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725610B - 理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理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25610B
TWI725610B TW108140925A TW108140925A TWI725610B TW I725610 B TWI725610 B TW I725610B TW 108140925 A TW108140925 A TW 108140925A TW 108140925 A TW108140925 A TW 108140925A TW I725610 B TWI725610 B TW I72561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able
rotation axis
control module
connect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40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19721A (zh
Inventor
謝一帆
宋振安
張志成
張耀宗
Original Assignee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40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25610B/zh
Priority to CN201911272185.0A priority patent/CN112864969B/zh
Priority to US16/808,319 priority patent/US11183805B2/en
Priority to DE102020113901.2A priority patent/DE102020113901A1/d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25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25610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19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1972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9/00Supporting devices; Holding devices
    • B01L9/06Test-tube stands; Test-tube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5/00Flexible or turnable line connectors, i.e. the rotation angle being limited
    • H01R35/02Flexible line connectors without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 H01R35/025Flexible line connectors without frictional contact members having a flexible conductor wound around a rotation axi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4Proces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 B01L2200/143Quality control, feedback systems
    • B01L2200/147Employing temperature 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18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 B01L2300/1805Conductive heating, heat from thermostatted solids is conducted to receptacles, e.g. heating plates, blocks
    • B01L2300/1827Conductive heating, heat from thermostatted solids is conducted to receptacles, e.g. heating plates, blocks using resistive he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18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 B01L2300/1838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using fluid heat transfer medium
    • B01L2300/1844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using fluid heat transfer medium using f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8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rigid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above
    • B01L3/5082Test tubes per 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2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medicine and surg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 Electric Cable Arrangement Between Relatively Moving Parts (AREA)

Abstract

一種理線結構包含二機體及一纜線。該二機體相對於一旋轉軸向可旋轉地連接。該纜線具有二固定區段及一連接區段,該連接區段連接該二固定區段,該二固定區段分別固定地至該二機體,該連接區段圍繞該旋轉軸向可移動地設置。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理線結構,其中該纜線電連接該二機體。當該二機體相對旋轉時,透過該連接區段可活動的特性,該纜線可免於被拉伸或扭轉且不會勾扯到其他構件,且能保持該二機體間之電連接。

Description

理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本發明關於一種理線結構,尤指一種具有旋轉構件之電子裝置及其理線結構。
市場上有些電子裝置因產品特定的需求而需要有能帶纜線旋轉的構件,例如基因檢測儀。其轉盤利用旋轉方式以使每一試管中的螢光試劑分別被光學感測器偵測,轉盤內需要加熱維持特定溫度以使試劑反應,故轉盤需邊加熱邊旋轉以完成螢光偵測。連接轉盤內的加熱器和溫度感測器的纜線需連接至基因檢測儀的控制電路板,若纜線未經特別安排設置,纜線很可能會因為旋轉而纏繞其他構件,甚至斷裂。市場上有將纜線沿轉盤的旋轉軸向設置之產品。當其轉盤旋轉時,纜線會產生扭轉。又,由於旋轉軸向上已設置有纜線,故原則上無法設置其他構件,轉盤的旋轉機構需偏移設置,使得整個裝置需佔用較大的空間。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理線結構,其纜線採環繞設置並利用纜線可活動的區段以使纜線可免於被拉伸或扭轉,進而能確保纜線的功能。
根據本發明之理線結構包含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及一纜線。該第二機體與該第一機體相對於一旋轉軸向可旋轉地連接。該纜線具有一第一固定區段、一第二固定區段及一連接區段,該連接區段連接該第一固定區段與該第二固定區段,該第一固定區段固定地至該第一機體,該第二固定區段固定地 至該第二機體,該連接區段圍繞該旋轉軸向可移動地設置。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具有前述理線結構,透過纜線可活動的區段以使纜線可免於被拉伸或扭轉,進而能確保纜線的功能。
根據本發明之電子裝置包含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及一纜線。該第一機體包含一第一電連接部。該第二機體包含一第二電連接部且與該第一機體相對於一旋轉軸向可旋轉地連接。該纜線具有一第一固定區段、一第二固定區段及一連接區段,該連接區段連接該第一固定區段與該第二固定區段,該第一固定區段固定地至該第一機體且與該第一電連接部電連接,該第二固定區段固定地至該第二機體且與該第二電連接部電連接,該連接區段圍繞該旋轉軸向可移動地設置。
相較於先前技術,於根據本發明之理線結構及具有該理線結構之電子裝置中,透過該纜線的連接區段可活動的特性,即使於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相對旋轉時,該纜線可免於被拉伸或扭轉且不會勾扯到其他構件,進而使該纜線能保持與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的機械連接,亦能保持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間之電連接。此外,該纜線採圍繞該旋轉軸向的方式設置,故於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之間、沿該旋轉軸向可設置其他組件,例如旋轉連接結構,此結構配置可避免過度增加該電子裝置的體積。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1、3:電子裝置
12:第一機體
122:座體
124:第一控制模組
1242:第一電連接部
126:風扇支架
128:感測器
130:風扇
14:第二機體
142:轉盤
142a:圍壁面
142b:導槽
142c、142d:端部
144:第二控制模組
1442:第二電連接部
146:加熱件
148:散熱結構
150:熱敏電阻
16、36:纜線
162、362:第一固定區段
162a:插頭連接器
164、364:第二固定區段
164a:插頭連接器
166、366:連接區段
3662:第一抵靠段
3664:第二抵靠段
3666:中間段
17a、17b:固定件
18:旋轉連接結構
182:馬達
184:傳動結構
1842:突舌
20:支撐板
22、42:限位結構
24:導引件
242:滑座
244:突柱
26、27:凹槽結構
d1:間距
d2:寬度
d3:繞線外徑
d4:繞線內徑
Ds:滑動方向
Dr:旋轉軸向
R:半徑
W:寬度
圖1為根據一實施例之一電子裝置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電子裝置於另一視角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電子裝置之部分爆炸圖。
圖4為圖1中電子裝置之另一部分爆炸圖。
圖5為圖1中電子裝置之側視圖。
圖6為沿圖1中線X-X之剖視圖。
圖7為圖1中電子裝置之部分轉盤與導引件之分解圖。
圖8為圖7中轉盤於另一視角之側視圖。
圖9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一電子裝置之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電子裝置於另一視角之示意圖。
圖11為圖9中電子裝置之纜線配置示意圖。
圖12為圖11中電子裝置之第一機體及第二機體相對旋轉一角度後之纜線配置示意圖。
請參閱圖1至圖5。根據一實施例之一電子裝置1包含一第一機體12、一第二機體14及一纜線16。於實作上,電子裝置1可包含一外殼,用以包覆第一機體12、第二機體14及纜線16;外殼的具體結構視實際產品規格而定,不另贅述。第一機體12與第二機體14相對於一旋轉軸向Dr(以鏈線表示於圖1、圖2及圖5中)可旋轉地連接。纜線16具有一第一固定區段162、一第二固定區段164及一連接區段166。連接區段166連接第一固定區段162與第二固定區段164,第一固定區段162固定地至第一機體12,第二固定區段164固定地至第二機體14,連接區段166圍繞旋轉軸向Dr可移動地設置。前述第一機體12、第二機體14及纜線16的結構配置形成特定的理線結構,其利用纜線16透過可活動的連接區段166提供第一固定區段162與第二固定區段164相對移動的緩衝,使得當第一機體12及第二機體14相對旋轉時,纜線16可免於被拉伸或扭轉且不會勾扯到其他構件,進而使纜線16能保持與第一機體12及第二機體14的機械連接。同理,當第一固定區段162與第一機體12的電子控制部分電連接,且第二固定區段164與第二機體14 的電子控制部分電連接時,纜線16亦能保持第一機體12及第二機體14間之電連接。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機體12為一基座,其包含一座體122及一第一控制模組124(以一矩形方塊表示)。座體122固定至外殼底部,第一控制模組124設置於座體122上且包含一第一電連接部1242(例如但不限於一插座連接器)。第二機體14為一旋轉組件,其包含一轉盤142及一第二控制模組144。第二控制模組144固定至轉盤142且包含一第二電連接部1442(例如但不限於一插座連接器)。於實作上,第一控制模組124及第二控制模組144分別可由但不限於一電路板模組(例如包含一電路板及設置於其上所需的電子元件)實作。電子裝置1還包含一旋轉連接結構18,其沿旋轉軸向Dr設置並包含一馬達182及一傳動結構184。馬達182固定至座體122,傳動結構184連接馬達182的轉軸及第二機體14,使得第一機體12及第二機體14經由旋轉連接結構18可旋轉地連接。馬達182經由傳動結構184驅動第二機體14旋轉。第一控制模組124與馬達182電連接,以控制馬達182的運作。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二機體14還包含一加熱件146及一散熱結構148,沿旋轉軸向Dr設置。加熱件146固定至轉盤142。散熱結構148固定至轉盤142且與加熱件146熱耦合(例如直接接觸、兩者之間填充導熱材料)。散熱結構148亦與傳動結構184連接,以使旋轉連接結構18能經由傳動結構184、散熱結構148驅使轉盤142相對於旋轉軸向Dr旋轉。第二控制模組144與加熱件146電連接,以控制加熱件146加熱轉盤142。加熱件146與轉盤142一同旋轉,故加熱件146能直接對轉盤142加熱,加熱效率佳;於實作上,加熱件146可直接接觸轉盤142,兩者之間亦可填充導熱材料。此外,於本實施例中,第二機體14包含多個電子元件(例如除了加熱件146,還包含但不限於熱敏電阻150,其隱藏輪廓以虛線繪示於圖3中),與第二控制模組144電連接(為簡化圖式,其連接纜線未繪示於圖中)。 第二控制模組144可根據熱敏電阻150的感測訊號控制加熱件146的運作。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纜線16的連接區段166圍繞旋轉連接結構18設置,纜線16於第一固定區段162末端設置有一插頭連接器162a,纜線16於第二固定區段164末端設置有一插頭連接器164a。第一固定區段162經由插頭連接器162a插接第一電連接部1242以與(第一機體12的)第一控制模組124電連接,第二固定區段164經由插頭連接器164a插接第二電連接部1442以與(第二機體14的)第二控制模組144電連接;藉此,第一控制模組124能經由纜線16提供第二控制模組144電力且能與之通訊。此外,第一固定區段162經由至少一固定件17a(例如但不限於一束帶或一線夾)固定至(第一機體12的)座體122,第二固定區段164亦經由至少一固定件17b(例如但不限於一束帶或一線夾)固定至(第二機體14的)轉盤142。
請亦參閱圖5及圖6。原則上,纜線16於固定件17a與插頭連接器162a間之部分即可視為第一固定區段162,其不會隨著其他構件的移動(例如第二機體14被驅動旋轉)而移動;纜線16於固定件17b與插頭連接器164a間之部分即可視為第二固定區段164,其能與轉盤142一起移動(例如轉盤142被驅動旋轉);纜線16於固定件17a與固定件17b間之部分即可視為連接區段166。如圖6所示,連接區段166呈鬆弛的狀態,使得轉盤142能於一定的角度範圍內相對於第一機體12旋轉,而不會使纜線16被拉伸或扭轉,故能保持第一機體12及第二機體14間經由纜線16之機械連接及電連接。因此,連接區段166具有緩衝效果。
前述角度範圍可由連接區段166的長度而決定,此可由簡單試驗;又,角度範圍不限於360度以內。於實作上,第一機體12相對於第二機體14可轉動的角度範圍與連接區段166的長度正相關。亦即,連接區段166越長,該可轉動的角度範圍越大;連接區段166越短,該可轉動的角度範圍越小。於本實施例中,連接區段166圍繞該旋轉軸向Dr向一圈以上(例如,如圖6所示者,約兩圈多),且轉盤142可輕易地在+/-180度(相對於圖6所示之狀態)以上的角度範圍旋轉而不 會拉伸、扭轉或過度擠壓纜線16。例如,以圖6視角而言,轉盤142可帶動第二固定區段164逆時針旋轉180度,此時連接區段166呈現較為鬆弛的狀態;實作上,若不考慮其他結構限制(例如阻礙轉盤142旋轉的結構、限制連接區段166鬆弛程度的結構等),轉盤142可帶動第二固定區段164逆時針旋轉超過180度。又,轉盤142可帶動第二固定區段164順時針旋轉180度;同理,若不考慮其他結構限制(例如阻礙轉盤142旋轉的結構、纜線16繞線餘隙不足等),轉盤142可帶動第二固定區段164順時針旋轉超過180度。此時連接區段166呈現較為緊繃的狀態,但連接區段166仍未受到拉伸、扭轉或過度擠壓。故纜線16在此旋轉範圍內實質上不會受到拉伸、壓縮或剪切應力,在電子裝置1長時間運作後,纜線16原則上不會因轉盤142的旋轉作動而引起疲勞破壞。另外,於本實施例中,由於連接區段166相對於旋轉軸向Dr呈環形設置,故原則上不會與位於環形內側之結構(例如旋轉連接結構18)產生結構干涉;從另一方面而言,連接區段166可直接利用第一機體12與第二機體14之間、旋轉連接結構18外側之空間,原則上無需特別規劃空間給連接區段166,此結構配置有助於避免過度增加電子裝置1的體積。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還包含一支撐板20,設置於第一機體12及第二機體14之間,支撐板20固定至座體122,連接區段166位於第二機體14與支撐板20之間,第一固定區段162位於第一機體12與支撐板20之間。此外,支撐板20除可提供纜線16(的連接區段166)支撐外,亦有助於連接區段166於第二機體14相對於第一機體12旋轉時平順地移動。此外,於本實施例中,定義一參考平面(即相當於平行於支撐板20之平面),該參考平面垂直於旋轉軸向Dr。連接區段166於該參考平面上之投影呈一螺旋狀(亦相當於圖6所示者)。又,於本實施例中,連接區段166於該參考平面上之投影未重疊,此有益於連接區段166於第二機體14相對於第一機體12旋轉時平順地移動,亦有助於縮短支撐板20與轉盤142之間距。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即使於第二機體14相對於第一機體12旋轉時,連接區段166均是呈環形設置,連接區段166原則上不會勾扯到其他構件。但於實作上,電子裝置1可包含一限位結構22(以虛線示意於圖1中),以進一步結構拘束連接區段166的移動。於此例中,限位結構22大致上呈環狀且相對於旋轉軸向Dr圍繞連接區段166設置於第一機體12及第二機體14之間。限位結構22固定至支撐板20、座體122或轉盤142。限位結構22可拘束連接區段166向外的移動(例如連接區段166因第二機體14相對於第一機體12旋轉而呈更鬆弛的狀態)。又,於此例中,限位結構22呈連續結構,但實作上限位結構22可改由數個分隔設置的結構(例如數個柱子,大致平均設置於連接區段166外側的圓周上)實作,同樣能產生前述結構拘束的效果。
請參閱圖1、圖2及圖5至圖8。如前說明,第二機體14相對於第一機體12可轉動的角度範圍大於360度。於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還包含一導引件24,沿一滑動方向Ds(以一雙箭頭表示於圖1及圖5中;平行於旋轉軸向Dr)滑動連接至(第一機體12的)座體122。其中,導引件24包含一滑座242及固定於滑座242上之一突柱244,滑座242與固定於座體122上之一風扇支架126滑動連接。第二機體14的轉盤142具有一圍壁面142a及形成於圍壁面142a上之一導槽142b,導槽142b圍繞旋轉軸向Dr延伸且具有兩端部142c、142d,突柱244垂直於旋轉軸向Dr伸入導槽142b。當轉盤142旋轉時,突柱244於導槽142b內滑動,滑座242亦隨之相對於風扇支架126上下滑動。
於實作上,在第二機體14相對於第一機體12可轉動的角度範圍內,仍可透過突柱244擋止端部142c、142d以限制轉盤142的旋轉角度,以避免纜線16損傷,亦有助於纜線16平順地隨著轉盤142的轉動而移動。於本實施例中,導槽142b相對於旋轉軸向Dr呈螺旋狀,故導槽142b延伸角度(相對於旋轉軸向Dr之圓心角)可輕易地設計超過360度。於本實施例中,圍壁面142a相對於旋轉軸向 Dr具有一圓周長(即相當於圍壁面142a半徑R乘以兩倍的圓周率),導槽142b延伸長度實質上(或謂導槽142b於該參考平面之投影延伸長度)大於或等於該圓周長及突柱244寬度W(於圖8中以虛線圓圈表示突柱244)之和;從另一方面而言,導槽142b相對於旋轉軸向Dr延伸一圈以上。又,於本實施例中,導槽142b於平行旋轉軸向Dr方向上重疊的部分間距d1為4mm,圍壁面142a於平行旋轉軸向Dr方向上的寬度d2為9mm;於實作上,間距d1、寬度d2及導槽142b的寬度設計依實際產品而定,不另贅述。因此,轉盤142可轉動的角度範圍大於或等於360度,而導槽142b限制轉盤142在此可轉動的角度範圍內轉動。例如轉盤142可轉動的角度範圍略大於360度,導槽142b限制轉盤142在360度內可旋轉;其中,傳動結構184上可設置有一突舌1842,垂直於旋轉軸向Dr向外突出,並搭配兩個感測器128(設置於座體122上且與第一控制模組124電連接;例如但不限於光學感測器,其可感測突舌1842是否進入感測器128的感測區內),第一控制模組124透過感測器128的感測信號,控制馬達182旋轉,即可實現+/-180度的旋轉(其總和即為360度)。例如,於圖1、圖2、圖5及圖6所示電子裝置1之狀態中,轉盤142可定義為位於0度,突柱244位於導槽142b的中間位置,突舌1842進入其中一個感測器128的感測區內。以電子裝置1之俯視視角而言,當自0度位置轉盤142順時針旋轉180度時,轉盤142可定義為位於+180度,突柱244依設計而鄰近或抵靠端部142c,突舌1842亦順時針旋轉180度而進入另一個感測器128的感測區內。當轉盤142自0度位置逆時針旋轉180度時,轉盤142可定義為位於-180度,突柱244依設計而鄰近或抵靠端部142d,突舌1842亦逆時針旋轉180而進入另一個感測器128的感測區內。
此外,轉盤142可轉動的角度範圍與連接區段166的長度正相關,連接區段166於可轉動的角度範圍內旋轉所需的半徑區域亦與連接區段166繞線外徑有關。連接區段166的纏繞設置概念上可透過簡單的幾何關係進行設計。如圖 6所示,連接區段166具有一繞線外徑d3,轉盤142具有一繞線內徑d4,連接區段166的長度符合方程式:L=N×d4×π;其中,L為連接區段166的長度,N為連接區段166的繞線圈數。當轉盤142旋轉360度(即一圈)以使連接區段166更為鬆弛時,連接區段166的繞線圈數會減少一圈,此時連接區段166的繞線外徑d3符合 方程式:d3=(N×d4×π)/[(N-1)×π];亦即
Figure 108140925-A0305-02-0012-3
。若轉盤142旋轉的 圈數為m時,則此時連接區段166的繞線外徑d3符合方程式:d3=(N×d4×π)/ [(N-m)×π];亦即
Figure 108140925-A0305-02-0012-2
此外,如圖5及圖8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圍壁面142a位於轉盤142最外圍,但實作上不以此為限。例如轉盤142具有一朝下突出的側壁面,此側壁面亦可作為前述的圍壁面142a,並於基上形成導槽142b。又,若轉盤142設計為控制在小於360度內旋轉,原則上導槽142b可無需以螺旋狀延伸,而可於同一平面(垂直於旋轉軸向Dr)延伸。另外,風扇支架126上可安裝一風扇130(以一虛線矩形方塊表示於圖1及圖2中)。風扇130可對散熱結構148(例如但不限於包含多個鰭片)散熱。此外,散熱結構148隨著轉盤142一起旋轉也有助於散熱。
於電子裝置1之理線結構中,纜線16採螺旋狀捲繞於第一機體12與第二機體14之間,但實作上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9及圖10。根據另一實施例之一電子裝置3與前述電子裝置1結構邏輯相似,故電子裝置3沿用電子裝置1之元件符號,以簡化說明。關於電子裝置3各構件之說明,請參閱前文關於電子裝置1各構件及其變化例之說明,不另贅述。電子裝置3與電子裝置1主要差異在於理線結構。於電子裝置3中,纜線36具有一第一固定區段362、一第二固定區段364及一連接區段366,連接區段366連接第一固定區段362及第二固定區段364。第一固定區段362經由至少一固定件17a(例如但不限於一束帶或一線夾)固定至(第一機體12的)座體122,第二固定區段164亦經由至少一固定件17b(例如但不限於一束帶或一線夾)固定至(第二機體14的)轉盤142,連接區段366圍繞旋轉軸向Dr 可移動地設置於第一機體12與第二機體14之間。
請亦參閱圖11;其中,第一機體12及第二機體14分別以虛線單一實體示意於圖中。於本實施例中,連接區段366包含抵靠第一機體12(的座體122)之一第一抵靠段3662、抵靠第二機體14(的轉盤142)之一第二抵靠段3664及連接第一抵靠段3662與第二抵靠段3664之一中間段3666。於圖11中,第一抵靠段3662、第二抵靠段3664及連接區段366以尺度標線表示其於纜線36範圍。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抵靠段3662、第二抵靠段3664及連接區段366其於纜線36上的範圍並非固定不變,第一抵靠段3662及第二抵靠段3664的長度隨著第一機體12及第二機體14相對旋轉而變化,中間段3666的長度原則上不會變化。請亦參閱圖12。於第一機體12及第二機體14相對旋轉一角度後(例如自圖11所示之狀態轉變成圖12所示之狀態),第一抵靠段3662的長度減少,第二抵靠段3664的長度增加,中間段3666實質上保持不變;其中,第一抵靠段3662的長度與第二抵靠段3664的長度之和原則上亦保持不變,中間段3666大致保持半圓形。
此外,於本實施例中,如圖9及圖10所示,電子裝置3還包含一凹槽結構26,設置於第二機體14(的轉盤142)上(例如與轉盤142一體成形)且圍繞旋轉軸向Dr延伸,第二抵靠段3664容置於凹槽結構26。電子裝置3還包含另一凹槽結構27,設置於第一機體12(的座體122)上且圍繞旋轉軸向Dr延伸,第一抵靠段3662容置於凹槽結構27。凹槽結構26、27分別有助於第二抵靠段3664及第一抵靠段3662穩定抵靠轉盤142及座體122,亦有助於連接區段366於轉盤142旋轉時平順地抵靠第一機體12及第二機體14(的轉盤142)。另外,於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3還包含一限位結構42,相對於旋轉軸向Dr圍繞連接區段366設置於第一機體12及第二機體14之間,以進一步結構拘束連接區段366的移動。於本實施例中,限位結構42與凹槽結構27結構整合,限位結構42相當於凹槽結構27之一側壁之延伸,但實作上不以此為限。關於限位結構42之其他說明,可參閱前文關 於限位結構22及變化例之相關說明,不另贅述。此外,於實作上,限位結構42與凹槽結構26、27可擇一設置。
另外,於前述各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3為具有旋轉構件之電子裝置,例如但不限於基因檢測儀。又,於電子裝置1、3中,第一機體12及第二機體14分別為基座及旋轉組件,但於實作上,第一機體12、第二機體14及纜線16、36形成之理線結構亦可適用至裝置內其他具有相對旋轉之構件上,不另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電子裝置
12:第一機體
122:座體
124:第一控制模組
1242:第一電連接部
126:風扇支架
128:感測器
130:風扇
14:第二機體
142:轉盤
142a:圍壁面
142b:導槽
16:纜線
162:第一固定區段
162a:插頭連接器
164:第二固定區段
166:連接區段
17a、17b:固定件
18:旋轉連接結構
182:馬達
1842:突舌
20:支撐板
22:限位結構
Ds:滑動方向
Dr:旋轉軸向

Claims (15)

  1. 一種理線結構,包含: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與該第一機體相對於一旋轉軸向可旋轉地連接;一纜線,具有一第一固定區段、一第二固定區段及一連接區段,該連接區段連接該第一固定區段與該第二固定區段,該第一固定區段固定地至該第一機體,該第二固定區段固定地至該第二機體,該連接區段圍繞該旋轉軸向可移動地設置;以及一限位結構,相對於該旋轉軸向圍繞該連接區段設置於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理線結構,其中定義一參考平面,該參考平面垂直於該旋轉軸向,該連接區段於該參考平面上之投影呈一螺旋狀。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理線結構,更包含一支撐板,設置於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之間,其中該連接區段位於該第二機體與該支撐板之間,該第一固定區段位於該第一機體與該支撐板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理線結構,其中該連接區段圍繞該旋轉軸向一圈以上。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理線結構,其中該第一固定區段及該第二固定區段分別經由一固定件固定至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理線結構,其中該連接區段包含抵靠該第一機體之一第一抵靠段、抵靠該第二機體之一第二抵靠段及連接該第一抵靠段與該第二抵靠段之一中間段,該第一抵靠段及該第二抵靠段的長度隨著該第一機體及該第二機體相對旋轉而變化。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理線結構,更包含一凹槽結構,設置於該第二機體 上且圍繞該旋轉軸向延伸,其中該第二抵靠段容置於該凹槽結構中。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理線結構,更包含一導引件,平行於該旋轉軸向滑動連接至該第一機體,其中該第二機體具有一圍壁面及形成於該圍壁面上之一導槽,該導槽圍繞該旋轉軸向延伸且具有兩端部,該導引件滑動設置於該導槽中。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理線結構,其中該導槽相對於該旋轉軸向呈螺旋狀。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理線結構,其中該導引件具有一突柱,該突柱伸入該導槽,該圍壁面相對於該旋轉軸向具有一圓周長,該導槽延伸長度大於或等於該圓周長及該突柱寬度之和。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理線結構,其中該第一機體相對於該第二機體可轉動的角度範圍與該連接區段的長度正相關。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理線結構,其中該可轉動的角度範圍大於360度。
  13.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前述請求項1至12其中之任一請求項所述之理線結構,其中該第一機體包含一第一電連接部,該第二機體包含一第二電連接部,該第一固定區段與該第一電連接部電連接,該第二固定區段與該第二電連接部電連接。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含一旋轉連接結構,沿該旋轉軸向設置,其中該第二機體經由該旋轉連接結構可旋轉地連接至該第一機體,該連接區段圍繞該旋轉連接結構。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機體包含一第一控制模組,該第一控制模組具有該第一電連接部,該第二機體包含一第二控制模組,該第二控制模組具有該第二電連接部,該第一控制模組經由該纜線提供電力給該第二控制模組,該第一控制模組與該第二控制模組經由該纜線通訊,該第一控制模組與該旋轉連接結構電連接以控制該旋轉連接結構旋轉。
TW108140925A 2019-11-12 2019-11-12 理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TWI725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0925A TWI725610B (zh) 2019-11-12 2019-11-12 理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CN201911272185.0A CN112864969B (zh) 2019-11-12 2019-12-12 理线结构及电子装置
US16/808,319 US11183805B2 (en) 2019-11-12 2020-03-03 Cable-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apparatus therewith
DE102020113901.2A DE102020113901A1 (de) 2019-11-12 2020-05-25 Elektrische Vorrichtung mit einem Kabelanordnungsaufbau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40925A TWI725610B (zh) 2019-11-12 2019-11-12 理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25610B true TWI725610B (zh) 2021-04-21
TW202119721A TW202119721A (zh) 2021-05-16

Family

ID=75584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40925A TWI725610B (zh) 2019-11-12 2019-11-12 理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3805B2 (zh)
CN (1) CN112864969B (zh)
DE (1) DE102020113901A1 (zh)
TW (1) TWI7256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5610B (zh) * 2019-11-12 2021-04-2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理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CN114336442B (zh) * 2021-11-25 2023-06-02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差速轮组自适应走线机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87472U (en) * 2010-02-12 2010-08-21 Afreey Inc Rotation shaft device with an elongating wire life feature
TW201440311A (zh) * 2013-04-09 2014-10-16 Wistron Neweb Corp 天線旋轉機構
CN205583908U (zh) * 2016-01-26 2016-09-14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轴走线装置及其云台
US9521227B2 (en) * 2014-10-01 2016-12-13 Kum Oh Electronics Co., Ltd. Cable-withdrawing assembly
US10239063B2 (en) * 2013-06-28 2019-03-26 Quantifoil Instruments Gmbh Application-specific sample processing by modules surrounding a rotor mechanism for sample mixing and sample separation
CN110366338A (zh) * 2018-04-09 2019-10-22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9190Y2 (ja) * 1990-10-02 1995-09-0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コネクタ
JP2575481Y2 (ja) * 1991-08-21 1998-06-2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コネクタにおけるフラットケーブル接続部の固定構造
KR0133984B1 (ko) * 1993-05-31 1998-05-15 가따오까 마사따까 클럭스프링 콘넥터
JP2863105B2 (ja) * 1995-01-12 1999-03-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相対回転部材間継電装置
JPH09148026A (ja) * 1995-11-24 1997-06-06 Yazaki Corp 相対回転部材間継電装置
JP3269977B2 (ja) * 1996-11-13 2002-04-0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接続構造、及びこの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接続構造を用いた回転コネクタ
AU8723901A (en) * 2000-11-06 2002-05-09 Consolidate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Limited An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US6860745B1 (en) * 2003-08-25 2005-03-01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Modular clockspring
CN101582555A (zh) * 2008-05-14 2009-11-18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旋转导电端子的电子装置
CN101630827B (zh) * 2008-07-17 2011-09-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理线装置
CN102074869A (zh) * 2009-11-25 2011-05-25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2955504B (zh) * 2011-08-29 2015-05-2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DE102012201695A1 (de) * 2012-02-06 2013-08-08 Robert Bosch Gmbh Drehübertrager für Roboter
JP5886148B2 (ja) * 2012-06-21 2016-03-16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TWI725610B (zh) * 2019-11-12 2021-04-2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理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87472U (en) * 2010-02-12 2010-08-21 Afreey Inc Rotation shaft device with an elongating wire life feature
TW201440311A (zh) * 2013-04-09 2014-10-16 Wistron Neweb Corp 天線旋轉機構
US10239063B2 (en) * 2013-06-28 2019-03-26 Quantifoil Instruments Gmbh Application-specific sample processing by modules surrounding a rotor mechanism for sample mixing and sample separation
US9521227B2 (en) * 2014-10-01 2016-12-13 Kum Oh Electronics Co., Ltd. Cable-withdrawing assembly
CN205583908U (zh) * 2016-01-26 2016-09-14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转轴走线装置及其云台
CN110366338A (zh) * 2018-04-09 2019-10-22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4969B (zh) 2022-11-01
TW202119721A (zh) 2021-05-16
US11183805B2 (en) 2021-11-23
US20210143597A1 (en) 2021-05-13
CN112864969A (zh) 2021-05-28
DE102020113901A1 (de) 2021-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25610B (zh) 理線結構及電子裝置
JPH02215071A (ja) コネクタ装置
US9815211B2 (en) Rotary joint of a robot and the robot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6101228A1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09075658B (zh) 旋转致动器及机器人
US6439491B1 (en) Wire winding box
JPS61115751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ハンドルに用いる導電組立体
WO2021129652A1 (zh) 一种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KR20200035054A (ko) 중심 신호 프로세서를 가지는 유도형 센서 모듈 조립체
JP2016521107A (ja) 伸縮コードリール
US8749702B2 (en) Network camera assembly
TW201125466A (en) Portable storage device
JP2009288642A (ja) 雲台付き撮像装置
US8794563B2 (en) Integrated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rotary apparatus
CN101168420A (zh) 收线器及应用收线器的电子装置
KR101208993B1 (ko) 카메라 방향 조절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감시 카메라
US20140054313A1 (en) Vending machine
CN101630827B (zh) 理线装置
CN111936868A (zh) 温度稳定罗戈夫斯基线圈
JPH01317998A (ja) 保持装置
CN221670159U (zh) 连接机构和显示装置
Hayashi et al. An in-pipe operation microrobo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crew-development of a prototype for running in long and bent pipes
TWI820986B (zh) 拉伸彈簧
TWI399517B (zh) 全角轉動感測裝置及其方法
CN119030227A (zh) 具有布线通路布置的致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