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730760B - 電子裝置及其傳輸排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及其傳輸排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30760B
TWI730760B TW109115710A TW109115710A TWI730760B TW I730760 B TWI730760 B TW I730760B TW 109115710 A TW109115710 A TW 109115710A TW 109115710 A TW109115710 A TW 109115710A TW I730760 B TWI730760 B TW I73076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module
power supply
microcontroller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5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43777A (zh
Inventor
陳俊志
吳建逸
金煒傑
魏正宇
吳政遠
Original Assignee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1157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30760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30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3076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43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43777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電子裝置及其傳輸排程方法。所述傳輸排程方法用於至少包括第一無線通訊模組、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和微控制器的電子裝置中。微控制器耦接第一無線通訊模組和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且所述傳輸排程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當有資料等待被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發送且第一無線通訊模組正進行接收時,透過微控制器判斷電子裝置所供給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的電源電流是否大於預設值。若是,透過微控制器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不發送資料直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結束接收。若不是,透過微控制器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在第一無線通訊模組正進行接收時同時發送資料。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及其傳輸排程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裝置及其傳輸排程方法,且特別涉及一種為多個無線通訊模組(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s)共存的電子裝置及其傳輸排程方法。
隨著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的興起,不同的無線通訊技術(例如,Wi-Fi、Bluetooth、ZigBee和ANT+等)已能夠集成在同一電子裝置中。然而,除了Wi-Fi和Bluetooth有解決頻道干擾的方案外,對於其它不同的無線通訊技術,其傳輸協定(Communications Protocols)卻沒有共存設計,以至於若其中一個無線通訊模組(例如,以下簡稱為TX)以高輸出功率進行發射時,會干擾同一電子裝置內的其它正進行接收的無線通訊模組(例如,以下簡稱為RX),且過大的功率長時間下來也可能損壞同一電子裝置內的其它無線通訊模組。
基於這種無線通訊模組共存的干擾問題,現有的傳輸排程方法則秉持「分時多工」的原則而讓TX等待直到RX完成接收後才進行發射。也就是說,當RX正進行接收時,依據現有的傳輸排程方法,TX會一直工作在最大輸出功率且效率不佳。然而,在某些情況下,TX是有機會可與RX同時進行傳輸,不需要避開正進行接收的RX。因此,如何設計出一種可使這種無線通訊模組共存更有效率的電子裝置及其傳輸排程方法則成為本領域的一項重要課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傳輸排程方法,用於至少包括第一無線通訊模組、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和微控制器的電子裝置中。微控制器耦接第一無線通訊模組和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且所述傳輸排程方法包括如下步驟。當有資料等待被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發送且第一無線通訊模組正進行接收件時,透過微控制器判斷電子裝置所供給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的電源電流是否大於預設值。若是,透過微控制器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不發送資料直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結束接收。若不是,透過微控制器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在第一無線通訊模組正進行接收時同時發送資料。
除此之外,本發明實施例另提供一種電子裝置,至少包括第一無線通訊模組、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和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耦接第一無線通訊模組和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當有資料等待被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發送且第一無線通訊模組正進行接收時,微控制器判斷電子裝置所供給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的電源電流是否大於預設值。若是,微控制器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不發送資料直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結束接收。若不是,微控制器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在第一無線通訊模組正進行接收時同時發送資料。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首先,請同時參閱圖1和圖2,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電子裝置的功能方塊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傳輸排程方法的步驟流程圖。需說明的是,圖2的傳輸排程方法可用於圖1的電子裝置1中,但本發明不限制圖1的電子裝置1只能夠執行圖2的傳輸排程方法。如圖1所示,電子裝置1至少包括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和微控制器13。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和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將採用不同無線通訊技術進行傳輸。
例如,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可為ZigBee無線通訊模組,且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可為Wi-Fi無線通訊模組,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另外,微控制器13耦接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和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並且是把中央處理器、記憶體和各種輸入輸出介面等都整合在積體電路上的微型電腦,但本發明不限制微控制器13的具體實現方式。為了是克服現有技術所提的上述缺陷,圖2的傳輸排程方法就必須限定在有資料等待被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發送且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正進行接收下開始執行,但本發明亦不限制有資料等待被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發送的具體實現方式,以及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正進行接收的具體實現方式。
如圖2所示,當有資料等待被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發送且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正進行接收時,電子裝置1執行步驟S210,透過微控制器13判斷電子裝置1所供給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的電源電流Is是否大於預設值。若是,電子裝置1執行步驟S220,透過微控制器13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不發送資料直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結束接收;若不是,電子裝置1執行步驟S230,透過微控制器13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在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正進行接收時同時發送資料。至於微控制器13如何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不發送資料直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結束接收將在下文中藉由其它段落說明,因此其細節就先不再多加贅述。
另一方面,可請參閱圖3A和圖3B,圖3A和圖3B是圖1的電子裝置1所進行圖2的傳輸排程方法的時序示意圖。如圖3A和圖3B所示,當有資料等待被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發送且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正進行接收時,微控制器13判斷電子裝置1所供給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的電源電流Is是否大於預設值,即步驟S210。然後,當判斷電源電流Is大於預設值時,微控制器13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不發送資料直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結束接收,或者是說,如圖3A所示,微控制器13讓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等待直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結束接收後才進行發射。實務上,微控制器13能夠藉由收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所傳的信號RX_END而知道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結束接收,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
相對地,如圖3B所示,當判斷電源電流Is不大於預設值時,微控制器13讓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在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正進行接收時同時進行發射。由此可知,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並不完全秉持「分時多工」的原則,而是因為較大的電源電流Is具有較高的輸出功率,所以本發明通過量測供給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的電源電流Is來辨別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的輸出功率,並且根據電源電流Is的大小,決定讓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等待直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結束接收後才進行發射,或者讓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可與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同時進行傳輸,即步驟S220或步驟S230,使得這種無線通訊模組共存更有效率。
實務上,如圖1所示,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和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可分別至少包括收發器(Transceiver)和前端模組(Front End Module,FEM),且前端模組更可至少包括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然而,由於各類無線通訊模組的運作原理已為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習知,因此有關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和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的細節就不再多加贅述。需說明的是,因為前端模組和功率放大器的主要功能為增益和輸出功率,且功率放大器不僅可做為前端模組的一部分,它也可獨立受電,所以前述電源電流Is為電子裝置1的電源供應器14所供給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的前端模組(或功率放大器)122的電流。
電子裝置1更可至少包括電流感測器(Current Sensor)15,耦接於微控制器13、電源供應器14和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的前端模組(或功率放大器)122間,用來量測電源供應器14所供給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的前端模組(或功率放大器)122的電源電流Is。也就是說,在硬體設計上,本發明可通過在供給前端模組(或功率放大器)122的電流路徑上增加電流感測器15,以量測當前的電源電流Is作為判斷的參數。這樣一來,本發明將不需要在射頻(Radio Frequency,RF)路徑上增加任何額外元件,也就不會增加射頻路徑上的損失。
另外,既然前端模組(或功率放大器)122是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進行發射的主要元件,且其運作又必須得仰賴電源供應器14供電,所以在本實施例中,微控制器13更耦接電源供應器14,並根據電源電流Is與預設值的比較結果,控制電源供應器14關閉或開啟。由此可知,當比較結果指示電源電流Is大於預設值時,微控制器13控制電源供應器14關閉,以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不發送資料,並且在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結束接收後,微控制器13控制電源供應器14重新開啟,以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發送資料。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本實施例透過微控制器13控制作為TX的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但針對作為RX,即正在進行接收的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電子裝置1還可至少包括電源供應器16和電流感測器17。電源供應器16用來提供電源電流Is2給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的前端模組(或功率放大器)112。電流感測器17耦接於微控制器13、電源供應器16和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的前端模組(或功率放大器)112間,用來量測電源供應器16所供給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的前端模組(或功率放大器)112的電源電流Is2。
如前所述,基於供給前端模組(或功率放大器)112對應不同輸出功率的電源電流Is,本實施例可建立一個電源電流Is與輸出功率對照圖表,使得微控制器13根據電流感測器15所量測到的電源電流Is,辨別出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的輸出功率。請注意,雖然讓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與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同時進行傳輸會犧牲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的效能,但本實施例也可通過經驗法則得出在供給前端模組(或功率放大器)112多少的電源電流Is下,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不會干擾或損壞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因此,前述預設值可為電源電流Is不使得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干擾或損壞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的上限值。
也就是說,一旦電源電流Is高於這上限,例如80mA,且如果這時候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正進行接收的話,供電給前端模組(或功率放大器)112的電源供應器14將被關閉,直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完成接收後才重新開啟。相對地,在其它實施例中,電源供應器14的關閉與否也可由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的工作頻率所決定,但此修改或變更並不悖離本發明的技術構想。另外,為了能夠讓微控制器13知道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是否正在進行接收,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了一種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的收發器111可輸出一接收致能信號RX_EN到微控制器13的通用型輸入/輸出(GPIO)引腳,且微控制器13能藉由讀取接收致能信號RX_EN的準位而判斷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是否正在進行接收。舉例來說,收發器111所輸出的接收致能信號RX_EN為高邏輯準位「1」代表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正在進行接收,而接收致能信號RX_EN為低邏輯準位「0」代表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沒有在進行接收,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因此,應當理解的是,圖3A中的信號RX_END更能夠用低邏輯準位「0」的接收致能信號RX_EN來取代,但此舉亦不影響本發明的實現,總而言之,本發明的傳輸排程方法可基於不同應用來做修改或變更。
請一併參閱圖4,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傳輸排程方法的步驟流程圖。相較於圖2的傳輸排程方法,圖4的傳輸排程方法不限定在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正進行接收下開始執行。如圖4所示,當有資料等待被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發送時,電子裝置1先執行步驟S410,透過微控制器13判斷電子裝置1所供給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的電源電流Is是否大於預設值,並且不論判斷結果為是或否,電子裝置1都會再透過微控制器13根據接收致能信號RX_EN的準位,判斷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是否正在進行接收,即執行步驟S420或步驟S430。需注意的是,在其他實施例中,步驟410的順序與步驟420及步驟430的順序可以互相調換。也就是說,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可先判斷是否在進行接收後,再判斷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的電源電流Is是否大於預設值。
也就是說,當電源電流Is大於預設值,且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正在進行接收時,電子裝置1執行步驟S440,透過微控制器13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不發送資料直到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結束接收。相對地,當電源電流Is不大於預設值,且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正在進行接收時,電子裝置1執行步驟S450,透過微控制器13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在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正進行接收時同時發送資料。另外,當電源電流Is大於預設值,且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不在進行接收時,或者當電源電流Is不大於預設值,且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不在進行接收時,電子裝置1都會執行步驟S460,透過微控制器13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發送資料。
由此可知,在圖1的電子裝置1所執行圖4的傳輸排程方法中,微控制器13根據電源電流Is與預設值的比較結果以及接收致能信號RX_EN的準位,控制電源供應器14關閉或開啟。舉例來說,可請一併參閱圖5,圖5是圖4的傳輸排程方法用表格形式來呈現電源供應器14關閉或開啟的狀態的示意圖。請注意,圖5的實施例同樣假設接收致能信號RX_EN為高邏輯準位「1」代表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正在進行接收,而接收致能信號RX_EN為低邏輯準位「0」代表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沒有在進行接收,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制。因此,如圖5所示,當電源電流Is超過限制,即電源電流Is大於預設值,且接收致能信號RX_EN為高邏輯準位「1」時,微控制器13控制電源供應器14關閉,以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不發送資料,並且在第一無線通訊模組11結束接收後,微控制器13才控制電源供應器14重新開啟,以控制第二無線通訊模組12發送資料。由於各項細節已如同前述內容所述,故於此就不再多加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及其傳輸排程方法。所述電子裝置及其傳輸排程方法是根據電源電流的大小,決定讓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等待至第一無線通訊模組完成接收後才進行發射,或者讓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可與第一無線通訊模組同時進行傳輸,使得這種無線通訊模組共存更有效率。除此之外,在硬體設計上,所述電子裝置是通過在供給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的前端模組(或功率放大器)的電流路徑上增加電流感測器,以量測當前的電源電流作為判斷的參數。這樣一來,所述電子裝置將不需要在射頻路徑上增加任何額外元件,也就不會增加射頻路徑上的損失。
以上所提供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電子裝置 11:第一無線通訊模組 12:第二無線通訊模組 13:微控制器 14,16:電源供應器 15,17:電流感測器 111, 121:收發器 112, 122:前端模組(或功率放大器) Is, Is2:電源電流 RX_END:信號 RX_EN:接收致能信號 S210~S230, S410~S460:流程步驟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電子裝置的功能方塊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傳輸排程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3A和圖3B是圖1的電子裝置所進行圖2的傳輸排程方法的時序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傳輸排程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圖5是圖4的傳輸排程方法用表格形式來呈現電源供應器關閉或開啟的狀態的示意圖。
S210~S230:流程步驟

Claims (12)

  1. 一種傳輸排程方法,用於至少包括一第一無線通訊模組、一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和一微控制器的電子裝置中,該微控制器耦接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和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且該傳輸排程方法包括: 當有資料等待被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發送且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正進行接收時,透過該微控制器判斷該電子裝置所供給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的一電源電流是否大於一預設值; 若是,透過該微控制器控制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不發送該資料直到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結束接收;以及 若不是,透過該微控制器控制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在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正進行接收時同時發送該資料。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傳輸排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和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分別至少包括一收發器和一前端模組,該前端模組更至少包括一功率放大器,且該電源電流為該電子裝置的一電源供應器所供給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的該前端模組或該功率放大器的電流。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傳輸排程方法,更包括: 透過一電流感測器量測該電源供應器所供給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的該前端模組或該功率放大器的該電流,其中該電流感測器耦接於該微控制器、該電源供應器和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的該前端模組或該功率放大器之間。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傳輸排程方法,更包括: 根據該電源電流與該預設值的一比較結果,透過該微控制器控制該電源供應器關閉或開啟。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傳輸排程方法,其中當該比較結果指示該電源電流大於該預設值時,透過該微控制器控制該電源供應器關閉,以控制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不發送該資料,並且在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結束接收後,透過該微控制器控制該電源供應器重新開啟,以控制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發送該資料。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傳輸排程方法,其中該預設值為該電源電流不使得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干擾或損壞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的上限值。
  7. 一種電子裝置,至少包括: 一第一無線通訊模組; 一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以及 一微控制器,耦接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和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其中當有資料等待被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發送且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正進行接收時,該微控制器判斷該電子裝置所供給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的一電源電流是否大於一預設值; 若是,該微控制器控制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不發送該資料直到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結束接收;以及 若不是,該微控制器控制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在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正進行接收時同時發送該資料。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和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分別至少包括一收發器和一前端模組,該前端模組更至少包括一功率放大器,且該電源電流為該電子裝置的一電源供應器所供給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的該前端模組或該功率放大器的電流。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更至少包括: 一電流感測器,耦接於該微控制器、該電源供應器和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的該前端模組或該功率放大器之間,該電流感測器用來量測該電源供應器所供給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的該前端模組或該功率放大器的該電流。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微控制器更耦接該電源供應器,並根據該電源電流與該預設值的一比較結果,控制該電源供應器關閉或開啟。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比較結果指示該電源電流大於該預設值時,該微控制器控制該電源供應器關閉,以控制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不發送該資料,並且在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結束接收後,該微控制器控制該電源供應器重新開啟,以控制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發送該資料。
  12. 如請求項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預設值為該電源電流不使得該第二無線通訊模組干擾或損壞該第一無線通訊模組的上限值。
TW109115710A 2020-05-12 2020-05-12 電子裝置及其傳輸排程方法 TWI7307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5710A TWI730760B (zh) 2020-05-12 2020-05-12 電子裝置及其傳輸排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5710A TWI730760B (zh) 2020-05-12 2020-05-12 電子裝置及其傳輸排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30760B true TWI730760B (zh) 2021-06-11
TW202143777A TW202143777A (zh) 2021-11-16

Family

ID=77517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15710A TWI730760B (zh) 2020-05-12 2020-05-12 電子裝置及其傳輸排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3076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2146A1 (en) * 2004-09-16 2006-03-23 Nokia Corporation Scheduling data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70066222A1 (en) * 2005-09-16 2007-03-22 Xiao-Jiao Tao Methods, electronic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ordinating bluetooth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20080253352A1 (en) * 2005-09-30 2008-10-16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imited Communication in Dual Protocol Environments
US20150109984A1 (en) * 2010-04-02 2015-04-23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perations of radio modules in a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US20160249351A1 (en) * 2013-09-11 2016-08-25 Zte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062146A1 (en) * 2004-09-16 2006-03-23 Nokia Corporation Scheduling data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20238318A1 (en) * 2004-09-16 2012-09-20 Sisvel International S.A. Scheduling data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70066222A1 (en) * 2005-09-16 2007-03-22 Xiao-Jiao Tao Methods, electronic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coordinating bluetooth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20080253352A1 (en) * 2005-09-30 2008-10-16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imited Communication in Dual Protocol Environments
US20150109984A1 (en) * 2010-04-02 2015-04-23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coordinating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perations of radio modules in a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US20160249351A1 (en) * 2013-09-11 2016-08-25 Zte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43777A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2326B2 (en) Network connectivity system and method
TWI651941B (zh) 使用協調傳送資料封包信號功率來測試資料封包信號收發器之方法
US11726761B2 (en) Firmware upgrade for wireless stereo earbuds
JP4901828B2 (ja) トランシーバ、rfトランシーバ、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パケットの伝送方法
US9674788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nsmit concurrency by conditioned signal combining
WO201815270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027132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089673A1 (en) Shared radio arbitration
JP2015092388A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rf−bb間状態制御方法
JP2021517794A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US20080065916A1 (en) Transitioning of a Port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from an Active State to a Standby State
TWI730760B (zh) 電子裝置及其傳輸排程方法
WO2011157010A1 (zh) 多模移动终端天线匹配的实现方法及多模移动终端
US839113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RU248093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JP6419714B2 (ja) アンテナトレース損失の低減のためのrfic構成
WO2016161547A1 (zh) 一种待接收指示消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8214353A1 (zh) 一种自动调节usb速率的方法及无线路由器
TWI447410B (zh) 測試多組無線射頻模組之測試系統及方法
US20210092620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test method thereof
WO2022027592A1 (en) Partial sensing enhancement for sl resource allocation
US10587295B1 (en) Wireless receiver with automatic gain control optimization for sensitivity and distortion
US7555669B2 (en) Timing vector program mechanism
TWI525893B (zh) 一種無線通信方法和無線通信系統
JP6677397B1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