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738667B -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8667B
TWI738667B TW105130385A TW105130385A TWI738667B TW I738667 B TWI738667 B TW I738667B TW 105130385 A TW105130385 A TW 105130385A TW 105130385 A TW105130385 A TW 105130385A TW I738667 B TWI738667 B TW I7386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ase
electrical connector
fixing member
insul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0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813217A (zh
Inventor
陳明慶
Original Assignee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30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866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3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3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8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866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種電連接器,其固定於印刷電路板上,所述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中部的複數導電端子和固定於所述絕緣本體兩端的固定件,所述導電端子包括複數信號端子及複數電源端子,所述固定件包括複數電源觸點,所述電源觸點與所述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導電端子也與所述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固定件與所述導電端子通過所述印刷電路板實現電性連接以形成整體電源端子。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中國大陸發明專利申請公開第CN105633673A號揭示的板對板連接器組合,包括一插座連接器及一插頭連接器,所述插座連接器包括第一絕緣本體、信號端子及電源端子;所述插頭連接器包括第二絕緣本體、信號端子及電源端子;所述電源端子為位於所述第一、第二絕緣本體的兩端的端部側端子。 當所述板對板連接器組合需要比較大的電流時,兩端的端部側端子便無法承受巨大的電流。
是以,實有必要提供設計一種新的電連接器及其組合以克服上述問題。
本發明目的在於: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通過較大電流的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本發明之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電連接器,其固定於印刷電路板上,所述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中部的複數導電端子和固定於所述絕緣本體兩端的固定件,所述導電端子包括複數信號端子及複數電源端子,所述固定件包括複數電源觸點,所述電源觸點與所述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導電端子也與所述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固定件與所述導電端子通過所述印刷電路板實現電性連接以形成整體電源端子。
進一步的,所述絕緣本體包括有相互平行的兩側牆、連接兩側牆兩端的兩端牆、與兩側牆和兩端牆垂直相連的底牆及由所述側牆、端牆及底牆圍設成收容空間。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件通過一體成型的方式固定於所述絕緣本體 的兩端,所述導電端子通過組裝的方式插入絕緣本體。
進一步的,所述導電端子與所述固定件通過一體成型的方式成型於所述絕緣本體內。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延伸形成的兩固持部,所述電源觸點自所述基部和所述兩固持部中的至少一者的下邊緣彎折形成。
進一步的,所述基部包括豎直的平板狀基體、自所述基體的上邊緣向外延伸形成的定位部及自所述基體的下邊緣向外彎折形成的所述電源觸點,所述固持部包括兩臂部、自所述兩臂部的上邊緣向內彎折延伸形成的固持臂及自所述兩臂部的下邊緣向外彎折延伸形成的所述電源觸點。
進一步的,所述基部包括豎直的平板狀基體、自所述基體的上邊緣的兩端延伸形成的定位部、自所述基體的上邊緣的中部彎折向上形成的電源觸點及自所述基體的下邊緣向內彎折形成的底安裝部,所述固持部包括兩臂部及自所述兩臂部的上邊緣向上延伸形成的固持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還可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組合,其包括第一電連接器及與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對接的第二電連接器,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固定於所述第一印刷電路板,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包括第一絕緣本體及固持於所述第一絕緣本體中部的複數第一導電端子和固定於所述第一絕緣本體兩端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導電端子包括複數第一信號端子及複數第一電源端子,所述第二電連接器固定於所述第二印刷電路板,所述第二電連接器包括第二絕緣本體及固持於所述第二絕緣本體中部的複數第二導電端子和固定於所述第二絕緣本體兩端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導電端子包括複數第二信號端子及複數第二電源端子,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複數第一電源觸點,所述第一電源觸點與所述第一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第一電源端子也與所述第一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第一固定件與所述第一電源端子通過所述第一印刷電路板實現電性連接以形成第一整體電源端子,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複數第二電源觸點,所述第二電源觸點與所述第二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電源端子也與所述第二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第二固定件與所述第二導電端子通過所述第二印刷電路板實現電性連接以形成第二整體電源端子。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通過一體成型的方式固定於所述第一 絕緣本體的兩端,所述第一導電端子通過組裝的方式插入第一絕緣本體,所述第二導電端子與所述第二固定件通過一體成型的方式成型於所述第二絕緣本體內,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別包括豎直的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兩端彎折延伸形成的兩固持部,所述第一電源觸點及所述第二電源觸點分別自所述基部和所述兩固持部中的至少一者的下邊緣彎折形成,所述第一固定件與所述第二固定件對接,所述第一電源端子與所述第二電源端子對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基部包括豎直的平板狀第一基體、自所述第一基體的上邊緣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定位部及自所述第一基體的下邊緣向外彎折形成的第一電源觸點,所述第一固持部包括兩第一臂部、自所述兩第一臂部的上邊緣向內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固持臂及自所述兩第一臂部的下邊緣向外彎折延伸形成的所述第一電源觸點,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基部包括豎直的平板狀第二基體、自所述第二基體的上邊緣的兩端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定位部及自所述第二基體的上邊緣的中部彎折向上形成的第二電源觸點,所述第二固持部包括兩第二臂部及自所述兩第二臂部的上邊緣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固持臂,所述第一固定件與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基部分別設有相互卡扣配合的卡扣裝置。
與先前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將所述電源端子與固定件通過電路板實現電性連接形成共同的整體電源端子,使得電連接器組合可以承受更大的電流。
100:電連接器組合
1:第一電連接器
11:第一絕緣本體
110:第一收容空間
111:第一側牆
1110:第一收容腔
112:第一端牆
113:第一導電端子
114:凸台
12:第一電源焊接部
1120:第一電源端子
1201:第一電源焊接部
121:第一信號端子
1211:第一信號焊接部
13:第一固定件
131:第一基部
1310:卡扣孔
1311:第一基體
1312:第一定位部
1313:第一電源觸點
1314:長觸腳
1215:連接部
132:第一固持部
1321:第一臂部
1322:第一固持臂
15:第一整體電源端子
2:第二電連接器
21:第二絕緣本體
210:第二收容空間
211:第二側牆
2110:第二收容腔
212:第二端牆
213:第二底牆
22:第二導電端子
220:第二電源端子
2201:第二電源焊接部
221:第二信號端子
2211:第二信號焊接部
23:第二固定件
2301:卡扣塊
231:第二基部
2311:第二基體
2312:第二定位部
2313:第二電源觸點
2314:底安裝部
232:第二固持部
2321:第二臂部
2322:第二固持臂
2323:凸起
25:第二整體電源端子
3:第一印刷電路板
31:第一電源導電片
32:第一信號導電片
4:第二印刷電路板
41:第二電源導電片
42:第二信號導電片
第一圖係本發明電連接器組合的立體組合圖,其展示了第一電連接器與第二電連接器對接後的立體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的第一電連接器與第二電連接器對接前的立體圖。
第三圖係第二圖所示的另一角度視圖。
第四圖係本發明第一電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
第五圖係第四圖的另一角度視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第二電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
第七圖係第六圖的另一角度視圖。
第八圖係本發明第一電連接器與第一印刷電路板的立體組合圖。
第九圖係本發明第二電連接器與第二印刷電路板的立體組合圖。
第十圖係第一圖所示的電連接器組合與第一印刷電路板及第二印刷電路板組合後主視圖。
第十一圖係第一圖所示的電連接器組合與第一印刷電路板及第二印刷電路板組合後右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來詳細說明本發明電連接器組合100的具體結構。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十一圖,一種電連接器組合100,包括固定於第一印刷電路板3上的第一電連接器1及與第一電連接器1對接的固定於第二印刷電路板4上的第二電連接器2。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包括第一絕緣本體11及固持於第一絕緣本體11內的複數第一導電端子12和第一固定件13。第一導電端子12包括第一電源端子120及第一信號端子121。所述第一電源端子120的寬度大於所述第一信號端子121的寬度。所述第二電連接器2包括第二絕緣本體21及固持於第二絕緣本體21內的第二導電端子22和第二固定件23。第二導電端子22包括第二電源端子220及第二信號端子221。所述第二電源端子120的寬度大於所述第二信號端子121的寬度。
請參閱第一圖至第五圖,第一絕緣本體11包括相互平行的兩第一側牆111、連接兩第一側牆111兩端的兩第一端牆112、與兩第一側牆111和兩第一端牆112垂直相連的第一底牆113及於第一底牆113內壁凸伸的凸台114。 所述兩第一側牆111、兩第一端牆112及第一底牆113圍設成一用以收容第二電連接器2的第一收容空間110。所述凸台114凸伸於第一收容空間110內且與兩第一側牆111對應配合設有端子收容槽。所述第一導電端子12容置於端子收容槽內。第一絕緣本體11的兩端設有收容第一固定件13的第一收容腔1110。
第一固定件13設有兩個,兩第一固定件13分別一體成型於第一絕緣本體11的兩端部。所述第一固定件13包括第一基部131及自所述第一基部131兩端彎折延伸形成的兩第一固持部132。所述第一基部131包括豎直的平板狀第一基體1311、自所述第一基體1311上邊緣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定位部1312、自所述第一基體1311下邊緣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電源觸點1313及與第二電連接器2卡扣的卡扣孔1310。所述第一電源觸點1313包括位於兩端的與第一印刷 電路板3電性接觸的長觸腳1314及連接所述兩長觸角1314的連接部1315。長觸角1314較連接部1315更向外突出。所述第一固持部132包括兩第一臂部1321、自兩第一臂部1321的上邊緣向內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固持臂1322及自所述兩第一臂部1321的下邊緣向外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一電源觸點1313。所述第一電源觸點1313的下表面暴露於所述第一絕緣本體11的底牆113外以便電性連接於所述第一印刷電路板3。第一基部131及第一固持部132收容於所述第一收容腔1110內,第一固持臂1322及第一定位部1312的內側面暴露於所述收容空間110內以便與第二固定件23對接。
請參閱第八圖及第十圖至第十一圖,組裝時,第一固定件13與第一絕緣本體11一體成型,第一導電端子12採用組裝的方式插入第一絕緣本體11的端子收容槽中。與第一導電端子12組裝後的第一絕緣本體11組裝於第一印刷電路板3上。第一印刷電路板3上設有複數電性連通的第一電源導電片31及第一信號導電片32。第一導電端子12上的第一電源觸點1313與所述導電片31通過焊接的方式電性連接。第一電源端子120設有第一電源焊接部1201,第一信號端子121設有第一信號焊接部1211。第一電源焊接部1201與對應的第一電源導電片31通過焊接的方式電性連接,進而與第一電源觸點1313電性連接,使得第一電源端子120與第一固定件13通過第一印刷電路板3實現電性連接共同形成第一整體電源端子15。在實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3在每個方向上設有一個,即共設有三個第一電源觸點1313,進一步提升承受大電流的能力。第一電源端子120、第一信號端子121及第一電源觸點1313與第一電源導電片1201及第一信號導電片32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進行電性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3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僅設有一個或者兩個或者超過三個第一電源觸點1313。 第一電源端子120、第一信號端子121及第一電源觸點1313與第一電源導電片31及第一信號導電片32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抵持接觸或者其他方式進行電性連接。
請參閱第六圖至第七圖,所述第二絕緣本體21包括相互平行的兩第二側牆211、連接兩第二側牆211兩端的兩第二端牆212及與兩第二側牆211和兩第二端牆212垂直相連的第二底牆213。所述兩第二側牆211、兩第二端牆212及第二底牆213圍設成第二收容空間210。所述第二導電端子22固持於兩第 二側牆211上。第二絕緣本體21的兩端設有收容第二固定件23的第二收容腔2110。
第二固定件23設有兩個,兩第二固定件23及第二導電端子22分別一體成型於第二絕緣本體21的兩端部及兩第二側牆211上。所述第二固定件23包括第二基部231及自所述第二基部231的左右兩端向上彎折延伸形成的兩第二固持部232。所述第二基部231包括豎直的平板狀第二基體2311、自所述第二基體2311上邊緣的兩端向外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二定位部2312、自所述第二基體2311上邊緣的中部向內彎折再向上形成的第二電源觸點2313、自所述第二基體2311的下邊緣向內彎折形成的底安裝部2314及與第一電連接器1卡扣的卡扣塊2310。所述第二基體2311與所述兩第二固持部232之間具有一個用於收容第二絕緣本體21四角的缺口。所述第二固持部232包括兩第二臂部2321、自兩第二臂部2321的上邊緣的中部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固持臂2322及自兩第二臂部2321上邊緣的左右兩側向兩側凸出形成的凸起2323。所述第二電源觸點2313的上表面暴露於所述第二絕緣本體21的底牆213外以便電性連接於所述第二印刷電路板4。第二基部231及第二固持部232收容於所述第二收容腔2110內,第二固持部232及第二基體2311的外側面暴露於第二絕緣本體21外部以便與第一固定件13對接。
請參閱第九圖至第十一圖,組裝時,第二導電端子22、第二固定件23一體成型於第二絕緣本體21中。與第二導電端子22組裝後的第二絕緣本體21組裝於第二印刷電路板4上。第二印刷電路板4上設有複數電性連通的第二電源導電片41及第二信號導電片42。第二導電端子22上的第二電源觸點2313與所述導電片41通過焊接的方式電性連接。第二電源端子220設有第二電源焊接部2201,第二信號端子221設有第二信號焊接部2211。第二電源焊接部2201與對應的第二電源導電片41通過焊接的方式電性連接,進而與第二電源觸點2313電性連接,使得第二電源端子220與第二固定件23通過第二印刷電路板4實現電性連接共同形成第二整體電源端子25。在實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3僅設有一個第二電源觸點2313。第二電源端子220、第二信號端子221及第二電源觸點2313與第二電源導電片41及第二信號導電片42均通過焊接的方式進行電性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固定件23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僅設有一個或者兩個或者超過三個第二電源觸點2313。第二電源端子220、第二信號端子221及 第二電源觸點2313與第二電源導電片41及第二信號導電片42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通過抵持接觸或者其他方式進行電性連接。
在本發明中,所述第一電連接器1及第二電連接器2均可稱為電連接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提供的實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發明說明書而對本發明技術方案採取的任何等效的變化,均為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
120:第一電源端子
1201:第一電源焊接部
1211:第一信號焊接部
13:第一固定件
1313:第一電源觸點
15:第一整體電源端子
3:第一印刷電路板
31:第一電源導電片
32:第一信號導電片

Claims (8)

  1. 一種電連接器,其固定於印刷電路板上,所述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中部的複數導電端子和固定於所述絕緣本體兩端的固定件,所述導電端子包括複數信號端子及複數電源端子,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複數電源觸點,所述電源觸點與所述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導電端子也與所述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固定件與所述導電端子通過所述印刷電路板實現電性連接以形成整體電源端子,所述固定件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延伸形成的兩固持部,所述基部包括豎直的平板狀基體、自所述基體的上邊緣向外延伸形成的定位部及自所述基體的下邊緣向外彎折形成的所述電源觸點,所述固持部包括兩臂部、自所述兩臂部的上邊緣向內彎折延伸形成的固持臂及自所述兩臂部的下邊緣向外彎折延伸形成的所述電源觸點。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本體包括有相互平行的兩側牆、連接兩側牆兩端的兩端牆、與兩側牆和兩端牆垂直相連的底牆及由所述側牆、端牆及底牆圍設成收容空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固定件通過一體成型的方式固定於所述絕緣本體的兩端,所述導電端子通過組裝的方式插入絕緣本體。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導電端子與所述固定件通過一體成型的方式成型於所述絕緣本體內。
  5. 一種電連接器,其固定於印刷電路板上,所述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中部的複數導電端子和固定於所述絕緣本體兩端的固定件,所述導電端子包括複數信號端子及複數電源端 子,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電源觸點,所述電源觸點與所述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導電端子也與所述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固定件與所述導電端子通過所述印刷電路板實現電性連接以形成整體電源端子,所述固定件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延伸形成的兩固持部,所述基部包括豎直的平板狀基體、自所述基體的上邊緣的兩端延伸形成的定位部、自所述基體的上邊緣的中部彎折向上形成的電源觸點及自所述基體的下邊緣向內彎折形成的底安裝部,所述固持部包括兩臂部及自所述兩臂部的上邊緣向上延伸形成的固持臂。
  6. 一種電連接器組合,其包括第一電連接器及與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對接的第二電連接器,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固定於所述第一印刷電路板,所述第一電連接器包括第一絕緣本體及固持於所述第一絕緣本體中部的複數第一導電端子和固定於所述第一絕緣本體兩端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導電端子包括複數第一信號端子及複數第一電源端子,所述第二電連接器固定於所述第二印刷電路板,所述第二電連接器包括第二絕緣本體及固持於所述第二絕緣本體中部的複數第二導電端子和固定於所述第二絕緣本體兩端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導電端子包括複數第二信號端子及複數第二電源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複數第一電源觸點,所述第一電源觸點與所述第一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第一電源端子也與所述第一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第一固定件與所述第一電源端子通過所述第一印刷電路板實現電性連接以形成第一整體電源端子,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複數第二電源觸點,所述第二電源觸點與所述第二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電源端子也與所述第二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所述第二固定件與所述第二導電端子通過所述第二印刷電路板實現電 性連接以形成第二整體電源端子。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連接器組合,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通過一體成型的方式固定於所述第一絕緣本體的兩端,所述第一導電端子通過組裝的方式插入第一絕緣本體,所述第二導電端子與所述第二固定件通過一體成型的方式成型於所述第二絕緣本體內,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別包括豎直的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兩端彎折延伸形成的兩固持部,所述第一電源觸點及所述第二電源觸點分別自所述基部和所述兩固持部中的至少一者的下邊緣彎折形成,所述第一固定件與所述第二固定件對接,所述第一電源端子與所述第二電源端子對接。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電連接器組合,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基部包括豎直的平板狀第一基體、自所述第一基體的上邊緣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定位部及自所述第一基體的下邊緣向外彎折形成的第一電源觸點,所述第一固持部包括兩第一臂部、自所述兩第一臂部的上邊緣向內彎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固持臂及自所述兩第一臂部的下邊緣向外彎折延伸形成的所述第一電源觸點,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基部包括豎直的平板狀第二基體、自所述第二基體的上邊緣的兩端向延伸形成的第二定位部及自所述第二基體的上邊緣的中部彎折向上形成的第二電源觸點,所述第二固持部包括兩第二臂部及自所述兩第二臂部的上邊緣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固持臂,所述第一固定件與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基部分別設有相互卡扣配合的卡扣裝置。
TW105130385A 2016-09-21 2016-09-21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TWI7386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0385A TWI738667B (zh) 2016-09-21 2016-09-21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30385A TWI738667B (zh) 2016-09-21 2016-09-21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3217A TW201813217A (zh) 2018-04-01
TWI738667B true TWI738667B (zh) 2021-09-11

Family

ID=62639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0385A TWI738667B (zh) 2016-09-21 2016-09-21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866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7361Y (zh) * 2004-11-23 2006-02-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431190A (zh) * 2007-04-20 2009-05-1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2076459U (zh) * 2010-12-30 2011-12-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TWI451635B (zh) * 2011-03-28 2014-09-01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497372U (zh) * 2014-07-21 2015-03-11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電連接器
TWI483494B (zh) * 2012-11-27 2015-05-01 Dongguan Yuqiu Electronics Co Electrical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7361Y (zh) * 2004-11-23 2006-02-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1431190A (zh) * 2007-04-20 2009-05-1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2076459U (zh) * 2010-12-30 2011-12-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TWI451635B (zh) * 2011-03-28 2014-09-01 Socket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483494B (zh) * 2012-11-27 2015-05-01 Dongguan Yuqiu Electronics Co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497372U (zh) * 2014-07-21 2015-03-11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td 電連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3217A (zh) 2018-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50303U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999785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ower contacts and holding members acting as additional power contacts
JP4885174B2 (ja)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TWI624114B (zh) 基板連接用電連接器
JP493874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913032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n adapter assembled thereof
CN107425324B (zh) 连接器
JP2004014507A (ja) 電気コネクタ端子
TW201902051A (zh) 電連接器
TWM477690U (zh) 低剖面背板連接器
TWI701868B (zh) 插頭連接器
TW202013824A (zh) 電連接器及其對接連接器
TW201608767A (zh) 插座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TWI396336B (zh) 連接器
TWI738667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CN207098149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
CN207559188U (zh) 高频连接器
TWI415333B (zh) 電連接器
CN211789699U (zh) 连接器
CN206225669U (zh) 电连接器
US11870172B2 (en) Opened slotted connector assembly
CN211789672U (zh) 连接器
CN215299590U (zh) 插座连接器
TW201807904A (zh) 電連接器
CN207009709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