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40713B - 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資源管理系統及工作負載調度裝置 - Google Patents
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資源管理系統及工作負載調度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40713B TWI740713B TW109139262A TW109139262A TWI740713B TW I740713 B TWI740713 B TW I740713B TW 109139262 A TW109139262 A TW 109139262A TW 109139262 A TW109139262 A TW 109139262A TW I740713 B TWI740713 B TW I74071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ice
- network
- slice
- resources
- resour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2—Collecting or measuring resource availability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8—Architecture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1—Prioritising resource allocation or reservation reques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3—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usage predi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2—Traffic simulation tools or mod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3—Application awa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提出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資源管理系統及工作負載調度裝置。在方法中,接收相關於終端裝置的應用類型的服務需求。依據服務需求取得終端裝置的監控報告。監控報告相關於終端裝置使用無線電資源的情況。基於服務需求所需要的切片資源及監控報告分析無線電接取網路對應的切片資源的使用狀況,並據以預測切片資源的預測配置結果。切片資源是透過網路切片所劃分的資源。依據預測配置結果配置服務需求所需要的切片資源,並據以傳送對應的設定組態至無線電接取網路。設定組態用於調整切片資源。藉此,可滿足服務與當前狀況的需求。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網路切片(Network slicing)的資源管理方法、資源管理系統及工作負載調度裝置。
網路切片是第五代(5G)行動通訊的關鍵功能。網路切片是一種邏輯網路,並包括一組網路功能以及相應的網路資源,以支持某種服務需求。網路功能可分為虛擬網路功能(Virtual Network Function,VNF)和實體網路功能(Physical Network Function,PNF),網路功能須運用的資源包括運算處理器(例如,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圖形處理單元(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GPU)、以及儲存裝置,並利用無線電資源(radio resource)與終端用戶雙向傳輸資訊內容。
依據不同服務型態的需求,網路切片可分為四種情境,其包括:增強型行動寬頻通訊(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針對超寬頻、高速、大流量等應用;超可靠度和低延遲通訊(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針對遠端控制、自動駕駛、遠距醫療等需極低延遲、極高準確定的應用;大規模機器型通訊(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適用於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IoT),例如針對工廠、城市等大量機械裝置連網應用;車聯萬物(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針對車聯網應用。
過去的網路基礎架構採用固定佈建方式,將具備全功能的設備設置在固定的地方。然而,並非所有設置地方及所提供的服務需要時常滿載。這筆龐大的設備費用,若沒有有效利用,徒增建制與維護成本。
網路功能虛擬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是達成網路切片的工具之一,其優點是可以依據所欲提供服務的特性及地點,靈活、動態、且快速地將所需的網路資源與無線資源配置在集中式/雲端/區域的通用處理器/伺服器上,進而大幅減少設備成本,且可即時滿足客戶使用需求。
除了將網路功能虛擬化及雲端化,為了增加各設備商之間的互通性,還需要訂定標準的介面規範。而從網路運營商的角度而言,甚至需要自動化的管理平台、以及可動態設定各種客制化的服務。開放無線電接取網路(Open-Radio Access Network,O-RAN)聯盟(Alliance)便是由運營商為主的聯盟,並號召設備商加入,以共同訂定開放介面與自動且智能的網路管理架構。請參照圖1是O-RAN架構的示意圖。O-RAN聯盟所提出的架構包含以下功能塊以及其所支援的功能:服務管理與編排(Service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SMO、非即時接取網智能控制器(Non-real-time Radio Access Network Intelligent Controller,non-RT RIC)RIC1、近即時接取網智能控制器(Near-real-time Radio Access Network Intelligent Controller,near-RT RIC)RIC2、O-RAN集中單元(O-RAN Central Unit)O-CU、O-RAN分散單元(O-RAN Distributed Unit)O-DU、及O-RAN射頻單元(O-RAN Radio Unit)O-RU。
服務管理與編排SMO提供O1介面I1及O2介面I2,其中O1介面I1是用於連接各個被管理元件的介面,並針對錯誤(故障)、組態、會計、效能、安全管理(Fault,Configuration,Accounting,Performance,Fault Management,FCAPS Management),且可蒐集效能資料接取網及使用者的效能資料;O2介面I2是用於連接與O-RAN雲端平台(O-RAN Cloud)O-Cloud的介面,並用以編排雲端平台資源。
非即時接取網智能控制器RIC1提供A1介面(A1 interface)I3,其中A1介面I3是用於連接近即時接取網智能控制器RIC2的介面。非即時接取網智能控制器RIC1應用A1方針(policy)。A1方針用以訂定方針並由A1介面I3傳給近即時接取網智能控制器RIC2,且方針包括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使用體驗(Quality of Experience,QoE)及流量導向(Traffic Steering)。非即時接取網智能控制器RIC1更可訓練機器學習模型(Machine Learning model,ML model),執行機器學習模型,或將機器學習模型配置到近即時接取網智能控制器RIC2。
近即時接取網智能控制器RIC2執行機器學習模型並提供E2介面(E2 interface)I4。E2介面I4是用於連接O-RAN集中單元O-CU和O-RAN分散單元O-DU的介面,並用以蒐集、分析、監測來自O-RAN集中單元O-CU及O-RAN分散單元O-DU的網路資訊及用戶資訊,且控制O-RAN集中單元O-CU、O-RAN分散單元O-DU的行為或參數。
O-RAN集中單元O-CU、O-RAN分散單元O-DU、及O-RAN射頻單元O-RU是支援3GPP定義的集中單元、分散單元及射頻單元功能,並支援O1介面I1。O-RAN集中單元O-CU可再分為O-RAN控制單元控制層面(O-RAN Central Unit Control Plane,O-CU-CP)與用戶層面(O-RAN Central Unit User Plane,O-CU-UP)。O-RAN分散單元O-DU與O-RAN射頻單元O-RU支援O-RAN定義的開放前端介面(open-fronthaul interface,OFH interface)I5。
非即時接取網智能控制器RIC1經由A1介面I3提供的功能包括聲明性方針(Declarative policy):其內容包括影響範圍或對象(scope)及方針型態。影響範圍或對象包括用戶編號(UE Id)、用戶群標號(group-UE Id)、網路切片編號(slice Id)、服務品質編號(QoS Id)、及細胞編號(cell Id)。方針型態包括QoS、QoE、及資料導向偏好(traffic steering preference)。其中,QoS內容包括保證串流位元率(guaranteed flow bit rate,GFBR)、最大串流位元率(maximum flow bit rate,MFBR)、偏好等級(priority Level)、及封包延遲額度(packet delay budget,PDB)。QoE內容包括分數(Score)、初始緩衝時間(initial Buffering)、期間緩衝頻率(re-Buffer Freq)、及頓挫率(stall Ratio)。而資料導向偏好內容包括細胞編號列表(cell Id List)、偏好(preference)、及是否為主(primary)細胞。
近即時接取網智能控制器RIC2經由E2介面I4提供的功能包括控制O-RAN集中單元O-CU與O-RAN分散單元O-DU、以及命令性方針(Imperative policy)。
有別於第四代(4G)系統,5G系統的目標是幫助不同客戶類型,提供多樣服務,並在多種傳輸技術及異質網路組成下,能滿足與客戶的契約及用戶的使用體驗。
基於NFV技術,以商用現貨(Commercial off-the-shelf)的硬體,可依裝置種類或應用需求,分配不同的網路切片,並設定適合的網路功能與組態,滿足客戶與用戶需求,又能降低設備成本與營運成本。
核心網路(Core Network)端的網路切片管理(Slice Orchestration and Management)功能主要為建立、設定、變更及刪除網路切片及其VNF資源,屬於非即時的無線資源管理功能。
要有效利用實體網路功能(PNF)與無線電資源(Radio Resource),且應付裝置移動、流量變化、運作狀態、突發狀況等多變的環境,不易事先設計適合的演算法來滿足各種情境。是以自動化方法以及依靠隨時網路分析來即時調整網路組態以滿足需求目標,且有效利用資源,遂成為一值得研發議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資源管理系統及工作負載調度裝置。
本發明實施例的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適用於管理無線電接取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下終端裝置的無線電資源。資源管理方法包括(但不僅限於)下列步驟:接收服務需求。服務需求相關於無線電接取網路下的一台或更多台終端裝置的應用類型。依據服務需求取得終端裝置的監控報告。監控報告相關於終端裝置使用無線電資源的情況。基於服務需求所需要的一個或更多個切片資源及監控報告分析無線電接取網路對應的切片資源的使用狀況,並據以預測切片資源的預測配置結果。切片資源是透過網路切片所劃分的資源。依據預測配置結果配置服務需求所需要的切片資源,並據以傳送對應的設定組態至無線電接取網路。設定組態用於調整切片資源。
本發明實施例的工作負載調度裝置適用於管理無線電接取網路下終端裝置的無線電資源。工作負載調度裝置包括(但不僅限於)通訊收發器及處理器。通訊收發器用以傳送或接收資料。處理器耦接通訊收發器,並經配置用以透過通訊收發器接收服務需求,依據服務需求並透過通訊收發器取得一台或更多台終端裝置的監控報告,基於服務需求所需要的一個或更多個切片資源及監控報告分析無線電接取網路對應的切片資源的使用狀況,並據以預測切片資源的預測配置結果,依據預測配置結果配置服務需求所需要的切片資源,並據以透過通訊收發器傳送對應的設定組態至無線電接取網路。服務需求相關於無線電接取網路下的終端裝置的應用類型。監控報告相關於終端裝置使用無線電資源的情況。切片資源是透過網路切片所劃分的資源。設定組態用於調整切片資源。
本發明實施例的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系統適用於管理無線電接取網路下終端裝置的無線電資源。資源管理系統包括(但不僅限於)網路服務管理裝置及工作負載調度裝置。網路服務管理裝置設於開放無線電接取網路架構中。工作負載調度裝置經配置用以接收服務需求,依據服務需求取得一台或更多台終端裝置的監控報告,基於服務需求所需要的一個或更多個切片資源及監控報告分析無線電接取網路對應的切片資源的使用狀況,並據以預測切片資源的預測配置結果,依據預測配置結果配置服務需求所需要的切片資源,並據以傳送對應的設定組態至無線電接取網路。服務需求相關於無線電接取網路下的終端裝置的應用類型。監控報告相關於終端裝置使用無線電資源的情況。切片資源是透過網路切片所劃分的資源。設定組態用於調整切片資源。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2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系統架構1的示意圖。請 參照圖2,系統架構1包括(但不僅限於)資源管理系統100、應用(application,APP)伺服器30、核心網路40、公眾網路50、基頻單元池(baseband unit pool,BBU pool)60、一台或更多台交換器/閘道70、一台或更多台無線電單元(radio unit)80及一台或更多台終端裝置90。
資源管理系統100包括(但不僅限於)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及網路服務管理裝置20。資源管理系統100可用於網路的錯誤(故障)、組態、會計、效能、及安全(FCAPS)管理,但不僅限於此。
資源管理系統100連接核心網路(core network)40,並進一步控制無線電接取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下的RAN節點(例如,基頻單元池60中的一台或更多台的集中單元61及分散單元62)、交換器/閘道70、無線電單元80及終端裝置90)。
可能是桌上型電腦、各類型伺服器、工作站、或後台主機等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的功能及/或操作可在軟體上實現。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包括(但不僅限於)通訊收發器11、記憶體13及處理器15。
通訊收發器11例如是支援乙太網路(Ethernet)、光纖網路、或電纜等有線網路的收發器(其可能包括(但不僅限於)連接介面、訊號轉換器、通訊協定處理晶片等元件),也可能是支援Wi-Fi、第四代(4G)、第五代(5G)或更後世代行動網路等無線網路的收發器(其可能包括(但不僅限於)天線、數位至類比/類比至數位轉換器、通訊協定處理晶片等元件)。在一實施例中,通訊收發器11用以傳送或接收資料。
記憶體13可以是任何型態的固定或可移動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或類似元件或上述元件的組合。在一實施例中,記憶體13儲存軟體模組(例如,服務需求管理模組131、接取網資料訂閱及接收模組133、分析與預測模組135及資源配置與配置發送模組137),且軟體模組的運作待後續實施例詳述。
處理器15經組態以處理數位信號且執行根據本發明的例示性實施例之程序。處理器15的功能可藉由使用諸如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信號處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晶片、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可程式化單元來實施。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15的功能亦可用獨立電子裝置或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實施,且處理器15之操作亦可用軟體實現。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5可載入並執行記憶體13所儲存的軟體模組,以實現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15負責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的部分或所有操作。
在一實施例中,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更耦接RAN節點(例如,基頻單元池60中的集中單元61及分散單元62),對RAN節點提供訂閱需求、方針(policy)及用於控制RAN節點的設定組態,取得訂閱需求所對應的監控報告(包括事件及對應資料),且其運作待後續實施例詳述。
網路服務管理裝置20耦接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可能是桌上型電腦、各類型伺服器、工作站、或後台主機等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網路服務管理裝置20的功能及/或操作可在軟體上實現。
在一實施例中,網路服務管理裝置20設於開放無線電接取網路(Open-Radio Access Network,O-RAN)架構中,並包括服務管理與編排(Service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SMO)功能,但不以此為限。
需說明的是,在一些實施例中,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及網路服務管理裝置20可能整合成單一裝置,或者其功能分散及/或實現在更多裝置或軟體模組上。
APP伺服器30耦接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網路服務管理裝置20及RAN節點(例如,基頻單元池60中的集中單元61及分散單元62)。在一實施例中,APP伺服器30提供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網頁介面或其他使用者介面,以供使用者管理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所負責的服務及/或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所得到的統計資料(例如,對RAN節點的監控報告或其他數據)。
核心網路40耦接資源管理系統100。核心網路40可能是支援4G、5G或更後世代的核心網路。核心網路40可能包括一台或更多台核心網路實體。例如,家庭訂閱伺服器(Home Subscribe Server,HSS)、行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驗證伺服器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或接取及行動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但不限於此。核心網路40可連接至公眾網路50(例如,網際網路(Internet)或其他網路)。
基頻單元池60連接核心網路40。基頻單元池60中的集中單元61及分散單元62可被統稱為家用演進型節點B(Home Evolved Node B,HeNB)、eNB、次世代節點B(gNB)、基地收發器系統(Base Transceiver System,BTS)、中繼器(relay)、或轉發器(repeater)。在一些實施例中,集中單元61負責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封包資料匯聚通訊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或更上層協定的功能,分散單元62負責無線電連結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體接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及實體(physical,PHY)或其他層的功能,但不以此為限。需說明的是,集中單元61及分散單元62可能是獨立的兩個裝置。
無線電單元80透過交換器/閘道70連接分散單元62。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電單元80負責數位前端(Digital Front End,DFE)及部分實體層功能。
需說明的是,前述基頻單元池60、交換器/閘道70及無線電單元80等RAN節點的實施態樣還有很多種,且可能因支援不同世代的行動網路而改變,本發明實施例不加以限制。
終端設備90可以是移動站、先進移動站(Advanced Mobile Station,AMS)、電話裝置、客戶駐地設備(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車載單元(On-board Unit,OBU)、路側單元(Road Side Unit,RSU)、各類型IoT裝置、自動化機械機構、智慧型家電、或無線感測器等裝置。
以智慧工廠物聯網為例,終端設備90可相關於工廠自動化、製程自動化、人機互動與製造、配送與倉儲、及監控與維護等應用領域。需說明的是,終端設備90的應用領域不限於此。
在一實施例中,終端設備90在無線電單元80的服務範圍內,並據以連線至公眾網路50、其他網路或特定伺服器。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終端設備90可依據其應用類型所需的傳輸率、延遲或連接數量等傳輸特性與需求,區分成eMBB、URLLC及mMTC。以智慧工廠物聯網為例,移動機器人需要低延遲控制及行動性,人機互動與製造需要(非)週期性、雙向通訊及緊急狀態的機器停止,監控與維護需要維運資訊及軟/韌體更新。
在一實施例中,應用網路切片技術。網路切片為虛擬的邏輯網路,並可共用實體的網路元件(例如,集中單元61、分散單元62、及無線電單元80)。在一些實施例中,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可依不同的網路切片所服務的應用需求,配置適當的虛擬網路功能(下文稱為切片資源)。即,依據終端裝置90的應用類型(例如,eMBB、URLLC、mMTC、車用通訊或其組合)劃分一個或更多個切片資源。
舉例而言,圖3A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網路切片的示意圖。請參照圖3A,針對智慧工廠的應用情境,在共用的集中單元61、分散單元62上,可建立eMBB、URLLC及mMTC三個網路切片s1,s2,s3。這些網路切片s1,s2,s3分別具有不同的網路功能,以分別滿足其傳輸率、延遲等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集中單元61負責的交談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1,sm2, sm3功能也依據三個網路切片s1,s2,s3切分,且交談管理sm1,sm2, sm3功能獨立或協同地運作。相似地,各分散單元62負責的無線電資源rr1~rr9功能也可也依據三個網路切片s1,s2,s3切分,且無線電資源rr1~rr9功能獨立或協同地運作。
圖3B是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網路切片的示意圖。請 參照圖3B,針對智慧運輸的應用情境(相關於例如是監視器、交通號誌、行人及交通工具),在共用的集中單元61、分散單元62上,可建立eMBB、URLLC、mMTC及V2X四個網路切片s1~s4。相似地,這些網路切片s1~s4分別具有不同的網路功能,集中單元61切分成交談管理sm1~sm4功能,且各分散單元62切分成無線電資源rr1~rr12。
為了方便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操作流程,以下將舉諸多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系統架構1中各裝置之運作流程。
圖4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資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4,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的處理器150(執行服務需求管理模組131)透過通訊收發器11接收來自網路服務管理裝置20的服務需求(步驟S410)。具體而言,服務需求相關於無線電接取網路下的一台或更多台終端裝置90的應用類型。應用類型例如是相關於eMBB、URLLC、mMTC、車用通訊或其組合。例如,eMBB在廣域覆蓋的情況下,無縫的覆蓋及較高的行動速度是主要需求,且其數據傳輸速率亦須高於現有的數據傳輸速率;而在熱點的應用下,對於行動性的需求較低,但經常需要非常高的數據傳輸量,因此這類終端裝置90的數據傳輸率比廣域覆蓋的終端裝置90還高。又例如,URLLC對於數據傳輸量、延遲和可靠性的要求較為嚴格。再例如,mMTC會連接大量設備,其發送數據量較低且對於傳輸資料延遲有較低需求。
在一實施例中,服務需求相關於一個或更多個目標在對應應用類型下對服務品質的需求。這目標例如是一個或更多個服務流(service flow)、一台或更多台終端裝置、一個或更多個細胞(cell)、一個或更多個切片資源或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服務需求可針對特定型號、類型、服務、數量、事件、或區域內的目標。例如,服務需求包括服務流識別碼、(終端裝置90的)裝置識別碼、(切片資源的)切片識別碼、(集中單元61、分散單元62、交換器/閘道70、及/或無線電單元80的)細胞識別碼、或其組合,並用以指定特定對象。
服務品質相關於傳輸特性與需求限制。例如,最低位元率(例如,影像需求)、最低資料傳輸延遲(例如,裝置控制指令、或緊急通報指令)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服務需求可更包括特定時間點及服務期間長度。此外,在其他實施例中,服務需求可能源自於其他網路管理相關伺服器。
處理器150(執行接取網資料訂閱及接收模組133)透過通訊收發器11並依據服務需求取得相關於一台或更多台終端裝置90的監控報告(步驟S430)。具體而言,監控報告相關於終端裝置90使用無線電資源的情況。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50透過通訊收發器11對無線電接取網路訂閱監控報告(步驟S431)。監控報告包括一筆或更多筆監控項目,且這些監控項目相關於監控對象、資源使用情形、連線數量、流量、及/或事件內容。
監控對象是相關於服務需求對應的對象,其涵蓋範圍包括細胞識別碼、切片識別碼及服務流識別碼。資源使用情形相關於細胞及/或切片的上行(uplink,UL)及/或下行(downlink,DL)所提供的無線電資源(例如,特定實體資源區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連線數量相關於受一個或更多的細胞及/或切片服務的終端裝置90的數量。流量相關於源自及/或前往細胞及/或切片的上行及/或下傳封包的流量。事件內容相關於特定觸發事件。事件例如是特定切片或服務流(例如,URLLC切片s3、或緊急流類型)的流量所增加的流量臨界值。由此可知,監控項目是監控對象對應的資源使用情形、連線數量、流量、及/或事件內容。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50透過通訊收發器11接收來自無線電接取網路回傳監控報告(步驟S433)。這監控報告是基於前述監控項目所統計的資料或事件觸發的偵測結果。例如,涵蓋範圍、一個或更多個細胞所服務的終端裝置90的數量、一個或更多個切片所服務的終端裝置90的數量、此細胞的上行訊務傳送量及/或接收量、此細胞的下行訊務傳送量及/或接收量、此切片的上行訊務傳送量及/或接收量、此切片的下行訊務傳送量及/或接收量、此細胞的上行資源使用量、此細胞的下行資源使用量、此切片的上行資源使用量、此切片的下行資源使用量或事件。事件可以是跨越特定切片或特定服務流所增加的流量臨界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不考慮頻寬/流量限制,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也可能訂閱所有或部分固定的監控項目。在一實施例中,這些監控報告可儲存在記憶體13或其他資料庫。在另一實施例中,監控報告可透過外部傳輸介面輸出到網路狀態的虛擬化應用。
處理器15(執行分析與預測模組135)可基於服務需求所需要的一個或更多個切片資源及監控報告分析無線電接取網路對應的切片資源的使用狀況,並據以預測切片資源的預測配置結果(步驟S450)。具體而言,切片資源是透過網路切片所劃分的資源。例如,圖3A及圖3B所示網路切片s1~s4對應的硬體、軟體功能或無線電資源。假設終端設備90已經組態服務在特定應用類型的網路切片,並使用特定切片資源來通訊。終端裝置90的移動或其他突發狀況(例如,因異常狀況而收到過多回報,災害或損傷的緊急高清視訊調度,臨時對大量裝置下達中止指令,或不同工作時間及不同區域的工作流量與資料型態的變化等)會造成資訊流量變化,並使設定的無線資源數量不足,進而造成自身或其他使用情境的傳輸品質下降。因此,需要有接近即時的分析與反應機制,來避免影響各項應用類型的正常運作。而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可即時監控無線電接取網路的實際情況,並據以快速反應解決手段。
在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5透過推論模型分析及預測。此推論模型是基於機器學習演算法(例如,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遞迴神經網路(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或深度信念網路(Deep Belief Network)等)或其他類型演算法所建構。推論模型的輸入為服務需求及監控報告,且推論模型的輸出為預測配置結果。預測配置結果可相關於需求網路資源量、預期細胞負載(例如,連線數量、資源區塊等)、預測服務品質或其組合。在一實施例中,預測配置結果可更包括服務品質的預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APP伺服器或網路服務管理裝置20可管理(例如,修改、新增、佈建或刪除)推論模型。
在一實施例中,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可對預測配置結果驗證(步驟S460)。處理器15可驗證預測配置結果是否滿足服務需求(步驟S461)。例如,利用儲存於記憶體13或資料庫之歷史監控報告來確認服務需求是否有被滿足。處理器15依據服務需求的驗證結果並透過通訊收發器11提供回饋給網路服務管理裝置20或其他網路管理相關伺服器(步驟S463)。例如,回饋給網路服務管理裝置20的是標示未完成服務需求之通知。又例如,將事件觸發回饋給網路服務管理裝置20。
處理器15(執行資源配置與配置發送模組137)可依據預測配置結果配置服務需求所需要的一個或更多個切片資源,並據以透過通訊收發器11傳送對應的設定組態至無線電接取網路(步驟S470)。具體而言,設定組態用於調整切片資源。例如,處理器15決定設定組態(即,配置的內容)相關於一個或更多個服務流及/或一個或更多個細胞的切片之排程優先順序、一個或更多個服務流及/或一個或更多個細胞中的之資源量、無線電資源區塊之數量、部分頻寬(Bandwidth Part,BWP)之大小、容許訊號強度或容許訊號品質、啟動(active)或不啟動(inactive)(例如,休眠或待機)一個或更多個細胞、或換手臨界值。此設定組態是可供RAN節點RN所用,並據以執行對應操作。例如,改變切片順序、提升/調降資源量、增加部分頻寬的大小、下降容許訊號強度等。
在一實施例中,集中單元61或分散單元62依據設定組態改變特定切片或切換多個切片的無線電資源。舉例而言,圖5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無線電資源配置的示意圖。請參照圖5,依據不同終端裝置90的應用類型的需求特性,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可分別對無線電單元80配置不同的無線資源參數(例如,傳輸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對應於無線電資源的水平軸)與子載波間隔(Subcarrier Spacing,SCS)(對應於無線電資源的垂直軸)、以及無線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s)的數量)給不同切片。即,配置不同切片資源給不同應用類型。
以下再舉不同應用情境說明。在一實施例中,服務需求相關於一個或多個目標(例如,特定服務流、終端裝置90、細胞及/或切片)在對應應用類型下對服務品質(例如,最小最低位元率、最低資料傳輸延遲等)的需求。例如,針對調整/增加在特定區域中的部份相機的影像解析度的應用情境。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可對無線電接取網路中指定的目標訂閱對應的監控項目(例如,各切片的上行實體資源區塊(PRB)使用量、各切片的上行訊務流量、各切片的連線數量、各切片的QoS等級等),並據以取得對應監控報告。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可將前述監控報告及服務需求(例如,最低位元率)作為推論模型的輸入,並據以輸出預測配置結果(例如,分配給各切片的上行PRB、各切片的最大可連接數量等)。而處理器15所產生的配置是關於,將這目標的設定滿足服務品質的需求。例如,根據特定格式(以符合所欲控制的RAN節點RN)設定組態是設定各切片的上行PRB數量及最大可連接數量(即,容許數量)。值得注意的是,若某一切片的當前連接數量大於最大可連接數量,則設定組態可以是換手決定(例如,在此切片中特定裝置識別碼的最低訊號強度)。此外,針對服務品質的需求,若服務需求所要求的連線數量大於最大可連接數量或要求的上行PRB數量大於系統最大允許PRB數量,則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可回饋不滿足需求的內容給網路服務管理裝置20。
在另一實施例中,服務需求相關於一個或更多個切片在緊急作業下的通報上傳限制。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可對特定目標訂閱事件內容。此事件內容例如是特定切片識別碼及特定時間內上傳緊急訊號所增加的臨界值。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可能接收相關於指定事件內容被觸發的監控報告。例如,監控報告包括切片識別碼、事件、上傳緊急訊號的數量及細胞識別碼。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可將前述監控報告及服務需求作為推論模型的輸入,並據以輸出相關於例如是用於緊急中止操作的指定切片的預測下行PRB及其他切片的下行PRB。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可進一步作出設定那些切片所提供的下行無線電資源的設定組態。另一方面,工作負載調度裝置10可回饋事件觸發的內容給網路服務管理裝置20。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實施例的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資源管理系統及工作負載調度裝置中,依據應用類型相關的服務需求訂閱並取得當前使用無線電資源的監控報告,分析並預測關於切片資源的配置,並據以提供對應的設定組態給無線電接取網路節點。藉此,可依據不同應用類型的需求,並因應於即時變化的狀況,快速提供合適的設定組態,從而滿足服務或狀況的需求。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SMO:服務管理與編排
RIC1:非即時接取網智能控制器
RIC2:近即時接取網智能控制器
I1:O1介面
I2:O2介面
I3:A1介面
I4:E2介面
I5:開放前端介面
O-Cloud:O-RAN雲端平台
O-CU:O-RAN集中單元
O-DU:O-RAN分散單元
O-RU:O-RAN無線電單元
100:資源管理系統
10:工作負載調度裝置
11:通訊收發器
13:記憶體
131:服務需求管理模組
133:接取網資料訂閱及接收模組
135:分析與預測模組
137:資源配置與配置發送模組
15:處理器
20:網路服務管理裝置
30:APP伺服器
40:核心網路
50:公眾網路
60:基頻單元池
61:集中單元
62:分散單元
70:交換器/閘道
80:無線電單元
90:終端裝置
s1:eMBB切片
s2:IoT切片
s3:URLLC切片
s4:V2X切片
sm1~sm4:交談管理
rr1~rr12:無線電資源
RN:RAN節點
S410~S470:步驟
圖1是O-RAN架構的示意圖。
圖2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系統架構的示意圖。
圖3A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網路切片的示意圖。
圖3B是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網路切片的示意圖。
圖4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資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圖。
圖5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無線電資源配置的示意圖。
10:工作負載調度裝置
20:網路服務管理裝置
RN:無線電接取網路節點
S410~S470:步驟
Claims (17)
- 一種網路切片(network slicing)的資源管理方法,適用於管理無線電接取網路(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下終端裝置的無線電資源,該資源管理方法包括: 接收一服務需求,其中該服務需求相關於一無線電接取網路下的至少一終端裝置的應用類型; 依據該服務需求取得該至少一終端裝置的監控報告,其中該監控報告相關於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使用無線電資源的情況; 基於該服務需求所需要的至少一切片資源及該監控報告分析該無線電接取網路對應的該至少一切片資源的使用狀況,並據以預測該至少一切片資源的預測配置結果,其中該至少一切片資源是透過網路切片所劃分的資源;以及 依據該預測配置結果配置該服務需求所需要的至少一切片資源,並據以傳送對應的設定組態至該無線電接取網路,其中該設定組態用於調整該至少一切片資源。
- 如請求項1所述的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其中依據該預測配置結果配置該服務需求所需要的該至少一切片資源的步驟之後,更包括: 驗證該預測配置結果是否滿足該服務需求;以及 依據該服務需求的驗證結果提供一回饋,其中該服務需求是來自一開放無線電接取網路(Open-Radio Access Network,O-RAN) 架構中的一網路服務管理器,且該回饋是提供給該網路服務管理器。
- 如請求項1所述的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其中依據該服務需求取得該至少一終端裝置的監控報告的步驟包括: 對該無線電接取網路訂閱該監控報告,其中該監控報告包括至少一監控項目,且該至少一監控項目相關於監控對象、資源使用情形、連線數量、流量、及事件內容中的至少一者。
- 如請求項1所述的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更包括: 依據該至少一終端裝置的應用類型劃分該至少一切片資源,其中該應用類型包括增強型行動寬頻通訊(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可靠度和低延遲通訊(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大規模機器型通訊(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車用通訊或其組合。
- 如請求項1所述的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其中基於該服務需求所需要的至少一切片資源及該監控報告分析該無線電接取網路對應的該至少一切片資源的使用狀況並據以預測該至少一切片資源的預測配置結果的步驟包括: 透過一推論模型分析及預測,其中該推論模型是基於一機器學習演算法所建構,該推論模型的輸入為該服務需求及該監控報告,該推論模型的輸出為該預測配置結果,且該預測配置結果相關於需求網路資源量、預期細胞負載、預測服務品質或其組合。
- 如請求項1所述的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其中該服務需求相關於至少一目標在對應該應用類型下對一服務品質的需求,該至少一目標是至少一服務流(service flow)、該至少一終端裝置、至少一細胞(cell)、至少一切片或其組合,且依據該預測配置結果配置該服務需求所需要的至少一切片資源的步驟包括: 將至少一該目標的設定滿足該服務品質的需求。
- 如請求項6所述的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其中該預測配置結果相關於一該切片的連線數量大於其容許數量,且依據該預測配置結果配置該服務需求所需要的該至少一切片資源的步驟包括: 決定該設定組態相關於至少一該服務流及至少一該細胞中的至少一者的切片之排程優先順序、至少一該服務流及至少一該細胞中的至少一者的之資源量、無線電資源區塊之數量、部分頻寬(Bandwidth Part,BWP)之大小、容許訊號強度或容許訊號品質、啟動(active)或不啟動(inactive)至少一該細胞、或換手臨界值。
- 如請求項1所述的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其中該服務需求相關於至少一切片在緊急作業下的通報上傳限制,且依據該預測配置結果配置該服務需求所需要的該至少一切片資源的步驟包括: 設定該至少一切片所提供的下行無線電資源。
- 一種工作負載調度裝置,適用於管理無線電接取網路下終端裝置的無線電資源,並包括: 一通訊收發器,傳送或接收資料;以及 一處理器,耦接該通訊收發器,並經配置用以執行: 透過該通訊收發器接收一服務需求,其中該服務需求相關於一無線電接取網路下的至少一終端裝置的應用類型; 依據該服務需求並透過該通訊收發器取得該至少一終端裝置的監控報告,其中該監控報告相關於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使用無線電資源的情況; 基於該服務需求所需要的至少一切片資源及該監控報告分析該無線電接取網路對應的該至少一切片資源的使用狀況,並據以預測該至少一切片資源的預測配置結果,其中該至少一切片資源是透過網路切片所劃分的資源;以及 依據該預測配置結果配置該服務需求所需要的至少一切片資源,並據以透過該通訊收發器傳送對應的設定組態至該無線電接取網路,其中該設定組態用於調整該至少一切片資源。
- 如請求項9所述的工作負載調度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經配置用以: 驗證該預測配置結果是否滿足該服務需求;以及 依據該服務需求的驗證結果並透過該通訊收發器提供一回饋,其中該服務需求是來自一開放無線電接取網路架構中的一網路服務管理器,且該回饋是提供給該網路服務管理器。
- 如請求項9所述的工作負載調度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經配置用以: 透過該通訊收發器對該無線電接取網路訂閱該監控報告,其中該監控報告包括至少一監控項目,且該至少一監控項目相關於監控對象、資源使用情形、連線數量、流量、及事件內容中的至少一者。
- 如請求項9所述的工作負載調度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經配置用以: 依據該至少一終端裝置的應用類型劃分該至少一切片資源,其中該應用類型包括增強型行動寬頻通訊、超可靠度和低延遲通訊、大規模機器型通訊、車用通訊或其組合。
- 如請求項9所述的工作負載調度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經配置用以: 透過一推論模型分析及預測,其中該推論模型是基於一機器學習演算法所建構,該推論模型的輸入為該服務需求及該監控報告,該推論模型的輸出為該預測配置結果,且該預測配置結果相關於需求網路資源量、預期細胞負載、預測服務品質或其組合。
- 如請求項9所述的工作負載調度裝置,其中該服務需求相關於至少一目標在對應該應用類型下對一服務品質的需求,該至少一目標是至少一服務、該至少一終端裝置、至少一細胞、至少一切片或其組合,且該處理器更經配置用以: 將至少一該目標的設定滿足該服務品質的需求。
-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工作負載調度裝置,其中該預測配置結果相關於一該切片的連線數量大於其容許數量,且該處理器更經配置用以: 決定該設定組態相關於至少一該服務流及至少一該細胞中的至少一者的切片之排程優先順序、至少一該服務流及至少一該細胞中的至少一者的之資源量、無線電資源區塊之數量、部分頻寬之大小、容許訊號強度或容許訊號品質、啟動或不啟動至少一該細胞、或換手臨界值。
- 如請求項9所述的工作負載調度裝置,其中該服務需求相關於至少一切片在緊急作業下的通報上傳限制,且該處理器更經配置用以: 設定該至少一切片所提供的下行無線電資源。
- 一種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系統,適用於管理無線電接取網路下終端裝置的無線電資源,並包括: 一網路服務管理裝置,設於一開放無線電接取網路架構中;以及 一工作負載調度裝置,經配置用以: 接收來自該網路服務管理裝置的一服務需求,其中該服務需求相關於一無線電接取網路下的至少一終端裝置的應用類型; 依據該服務需求取得該至少一終端裝置的監控報告,其中該監控報告相關於該至少一終端裝置使用無線電資源的情況; 基於該服務需求所需要的至少一切片資源及該監控報告分析該無線電接取網路對應的該至少一切片資源的使用狀況,並據以預測該至少一切片資源的預測配置結果,其中該至少一切片資源是透過網路切片所劃分的資源;以及 依據該預測配置結果配置該服務需求所需要的至少一切片資源,並據以傳送對應的設定組態至該無線電接取網路,其中該設定組態用於調整該至少一切片資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39262A TWI740713B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資源管理系統及工作負載調度裝置 |
EP20216804.3A EP4002781A1 (en) | 2020-11-11 | 2020-12-23 |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workload scheduling apparatus for network slicing |
US17/134,212 US11451984B2 (en) | 2020-11-11 | 2020-12-25 |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workload scheduling apparatus for network slicing |
JP2020216342A JP7100109B2 (ja) | 2020-11-11 | 2020-12-25 | ネットワークスライシングのためのリソース管理方法、リソース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ワークロード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139262A TWI740713B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資源管理系統及工作負載調度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40713B true TWI740713B (zh) | 2021-09-21 |
TW202220465A TW202220465A (zh) | 2022-05-16 |
Family
ID=73856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139262A TWI740713B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資源管理系統及工作負載調度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51984B2 (zh) |
EP (1) | EP4002781A1 (zh) |
JP (1) | JP7100109B2 (zh) |
TW (1) | TWI740713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87095B (zh) * | 2022-03-09 | 2022-12-11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調整無線接取網路資源的方法、裝置及相關無線接取網路 |
TWI800297B (zh) * | 2022-03-09 | 2023-04-21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人工智慧計劃方法及實時網路智慧控制器 |
TWI819874B (zh) * | 2022-11-01 | 2023-10-21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網路管理方法及網路實體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516634B2 (en) * | 2020-09-29 | 2022-11-29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Methods and system for robust service architecture for vehicle-to-everything communications |
CN115426716B (zh) * | 2022-08-18 | 2024-07-26 |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切片资源分析、选择方法、装置、网元及接纳控制设备 |
WO2024043920A1 (en) * | 2022-08-25 | 2024-02-29 | Rakuten Symphony Singapore Pte. Ltd. | O-cloud node uncordon |
WO2024043918A1 (en) * | 2022-08-25 | 2024-02-29 | Rakuten Symphony Singapore Pte.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loud resource optimization policy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TWI815625B (zh) * | 2022-08-25 | 2023-09-1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無線存取網路控制裝置及方法 |
CN115967629B (zh) * | 2022-12-19 | 2023-11-03 | 众芯汉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5g通信网络切片划分的数据通信系统 |
WO2024144758A1 (en) * | 2022-12-27 | 2024-07-04 | Rakuten Mobile, Inc. | Intent based optimization of ran and o-cloud resources in smo o-ran framework |
CN117082626B (zh) * | 2023-07-26 | 2024-03-26 | 北京交通大学 | 列车无线通信网络的业务复用切片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
JP7367257B1 (ja) * | 2023-07-26 | 2023-10-23 | 株式会社インターネットイニシアティブ | 通信管理装置および通信管理方法 |
US12095620B1 (en) * | 2023-09-05 | 2024-09-17 | Dell Products L.P. | 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device management using machine learning |
US12120524B1 (en) | 2023-11-10 | 2024-10-15 | T-Mobile Usa, Inc. | Radio exposure function fo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US12022383B1 (en) * | 2023-11-10 | 2024-06-25 | T-Mobile Usa, Inc. | Radio exposure function for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00262A (zh) * | 2018-12-17 | 2019-04-09 | 东南大学 | Urllc传输网络切片中资源自配置和自优化方法及装置 |
WO2019068251A1 (en) * | 2017-10-06 | 2019-04-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ETWORK TRENCH MANAGEMENT AND ASSOCIATED SERVICES |
US20190123963A1 (en) * | 2016-06-16 | 2019-04-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esources of network slice |
US10454836B2 (en) * | 2016-11-01 | 2019-10-22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apting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CN111884868A (zh) * | 2020-09-07 | 2020-11-0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网络切片预约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644955B2 (en) | 2015-08-21 | 2020-05-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licing |
US10425830B2 (en) * | 2015-09-07 | 2019-09-24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osing network component configurations |
WO2017044151A1 (en) | 2015-09-11 | 2017-03-16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ir interface slicing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9775045B2 (en) | 2015-09-11 | 2017-09-26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licing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06657194B (zh) | 2015-11-02 | 2020-05-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片能力开放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0129108B2 (en) | 2015-11-13 | 2018-11-1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 for network slicing |
US10536946B2 (en) | 2015-12-08 | 2020-01-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network slicing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
EP3437354B1 (en) * | 2016-03-31 | 2022-03-23 | NEC Corporation | Sdn-bas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viding tdd radio access network services |
CN116113014A (zh) | 2016-04-23 | 2023-05-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接入网切片的生成方法、无线接入网及切片管理器 |
JP2019524031A (ja) * | 2016-06-15 | 2019-08-29 | コンヴィーダ ワイヤレス, エルエルシー | 次世代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プロシージャ |
US10411964B2 (en) | 2016-09-09 | 2019-09-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slicing |
US10349324B2 (en) * | 2016-11-03 | 2019-07-09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User equipment, access node and slice-based handover method thereof |
US10856183B2 (en) * | 2016-11-10 | 2020-12-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slice service provisioning |
CN108235434B (zh) | 2016-12-22 | 2021-11-02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切片无线频谱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8270823B (zh) * | 2016-12-30 | 2022-02-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提供方法、装置和系统 |
EP3576466B1 (en) * | 2017-03-01 | 2021-10-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US10986516B2 (en) | 2017-03-10 | 2021-04-2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of network policy optimization |
CN108632945B (zh) * | 2017-03-20 | 2020-1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片选择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
EP3595366B1 (en) * | 2017-03-28 | 2021-11-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
US10178646B2 (en) | 2017-04-12 | 2019-01-08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lice managemen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CN106954267B (zh) | 2017-04-14 | 2019-11-22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切片的资源管理方法 |
WO2019059673A1 (ko) * | 2017-09-20 | 2019-03-2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10797894B2 (en) * | 2017-12-28 | 2020-10-06 | Ofinno, Llc | Service type and device type-based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
US10530645B2 (en) * | 2018-06-02 | 2020-01-07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lized and virtu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
DE112019002913T5 (de) * | 2018-06-08 | 2021-03-04 | Intel Corporation | Verwaltung von zuweisungen bevorzugter kanäle zwischendrahtloskommunikationsbändern |
US11076318B2 (en) * | 2018-06-20 | 2021-07-27 | Apple Inc. | Vehicle-to-Everything (V2X) communication authorization in Fifth Generation (5G) systems |
CN110662261B (zh) * | 2018-06-30 | 2022-06-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片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US10728954B2 (en) | 2018-08-07 | 2020-07-28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utomated network design and traffic steering |
WO2020046017A1 (en) * | 2018-08-29 | 2020-03-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power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2545909B1 (ko) * | 2018-09-17 | 2023-06-20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서비스 품질 기능을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CN109040322B (zh) * | 2018-10-08 | 2021-05-11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车辆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
US11711267B2 (en) * | 2019-02-25 | 2023-07-25 | Intel Corporation | 5G network slicing with distributed ledger traceability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inferencing |
CA3080572A1 (en) * | 2019-05-06 | 2020-11-06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 asymmetric services |
US11601819B2 (en) * | 2019-07-19 | 2023-03-07 | Intel Corporation | Orchestr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E2E network slices across 3GPP core network and ORAN |
US11706833B2 (en) * | 2019-07-30 | 2023-07-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n-demand 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 |
US11184417B2 (en) * | 2019-10-08 | 2021-11-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network assistance for traffic handling in downlink streaming |
US11963247B2 (en) * | 2019-11-07 | 2024-04-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ndling slice limitations |
US11570652B2 (en) * | 2020-05-19 | 2023-01-31 | T-Mobile Usa, Inc. | Bandwidth part configuration for network slicing |
CN111867103B (zh) * | 2020-06-28 | 2023-06-16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联合用户配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11-11 TW TW109139262A patent/TWI740713B/zh active
- 2020-12-23 EP EP20216804.3A patent/EP4002781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0-12-25 JP JP2020216342A patent/JP7100109B2/ja active Active
- 2020-12-25 US US17/134,212 patent/US1145198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90123963A1 (en) * | 2016-06-16 | 2019-04-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esources of network slice |
US10454836B2 (en) * | 2016-11-01 | 2019-10-22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apting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WO2019068251A1 (en) * | 2017-10-06 | 2019-04-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ETWORK TRENCH MANAGEMENT AND ASSOCIATED SERVICES |
CN109600262A (zh) * | 2018-12-17 | 2019-04-09 | 东南大学 | Urllc传输网络切片中资源自配置和自优化方法及装置 |
CN111884868A (zh) * | 2020-09-07 | 2020-11-0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网络切片预约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87095B (zh) * | 2022-03-09 | 2022-12-11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調整無線接取網路資源的方法、裝置及相關無線接取網路 |
TWI800297B (zh) * | 2022-03-09 | 2023-04-21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人工智慧計劃方法及實時網路智慧控制器 |
TWI819874B (zh) * | 2022-11-01 | 2023-10-21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網路管理方法及網路實體 |
US12015564B2 (en) | 2022-11-01 | 2024-06-18 | Wistron Corporation |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and network entit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451984B2 (en) | 2022-09-20 |
TW202220465A (zh) | 2022-05-16 |
US20220150723A1 (en) | 2022-05-12 |
JP2022077481A (ja) | 2022-05-23 |
JP7100109B2 (ja) | 2022-07-12 |
EP4002781A1 (en) | 2022-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40713B (zh) | 網路切片的資源管理方法、資源管理系統及工作負載調度裝置 | |
US10313943B2 (en) | Dynamic steering of traffic across radio access networks | |
CN113595766B (zh)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
JP6585136B2 (ja) | 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シグナリング異常の検知および緩和 | |
CN107005431B (zh) | 更改基于服务的数据平面配置的系统和方法 | |
US10178593B2 (en) | Self-organizing 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 | |
US20160014787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 |
US10542476B2 (en) | Selecting communication paths for application server queries of devices | |
US11929938B2 (en) | Evaluating overall network resource congestion before scaling a network slice | |
US9860788B2 (en) | Reconfiguring mobile services based on shared control signaling load information | |
CN105308999A (zh) | 一种灵敏无线接入网的方法及系统 | |
WO2013013237A1 (en) | Ran analytics, control and tuning via multi-protocol, multi-domain, and multi-rat analysis | |
JP2022532748A (ja) | 情報の提供 | |
US1213741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22159400A1 (en) | Quality of service monitoring in integrated cellular time sensitive bridged network | |
US1205803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tics backed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failure detec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 |
CN114401531B (zh) |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
Zolanvari | SDN for 5G | |
US20240334240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WO2024255570A1 (zh) |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
WO2024209246A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locating fronthaul network resources based on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requests | |
WO2023209557A1 (en) | Intent based automation for predictive route performance | |
Guolei et al. | A Method of Multiple Nodes Sensed Dynamically for Intelligent Domestic Internet of Th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