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13765B - 洗衣機 - Google Patents
洗衣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13765B TWI713765B TW106123967A TW106123967A TWI713765B TW I713765 B TWI713765 B TW I713765B TW 106123967 A TW106123967 A TW 106123967A TW 106123967 A TW106123967 A TW 106123967A TW I713765 B TWI713765 B TW I71376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otion
- water
- storage box
- flow path
- horizontal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 D06F39/088—Liquid supply arrangement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8—Liquid supply or discharg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一種洗衣機,是相對於洗衣槽的旋轉中心在左右配置可將噴灑水灑到洗滌物上之第1供水部及第2供水部,該洗衣槽可收容洗滌物,該第1供水部是配置在從洗衣槽的旋轉中心偏心之位置上,該第2供水部是配置在相對於洗衣槽的旋轉中心實質上與第1供水部成為對稱的位置上。藉此,即使在自來水的水壓較低時,仍可以從左右各自將噴灑水均勻地灑到洗滌物上。其結果,可以提供一種可做到洗滌性能的提升的洗衣機。
Description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洗衣機的供水裝置,其可用簡單的構成將噴灑水均勻地灑到洗滌物上。
發明背景
以往,具有供水裝置的洗衣機,具備有洗衣槽、上部殼體、蓋體、洗劑收容盒、流路構造部、洗劑溶解部、及供水部等。洗衣槽是設置在洗衣機本體的內部,且進行洗衣及脫水。上部殼體是設置在洗衣機本體的上部,且構成洗衣機本體的一部分。上部殼體具有從洗衣槽取出、放入衣物的衣物投入口。蓋體是開閉自如地覆蓋於衣物投入口。
洗劑收容盒是配置在衣物投入口附近。流路構造部是配置在洗劑收容盒的上方,且對洗劑收容盒供水。洗劑溶解部是配置在洗劑收容盒的下方,且將水與洗劑邊混合邊形成洗劑水溶液,並使洗劑水溶液流下。供水部是配置在衣物投入口附近,且將噴灑水灑在衣物上。此時,供水部是以泵浦將洗衣槽內的水抽取上來、並加壓來供給到洗衣槽。藉此,構成為將噴灑水展開,以將噴灑水均勻地灑在洗滌物上。
如上述所構成的洗衣機已揭示於例如日本
專利特開2016-106673號公報及日本專利特開2012-223305號公報等。
以下,利用圖13至圖17來說明一般的上掀(top load)式洗衣機之構成。
圖13是在一般的上掀式洗衣機中洗劑收容盒已關閉時的主要的截面圖。圖14是該洗衣機之供水部的主要部位截面立體圖。圖15是該洗衣機之已將洗劑收容盒拉出時的主要的截面圖。圖16是該洗衣機之主要部位分解立體圖。圖17是該洗衣機之主要部位截面圖。
如圖13所示,洗衣機本體102在內部旋轉自如地收納洗衣槽101。於洗衣機本體102的上部是將上部殼體103裝設成幾乎覆蓋洗衣機本體102的上部整體。衣物投入口104是在上部殼體103的大致中央處與上部殼體103一體地成型。也就是說,衣物投入口104是在洗衣槽101的上方,且朝向下方向延伸而形成於上部殼體103。蓋體105是開閉自如地裝設在上部殼體103,且覆蓋衣物投入口104的上方整體。洗衣槽101是透過馬達110而可旋轉、停止。
洗劑收容盒106是拉出自如地配設在上部殼體103的衣物投入口104之附近位置,且收容洗劑等。
流路構造部107是設置在洗劑收容盒106的上方,且構成為引導自來水並使其朝洗劑收容盒106的各部流下。
具體而言,流路構造部107是由流路構造部上表面107a與流路構造部下表面107b所構成。流路構造部
上表面107a是構成流路構造部107的上表面,且防止來自流路構造部107的漏水。流路構造部下表面107b是構成流路構造部107的下表面,且使供給到洗劑收容盒106的水流下。
洗劑溶解部108是設置在洗劑收容盒106的下方。洗劑溶解部108是從已在洗劑收容盒106內混合的自來水與洗劑中製作洗劑水溶液109。
流路構造部上表面107a與洗劑溶解部108是一體地形成,且在洗衣槽101側開口,並將洗衣槽101的相反側以有底的方式構成。
藉此,即使在自來水的水壓較高,而使流經流路構造部107的流量較多時,仍可防止從洗劑收容盒106及洗劑溶解部108溢出的洗劑水溶液109溢出至洗衣機本體102及上部殼體103之情形。其結果是,可以防止馬達110等電氣零件的絕緣不良等的發生。
又,洗劑收容盒106在位於與衣物投入口104為相反側的一端上具備有第1排水部111。第1排水部111是將洗劑水溶液109朝洗劑溶解部108排放。
洗劑溶解部108在位於衣物投入口104側的一端上具備有第2排水部112。第2排水部112是將於洗劑溶解部108表面流下的洗劑水溶液109朝衣物投入口104排放。
此時,洗劑溶解部108是從第1排水部111朝向第2排水部112傾斜下降而形成。又,第2排水部112是配
置在比衣物投入口104更外側,並且比洗衣槽101的衣物投入口104側之開口端的洗衣槽開口部內壁113更內側。藉此,將洗劑水溶液109從第2排水部112的開口側朝洗衣槽開口部內壁113的內側排放。因此,洗劑水溶液109並非沿著洗衣槽101與洗衣機本體102之間而流下。其結果,預防洗劑水溶液109落在馬達110等電氣零件上之情形,而可以防止絕緣不良的產生。
又,洗劑溶解部108是從下方受到保持構件114保持。保持構件114除了洗劑溶解部108之外,可將未圖示的導線、感測器等電氣零件以組合件(unit)狀態事先組裝。並且,組合件狀態的保持構件114及洗劑溶解部108等,是藉由未圖示的爪部、螺絲等而安裝到上部殼體103。藉此,即可以輕易地將保持構件114、洗劑溶解部108等以組合件狀態安裝在上部殼體103。
此外,如圖14所示,洗劑溶解部108具備肋部120,該肋部120是從洗劑溶解部108的有底側朝開放側的方向延伸而配置。另一方面,洗劑收容盒106具有在底部開口的狹縫121。並且,洗劑溶解部108的肋部120是插入於洗劑收容盒106的狹縫121內。藉此,當洗劑水溶液109流通於肋部120與狹縫121之間的間隙時,洗劑即可有效率地被水溶解。其結果,使洗滌物的洗淨性能提升。
又,每當使用者取出、放入洗劑收容盒106時,肋部120會在狹縫121內滑動。藉此,即可以防止肋部120與狹縫121之間的洗劑的固著,並防止狹縫121的堵塞。
如上所述,洗劑溶解部108是形成為從第1排水部111朝向第2排水部112而傾斜下降。此時,肋部120是從洗劑溶解部108的有底側,朝開放側的方向延伸而配置。藉此,在洗劑溶解部108的成型時,可以使模具的拔出方向與肋部120的延伸方向為相同方向。其結果,洗劑溶解部108可以容易地藉由成型來形成。
又,如圖15所示,洗劑溶解部具備滑動面130。滑動面130可滑動自如地支撐洗劑收容盒106的滑動面131。流路構造部107的前方側之左右配置有爪部135a、135b。爪部135a、135b是在將洗劑收容盒106拉到最出來時,與洗劑收容盒106的緣部134相抵接。藉此,爪部135a、135b會防止洗劑收容盒106的進一步的拉出。
也就是說,要將洗劑投入至洗劑收容盒106內時,是拉出到流路構造部107的爪部135a、135b與洗劑收容盒106的緣部134相抵接為止。藉此,即可限制洗劑收容盒106的位置,並消除晃動,而易於投入洗劑。
另一方面,要保養洗劑收容盒106時,使用者可於將洗劑收容盒106拉出到抵接位置後,將洗劑收容盒106朝斜上方抬高。並且,將洗劑收容盒106的緣部134與流路構造部107的爪部135a、135b之抵接解除。藉此,即可輕易地卸下洗劑收容盒106。
如以上所述,即構成一般的上掀式洗衣機中的洗劑投入構造。
接著,利用圖16來說明以往之其他洗衣機,
例如前置式洗衣機。
如圖16所示,前置式洗衣機是和圖15所示的洗衣機同樣,具有由流路構造部107、縱長形狀的洗劑收容盒106所構成的供水裝置。
流路構造部107的爪部135是在流路構造部107的中央,且設置在與洗劑收容盒106相向之面上。將洗劑收容盒106拉到最出來時,洗劑收容盒的爪部137會與流路構造部107的爪部135相抵接。並且,當被拉出到讓洗劑收容盒106的爪部137為與爪部135相抵接的位置時,洗劑收容盒106的後方部分之左右壁面,是藉由洗劑溶解部108的內壁來限制位置。藉此,以防止洗劑收容盒106的晃動,並變得易於投入洗劑。
另一方面,要從流路構造部107卸下洗劑收容盒106時,可將彈性地保持洗劑收容盒106的爪部137的洗劑收容盒106的樑部136向下壓。藉此,洗劑收容盒106的爪部137與流路構造部107的爪部135之抵接即解除。因此,可以輕易地卸下洗劑收容盒106。
又,如圖17所示,洗衣槽101在上方配設有供水部151,該供水部151對衣物施予噴灑水150。供水部151會將以循環泵浦(未圖示)抽取上來的洗衣槽101內的水加壓,並朝洗滌物155送水。
供水部151具備圓形的第1吐出口152與第2吐出口153。第1吐出口152是設置在供水部151的底面。第1吐出口152是大致水平方向地設置在供水部151的外周
面。於供水部151的第1吐出口152與第2吐出口153的前方(上游側)設置有收窄部154。收窄部154是以提高供給到供水部151的水等之流速的方式進行作用。
從第1吐出口152可噴出朝向下方向展開的噴灑水150a。另一方向,從第2吐出口153可噴出在水平方向上展開的噴灑水150b。藉此,即可以將噴灑水150均勻地朝洗衣槽101內的洗滌物155噴灑。其結果,可以有效率地洗淨洗滌物155。
然而,上述以往的洗衣機為了將噴灑水150展開,而將以循環泵浦從洗衣機101中吸取上來的流量增加時,會形成於洗滌中從洗滌物155中出來的棉絨(lint)也大量地被抽取上來之情形。因此,恐有發生堵塞水路等之不良狀況之虞。
在此情況下,以往,為了避免水路的棉絨的堵塞,所考慮的是,替代循環泵浦,將自來水送到供水部151來將噴灑水150噴出之構成。
但是,以往的構成的洗衣機是使第1吐出口152及第2吐出口153的開口面積相對於收窄部154的截面積更寬。因此,在自來水的水壓較低,且流量較少的狀態下,會因為孔眼效應(orifice effects)而使水壓易於下降。藉此,導致各自的噴灑水150a、150b難以展開,而使其難以均等地滲入至洗滌物155整體中。
於是,所考慮的是,在自來水的水壓較低的狀態下,將第1吐出口152及第2吐出口153的面積設得較
小,並將流路構造部107的出口面積收窄,以使噴灑水150展開之構成。但是,在此情況下,於自來水的水壓較高的狀態下,流路構造部107內部的壓力會變得過高。因此,用可承受高壓的材料之構成、或將熔接強度設得較大等的對策變得對於流路構造部107來說是必要的。藉此,作為通用品的產品化會變困難。
發明概要
本發明是提供一種用簡單的構成,於自來水的水壓較低時,仍將噴灑水均勻地灑到洗滌物上,而可以有效率地進行洗滌的洗衣機。
本發明的洗衣機是將對衣物施加噴灑水之供水部於洗衣槽的左右配置而構成。藉此,可以用簡單的構成,於自來水的水壓較低時,仍從左右的供水部將噴灑水均勻地灑到衣物上,而可以有效率地洗滌衣物等。
1、101:洗衣槽
2、102:洗衣機本體
3、103:上部殼體
4、104:衣物投入口
5、105:蓋體
6、106:洗劑收容盒
7、107:流路構造部
7a、107a:流路構造部上表面
7b、107b:流路構造部下表面
7b1、120:肋部
8、108:洗劑溶解部
8a:流水面
8b:周圍壁
9、109:洗劑水溶液
10、110:馬達
11、111:第1排水部
12、112:第2排水部
13、113:洗衣槽開口部內壁
14:第1收容室
15:第2收容室
16:第1防水壁
17:第2防水壁
18:供水閥
19:操作部
20:銷
21、121:狹縫
22:粉碎室
23:分隔壁
24:混合室
25:第1流下孔
26:第2流下孔
27:洗劑水溶液速度調整壁
28a:濺水抑制壁
28b:第2濺水抑制壁
28c:第3濺水抑制壁
29、40:排水孔
30:滑動面(第1支撐部)
31、130、131:滑動面
32:開口部
33:前緣部
34:滑動面(第2支撐部)
35:爪部(第2卡止部)
36、136:樑部
37:爪部(第1卡止部)
38:支撐部
39:位置抑制部
41:橫向方向流路
42:流路收窄部
43:第1水管部
44:第2水管部
45:球面部
46:第1水平開口部
47:第2水平開口部
48:第1供水部
49:第2供水部
50、150、150a、150b:噴灑水
51:端部開口部
52:顎部
53:收窄面
54:後退面
55、155:洗滌物
56:攪拌翼
57:洗劑溶解翼
58:洗劑投入口
59:洗劑流下路徑
60:外槽
114:保持構件
134:緣部
151:供水部
152:第1吐出口
153:第2吐出口
154:收窄部
135、135a、135b、137:爪部
S1:開口面積
S2:流路截面積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的洗衣機的側面截面圖。
圖2是顯示該洗衣機之已裝設洗劑收容盒之狀態的主要部位截面圖。
圖3是顯示該洗衣機之已裝設洗劑收容盒之狀態的主要部位側面截面圖。
圖4是顯示該洗衣機已裝設洗劑收容盒的狀態的主要部位截面立體圖。
圖5是顯示該洗衣機之已移除洗劑收容盒之狀態的主要部位截面立體圖。
圖6是顯示該洗衣機之已拉出洗劑收容盒之狀態的主要部位截面立體圖。
圖7是該洗衣機之主要部位立體圖。
圖8是該洗衣機之概要構成說明圖。
圖9是該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圖10是該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
圖11是該洗衣機之主要部位截面立體圖。
圖12是該洗衣機之概要的方塊圖。
圖13是以往的洗衣機的側面截面圖。
圖14是以往的洗衣機之主要部位截面立體圖。
圖15是以往的洗衣機之主要部位截面圖。
圖16是以往的洗衣機的分解立體圖。
圖17是以往的洗衣機之主要部位截面圖。
以下,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參照著圖式來進行說明。再者,本發明並不受限於這個實施形態。
(實施形態1)
以下,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的洗衣機,利用圖1至圖12來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中的洗衣機的側面截面圖。圖2是顯示該洗衣機之已裝設洗劑收容盒之狀態
的主要部位截面圖。圖3是顯示該洗衣機之已裝設洗劑收容盒之狀態的主要部位截面圖。圖4是顯示該洗衣機已裝設洗劑收容盒的狀態的主要部位截面立體圖。圖5是顯示該洗衣機之已移除洗劑收容盒的狀態的主要部位截面立體圖。圖6是顯示該洗衣機之已拉出洗劑收容盒之狀態的主要部位截面立體圖。圖7是該洗衣機之主要部位立體圖、圖8是該洗衣機之概要構成說明圖,圖9、圖10是該洗衣機之動作說明圖。圖11是該洗衣機之主要部位截面立體圖。圖12是該洗衣機之概要的方塊圖。
再者,在以下,是將洗衣機之洗劑收容盒6的設置側設為後方,將蓋體5的開閉側設為前方,且將從前方朝向後方時的右側設為右方,將左側設為左方,來說明各構成要素的配置等。又,在上下方向上,將洗衣機的蓋體5側設為上方,且將馬達10側設為下方來說明。
如圖1所示,洗衣機本體2是旋轉自如地支撐且收納洗衣槽1。洗衣機本體2的上部裝設有上部殼體3,該上部殼體3幾乎覆蓋洗衣機本體2的上部整體。上部殼體3是例如藉由聚丙烯等的成型而形成。衣物投入口4在上部殼體3的大致中央處(包含中央)與上部殼體3一體地成型而形成。衣物投入口4是在洗衣槽1的上方,且朝向下方向延伸而形成於上部殼體3。蓋體5是開閉自如地裝設在上部殼體3上,且裝設成覆蓋衣物投入口4的上方整體。
洗劑收容盒6是拉出自如地配設在上部殼體3的衣物投入口4之附近位置,且收容洗劑等。
流路構造部7是設置在洗劑收容盒6的上方,且具備引導自來水而使其朝洗劑收容盒6的各部分流下之構成。
具體而言,流路構造部7是由流路構造部上表面7a與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所構成。流路構造部上表面7a是構成流路構造部7的上表面,且防止來自流路構造部7的漏水。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是構成流路構造部7的下表面,且使供給到洗劑收容盒6的水流下。再者,流路構造部上表面7a與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是以在平面上具備對流路構成而言必要之比較短的肋部7b1之大致板狀(包含板狀)的形狀而形成。
洗劑溶解部8是在洗劑收容盒6的下方側,從上部殼體3的一部分向下方延伸而構成。洗劑溶解部8是由流水面8a與周圍壁8b所構成。流水面8a是設置成朝向衣物投入口4並朝向下方向傾斜。周圍壁8b是在洗劑溶解部的流水面8a之周圍,且在朝向衣物投入口4側之面以外的面上以大致垂直(包含垂直)立起的狀態而設置。
再者,構成流路構造部7的流路構造部上表面7a與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是藉由例如熔接而一體化,且以水密構造而形成。流路構造部7是配置成覆蓋洗劑溶解部8的上部,且藉由未圖示的爪部及螺絲等被固定在上部殼體3。
洗劑收容盒6是混合自來水與洗劑,且生成洗劑水溶液9。
洗衣槽1是透過馬達10而可旋轉、停止。
又,洗劑收容盒6具備第1排水部11,該第1排水部11是將位於與衣物投入口4為相反側的一端一部分朝下方降下而構成。第1排水部11是將洗劑水溶液9朝洗劑溶解部8排放。被排放的洗劑水溶液9,是從位於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之衣物投入口4側的一端之第2排水部12朝衣物投入口4排放。此時,如上所述,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是形成為從第1排水部11朝向第2排水部12而傾斜下降。從洗衣槽1的中心來看第2排水部12的開口部32是配置在比衣物投入口4更外側,並且比作為衣物投入口4側的開口端之洗衣槽1的洗衣槽開口部內壁13更內側。
此外,如圖2所示,洗劑收容盒6包含收容粉末的洗劑等之第1收容室14、以及收容液體的柔軟劑等之第2收容室15。
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在一部分上具備有朝向洗劑收容盒6的第1收容室14之周圍壁面而朝下方延伸之第1防水壁16。第1防水壁16是在除了第1排水部11之外的幾乎整個周圍,接近於第1收容室14的周圍壁面之上部而設置。
又,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在一部分上具備有朝向洗劑溶解部8的周圍壁8b而向下方延伸之第2防水壁17。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是將第2防水壁(防水部)17在除了第2排水部12之外的幾乎整個周圍,接近於洗劑溶解部的周圍壁8b之上部而設置。
如圖1所示,流路構造部7的上方配置有供水閥18、未圖示的控制部及輸入部、與包含顯示部的操作部19等電氣零件。供水閥18藉由開閉自如的動作,以使自來水流下至流路構造部7。控制部是控制洗衣機的供水、洗滌、脫水等動作。輸入部會接收使用者的指示。操作部19是透過顯示部,向使用者通知運轉狀況等。供水閥18及操作部19是配置在上部殼體3的後方,且是以未圖示的配線等來連接。此時,將供水閥18與操作部19接近而配置,以縮短配線。藉此,製造容易,且可以防止因來自外部的電磁波等影響而造成的操作部19之誤動作。
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更具有複數個第1流下孔25,該等第1流下孔25將水供給到第1收容室14。藉由從第1流下孔25流下的水,第1收容室14所收容的洗劑會確實地與水混合。藉此,可防止洗劑的溶解殘留,並生成洗劑水溶液9。生成的洗劑水溶液9是從第1排水部11朝第2排水部12流下。在該期間,洗劑水溶液9會流經與上部殼體3無接縫地且一體地構成之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藉此,即可更加促進洗劑水溶液9中的水與洗劑之溶解。其結果,可以更提升洗淨性能。
也就是說,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之洗劑投入構造,從上方依序配置有第2防水壁17、第1防水壁16、第1排水部11、第2排水部12。
又,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具備複數個朝向洗劑收容盒6且朝上方延伸而被配置的銷20。
洗劑收容盒6的一部分構成有包含狹縫21的粉碎室22。粉碎室22是比第1排水部11更朝後方延伸而設置,並進一步使洗劑水溶液9的洗劑溶解,且使其朝下方流下。再者,狹縫21是洗劑水溶液流下孔的例示。
也就是說,洗劑收容盒6的第1收容室14是藉由包含第1排水部11的分隔壁23,而分隔為粉碎室22與混合室24。混合室24是在使用者投入洗劑之後,混合洗劑與水。
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在混合室24的上方具有複數個使水朝混合室24流下的第1流下孔25。此外,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在粉碎室22的上方具有使水朝粉碎室22流下的第2流下孔26。第1流下孔25與第2流下孔26是透過流路構造部7內部的流路而相連通。
在上述構成中,使用者將洗劑投入至混合室24後,當洗衣機的運轉開始時,即執行以下的動作。
藉由運轉開始,控制部會打開供水閥18,使水從第1流下孔25朝混合室24內的洗劑流下,藉此,可在混合室24內將洗劑與水混合。當從第1流下孔25供給水時,會使洗劑與水相混合,並且使混合室24內的水位上升。並且,當水位上升到分隔壁23的高度時,水與洗劑的混合液會越過分隔壁23而流入至粉碎室22。流入的混合液會被從粉碎室22的上方的第2流下孔26流下的水澆淋,而生成洗劑水溶液9。並且,將洗劑水溶液9從設置在粉碎室22的下方之狹縫21,排出至下方的洗劑溶解部8。
此時,比粉碎室22的狹縫21之開口更大的洗劑塊,不會通過狹縫21,而是留在粉碎室22中。所留下的洗劑會被水從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的第2流下孔26進一步澆淋,藉此,較大的洗劑之塊會逐漸地進行溶解。並且,當溶解進行到洗劑比狹縫21的開口更小時,會朝下方的洗劑溶解部8流下。
狹縫21的長度方向(前後方向)是設成與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方向大致相同(包含相同)。形成在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之銷20,是配置成前端貫穿於狹縫21。此時,如上所述,洗劑收容盒6是形成為可朝前後滑動。在作,使用者是使洗劑收容盒6滑動著拉出並將洗劑投入第1收容室14。在洗劑投入後,使用者即關閉洗劑收容盒6。並且,在洗滌運轉開始時,洗衣機的控制部會打開供水閥18以將水供給到洗劑收容盒6。藉此,構成為將混合洗劑與水而生成之洗劑水溶液9朝洗衣槽1流下。
又,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具備朝下方延伸而一體地形成的洗劑水溶液速度調整壁27。洗劑水溶液速度調整壁27是設置在比分隔壁23更下游側之粉碎室22區域的上方位置上,且在比第2流下孔26更上游側。洗劑水溶液速度調整壁27是以限制從洗劑收容盒6的混合室24流入粉碎室22的洗劑水溶液9之速度的方式進行作用。
洗劑溶解部8在流水面8a上更具備濺水抑制壁28a。如圖4所示,濺水抑制壁28a是設置在例如於前後方向上排列二個而設置的第1流下孔25之正下方附近的位
置,且在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整體之靠近中央的一側。也就是說,濺水抑制壁28a是沿著前後方向(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方向),亦即沿著洗劑水溶液9於流水面8a上流下的方向延伸而被設置。此時,濺水抑制壁28a的第2排水部12側之一端是以大致J字(包含J字)的形狀形成為至少包圍一個第1流下孔25的正下方位置部分。
也就是說,濺水抑制壁28a的一部分是在洗劑水溶液9的流水之方向上延伸,一部分(第2排水部12側的一端)是在阻擋洗劑水溶液9的流水之方向上延伸,而以J字的形狀被構成。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如圖5所示,於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上具備第2濺水抑制壁28b及第3濺水抑制壁28c。第2濺水抑制壁28b與第3濺水抑制壁28c分別以大致C字(包含C字)的形狀形成,且在第2流下孔26的正下方附近的位置上,於流水面8a上相向而配設。也就是說,第2濺水抑制壁28b與第3濺水抑制壁28c是配置成從左右包圍第2流下孔26的正下方位置部分。此時,第2濺水抑制壁28b與第3濺水抑制壁28c是設置成:包圍洗劑水溶液9的流水之方向以外的方向,且洗劑水溶液9的流水之方向是形成開口。
又,於彎曲成大致J字之形狀之濺水抑制壁28a附近的洗劑溶解部8之流水面8a上,設置有向洗衣槽1連通的排水孔29。從洗衣槽1的中心來看,排水孔29是配置在比洗衣槽開口部內壁13更內側。此外,排水孔29是配
置在與一個第1流下孔25相向的位置。
又,在左右的洗劑溶解部8之流水面8a與周圍壁8b之間,形成有在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方向上以階梯狀的截面形狀延伸之洗劑溶解部8的滑動面30。
同樣地,在洗劑收容盒6的左右端上,與洗劑溶解部8的滑動面30相向的位置上,形成有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面31。如圖3所示,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面31是以朝下方延伸之後,在左右方向上平面狀地延伸的形狀來形成。
洗劑溶解部8的滑動面30與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面31是構成第1支撐部。第1支撐部是相對於上部殼體3而滑動自如地支撐洗劑收容盒6。
洗劑溶解部8具備有形成在衣物投入口4側的開口部32。洗劑收容盒6是以可透過開口部32而取出、放入的方式構成。
又,如圖1及圖3所示,洗劑溶解部8是被操作部19所覆蓋。操作部19是藉由未圖示的爪部及螺絲等被固定在上部殼體3的上部。如圖1所示,操作部19的前緣部33是配置在上部殼體3的衣物投入口4與洗劑溶解部8的開口部32之間。
又,如圖2所示,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的一端,是在流路構造部7的左右之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範圍外,朝下方延伸設置。也就是說,如圖3或圖5所示,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的前端附近是朝向洗劑收容盒6而朝下方延伸設置,並構成滑動面34。
流路構造部7的滑動面34與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面31是構成第2支撐部。第2支撐部是相對於固定在上部殼體3的流路構造部7,而滑動自如地支撐洗劑收容盒6。
也就是說,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之洗劑投入構造,從洗衣槽1的中心側來看,是依下述順序來配置:衣物投入口4、流路構造部7的滑動面34、操作部的前緣部33、開口部32、洗劑溶解部的滑動面30的前緣、第2排水部12、洗衣槽開口部內壁13、洗劑溶解部的流水面8a。
又,如圖6所示,流路構造部7的爪部35(第2卡止部)是在洗劑收容盒6的第1收容室14與第2收容室15之間的位置配設成:與洗劑收容盒6的爪部37在拉出時相抵接。另一方面,洗劑收容盒6在第1收容室14與第2收容室15之間具備有樑部36。樑部36的一部分具有爪部37(第1卡止部),該爪部37為可彈性地向上及向下,且朝向流路構造部7突出。在已拉出洗劑收容盒6的狀態下,爪部35是抵接於流路構造部7的爪部37。
此時,洗劑收容盒6的爪部37與流路構造部7的爪部35之各自的抵接面,是以大致垂直(包含垂直)於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方向之平面形狀來形成。藉此,在已拉出洗劑收容盒6時,當彼此的抵接面相抵接時,即可將洗劑收容盒6限制位置成無法再進一步使其拉出。
另一方面,要卸下洗劑收容盒6來進行保養等之時,使用者可使洗劑收容盒6的樑部36彈性變形而向下壓。此時,由於爪部37也朝下方被向下壓,因此可解除
與流路構造部7的爪部35之抵接。藉此,即變得可卸下洗劑收容盒6。
又,如圖3所示,流路構造部7的爪部35與洗劑收容盒6的爪部37之與各自的抵接面相反側之面,是以相對於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方向(前後方向)傾斜的傾斜面來形成。藉此,在將洗劑收容盒6安裝至流路構造部7時,首先,爪部35與爪部37之各自的傾斜面會抵接。並且,隨著插入洗劑收容盒6,而使爪部37朝下方移動。此時,洗劑收容盒6的樑部36會彈性地朝下方彎曲。藉此,爪部37即可越過爪部35。其結果,洗劑收容盒6的爪部37與流路構造部的爪部35透過彼此的抵接面而卡止。
如圖6所示,流路構造部7在左右端上具備有支撐部38。支撐部38是沿著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方向且朝下方延伸而形成。此外,支撐部38的內側之面是使其接近於洗劑收容盒6的第1收容室14及第2收容室15的外側之壁而設置。
另一方面,洗劑收容盒6在左右端上具備有位置抑制部39。位置抑制部39是沿著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方向且朝上方延伸而形成。此外,位置抑制部39的內側之面是使其接近於流路構造部7的支撐部38之外側之壁而設置。
也就是說,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之洗劑投入構造,是從外側往內側依序配置有洗劑收容盒6的位置抑制部39、流路構造部的支撐部38、第1收容室14與第2收容
室15的外側之壁、第1收容室14與第2收容室15、還有以夾在其間的方式配置的洗劑收容盒6之爪部37與流路構造部7之爪部35。
亦即,洗劑收容盒6的大致中央(包含中央)配置有洗劑收容盒6的爪部37(第1卡止部)、以及流路構造部7的爪部35(第2卡止部)。並且,在洗劑收容盒6的左右端側上,是將流路構造部7的支撐部38與洗劑收容盒6的位置抑制部39相接近而配置。
又,如圖6所示,流路構造部7的支撐部38是以於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一體地具有大致相同截面(包含相同截面)的軌道形狀而形成。具體而言,支撐部38是在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的前後方向,亦即在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方向上,涵蓋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之全長量的長度而延伸設置。也就是說,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是將滑動面34、爪部35及支撐部38一體地構成。
同樣地,洗劑收容盒6是將滑動面31、位置抑制部39、樑部36及爪部37一體地構成。
又,如圖3及圖4所示,洗劑收容盒6的第1收容室14具有使底面的一部分開口之粉末洗劑的排水孔40。粉末洗劑的排水孔40是與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之濺水抑制壁28a的排水孔29相向而配置。也就是說,在洗滌時,從流路構造部7供水至第1收容室14,而讓粉末洗劑流動之時,粉末洗劑的排水孔40是使水與洗劑的一部分流下至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並且,已流下的水與粉末
洗劑的一部分會穿過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而從排水孔29供給到洗衣槽1。
也就是說,將預定的水供給到洗衣槽1之後,當來自流路構造部7的供水結束後,殘留在第1收容室14的水會從粉末洗劑的排水孔40流下,而被供給到洗衣槽1。藉此,即可構成為:即使在第1收容室14的排水側設置分隔壁23,水也不會殘留在第1收容室14內。因此,在下次的使用時,將粉末洗劑放入洗劑收容盒6的第1收容室14時,第1收容室14的表面是乾燥的。藉此,由於洗劑對第1收容室14的內面之固著變得困難,因此可以提升易用性。
又,流路構造部7在衣物投入口4側的一端上,具備有圖3及圖5所示之橫向方向流路41。橫向方向流路41是以洗衣槽1為中心,在橫向方向上延伸至洗劑收容盒6的左右端而形成。也就是說,從供水閥18供給的水會通過流路構造部7內之包含第1流下孔25與第2流下孔26的流路。之後,水會通過圖5所示之流路收窄部42,而被供給到橫向方向流路41。
橫向方向流路41是與在左右端各自朝下方延伸而設置的第1水管部43與第2水管部44相連接。
第1水管部43與第2水管部44在下端附近具有圖11所示之球面部45。球面部45是以第1水管部43、第2水管部44的中心軸為中心而到內表面為止大致相同半徑(包含相同半徑)而形成。在球面部45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朝向洗衣槽1側且朝斜下方向開口之第1水平開口部46與第2
水平開口部47。
第1水管部43與第1水平開口部46是構成第1供水部48。同樣地,第2水管部44與第2水平開口部47是構成第2供水部49。
第1供水部48與第2供水部49是相鄰於洗劑收容盒6的左右端而配置。並且,將噴灑水50從第1水平開口部46及第2水平開口部47朝洗衣槽1內的洗滌物55供給。
第1水平開口部46與第2水平開口部47,是在以第1水管部43、第2水管部44的中心軸為中心之球面部45上,朝向洗衣槽1側且朝斜下方向開口。此時,由供水閥18供給的水是流動成:首先,以第1水管部43、第2水管部44的中心軸為中心,而相對於第1水平開口部46與第2水平開口部47垂直地落下。並且,垂直地落下的水可藉由球面部45、與第1水平開口部46及第2水平開口部47而變更噴出方向。因此,球面部45與第1水平開口部46及第2水平開口部47是構成決定水的噴出方向之賦與勢能部。
通常,洗衣槽1是藉由馬達10的旋轉,而具備有而朝順時針方向旋轉的第1旋轉狀態(CW)、以及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第2旋轉狀態(CCW)。並且,在洗滌時的洗清、沖洗之時,控制部會打開供水閥18,而將水供給到洗衣槽1內。此時,可在洗清、沖洗等的旋轉時,將噴灑水50供給到洗衣槽1內的洗滌物55。
如圖8所示,也就是說,在第1旋轉狀態(CW)中,位於洗衣槽1的左側之洗滌物55,會在朝向位於洗衣
槽1的左側之第1供水部48接近的方向上移動。同樣地,在第2旋轉狀態(CCW)中,位於洗衣槽1的右側之洗滌物55,會在朝向位於洗衣槽1的右側之第2供水部49接近的方向上移動。藉此,由於無論在哪一個旋轉狀態中,均可以將噴灑水灑到朝向噴灑水接近而去的洗滌物55上,因此可以有效地洗滌洗滌物55。
第1水平開口部46及第2水平開口部47在左右端上更具備有端部開口部51,該端部開口部51是以圖5及圖11所示之大致圓形(包含圓形)的方式來形成。端部開口部51是以比第1水平開口部46及第2水平開口部47的縱向方向開口尺寸(相當於鉛直方向的開口尺寸)更大的開口尺寸來形成。也就是說,以第1水平開口部46與端部開口部51、以及第2水平開口部47與端部開口部51所形成的開口部,是形成為兩端部的開口面積較大之長孔形狀。具體而言,各開口部是以例如類似於以手指捏住橡膠管的前端時之橡膠管的前端開口形狀之開口形狀而被形成。藉此,可將從第1供水部48及第2供水部49的各開口部以扇形地展開之形狀而噴出的水,毫無遺漏地散佈至洗滌物55上。
此時,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圖11所示之第1水平開口部46與其左右的端部開口部51相加而得之開口面積S1,是設定成比第1水管部43的流路截面積S2更小,且比流路收窄部42的開口面積更大。又,第1水管部43的流路截面積S2是設定為與橫向方向流路41的流路截面積大致相同(包含相同)。藉此,如圖5所示,透過流路收窄部
42,往橫向方向流路41、第1水管部43、第1水平開口部46流動的水,不會於已收窄的部分流下。亦即,由於水不會於流路截面變狹窄的部分流下,因此可以使流路內的水壓難以下降。也就是說,當自來水的水壓較低、且流量較少的情況下,來自第1水平開口部46之噴灑水50的速度也會變小。因此,第1水管部43內的水之減少也會變慢。
又,將第1水平開口部46與其左右的端部開口部51相加而得之開口面積S1設定得比第1水管部43的流路截面積S2更小。因此,與截面積S2成反比地,相較於噴灑水50的流出的速度,於第1水管部43內流動的流速變得更慢。藉此,在取得由第1水管部43內的水位所形成的壓力、以及噴灑水50的流出的速度之平衡時,第1水管部43內的水位即可穩定。因此,形成為對第1水平開口部46持續施加因應於水位之固定的水壓。藉此,即可以在流出速度已穩定的狀態下,將噴灑水50供給至洗衣槽1內的洗滌物55。其結果,可以維持穩定的洗滌性能。再者,雖然沒有特別說明,但上述效果對於第2水平開口部47也是同樣的。
此外,第1水平開口部46具有構成下半部的顎部52。顎部52在內側具有收窄面53。收窄面53是將球面部45的一部分延伸至第1水平開口部46的邊緣而形成,且以收窄流水路徑截面積的方式進行作用。又,顎部52在外側具有後退面54。後退面54是以從第1水平開口部46的邊緣相對於第1水管部43的延伸方向朝下方後退的形狀而形
成。再者,上述第1水平開口部46的構成,針對第2水平開口部47也是同樣,因此省略說明。
又,如圖1所示,洗衣槽1在下方具備有攪拌翼56。攪拌翼56是作用成給予洗滌物旋轉力來進行洗淨。攪拌翼56在下方具備有洗劑溶解翼57。洗劑溶解翼57是朝向洗衣槽1的開口將放射狀的肋部延伸而構成。再者,在洗滌運轉中,是不使洗衣槽1旋轉,而是藉由馬達10使攪拌翼56旋轉。伴隨著攪拌翼56的旋轉,洗劑溶解翼57也會旋轉。藉此,即可以有效地使洗劑溶解,並且洗淨洗滌物。
此外,洗衣槽1具備有受到洗衣槽1的側壁支撐的洗劑投入口58。在已開放洗劑投入口58的狀態下,洗劑投入口58的一邊之端部58a是配置成從洗衣槽1的開口部1a向外延伸。藉此,即可透過洗劑投入口58,使已投入至洗劑投入口58的洗劑流下至洗衣槽1的外側。洗劑是通過形成在洗衣槽1的外側之與外槽60的間隙的洗劑流下路徑59而流下。並且,洗劑會落下至相向於洗劑溶解翼57的位置,且藉洗劑溶解翼57充分溶解於水中,而被供給至洗衣槽1內。
如以上,可構成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
以下,說明本實施形態的洗衣機之動作及作用。
如圖1及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的洗劑收容盒6,是收容在將上部殼體3的一部分朝下方延伸而構成的洗劑溶解部8與流路構造部7之間。並且,在洗劑收容盒6內
所生成的洗劑水溶液9會流經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因此,洗劑水溶液9不會越過流路構造部上表面7a而溢出。此時,於比上部殼體3的洗劑溶解部8之流水面8a更高的位置上,配置有供水閥18及操作部19等電氣零件。因此,水不會從洗劑收容盒6溢出而灑落到電氣零件上。其結果,可以將電氣零件等的絕緣不良防範於未然。
又,構成流路構造部7的流路構造部上表面7a與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是形成為大致板狀(包含板狀)的形狀。因此,可以將熔接流路構造部上表面7a與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的裝置小型化,並且使製造變得容易。又,流路構造部上表面7a與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由於凹凸較少,因此可以用穩定的熔接品質來製造。
又,洗劑溶解部8是與上部殼體3一體地構成。因此,可以更確實地防止漏水。此外,洗劑溶解部8可將洗劑水溶液9中的水與洗劑之溶解於使其流經流水面8a的期間促進。因此,可以更加提升洗滌物55的洗淨性能。
又,洗劑溶解部8是由上方依序配置有第2防水壁17、第1防水壁16、第1排水部11、第2排水部12。也就是說,將第1排水部11配置在比第2排水部12更高的位置。因此,洗劑水溶液9可在不滯留於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的情形下,流下至洗衣槽1。藉此,可以在通過第1排水部11時,充分地排放洗劑水溶液9。因此,不會從第1排水部11以外,使水或洗劑水溶液9溢出洗劑收容盒6。也就是說,可以構成難以漏水的洗劑溶解部8。
又,洗劑溶解部8的第1防水壁16是配置在比第1排水部11更高的位置。因此,就算萬一水或洗劑水溶液9從洗劑收容盒6溢出,仍可以容易地透過第1排水部11來排水。其結果,難以從第1防水壁16漏水。
此外,洗劑溶解部8的第2防水壁17是配置在比第1防水壁16更高的位置。因此,就算萬一水或洗劑水溶液9越過第1防水壁16而溢出,水位仍難以上升到第2防水壁17。藉此,可以更確實地防止來自第2防水壁17的漏水。其結果,可以防止因水灑落到配置在上部殼體3的供水閥18、操作部19、馬達10等電氣零件而發生的絕緣不良。
又,從洗衣槽1的中心側來看,洗衣機依序配置有衣物投入口4、流路構造部7的滑動面34(第2支撐部)、操作部19的前緣部33、開口部32、洗劑溶解部的滑動面30(第1支撐部)的前緣、第2排水部12、洗衣槽開口部內壁13、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此時,洗劑收容盒6是藉由不只洗劑溶解部8的滑動面30,還有流路構造部7的滑動面34而滑動自如地被支撐。藉此,可以防止為了將洗劑溶解部8與上部殼體3一體化,而縮短洗劑溶解部8的進深尺寸時所產生的不良情況。也就是說,由於在縮短進深尺寸的情況下,會使洗劑溶解部8的滑動面30變短,因此會產生只能將洗劑收容盒6支撐在比開口部32更外側的情況。即使在此情況下,藉由上述構成,可以在將洗劑收容盒6大幅地拉出至流路構造部7的滑動面34時,仍藉由流路構造部7的滑動面34來支撐洗劑收容盒6。藉此,可以更確
實地防止洗劑收容盒6的脫落。因此,使用者可以確實地將洗劑投入至洗劑收容盒6中。
又,流路構造部7的滑動面34是以流路構造部7的一部分來構成。因此,可以僅藉由洗劑溶解部8與流路構造部7來滑動自如地支撐洗劑收容盒6。也就是說,可以藉由爪部及螺絲等,來完成洗劑溶解部8與流路構造部7的定位。藉此,即使洗劑溶解部8的滑動面30及流路構造部7的滑動面34、與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面31之相對位置偏離,仍可以輕易地將洗劑收容盒6穩定並拉出。
又,如圖1所示,將洗劑投入至洗衣槽1的洗劑投入口58,使洗劑流下至洗劑溶解翼57,並在洗滌中使攪拌翼56旋轉。藉此,可以藉由和攪拌翼56一起旋轉的洗劑溶解翼57,來溶解洗劑。
也就是說,當自來水的水壓高的情況下,將洗劑投入至開閉自如地收容在上部殼體3的洗劑收容盒6中。並且,在自來水的供水時將洗劑溶解並供給至洗衣槽1。
另一方面,當自來水的水壓較低的情況下,或不使用自來水而是藉水桶等來供水的情況下,是將洗劑投入至上述之洗衣槽1的洗劑投入口58。並且,藉由洗滌運轉中的攪拌翼56之旋轉來一邊使其溶解洗劑,一邊洗滌洗滌物55。藉此,可以因應於水壓的狀況、以及水的投入方法來選擇洗劑的投入方法。因此,可以實現通用性較高之易用性優異的洗衣機。
又,如圖3所示,以分隔壁23將洗劑收容盒6分隔為混合室24與粉碎室22。並且,將使水往混合室24流下的第1流下孔25、以及使水往粉碎室22流下的第2流下孔26於流路構造部7連通而設置。此外,構成為在粉碎室22的底部設置狹縫21,且使洗劑水溶液9從狹縫21朝向下方向流出。藉此,由於無論洗劑的狀態如何,都能更確實地促進洗劑的溶解,並供給至洗衣槽1,因此洗淨性能更加提升。具體而言,例如即使在洗劑潮濕而呈塊狀的情況下,仍可以藉由狹縫21,讓洗劑水溶液9中的洗劑溶解到變得比該狹縫21的開口更小。也就是說,由於可以使洗劑均勻地分散在洗劑水溶液9中,並供給至洗衣槽1,因此洗淨性能提升。
又,藉由將流路構造部7設成上述構成,在自來水的水壓較低的情況下,流路構造部7的水壓較低,且會使從第1流下孔25以及連通於第1流下孔25的第2流下孔26出來的水之流速變低。因此,洗劑收容盒6之混合室24內的水位也緩慢地上升。藉此,混合室24內的洗劑可在不會一下子越過分隔壁23的情況下,藉由從第1流下孔25供給到混合室24內的水,花費充分的時間來溶解。之後,以已將洗劑充分地溶解之洗劑水溶液9的狀態,送至粉碎室22。也就是說,由於即使是在自來水的水壓較低的情況下,仍可以促進洗劑的溶解,來供給到洗衣槽1,因此可以藉由較高的洗淨性能來洗滌洗滌物55。
另一方面,在自來水的水壓較高的情況下,
流路構造部7的水壓較高,且會使從第1流下孔25、以及連通於第1流下孔25的第2流下孔26流下的水之流速變快。因此,洗劑收容盒6之混合室24內的水位也會快速地上升。藉此,可使混合室24內的洗劑在短時間內越過分隔壁23。即使在此情況下,仍可以在越過分隔壁23之前,藉由混合室24來確保混合水與洗劑的時間。也就是說,在水壓較高的情況下,從第2流下孔26流下的水之流速也會變快。因此,藉由流速較快的水之流下,越過分隔壁23而流入的洗劑會在粉碎室22內被強力地粉碎。藉此,可在短時間內溶解洗劑。也就是說,由於即使是在自來水的水壓較高的情況下,仍可以促進洗劑的溶解,並供給到洗衣槽1,因此可以藉由較高的洗淨性能來洗滌洗滌物55。
又,洗劑溶解部8在流水面8a上,朝向洗劑收容盒6的粉碎室22之狹縫21豎立設置有銷20。並且,銷20的前端是插入於狹縫21。藉此,在通過狹縫21之前已被粉碎得較細的洗劑,會在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上於通過銷20之間的期間,進一步被粉碎得更細。其結果,洗劑可有效率地被溶解。此外,將狹縫21的長度方向設成與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方向大致相同。因此,使用者在每次要將洗劑放入洗衣機時,洗劑收容盒6均可被取出、放入。此時,銷20會在狹縫21內滑動。藉由滑動,可將固著在狹縫21上的洗劑剝離。藉此,可以防止由洗劑的固著所造成之狹縫21的堵塞。其結果,可以歷經長期均有效率地使洗劑溶解。
又,流路構造部7在洗劑收容盒6的粉碎室22區域之上方,具備有洗劑水溶液速度調整壁27。當自來水的水壓較高,從流路構造部7之第1流下孔25流下的流量較大的情況下,洗劑水溶液速度調整壁27會將強力地越過分隔壁23的洗劑水溶液9之流動變更。具體而言,洗劑水溶液速度調整壁27是將越過分隔壁23的洗劑水溶液9之流動,改變成朝向粉碎室22的方向(例如圖3所示之向下方向)。藉此,可以將洗劑水溶液9留在粉碎室22的範圍內,而抑制在進行洗劑的溶解前洗劑水溶液9即越過粉碎室22而流下之情形。其結果,可以有效率地溶解洗劑,且以較高的洗淨性能來洗滌洗滌物55。
又,如圖5所示,洗劑溶解部8在流水面8a之相向於第1流下孔25的位置附近,具備有朝流水方向延伸而形成的濺水抑制壁28a。通常,忘記安裝洗劑收容盒6而使洗衣機運轉的情況下,從第1流下孔25流下的水會在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上向四處飛濺。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飛濺的水之一部分會碰到濺水抑制壁28a,而改變成往向上方向的流動。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從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之第2排水部12側的開口部32往機器前方的飛濺。
又,濺水抑制壁28a在第2排水部12側的一端,是以朝與流水方向不同的方向彎曲之大致J字的形狀延伸而形成。藉此,即可以抑制從第1流下孔25流下且在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上向四處飛濺的水,往第2排水部12
的開口部32側反彈之情形。此外,第2濺水抑制壁28b及第3濺水抑制壁28c是延伸成在與水流方向不同的方向上以大致C字(包含C字)的方式,包圍與第2流下孔26相向的位置而形成於流水面8a上。藉此,從第2流下孔26流下且在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上向四處飛濺之水的一部分,會碰到第2濺水抑制壁28b及第3濺水抑制壁28c,而改變成往向上方向的流動。因此,與濺水抑制壁28a同樣地,可以抑制往機器前方的飛濺。藉此,即使在取出洗劑收容盒6的狀態下對洗劑溶解部8供給水,仍可以抑制水往機器前方的飛濺。其結果,可以抑制弄濕使用者等不良情況的發生。
此外,第2濺水抑制壁28b及第3濺水抑制壁28c在洗劑水溶液9的流水的方向上形成有開口。因此,不會有洗劑水溶液9殘留在第2濺水抑制壁28b及第3濺水抑制壁28c內之情形。
又,洗劑溶解部8在第2排水部12側的一端上彎曲成大致J字之形狀的濺水抑制壁28a附近的流水面8a上,具備有向洗衣槽1連通的排水孔29。排水孔29是配置成於比洗衣槽1的洗衣槽開口部內壁13更內側的範圍開口。藉此,於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流動之水的一部分不會溢出至洗衣槽1以外的地方,而是朝向洗衣槽1排放。又,可防止被濺水抑制壁28a攔住、或者流動的方向被抑制的洗劑水溶液9殘留在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上之情形。藉此,可以將於殘留有洗劑的情況下所發生之洗劑對
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之固著防範於未然。
又,流路構造部7的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具備有以一體方式形成的第2防水壁17。第2防水壁17是朝上部殼體3的一部分下方延伸而形成。第2防水壁17的周圍是被洗劑溶解部8的周圍壁8b所圍繞,且將周圍壁8b的上部構成為以流路構造部7來覆蓋。藉此,第2防水壁17可對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進行防水。此時,洗劑溶解部8、濺水抑制壁28a、第2濺水抑制壁28b及第3濺水抑制壁28c可以在由模具進行的成型時,於圖5的上下方向上使模具移動來成型。也就是說,可以在與上部殼體3的成型模具之打開方向相同方向上使模具移動而成型。因此,在不使用滑動模具等的情形下,即可以簡單地成型洗劑溶解部8、濺水抑制壁28a、第2濺水抑制壁28b及第3濺水抑制壁28c。
此外,如圖4所示,形成在洗劑溶解部8的排水孔29,是至少在與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的一個第1流下孔25相向的位置上開口。藉此,可以使從第1流下孔25流下的水在不接觸到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的情形下,透過排水孔29直接地流下至洗衣槽1,因此,即使在忘記裝設洗劑收容盒6的情況下,仍可以抑制洗劑溶解部8的流水面8a上之水往機器前方的飛濺。
又,如圖6所示,洗劑收容盒6在拉出時,是以洗劑收容盒6的爪部37以及流路構造部7的爪部35來進行位置限制。藉此,可以每次都以預定的拉出量,來將洗劑及柔軟劑等投入至第1收容室14及第2收容室15。此外,
使用者只要將洗劑收容盒6的樑部36壓下,即可以卸下洗劑收容盒6。又,即使將洗劑收容盒6的爪部37與流路構造部的爪部35之接合寬度加大,只要將洗劑收容盒6的樑部36向下壓,即可以輕易地卸下洗劑收容盒6。藉此,可以使洗劑收容盒6的易用性提升。
又,洗劑收容盒6的爪部37與流路構造部的爪部35,是設置在洗劑收容盒6的大致中央之一處。因此,可以抑制洗劑收容盒6往左右的晃動。此外,可以用單手來進行向下壓洗劑收容盒6的樑部36之操作。因此,可以簡單地卸下洗劑收容盒6。又,在已拉出洗劑收容盒6的狀態下,可以視覺辨識洗劑收容盒6的樑部36。因此,可以容易地在視覺上判斷洗劑收容盒6的卸下方法。
另一方面,在安裝洗劑收容盒6時,是使洗劑收容盒6的樑部36彈性地朝下方彎曲,以使其越過流路構造部7的爪部35。藉此,洗劑收容盒6的爪部37與流路構造部7的爪部35即卡止。因此,使用者只要將洗劑收容盒6推入即可以裝設至預定的位置。也就是說,不須在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方向以外施力,即可以裝設洗劑收容盒6。藉此,使易用性提升。
又,洗劑收容盒6在大致中央上具有構成第1卡止部的洗劑收容盒6之爪部37、以及構成第2卡止部的流路構造部7之爪部35。並且,在遠離爪部37及爪部35之洗劑收容盒6的左右端上,將流路構造部7的支撐部38與洗劑收容盒6的位置抑制部39相接近而設置。藉此,即使在為
了加大衣物投入口4,而縮短從洗劑收容盒6的爪部37到洗劑收容盒6的後方端面之距離的情況下,仍可以減少洗劑收容盒6的晃動,而容易地投入洗劑。也就是說,在打開洗劑收容盒6之時,將流路構造部7的支撐部38與洗劑收容盒6的位置抑制部39相接近而配置。因此,使洗劑收容盒6難以晃動。其結果,變得易於投入洗劑。
又,流路構造部7的支撐部38是在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的前後方向上,亦即在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方向上,形成為涵蓋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的全長量之長度而具有相同截面的軌道形狀。並且,是構成為使支撐部38抵接於洗劑收容盒6的第1收容室14與第2收容室15的左右端部。藉此,為了增加投入的洗劑之量,可以將洗劑收容盒6設計為橫向較長。此外,即使在橫向較長的洗劑收容盒6之情況下,仍可在朝前後滑動洗劑收容盒6之時,抑制洗劑收容盒6左右端部的移動。藉此,可以減少洗劑收容盒6的晃動。因此,使洗劑的投入變得容易。
又,流路構造部下表面7b、流路構造部7的滑動面34、流路構造部7的爪部35、及流路構造部7的支撐部38是以一體方式構成。因此,可以藉由一個零件來構成流路構造部7的爪部35及支撐部38。藉此,可以抑制位置偏離,並且可以減少洗劑收容盒6的晃動。此外,即使縮小流路構造部7的支撐部38與洗劑收容盒6的位置抑制部39之間隙,仍可以防止妨礙洗劑收容盒6的滑動。
又,如圖7、圖8、圖9及圖10所示,第1供水
部48是配置成對洗衣槽1的中心朝左側偏心的位置供水,而第2供水部49是配置成對與第1供水部48大致對稱(包含對稱)之偏心於右側之位置供水。因此,即使在自來水的水壓較低,而無法以扇形的噴灑水50來散佈的情況下,仍可以使噴灑水50均勻地滲入洗滌物55整體。藉此,可以更加提升洗滌性能。此外,將第1供水部48與第2供水部49配置在橫向方向流路41的左右端,藉此可以將供水閥18、流路構造部7共享化。因此,可以將洗衣機本體緊緻地設計。
又,當洗衣槽1在朝順時針方向旋轉的第1旋轉狀態(CW)下,位於洗衣槽1的左側之洗滌物55,會在朝向位於洗衣槽1的左側之第1供水部48接近的方向上移動。因此,藉由構成第1賦與勢能部的第1水平開口部46,噴灑水50會朝向洗衣槽1散佈成朝洗滌物55的移動方向之大致相反方向(包含相反方向)賦與勢能。也就是說,如圖9所示,可以配合洗滌物55的移動,將來自第1供水部48的噴灑水50一邊從右下依序朝向上方向移動一邊灑到洗滌物55上。藉此,由於可以由下至上毫無遺漏地對洗滌物55灑上噴灑水,因此可以有效地洗滌洗滌物55。
另一方面,在洗衣槽1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第2旋轉狀態下,如圖10所示,可以將來自第2供水部49的噴灑水50在洗滌物55的相反側,一邊從左下依序朝向上方向移動一邊灑到洗滌物55上。藉此,可以在重複第1旋轉狀態、第2旋轉狀態的期間,使噴灑水50均勻地滲入至洗滌物55整體。其結果,對於洗滌物55的洗滌性能更加提
升。
特別是,在脫水運轉之後,執行沖洗運轉之時,會由於洗衣槽1的高速旋轉所造成的離心力,而成為洗滌物55貼附在洗衣槽1的周圍之狀態。此時,將第1水平開口部46與第2水平開口部47朝向洗衣槽1的周圍方向。藉此,可以使噴灑水50均勻地滲入至洗滌物55整體,以提升洗滌性能。
又,如圖2所示,第1供水部48與第2供水部49是相鄰於洗劑收容盒6的左右而配置。藉此,可以將流路構造部7、供水閥18共享化。其結果,可以將洗衣機本體緊緻地設計。此外,可以同時將洗劑水溶液9與噴灑水投入至洗衣槽1。藉此,可以縮短洗滌時間。再者,在上述實施形態中,雖然以具備有2個供水部的構成為例來說明,但並不限於此。即使設成具備有例如3個以上的供水部之構成,仍可得到同樣的效果。
又,如圖11所示,端部開口部51是構成為大致圓形地開口,且具有比第1水平開口部46及第2水平開口部47的縱向方向開口尺寸更大的開口尺寸。藉此,可以加粗噴出的水流。因此,可以從兩端放射狀地噴出難以受到表面張力等影響的水流。此外,可以將來自端部開口部51之間的第1水平開口部46與第2水平開口部47的水膜狀地展開並噴射。藉此,即使在自來水的水壓較低時,仍可以容易地將噴灑水50扇形地展開並噴出。
又,將第1水平開口部46與第1水平開口部46
的左右之端部開口部51相加而得之開口面積S1,設定得比第1水管部43的流路截面積S2更小。藉此,即使在自來水的水壓較低的情況下,對第1水平開口部46仍可持續施加因應於各供水部內的水位之固定的水壓。因此,可以藉固定的水壓使噴灑水50穩定並持續噴出。此外,可以使噴灑水50易於展開成扇形。
又,顎部52具備有在內側將球面部45的一部分延伸到第1水平開口部46的邊緣而形成的收窄面53。藉此,水壓會垂直地施加在球面部45之面上。因此,會變得容易從第1水平開口部46逕直地噴出噴灑水50。此外,可以使噴灑水50變得容易展開成扇形。
又,顎部52具備有在外側從第1水平開口部46的邊緣相對於第1水管部43的延伸方向朝下方後退的後退面54。因此,僅以模具的拔出方向即可以成型第1水平開口部46。藉此,毋須在模具上追加滑動機構,即可以輕易地製造顎部52。
如在以上所說明的,本發明的洗衣機具備有收容洗滌物的洗衣槽、對從洗衣槽的旋轉中心偏心之位置供水的第1供水部、及相對於洗衣槽的旋轉中心,對實質上與第1供水部成為對稱之位置供水的第2供水部。藉此,即使在自來水的水壓較低時,而無法將水展開的情況下,仍可以將噴灑水均勻地散佈並使其滲入到洗滌物整體。其結果,使洗滌性能提升。
又,本發明的洗衣機亦可將第1供水部、第2
供水部配置在洗衣槽的上部後方的左右。藉此,將第1供水部、及第2供水部相接近而配置,可以將第1供水部及第2供水部的流路共享化。其結果,可以將洗衣機本體緊緻地設計。
又,本發明之洗衣機亦可具有令洗衣槽朝順時針方向旋轉的第1旋轉狀態、及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第2旋轉狀態,並構成為第1供水部是在第1旋轉狀態中朝向洗衣槽的移動方向的實質上的相反方向來供水,第2供水部是在第2旋轉狀態中朝向洗衣槽的移動方向的實質上的相反方向來供水。根據此構成,在洗滌物朝順時針方向旋轉時,第1供水部是對洗滌物的順時針方向的一側之面灑上噴灑水。並且,第2供水部是對洗滌物的順時針方向的相反側之面灑上噴灑水。另一方面,在洗滌物朝逆時針方向旋轉時,第2供水部是對洗滌物的逆時針方向的一側之面灑上噴灑水。並且,第1供水部是對洗滌物的逆時針方向的相反側之面灑上噴灑水。藉此,可以使噴灑水50均勻地滲入至洗滌物整體,以有效率地進行洗滌。
又,本發明的洗衣機亦可更具備有收容洗劑的洗劑收容盒,且洗劑收容盒是配置在第1供水部與第2供水部之間。根據此構成,可將配置於收容洗劑的洗劑收容盒,且從上方供給水的流路構造部、及第1供水部與第2供水部的流路共享化。藉此,可以將洗衣機本體緊緻地設計。此外,可以同時將洗劑水溶液與噴灑水投入至洗衣槽。因此,可以縮短洗滌時間。
又,本發明的洗衣機是:第1供水部具備有第1水平開口部、及供水至第1水平開口部之第1水管部,第2供水部具備有第2水平開口部、及供水至第2水平開口部之第2水管部。第1水平開口部及第2水平開口部亦可進一步在各自的左右端上具有端部開口部,端部開口部51是構成為具有比第1水平開口部及第2水平開口部的縱向方向開口尺寸更大的開口尺寸。根據此構成,可以將水從端部開口部放射狀地噴出,並從端部開口部之間的第1水平開口部及第2水平開口部進行將水呈膜狀地展開之噴出。藉此,即使自來水的水壓為較低的狀態時,仍可以將水扇形地展開,並散佈到洗滌物上。
又,本發明的洗衣機亦可將第1水平開口部及第2水平開口部的各自的開口面積都設得比第1水管部及第2水管部的截面積更小。根據此構成,易於在第1水管部及第2水管部蓄積水。因此,即使自來水的水壓較低,仍然可以利用第1水管部及第2水管部的水柱高(水頭壓)、白努利定理(能量守恆定律)等來將扇形的噴灑水噴串,並均勻散佈到洗滌物上。
又,本發明的洗衣機是:第1水平開口部及第2水平開口部更具備有顎部。亦可設成顎部更具備收窄面與後退面之構成,該收窄面是在第1水平開口部及第2水平開口部的各自的內側將流水路徑截面積收窄之面,該後退面是在第1水平開口部及第2水平開口部的各自的外側,相對於對應的第1水管部及第2水管部的延伸方向朝下
方後退之面。根據此構成,藉由顎部,讓在開口部上的水壓設得較高而不會使噴灑水的力道減弱之形狀的各水平開口部可以僅在模具的拔出方向上成型。藉此,毋須在模具上追加滑動機構,即可以容易地成型出各水平開口部。藉此,可以用有效率且低價的方式製造具有水平開口部的供水部。
1‧‧‧洗衣槽
2‧‧‧洗衣機本體
46‧‧‧第1水平開口部
47‧‧‧第2水平開口部
48‧‧‧第1供水部
49‧‧‧第2供水部
50‧‧‧噴灑水
55‧‧‧洗滌物
Claims (6)
- 一種洗衣機,具備:洗衣槽,收容洗滌物;第1供水部,對從前述洗衣槽的旋轉中心偏心之位置供水;及第2供水部,相對於前述洗衣槽的旋轉中心,對實質上與前述第1供水部成為對稱的位置供水,前述第1供水部具備第1水平開口部、及對前述第1水平開口部供水的第1水管部,前述第2供水部具備第2水平開口部、及對前述第2水平開口部供水的第2水管部,前述第1水平開口部及前述第2水平開口部進一步在各自的左右端上具有端部開口部,前述端部開口部形成為大致圓形並具有比前述第1水平開口部及前述第2水平開口部的縱向方向開口尺寸更大的開口尺寸。
- 如請求項1之洗衣機,其中,前述第1供水部、及前述第2供水部是配置在前述洗衣槽的上部後方的左右。
- 如請求項1之洗衣機,其中,具有令前述洗衣槽朝順時針方向旋轉的第1旋轉狀態、及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的第2旋轉狀態,並構成為:前述第1供水部是朝向在前述第1旋轉狀態下的前述洗衣槽的移動方向的實質上的相反方向來供水, 前述第2供水部是朝向前述第2旋轉狀態下的前述洗衣槽的移動方向的大致相反方向來供水。
- 如請求項1之洗衣機,其更具備有收容洗劑的洗劑收容盒,且前述洗劑收容盒是配置在前述第1供水部與前述第2供水部之間。
- 如請求項1之洗衣機,其中,前述第1水平開口部及前述第2水平開口部的各自的開口面積,是比對應的前述第1水管部及前述第2水管部的截面積更小。
- 如請求項1之洗衣機,其中,前述第1水平開口部及第2水平開口部更具備顎部,前述顎部具備:收窄面,在前述第1水平開口部及第2水平開口部的各自的內側將流水路徑截面積收窄;及後退面,在前述第1水平開口部及第2水平開口部的各自的外側,相對於對應的前述第1水管部及前述第2水管部的延伸方向朝下方後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07456A JP6767623B2 (ja) | 2016-10-24 | 2016-10-24 | 洗濯機 |
JP2016-207453 | 2016-10-24 | ||
JP2016-207456 | 2016-10-24 | ||
JP2016207453A JP6767622B2 (ja) | 2016-10-24 | 2016-10-24 | 洗濯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16222A TW201816222A (zh) | 2018-05-01 |
TWI713765B true TWI713765B (zh) | 2020-12-21 |
Family
ID=62024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6123967A TWI713765B (zh) | 2016-10-24 | 2017-07-18 | 洗衣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9477286B (zh) |
TW (1) | TWI713765B (zh) |
WO (1) | WO2018078981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15876U (zh) * | 1975-07-21 | 1977-02-04 | ||
JP5215876B2 (ja) | 2006-02-28 | 2013-06-19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TWI415992B (zh) * | 2009-08-25 | 2013-11-21 | Panasonic Corp | Washing machine (1) |
JP2015139600A (ja) * | 2014-01-29 | 2015-08-03 | ハイアールアジア株式会社 | 部品および洗濯機 |
JP2016168278A (ja) * | 2015-03-13 | 2016-09-23 | アクア株式会社 | 洗濯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39172B2 (ja) * | 1997-12-26 | 2004-07-07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洗濯機 |
CN201010800Y (zh) * | 2007-03-07 | 2008-01-23 | 杭州松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喷淋出水装置 |
JP2011000348A (ja) * | 2009-06-22 | 2011-01-06 | Hitachi Appliances Inc | 洗濯機 |
EP2496752B1 (en) * | 2009-11-02 | 2016-04-27 | LG Electronics Inc. | Washing machine including a whirling nozzle for spraying whirling water into the drum |
JP2012029710A (ja) * | 2010-07-28 | 2012-02-16 | Toshiba Corp | 洗濯機 |
WO2013066118A1 (ko) * | 2011-11-02 | 2013-05-10 |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 세탁기용 급수장치 |
KR20130048449A (ko) * | 2011-11-02 | 2013-05-10 | 동부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 세탁기의 급수장치 |
EP2657392B1 (en) * | 2012-04-27 | 2014-11-26 | Electrolux Home Products Corporation N.V. | Method for washing laundry in a laundry washing machine and laundry washing machine |
-
2017
- 2017-07-18 TW TW106123967A patent/TWI71376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7-07-27 CN CN201780045285.2A patent/CN109477286B/zh active Active
- 2017-07-27 WO PCT/JP2017/027210 patent/WO201807898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7-27 CN CN202011448708.5A patent/CN1126094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215876U (zh) * | 1975-07-21 | 1977-02-04 | ||
JP5215876B2 (ja) | 2006-02-28 | 2013-06-19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TWI415992B (zh) * | 2009-08-25 | 2013-11-21 | Panasonic Corp | Washing machine (1) |
JP2015139600A (ja) * | 2014-01-29 | 2015-08-03 | ハイアールアジア株式会社 | 部品および洗濯機 |
JP2016168278A (ja) * | 2015-03-13 | 2016-09-23 | アクア株式会社 | 洗濯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09402A (zh) | 2021-04-06 |
CN112609402B (zh) | 2023-04-28 |
WO2018078981A1 (ja) | 2018-05-03 |
TW201816222A (zh) | 2018-05-01 |
CN109477286A (zh) | 2019-03-15 |
CN109477286B (zh) | 2021-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13764B (zh) | 洗衣機 | |
US10508380B2 (en) | Washing machine | |
KR102080521B1 (ko) | 세탁기 | |
KR20190113457A (ko) | 세탁기 및 세탁기의 미세 기포 발생기 | |
KR20190113458A (ko) | 세탁기 및 세탁기의 미세 기포 발생기 | |
TWI713765B (zh) | 洗衣機 | |
TWI669426B (zh) | washing machine | |
JP5555616B2 (ja) | 洗濯機 | |
KR102488736B1 (ko) | 세제공급장치를 갖는 세탁기 | |
JP6767623B2 (ja) | 洗濯機 | |
JP2021122527A (ja) | 洗濯機 | |
JP6767622B2 (ja) | 洗濯機 | |
JP6767624B2 (ja) | 洗濯機 | |
JP6735444B2 (ja) | 洗濯機 | |
JP6715440B2 (ja) | 洗濯機 | |
JP2018068328A (ja) | 洗濯機 | |
CN212611516U (zh) | 一种花洒组件、洗涤剂盒及洗衣机 | |
CN111691143B (zh) | 进水盒组件及洗衣机 | |
KR19990016521U (ko) | 세탁기의 세제 공급장치 | |
KR200374176Y1 (ko) | 드럼 세탁기의 세제용해기 | |
JP2024011744A (ja) | 衣類処理装置 | |
JP2023042064A (ja) | 給水ユニット、及び洗濯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