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754531B - 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 - Google Patents

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54531B
TWI754531B TW110103454A TW110103454A TWI754531B TW I754531 B TWI754531 B TW I754531B TW 110103454 A TW110103454 A TW 110103454A TW 110103454 A TW110103454 A TW 110103454A TW I754531 B TWI754531 B TW I7545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jaw
screw
axis
hole
sliding se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03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28923A (zh
Inventor
楊柏賢
Original Assignee
楊柏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楊柏賢 filed Critical 楊柏賢
Priority to TW110103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54531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4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453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28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8923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包括一基座、一固定顎、一滑座、一活動顎、一掣動件及一螺桿,其中該滑座側向貫穿一設置孔,該掣動件設於該設置孔,該掣動件與該設置孔的孔壁相切接觸,該掣動件徑向貫穿一螺孔,該螺桿螺穿該螺孔,一第一軸線沿著該掣動件的軸向通過該掣動件的徑向中心,一第二軸線沿著該螺孔的延伸方向通過該螺孔的徑向中心,且該第二軸線通過該掣動件與該設置孔接觸的接觸部及該活動顎之間,據使該掣動件對該滑座形成斜向的作用力,從而抑制該活動顎向著離開該基座的方向浮動。

Description

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
本發明係涉及一種虎鉗;特別是指一種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之創新結構型態揭示者。
虎鉗是一種用於夾制工件的夾具,工件利用虎鉗夾制定位,可提高對該工件施以加工的方便性,虎鉗具有至少一活動顎,螺桿驅動該活動顎向著該工件移動,該活動顎接觸該工件後,該螺桿持續掣動該活動顎位移,藉此緊固夾持該工件時,該工件對該活動顎的相對作用力,可能會導致該活動顎產生上浮現象,影響該工件的定位精準度及夾持可靠度。
M249762專利文獻公開一種習知虎鉗,其具有一基座體,該基座體的一端設有一固定顎,另一端樞組一活動顎,該活動顎的底端具有一滑座,該滑座設有一螺孔,該基座體組設一螺桿,該螺桿與該螺孔螺接,旋轉該螺桿可促使該活動顎相對於該固定顎位移,該滑座側向開設一圓穿孔,該圓穿孔的內部配合軸樞一圓柱體,該螺孔的中心線延伸通過該圓柱體的中軸線的上方,該圓柱體穿設一貫穿螺孔,該貫穿螺孔與該螺孔軸向相對,據使該貫穿螺孔與該螺孔形成同軸關係,該螺桿螺穿該貫穿螺孔,該螺桿旋轉驅動該活動顎向著該固定顎接近,且該活動顎及該固定顎相對夾制該工件時,該圓柱體對該滑座產生下壓作用,防止該活動顎產生向著離開該基座體的方向浮動的現象。
查,該習知虎鉗於實際應用經驗中發現仍舊存在下述問題與缺弊:該貫穿螺孔與該螺孔形成同軸關係,該螺孔的中心線通過該圓柱體的中軸線的上方,該貫穿螺孔的中心線並非與該圓柱體的中軸線相交,該貫穿螺孔通過該圓柱體的中軸線的上方,對該圓柱體加工形成該貫穿螺孔的困難度高,該貫穿螺孔容易產生軸向偏移的現象,影響該圓柱體抑制該滑座及該活動顎向著離開該基座體的方向浮動的可靠度,再者,該圓柱體軸樞組設於該圓穿孔後,需要旋轉該圓柱體,使該貫穿螺孔與該螺孔軸向相對,以利於該螺桿螺穿該貫穿螺孔,而該圓柱體缺乏可供操作的著力點,不易操作該圓柱體旋轉,且該圓柱體樞設於該圓穿孔的內部,不易觀察辨識該貫穿螺孔是否與該螺孔軸向相對,該圓柱體組設時的旋轉調節不易執行,習知虎鉗在該貫穿螺孔形成的加工及該圓柱體與該螺孔的組設的困難度高。
就另一方面而言,習知虎鉗利用該圓柱體的外周面與該圓穿孔的孔壁之間的相對作用力,使該圓柱體對該滑座產生抑制浮動的作用,但是,該圓柱體係配合軸樞於該圓穿孔,該外周面與該孔壁形成配合關係,使得該圓柱體對該滑座產生的抑制浮動的作用有待提升。
是以,針對上述習知虎鉗所存在之問題點,如何研發出一種能夠更具理想實用性之創新構造,實有待相關業界再加以思索突破之目標及方向者;有鑑於此,發明人本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發明。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其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係針對如何研發出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之新式虎鉗為目標加以思索創新突破。
基於前述目的,本發明解決問題之技術特點,主要在於該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係包括:
一基座,該基座設有二立壁,各該立壁彼此側向相對,各該立壁之間形成一空間,各該立壁分別於面向該空間的方向側形成一滑槽,該基座連接一前座;
一固定顎,該固定顎固定設置於該基座的頂緣;
一滑座,該滑座設於該空間,該滑座的兩側分別凸伸一第一凸條,各該第一凸條分別凸伸於各該滑槽,據使各該滑槽導引該滑座往復滑移,該滑座側向貫穿一設置孔,該設置孔的兩端分別指向各該立壁,該滑座形成一孔壁,該孔壁環圍界定該設置孔,該滑座形成一通道,該通道通過該孔壁連通該設置孔;
一活動顎,該活動顎與該固定顎相對,該活動顎設於該滑座的頂緣,據使該滑座帶引該活動顎向著接近或遠離該固定顎的方向往復位移;
一掣動件,該掣動件設於該設置孔,該掣動件具有一外周面,該掣動件的兩端分別指向各該立壁,該掣動件徑向貫穿一螺孔;以及
一螺桿,該螺桿螺穿該螺孔,且該螺桿延伸於該通道,據使該螺桿旋轉驅動該掣動件往復位移,從而掣動該滑座及該活動顎往復位移,該螺桿軸樞該前座,據此定位該螺桿;
其中定義一虛擬的第一軸線沿著該掣動件的軸向通過該掣動件的徑向中心,定義一虛擬的第二軸線通過該掣動件的徑向中心,且該第二軸線及該第一軸線相交,該外周面與該孔壁相切接觸,且該第二軸線通過該外周面與該孔壁接觸的接觸部及該活動顎之間,該掣動件對該孔壁形成斜向的作用力,從而防止該活動顎向著離開該基座的方向浮動;
該掣動件的兩端分別凸伸一第二凸條,各該第二凸條分別樞嵌於各該滑槽,據此提高該掣動件及該滑座相對定位的可靠度,並提高該掣動件及該螺桿組設的方便性。
本發明之主要效果與優點,係能夠提高該掣動件抑制該滑座及該活動顎浮動的可靠度。
圖1至圖11係例示本發明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之實施例,惟此等實施例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結構之限制。
如圖1至圖7所示,本發明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的實施例一,包括一基座10、一固定顎20、一滑座30、一活動顎40、一掣動件50及一螺桿60,其中該基座10設有二立壁11,各該立壁11彼此側向相對,各該立壁11之間形成一空間12,各該立壁11分別於面向該空間12的方向側形成一滑槽13,該基座10連接一前座14;該固定顎20固定設置於該基座10的頂緣。
該滑座30設於該空間12,據使該滑座30沿著該空間12往復滑移,該滑座30的兩側分別凸伸一第一凸條31,各該第一凸條31分別凸伸於各該滑槽13,據使各該滑槽13導引該滑座30往復滑移,該滑座30側向貫穿一設置孔32,該設置孔32的兩端分別指向各該立壁11,該滑座30形成一圓環狀的孔壁33,該孔壁33環圍界定該設置孔32,該滑座30形成一通道34,該通道34通過該孔壁33連通該設置孔32。
該活動顎40與該固定顎20相對,該活動顎40設於該滑座30的頂緣,據使該滑座30帶引該活動顎40向著接近或遠離該固定顎20的方向往復位移。
該掣動件50設於該設置孔32,該掣動件50具有一圓環狀的外周面51,該掣動件50的兩端分別指向各該立壁11,該掣動件50徑向貫穿一螺孔52。
該螺桿60螺穿該螺孔52,且該螺桿60延伸於該通道34,據使該螺桿60旋轉驅動該掣動件50往復位移,從而掣動該滑座30及該活動顎40往復位移,該螺桿60軸樞該前座14,據此定位該螺桿60。
定義一虛擬的第一軸線L1沿著該掣動件50的軸向通過該掣動件50的徑向中心C1,該徑向中心C1係沿著該掣動件50的軸向分佈於該第一軸線L1,定義一虛擬的第二軸線L2通過該掣動件50的該徑向中心C1,該第一軸線L1及該第二軸線L2相交,該第二軸線L2係選擇沿著該螺孔52的延伸方向通過該螺孔52的徑向中心C2,該徑向中心C2係沿著該螺孔52的軸向分佈,據使該第二軸線L2沿著該螺桿60的軸向通過該螺桿60的徑向中心C3,該徑向中心C3係沿著該螺桿60的軸向分佈,定義一虛擬的第三軸線L3沿著該設置孔32的延伸方向通過該設置孔32的徑向中心C4,該徑向中心C4係沿著該設置孔32的軸向分佈,且該第三軸線L3係位於該第二軸線L2及該活動顎40之間,該外周面51的外徑小於該孔壁33的內徑,據使該外周面51與該孔壁33相切接觸,且該第二軸線L2通過該外周面51與該孔壁33接觸的接觸部35及該第三軸線L3之間,該掣動件50對該孔壁33形成斜向向下的作用力F,從而提升該掣動件50抑制該滑座30及該活動顎40向著離開該基座10的方向浮動的第一分力F1。
該掣動件50的兩端分別凸伸一第二凸條53,各該第二凸條53分別樞嵌於各該滑槽13,據此提高該掣動件50及該滑座30相對定位的可靠度,並提高該掣動件50及該螺桿60組設的方便性。
該螺桿60旋轉驅動該掣動件50沿著該第二軸線L2往復位移時,該外周面51接觸該孔壁33,該掣動件50對該滑座30形成推移作用,該滑座30帶引該活動顎40向著接近或遠離該固定顎20的方向位移。
如圖6所示,藉由該滑座30及該掣動件50的相對構成,該掣動件50接觸並掣動該滑座30向著遠離該前座14的方向滑移時,該外周面51與該孔壁33形成相切接觸,該作用力F係由該徑向中心C1指向該接觸部35,該作用力F可分解為該第一分力F1及一第二分力F2,其中該第二分力F2沿著平行於該第二軸線L2的方向指向該螺桿60的一端,據此推移該滑座30帶引該活動顎40向著接近該固定顎20的方向位移,該第一分力F1與該第二分力F2形成正交,且該第一分力F1指向遠離該第二軸線L2的方向,據此,該活動顎40向著該固定顎20接近,且該活動顎40及該固定顎20相對夾制一工件(圖中未示)時,指向圖面下方的該第一分力F1,形成抑制該滑座30及該活動顎40浮動的作用,而能夠防止該活動顎40受該工件的作用而向著離開該基座10的方向浮動。
通過各該第二凸條53分別樞嵌於各該滑槽13,各該立壁11分別對各該第二凸條53形成限制作用,據此,該滑座30對該掣動件50的相對作用力,不易導致該掣動件50向著圖6所示圖面的上方偏移,提高該掣動件50及該滑座30相對定位的可靠度,並可提高抑制該滑座30及該活動顎40浮動的可靠度。
就另一方面而言,該螺孔52的徑向中心C2位於該第二軸線L2,該第一軸線L1及該第二軸線L2相交,使得圓環形的該外周面51存在的前提下,該螺孔52的穿設加工容易,且該螺孔52不易產生軸向偏移的現象,亦能夠提高抑制該滑座30及該活動顎40浮動的可靠度。
再者,該螺桿60與該掣動件50組設時,利用各該第二凸條53分別樞嵌於各該滑槽13,可提高該螺桿60與螺孔52對位螺接的方便性;就另一方面而言,該掣動件50未組設進入各該立壁11之間時,亦可手持著任一個該第二凸條53,操作該掣動件50旋轉,使該螺孔52與該螺桿60形成軸向對位,同樣能夠提高該掣動件50及該螺桿60組設的方便性。
該第一軸線L1及該第二軸線L2係選擇為彼此正交;定義該孔壁33的內徑與該外周面51的外徑之間的差值為a,該第三軸線L3及該第二軸線L2之間的最短距離為b,則0<b<0.5a,進一步而言,0.05a≦b≦0.45a。
該孔壁33的內徑選擇為43mm,該外周面51的外徑選擇為38.5mm,則a為4.5mm,b選擇為1.5mm,該作用力F與該第二軸線L2之間形成42°夾角,據此,該第一分力F1及該第二分力F2得以均衡,兼顧該掣動件50掣動該滑座30帶引該活動顎40位移的作用及前述抑制該滑座30及該活動顎40浮動的作用。
該基座10進一步設有一後座15,該空間12位於該前座14及該後座15之間,該螺桿60軸樞該後座15,據此提高該螺桿60的定位可靠度。
該螺桿60連接一驅動件62,據此操作該驅動件62控制該螺桿60旋轉;實施例一係例示手柄為該驅動件62的實施選擇。
如圖8所示,實施例二主要不同於實施例一之構成在於,該孔壁33係呈橢圓環狀,據使該外周面51與該孔壁33相切接觸。
如圖9所示,實施例三主要不同於實施例一之構成在於,該外周面51係為橢圓環狀,據使該外周面51與該孔壁33相切接觸。
如圖10所示,實施例四主要不同於實施例一之構成在於,該孔壁33係為多邊形,且該孔壁33接近該後座15方向側係為斜向,該第二軸線L2通過該外周面51與該孔壁33接觸的該接觸部35及該活動顎40之間,據使該作用力F斜向指向該接觸部35,且該第一分力F1向著圖面的下方,指向遠離該第二軸線L2的方向。
如圖11所示,實施例五主要不同於實施例一之構成在於,該第二軸線L2未通過該螺孔52的徑向中心C2(圖未繪示),該第二軸線L2亦未沿著該螺桿60的軸向通過該螺桿60的徑向中心C3(圖未繪示),定義一第四軸線L4,該第四軸線L4沿著該螺桿60的軸向通過該螺孔52的徑向中心C2及該螺桿60的徑向中心C3,且該第四軸線L4係位於該第三軸線L3及該活動顎40之間。
10:基座 11:立壁 12:空間 13:滑槽 14:前座 15:後座 20:固定顎 30:滑座 31:第一凸條 32:設置孔 33:孔壁 34:通道 35:接觸部 40:活動顎 50:掣動件 51:外周面 52:螺孔 53:第二凸條 60:螺桿 62:驅動件 C1,C2,C3,C4:徑向中心 F:作用力 F1:第一分力 F2:第二分力 L1:第一軸線 L2:第二軸線 L3:第三軸線 L4:第四軸線
圖1係本發明實施例一之立體圖。 圖2係本發明實施例一之立體分解圖。 圖3係本發明實施例一之滑座的立體圖。 圖4係本發明實施例一之掣動件的立體圖。 圖5係本發明實施例一之剖視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實施例一之部份放大示意圖,顯示掣動件及滑座的受力狀態。 圖7係圖5的7-7剖視圖。 圖8係本發明實施例二之部份剖視示意圖,顯示掣動件及滑座。 圖9係本發明實施例三之部份剖視示意圖,顯示掣動件及滑座。 圖10係本發明實施例四之部份剖視示意圖,顯示掣動件及滑座。 圖11係本發明實施例五之部份剖視示意圖,顯示掣動件及滑座。
10:基座
11:立壁
12:空間
13:滑槽
14:前座
15:後座
20:固定顎
30:滑座
31:第一凸條
32:設置孔
34:通道
40:活動顎
50:掣動件
51:外周面
52:螺孔
53:第二凸條
60:螺桿
62:驅動件
C3:徑向中心
L2:第二軸線

Claims (10)

  1. 一種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包括: 一基座,該基座設有二立壁,各該立壁彼此側向相對,各該立壁之間形成一空間,各該立壁分別於面向該空間的方向側形成一滑槽,該基座連接一前座; 一固定顎,該固定顎固定設置於該基座的頂緣; 一滑座,該滑座設於該空間,該滑座的兩側分別凸伸一第一凸條,各該第一凸條分別凸伸於各該滑槽,據使各該滑槽導引該滑座往復滑移,該滑座側向貫穿一設置孔,該設置孔的兩端分別指向各該立壁,該滑座形成一孔壁,該孔壁環圍界定該設置孔,該滑座形成一通道,該通道通過該孔壁連通該設置孔; 一活動顎,該活動顎與該固定顎相對,該活動顎設於該滑座的頂緣,據使該滑座帶引該活動顎向著接近或遠離該固定顎的方向往復位移; 一掣動件,該掣動件設於該設置孔,該掣動件具有一外周面,該掣動件的兩端分別指向各該立壁,該掣動件徑向貫穿一螺孔;以及 一螺桿,該螺桿螺穿該螺孔,且該螺桿延伸於該通道,據使該螺桿旋轉驅動該掣動件往復位移,從而掣動該滑座及該活動顎往復位移,該螺桿軸樞該前座,據此定位該螺桿; 其中定義一虛擬的第一軸線沿著該掣動件的軸向通過該掣動件的徑向中心,定義一虛擬的第二軸線通過該掣動件的徑向中心,且該第二軸線及該第一軸線相交,該外周面與該孔壁相切接觸,且該第二軸線通過該外周面與該孔壁接觸的接觸部及該活動顎之間,該掣動件對該孔壁形成斜向的作用力,從而防止該活動顎向著離開該基座的方向浮動; 該掣動件的兩端分別凸伸一第二凸條,各該第二凸條分別樞嵌於各該滑槽,據此提高該掣動件及該滑座相對定位的可靠度,並提高該掣動件及該螺桿組設的方便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其中定義一虛擬的第三軸線沿著該設置孔的延伸方向通過該設置孔的徑向中心,該第三軸線位於該第二軸線及該活動顎之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其中該孔壁係呈圓環狀。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其中該外周面係為圓環狀,據使該外周面與該孔壁相切接觸。
  5. 如請求項3或4所述之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其中該第一軸線及該第二軸線相交,該第二軸線沿著該螺孔的延伸方向通過該螺孔的徑向中心,據此提高該螺孔的穿設加工方便性。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其中定義該孔壁的內徑與該外周面的外徑之間的差值為a,該第三軸線及該第二軸線之間的最短距離為b,則0<b<0.5 a。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其中0.05a≦b≦0.45a。
  8. 如請求項2所述之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其中定義一虛擬的第四軸線沿著該螺孔的延伸方向通過該螺孔的徑向中心,該第四軸線位於該第三軸線及該活動顎之間。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其中該基座設有一後座,該空間位於該前座及該後座之間,該螺桿軸樞該後座,據此提高該螺桿的定位可靠度。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其中該螺桿連接一驅動件,據此操作該驅動件控制該螺桿旋轉。
TW110103454A 2021-01-29 2021-01-29 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 TWI754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3454A TWI754531B (zh) 2021-01-29 2021-01-29 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03454A TWI754531B (zh) 2021-01-29 2021-01-29 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54531B true TWI754531B (zh) 2022-02-01
TW202228923A TW202228923A (zh) 2022-08-01

Family

ID=81329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03454A TWI754531B (zh) 2021-01-29 2021-01-29 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5453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9109A1 (en) * 2001-01-10 2002-07-11 Guimont Thomas R. Adjustable vise jaw assembly
TWM362077U (en) * 2008-11-14 2009-08-01 Jin-Cun Zheng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bidirectional vise
TWM494056U (zh) * 2014-08-26 2015-01-21 Chang-Yi Lin 虎鉗活動顎及包括該虎鉗活動顎之虎鉗
TWM497078U (zh) * 2014-10-22 2015-03-11 Jin-Cun Zheng 雙夾虎鉗夾顎下壓裝置
TWM512469U (zh) * 2015-07-03 2015-11-21 Homge Machinery Ind Co Ltd 氣壓角固式虎鉗結構改良
US20190054597A1 (en) * 2014-01-22 2019-02-21 Timothy Hopey Floating jaw assembly for use with machinist vises
US20200180115A1 (en) * 2018-12-06 2020-06-11 Po-Hsien Yang Vise with an adjustable operating angle
TWM611923U (zh) * 2021-01-29 2021-05-11 楊柏賢 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9109A1 (en) * 2001-01-10 2002-07-11 Guimont Thomas R. Adjustable vise jaw assembly
TWM362077U (en) * 2008-11-14 2009-08-01 Jin-Cun Zheng Structural improvement of bidirectional vise
US20190054597A1 (en) * 2014-01-22 2019-02-21 Timothy Hopey Floating jaw assembly for use with machinist vises
TWM494056U (zh) * 2014-08-26 2015-01-21 Chang-Yi Lin 虎鉗活動顎及包括該虎鉗活動顎之虎鉗
TWM497078U (zh) * 2014-10-22 2015-03-11 Jin-Cun Zheng 雙夾虎鉗夾顎下壓裝置
TWM512469U (zh) * 2015-07-03 2015-11-21 Homge Machinery Ind Co Ltd 氣壓角固式虎鉗結構改良
US20200180115A1 (en) * 2018-12-06 2020-06-11 Po-Hsien Yang Vise with an adjustable operating angle
TWM611923U (zh) * 2021-01-29 2021-05-11 楊柏賢 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8923A (zh) 202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60923B2 (ja) 線材把持装置及び線材把持方法
US10865924B2 (en) Quick-disassembly nipple connector structure
CN101695815B (zh) 用于加工压缩机活塞销孔的夹具机构
US8661957B2 (en) Cutting devices
EP3427879B1 (en) Fixture for key cutting machine and key cutting machine
AU2013407734B2 (en) Hydraulic tool
CN101612681B (zh) 锯条夹紧装置
CN108637726B (zh) 一种数控铣床通用定位夹具
TWI754531B (zh) 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
CN211661881U (zh) 一种顶升旋转压机构及定位压紧装置
JP2000509666A (ja) 調整可能なストッパ
JP2001280323A (ja) 回転ナット
TWM611923U (zh) 虎鉗之活動顎抑制浮動構造
US9718171B2 (en) Rapid adjustable wrench
US10471582B2 (en) Handheld power tool
TWI755949B (zh) 夾頭之結構
US20150114195A1 (en) Cutting device
CN211452105U (zh) 一种检具用定位销定位卡扣机构
TWM598758U (zh) 中心虎鉗調校定位構造
WO2023138139A1 (zh) 一种机械臂刀具锁紧机构
CN201026536Y (zh) 往复锯锯片快速装夹装置
CN206883240U (zh) 钥匙加工机和钥匙加工机用夹具
JPH06262536A (ja) クランプ素子
CN206779993U (zh) 一种工件内孔加工固定装置
CN221935780U (zh) 一种三角形手动焊接卡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