾之形式包括具有抑濾該等泡素多肽或FLRG多肽之至少一部分及一或更多個融合域(諸如,例如,促進多肽之分離、偵測、穩定化或多聚化之域)之融合蛋白。上文參考ActRIIA及ActRIIB多肽詳細討論合適之融合域。在一個實施例中,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包含抑濾泡素多肽之活化素結合部分與Fc域之融合之融合蛋白。在另一實施例中,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包含FLRG多肽之活化素結合部分與Fc域之融合之融合蛋白。
7.7 分析
可測試各種ActRII多肽變體或可溶ActRII多肽變體抑制ActRII之能力。另外,可測試化合物抑制ActRII之能力。ActRII傳訊活性之抑
制劑一經證實,則此等化合物可與本文提供之方法共同使用。ActRII可為ActRIIA或ActRIIB。下文之分析係針對ActRIIA描述但可針對ActRIIB類似地進行。
7.7.1 參考群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參考群體之大小可為1、5、10、25、50、75、100、200、250、300、400、500或1000個個體。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參考群體由隨機志願者組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參考群體由健康人群組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參考群體由具有與如章節7.5中所描述之病患群體相同之年齡、體重及/或性別之群體組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參考群體由無β-地中海型貧血之群體組成。
7.7.2 評估蛋白質濃度及/或活性
蛋白質(諸如血色素、胎兒血色素或GDF11)之濃度可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或本文描述之任何方法測定。例如,組織樣品中之蛋白質(諸如血色素、胎兒血色素或GDF11)之濃度可藉由使用(例如)北方印漬術、PCR分析、即時PCR分析或此項技術中已知或本文描述之任何其他技術評估(例如,定量)該樣品中之該蛋白質之轉錄RNA而測定。在一個實施例中,組織樣品中之該蛋白質之濃度可藉由評估(例如,定量)該樣品中之該蛋白質之mRNA測定。
組織樣品中之蛋白質(諸如血色素、胎兒血色素或GDF11)之濃度亦可藉由使用(例如)免疫組織化合物分析分析、西方印漬術、ELISA、免疫沈澱法、流動式細胞測量術分析或此項技術中已知或本文描述之任何其他技術評估(例如,定量)該樣品中之該蛋白質之蛋白質表現程度而測定。在特定實施例中,該蛋白質之濃度係藉由可定量存在於病患之組織樣品(例如,於人類血清)中之蛋白質之量及/或可在經活化素II型受體傳訊抑制劑治療後偵測蛋白質之濃度之修正之方法測定。在一個實施例中,組織樣品中之該蛋白質之濃度係藉由使用
ELISA評估(例如,定量)該樣品中之該蛋白質之蛋白質表現而測定。
7.7.3 減小之血清鐵蛋白濃度
血清鐵蛋白濃度可根據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分析測定。通常,成年男性具有24至336ng/mL之血清鐵蛋白濃度。通常,成年女性之血清鐵蛋白濃度在11與307ng/mL間。
7.7.4 鐵濃度
鐵濃度(諸如,例如,肝或心肌鐵濃度)可根據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分析測定。例如,鐵濃度(例如,肝鐵濃度或心肌鐵濃度)可藉由磁振造影測定。
7.7.5 紅血球形態
紅血球形態可根據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分析(諸如血液塗片)評估。該個體中異常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可藉由例如以下測定:獲得血液樣品,進行血液塗片,計數該塗片中之異常紅血球之數量,計數該塗片中之紅血球之總數量,及藉由該塗片中之異常紅血球之數量除以該塗片中之紅血球之總數量測定該比率。該個體中具有嗜鹼性彩斑之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可藉由例如以下測定:獲得血液樣品,進行血液塗片,計數該塗片中具有嗜鹼性彩斑之紅血球之數量,計數該塗片中紅血球之總數量,及藉由該塗片中具有嗜鹼性彩斑之紅血球之數量除以該塗片中紅血球之總數量測定該比率。該個體中異形紅細胞性(poiki-locytic)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可藉由例如以下測定:獲得血液樣品,進行血液塗片,計數該塗片中異形紅細胞性紅血球之數量,計數該塗片中紅血球之總數量,及藉由該塗片中異形紅細胞性紅血球之數量除以該塗片中紅血球之總數量測定該比率。該個體中裂血球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可藉由例如以下測定:獲得血液樣品,進行血液塗片,計數該塗片中裂血
球之數量,計數該塗片中紅血球之總數量,及藉由該塗片中裂血球之數量除以該塗片中紅血球之總數量測定比率。該個體中不規則收縮之紅血球之數量相對於該個體中紅血球之總數量之比率可藉由例如以下測定:獲得血液樣品,進行血液塗片,計數該塗片中不規則收縮之紅血球之數量,計數該塗片中紅血球之總數量,及藉由該塗片中不規則收縮之紅血球之數量除以該塗片中紅血球之總數量測定比率。
7.7.6 紅血球反應
可針對達成反應之個體計算紅血球反應之持續時間。用以計算反應之持續時間之演算法如下:(1)反應之第一天=顯示反應之第一個12週間隔之第一天。反應之最後一天=顯示反應之最後連續129週間隔之最後一天。最後評估之日期=仍繼續使用藥物之個體之最後隨訪日期或停止治療之個體之停止日期。紅血球反應之持續時間可如下計算為,取決於該反應是否在最後評估之日期前結束:(1)治療期間結束時反應未繼續之個體,反應之持續時間不設限,且計算為:反應持續時間=反應之最後一天-反應之第一天+1;(2)在治療期間結束時繼續顯示紅血球反應之個體,該反應之結束日期不設限且該反應之持續時間計算為:反應持續時間=最後反應評估之日期-反應之第一天+1。
第一紅血球反應時間可如下計算:將使用:反應時間=反應之第一天-第一研究藥物之日期+1計算自研究藥物之第一劑量當天至反應開始之第一天。
7.7.7 輸血負擔
預計一個單位之紅血球含有約200mg鐵,同時身體通常損失僅每天1.5mg鐵。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之個體中之輸血負擔可藉由個體之輸血需求(即,紅血球輸血之量及頻率)測定。作為非限制性實例,若原需每3週輸血2個單位之紅血球之個體一經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現達成輸血頻率減少至每4週輸血2個單位之紅血球,則該個體
之輸血負擔減少25%。
7.7.8 臨床併發症之評估
個體中骨髓外造血(EMH)質量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分析諸如例如磁振造影(MRI)及電腦斷層攝影掃描評估。在某些實施例中,個體中EMH質量可藉由MRI評估。
脾腫大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分析諸如例如磁振造影(MRI)評估。
三尖瓣返流速度(TRV)可根據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分析諸如例如心臟超音波圖(ECHO)評估。
個體中肝鐵濃度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分析諸如例如磁振造影(MRI)評估。
7.7.9 骨質疏鬆症及骨礦物質密度
骨質疏鬆症症狀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背痛、身高經時損失、屈背姿勢、易骨折且減小之骨礦物質密度。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之個體中之骨礦物質密度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分析諸如例如藉由骨密度掃描(亦稱為雙能量X射線吸收測定術(DXA或DEXA)或骨密度測定術)及超音波來測定。在某些實施例中,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之個體中之骨礦物質密度係藉由DXA測定。
7.7.10 骨骼畸形
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之個體中之骨骼畸形可藉由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分析諸如例如藉由X射線及成像技術,諸如例如磁振造影(MRI)及電腦斷層攝影測定。
7.7.11 骨更新
骨更新之各種循環標記可用以診斷骨疾病,諸如低骨更新。骨更新之循環標記係骨形成之標記,諸如骨特異性鹼性磷酸酶(bAP)、骨鈣化素、膠原蛋白原I型C端前肽(PICP)及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
(IGF-1),一些係骨再吸收之標記,諸如吡啶啉、脫氧吡啶啉、抗酒石酸鹽酸性磷酸酶(TRAP)、TRAP 5b型、吡啶啉、脫氧吡啶啉及膠原蛋白原I型C端端肽(ICTP)、血清或尿膠原蛋白交聯(N端肽或C端肽)及25-羥維生素D。亦可使用量測整個副甲狀腺素(PTH)分子之分析。熟習技工瞭解容許評估骨礦物質密度(BMD)、骨體積、小樑骨體積及小樑厚度之成像方法。參見,例如,Tilman B.Drueke及Sharon M.Moe,Disturbances of bone and mineral metabolism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an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 to impro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4)19:534-536;Okuno S、Inaba M.,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New aspect.Dialysis and bone metabolic marker,Clin Calcium.2009 Aug;19(8):1084-91;Herberth J、Monier-Faugere MC、Mawad HW、Branscum AJ、Herberth Z、Wang G、Cantor T、Malluche HH,The five most commonly used 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assays are useful for screening but not for diagnosing bone turnover abnormalities in CKD-5 subjects,Clin Nephrol.2009 JuL;72(1):5-14;Lehmann G、Ott U、Kaemmerer D、Schuetze J、Wolf G.,Bone histomorphometry and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turnover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Stages 3-5,Clin Nephrol.2008 Oct;70(4):296-305;Drüeke TB.,Is parathyroid hormone measurement useful for the diagnosis of renal bone disease?,Kidney Int.2008 Mar;73(6):674-6;Yamada S、Inaba M、Kurajoh M、Shidara K、Imanishi Y、Ishimura E、Nishizawa Y.,Utility of serum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5b)as a bone resorption marker in subjec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independence from renal dysfunction.,Clin Endocrinol(Oxf).2008 Aug;69(2):189-96.Epub 2008 Jan 23。亦參見,Paul D.Miller,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Chronic Renal Disease,2009。
用於監測患有輕度腎功能障礙之CKD個體中之骨再吸收之另一標記係I型膠原蛋白N端肽(S-NTX)之血清濃度。參見,例如,Hamano T,Fujii N,Nagasawa Y,Isaka Y,Moriyama T,Okada N,Imai E,Horio M、Ito T.,Serum NTX is a practical marker for assessing antiresorptive therapy for glucocorticoid treated subjec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Bone.2006 Nov;39(5):1067-72.Epub 2006 Jun 16。
定量電腦斷層攝影(QCT)亦可用以測定骨更新。
標記(諸如,例如,Runx2及Alp)可經評估以監測個體中之成骨細胞過渡。標記(諸如,例如,Sm22-α)可經評估以監測血管平滑肌功能及分化之血管平滑肌細胞之水平。
7.7.12 心臟大小及心肥大
心臟大小及心肥大可藉由熟習技工已知的任何方法諸如,例如,磁振造影、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圖及非對比增強之心電腦斷層攝影測定。
7.7.13 生活品質
為評估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之個體之生活品質,可利用簡式(36)健康調查(SF-26)及/或癌症療法-貧血之功能評估(FACT-An)。
SF-36(2.0版)係由評估8個健康範疇之8個多項目量表組成之自填工具:(1)身體功能(PF),自3a至3j之10個項目;(2)身體職能(RP),自4a至4d之4個項目;(3)身體疼痛(BP),項目7及8;(4)一般健康(GH),項目1及11a至11d,(5)生命力(VT),項目9a、9e、9g及9i;(6)社會功能(SF),項目6及10;(7)情感職能(RE),項目5a、5b及5c;及(8)心理健康(MH),9b、9c、9d、9f及9h之5個項目。亦可獲得兩個整體狀況評分:(1)身體健康狀況評分(PCS);及(2)心理健康狀況評分(MCS)。健康範疇評分及PCS及MCS評分轉化為常模基礎評分(norm based
score)(平均值為50及SD為10),及評分越高指示越健康。SF-36之主要關注者為健康範疇常模基礎評分及PCS及MCS常模基礎評分。可評估基於健康域常模基礎評分、PCS及MCS常模基礎評分及此等常模基礎評分中自基線之變化之匯總統計值(n、平均值、標準偏差、中值、最小值及最大值)。用於SF-36之評分及解決遺漏值之方法可根據由工具開發者提供之使用說明書完成。
或者,可利用FACT-An以測定用於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之個體之生活品質。FACT-An係47個項目之針對癌症之問卷,其由量測生活品質之四個一般範疇(身體、社會/家庭、情感及功能健康)之核心27個項目之一般問卷(FACT-一般或FACT-G總)組成。FACT-An量表在1至4頁上藉由分量表使用5點Likert評分量表(0=一點也不;1=一點;2=稍微;3=相當多;及4=非常多)進行自填來格式化。可根據由工具開發者提供之使用說明書以總量表水平完成用於FACT工具之評分。可於一般HRQoL工具內對該等四個範疇求和而獲得FACT-G總評分。
7.7.14 用於不良事件之常用術語標準(CTCAE,4.0版)
1級係指輕度不良事件。具體言之,1級係指短暫或輕度之不適。對活動無限制且1級不良事件無需醫療干預/療法。2級係指中度不良事件。具體言之,2級係指對活動有輕度至中度之限制。可能需要一些援助,然而,2級不良事件無需或需最小之醫療干預/療法。3級係指嚴重不良事件。具體言之,3級係指對活動具有顯著之限制.通常需要一些援助且需要醫療干預/療法,同時3級不良事件可能需要住院治療。4級係指危及生命之不良事件。具體言之,4級係指對活動具有極端限制,顯著需要援助,顯著需要醫療干預/療法,且4級不良事件很可能需要住院治療或安寧療護。5級不良事件係死亡。
7.7.15 血容比
血容比衡量紅血球於給定體積之全血中之百分率且可納入作為
標準全血計數之一部分。該血容比通常係約45%(針對男人)及約40%(針對女人)。然而,β-地中海型貧血病患之血容比通常低於正常所知之血容比。因此,經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之β-地中海型貧血病患中之血容比之測定容許判定此治療之效用。
7.7.16 血色素
血色素濃度可根據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分析測定。β-地中海型貧血病患之血色素濃度通常低於正常所知之血色素濃度。因此,經本文提供之方法治療之β-地中海型貧血病患中之血色素濃度之測定容許判定此治療之效用。
7.7.17 篩選分析
可測試各種ActRII多肽變體或可溶ActRII多肽變體抑制ActRII之能力。另外,可測試化合物抑制ActRII之能力。具有ActRII活性之傳訊抑制劑一經證實,則此等化合物可與本文提供之方法共同使用。ActRII可為ActRIIA或ActRIIB。下文之分析針對ActRIIA描述但可針對ActRIIB類似地進行。
例如,可評估ActRIIA多肽變體對涉及骨產生或骨破壞之基因之表現之影響。此可(如需要)在一或更多個重組ActRIIA配位體蛋白質(例如,活化素)之存在下進行,且細胞可經轉染以產生ActRIIA多肽及/或其變體,且視需要,ActRIIA配位體。同樣,可向小鼠或其他動物投與ActRIIA多肽,且可評估一或更多種骨性質(諸如密度或體積)。亦可評估針對骨骨折之治癒率。雙能量X射線吸收測定術(DEXA)係已確立之用於評估動物中之骨密度之非侵入性定量技術。
在人類中,可使用中央DEXA系統以評估脊柱及骨盆中之骨密度。此等係整體骨密度之最佳預測因子。可使用周邊DEXA系統以評估周邊骨(例如,手、手腕、踝部及腳之骨)中之骨密度。可使用傳統之X射線成像系統(包括CAT掃描)以評估骨生長及骨折癒合。另外,骨密度
可使用定量電腦斷層攝影(qCT)量測。亦可評估骨之機械強度。
在某些態樣中,本文提供使用ActRIIA多肽(例如,可溶ActRIIA多肽)及活化素多肽以識別係活化素-ActRIIA傳訊路徑之促效劑或拮抗劑之化合物(藥劑)。通過此篩選識別之化合物可經測試以評估其等活體外調節骨生長或礦化之能力。視需要,此等化合物可於動物模型中經進一步測試以評估其等活體內調節組織生長之能力。
用於篩選藉由靶向活化素及ActRIIA多肽以調節組織生長之治療劑之途徑有很多。在某些實施例中,可進行化合物之高通量篩選以識別擾亂活化素或ActRIIA介導之對骨之效應之藥劑。在某些實施例中,進行該分析以篩選及識別特異性抑制或減少ActRIIA多肽對活化素之結合之化合物。或者,該分析可用以識別增強ActRIIA多肽對活化素之結合之化合物。在另一實施例中,可識別該等化合物與活化素或ActRIIA多肽之相互作用之能力。
各種分析格式將足夠使用且然而(鑒於本發明)一般技術者將瞭解彼等本文未明確描述者。如本文描述,本文使用之測試化合物(藥劑)可藉由任何組合化學方法產生。或者,該等標的化合物可為活體內或活體外合成之天然生成之生物分子。欲針對充當組織生長之調節子之能力進行測試之化合物(藥劑)可例如藉由細菌、酵母、植物或其他生物體(例如,天然產品)產生;以化學方法產生(例如,小分子,其等包括擬肽物)或重組產生。本文預期之測試化合物包括非肽基有機分子、肽、多肽、擬肽物、糖、激素及核酸分子。在一特定實施例中,該測試藥劑係具有小於約2,000道耳頓之分子量之小有機分子。
該等測試化合物可作為單一、離散實體提供或可提供於更大複合體(諸如藉由組合化學製得之更大複合體)之庫中。此等庫可包含(例如)醇、鹵烷、胺、醯胺、酯、醛、醚及其他類別之有機化合物。測試化合物對測試系統之呈現可呈經分離之形式或呈化合物之混合物之
形式,尤其在初始篩選步驟中。視需要,該等化合物可與其他化合物衍生且具有促進該等化合物之分離之衍生基團。衍生基團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生物素、螢光素、地高辛(digoxygenin)、綠螢光蛋白質、同位素、聚組胺酸、磁性珠、麩胱甘肽S轉移酶(GST)、光活化交聯劑或其任何組合。
在測試化合物及天然萃取物之庫之許多藥物篩選程序中,需要高通量分析以最大化在給定時間期間內調查之化合物之數量。於無細胞系統(諸如可與經純化或經半純化之蛋白質衍生之無細胞系統)中進行之分析通常稱為「初步」篩選,因為其等可經產生以允許由測試化合物介導之分子目標中之改變之快速發展及相對簡單之偵測。此外,在活體外系統中通常忽略測試化合物之細胞毒性或生物有效性之影響,該分析反而主要關注該藥物對分子目標之影響,因為該影響可表現為ActRIIA多肽與活化素間之結合親和力之改變。
僅為闡述,在例示性篩選分析中,使受關注之化合物與通常可結合至活化素之經分離及經純化之ActRIIA多肽接觸。然後向該化合物及ActRIIA多肽之混合物中添加含有ActRIIA配位體之組合物。ActRIIA/活化素複合體之偵測及定量提供用於測定化合物抑制ActRIIA多肽與活化素間(或加強)之複合體形成之效用之方式。該化合物之效用可藉由自使用該測試化合物之各種濃度獲得之資料中產生劑量反應曲線進行評估。此外,亦可進行對照分析以提供用於比較之基線。例如,在對照分析中,向含有ActRIIA多肽之組合物中添加經分離及經純化之活化素,且在缺乏測試化合物之情況下定量ActRIIA/活化素複合體之形成。將瞭解(一般而言),該等反應物可混合之順序可變化,且該等反應物可同時混合。此外,代替經純化之蛋白質,可使用細胞萃取物及溶解產物以呈現合適之無細胞分析系統。
ActRIIA多肽與活化素間之複合體形成可藉由各種技術偵測。例
如,複合體之形成之調節可使用例如有可偵測標記之蛋白質(諸如有放射性標記(例如,32P、35S、14C或3H)標籤、有螢光標記(例如,FITC)或有酶促標記之ActRIIA多肽或活化素)藉由免疫分析或藉由層析偵測來定量。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預期在直接或間接量測ActRIIA多肽與其結合蛋白間之相互作用之程度中使用螢光偏振分析及螢光共振能量轉移(FRET)分析。此外,其他偵測模式諸如彼等基於光學波導(PCT公開案WO 96/26432及美國專利案第5,677,196號)、表面電漿子共振(SPR)、表面電荷感測器及表面力感測器係與本文描述之許多實施例相容。
此外,相互作用捕捉分析(亦稱為「雙雜合分析」)可用於識別破壞或加強ActRIIA多肽與其結合蛋白間之相互作用之藥劑。參見,例如,美國專利案第5,283,317號;Zervos等人,(1993)Cell 72:223-232;Madura等人,(1993)J Biol Chem 268:12046-12054;Bartel等人,(1993)Biotechniques 14:920-924;及Iwabuchi等人,(1993)Oncogene 8:1693-1696)。在一特定實施例中,本文預期使用反向雙雜合系統以識別解離ActRIIA多肽與其結合蛋白間之相互作用之化合物(例如,小分子或肽)。參見,例如,Vidal及Legrain,(1999)Nucleic Acids Res 27:919-29;Vidal及Legrain,(1999)Trends Biotechnol 17:374-81及美國專利案第5,525,490;5,955,280及5,965,368號。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標的化合物藉由其等與ActRIIA或活化素多肽相互作用之能力來識別。化合物與ActRIIA或活化素多肽間之相互作用可為共價或非共價的。例如,此相互作用可使用活體外生物化學方法在蛋白質濃度下來識別,該等方法包括光交聯、具有放射性標記之配位體結合及親和層析術(Jakoby W B等人,1974,Methods in Enzymology 46:1)。在某些情況下,該等化合物可於基於機制之分析
(諸如偵測結合至活化素或ActRIIA多肽之化合物之分析)中進行篩選。此可包括固相或液相結合事件。或者,編碼活化素或ActRIIA多肽之基因可經報導子系統(例如,β-半乳糖苷酶、螢光素酶或綠螢光蛋白)轉染至細胞中並針對庫進行篩選,較佳藉由高通量篩選或以該庫之個別成員篩選。可使用基於其他機制之結合分析,例如,偵測自由能之變化之結合分析。結合分析可以固定至井、珠或晶片之目標進行或藉由固定化抗體捕獲或藉由毛細管電泳分解之目標進行。經結合之化合物可通常使用比色或螢光或表面電漿子共振偵測。
在某些態樣中,本文提供用於調節(刺激或抑制)骨形成及增大骨質量之方法及藥劑。因此,經識別之任何化合物可活體外或活體內於整個細胞或組織中測試以證實其等調節骨生長或礦化之能力。可出於此目的利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的各種方法。特定言之,該等化合物可針對其等增強骨更新之能力進行測試。
例如,ActRIIA或活化素多肽或測試化合物對骨或軟骨生長之影響可藉由在基於細胞之分析中量測Msx2之誘導或骨原細胞分化為成骨細胞而測定(參見,例如,Daluiski等人,Nat Genet.2001,27(1):84-8;Hino等人,Front Biosci.2004,9:1520-9)。基於細胞之分析之另一實例包括分析該等標的ActRIIA或活化素多肽及測試化合物在間充質祖細胞及成骨細胞中之成骨細胞活性。為闡述,表現活化素或ActRIIA多肽之重組線病毒可經構築以感染多能間充質祖細胞C3H10T1/2細胞、前成骨細胞C2C12細胞及成骨細胞TE-85細胞。成骨細胞活性然後藉由量測鹼性磷酸酶、骨鈣化素及基質礦化之誘導而測定(參見,例如,Cheng等人,J bone Joint Surg Am.2003,85-A(8):1544-52)。
本文亦提供量測骨或軟骨生長之活體內分析。例如,Namkung-Matthai等人,Bone,28:80-86(2001)揭示其中研究骨在骨折後早期期
間恢復之大鼠骨質疏鬆症模型。Kubo等人,Steroid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68:197-202(1999亦揭示其中研究骨在骨折後後期期間恢復之大鼠骨質疏鬆症模型。Andersson等人,J.Endocrinol.170:529-537描述其中小鼠經切除卵巢之小鼠骨質疏鬆症模型,切除卵巢導致該小鼠損失大量骨礦物含量及骨礦物質密度,及該小樑骨大致損失50%之骨礦物質密度。藉由因子(諸如副甲狀腺素)之投與可增加經切除卵巢之小鼠中之骨密度。在某些態樣中,可使用此項技術中已知的骨折癒合分析。此等分析包括骨折技術、組織學分析及生物力學分析,其等描述於(例如)美國專利案第6,521,750號中,該案以全文引用之方式將用於引起及量測骨折之程度及恢復過程之實驗方案之揭示內容併入本文中。
7.8 組合療法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之方法係組合第二醫藥活性劑或療法進行。此組合療法可藉助於治療之個別組分之同時、連續或分開給藥達成。另外,當作為此組合療法之組分投與時,該ActRII傳訊抑制劑及第二醫藥活性劑或療法可為協同的,使得該等組分中之一者或兩者之每日劑量可相較於通常作為單一療法給定之任一組分之劑量經減少。或者,當作為此組合療法之組分投與時,本文提供之ActRII傳訊抑制劑及第二醫藥活性劑或療法可為相加的,使得該等組分中之各者之每日劑量相較於通常作為單一療法給定之任一組分之劑量係類似或相同的。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之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在投與第二醫藥活性劑或療法之同一天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在投與第二醫藥活性劑或療法前之一、二、三或更多天內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在投與第二醫藥活性劑或療法後之一、二、三或更多天內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
抑制劑係在投與第二醫藥活性劑或療法之一、二、三或更多週內投與。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第二醫藥活性劑或療法分別係用以治療β-地中海型貧血之活性劑或療法。用以治療β-地中海型貧血之非限制性實例或醫藥活性劑或療法包括紅血球輸血、鐵螯合療法(諸如,例如,去鐵胺、去鐵酮及/或地拉羅司)、胎兒血色素誘導劑(諸如,例如,羥基脲)及造血幹細胞移植。
7.9 醫藥組合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ActRII傳訊抑制劑(例如,ActRII多肽)係與本文描述之方法共同使用之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調配。例如,ActRII多肽可單獨投與或作為醫藥調配物(治療組合物)之組分投與。該等標的化合物可經調配以用於人類或獸醫藥物中之任何方便方法投與。ActRII可為ActRIIA或ActRIIB。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經調配以用於皮下投與。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以無菌、無防腐劑之凍乾粉或餅之形式包裝於容器中。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容器包含25mg該ActRII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包含25mg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容器包含總計37.5mg蛋白質。在某些實施例中,包含25mg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容器中之ActRII傳訊抑制劑係以0.68mL注射用水復原。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容器包含75mg該ActRII傳訊抑制劑。在某些實施例中,包含75mg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該容器包含總計87.5mg蛋白質。在某些實施例中,包含75mg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容器中之ActRII傳訊抑制劑係以1.6mL注射用水復原。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容器中之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以一定體積之注射用水復原,使得經復原之ActRII傳訊抑制劑於注射用水中之最終濃度係50
mg/mL及pH約6.5。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在復原之10小時內向個體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容器包含以於10mM基於檸檬酸鹽緩衝液之溶液中之50mg/mL濃度之該ActRII傳訊抑制劑,其中該10mM基於檸檬酸鹽緩衝液之溶液包含10mM檸檬酸鹽(pH 6.5)、9%蔗糖及0.02%聚山梨醇酯80。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容器係儲存於2℃至8℃下。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容器係在2℃至8℃下儲存18個月。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容器係具有塗覆灰丁基橡膠之塞子之3mL玻璃小瓶。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容器係具有灰橡膠塞之3mL玻璃小瓶。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橡膠塞係藉由具有彩色塑膠按鈕之捲皺鋁翻蓋固定到位。在某些實施例中,該3mL玻璃小瓶包含25mg該ActRII傳訊抑制劑及該彩色塑膠按鈕係紅色的。在某些實施例中,3mL玻璃小瓶包含75mg該ActRII傳訊抑制劑及該彩色塑膠按鈕係白色的。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以無菌、無防腐劑之凍乾粉或餅之形式包裝於容器中。在一特定實施例中,該容器包含於10mM檸檬酸鹽緩衝液(pH 6.5)中之50mg/mL之ActRII傳訊抑制劑。在一特定實施例中,該容器包含56mg ActRII傳訊抑制劑、0.19mg單水合檸檬酸鹽、3.03mg無水檸檬酸三鈉、0.24mg聚山梨醇酯80及100.80mg蔗糖。
在某些實施例中,本文提供之治療方法包括全身或以植入物或裝置的形式局部投與該組合物(包含ActRII傳訊抑制劑)。當投與時,本文提供之使用之治療組合物係呈無熱原、生理學上可接受之形式。除該ActRII傳訊抑制劑外之亦可視需要包括於上述組合物中之治療可用藥劑可與該等標的化合物(例如,ActRII多肽,諸如ActRIIA及/或ActRIIB多肽(參見,章節7.6))同時或連續投與。
通常,ActRII傳訊抑制劑將非經腸投與。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將皮下投與。適用於非經腸投與之醫藥組合物可包
含一或更多種ActRII多肽組合一或更多種醫藥上可接受之無菌等滲水性或非水性溶液、分散液、懸浮液或乳液或僅在使用前可復原為無菌可注射溶液或分散液之無菌粉末,其等可含有抗氧化劑、緩衝液、抑菌劑、會呈現與預定接受者之血液等滲之調配物之溶質或懸浮劑或增稠劑。用於本文描述之方法中之醫藥組合物中採用之合適之水性及非水性載劑之實例包括水、乙醇、多元醇(諸如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及類似物)及其合適之混合物、植物油(諸如橄欖油)及可注射之有機酯(諸如油酸乙酯)。適當之流動性可例如藉由使用塗覆材料(諸如卵磷脂),藉由在分散液之情況下維持必需之粒徑,及藉由使用表面活性劑來維持。
本文描述之組合物亦可含有佐劑,諸如防腐劑、潤濕劑、乳化劑及分散劑。微生物活動之阻止可藉由包含各種抗菌劑及抗真菌劑(例如,對羥苯甲酸酯、氯丁醇、苯酚山梨酸及類似物)來確保。亦可能需要將等滲劑諸如糖、氯化鈉及類似物包含在該等組合物內。另外,可藉由包含延遲吸收之藥劑(諸如硬脂酸鋁及明膠)帶來可注射醫藥形式之延遲吸收。
應瞭解劑量方案將由主治醫師考慮修飾本文描述之化合物(例如,ActRII多肽,諸如ActRIIA及/或ActRIIB多肽(參見,章節7.6),如上文描述於章節7.3.2及表1與表2中)之作用之各種因素而判定。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在醫藥組合物中係大體上純的。具體言之,醫藥組合物中之化合物之最多20%、10%、5%、2.5%、1%、0.1%或最多0.05%之係除該ActRII傳訊抑制劑及該醫藥上可接受之載劑外之化合物。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根據本文提供之方法在室溫下向病患(例如,如闡述於章節7.5中)投與。
8. 實例
8.1 實例1:用來測定mActRIIB-Fc於患有輸血依賴性B-地中海型貧血之成年人中之效用及安全性之3期雙盲隨機化安慰劑對照之多中心研究
此實例提供用來測定ActRIIB-hFc(SEQ ID NO:25)於因β-地中海型貧血而需定期紅血球輸血之成年人中之效用及安全性之3期雙盲隨機化安慰劑對照之多中心研究之綜述。該3期研究之適應症係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成年人,診斷記錄為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或血色素E/β-地中海型貧血(排除血色素S/β-地中海型貧血)。
8.1.1 目標
該3期研究之主要目標係測定具有紅血球反應之個體之比例,具有紅血球反應之個體定義為相較於針對ActRIIB-hFc(SEQ ID NO:25)最佳支持護理(BSC)相對安慰劑加BSC之隨機化前之12週間隔,在最小6個月之治療後於連續12週內的輸血負擔(經時單位紅血球)減小33%。
該3期研究之第二目標包括:(1)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相對安慰劑之安全性及免疫原性;(2)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相對安慰劑對無輸血8週之個體之比例之影響;(3)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相對安慰劑對肝鐵濃度(LIC)之變化之影響;(4)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治療相對安慰劑對生活品質(QoL)量度(例如,新穎非輸血依賴性特異性PRO,SF-36)之影響;(5)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相對安慰劑對骨質疏鬆症(骨礦物質密度)之影響;(6)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於健康資源利用率之用途;(7)評估相較於隨機化前之12週間隔,ActRIIB-hFc(SEQ ID NO:25)相對安慰劑加BSC在主要終點分析中之相同12週週期對輸血負擔之平均變化百分率之影響;(8)評估輸血負擔或輸血依賴性之減小之持續時間;(9)評估紅血球反應時間;(10)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對血清鐵蛋白之變化之影響;(11)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對心臟鐵過載之變化之影響;及(12)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在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之個體中之群體藥物動力學(PK)。
探索性目標係:(1)檢查基線及血清GDF11之變化與對使用ActRIIB-hFc(SEQ ID NO:25)之治療之反應之關係;及(2)檢查ActRIIB-hFc(SEQ ID NO:25)對胎兒血色素(HbF)之變化之影響。
8.1.2 研究設計
此實例呈現用來測定ActRIIB-hFc(SEQ ID NO:25)(ACE-536)加最佳支持護理相對最佳支持護理(BSC)於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成年人中之效用及安全性之3期雙盲隨機化安慰劑對照之多中心研究。該研究分為:(i)篩選期;(ii)雙盲治療期;(iii)開放標籤延長期;及(iv)隨訪期。
在判定合格性的篩選期(其係在第1劑量第1天前之28天內)期間判定病患合格性。基於下列因素將病患分層:(1)基線輸血負擔,其中高輸血負擔係在隨機化前之24週內15個RBC單位,及其中低輸血負擔係在隨機化前之24週內為7-14個RBC單位;及(2)地理區域。
在治療期期間,合格之個體將以2:1之比率隨機分成實驗組(ActRIIB-hFc(SEQ ID NO:25))加BSC或對照組(安慰劑)加BSC。認為雙盲治療期係獨立於劑量延遲之第1研究天(即,第1劑量第1天)後之第一48週。針對各個體使用ActRIIB-hFc(SEQ ID NO:25)之治療起始自第1研究天。個體將藉由每3週皮下(SC)注射一次所投與之初始劑量濃度約0.8mg/kg之ActRIIB-hFc(SEQ ID NO:25)來開始治療,持續48週。ActRIIB-hFc(SEQ ID NO:25)之劑量可經滴定高達約1.25mg/kg之最大量。
除非需要劑量調整(dose modification),否則在治療期期間及在延長期期間,個體可自初始劑量約0.8mg/kg之ActRIIB-hFc(SEQ ID
NO:25)逐步劑量遞增至約1mg/kg之ActRIIB-hFc(SEQ ID NO:25)及然後至約1.25mg/kg之ActRIIB-hFc(SEQ ID NO:25)。劑量遞增將基於先前兩個循環(即,先前6週)期間之輸血頻率。
用於各個體之ActRIIB-hFc(SEQ ID NO:25)或安慰劑之劑量可遵循如上文詳細描述於表1及表2中之劑量調整指導方針來延遲及/或減少。
在研究者的裁量權下,一經完成48週雙盲治療期,所有個體將可選擇參加開放標籤延長期及接受ActRIIB-hFc(SEQ ID NO:25)。該開放標籤延長期將持續96週(即,2年)且經受如上文描述於表1及表2中之劑量遞增、劑量調整、劑量延遲及減小。該延長期可基於不斷變化之安全資料延長。
完成開放標籤延長期或未參加開放標籤延長期或自治療早期停止之個體將開始治療後隨訪期。該隨訪期將在該個體之研究藥物之最後劑量後持續12週。
8.1.2.1 個體群體
該個體群體由經診斷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其包括血色素E/β-地中海型貧血)、年齡18歲且為輸血依賴性的個體組成。輸血依賴性定義為在隨機化前每24週定期輸血7個紅血球單位且在該24週內非輸血期不35天。在某些態樣中,輸血依賴性定義為在隨機化前每24週定期輸血>6個紅血球單位且在該24週內非輸血期不35天。在某些態樣中,輸血依賴性定義為在隨機化前每24週定期輸血>5個紅血球單位且在該24週內非輸血期不35天。
8.1.2.2 研究之長度
用於各個體之研究參與係約長達160週(40個月),其包括:長達4週(1個月)篩選期,48週(12個月)安慰劑對照之治療期,接著將持續約長達96週(2年)之開放標籤延長期。治療後隨訪期將在最後劑量後持
續12週(3個月)。
各個別個體之治療結束定義為治療期或開放標籤延長期中之最後一次訪問之日期,以較遲日期為準。研究之結束定義為治療期或開放標籤延長期中對各個別個體之最後一次訪問之日期,以較遲日期為準,且完成12週之治療後隨訪期。試驗結束定義為最後個體完成治療後隨訪之最後一次訪問之日期或接收來自需要進行第一、第二及/或探索性分析之最後個體之最後資料點之日期,以較遲日期為準,如預規定於協議及/或統計分析計劃中。
8.1.2.3 研究治療
ActRIIB-hFc(SEQ ID NO:25)將以凍乾粉的形式提供,其將在復原成以皮下(SC)注射給個體之形式之後向該個體投與。若適用,則皮下注射將在治療期及開放標籤延長期期間每3週給定於上臂、腹部或股部中。個體將以約0.8mg/kg劑量水平開始ActRIIB-hFc(SEQ ID NO:25)且可經劑量遞增多達約1.25mg/kg之最大值(參見,上文表1及表2)。
安慰劑(生理鹽水)將以皮下(SC)注射給個體的形式由研究人員投與給個體之臨床部位。皮下注射將在治療期期間每3週給定於上臂、腹部或股部中。
8.1.2.4 關鍵效用評估之綜述
主要效用評估係相較於針對ActRIIB-hFc(SEQ ID NO:25)相對安慰劑加BSC之隨機化前之12週間隔,在最小6個月之治療後評估的於連續12週內的輸血負擔(經時單位紅血球)減小33%之個體之比例。
第二效用評估包括:(1)在治療期間無輸血8週之個體之比例;(2)藉由磁振造影(MRI)測定之肝鐵濃度之變化(LIC,mg/g乾重);(3)生活品質之變化(QoL;使用TranQoL);及(4)鐵螯合療法之平均每日劑量之變化。
其他效用評估將包括:(1)藉由DXA測定之髖關節及腰椎骨密度;(2)醫療資源利用率;(3)使用與主要終點相同之12週週期之輸血負擔之變化百分率;(4)輸血負擔或輸血獨立性減小之持續時間;(5)紅血球反應時間;(6)血清鐵蛋白之變化;及(7)藉由MRI測定之心臟鐵過載之變化;藉由SF-36測定之QoL之變化。
8.1.2.5 關鍵安全性評估之綜述
藉由監測AE、臨床實驗室測試、生命徵象、心電圖(ECG)、心臟多普勒、抗藥物抗體(ADA)測試及ECOG性能狀態評估所有病患之安全性。
8.1.2.6 關鍵探索性評估之綜述
將評估使用ActRIIB-hFc(SEQ ID NO:25)治療個體以減小該個體中血清GDF11濃度/水平及/或增加胎兒血色素濃度/水平之能力。
8.2 實例2:用來測定ActRIIB-hFc(SEQ ID NO:25)於患有非輸血依賴性B-地中海型貧血之成年人中之效用及安全性之3期雙盲隨機化安慰劑對照之多中心研究
此實例提供用來測定ActRIIB-hFc(SEQ ID NO:25)於患有非輸血依賴性B-地中海型貧血之成年人中之效用及安全性之3期雙盲隨機化安慰劑對照之多中心研究。該3期研究之適應症係患有非輸血依賴性B-地中海型貧血之成年人,診斷記錄為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或血色素E/β-地中海型貧血。
8.2.1 目標
該3期研究之主要目標係測定ActRIIB-hFc(SEQ ID NO:25)於經診斷患有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個體中之影響,該等個體診斷記錄為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或血色素E/β-地中海型貧血、年齡18歲且在隨機化前之24週週期期間接受0至6個紅血球單位、及平均基線血色素濃度<10.0g/dL。在某些態樣中,該等個體已在隨機化前之24週
週期期間接受0至5個紅血球單位。
該3期研究之第二目標包括:(1)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相對安慰劑之安全性及免疫原性;(2)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相對安慰劑對肝鐵濃度(LIC)之變化之影響;(3)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治療相對安慰劑對生活品質(QoL)量度(例如,例如,新穎非輸血依賴性特異性PRO,SF-36)之影響;(4)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相對安慰劑對地中海型貧血之併發症(當存在時,包括骨髓外造血腫塊、腿潰瘍、脾腫大、肺高血壓(PAH;藉由三尖瓣返流速度(TRV)量測)及骨質疏鬆症(藉由骨礦物質密度量測))之改善;(5)評估相對安慰劑,用於治療之最後4週中之鐵螯合療法(ICT)之平均每日劑量相對隨機化前之4週之變化;(6)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對血清鐵蛋白之變化之影響;(7)評估相對安慰劑,ActRIIB-hFc(SEQ ID NO:25)在治療期間之連續12週間隔對血色素濃度自基線之平均變化之影響;(8)評估紅血球反應之持續時間;及(9)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在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之個體中之群體藥物動力學(PK)。
探索性目標係:(1)檢查基線及血清GDF11之變化與對使用ActRIIB-hFc(SEQ ID NO:25)之治療之反應之關係;(2)檢查ActRIIB-hFc(SEQ ID NO:25)對胎兒血色素(HbF)之變化之影響;(3)檢查ActRIIB-hFc(SEQ ID NO:25)對RBC品質之活體內效用;及(4)檢查ActRIIB-hFc(SEQ ID NO:25)對健康資源利用率之影響。
8.2.2 研究設計
此實例呈現用來測定ActRIIB-hFc(SEQ ID NO:25)(ACE-536)加最佳支持護理相對最佳支持護理於患有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成年人中之效用及安全性之3期雙盲隨機化安慰劑對照之多中心研究。該研究分為(i)篩選期;(ii)雙盲治療期;(iii)開放標籤延長期;及
(iv)隨訪期。
在治療期期間,合格之個體將以2:1之比率隨機分成實驗組(ActRIIB-hFc(SEQ ID NO:25))加BSC或對照組(安慰劑)加BSC。認為雙盲治療期係獨立於劑量延遲之第1研究天(即,第1劑量第1天)後之第一48週。針對各個體使用ActRIIB-hFc(SEQ ID NO:25)之治療起始自第1研究天。個體將藉由每3週皮下(SC)注射一次所投與之初始劑量濃度約0.8mg/kg之ActRIIB-hFc(SEQ ID NO:25)來開始治療,持續48週。ActRIIB-hFc(SEQ ID NO:25)之劑量可經滴定高達約1.25mg/kg之最大量。
除非需要劑量調整,否則在治療期期間及在延長期期間,個體可自初始劑量約0.8mg/kg之ActRIIB-hFc(SEQ ID NO:25)逐步劑量遞增至約1mg/kg之ActRIIB-hFc(SEQ ID NO:25)及然後至約1.25mg/kg之ActRIIB-hFc(SEQ ID NO:25)。劑量遞增將基於先前兩個循環(即,先前6週)期間之輸血頻率。
用於各個體之ActRIIB-hFc(SEQ ID NO:25)或安慰劑之劑量遞增可遵循如上文詳細描述於表1及表2中之劑量調整指導方針來延遲及/或減少。
在研究者的裁量權下,一經完成48週雙盲治療期,,所有個體將可選擇參加開放標籤延長期及接受ActRIIB-hFc(SEQ ID NO:25)。該開放標籤延長期將持續96週(即,2年)且經受如上文描述於表1及表2中之劑量遞增、劑量調整、劑量延遲及減小。該延長期可基於不斷變化之安全資料延長。
完成開放標籤延長期或未參加開放標籤延長期或自治療早期停
止之個體將開始治療後隨訪期。該隨訪期將在該個體之研究藥物之最後劑量後持續12週。
8.2.2.1 個體群體
該個體群體由經診斷患有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其等診斷記錄為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或血色素E/β-地中海型貧血)、年齡18歲且在隨機化前之24週週期期間接受0至6個RBC單位、及平均基線血色素濃度<10.0g/dL的個體組成。在某些態樣中,該個體在隨機化前之24週週期期間已接受0至5個RBC單位。
8.2.2.2 研究之長度
用於各個體之研究參與係約長達160週(40個月),其包括:長達4週(1個月)篩選期,48週(12個月)安慰劑對照之治療期,接著將持續約長達96週(2年)之開放標籤延長期。治療後隨訪期將在最後劑量後持續12週(3個月)。
用於各個別個體之治療結束定義為治療期或開放標籤延長期中之最後一次訪問之日期,以較遲日期為準。研究之結束定義為治療期或開放標籤延長期中對各個別個體之最後一次訪問之日期,以較遲日期為準,且完成12週之治療後隨訪期。試驗結束定義為最後個體完成治療後隨訪之最後一次訪問之日期或接收來自需要進行第一、第二及/或探索性分析之最後個體之最後資料點之日期,以較遲日期為準,如預規定於協議及/或統計分析計劃中。
8.2.2.3 研究治療
ActRIIB-hFc(SEQ ID NO:25)將以凍乾粉的形式提供,其將在復原成以皮下(SC)注射給個體之形式之後向該個體投與。若適用,則皮下注射將在治療期及開放標籤延長期期間每3週給定於上臂、腹部或股部中。個體將以約0.8mg/kg劑量水平開始ActRIIB-hFc(SEQ ID NO:25)且可經劑量遞增多達約1.25mg/kg之最大值(參見,上文表1及
表2)。
安慰劑(生理鹽水)將以皮下(SC)注射給個體的形式由研究人員投與給個體之臨床部位。皮下注射將在治療期期間每3週給定於上臂、腹部或股部中。
8.2.2.4 關鍵效用評估之綜述
主要效用評估係顯示紅血球反應之個體之比例:該等個體無輸血且相對安慰劑加BSC,在最小6個月之治療後之連續12週間隔,具有自基線之1.0g/dL之血色素增加,藉由血色素值之平均值量測。此評估需要至少2個血色素量測值,藉由中央實驗室,以一週之間隔進行4週。
第二效用評估包括:(1)藉由磁振造影(MRI)測定之肝鐵濃度之變化(LIC,mg/g乾重);(2)生活品質之變化(QoL;由新穎非輸血依賴性特異性病患報告之結果(PRO));(3)鐵螯合療法之每日劑量之變化;(4)血清鐵蛋白濃度之變化;(5)12週內血色素自基線之平均變化;(6)自基線之1.0g/dL之平均血色素增加之持續時間,在缺乏輸血之情況下,在缺乏輸血之情況下;(7)群體藥物動力學參數及曝露反應關係;及(8)下列發病率之一或更多者之變化:(i)藉由MRI測定之骨髓外造血腫塊體積;(ii)腿潰瘍大小;(iii)藉由MRI測定之脾體積;(iv)藉由心臟超音波檢查量測之TRV;及(v)藉由DXA量測之骨礦物質密度。
8.2.2.5 關鍵安全性評估之綜述
藉由監測AE、臨床實驗室測試、生命徵象、心電圖(ECG)、心臟多普勒、抗藥物抗體(ADA)測試及ECOG性能狀態評估所有病患之安全性。
8.2.2.6 關鍵探索性評估之綜述
將評估使用ActRIIB-hFc(SEQ ID NO:25)治療個體以減小該個體
中血清GDF11濃度/水平及/或增加胎兒血色素濃度/水平之能力。另外,亦可評估使用ActRIIB-hFc(SEQ ID NO:25)治療個體對紅血球品質之影響。最後,亦將評估使用ActRIIB-hFc(SEQ ID NO:25)治療個體對該個體之健康資源利用率之影響。
8.3 實例3:ActRIIB-hFc(SEQ ID NO:25)傳訊抑制劑在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之成年人中增加血色素並減小輸血負擔及肝鐵濃度
8.3.1 簡介
ActRIIB-hFc(SEQ ID NO:25)(其係含有經修飾之活化素受體之融合蛋白)正在開發以治療β-地中海型貧血。在β-地中海型貧血中,貧血及併發症產生係因為由過量α-球蛋白驅動之無效紅血球生成。ActRIIB-hFc(SEQ ID NO:25)結合至GDF11及TGF-β超家族中之其他配位體以促進晚期紅血球分化。非臨床及臨床研究證實ActRIIB-hFc(SEQ ID NO:25)具有良好之耐受性及對無效紅血球生成(Suragani R,Blood 2014,Attie K,Am J Hematol 2014)之修正作用。
此實例呈現來自用於在患有輸血依賴性或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成年人中評估ActRIIB-hFc(SEQ ID NO:25)的正在進行之2期多中心開放標籤劑量探索研究之資料。效用結果包括患有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病患中之血色素(Hb)增加,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病患中之RBC輸血負擔減小及藉由磁振造影(MRI)量測之肝鐵濃度(LIC)。
8.3.2 方法
納入標準包括人類18歲且患有貧血(其定義為輸血依賴性或以基線Hb<10.0g/dL定義為非輸血依賴性)。每三週皮下投與多達5個劑量之ActRIIB-hFc(SEQ ID NO:25)及進行2個月隨訪研究。序貫組(各n=6)以0.2、0.4、0.6、0.8、1.0及1.25mg/kg之劑量給藥。擴展組(n=30)係持續的;完成研究之病患可參加持續之12個月延長研究。
8.3.3 結果
可獲得經治療3個月之35名病患(25名非輸血依賴性病患及10名輸血依賴性病患)之初步資料(截止日期)。該等病患之中值年齡係35.0歲(20至57歲)且86%之該等病患先前已接受脾切除術。用於非輸血依賴性病患之平均(SD)基線Hb係8.4(±0.9)g/dL。輸血依賴性病患在治療前之輸血負擔在6至8個單位/12週之範圍內。二十名病患在基線處進行穩定之鐵螯合療法(ICT)。
相較於經0.2至0.6mg/kg之ActRIIB-hFc(SEQ ID NO:25;n=17)治療之病患之1.2g/dL,經0.8至1.25mg/kg之ActRIIB-hFc(SEQ ID NO:25;n=8)治療之非輸血依賴性病患之Hb之平均(SD)最大值增加係1.7g/dL。相較於較低劑量組的十七名病患中有零名,較高劑量組中之八名病患中有三名(38%)具有>1.5g/dL之Hb平均增加,其維持2週(9週之平均持續時間)。相較於12週預治療(平均72%,範圍43至100%),經0.8至1.25mg/kg之ActRIIB-hFc(SEQ ID NO:25)治療之所有九名輸血依賴性病患在經治療之12週內之輸血負擔減小>20%。
在輸血依賴性病患中,儘管使用鐵螯合療法,平均基線肝鐵濃度係7.4mg Fe/g乾重(n=9),且肝鐵濃度之平均減小在ActRIIB-hFc(SEQ ID NO:25)治療之16週之前係16.3%。在具有5mg/g乾重之基線肝鐵濃度之非輸血依賴性病患中,相較於在彼等經0.2至0.4mg/kg之ActRIIB-hFc(SEQ ID NO:25;n=5)給藥者之7.0%,彼等經0.6至1.25mg/kg之ActRIIB-hFc(SEQ ID NO:25;n=5)給藥者之肝鐵濃度之平均減小係18.2%。在具有<5mg/kg乾重之基線肝鐵濃度之非輸血依賴性病患中,肝鐵濃度之平均變化係-1.2%(n=10)。在基線處患有長期存在之腿潰瘍之三名病患(兩名非輸血依賴性病患及一名輸血依賴性病患)在開始ActRIIB-hFc(SEQ ID NO:25)治療後之4至6週內大致上癒合。
ActRIIB-hFc(SEQ ID NO:25)通常具有良好之耐受性且迄今為止未報告相關嚴重之不良事件。最常發生之相關不良事件包括骨痛、頭痛、肌痛、四肢疼痛及無力。未觀察到血小板或白血球之顯著變化。
8.3.4 結論
每3週向病患皮下投與多達5個劑量之ActRIIB-hFc(SEQ ID NO:25)通常係安全且具有良好之耐受性;在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病患中具有增加之Hb濃度及在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病患中具有減小之輸血需求。輸血依賴性及非輸血依賴性病患兩者之肝鐵濃度在治療期間均實質性減小且三名病患中三名皆出現腿潰瘍之癒合。ActRIIB-hFc(SEQ ID NO:25)係用於患有輸血依賴性或非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病患之有前景之療法。
8.4 實例4:ActRIIB-hFc(SEQ ID NO:25)傳訊抑制劑於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持續)之成年人中增加血色素並減小輸血負擔及肝鐵濃度
8.4.1 簡介
參見簡介(章節8.3.1)及材料與方法(章節8.3.2)。此實例呈現來自章節8.3之額外資料,該資料在2期研究中於較遲日期獲得。簡而言之,劑量遞增組(總計35名病患)接受0.2至1.25mg/kg(每組3至6名病患)。具體言之,用於劑量遞增組之劑量係0.2(6名病患);0.4(6名病患);0.6(6名病患);0.8(6名病患);1.0(6名病患);及1.25mg/kg(5名病患)。擴展組開始自0.8mg/kg(4名病患,在2名病患中劑量水平增加至1.0mg/kg;且可能之劑量多達1.25mg/kg)。每3週皮下投與ActRIIB-hFc(SEQ ID NO:25),持續3個月。延長研究持續進行額外12個月之治療。主要效用終點如下。就非輸血依賴性病患(NTD;小於4U/8週,血色素小於10g/dl)而言:Hb增加1.5g/dL,連續2週;就輸血依賴性病患(TD;經證實在6個月內等於或大於4U/8週)而言:輸
血負擔在12週內減小20%。第二效用終點係肝鐵濃度(藉由MRI量測)、血清鐵蛋白及紅血球生成之生物標記。
8.4.2 結果
可獲得經ActRIIB-hFc(SEQ ID NO:25)療法治療3個月的39名病患(25名非輸血依賴性病患及14名輸血依賴性病患)之初步資料(截止日期),且4名病患在後續12個月延長期期間經ActRIIB-hFc(SEQ ID NO:25)療法進一步治療。該等病患之中值年齡係40.0歲(20至57歲),49%係男性,且該等病患中之32%先前已接受脾切除術。非輸血依賴性病患(NTD)之平均(SD)基線Hb係8.3(±0.9)g/dL。NTD之平均肝鐵濃度(藉由MRI量測)係5.8±3.8mg/g dw。該等輸血依賴性病患接受平均7.3(±0.9)個RBC單位/12週且具有5.2(±5.7)mg/g dw之平均肝鐵濃度(LIC)。就LIC而言,臨床目標係維持非輸血依賴性病患之LIC低於5mg/g dw並維持輸血依賴性病患之LIC低於7mg/g dw。
相較於較低劑量組(即,0.2至0.6mg/kg)的十七名病患中有零名,較高劑量組(即,0.8至1.25mg/kg)之八名非輸血依賴性病患中有四名(50%)具有>1.5g/dL之Hb平均增加,其維持2週。相較於較低劑量組(即,0.2至0.6mg/kg)的十七名病患中有零名,較高劑量組(即,0.8至1.25mg/kg)之八名非輸血依賴性病患中有三名(38%)非輸血依賴性病患具有>1.5g/dL之Hb平均增加,其維持9週。
具有基線LIC<5mg/g dw之十名非輸血依賴性病患中有十名(100%)維持LIC<5mg/g dw。在三名病患中,在4個月治療期之過程中,LIC下降約0.5mg/g dw至約2mg/g dw。在兩名病患中,4個月治療期內,LIC增加約0.5mg/g dw至於1.0mg/g dw,及在五名病患中,LIC在4個月治療期內基本上保持不變。兩名接受鐵螯合劑之病患可見其等LIC下降0.5mg/g dw或更小。
具有基線LIC5mg/g dw之十二名非輸血依賴性病患中有八名
(67%)在16週治療期期間具有1mg/g dw(至少1mg/g dw至多達約4.6mg/g乾重)之減小。八名病患中有五名在此期間接受鐵螯合劑。八名病患中有五名在16週治療期內具有約2mg/g dw之減小,該等病患中之三名亦接受鐵螯合劑。在16週治療期期間,十二名病患中有兩名具有1mg/g dw之LIC增加及一名病患具有2mg/g dw之LIC增加。
在非輸血依賴性病患中,發現增加之血色素與LIC之減小相關聯(R2=0.305,p值=0.063)。
10名接受0.6至1.25mg/kg之劑量水平之ActRIIB-hFc(SEQ ID NO:25)治療12週之輸血依賴性病患中有10名經歷輸血負擔減小>40%。此等病患之9/10經歷輸血負擔減小>60%及2/10名病患經歷輸血負擔減小>80%。
具有基線LIC<7mg/g dw之七名輸血依賴性病患中有七名(100%)在4個月ActRIIB-hFc(SEQ ID NO:25)治療期內維持LIC<7mg/g dw。在4個月ActRIIB-hFc(SEQ ID NO:25)治療期內,五名病患經歷約0.5mg/g dw至約2.0mg/g dw之減小,及兩名病患經歷約0.5mg/g dw至約1.0mg/g dw之增加。所有七名病患接受除ActRIIB-hFc(SEQ ID NO:25)外之鐵螯合劑。
具有基線LIC7mg/g dw之三名輸血依賴性病患中有兩名在16週ActRIIB-hFc(SEQ ID NO:25)治療期內經歷1mg/g dw(1.96mg/g dw至4.7mg/g dw)之減小。所有三名病患接受除ActRIIB-hFc(SEQ ID NO:25)外之鐵螯合劑。
患有長期、持續性腿潰瘍之三名病患中有三名在經ActRIIB-hFc(SEQ ID NO:25)治療時經歷癒合。一名非輸血依賴性病患接受0.4mg/kg之劑量之ActRIIB-hFc(SEQ ID NO:25)並在6週後經歷完全癒合。一名輸血依賴性病患接受1.0mg/kg之劑量之ActRIIB-hFc(SEQ ID NO:25)並在18週後經歷完全癒合。一名輸血依賴性病患接受1.25
mg/kg之劑量之ActRIIB-hFc(SEQ ID NO:25)並在5週後經歷完全癒合。
ActRIIB-hFc(SEQ ID NO:25)通常具有良好之耐受性,且迄今為止未報告相關嚴重之不良事件。最常發生之相關不良事件包括骨痛(23.1%之病患)、肌痛(17.9%之病患)、頭痛(15.4%之病患)、無力(10.3%之病患)、四肢疼痛(7.7%之病患)、流行性感冒(5.1%之病患)、斑(5.1%之病患)及肌肉骨骼痛(5.1%之病患)。
8.4.3 結論
每3週向病患皮下投與長達16週之ActRIIB-hFc(SEQ ID NO:25)通常係安全且具有良好之耐受性。在非輸血依賴性病患中,在經較高劑量ActRIIB-hFc(SEQ ID NO:25;0.8至1.25mg/kg)治療之>50%病患中觀察到血色素持續增加。在接受ActRIIB-hFc(SEQ ID NO:25)之輸血依賴性病患之大部分中觀察到輸血負擔減小>33%。在有或無鐵螯合療法之輸血依賴性及非輸血依賴性病患之大部分中觀察到減小之肝鐵濃度。接受ActRIIB-hFc(SEQ ID NO:25)之三名病患中有三名顯示腿潰瘍之快速癒合。
8.5 實例5:用來測定ActRIIB-hFc(SEQ ID NO:25)相對安慰劑於因β-地中海型貧血而需定期紅血球輸血之成年人中之效用及安全性之3期雙盲隨機化安慰劑對照之多中心研究
此實例係實例1(章節8.1)中描述之用來測定ActRIIB-hFc(SEQ ID NO:25)於因β-地中海型貧血而需定期紅血球輸血之成年人中之效用及安全性之3期雙盲隨機化安慰劑對照之多中心研究之綜述之更新。該3期研究之適應症係患有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之成年人,診斷記錄為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或血色素E/β-地中海型貧血(排除血色素S/β-地中海型貧血)。
8.5.1 簡要總結
此係用來測定ActRIIB-hFc(SEQ ID NO:25)加最佳支持護理(BSC)相對安慰劑加BSC於因β-地中海型貧血而需紅血球輸血之成年人中之效用及安全性之3期雙盲隨機化安慰劑對照之多中心研究。
該研究分為篩選/運行期、雙盲治療期、雙盲長期治療期及治療後隨訪期。
8.5.2 初步結果量測
此研究之初步結果量測係相較於在隨機化前之12週,自第13週至第24週具有血液改善(HI)之個體之比例,其中該HI定義為相較於12週,自第13週至第24週之至少2個單位減小之紅血球計數(RBC)輸血負擔自基線減小大於或等於33%;報告為自第13週至第24週及在隨機化前之12週內輸血之RBC單位之數量。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24週。
8.5.3第二結果量測
此研究之第二結果量測係相較於在隨機化前之12週間隔,自第37週至第48週具有血液改善(HI)之個體之比例,其中該HI定義為相較於12週,自第37週至第48週之至少2個單位減小之紅血球計數(RBC)輸血負擔自基線減小33%;報告為自第37週至第48週及在隨機化前之12週內輸血之RBC單位之數量。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48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相較於針對Iuspatercept加BSC相對安慰劑加BSC隨機化前之12週間隔,自第37週至第48週之至少2個單位減小之RBC輸血負擔自基線減小大於或等於50%之個體之比例,其中輸血負擔減小大於或等於50%定義為相較於針對luspatercept加(最佳支持護理)BSC相對安慰劑加BSC隨機前之12週間隔,自第37週至第48週減小至少2個單位;報告為自第37週至第48週及在隨機化前之I2週內輸血之RBC單位之數量。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48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相較於針對luspatercept加BSC相對安慰劑加BSC隨機化前之12週間隔,自第13週至第24週之至少2個單位減小之RBC輸血負擔自基線減小大於或等於50%之個體之比例,其中輸血負擔減小大於或等於50%定義為相較於針對luspatercept加(最佳支持護理)BSC相對安慰劑加BSC隨機化前之12週間隔,自第13週至第24週減小至少2個單位;報告為自第37週至第48週及在隨機化前之12週內輸血之RBC單位之數量。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24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輸血負擔(RBC單位)自第13週至第24週自基線之平均變化。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24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藉由磁振造影(MRI)量測之肝鐵濃度(LIC,mg/g乾重)自基線之平均變化。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24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鐵螯合療法之平均每日劑量自基線之平均變化。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48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血清鐵蛋白自基線之平均變化。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48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藉由雙能量X射線吸收測定術(DXA)量測之全髖及腰椎骨礦物質密度(BMD)自基線之平均變化。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48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藉由MRI(例如,T2 MRI)量測之心肌鐵自基線之平均變化。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48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在長期週期期間,第1劑量第1天前之4週內,及第12週、第24週、第36週及第48週,然後每12週自填之TranQOL生活品質工具。將評估評分自基線之變化。該TranQol係專門針對此群體之工具。該TranQol係針對成年人β-地中海型貧血病
患開發之新穎疾病特異性生活品質工具。用於來自情感之預先指定範疇及學校/事業範疇之評分及總評分之匯總統計資料將針對總樣品及各治療組在各投與時間點(在長期治療期期間,基線、第12週、第24週、第36週及第48週及然後每12週)來計算。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3年。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在長期週期期間,第1劑量第1天前之4週內,及第12週、第24週、第36週及第48週,然後每12週自填之生活品質工具。該SF-36 2.0版係由評估8個健康範疇之8個多項目量表組成之自填工具:身體功能、身體職能、身體疼痛、一般健康、生命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及心理健康。亦可獲得兩個整體狀況評分(身體健康狀況及心理健康狀況)。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3年。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ActRIIB-hFc(SEQ ID NO:25)對醫療資源利用率相對安慰劑之影響。將評估住院治療之聚集、先前伴隨之療法與外科手術及RBC輸血利用率。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3年。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在治療期間輸血獨立大於或等於8週之個體之比例。此可藉由由MRI(例如,T2 MRI)測定之心肌鐵濃度評估。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48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輸血負擔減小之持續時間。第一反應之持續時間將針對達成反應之各個體進行計算。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48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輸血獨立性之持續時間,例如,在治療期內之任何連續旋轉8週時間間隔(即,第1至56天、第2至57天等)期間不需要任何輸血。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48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紅血球反應時間。用於此量測之
時間框架係多達約48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相對安慰劑之基線後輸血事件頻率。自輸血事件之基線數量之年平均變化將藉由治療組匯總。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約48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在血漿濃度-時間曲線下之藥物動力學面積。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最後一次投與後之9週。
此研究之另一第二結果量測係血漿中之藥物動力學最大觀察濃度。用於此量測之時間框架係多達最後一次投與後之9週。
8.5.4 安全性結果量測
具有不良事件之參與者之數量將評估長達約3.5年。
8.5.5 組/干預
個體將被投與ActRIIB-hFc(SEQ ID NO:25)加最佳支持護理(BSC)。將向該個體每21天皮下投與一次ActRIIB-hFc(SEQ ID NO:25)。個體將以1mg/kg劑量水平之ActRIIB-hFc(SEQ ID NO:25)開始。
或者,個體將被投與安慰劑加最佳支持護理(BSC)。該安慰劑將係生理鹽水溶液,向該個體每21天皮下投與一次。
8.5.6 納入標準
個體必須滿足下列標準以參加該研究:(1)男性或女性,簽署知情同意書(ICF)時至少18歲;(2)個體在進行任何與研究相關之評估/程序前必須瞭解並自願簽署知情同意書;(3)個體自願且能夠堅持該研究隨訪計劃表及其他協議要求;(4)診斷記錄為患有β-地中海型貧血或血色素E/β-地中海型貧血;(5)定期輸血,定義為:在隨機化前之24週內輸血6至20個紅血球(RBC)單位且非輸血期不35天;此協議中1個單位係指源自約400至500mL捐獻血液之經包裝之RBC之量;(6)體能狀態:東部腫瘤協作組(ECOG)評分為0或1;(7)用於此研究之具有生
育能力之女性(FCBP)定義為具有以下之女性:(a)在某個時刻已完成初經期,(b)未經歷子宮切除術或雙側卵巢切除術,或(c)未自然絕經(癌症療法後之閉經不排除生育能力)連續至少24個月(即,已在先前連續24個月之任何時間內有月經);參與該研究之FCBP必須:(a)在開始研究療法前,具有兩份藉由研究者證實之陰性妊娠測試;其必須同意在該研究過程期間及在研究治療結束後持續進行妊娠測試;即使該個體實踐避免異性接觸之真正禁慾行為,此亦適用;及(b)在開始研究產品前之28天,在研究療法(包括劑量中斷)期間,及針對研究療法停止後之12週(約為基於多劑量藥物動力學PK資料之luspatercept之平均最終半衰期之五倍)),承諾避免異性接觸之真正禁慾行為(其必須在每月基礎上進行檢視並記錄於源檔案中)或同意使用(且能夠遵守)有效避孕而不中斷;(8)在參與該研究時,在劑量中斷期間及針對研究產品中斷後之至少12週(約為基於多劑量PK資料之luspatercept之平均最終半衰期之五倍),男性個體即使已經歷成功之輸精管切除術仍必須實踐真正之禁慾行為或同意在與懷孕女性或具有生育能力之女性性接觸期間使用避孕套。
8.5.7 排除標準
下列中之任何一者之存在將自登記人數中排除個體:(1)將阻止該個體參與該研究之任何顯著之醫療病症、實驗室異常或精神疾病;(2)若他/她參與該研究,則會使該個體處於不可接受之風險下之任何病症(包括實驗室異常之存在);(3)混淆說明來自該研究之資料之能力之任何病症;(4)診斷患有血色素S/β-地中海型貧血或α(α)-地中海型貧血(例如,血色素H);容許組合α-地中海型貧血之β-地中海型貧血;(5)活性C型肝炎(HCV)感染或活性傳染性B型肝炎或已知陽性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之證據;(6)在隨機化前之24週內需要醫療干預之深靜脈血栓形成(DVT)或中風;(7)在隨機化前之28天內使用慢性抗
凝血劑療法,容許用於靜脈竇血栓形成(SVT)之低分子量(LMW)肝素及長期服用阿司匹林;(8)血小板計數>1000 x 109/L;(9)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即,使用胰島素之長期治療;(10)在隨機化前之28天內使用另一研究藥物或裝置之治療;(11)先前曝露於ActRIIA-hFc(SEQ ID NO:7)或ActRIIB-hFc(SEQ ID NO:25);(12)在隨機化前之24週內使用紅血球生成刺激劑(ESA);(13)若在隨機化前之24週內開始鐵螯合療法(若在治療前>24週或治療期間開始,則容許);(14)在隨機化前之24週內進行羥基脲治療;(15)懷孕或哺乳期女性;(16)不受控制之高血壓。用於此協議之受控之高血壓係根據NCI常見不良事件術語標準(CTCAE)第4.0版(當前活躍之次要版本)認為1級;(17)主要器官損害,其包括:(a)丙胺酸胺基轉移酶(ALT)>3 x正常值上限(ULN)之肝疾病或基於肝活組織檢查之肝硬化/纖維化之組織病理學證據;(b)由紐約心臟協會(NYHA)歸類為3級或更高之心臟疾病、心臟衰竭或需要治療之顯著心律不整或在隨機化之6個月內發生近期心肌梗塞;(c)肺疾病,其包括肺纖維化或肺高血壓,其等具有臨床意義;及/或(d)肌酐廓清率<60mL/min(依據Cockroff-Gault方法);(18)根據NCI CTCAE第4.0版(當前活躍之次要版本),蛋白尿3級;(19)腎上腺機能不全;(20)在隨機化前之12週內進行大手術(個體必須在隨機化前已自任何先前外科手術完全恢復);(21)嚴重過敏或過敏反應或對研究產品中之重組蛋白或賦形劑之過敏症之歷史(參見研究者手冊);(22)在隨機化前之28天內使用細胞毒性劑、免疫抑制劑。
9.序列描述
10. 等效物
儘管參考其特定實施例詳細描述本發明,但應瞭解係功能等效物之變化在本發明之範圍內。實際上,熟習此項技術者自前述說明及隨附圖式中將明顯獲知本發明之除彼等本文顯示及描述者外之各種修飾。此等修飾旨在落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內。熟習此項技術者
將知曉(或可確定使用不超出例行實驗)本文描述之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之許多等效物。此類等效物旨在由下列申請專利範圍包含。
本說明書中提及之所有公開案、專利案及專利申請案係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說明書中,該引用之程度就如同已特定地及個別地將各公開案、專利案及專利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一般。
<110> 美商西建公司(CELGENE CORPORATION) 美商艾瑟勒朗法瑪公司(ACCELERON PHARMA,INC.)
<120> 使用ACTRII配位體捕捉以治療B-地中海型貧血
<140> TW 105114763
<141> 2016-05-12
<150> 62/161,136
<151> 2015-05-13
<150> 62/173,836
<151> 2015-06-10
<150> 62/243,457
<151> 2015-10-19
<160> 50
<170> FastSEQ for Windows Version 4.0
<210> 1
<211> 513
<212> PRT
<213> 智人
<220>
<223> 人類ActRIIA前驅多肽
<210> 2
<211> 115
<212> PRT
<213> 智人
<220>
<223> 人類ActRIIA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
<210> 3
<211> 100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C端15個胺基酸經刪除之人類ActRIIA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
<210> 4
<211> 1542
<212> DNA
<213> 智人
<220>
<223> 人類ActRIIA前驅蛋白之核酸序列
<210> 5
<211> 345
<212> DNA
<213> 智人
<220>
<223> 人類ActRIIA可溶(細胞外)多肽
<210> 6
<211> 228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包含ActRIIA之可溶細胞外域與Fc域之融合之融合蛋白
<220>
<221> VARIANT
<222> 44
<223> Xaa=Asp或Ala
<220>
<221> VARIANT
<222> 102
<223> Xaa=Lys或Ala
<220>
<221> VARIANT
<222> 215
<223> Xaa=Asn或Ala
<210> 7
<211> 34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人類ActRIIA之細胞外域與人類Fc域之融合
<210> 8
<211> 21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蜜蜂蜂毒素(HBML)之前導序列
<210> 9
<211> 22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組織性血漿蛋白原活化劑(TPA)之前導序列
<210> 10
<211> 20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天然ActRIIA前導
<210> 11
<211> 9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ActRIIA-hFc及mActRIIA-Fc N端序列
<210> 12
<211> 329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ActRIIA之細胞外域之C端15個胺基酸經刪除之ActRIIA-Fc蛋白
<210> 13
<211> 369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具有TPA前導序列之未經處理之ActRIIA-hFc
<210> 14
<211> 1113
<212> DNA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編碼具有TPA前導序列之未經處理之ActRIIA-hFc之核酸序列
<210> 15
<211> 106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10> 16
<211> 512
<212> PRT
<213> 智人
<220>
<223> 人類ActRIIB前驅蛋白序列(A64)
<210> 17
<211> 116
<212> PRT
<213> 智人
<220>
<223> 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16之胺基酸19至134)
<210> 18
<211> 101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C端15個胺基酸經刪除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16之胺基酸19至119)
<210> 19
<211> 1539
<212> DNA
<213> 智人
<220>
<223> 編碼人類ActRIIB(A64)前驅蛋白之核酸序列
<210> 20
<211> 34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包含ActRIIB之可溶細胞外域(A64;SEQ ID NO:17)與Fc域之融合之融合蛋白
<210> 21
<211> 329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包含C端15個胺基酸經刪除之ActRIIB(A64)可溶細胞外域(SEQ ID NO:18)與Fc域之融合之融合蛋白
<210> 22
<211> 10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EC域之N端6個胺基酸經刪除且EC域之C端5個胺基酸經刪除且具有L79D突變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28之胺基酸25至129)
<210> 23
<211> 10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EC域之N端6個胺基酸經刪除且EC域之C端3個胺基酸經刪除且具有L79D突變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28之胺基酸25至131)
<210> 24
<211> 360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EC域之N端6個胺基酸經刪除且EC域之C端3個胺基酸經刪除且具有L79D突變且具有TPA前導序列之未經處理之ActRIIB-Fc融合蛋白(SEQ ID NO:28之胺基酸25至131)
<210> 25
<211> 3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EC域之N端6個胺基酸經刪除且EC域之C端3個胺基酸經刪除且具有L79D突變之經處理之ActRIIB-Fc融合蛋白(SEQ ID NO:28之胺基酸25至131)
<210> 26
<211> 115
<212> PRT
<213> 智人
<220>
<223> 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16之胺基酸20至134)
<210> 27
<211> 100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C端15個胺基酸經刪除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16之胺基酸20至119)
<210> 28
<211> 512
<212> PRT
<213> 智人
<220>
<223> 人類ActRIIB前驅蛋白序列(R64)
<210> 29
<211> 116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28之胺基酸19至134)
<210> 30
<211> 101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C端15個胺基酸經刪除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28之胺基酸19至119)
<210> 31
<211> 11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134)
<210> 32
<211> 100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C端15個胺基酸經刪除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119)
<210> 33
<211> 107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EC域之N端6個胺基酸經刪除且EC域之C端3個胺基酸經刪除且具有L79D突變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16之胺基酸25至131)
<210> 34
<211> 360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EC域之N端6個胺基酸經刪除且EC域之C端3個胺基酸經刪除且具有L79D突變且具有TPA前導序列之未經處理之ActRIIB-Fc融合蛋白(SEQ ID NO:16之胺基酸25至131)
<210> 35
<211> 33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EC域之N端6個胺基酸經刪除且EC域之C端3個胺基酸經刪除且具有L79D突變之經處理之ActRIIB-Fc融合蛋白(SEQ ID NO:16之胺基酸25至131)
<210> 36
<211> 11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具有L79D突變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134)
<210> 37
<211> 115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具有L79D突變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16之胺基酸20至134)
<210> 38
<211> 343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具有L79D突變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134)以GGG連接子融合至Fc域
<210> 39
<211> 343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具有L79D突變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16之胺基酸20至134)與Fc域之融合
<210> 40
<211> 368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具有L79D突變且具有TPA前導序列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28之胺基酸20至134)與Fc域之融合
<210> 41
<211> 368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具有L79D突變且具有TPA前導序列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SEQ ID NO:16之胺基酸20至134)與Fc域之融合
<210> 42
<211> 141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具有變體C端序列(揭示於WO2007/053775中)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
<210> 43
<211> 141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具有變體C端序列(揭示於WO2007/053775中)且具有L79D突變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
<210> 44
<211> 370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具有變體C端序列(揭示於WO2007/053775中)且具有L79D突變之人類ActRIIB可溶(細胞外)、經處理之多肽序列以TGGG連接子融合至Fc域
<210> 45
<211> 1083
<212> DNA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編碼SEQ ID NO:24之核酸序列
<210> 46
<211> 344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包含ActRIIB(R64:SEQ ID NO:29)之可溶細胞外域與Fc域之融合之融合蛋白
<210> 47
<211> 329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包含C端15個胺基酸經刪除之ActRIIB(R64)之可溶細胞外域(SEQ ID NO:30)與Fc域之融合之融合蛋白
<210> 48
<211> 141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例示性人類血色素α亞單元
<210> 49
<211> 146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例示性人類血色素β亞單元
<210> 50
<211> 146
<212> PRT
<213> 人造序列
<220>
<223> 例示性人類血色素γ亞單元
Claims (12)
- 一種活化素受體II型(ActRII)傳訊抑制劑用於製造藥物之用途,其中該藥物係用於治療有需要個體之β-地中海型貧血,其中該治療包括向該個體投與初始劑量0.8mg/kg或1.0mg/kg之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且接著以21天為間隔一或多次向該個體投與該藥物,以治療該β-地中海型貧血,其中該投與包括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皮下投與,其中該個體之基因型係β0/β0,其中該個體先前已接受脾切除術,其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係包含以下之多肽:(i)ActRIIB之細胞外域的片段,其中該片段係由SEQ ID NO:23之胺基酸序列所組成;(ii)連接子;及(iii)IgG之Fc。
- 如請求項1之用途,其中該個體患有遺傳性胎兒血色素持續症。
- 如請求項1之用途,其中該個體患有α-地中海型貧血。
- 如請求項1之用途,其中該β-地中海型貧血係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型貧血。
- 如請求項1之用途,其中該投與足以可偵測地減小投與之間該個體血清中GDF-11濃度。
- 如請求項1之用途,其中該治療進一步包括:(a)該個體中血色素濃度、血容比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第一量測;(b)在第一段時間後,該個體中血色素濃度、血容比或胎兒血色素濃度之第二量測;(c)在第二段時間後,停止該初始劑量之投與並向該個體投與後續劑量之該ActRII傳訊抑制劑,其中該後續劑量係在該個體之上臂、腹部或股部經由皮下注射投與。
- 如請求項6之用途,其中該ActRII傳訊抑制劑之後續劑量係基於 下列:(a)血色素濃度之第一量測與血色素濃度之第二量測之間之差異;(b)血容比之第一量測與血容比之第二量測之間之差異;或(c)胎兒血色素濃度之第一量測與胎兒血色素濃度之第二量測之間之差異。
- 如請求項1之用途,其中該藥物係進一步用於降低該個體之GDF11濃度。
- 如請求項1之用途,其中該藥物係進一步用於增加該個體之胎兒血色素濃度。
- 如請求項1之用途,其中該ActRIIB傳訊抑制劑係包含SEQ ID NO:25之胺基酸序列之多肽。
- 如請求項1之用途,其中(a)該個體表現血色素E;及/或(b)該個體不表現血色素S。
- 如請求項1之用途,其中該個體係人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562161136P | 2015-05-13 | 2015-05-13 | |
US62/161,136 | 2015-05-13 | ||
US201562173836P | 2015-06-10 | 2015-06-10 | |
US62/173,836 | 2015-06-10 | ||
US201562243457P | 2015-10-19 | 2015-10-19 | |
US62/243,457 | 2015-10-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09927A TW201709927A (zh) | 2017-03-16 |
TWI762444B true TWI762444B (zh) | 2022-05-01 |
Family
ID=572485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114763A TWI762444B (zh) | 2015-05-13 | 2016-05-12 | 使用ACTRII配位體捕捉以治療β-地中海型貧血 |
TW110148304A TWI814187B (zh) | 2015-05-13 | 2016-05-12 | 使用ACTRII配位體捕捉以治療β-地中海型貧血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48304A TWI814187B (zh) | 2015-05-13 | 2016-05-12 | 使用ACTRII配位體捕捉以治療β-地中海型貧血 |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125928A1 (zh) |
EP (1) | EP3294320A4 (zh) |
JP (2) | JP6976859B2 (zh) |
KR (1) | KR102640198B1 (zh) |
CN (1) | CN107847562A (zh) |
AU (2) | AU2016261913B2 (zh) |
CA (1) | CA2985777A1 (zh) |
HK (1) | HK1251157A1 (zh) |
IL (2) | IL284686B2 (zh) |
JO (1) | JOP20160092B1 (zh) |
MY (1) | MY189601A (zh) |
PH (1) | PH12017502079A1 (zh) |
TN (1) | TN2017000468A1 (zh) |
TW (2) | TWI762444B (zh) |
WO (1) | WO201618328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79994B (zh) | 2005-11-23 | 2019-08-30 | 阿塞勒隆制药公司 | Activin-ActRIIa拮抗剂及其促进骨骼生长的应用 |
US8895016B2 (en) | 2006-12-18 | 2014-11-25 | Acceleron Pharma, Inc. | Antagonists of activin-actriia and uses for increasing red blood cell levels |
US8216997B2 (en) | 2008-08-14 | 2012-07-10 | Acceleron Pharma, Inc. | Methods for increasing red blood cell levels and treating anemia using a combination of GDF traps and erythropoietin receptor activators |
ES2738543T3 (es) | 2008-08-14 | 2020-01-23 | Acceleron Pharma Inc | Trampas de GDF para la utilización en el tratamiento de la anemia |
EP3345921A1 (en) | 2009-06-08 | 2018-07-11 | Acceleron Pharma Inc. | Use of anti-actriib antibodies for increasing thermogenic adipocytes |
CN104805105A (zh) | 2009-06-12 | 2015-07-29 | 阿塞勒隆制药公司 | 截短的actriib-fc融合蛋白 |
AU2010322011B2 (en) | 2009-11-17 | 2016-03-31 | Acceleron Pharma Inc. | ActRIIB proteins and variants and uses therefore relating to utrophin induction for muscular dystrophy therapy |
US9809636B2 (en) | 2012-04-06 | 2017-11-07 | Acceleron Pharma Inc. | Methods for increasing red blood cell levels comprising administering BMP9 |
CN104936605A (zh) | 2012-11-02 | 2015-09-23 | 细胞基因公司 | 激活素-actrii拮抗剂和用于治疗骨和其它病症的用途 |
MA40008A (fr) * | 2014-06-13 | 2021-05-05 | Acceleron Pharma Inc | Antagoniste actrii pour le traitement et la prevention d'un ulcere cutane chez un sujet ayant l'anemie |
MA41052A (fr) | 2014-10-09 | 2017-08-15 | Celgene Corp | Traitement d'une maladie cardiovasculaire à l'aide de pièges de ligands d'actrii |
RS64214B1 (sr) | 2014-12-03 | 2023-06-30 | Celgene Corp | Antagonisti aktivin-actrii i njihova primena u lečenju mijelodisplastičnog sindroma |
MA41119A (fr) | 2014-12-03 | 2017-10-10 | Acceleron Pharma Inc | Méthodes de traitement de syndromes myélodysplasiques et d'anémie sidéroblastique |
WO2016187378A1 (en) | 2015-05-20 | 2016-11-24 | Celgene Corporation | In vitro cell culture methods for beta-thalassemia using activin type ii receptor ligand traps |
WO2017079591A2 (en) | 2015-11-04 | 2017-05-11 | Acceleron Pharma Inc. | Methods for increasing red blood cell levels and treating ineffective erythropoiesis |
EP3380121B1 (en) | 2015-11-23 | 2023-12-20 | Acceleron Pharma Inc. | Actrii antagonist for use in treating eye disorders |
LT3496739T (lt) * | 2016-07-15 | 2021-05-25 | Acceleron Pharma Inc. | Kompozicijos ir būdai, skirti plaučių hipertenzijai gydyti |
KR20190040972A (ko) | 2016-07-27 | 2019-04-19 | 악셀레론 파마 인코포레이티드 | 골섬유증 치료 방법 및 조성물 |
US11090361B2 (en) | 2016-11-10 | 2021-08-17 | Keros Therapeutics, Inc. | Activin receptor type IIa variant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
WO2018231905A1 (en) * | 2017-06-14 | 2018-12-20 | Celgene Corporation | Methods for treating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associated myelofibrosis and anemia |
CA3082146A1 (en) | 2017-11-09 | 2019-05-16 | Keros Therapeutics, Inc. | Activin receptor type iia variant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
CN112292144A (zh) | 2018-01-12 | 2021-01-29 | 科乐斯疗法公司 | 激活素受体iib型变体及其使用方法 |
WO2019213016A1 (en) | 2018-04-30 | 2019-11-07 |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 Methods of improving anemias by combining agents |
EP3873501A4 (en) * | 2018-10-31 | 2022-07-13 | Celgene Corporation | TREATMENT OF ANEMIA DUE TO VERY WEAK, WEAK, OR INTERMEDIATE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IN SUBJECTS WITH CROWN SIDEROBLASTS USING ACTIVIN-ACTRII LIGAND TRAPS |
WO2021013771A1 (en) | 2019-07-19 | 2021-01-28 | Vifor (International) Ag | Ferroportin-inhibitors for the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nsfusion-dependent beta-thalassemia (tdt) |
CN112924684B (zh) * | 2019-12-05 | 2022-07-29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用于区分抑郁症和非抑郁症的生物标志物和包括其的诊断试剂盒 |
EP4135736A4 (en) * | 2020-04-13 | 2024-06-26 | Celgene Corporation | METHODS OF TREATING ANEMIA USING ACTRIIB LIGAND TRAP AND FEDRATINIB |
US12186370B1 (en) | 2020-11-05 | 2025-01-07 | Celgene Corporation | ACTRIIB ligand trap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
US20230270821A1 (en) * | 2020-11-06 | 2023-08-31 | Acceleron Pharma Inc. | Formulations comprising actrii polypeptide variants |
EP4274600A4 (en) * | 2021-01-08 | 2024-11-20 | Acceleron Pharma Inc. |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
CA3205845A1 (en) | 2021-01-20 | 2022-07-28 | Francesca VINCHI | Ferroportin-inhibitors for the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 |
WO2025003139A1 (en) | 2023-06-26 | 2025-01-02 | Vifor (International) Ag | Ferroportin-inhibitors for the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hereditary haemochromatosis (h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47A (en) * | 1845-11-01 | Jordan l | ||
US6231880B1 (en) * | 1997-05-30 | 2001-05-15 | Susan P. Perrine | Compositions and administration of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blood disorders |
PL2124999T3 (pl) * | 2006-12-18 | 2013-03-29 | Acceleron Pharma Inc | Antagoniści aktywiny-actrii i zastosowania do leczenia niedokrwistości |
KR20190128002A (ko) * | 2008-06-26 | 2019-11-13 | 악셀레론 파마 인코포레이티드 | 액티빈-actriia 길항물질을 투약하는 방법 및 치료된 환자의 모니터링 |
ES2738543T3 (es) * | 2008-08-14 | 2020-01-23 | Acceleron Pharma Inc | Trampas de GDF para la utilización en el tratamiento de la anemia |
WO2011031901A1 (en) * | 2009-09-09 | 2011-03-17 | Acceleron Pharma Inc. | Actriib antagonists and dosing and uses thereof |
KR20220075438A (ko) * | 2011-10-17 | 2022-06-08 | 악셀레론 파마 인코포레이티드 | 비효율적 적혈구생성 치료를 위한 방법 및 조성물 |
EP2830642B1 (en) * | 2012-03-30 | 2019-08-28 | Shire Human Genetic Therapies, Inc. |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of iduronate- 2-sulfatase |
CN104981250A (zh) * | 2012-10-24 | 2015-10-14 | 细胞基因公司 | 用于治疗贫血的方法 |
IL267663B (en) * | 2012-10-24 | 2022-09-01 | Celgene Corp | Biomarker for use in treating anemia |
DK3502240T3 (da) * | 2012-11-27 | 2021-08-09 | Childrens Medical Ct Corp | Målretning af distale bcl11a-reguleringselementer til føtal hæmoglobinreinduktion |
-
2016
- 2016-05-12 TW TW105114763A patent/TWI762444B/zh active
- 2016-05-12 TN TNP/2017/000468A patent/TN2017000468A1/en unknown
- 2016-05-12 AU AU2016261913A patent/AU2016261913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5-12 JP JP2017559025A patent/JP6976859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5-12 MY MYPI2017704290A patent/MY189601A/en unknown
- 2016-05-12 US US15/573,177 patent/US2018012592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6-05-12 TW TW110148304A patent/TWI814187B/zh active
- 2016-05-12 EP EP16793499.1A patent/EP3294320A4/en active Pending
- 2016-05-12 WO PCT/US2016/031999 patent/WO201618328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5-12 KR KR1020177035838A patent/KR10264019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6-05-12 JO JOP/2016/0092A patent/JOP20160092B1/ar active
- 2016-05-12 IL IL284686A patent/IL284686B2/en unknown
- 2016-05-12 CN CN201680041002.2A patent/CN107847562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5-12 CA CA2985777A patent/CA2985777A1/en active Pending
-
2017
- 2017-11-08 IL IL255527A patent/IL255527B/en unknown
- 2017-11-16 PH PH12017502079A patent/PH12017502079A1/en unknown
-
2018
- 2018-08-17 HK HK18110608.3A patent/HK1251157A1/zh unknown
-
2021
- 2021-08-13 JP JP2021131870A patent/JP2021191755A/ja active Pending
- 2021-10-29 AU AU2021258087A patent/AU2021258087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976859B2 (ja) | 2021-12-08 |
PH12017502079A1 (en) | 2018-06-11 |
WO2016183280A1 (en) | 2016-11-17 |
TW202231294A (zh) | 2022-08-16 |
AU2021258087A1 (en) | 2021-11-25 |
TWI814187B (zh) | 2023-09-01 |
CA2985777A1 (en) | 2016-11-17 |
IL284686A (en) | 2021-08-31 |
KR102640198B1 (ko) | 2024-02-23 |
MY189601A (en) | 2022-02-18 |
JP2018520094A (ja) | 2018-07-26 |
US20180125928A1 (en) | 2018-05-10 |
EP3294320A4 (en) | 2018-12-26 |
IL284686B2 (en) | 2023-05-01 |
AU2016261913A1 (en) | 2017-11-30 |
JP2021191755A (ja) | 2021-12-16 |
TN2017000468A1 (en) | 2019-04-12 |
KR20180006437A (ko) | 2018-01-17 |
IL255527B (en) | 2021-07-29 |
AU2021258087B2 (en) | 2023-04-27 |
EP3294320A1 (en) | 2018-03-21 |
IL255527A (en) | 2018-01-31 |
HK1251157A1 (zh) | 2019-01-25 |
JOP20160092B1 (ar) | 2023-03-28 |
AU2016261913B2 (en) | 2021-08-12 |
TW201709927A (zh) | 2017-03-16 |
CN107847562A (zh) | 2018-03-27 |
IL284686B (en) | 2023-0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62444B (zh) | 使用ACTRII配位體捕捉以治療β-地中海型貧血 | |
JP6714646B2 (ja) | アクチビン−ActRIIアンタゴニスト並びに骨障害及び他の障害の治療に対する使用 | |
US11471510B2 (en) | Activin-ActRII antagonists and uses for treating anemia | |
JP7496686B2 (ja) | 骨髄増殖性腫瘍関連骨髄線維症及び貧血を治療するための方法 | |
US20230142386A1 (en) | Activin-actrii antagonists and uses for treating anemia | |
NZ747422B2 (en) | Activin-actrii antagonists and uses for treating bone and other disord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