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3397B - 自行車控制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控制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43397B TWI743397B TW107134062A TW107134062A TWI743397B TW I743397 B TWI743397 B TW I743397B TW 107134062 A TW107134062 A TW 107134062A TW 107134062 A TW107134062 A TW 107134062A TW I743397 B TWI743397 B TW I74339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control device
- bicycle control
- bicycle
- pivot axis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62M25/04—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hand actua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控制裝置包含托架構件,托架構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被設置在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之間的供抓握的鞍部。第二端部具有擁有相對的表面之一對隔開的壁。控制裝置還包括桿件,桿件被繞著在相對的表面之間延伸的樞轉軸線可樞轉地設置。桿件包括在樞轉軸線的軸向方向上延伸至最外點之突出部,當從平行於與自行車中心平面平行且被界定在相對的表面之間的中點處的參考平面之平行方向觀看時,最外點從參考平面至少偏離23.2 mm。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一種自行車控制裝置。
近年來,一些自行車已經設有被安裝於車把上的控制裝置。控制裝置包括能被操縱以藉由例如制動或改變自行車的檔位來控制自行車之一個以上的桿件。為了操作一個這樣的控制裝置,騎士有時將他們的手掌休置在控制裝置上且利用他們的手指操縱桿件。
被發展來對付上述問題的一種自行車控制裝置在此被揭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自行車控制裝置包含托架構件,托架構件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被設置在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之間的供抓握的鞍部(saddle portion)。第二端部具有擁有相對的表面之一對隔開的壁。自行車控制裝置包含桿件,桿件被繞著在相對的表面之間延伸的樞轉軸線可樞轉地設置。桿件包括在樞轉軸線的軸向方向上延伸至最外點之突出部,當從平行於與自行車中心平面平行且被界定在相對的表面之間的中點處的參考平面之平行方向觀看時,最外點從參考平面至少偏離23.2 mm。
利用根據第一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使具有小手的騎士能夠藉由觸碰突出部而容易地伸達桿件。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一種自行車控制裝置包含托架構件,托架構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被設置在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之間的供抓握的鞍部。第二端部具有擁有相對的表面之一對隔開的壁。桿件被繞著在相對的表面之間延伸的樞轉軸線可樞轉地設置。桿件包括在樞轉軸線的軸向方向上延伸至最外點之突出部,最外點從與自行車中心平面平行且被界定在相對的表面之間的中點處的參考平面偏離。當從軸向方向觀看時,在與參考平面平行且含有最外點的平行平面,將鞍部的鞍點(saddle point)連接於桿件上的最外點之第一線的最短距離在50 mm至80 mm的範圍中。
利用根據第二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在手的手掌被放置在鞍點上時於小手的手指的伸達範圍內之距離處形成突出部,且使具有小手的騎士能夠藉由觸碰突出部而容易地到達桿件。
根據本發明的第三方面,一種自行車控制裝置包含托架構件,托架構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被設置在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之間的供抓握的鞍部。第二端部具有擁有相對的表面之一對隔開的壁。自行車控制裝置包含桿件,桿件被繞著在相對的表面之間延伸的樞轉軸線可樞轉地設置。桿件包括被至少部分地配置在相對的表面之間之近端部、相較於近端部離相對的表面更遠之遠端部、及在樞轉軸線的軸向方向上延伸至最外點之突出部。突出部被配置在近端部與遠端部之間。
利用根據第三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沿著桿件在手的手掌被放置在鞍部上時於小手的手指的伸達範圍內之位置處形成突出部。
根據本發明的第四方面,根據第三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被建構,以致遠端部具有與近端部相反的遠端,當從平行於與自行車中心平面平行且被界定在相對的表面之間的中點處的參考平面之平行方向觀看時,最外點與遠端之間的最短距離至少為50 mm。
利用根據第四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沿著桿件在手的手掌被放置在鞍部上時於小手的手指的伸達範圍內之位置處形成突出部。
根據本發明的第五方面,根據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者的自行車控制裝置被建構,以致最外點從參考平面至多偏離50 mm。
利用根據第五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避免以不舒服且笨拙的方式過度地擴大騎士的抓握。
根據本發明的第六方面,根據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者的自行車控制裝置被建構,以致當從軸向方向觀看時,在與參考平面平行且含有最外點的平行平面,將鞍部的鞍點連接於桿件上的最外點之第一線的最短距離在50 mm至80 mm的範圍中。
利用根據第六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在手的手掌被放置在鞍點上時於小手的手指的伸達範圍內之距離處形成突出部。
根據本發明的第七方面,根據第六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被建構,以致當從軸向方向觀看時,在平行平面,第一線與將最外點連接於樞轉軸線的第二線之間的角度在約10度與30度之間。
利用根據第七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使具有小手的騎士藉由將他們的手指放置在突出部上更容易地繞著樞轉軸線操作桿件。
根據本發明的第八方面,根據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者的自行車控制裝置被建構,以致桿件包括近端部、遠端部及偏離部,偏離部被形成在遠端部中以從突出部朝向參考平面偏離。
利用根據第八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騎士能在抓握下沉式(drop)車把的向下彎曲部時容易地操作桿件。
根據本發明的第九方面,根據第一至第八方面中任一者的自行車控制裝置被建構,以致桿件具有凹部。
利用根據第九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在桿件中使用較少的材料,減少桿件的材料成本及重量。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方面,根據第一至第九方面中任一者的自行車控制裝置被建構,以致桿件由金屬材料、複合材料及塑膠材料中的一者所製成。
利用根據第十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根據所想要的性質從適合的材料來製造桿件。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據第一至第十方面中任一者的自行車控制裝置還包含可互換桿件,可互換桿件可與桿件可互換地附接於托架構件。
利用根據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利用相同的控制裝置來適應各種不同的手尺寸。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據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被建構,以致桿件及可互換桿件的各別的近端部具有相同的形狀。
利用根據第十二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將兩個桿件的近端部適配於托架構件中。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據第十一及第十二方面中任一者的自行車控制裝置被建構,以致桿件及可互換桿件的各別的遠端部具有相同的形狀。
利用根據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騎士有可能以熟悉方式操作各別的遠端部,且遠端部有可能在自行車控制裝置被安裝在相同位置處的情形下對於車把來適配。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據第一至第十三方面中任一者的自行車控制裝置被建構,以致桿件具有手指接合表面,手指接合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平面部。
利用根據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在騎士向前看的情形下穩固地操作桿件。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據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被建構,以致手指接合表面的平面部被整個地定位於參考平面的一側。
利用根據第十五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在抓握下沉式車把的向下彎曲部時藉由使用平面部來容易地操作桿件。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據第一至第十五方面中任一者的自行車控制裝置被建構,以致桿件被建構成繞著樞轉軸線樞轉以致動第一控制,且桿件被建構成繞著偏斜於樞轉軸線的額外軸線樞轉以致動第二控制。
利用根據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為控制裝置提供數個控制功能。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據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被建構,以致第一控制是制動,且第二控制是換檔。
利用根據第十七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使騎士能夠利用相同的控制裝置來將自行車制動或將檔位變換。
根據本發明的第十八方面,根據第一至第十七方面中任一者的自行車控制裝置還包含沿著桿件延伸的額外桿件,且桿件上所設置的控制表面的輪廓與額外桿件上所設置的額外控制表面的輪廓之間的間隙小於或等於5mm。
利用根據第十八方面的自行車控制裝置,有可能為自行車控制裝置提供第三控制。
此發明內容被提供來以簡化形式介紹概念的選擇,其在以下實施方式中進一步描述。此發明內容並非意在確認所請求的標的之關鍵或必要特徵,亦非意在被使用來限制所請求的標的之範圍。此外,所請求的標的不限於解決此揭示的任何部分中所註明的任何或全部缺點之實施。
現在將參照圖式來解釋所選擇的實施例,其中相同元件符號在整個各種不同圖式中標示對應或相同元件。熟習此項技術者從此揭示將會明白的是,以下的實施例的說明僅被提供來用於繪示說明,而非以限制由隨附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所界定的本發明為目的。 第一實施例
先參照圖1,具有根據第一實施例的一對的自行車控制裝置10之自行車1被繪示。在一對的自行車控制裝置10中被配置於左側的自行車控制裝置10未被在圖1中示出。自行車1例如可為公路型自行車。替代地,自行車1可為像是越野(cyclocross)自行車或登山自行車的道路外(off-road)自行車。自行車1包括車把2、前及後車輪3、一個以上的制動器裝置4、鏈輪總成5、一個以上的撥鏈器6、及鏈條7。如圖8的示意輪廓中所示,自行車1可具有界定自行車1的左半部及右半部之自行車中心平面P1。以下方向性用語“前”、“後”、“向前”、“向後”、“左”、“右”、“橫截”、“向上”及“向下”、以及任何其他類似方向性用語是指例如基於直立地坐在自行車1的鞍座上且面向車把2之騎士所決定的那些方向。
車把2可為下沉式車把。替代地,車把2可為牛角式、平把式、或其他形式的車把。一對的自行車控制裝置10可被安裝在車把2上,以接收來自騎乘自行車1的騎士之使用者輸入。制動器裝置4可回應於使用者輸入而將制動力施加於前及後車輪3的一個或兩個上。鏈輪總成5可為如圖1中所揭示的後鏈輪總成、或是前鏈輪總成。撥鏈器6可適合地包括前撥鏈器及/或後撥鏈器。撥鏈器6可被建構成回應於使用者輸入而藉由將鏈條7在自行車1的橫截方向上移位來施行鏈輪總成5的換檔。
圖2是自行車控制裝置10的側視圖,且圖3是自行車控制裝置10的前視圖。雖然以下說明詳述單一個控制裝置10,將會明白的是,自行車控制裝置10可為一對中的一個。此一對中的另一個可為自行車控制裝置10的實質鏡像。例如,以下所揭示的自行車控制裝置10可為供騎士的右手所使用之右控制裝置,且另一個控制裝置可為左控制裝置。當運用一對時,例如,一個自行車控制裝置10可施行一個以上的後控制,而另一個控制裝置可施行一個以上的前控制。將會明白的是,自行車控制裝置10以放鬆、中立的位置被繪示在圖式中。
自行車控制裝置10包含托架構件12及桿件14。托架構件12包括第一端部12A、第二端部12B、及被設置在第一端部12A與第二端部12B之間的供抓握的鞍部12C。托架構件12可包括例如由樹脂所製成的主體13A(圖4)及例如由彈性體所製成的罩覆件13B(圖4)。替代地,托架構件12可在不具有分開的罩覆件的情形下被一體地形成。騎士可例如藉由將騎士的手掌放在鞍部12C且將他們的手指放置成向外繞著自行車控制裝置10的側邊以將他們的手指休置在桿件14的側邊或前面,來操作自行車控制裝置10。替代地,騎士有時可用他們的手掌在桿件14的後面抓握車把2的向下延伸部,以便用一個以上的手指伸達桿件14。
如圖3中所見,第二端部12B具有擁有相對的表面12E之一對隔開的壁12D。桿件14被可樞轉地設置成繞著在相對的表面12E之間延伸之樞轉軸線A1。桿件14包括在樞轉軸線A1的軸向方向D1(圖3)上延伸至最外點O1之突出部14A。桿件14還包括近端部14B及遠端部14C。近端部14B被至少部分地配置在相對的表面12E之間,且遠端部14C相較於近端部14B離相對的表面12E更遠。突出部14A被配置在近端部14B與遠端部14C之間。
參考平面P2由自行車控制裝置10所界定。參考平面P2與自行車中心平面P1平行且被界定在相對的表面12E之間的中點O2。換言之,參考平面P2被定位在相對的表面12E之間的空間的長度L3的中間。在相對的表面12E於遍及它們的整個表面各處不具有一致的中點之案例中,中點O2例如可被設定成沿著樞轉軸線A1。最外點O1從參考平面P2偏離。這樣的偏離在圖3中被繪示為距離L4。例如,當從平行於參考平面P2之平行方向D2(圖2)上觀看時,最外點O1從參考平面P2至少偏離23.2 mm。此外,最外點O1從參考平面P2至多偏離50 mm。較佳地,距離L4在24 mm至30 mm的範圍中。具體地,距離L4在此實施例中近似地為26 mm。此外,遠端部14C具有與近端部14B相反的遠端14D。當從平行方向D2上觀看時,最外點O1與遠端14D之間的最短距離L5至少為50 mm。平行方向D2被界定為沿著額外軸線A2(圖2)延伸的方向。較佳地,距離L5為50 mm至80 mm的範圍。具體地,距離L5在此實施例中近似地為70 mm。此外,當從軸向方向D1觀看時,最外點O1相對於遠端14D的高度L8(圖2)至少為50 mm。較佳地,高度L8為50 mm至80 mm的範圍。具體地,高度L8在此實施例中近似地為69 mm。
圖2可被視為在與參考平面P2且含有最外點O1的平行平面P3上從軸向方向D1(圖3)觀看的視圖。當以此方式觀看時,將鞍部12C的鞍點O3連接至桿件14上的最外點O1之第一線L1的最短距離在50 mm至80 mm的範圍中。較佳地,第一線L1在60 mm至70 mm的範圍中。具體地,第一線L1在此實施例中近似地為67.5 mm。鞍點O3可為騎士的手的手掌典型地接觸托架構件12處的點,且可進一步為在鞍部12C的頂部的形狀中的向下沉處的最低點。又,當從軸向方向D1觀看時,在平行平面P3,第一線L1與將最外點O1連接至樞轉軸線A1的第二線L2之間的角度θ在10度與30度之間。較佳地,角度θ在15度與20度之間。具體地,角度θ在此實施例中近似地為17.5度。
如圖3中虛線所示,自行車控制裝置10可還包含可互換桿件16,可互換桿件16可與桿件14可互換地附接於托架構件12。如能所見,桿件14及可互換桿件16的各別的近端部14B、16B具有相同形狀。類似地,桿件14及可互換桿件16的各別的遠端部14C、16C具有相同形狀。然而,可互換桿件16可為缺少桿件14的突出部14A且進一步延伸來適應較大的手之傳統桿件。因此,近端部14B、16B的相同形狀可在離樞轉軸線A1的不同距離處被形成,如圖3中所示。桿件14可由金屬材料、複合材料及塑膠材料中的一者所製成。類似地,可互換桿件16可由金屬材料、複合材料及塑膠材料中的一者所製成。
桿件14被建構成繞著樞轉軸線A1樞轉,以例如沿著第一樞轉方向D3(圖2)致動第一控制。沿著第一樞轉方向D3(例如,向後)的一個動作致動第一控制,而反向動作(例如,向前)釋放第一控制。此外,桿件14可被建構成繞著偏斜於旋轉軸線A1的額外軸線A2樞轉,以例如沿著第二樞轉軸線D4(圖3)致動第二控制。沿著第二樞轉方向D4(例如,朝向自行車中心平面P1)的一個動作致動第二控制,而反向動作(例如,遠離自行車中心平面P1)將桿件14單純地重設至初始或最後位置。對於軸線A1、A2兩者,在騎士致動各別的控制且然後減輕桿件14上的力以後,桿件14藉由例如為扭力彈簧的偏壓構件而自動地返回至最後位置。在一個範例中,第一控制可為制動,且第二控制可為換檔。例如,第二控制可將鏈條從後鏈輪總成5上的目前鏈輪移位至其他鏈輪中的一個。
如圖2、圖4及圖5中所示,自行車控制裝置10還可包含沿著桿件14延伸的額外桿件18。額外桿件18可被建構成在致動第一控制或第二控制時與桿件14一起樞轉。在不具有移動桿件14的情形下僅將額外桿件18沿著第二樞轉方向D4樞轉可致動第三控制,例如,以相對於第二控制的相反方向將鏈條從後鏈輪總成5上的目前鏈輪移位至其他鏈輪中的一個。圖5的局部後視圖繪示桿件14上所設置的控制表面14E的輪廓與額外桿件18上所設置的額外控制表面18E的輪廓之間的間隙L6。間隙L6小於或等於5 mm。較佳地,間隙L6小於或等於3.5 mm。具體地,間隙L6在此實施例中近似地為2 mm與3 mm之間。將間隙L6沿著額外桿件18近似地保持不變可使騎士更容易避免同時意外地推壓桿件14、18兩者。
現在轉參圖6,沿著圖2的線V-V所取之自行車控制裝置10的局部剖面圖被顯示。如能所見,偏離部14F能在遠端部14C中被形成,以便從突出部14A朝向參考平面P2偏離。這樣的偏離由距離L7所繪示。距離L7在4 mm至8 mm的範圍中。較佳地,距離L7在5 mm至7 mm的範圍中。具體地,距離L7在此實施例中近似地為6 mm。桿件14可包括手指接合表面14G,手指接合表面14G的至少一部分是平面部14H。已增加虛線來繪示平面部14H的平坦度。手指接合表面14G的平面部14H可被整個地定位在參考平面P2的一側。 第二實施例
圖7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控制裝置110的前視圖。自行車控制裝置110與自行車控制裝置10相同,除了自行車控制裝置110的桿件114包括凹部114I。凹部114I可沿著桿件114的長度延伸。凹部114I可被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桿件114的遠端部114C上。凹部114I可被形成為凹陷,或者可被形成為通孔。凹部114I是可選的特徵,其可被與第一實施例的其他特徵組合、或者可被省略。
雖然僅所選的實施例已經被選來繪示說明本發明,熟習此項本技術者從此揭示將會明白的是,在不離開如隨附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的本發明範圍的情形下,能在此作成各種不同的改變及修正。例如,各種不同組件的尺寸、形狀、位置、或定向能依所需要及/或想要而被改變。被顯示成直接連接或互相接觸的組件能具有設置在它們之間的中間結構。一個元件的功能可由二個元件來實施,且反之亦然。一個實施例的結構及功能能被採用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有的優點不必然同時呈現在一個特別的實施例中。相較於習知技術為獨特的每一特徵不論是單獨或與其他特徵組合亦應被視為申請人的進一步發明的分開敘述,包含由這樣的特徵所具體實施的結構性及/或功能性概念。因此,前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說明僅被提供來用於繪示說明,而非以限制由隨附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所界定的本發明為目的。
1‧‧‧自行車2‧‧‧車把3‧‧‧車輪4‧‧‧制動器裝置5‧‧‧鏈輪總成6‧‧‧撥鏈器7‧‧‧鏈條10‧‧‧自行車控制裝置12‧‧‧托架構件12A‧‧‧第一端部12B‧‧‧第二端部12C‧‧‧鞍部12D‧‧‧壁12E‧‧‧表面13A‧‧‧主體13B‧‧‧罩覆件14‧‧‧桿件14A‧‧‧突出部14B‧‧‧近端部14C‧‧‧遠端部14D‧‧‧遠端14E‧‧‧控制表面14F‧‧‧偏離部14G‧‧‧手指接合表面14H‧‧‧平面部16‧‧‧可互換桿件16B‧‧‧近端部16C‧‧‧遠端部18‧‧‧額外桿件18E‧‧‧額外控制表面110‧‧‧自行車控制裝置114‧‧‧桿件114C‧‧‧遠端部114I‧‧‧凹部A1‧‧‧樞轉軸線A2‧‧‧額外軸線D1‧‧‧軸向方向D2‧‧‧平行方向D3‧‧‧第一樞轉方向D4‧‧‧第二樞轉方向L1‧‧‧第一線L2‧‧‧第一線L3‧‧‧長度L4‧‧‧距離L5‧‧‧距離L6‧‧‧間隙L7‧‧‧距離L8‧‧‧高度O1‧‧‧最外點O2‧‧‧中點O3‧‧‧鞍點P1‧‧‧自行車中心平面P2‧‧‧參考平面P3‧‧‧平行平面V‧‧‧線θ‧‧‧角度
隨著本發明的更完整知曉及其許多伴隨優點藉由參照結合隨附圖式來考量的以下詳細說明而變得被更佳地瞭解,本發明的更完整知曉及其許多伴隨優點將會被容易地獲得。
圖1是具有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自行車控制裝置的自行車的側視圖。
圖2是自行車控制裝置的側視圖。
圖3是自行車控制裝置的前視圖。
圖4是自行車控制裝置的後立體圖。
圖5是自行車控制裝置的局部後視圖。
圖6是沿著圖2的線V-V所取的自行車控制裝置的局部剖面圖。
圖7是根據第二實施例的自行車控制裝置的前視圖。
圖8是自行車的示意輪廓。
12‧‧‧托架構件
12B‧‧‧第二端部
12D‧‧‧壁
12E‧‧‧表面
14‧‧‧桿件
14A‧‧‧突出部
14B‧‧‧近端部
14C‧‧‧遠端部
14D‧‧‧遠端
16‧‧‧可互換桿件
16B‧‧‧近端部
16C‧‧‧遠端部
A1‧‧‧樞轉軸線
A2‧‧‧額外軸線
D1‧‧‧軸向方向
D4‧‧‧第二樞轉方向
L3‧‧‧長度
L4‧‧‧距離
L5‧‧‧距離
O1‧‧‧最外點
O2‧‧‧中點
P2‧‧‧參考平面
P3‧‧‧平行平面
Claims (19)
- 一種自行車控制裝置,包含:托架構件,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被設置在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之間的供抓握的鞍部,該第二端部具有擁有相對的表面之一對隔開的壁;桿件,其繞著在該相對的表面之間延伸的樞轉軸線被可樞轉地設置,該桿件包括被至少部分地配置在該相對的表面之間之近端部、相較於該近端部離該相對的表面更遠之遠端部、及突出部,該突出部在該樞轉軸線的軸向方向上延伸至該突出部的最外點,該突出部被配置在該近端部與該遠端部之間;及額外桿件,其具有致動表面,該致動表面面向該樞轉軸線的該軸向方向且至少沿著該桿件的一部分延伸,其中沿著該桿件的該部分延伸之該致動表面整個地位在離該桿件的遠端一距離處,該距離係小於該突出部的該最外點離該桿件的該遠端之距離,該遠端與該桿件的該樞轉軸線相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該遠端部具有與該近端部相反的遠端,且當從平行於與自行車中心平面平行且被界定在該相對的表面之間的中點處的參考平面之平行方向觀看時,該最外點與該遠端之間的最短距離至少為50mm。
- 一種自行車控制裝置,包含:托架構件,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被設置在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之間的供抓握的鞍部,該第二端部具有擁有相對的表面之一對隔開的壁;桿件,其繞著在該相對的表面之間延伸的樞轉軸線被可樞轉地設置,該桿件包括突出部,該突出部在該樞轉軸線的軸向方向上延伸至該突出部的最外點,該最外點從與自行車中心平面平行且被界定在該相對的表面之間的中點處的參考平面偏離,及額外桿件,其具有致動表面,該致動表面面向該樞轉軸線的該軸向方向且至少沿著該桿件的一部分延伸,其中當從該軸向方向觀看時,在與該參考平面平行且含有該最外點的平行平面,將該鞍部的鞍點連接於該桿件上的該最外點之第一線的最短距離在50mm至80mm的範圍中,且其中沿著該桿件的該部分延伸之該致動表面整個地位在離該桿件的遠端一距離處,該距離係小於該突出部的該最外點離該桿件的該遠端之距離,該遠端與該桿件的該樞轉軸線相對。
- 一種自行車控制裝置,包含:托架構件,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及被設置在該第一端部與該第二端部之間的供抓握的鞍部,該第二端 部具有擁有相對的表面之一對隔開的壁;及桿件,其繞著在該相對的表面之間延伸的樞轉軸線被可樞轉地設置,該桿件包括突出部,該突出部在該樞轉軸線的軸向方向上延伸至該突出部的最外點,當從平行於與自行車中心平面平行且被界定在該相對的表面之間的中點處的參考平面之平行方向觀看時,該最外點從該參考平面至少偏離23.2mm;及額外桿件,其具有致動表面,該致動表面面向該樞轉軸線的該軸向方向且至少沿著該桿件的一部分延伸,其中沿著該桿件的該部分延伸之該致動表面整個地位在離該桿件的遠端一距離處,該距離係小於該突出部的該最外點離該桿件的該遠端之距離,該遠端與該桿件的該樞轉軸線相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該最外點從該參考平面至多偏離50mm。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當從該軸向方向觀看時,在與該參考平面平行且含有該最外點的平行平面,將該鞍部的鞍點連接於該桿件上的該最外點之第一線的最短距離在50mm至80mm的範圍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當從該軸向方向觀看時,在該平行平面,該第一線與將該 最外點連接於該樞轉軸線的第二線之間的角度在10度與30度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該桿件包括近端部、遠端部及偏離部,該偏離部被形成在該遠端部中以從該突出部朝向該參考平面偏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該桿件具有凹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該桿件由金屬材料、複合材料及塑膠材料中的一者所製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還包含可互換桿件,該可互換桿件可與該桿件可互換地附接於該托架構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該桿件及該可互換桿件的各別的近端部具有相同的形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該桿件及該可互換桿件的各別的遠端部具有相同的形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該桿件具有手指接合表面,該手指接合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平面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該手指接合表面的該平面部被整個地定位於該參考平面的一側。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該桿件被建構成繞著該樞轉軸線樞轉以致動第一控制,且該桿件被建構成繞著偏斜於該樞轉軸線的額外軸線樞轉以致動第二控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該第一控制是制動,且該第二控制是換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該桿件上所設置的控制表面的輪廓與該額外桿件上所設置的額外控制表面的輪廓之間的間隙小於或等於5mm。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自行車控制裝置,其中該額外桿件在從該平行方向觀看時被至少部分地配置在該最外點之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5/717,669 US10745077B2 (en) | 2017-09-27 | 2017-09-27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15/717,669 | 2017-09-2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14891A TW201914891A (zh) | 2019-04-16 |
TWI743397B true TWI743397B (zh) | 2021-10-21 |
Family
ID=65638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34062A TWI743397B (zh) | 2017-09-27 | 2018-09-27 | 自行車控制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45077B2 (zh) |
CN (1) | CN109552530B (zh) |
DE (1) | DE102018216641A1 (zh) |
TW (1) | TWI7433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227259B2 (en) * | 2022-02-25 | 2025-02-18 | Shimano Inc. | Operating device for human-powered vehicl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336735A (zh) * | 2012-03-08 | 2013-09-16 | Shimano Kk | 自行車操作裝置 |
US20150284049A1 (en) * | 2014-04-04 | 2015-10-08 | Sram, Llc | Control assembly for a wireless electromechanical bicycle shifting system |
TWM518666U (zh) * | 2015-03-18 | 2016-03-11 | Tektro Technology Corp | 單車把手及煞車變速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77270A (en) * | 1973-05-29 | 1976-08-31 | Stelber Industries Inc. | Brake levers for bicycles |
US10144483B2 (en) | 2011-08-01 | 2018-12-04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mponent control device |
US8931365B2 (en) * | 2012-01-31 | 2015-01-13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electric device |
US9090303B2 (en) * | 2012-05-18 | 2015-07-2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JP3182206U (ja) * | 2012-12-26 | 2013-03-14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 |
JP3182205U (ja) | 2012-12-26 | 2013-03-14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制御装置 |
US9120522B1 (en) | 2014-05-21 | 2015-09-01 | Shimano Inc. | Bicycle hydraulic operating device and bicycle hydraulic device assembly |
CN105984555B (zh) | 2015-02-03 | 2018-10-19 | 禧玛诺(新)私人有限公司 | 操作装置 |
CN205554504U (zh) | 2016-04-15 | 2016-09-07 | 天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车控制装置 |
-
2017
- 2017-09-27 US US15/717,669 patent/US10745077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9-26 CN CN201811125237.7A patent/CN109552530B/zh active Active
- 2018-09-27 TW TW107134062A patent/TWI743397B/zh active
- 2018-09-27 DE DE102018216641.2A patent/DE102018216641A1/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336735A (zh) * | 2012-03-08 | 2013-09-16 | Shimano Kk | 自行車操作裝置 |
US20150284049A1 (en) * | 2014-04-04 | 2015-10-08 | Sram, Llc | Control assembly for a wireless electromechanical bicycle shifting system |
TWM518666U (zh) * | 2015-03-18 | 2016-03-11 | Tektro Technology Corp | 單車把手及煞車變速組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drum15243," How to Change Road-Style Bicycle Brake Levers" ,2012/03/18,<網址;https://content.instructables.com/pdfs/EX0/S7E5/GZXW8CJI/How-to-Change-Road-Style-Bicycle-Brake-Levers.pdf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552530B (zh) | 2020-12-29 |
DE102018216641A1 (de) | 2019-03-28 |
TW201914891A (zh) | 2019-04-16 |
CN109552530A (zh) | 2019-04-02 |
US20190092420A1 (en) | 2019-03-28 |
US10745077B2 (en) | 2020-08-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216367B2 (ja) | 自転車用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を有する自転車 | |
US20080210041A1 (en) |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and bicycle comprising such a device | |
TWM514953U (zh) | 單車把手及煞車變速組 | |
TW457201B (en) | Elongated rotatable handgrip | |
TWM518666U (zh) | 單車把手及煞車變速組 | |
TWI743397B (zh) | 自行車控制裝置 | |
EP2868560B1 (en) | Saddle type vehicle | |
US20040045132A1 (en) | Ergonomic handle for bicycle | |
EP2868559A1 (en) | Saddle type vehicle | |
US11919601B2 (en) | Ergonomic bicycle handlebar and cycling systems | |
WO2022190787A1 (ja) | ステアリングの操向部材 | |
US20150128756A1 (en) | Bicycle handlebar | |
TWM665446U (zh) | 公路跑車車把結構 | |
JPH01275292A (ja) | 二輪車両の手動操作レバー | |
US12202569B2 (en) | Vibration absorbing handlebar of bicycle | |
US20240308615A1 (en) | Ergonomic bicycle handlebar and cycling systems | |
CN209225328U (zh) | 车手改良结构 | |
JP7617768B2 (ja) | バーハンドル装置 | |
TWI579193B (zh) | 副把手型自行車換檔機構的控制桿和致動裝置與系統 | |
CN203450301U (zh) | 煞车把手 | |
JP2017007403A (ja) | 自転車用ドロップハンドル | |
TWM526533U (zh) | 自行車控制裝置 | |
JP3167652U (ja) | 自転車 | |
JP3099720U (ja) | ユニバーサルジョイントを使った、前輪が1輪の自転車及びオートバイの、前輪操舵のための装置 | |
TWM591950U (zh) | 自行車彎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