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20760B - 動力工具的打擊組 - Google Patents
動力工具的打擊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20760B TWI720760B TW108147472A TW108147472A TWI720760B TW I720760 B TWI720760 B TW I720760B TW 108147472 A TW108147472 A TW 108147472A TW 108147472 A TW108147472 A TW 108147472A TW I720760 B TWI720760 B TW I72076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iking
- cam
- cam groove
- driving member
- power tool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527 percu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一種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係包括有一本體、一驅動件及一工具軸,其中該本體包括有一打擊件及一彈性件,該彈性件設於該打擊件內部,該驅動件設於該打擊件內部且套設於該彈性件,該驅動件的凸輪溝與該本體的凸輪結構透過一滾珠相卡掣,且該凸輪溝的凸輪溝第一位置朝該至少一凸輪溝第二位置的延伸方向,與該驅動件的切線方向呈一夾角,由於該驅動件套設於該彈性件,該打擊組在整體尺寸相同的前提下,可使該凸輪溝具有較小的夾角,讓該滾珠的作動過程更順暢,藉以提升該打擊組的效能,藉以提供一種動力工具的打擊組。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衝擊力傳至螺絲起子刀身或螺帽套筒扳手之裝置,尤指一種動力工具的打擊組。
按,中華民國第M319826號新型專利案所示的電動工具的高扭力衝擊結構,請參閱如圖9及圖10所示,該高扭力衝擊結構90包含一傳動軸91、一錘擊塊92及一復位彈簧93,其中該傳動軸91的外表面設有兩螺旋溝911,該錘擊塊92為一環狀構件,套設於該傳動軸91上,且該錘擊塊92於內周緣上設有與該兩螺旋溝911分別相對應的兩螺旋凹槽921,且各該螺旋溝911與其中一螺旋凹槽921之間設有一滾珠94,該滾珠94能在相對應的螺旋溝911與螺旋凹槽921之間移動,該復位彈簧93套設於該傳動軸91上,且該復位彈簧93沿該傳動軸91的一軸向與該錘擊塊92相抵靠,該錘擊塊92能相對該復位彈簧93轉動。
當該傳動軸91受到一動力機構驅動旋轉時,會透過該兩滾珠94帶動該錘擊塊92旋轉,並進一步帶動一與該錘擊塊92相抵靠的輸出軸,當工作中該輸出軸因阻力逐漸增加而停止旋轉,該錘擊塊92會因此停止轉動,而隨著該傳動軸91持續轉動,該兩滾珠94會在相對應的螺旋溝911與螺旋凹槽921之間移動,並帶動該錘擊塊92沿該軸向朝該傳動軸91移動並壓縮該復位彈簧93,而與該輸出軸相分離,隨後受到該復位彈簧93的彈力作用,將該錘擊塊92往反方向回推,並衝擊該輸出軸,藉以透過衝擊將該輸出軸所作用的工件,如鎖固螺栓時,能將螺栓完全鎖緊,達到使用者設定的扭力值的功效。
然而,由於現有之電動工具的高扭力衝擊結構90的復位彈簧93套設於該傳動軸91上,使該傳動軸91具有較小的外徑,因此,如圖11所示,該傳動軸91的各螺旋溝911朝兩側傾斜延伸的方向與水平方向之間形成的夾角θ大,換句話說,該傳動軸91較小的外徑使各螺旋溝911螺旋的導程大,並導致該夾角θ大,故該兩滾珠94在移動的過程中,會受到較大的阻力,使該錘擊塊92沿軸向壓縮該復位彈簧93的作動過程不順暢,降低了現有電動工具的使用效益,此外,由於該傳動軸91較小的外徑,為了儘可能降低該夾角θ的數值,該兩螺旋溝911的間距I0必然被儘可能地縮小(即兩螺旋溝911很靠近),在上述各滾珠94在對應螺旋溝911中移動過程中受力較大的情況下,容易導致該間隙被任一滾珠94撞破形成破孔,或是在另一情況下,為了避免該間距I0過小,而降低各螺旋溝911的寬度及滾珠94的直徑,則該滾珠94在對應螺旋溝911中移動過程中受力較大可能導致滾珠94本身碎掉的問題,兩種情況皆會導致現有之電動工具的高扭力衝擊結構90故障而無法繼續使用,綜上所述,現有電動工具的高扭力衝擊結構90確有其需加以改進之處。
為解決現有電動工具的高扭力衝擊結構的滾珠在移動的過程中,會受到較大的阻力,使該錘擊塊沿軸向壓縮該復位彈簧的作動過程不順暢,降低了電動工具的使用效益,並容易損壞其傳動軸的螺旋溝及滾珠等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動力工具的打擊組,有效改進上述問題,進一步說明如下。
本發明係一種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係包括有:一本體,該本體包括有一打擊件及一彈性件,其中該打擊件設有一凸輪結構及一打擊部,該凸輪結構與該打擊部呈間隔設置,該彈性件設於該打擊件內部;
一驅動件,該驅動件呈一筒狀,該驅動件與該本體可活動地相結合,該驅動件伸入該打擊件內部,且套設於該彈性件上,該驅動件的外表面上凹設有至少一凸輪溝,該至少一凸輪溝與該凸輪結構透過一滾珠相卡掣;以及一工具軸,該工具軸與該本體可活動地相連接,且該工具軸與該打擊件的打擊部相抵靠。
上述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本體設有一心軸,該打擊件沿軸向貫穿設有一通孔,該通孔供該心軸穿過,且該通孔的內徑小於該驅動件的外徑。
上述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打擊部及該凸輪結構沿該打擊件的軸向呈前、後排列之配置。
進一步,上述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至少一凸輪溝包括有一凸輪溝第一位置及至少一凸輪溝第二位置,該凸輪溝第一位置朝該至少一凸輪溝第二位置的延伸方向與該驅動件的切線方向呈一夾角,且該夾角介於10度至35度之間。
再進一步,上述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夾角為18度。
較佳的是,上述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打擊部與該凸輪結構係為一體成形,且該凸輪結構係為至少一徑向貫穿該打擊件的凸輪槽,該至少一凸輪槽與該驅動件的至少一凸輪溝透過所述滾珠相卡掣,該本體包括有一套筒,該套筒套於該打擊件外側,使該滾珠介於該驅動件與該套筒之間。
再進一步,上述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打擊件凸設有複數個嚙合部,該套筒凸設有複數個嚙合塊,該複數個嚙合塊與該複數個嚙合部相嚙合。
較佳的是,上述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打擊部設有一強化環及兩打擊塊,該強化環設於該打擊部遠離該凸輪結構的一側,且該兩打擊塊間隔地凸設於該強化環的內周緣上。
較佳的是,上述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凸輪結構為一凸輪環,該凸輪環組設於該打擊件內部,且該凸輪環的一端形成至少一組凸輪緣,該至少一凸輪緣與該驅動件的至少一凸輪溝之間透過所述滾珠相卡掣。
藉由上述的技術特徵,本發明所提供的動力工具的打擊組透過該驅動件套設於該彈性件,使該打擊組在整體尺寸相同的前提下,該驅動件具有較大的外徑,因此,當該打擊件的行程相同時,該驅動件的各凸輪溝可沿著該驅動件的外周緣延伸較長的長度,藉以降低各凸輪溝的夾角,讓該滾珠的作動過程更順暢,藉以提升該打擊組的效能,此外,由於該驅動件具有較大的外徑,該兩凸輪溝之間能保留較大的間隙,加上在此結構下,滾珠與凸輪溝本身受力較小,自然不容易產生破孔或滾珠破碎的問題,綜上所述,本發明有效改進現有電動工具的高扭力衝擊結構的滾珠在移動的過程中,會受到較大的阻力,使該錘擊塊沿軸向壓縮該復位彈簧的作動過程不順暢,降低了電動工具的使用效益的缺點,藉以提供一種動力工具的打擊組。
10:本體
11:打擊件
110:凸輪槽
110A:凸輪環
111:開口
112:打擊部
113:卡掣槽
114、114A:凸輪結構第一位置
115、115A:凸輪結構第二位置
116:打擊塊
117:通孔
118:容置槽
119:嚙合部
119A:凸出部
12:彈性件
13:心軸
14:套筒
141:固定件
142:嚙合塊
15:強化環
20:驅動件
201:滾珠
21:結合端
22:凸輪溝
221:凸輪溝第一位置
222:凸輪溝第二位置
23:結合槽
30:工具軸
31:限位槽
32:受力塊
33:輸出端
501:插銷
90:高扭力衝擊結構
91:傳動軸
911:螺旋溝
92:錘擊塊
921:螺旋凹槽
93:復位彈簧
94:滾珠
φ、θ:夾角
D1:通孔內徑
D2:外徑
I0、I1:間距
圖1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2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另一視角的立體分解圖。
圖3A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驅動件的凸輪溝的展開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局部放大的側視剖面圖。
圖5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沿A-A割面線的端視剖面圖。
圖6係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操作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8係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側視剖面圖。
圖9係現有電動工具的高扭力衝擊結構的側視剖面圖。
圖10係現有電動工具的高扭力衝擊結構的傳動軸的立體外觀圖。
圖11係現有電動工具的高扭力衝擊結構的傳動軸的螺旋溝展開示意圖。
為能詳細瞭解本發明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且能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現,茲進一步以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本發明係一種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第一較佳實施例係如圖1至圖3所示,係包括有一本體10、一驅動件20以及一工具軸30,其中:請參閱如圖2至圖4所示,該本體10包括有一打擊件11、一彈性件12、一心軸13以及一套筒14,其中該打擊件11為一圓筒形殼體,並設有一凸輪結構、一開口111、一容置槽118、一打擊部112以及一卡掣槽113,其中在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凸輪結構為兩凸輪槽110,該兩凸輪槽110係間隔地貫穿設於該打擊件11的外周緣,而與該打擊件11內部所形成的一容置空間相連通,各凸輪槽110的形狀略呈一三角形,且各凸輪槽110包括有一凸輪結構第一位置114以及兩凸輪結構第二位置115,該凸輪結構第一位置114位於該兩凸輪結構第二位置115之間,且該凸輪結構第一位置114位於該打擊件11上,沿該打擊件11一軸向與該兩凸輪結構第二位置115相異的位置,使該凸輪結構第一位置114及該兩凸輪結構第二位置115位於該三角形的三個端點處,且該兩凸輪槽110的凸輪結構第一位置114之間沿徑向直線相對,各該凸輪槽110的各凸輪結構第二位置115亦與另一凸輪槽110的其中一凸輪結構第二位置115沿徑向直線相對,進一步,各該凸輪槽110的凸輪結構第一位置114相對於該兩凸輪結構
第二位置115靠近該打擊件11的一後端,各該凸輪槽110的兩凸輪結構第二位置115相對於該凸輪結構第一位置114靠近該打擊件11的一前端。
該開口111設於該打擊件11的後端,且該開口111與該打擊件11的容置空間相連通;如圖4所示,該容置槽118設於該打擊件11內部,而與該打擊件11的容置空間相連通,且該容置槽118與該開口111沿該軸向直線相對;該打擊部112設於該打擊件11的前端,而靠近各凸輪結構第二位置115,使該打擊部112與該凸輪結構(兩凸輪槽110)呈前、後排列之配置,且該打擊部112沿徑向凸出該打擊件11的外表面,且如圖3所示,該打擊部112遠離該凸輪結構的前端形成一強化環15,且該打擊部112設有兩打擊塊116以及一通孔117,該兩打擊塊116間隔地凸設於該強化環15的內周緣上,使該兩打擊塊116沿著該打擊件11的徑向直線相對,各打擊塊116分別具有兩打擊面,該通孔117位於該打擊件11的軸線上,該通孔117沿軸向貫穿該打擊部112而與該容置槽118相連通,該通孔117具有一通孔內徑D1及一平滑的內周緣,且該通孔內徑D1小於該開口111的內徑;該卡掣槽113環形凹設於該打擊件11的外表面,且位於該開口111與該兩凸輪槽110之間,使該兩凸輪槽110位於該打擊部112與該卡掣槽113之間。
進一步,在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打擊部112與該兩凸輪槽110所形成之凸輪結構係一體成形地製造而成,且由於該打擊部112與該兩凸輪槽110呈前、後排列之配置,且該通孔117具有平滑的內周緣,使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該打擊件11具有容易製造之優點;較佳的是,該強化環15連結該兩打擊塊116,提高了該打擊部112之結構強度,藉此提高該打擊件11的使用壽命。
請參閱如圖2至圖4所示,該彈性件12為一壓縮彈簧,該彈性件12係通過該開口111而設於該打擊件11內部,且該彈性件12的前端經該容置槽118而與該打擊部112相抵靠;該心軸13係自該開口111穿過該彈性件12與該通
孔117,並凸出於該打擊部112的前端;該套筒14係套設於該打擊件11的外側面,並環繞該兩凸輪槽110,該套筒14的前端與該打擊部112的後端相抵靠,並透過一固定件141與該卡掣槽113相結合,使該套筒14介於該打擊部112與該固定件141之間,藉以防止該套筒14自該打擊件11脫落,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固定件141為一C形環。
進一步,如圖2及圖3所示,該打擊件11設有複數個嚙合部119,該複數個嚙合部119係間隔地凸設於該打擊部112的後側面(如上述,該打擊部112沿徑向凸出該打擊件11的外表面);另一方面,該套筒14的前端間隔地凸設有複數個嚙合塊142,使該套筒14的前端與該打擊部112的後端相抵靠時,該複數個嚙合部119與該複數個嚙合塊142相互嚙合,如此一來,該套筒14與該打擊件11之間就不會相對轉動。
請參閱如圖2至圖4所示,該驅動件20與該本體10相結合且呈一筒狀,該驅動件20自該開口111伸入該打擊件11,並套設於該彈性件12的外部且與其相抵靠,使該驅動件20能移動地與該打擊件11相結合,換言之,該驅動件20的外徑D2小於該開口111的內徑,但該驅動件20的外徑D2大於該通孔內徑D1,該驅動件20設有一結合端21、兩凸輪溝22以及一結合槽23,其中該結合端21設於該驅動件20的後端且伸出該開口111外,與一動力工具的驅動機構相嚙合,藉以使該驅動件20轉動。
該兩凸輪溝22間隔地凹設於該驅動件20的外表面,各凸輪溝22包括有一凸輪溝第一位置221以及兩凸輪溝第二位置222,如圖4所示,各凸輪溝22的凸輪溝第一位置221與其中一凸輪槽110的凸輪結構第一位置114直線相對,另如圖2所示,該兩凸輪溝第二位置222相對於該凸輪溝第一位置221,係位於靠近該驅動件20的後端處,使各凸輪溝22呈一V字形,各凸輪溝22與相對應凸輪槽110係透過一滾珠201相卡掣結合,該兩滾珠201係自該打擊件11的外
側,通過該兩凸輪槽110後設於該兩凸輪結構第一位置114與該兩凸輪溝第一位置221重合處,藉以卡掣該驅動件20與該打擊件11,完成後再透過該套筒14與該固定件141覆蓋於該兩凸輪槽110的外側,藉以避免該兩滾珠201掉出;該結合槽23係自該驅動件20的前端凹設形成,藉以讓該彈性件12能容置於該結合槽23中,讓該驅動件20套於彈性件12的外部,且該心軸13抵靠於該結合槽23的底部。
進一步,如圖3A所示,各該凸輪溝22由該凸輪溝第一位置221朝各凸輪溝第二位置222延伸的方向,與水平方向(即該驅動件20的切線方向)之間形成一夾角φ;與如圖9至圖11所示的現有之電動工具的高扭力衝擊結構90的傳動軸91的各螺旋溝911所形成的夾角θ相比,由於本發明的驅動件20套設於該彈性件12的外部,而現有高扭力衝擊結構90的傳動軸91則位於該復位彈簧93的內部,故在工具整體的結構尺寸相同的情況下,本發明的驅動件20的外徑大於現有高扭力衝擊結構90的傳動軸91的外徑,及該驅動件20的外周緣大於該傳動軸91的外周緣,如此一來,若要使該打擊件11(對應現有高扭力衝擊結構90的錘擊塊92)沿軸向移動相同的距離,各該凸輪溝22能延伸的長度大於各該螺旋溝911所能延伸的長度,使各該凸輪溝22的夾角φ小於各該螺旋溝911的夾角θ,使本發明的兩滾珠201在該兩凸輪溝22上移動、藉以讓該打擊件11沿軸向移動時,更為順暢,提升本發明的打擊組的效能。
在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例中,各該凸輪溝22的夾角φ介於10度至35度之間,較佳者為18度。
請參閱如圖2至圖5所示,該工具軸30係與該本體10相結合,該工具軸30的後端與該打擊件11的打擊部112相抵靠,該工具軸30包括有一限位槽31、兩受力塊32以及一輸出端33,其中該限位槽31係凹設於該工具軸30的後端,且該限位槽31設於該工具軸30的軸線上,藉以使該工具軸30與該本體10相
抵靠時,該心軸13的前端可插入該限位槽31中,使該本體10、該驅動件20以及該工具軸30位於同一軸線上;該兩受力塊32分別徑向凸設於該工具軸30後端的兩側,各受力塊32具有兩受力面,該兩受力面分別位於該受力塊32的兩側,且當該工具軸30與該本體10相抵靠時,該兩受力塊32係與該打擊部112相結合,而如圖5所示,分別與其中一打擊塊116相抵靠;該輸出端33設於該工具軸30的前端,藉以對一工件進行使用。
請參閱如圖1、圖4至圖6所示,當該驅動件20驅動該工具軸30轉動時,由於該兩滾珠201將該打擊件11與該驅動件20相互卡掣,因此,該驅動件20會帶動該本體10轉動,且該本體10會透過該打擊件11的各打擊塊116以其中一打擊面與其中一受力塊32的相對應受力面相抵靠,藉以進一步推動該工具軸30轉動,當該工具軸30受到阻力後,該本體10會因該兩打擊塊116與該兩受力塊32相抵靠而無法轉動。
此時,如圖4及圖6所示,各滾珠201會受到該打擊件11與該驅動件20之間相對作動的力量推動,而在相對應的凸輪溝22與凸輪槽110內滑動,並藉由各凸輪溝22與凸輪槽110形狀的不同,帶動該本體10的打擊件11向後端朝該驅動件20移動,並壓縮該彈性件12,當各滾珠201移動而使相對應凸輪溝22的其中一凸輪溝第二位置222與相對應凸輪槽110中的一相對凸輪結構第二位置115重合,該打擊部112即完全與該工具軸30分離,接著,由於該兩打擊塊116與該兩受力塊32相分離而失去阻力,該受壓縮的彈性件12之復原力,會將該打擊件11朝前端推,同時該驅動件20仍持續帶動該本體10轉動,因此,當該打擊部112重新與該工具軸30相結合時,該兩打擊塊116會以跟原本相異的位置,分別撞擊到其中一受力塊32,藉以產生一打擊的效果,提供使用者在使用動力工具進行加工,如鎖固螺栓時,能將螺栓完全鎖緊,達到使用者設定的扭力值的功效。
進一步,該驅動件20根據相連接的驅動機構,而可以不同方向正、逆旋轉,當該驅動件20反向轉動時,與前段所述不同處在於:該兩打擊塊116與相對應受力塊32會以相異的打擊面與受力面相抵靠,該兩滾珠201會移動而分別使相對應凸輪溝22及凸輪槽110相異的凸輪溝第二位置222及凸輪結構第二位置115相重合,藉以達到使該本體10向後端朝該驅動件20移動,而與該工具軸30相分離的功效。
請參閱如圖7所示,本發明的第二較佳實施例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打擊件11的凸輪結構為一凸輪環110A,該凸輪環110A係自該打擊件11後端插入該打擊件11的容置空間中,且該凸輪環110A能透過複數個插銷501與該打擊件11相固接,該凸輪環110A的前端設有兩凸出部119A,該兩凸出部119A沿徑向相對地凸設於該凸輪環110A前端上,使該凸輪環110A於該各該凸出部119A的兩側分別形成一組凸輪緣,各組凸輪緣呈一V字形而與該驅動件20的其中一凸輪溝22相對應,各組凸輪緣包括一凸輪結構第一位置114A及兩位於該凸輪結構第一位置114A兩側的凸輪結構第二位置115A,各該凸輪結構第二位置115A即位於該組凸輪緣靠近其中一凸出部119A的一端,換句話說,各該凸出部119A的兩側分別為該兩組凸輪緣的其中一凸輪結構第二位置115A,該凸輪結構第一位置114A與該相對應的凸輪溝22的凸輪溝第一位置221相對應,較佳的是,如圖8所示,該驅動件20也是套設於該彈性件12的外部,藉以使該驅動件20具有較大的外周緣,而讓各該凸輪溝22具有較小的夾角,如第一較佳實施例所述。
此外,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打擊件11之打擊部112亦能如第一較佳實施例設有一強化環,使該打擊部112的兩打擊塊間隔地凸設於該強化環的內周緣上。
藉由上述的技術特徵,本發明所提供的動力工具的打擊組透過該驅動件20套設於該彈性件12的外部,使該打擊組在整體尺寸相同的前提下,該驅動件20具有較大的外徑D2,因此,當該打擊件11的行程相同時,該驅動件20的各凸輪溝22可沿著該驅動件20的外周緣延伸較長的長度,藉以縮小各凸輪溝22的夾角φ,讓該滾珠201的作動過程更順暢,藉以提升該打擊組的效能,此外,如圖3A所示,由於該驅動件20具有較大的外徑D2,該兩凸輪溝22之間能保留較大的間距I1,加上在此結構下,滾珠201與凸輪溝22本身受力較小,自然不容易產生破孔或滾珠201破碎的問題,綜上所述,本發明有效改進現有電動工具的高扭力衝擊結構的滾珠94在移動的過程中,會受到較大的阻力,使該錘擊塊92沿軸向壓縮該復位彈簧93的作動過程不順暢,降低了電動工具的使用效益的缺點,藉以提供一種動力工具的打擊組。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發明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發明所提技術方案的範圍內,利用本發明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更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並且未脫離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內容,均仍屬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本體
110:凸輪槽
112:打擊部
114:凸輪結構第一位置
117:通孔
118:容置槽
12:彈性件
13:心軸
14:套筒
141:固定件
20:驅動件
201:滾珠
21:結合端
22:凸輪溝
221:凸輪溝第一位置
23:結合槽
30:工具軸
32:受力塊
D1:通孔內徑
D2:外徑
Claims (10)
- 一種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係包括有: 一本體,該本體包括有一打擊件及一彈性件,其中該打擊件設有一凸輪結構及一打擊部,該凸輪結構與該打擊部呈間隔設置,該彈性件設於該打擊件內部; 一驅動件,該驅動件呈一筒狀,該驅動件與該本體可活動地相結合,該驅動件伸入該打擊件內部,且套設於該彈性件上,該驅動件的外表面上凹設有至少一凸輪溝,該至少一凸輪溝與該凸輪結構透過一滾珠相卡掣;以及 一工具軸,該工具軸與該本體可活動地相連接,且該工具軸與該打擊件的打擊部相抵靠。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本體設有一心軸,該打擊件沿軸向貫穿設有一通孔,該通孔供該心軸穿過,且該通孔的內徑小於該驅動件的外徑。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打擊部及該凸輪結構沿該打擊件的軸向呈前、後排列之配置。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至少一凸輪溝包括有一凸輪溝第一位置及至少一凸輪溝第二位置,該凸輪溝第一位置朝該至少一凸輪溝第二位置的延伸方向與該驅動件的切線方向呈一夾角,且該夾角介於10度至35度之間。
- 如請求項4所述之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夾角為18度。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打擊部與該凸輪結構係為一體成形,且該凸輪結構係為至少一徑向貫穿該打擊件的凸輪槽,該至少一凸輪槽與該驅動件的至少一凸輪溝透過所述滾珠相卡掣,該本體包括有一套筒,該套筒套於該打擊件外側,使該滾珠介於該驅動件與該套筒之間。
- 如請求項6所述之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打擊件凸設有複數個嚙合部,該套筒凸設有複數個嚙合塊,且該複數個嚙合塊與該複數個嚙合部相嚙合。
- 如請求項6所述之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打擊部設有一強化環及兩打擊塊,該強化環設於該打擊部遠離該凸輪結構的一側,且該兩打擊塊間隔地凸設於該強化環的內周緣上。
-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凸輪結構為一凸輪環,該凸輪環組設於該打擊件內部,且該凸輪環的一端形成至少一組凸輪緣,該至少一凸輪緣與該驅動件的至少一凸輪溝之間透過所述滾珠相卡掣。
- 如請求項9所述之動力工具的打擊組,其中該打擊部設有一強化環及兩打擊塊,該強化環設於該打擊部遠離該凸輪結構的一側,且該兩打擊塊間隔地凸設於該強化環的內周緣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47472A TWI720760B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動力工具的打擊組 |
CN202022494436.4U CN213889798U (zh) | 2019-12-24 | 2020-11-02 | 动力工具的打击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147472A TWI720760B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動力工具的打擊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20760B true TWI720760B (zh) | 2021-03-01 |
TW202124101A TW202124101A (zh) | 2021-07-01 |
Family
ID=76036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47472A TWI720760B (zh) | 2019-12-24 | 2019-12-24 | 動力工具的打擊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89798U (zh) |
TW (1) | TWI720760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50918B (en) * | 2005-03-24 | 2006-03-11 | Mighty Seven Internat Co Ltd | Hammering assembly structure for a power tool |
TWM319826U (en) * | 2007-05-11 | 2007-10-01 | Jenn Feng Ind Co Ltd | High torque impact structure for power tools |
EP1712332B1 (en) * | 2005-04-11 | 2011-06-22 | Hitachi Koki Co., Ltd. | Impact tool |
TWM517080U (zh) * | 2015-08-28 | 2016-02-11 | Yi-Rou Wang | 動力工具錘打組 |
US9272400B2 (en) * | 2012-12-12 | 2016-03-01 | Ingersoll-Rand Company | Torque-limited impact tool |
EP3009235A1 (en) * | 2014-09-12 | 2016-04-20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Rotary impact tool |
TWM532937U (en) * | 2016-08-10 | 2016-12-01 | Yi-Rou Wang | Power tool hammer set |
TWM553251U (zh) * | 2017-07-25 | 2017-12-21 | Hyphone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 動力工具之錘打機構 |
TWM562747U (zh) * | 2016-08-25 | 2018-07-01 | 米沃奇電子工具公司 | 衝擊工具 |
EP2459348B1 (en) * | 2009-07-29 | 2018-10-24 | Koki Holdings Co., Ltd. | Impact tool |
EP3381613B1 (en) * | 2017-03-27 | 2019-10-09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Rotary impact tool |
-
2019
- 2019-12-24 TW TW108147472A patent/TWI720760B/zh active
-
2020
- 2020-11-02 CN CN202022494436.4U patent/CN213889798U/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50918B (en) * | 2005-03-24 | 2006-03-11 | Mighty Seven Internat Co Ltd | Hammering assembly structure for a power tool |
EP1712332B1 (en) * | 2005-04-11 | 2011-06-22 | Hitachi Koki Co., Ltd. | Impact tool |
TWM319826U (en) * | 2007-05-11 | 2007-10-01 | Jenn Feng Ind Co Ltd | High torque impact structure for power tools |
EP2459348B1 (en) * | 2009-07-29 | 2018-10-24 | Koki Holdings Co., Ltd. | Impact tool |
US9272400B2 (en) * | 2012-12-12 | 2016-03-01 | Ingersoll-Rand Company | Torque-limited impact tool |
EP3009235A1 (en) * | 2014-09-12 | 2016-04-20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Rotary impact tool |
TWM517080U (zh) * | 2015-08-28 | 2016-02-11 | Yi-Rou Wang | 動力工具錘打組 |
TWM532937U (en) * | 2016-08-10 | 2016-12-01 | Yi-Rou Wang | Power tool hammer set |
TWM562747U (zh) * | 2016-08-25 | 2018-07-01 | 米沃奇電子工具公司 | 衝擊工具 |
EP3381613B1 (en) * | 2017-03-27 | 2019-10-09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 Rotary impact tool |
TWM553251U (zh) * | 2017-07-25 | 2017-12-21 | Hyphone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 動力工具之錘打機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89798U (zh) | 2021-08-06 |
TW202124101A (zh) | 2021-07-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55121B2 (en) | Power tool | |
TWI354612B (en) | Impact wrench | |
EP2694253B1 (en) | Rotary impact device | |
US20090194305A1 (en) | Power tool | |
TWI583501B (zh) | 旋轉式緊固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 |
US11745320B2 (en) | Torque wrench | |
WO2021008309A1 (zh) | 一种改良的冲击结构 | |
US8479965B2 (en) | Auto hammer | |
US8308039B2 (en) | Clamping mechanism for an auto hammer | |
JPH0740258A (ja) | インパクト回転工具 | |
TW201720588A (zh) | 衝擊自旋手工具 | |
TWI720760B (zh) | 動力工具的打擊組 | |
US9333637B2 (en) | Multi-tool for fasteners | |
US10618146B2 (en) | Wrench | |
TWM518612U (zh) | 具磁吸功能之套筒 | |
US20130161045A1 (en) | Impact body and transmission module having the same | |
TWI522212B (zh) | Pneumatic tools with double impact block impact | |
KR920009834B1 (ko) | 임팩트 클러치 | |
CN220534074U (zh) | 传动机构 | |
US20180354117A1 (en) | Pneumatic rotary hand tool with rotating impact kinetic energy | |
CN103586848B (zh) | 气动工具的冲击组 | |
TWI637823B (zh) | 螺旋緊固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 |
KR101877811B1 (ko) | 슬라이드식 핀해머가 구비된 회전력 전달장치 | |
TW202000348A (zh) | 鎚鑽 | |
TWI866851B (zh) | 衝擊工具頭組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